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2023-0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1

上周我讲了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在教学中我模仿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但是这节课有了之前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经验之后,孩子在思考计算方法是节省了很多时间,孩子会迁移用之前的方法,这也是我很开心看到的。学会怎么算之后,我让孩子比较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之处,孩子能迅速发现两道算式在计算过程中一个是十位上先进行计算,另一道算式是个位上进行计算。接着我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孩子试着从减数入手,虽然回答的结结巴巴,但大概意思我还是能听明白的,这个地方让我发现了孩子其实真的`很不错,有了初步分析思考的能力。

本节课的优点体现在:1。动手操作的有效性。在动手操作这一块我组织学生用小棒和计数器来探究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而在探究两位数减位数时,小棒,计数器只是作为个别学生辅助计算的工具。

2。注重于生活的联系。以学生最熟悉的春游场景作为学习素材,学生在观察,讨论与交流中,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和数学的价值。

3。注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从摆小棒到拨计数器再到算法,一步步帮助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半抽象思维最后抽象出算法,给了学生理解的空间和时间。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2

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先设计了针对性很强的复习题,再现并激活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旧知,使接下来的新知学习源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从而产生有效的正迁移,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充分利用课本“发新书”这一情景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首先,让学生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提出的加法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情况,选择要解决的问题。在探讨算法时,为学生搭建了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过程:小棒和计数器图→移动小棒和算珠→隐去直观图→看算式说过程。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足够空间。课堂上,学生提出了很多算法,我要求学生通过比较,说说哪一种算法比较好,当然无论怎样,最后都要让学生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通过学生的立思考、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等方式,形成了班内算法的多样化,再通过对算法的比较,使学生明确“把哪部分先合起来”从而提取出几种算法的.核心成分,共同概括出两位数加整十数的一般思路,加深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建构。

练习时我注意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同时交换练习形式,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习的迁移提升。两位数是由几十和几组成的,所以在口算时,若加整十数,就用整十数加,若加一位数时,就用一位数和它相加,要用两步来计算,大多学生掌握了这种算法,只有个别学生还分不清个位和十位。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3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计算的兴趣,我们采用了说一说、算一算、填一填、画一画、找一找多种形式进行练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为了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我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具体的情境,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习惯,从而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我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而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练习更适合低年级孩子。问题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开始情境的观察提问、口算后的分类、再到生活情境的提问交流。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4

在计算教学中如何把计算和生活结合起来,让计算有应用味;把计算和探究结合起来,让计算有探究味;把计算和学生自己的选择结合起来,让课堂富有生命力,是我设计之初的最大难题。这节课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计算教学的乐趣,学生从中体会到计算课也可以这样轻松这样有意思。

一、让问题的提出更加合理

问题的提出应构建于学生原有的经验基础上,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发展,如在出示主题图之后我要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学生的回答更有针对性了,更能直奔主题。直接把学生引到我们的计算教学中来。

二、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

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代替孩子的操作。孩子的思维是在活动中发生的,并随着学生活动的'深入而得到发展。孩子们只有亲自参加活动,在操作活动中不断地积累感性材料,才能促进孩子蜜察、试验、猜想、验证及推理概括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动手操作,在教学两位数加法(不进位)的教学中我也始终没有把动手摆丢弃。

三、让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

这节课我就充分发挥了孩子自己的主动性,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有了自己的方法也是可以的,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但是也不任由学生没有新的发展,老师也重点推出较好的计算方法。给予孩子尤其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一个比较明确的好的方法。这样即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算法多样性又不是笼统的给予学生很多很杂的计算方法。对于较差一点的学生也有很好的指向性。

四、给自己的`几点建议

1、注意提高问题的质量,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提高问题的质量不要给学生一个太大太泛的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混乱。不利于教学进度和学生思维的启发。

2、计算教学的练习要多样性,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练习有梯度。要有提高、提升类型的题目。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5

我们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这部分的口算一般要从高位算起,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容易出现把不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错误。教学时,我重点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相同数位相加的道理。

计算是枯燥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大家在生活时常遇到的`问题—乘车。大巴车有45座,中巴有30座,小轿车有3座,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很自然的想到“大巴车和中巴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大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这样的数学问题从学生的生活中提炼出来,学生乐于接受,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标》中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上,在学生列出了算式后,我让同桌之间互相摆小棒或者用计数器。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算理,注要讨论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这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最后探讨出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45+3要先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即算5+3;45+30要先把整捆的小棒合在一起,即先算40+30。

在学生理解了口算方法后,让学生用夺小红旗的形式进行练习题训练,夺到小红旗的一组就说明技术高超。学生的兴致被调动起来,

小组合作的意识也强了,学生们兴高采烈的算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整节课,我感觉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由具体到抽象,但是感觉还有个别学生计算的时候,依旧是不能相同数位相加减,看来人的接受能力不同,这样的个体需要个别指导。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6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本节课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捕捉图中的信息,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列出算式,并借助摆小棒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同时还能区别两种算式在算法上的区别。

在观察主题图时,学生对于第一个小朋友提出的“还剩多少元?”的问题感到很容易理解,很快列出算式35—2=,但对于第二个小朋友提出的“我有20元钱买一个娃娃还差多少钱?”的问题,一小部分学生觉得有一定的难。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两个问题:

(1)“还差多少元”说明什么钱比什么钱多?学生很快领悟:买东西需要的钱比身上带的钱多,

(2)要求还差多少钱就是求什么?就是求35比20多多少。

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很快就列出了算式:35—20=。由于前面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我直接把两道算式呈现在现实面前,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摆完后自己说说怎样算,再把自己的算法与同桌交流。在反馈时,我要求学生结合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学生积极性很高,说得也很到位:算35减2等于几,先从5根里面去掉2根,再把剩下的3根和3捆合并起来,也就是先算5减2等于3,再算30加3等于33;算35减20等于几,先从3捆里去掉2捆,在把剩下的一捆和5根合并起来,也就是先算30减20等于10,再算10加5等于15。你瞧,说的多好!会这样说的.学生很多,这得益于我们在前面做计算练习时要求学生除了会算,还要把自己的算法与家长交流。

学生对两种算式的计算方法了解如此透彻,接下来将两种算式的算法进行比较就水到渠成了,老师稍加引导,学生就能归纳出两位数减一位数是从个位上减,两位数减整十数是从十位上减。除此之外,我还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在老师的的引导下,学生的语言逐步规范,概括出两位是加减一位数都是从个位上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都是从十位上算。

本节课不仅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理解算理、归纳算法以及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更主要的是,教师教得顺手,学生学得轻松。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7

今天我教学第四单元中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这节课教学重点是巩固百以内数的认识,明白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算理,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提升学生对百以内数的感知,应用百以内数组成学习简单的加法,也以今后进一步学习百以内数加减法打下基础。

这节课教材要求运用百以内数的组成去学习,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感觉不到它和今后要学习的'百以内数的加减法有什么差异,因此也没有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是在教学时才领悟到的。

在《百以内数的认识》中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和《百以内数的加减法》中〈整十数加减一位数〉,我认为它们的差异是,前者与实际联系更密切,后者更抽象些。

所以在教学上,前者要更多地联系实际,即数与形要紧密结合,要将抽象的数还原于形。

如32-2=,要求学生用小棒解释,3捆零2根减去2根,剩下3捆,即3个十2个一减去2个一,等于3个十。并能脱离小棒解释,让学生对百以内数的认识慢慢清晰起来。这样教学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十分有必要,也很有效。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8

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从一开始的主体图入手,创设新学期发新书,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意在让学生充分观察,发现这里面的数学信息。

为接下来的顺利解决问题埋下伏笔。接着我又问:“要解决数学书有多少本?需要知道哪两个数学信息?”学生说:“需要知道没打开的和小朋友发下去的。”这节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这一点上真正有所体验,我觉得动手操作这一环节不能省。在学生用小棒帮助计算“35+30=”,学生摆出35根小棒时我问:“再加上的30根小棒,应该放在哪合适呢?”生说:“应该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我又追问:“为什么要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我先让同桌讨论这一问题,接着找同学回答。生说:“拿来的3捆小棒是表示的3个十,所以要和35里面的3个十放在一起”。这个问题的设计,我觉得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处是十分必要的。

在学生通过摆小棒理解“35+3=”和“35+30=”的算理后,我问:“看着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说:“这两个算式里面都有35”,生2说:“第一个算式加的是3,第二个算式加的是30”。我问:“35是几位数?,3是几位数?”,生说:“35是两位数,3是一位数”我说:“那也就是说我们学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和……”学生马上说:“两位数”。我一听不是自己心里想要的答案,可是又一想学生说的也没错呀,30就是两位数”。

灵机一动我说:“30是两位数,也是我们认识的两位数里面很特殊的什么数呢?”学生马上想到是整十数。这样在我的引导下,我貌同完成了本节课的课题。我想这样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概括,也是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一个培养”。针对教材上提出的问题:“上面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我把它换成:“如果让你做这种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题,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学生有的说:“做题一定要认真、细心。”有的说:“一定要注意把一位数加在个位,整十数加在十位”。我想这样问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也是新课改下学生主体性的一种体现。

课堂上,同学们精彩的表现,是我所想到的,也是我所没有想到的。我想孩子们有好的发言和习惯,应该是离不开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一点点对他们的一些在习惯上、思维上和知识上的点滴渗透,也为今天的精彩做好了铺垫。没想到的是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强,思维那么活跃。看来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继续大胆地放手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孩子们施展他们才能的机会。同时,我们老师才会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真实的课堂表现。从而提高我们为学生服务的质量。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9

本节课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要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达到正确计算,并能归纳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我很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可能是前一段时间《认识人民币》让学生觉得太吃力,这一单元的计算教学学生似乎感觉到从没有过的轻松和容易,因此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学34+2=时,当我问:“你准备怎么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小组交流并汇报。一部分学生是用数的组成的方法算的:34里面又3个十和4个一,加上2个一,等于3个十和6个一,就是36,另一部分学生是根据摆小棒的过程总结的算法:先算4加2等于6,再算30加6等于36。我给予他们充分得肯定。接着提问:“为什么4和2能加在一起?”学生都举起了手:有的说“因为他们都表示几个一”,还有的说:“因为他们都在个位上”,看来学生已经感觉到了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接下去计算34加20就很容易了。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让学生摆小棒,而是直接在黑板上出现算式:34+20=,要求学生想象:如果摆小棒,你会怎么摆?“先摆三捆4根,再摆3捆”,“你准备先把哪些小棒合在一起?”通过想象操作情景,学生理解了计算34加20要先把3捆和2捆合在一起,也就是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除了让理解算法达到会算,还要引导学生归纳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由于有了前面的动手操作和想象操作过程作基础,因此大部分学生能能归纳出两位数加一位数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而两位数加整十数是先把十位上得数相加。在此基础上,我问“什么样的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通过引导,学生得语言逐步完整和规范,最后归纳出: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10

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先设计了两组口算题,通过比较它们在计算上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重温相同数位上的相加、减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传统的计算教学比较枯燥,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充分利用课本“发新书”这一情景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首先,放手让学生提出有关加法的问题,学生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提出的加法问题有些为已学知识,需要教师酌情引导,以免偏离主题。在探讨算法时,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足够空间。算法的.多样化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活动量,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课堂上,学生提出了很多算法。我要求学生通过比较,说说哪一种算法比较好,当然无论怎样,最后都要让学生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练习部分我注意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同时交换练习形式,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习的迁移提升。

以为两位数是由几十和几组成的,所以在口算时,若加整十数,就用整十数加,若加一位数时,就用一位数和它相加,要用两步来计算,大多学生掌握了这种算法,只有个别学生还分不清个位和十位。但在课堂作业里,还是有不少学生做错,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在一定时间里没有细心看题;二是个别后进生分析能力弱,不能自主分析。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11

本节课是一节平常的计算课。如何在平常的计算课中让学生快乐而有效地学习?如何在平常的计算课中让学生的思维获得发展?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有如下体会:

一、适当的复习铺垫有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传统教学中的复习铺垫在计算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复习铺垫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旧知,另一方面是为新知学习分散难点。本课的新知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存在着相关旧知,通过适当的复习和铺垫,能够发挥这些已有旧知的`支撑作用,促进新知的生长,这也体现了教学要符合学生的数学现实的基本原则。

二、合理的学习层次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是一门讲求逻辑和层次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合理的层次,能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步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并在不同层次的学习中发展思维能力。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主要结合:小棒操作→计数器拨珠→抽象计算这三个环节,从而让学生经历由具体操作、自主探索到比较归纳掌握算法这样的层次。在课堂学习时学生都能循着感知→理解→掌握→应用的心理规律开展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得到有效的发展。

三、教具的合理选用帮助学生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经验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直观教学方法是容易得到理解和认可的;在由具体形象向经验抽象逻辑过渡的阶段,学生仍然要借助具体实物,从直观思维引发经验抽象思维。教学的前测表明学生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都会做,但问学生是怎么算出来的,有一大半的学生说不出来,即使说也说不明白。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通过学具使学生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渡。当然计算课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学具上,而是深层次算理的理解。教学中安排了小棒验证和计数器验证,从低层次(小棒的操作)过渡到高层次(计数器的操作)过渡到深层次(算理),这三个层次是密切联系的,逐步过渡深化的。

四、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一堂课下来后我感觉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教学情境的设计要做到位,不能仅仅就是“拿来”。这节课我选用了教材中发新书的情境,虽然学生对这个情境不陌生,但它却存在着清晰度不够,离学生现在的学习时间也很长这样的局限。因此教学时费时较多。对此我感受到:教材上的情境是专家老师们精心选取的,他们在选材上能关注学生的认知。同样教材是教学的“范本”,但不是“孤本”。可能同样的情境,一些地方的学生很感兴趣,而另一些地方的学生则不然。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地对教材上的情境做适当地改动,或者是如于科长所说的深加工,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只有重视学生已有的认知,高效才能落到实处。虽然我对学生前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在教学中考虑到了,但放手的力度不够,如果让学生先来通过说算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操作理解算理会更好。像35+3=38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先算5和3相加,再算30和8相加。在引导学生知授化时,我可以让学生汇报并提出:如何让自己说的更清楚些呢?这时产生对学具的需求,从而摆小棒、拨计数器顺势产生。学生有了一种内在需要,明白为什么要学习的时候,才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有效学习。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1

本节课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要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达到正确计算,并能归纳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我很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可能是前一段时间《认识人民币》让学生觉得太吃力,这一单元的计算教学学生似乎感觉到从没有过的轻松和容易,因此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学34+2=时,当我问:“你准备怎么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小组交流并汇报。一部分学生是用数的组成的方法算的`:34里面又3个十和4个一,加上2个一,等于3个十和6个一,就是36,另一部分学生是根据摆小棒的过程总结的算法:先算4加2等于6,再算30加6等于36。我给予他们充分得肯定。接着提问:“为什么4和2能加在一起?”学生都举起了手:有的说“因为他们都表示几个一”,还有的说:“因为他们都在个位上”,看来学生已经感觉到了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接下去计算34加20就很容易了。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让学生摆小棒,而是直接在黑板上出现算式:34+20=,要求学生想象:如果摆小棒,你会怎么摆?“先摆三捆4根,再摆3捆”,“你准备先把哪些小棒合在一起?”通过想象操作情景,学生理解了计算34加20要先把3捆和2捆合在一起,也就是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除了让理解算法达到会算,还要引导学生归纳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由于有了前面的动手操作和想象操作过程作基础,因此大部分学生能能归纳出两位数加一位数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而两位数加整十数是先把十位上得数相加。在此基础上,我问“什么样的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通过引导,学生得语言逐步完整和规范,最后归纳出: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2

今天我教学第四单元中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这节课教学重点是巩固百以内数的认识,明白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算理,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提升学生对百以内数的感知,应用百以内数组成学习简单的`加法,也以今后进一步学习百以内数加减法打下基础。

这节课教材要求运用百以内数的组成去学习,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感觉不到它和今后要学习的百以内数的加减法有什么差异,因此也没有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是在教学时才领悟到的。

在《百以内数的认识》中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和《百以内数的加减法》中〈整十数加减一位数〉,我认为它们的差异是,前者与实际联系更密切,后者更抽象些。

所以在教学上,前者要更多地联系实际,即数与形要紧密结合,要将抽象的数还原于形。

如32-2=,要求学生用小棒解释,3捆零2根减去2根,剩下3捆,即3个十2个一减去2个一,等于3个十。并能脱离小棒解释,让学生对百以内数的认识慢慢清晰起来。这样教学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十分有必要,也很有效。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3

在计算教学中如何把计算和生活结合起来,让计算有应用味;把计算和探究结合起来,让计算有探究味;把计算和学生自己的选择结合起来,让课堂富有生命力,是我设计之初的最大难题。这节课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计算教学的乐趣,学生从中体会到计算课也可以这样轻松这样有意思。

一、让问题的提出更加合理

问题的提出应构建于学生原有的经验基础上,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发展,如在出示主题图之后我要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学生的回答更有针对性了,更能直奔主题。直接把学生引到我们的计算教学中来。

二、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

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代替孩子的操作。孩子的思维是在活动中发生的,并随着学生活动的深入而得到发展。孩子们只有亲自参加活动,在操作活动中不断地积累感性材料,才能促进孩子蜜察、试验、猜想、验证及推理概括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动手操作,在教学两位数加法(不进位)的教学中我也始终没有把动手摆丢弃。

三、让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

这节课我就充分发挥了孩子自己的主动性,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有了自己的方法也是可以的,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但是也不任由学生没有新的'发展,老师也重点推出较好的计算方法。给予孩子尤其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一个比较明确的好的方法。这样即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算法多样性又不是笼统的给予学生很多很杂的计算方法。对于较差一点的学生也有很好的指向性。

四、给自己的`几点建议

1、注意提高问题的质量,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提高问题的质量不要给学生一个太大太泛的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混乱。不利于教学进度和学生思维的启发。

2、计算教学的练习要多样性,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练习有梯度。要有提高、提升类型的题目。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4

我们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这部分的口算一般要从高位算起,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容易出现把不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错误。教学时,我重点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相同数位相加的道理。

计算是枯燥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大家在生活时常遇到的问题—乘车。大巴车有45座,中巴有30座,小轿车有3座,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很自然的想到“大巴车和中巴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大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这样的数学问题从学生的生活中提炼出来,学生乐于接受,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标》中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上,在学生列出了算式后,我让同桌之间互相摆小棒或者用计数器。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算理,注要讨论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这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最后探讨出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45+3要先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即算5+3;45+30要先把整捆的'小棒合在一起,即先算40+30。

在学生理解了口算方法后,让学生用夺小红旗的形式进行练习题训练,夺到小红旗的一组就说明技术高超。学生的兴致被调动起来,

小组合作的意识也强了,学生们兴高采烈的算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整节课,我感觉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由具体到抽象,但是感觉还有个别学生计算的时候,依旧是不能相同数位相加减,看来人的接受能力不同,这样的个体需要个别指导。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5

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先设计了针对性很强的复习题,再现并激活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旧知,使接下来的新知学习源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从而产生有效的正迁移,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充分利用课本“发新书”这一情景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首先,让学生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提出的加法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情况,选择要解决的问题。在探讨算法时,为学生搭建了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过程:小棒和计数器图→移动小棒和算珠→隐去直观图→看算式说过程。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足够空间。课堂上,学生提出了很多算法,我要求学生通过比较,说说哪一种算法比较好,当然无论怎样,最后都要让学生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通过学生的立思考、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等方式,形成了班内算法的多样化,再通过对算法的比较,使学生明确“把哪部分先合起来”从而提取出几种算法的核心成分,共同概括出两位数加整十数的一般思路,加深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建构。

练习时我注意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同时交换练习形式,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习的迁移提升。两位数是由几十和几组成的,所以在口算时,若加整十数,就用整十数加,若加一位数时,就用一位数和它相加,要用两步来计算,大多学生掌握了这种算法,只有个别学生还分不清个位和十位。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6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本节课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捕捉图中的信息,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列出算式,并借助摆小棒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同时还能区别两种算式在算法上的区别。

在观察主题图时,学生对于第一个小朋友提出的“还剩多少元?”的问题感到很容易理解,很快列出算式35—2=,但对于第二个小朋友提出的`“我有20元钱买一个娃娃还差多少钱?”的问题,一小部分学生觉得有一定的难。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两个问题:

(1)“还差多少元”说明什么钱比什么钱多?学生很快领悟:买东西需要的钱比身上带的钱多,

(2)要求还差多少钱就是求什么?就是求35比20多多少。

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很快就列出了算式:35—20=。由于前面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我直接把两道算式呈现在现实面前,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摆完后自己说说怎样算,再把自己的算法与同桌交流。在反馈时,我要求学生结合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学生积极性很高,说得也很到位:算35减2等于几,先从5根里面去掉2根,再把剩下的3根和3捆合并起来,也就是先算5减2等于3,再算30加3等于33;算35减20等于几,先从3捆里去掉2捆,在把剩下的一捆和5根合并起来,也就是先算30减20等于10,再算10加5等于15。你瞧,说的多好!会这样说的学生很多,这得益于我们在前面做计算练习时要求学生除了会算,还要把自己的算法与家长交流。

学生对两种算式的计算方法了解如此透彻,接下来将两种算式的算法进行比较就水到渠成了,老师稍加引导,学生就能归纳出两位数减一位数是从个位上减,两位数减整十数是从十位上减。除此之外,我还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在老师的的引导下,学生的语言逐步规范,概括出两位是加减一位数都是从个位上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都是从十位上算。

本节课不仅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理解算理、归纳算法以及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更主要的是,教师教得顺手,学生学得轻松。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7

本节课是一节平常的计算课。如何在平常的计算课中让学生快乐而有效地学习?如何在平常的计算课中让学生的思维获得发展?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有如下体会:

一、适当的复习铺垫有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传统教学中的复习铺垫在计算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复习铺垫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旧知,另一方面是为新知学习分散难点。本课的新知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存在着相关旧知,通过适当的复习和铺垫,能够发挥这些已有旧知的支撑作用,促进新知的生长,这也体现了教学要符合学生的数学现实的基本原则。

二、合理的学习层次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是一门讲求逻辑和层次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合理的层次,能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步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并在不同层次的学习中发展思维能力。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主要结合:小棒操作→计数器拨珠→抽象计算这三个环节,从而让学生经历由具体操作、自主探索到比较归纳掌握算法这样的层次。在课堂学习时学生都能循着感知→理解→掌握→应用的心理规律开展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得到有效的发展。

三、教具的合理选用帮助学生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经验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直观教学方法是容易得到理解和认可的;在由具体形象向经验抽象逻辑过渡的阶段,学生仍然要借助具体实物,从直观思维引发经验抽象思维。教学的前测表明学生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都会做,但问学生是怎么算出来的,有一大半的学生说不出来,即使说也说不明白。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通过学具使学生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渡。当然计算课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学具上,而是深层次算理的理解。教学中安排了小棒验证和计数器验证,从低层次(小棒的操作)过渡到高层次(计数器的操作)过渡到深层次(算理),这三个层次是密切联系的,逐步过渡深化的。

四、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一堂课下来后我感觉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教学情境的设计要做到位,不能仅仅就是“拿来”。这节课我选用了教材中发新书的情境,虽然学生对这个情境不陌生,但它却存在着清晰度不够,离学生现在的学习时间也很长这样的局限。因此教学时费时较多。对此我感受到:教材上的情境是专家老师们精心选取的,他们在选材上能关注学生的认知。同样教材是教学的“范本”,但不是“孤本”。可能同样的情境,一些地方的学生很感兴趣,而另一些地方的学生则不然。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地对教材上的情境做适当地改动,或者是如于科长所说的深加工,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只有重视学生已有的认知,高效才能落到实处。虽然我对学生前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在教学中考虑到了,但放手的力度不够,如果让学生先来通过说算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操作理解算理会更好。像35+3=38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先算5和3相加,再算30和8相加。在引导学生知授化时,我可以让学生汇报并提出:如何让自己说的更清楚些呢?这时产生对学具的需求,从而摆小棒、拨计数器顺势产生。学生有了一种内在需要,明白为什么要学习的时候,才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有效学习。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8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计算的兴趣,我们采用了说一说、算一算、填一填、画一画、找一找多种形式进行练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为了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我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具体的情境,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习惯,从而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我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而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练习更适合低年级孩子。问题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开始情境的观察提问、口算后的分类、再到生活情境的提问交流。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9

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先设计了两组口算题,通过比较它们在计算上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重温相同数位上的相加、减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传统的计算教学比较枯燥,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充分利用课本“发新书”这一情景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首先,放手让学生提出有关加法的问题,学生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提出的加法问题有些为已学知识,需要教师酌情引导,以免偏离主题。在探讨算法时,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足够空间。算法的多样化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活动量,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课堂上,学生提出了很多算法。我要求学生通过比较,说说哪一种算法比较好,当然无论怎样,最后都要让学生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练习部分我注意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同时交换练习形式,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习的迁移提升。

以为两位数是由几十和几组成的,所以在口算时,若加整十数,就用整十数加,若加一位数时,就用一位数和它相加,要用两步来计算,大多学生掌握了这种算法,只有个别学生还分不清个位和十位。但在课堂作业里,还是有不少学生做错,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在一定时间里没有细心看题;二是个别后进生分析能力弱,不能自主分析。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10

上周我讲了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在教学中我模仿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但是这节课有了之前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经验之后,孩子在思考计算方法是节省了很多时间,孩子会迁移用之前的方法,这也是我很开心看到的。学会怎么算之后,我让孩子比较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之处,孩子能迅速发现两道算式在计算过程中一个是十位上先进行计算,另一道算式是个位上进行计算。接着我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孩子试着从减数入手,虽然回答的结结巴巴,但大概意思我还是能听明白的,这个地方让我发现了孩子其实真的很不错,有了初步分析思考的.能力。

本节课的优点体现在:1。动手操作的有效性。在动手操作这一块我组织学生用小棒和计数器来探究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而在探究两位数减位数时,小棒,计数器只是作为个别学生辅助计算的工具。

2。注重于生活的联系。以学生最熟悉的春游场景作为学习素材,学生在观察,讨论与交流中,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和数学的价值。

3。注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从摆小棒到拨计数器再到算法,一步步帮助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半抽象思维最后抽象出算法,给了学生理解的空间和时间。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11

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从一开始的主体图入手,创设新学期发新书,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意在让学生充分观察,发现这里面的数学信息。

为接下来的顺利解决问题埋下伏笔。接着我又问:“要解决数学书有多少本?需要知道哪两个数学信息?”学生说:“需要知道没打开的和小朋友发下去的。”这节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这一点上真正有所体验,我觉得动手操作这一环节不能省。在学生用小棒帮助计算“35+30=”,学生摆出35根小棒时我问:“再加上的30根小棒,应该放在哪合适呢?”生说:“应该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我又追问:“为什么要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我先让同桌讨论这一问题,接着找同学回答。生说:“拿来的3捆小棒是表示的3个十,所以要和35里面的3个十放在一起”。这个问题的设计,我觉得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处是十分必要的。

在学生通过摆小棒理解“35+3=”和“35+30=”的算理后,我问:“看着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说:“这两个算式里面都有35”,生2说:“第一个算式加的是3,第二个算式加的是30”。我问:“35是几位数?,3是几位数?”,生说:“35是两位数,3是一位数”我说:“那也就是说我们学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和……”学生马上说:“两位数”。我一听不是自己心里想要的答案,可是又一想学生说的也没错呀,30就是两位数”。

灵机一动我说:“30是两位数,也是我们认识的两位数里面很特殊的什么数呢?”学生马上想到是整十数。这样在我的引导下,我貌同完成了本节课的课题。我想这样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概括,也是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一个培养”。针对教材上提出的问题:“上面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我把它换成:“如果让你做这种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题,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学生有的说:“做题一定要认真、细心。”有的说:“一定要注意把一位数加在个位,整十数加在十位”。我想这样问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也是新课改下学生主体性的一种体现。

课堂上,同学们精彩的表现,是我所想到的,也是我所没有想到的。我想孩子们有好的发言和习惯,应该是离不开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一点点对他们的一些在习惯上、思维上和知识上的点滴渗透,也为今天的精彩做好了铺垫。没想到的是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强,思维那么活跃。看来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继续大胆地放手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孩子们施展他们才能的机会。同时,我们老师才会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真实的课堂表现。从而提高我们为学生服务的质量。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12

上周我讲了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在教学中我模仿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但是这节课有了之前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经验之后,孩子在思考计算方法是节省了很多时间,孩子会迁移用之前的方法,这也是我很开心看到的。学会怎么算之后,我让孩子比较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之处,孩子能迅速发现两道算式在计算过程中一个是十位上先进行计算,另一道算式是个位上进行计算。接着我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孩子试着从减数入手,虽然回答的结结巴巴,但大概意思我还是能听明白的,这个地方让我发现了孩子其实真的很不错,有了初步分析思考的能力。

本节课的优点体现在:1.动手操作的`有效性。在动手操作这一块我组织学生用小棒和计数器来探究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而在探究两位数减位数时,小棒,计数器只是作为个别学生辅助计算的工具。

2.注重于生活的联系。以学生最熟悉的春游场景作为学习素材,学生在观察,讨论与交流中,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和数学的价值。

3.注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从摆小棒到拨计数器再到算法,一步步帮助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半抽象思维最后抽象出算法,给了学生理解的空间和时间。

下载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计算的兴......

    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反思一: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整百整十数的笔算是在学生会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存在的问题: 1、横式上的得数不写。 2、有的学生在写竖式时,......

    整十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整十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说课稿 解放路小学 齐淑青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4课时“整十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我......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已有两位数加减法算理的基础上学习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学生已经懂得了相同数位才能相加减的道理,可以说这部分内容不是很难。因此,在......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锦集(15篇)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 结束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学以后,静下心来仔细回顾了一下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成功之处:1、整十数加、整十数是两......

    整十数加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教学反思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计算的兴趣,我们采用了说一说、算一......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 本周,学校举行的数学优质课比赛如期进行,此次,我选择了一节计算课《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进行展示。本节课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