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6课《最大的麦穗》同步练习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82分)
1.(6分)先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再完成后面的题目。
________苏格拉底问:“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________“空气,当然是呼吸新鲜空气!”
________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一次,他在海边游泳,一个青年问他:“怎样才能获得知识?”
________“对,如果使上这股劲儿,还怕使上这股劲儿,还怕不能获得知识”
________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中,海水淹没了青年,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
“还怕不能获得知识?”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A.怕不能获得知识
B.不能获得知识
C.一定能获得知识。
2.(6分)多音字组词
都dōu________
dū________
为wéi________
wèi________
降
jiàng________
xiáng________
3.(3分)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适当的词语。
________:心里一点儿也不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
________:表示人的穿着破烂不堪,形容人穷困到极点的样子。
________:形容十分美好的时光。
4.(5分)语言综合运用。
小明下课后异常活跃,常在课室内外追逐奔跑,你作为他的朋友,请用几句简短的话,委婉、得体地劝劝他。
5.(5分)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①晓出:
②慈寺:
③林子方:
6.(5分)扩句
①父亲摆弄渔网。
②母亲忙碌着。
7.(4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山谷
谜底
摘下
脑袋
8.(3分)写出近义词。
嘲笑—________
肯定—________
实在—________
9.(3分)写出反义词。
向前—________
满意—________
准确—________
10.(4分)形近字组词。
谜________
泡________
迷________
饱________
11.(5分)我能写的最美。
麦穗
扔掉
准确
12.(3分)查字典。
“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读________。
13.(1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成语。
在可以解决问题的最关键时刻没有抓住,从而导致问题复杂化。________
14.(3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进退________
大摇________
如梦________
15.(1分)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________
16.(5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埋头
②定夺
17.(5分)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②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18.(5分)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
②咱们早就分好了。
19.(5分)扩句。
①地里都是麦穗。
②弟子们听话。
20.(5分)缩句。
①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
②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
二、阅读题
(共4题;共28分)
21.(5分)理解《猴王出世》一文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含义。
22.(11分)《我不能失信》课内语段阅读。
_____不行_____不行_____小珍来了会扑空的_____那多不好啊_____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_____
“不,妈妈。_____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_____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1)给第1自然段加上标点。
(2)给第2自然段的横线上,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_____
A
.因为……所以
B
.虽然……但是
C
.如果……可是
(3)“把手抽回来”说明了
A
.宋庆龄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B
.宋庆龄不想教小珍叠花篮了。
C
.宋庆龄想回来取花篮。
(4)第2自然段说明了
A
.宋庆龄明知故犯,不想无意中失信。
B
.宋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C
.宋庆龄向小珍道歉。
23.(2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最大的”指的是________。最大的指的是________。
24.(10分)阅读课文《最大的麦穗》,回答问题。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解释“错失良机”。
(2)写出本文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82分)
1-1、1-2、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阅读题
(共4题;共28分)
21-1、22-1、22-2、22-3、22-4、23-1、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