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日本作文600字[本站推荐]
关于日本作文600字四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日本作文600字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日本作文600字 篇1夏令营的组织者安排我们到日本的普通人家生活三天,我很有顾虑。因为要与容易令人产生复杂感情的日本人过家庭生活,总让人有诸多顾忌。我去的家庭是一个三口之家,父亲是雅马哈公司的工程师,母亲是一位家庭妇女,女儿是中学老师。我们一见面,他们的热情就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他们的好客之谊,他们的天伦之乐,为工作为家庭而奋斗努力的精神,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良子老师在饭后拿出了一些资料给我看。这是一些英语资料,是关于帮助解决苏丹的孩子贫困饥饿问题的倡议。她拿出几张照片,照片上是苏丹瘦骨嶙峋的黑人小孩,一个个睁大着惊恐无助的眼睛,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会感到同情和怜悯。她告诉我,这些是她负责领养的其中一个小孩,每个月她都会定期寄生活费给他。她又哀伤地告诉我,她所领养的第二个孩子生病死了。她悲悯地说:他们需要的钱并不多,但没了这些钱他们就可能失去生命。她的眼睛里闪着慈善的泪光,殷忧之情难以言表。我替她用英语给苏丹小朋友写了信,她感激兴奋得像个孩子,说一定会把我的心意带给苏丹的孩子。在良子老师的身上,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我意识到,无论是在怎么样的背景之下,人心总是向着善良的,人心总是有着阳光美好的一面。
人性的光辉当闪烁在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我离开良子家时,她流下了眼泪,真诚的眼泪!
翻开那不愉快的一页,让我们重新思考今天的中日关系。情绪化的“仇恨”无法了结,简单化“崇日”更无必要,我们应该思考了!历史是不容改变的,更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只能在反省中崛起,在崛起中改变!
日本作文600字 篇2今天我们在神户游玩。从上本町出发乘近铁。原先的那辆车速度太慢,我们不得不换成了一辆快车。近12点时我们抵达了神户。
久闻神户牛肉大名,我们进店品尝了一下。果然牛肉酥松、劲道,配着沙拉和罗宋汤,让人回味无穷。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生田神社。寺庙旁画着一头色彩斑斓的猪,祝愿着己亥猪年万事如意。我们来到寺庙前,我摇了摇比我手还粗的麻绳,上面挂的铃铛叮当作响。
随后我们原路返回,去往日本的第一家咖啡馆——北野物语星巴克。这个星巴克共有两层,里面有一些闷热。星巴克旁有一个小亭,上面标着“北野物语馆”五个大字。
顺着这条街往前走,我们发现了一个领事馆,其实它更像一个美术馆。我们并没有进去参观,但我们从其他参观者的照片上看出来,这是一个关于三维立体的美术馆,拍照就好像身临其境。这条街上还有“英国馆”,它们都是针对外国人所建造的。
看完这些后,我们就去往了日本大名鼎鼎的三大温泉之一——有马温泉,坐了一个小时让我昏昏欲睡的公交车后,我们到达了那里。
有马温泉分金汤和银汤。我们先去了银汤,在路上我看到了有些人在泡脚。
在热气腾腾的温泉中泡的皮肤变得红彤彤之后,我从银汤出来了,喝了一满杯冰牛奶。妈妈打算去泡金汤,我在金汤外的一个玩具博物馆里玩儿了一会儿。
还算幸运,我们赶上了6:30最后一班回神户的公交车。
吃完饭已经八点多了,明天还要坐飞机回上海,所以我们打消了去神户港灯塔的计划,坐了一个小时的车回到了大阪的瓦屋町水晶酒店。
日本作文600字 篇3在暑假即将结束的那几天,我跟我幼儿园时候的好朋友阿宝一起,在日本,从今治启程,横穿濑户内海,跨过六座岛屿,最后到达了尾道市。历时七个小时,完成了74.6公里的骑行。
我们骑在盘旋而上的山坡上时,脚酸腿麻,脸被晒得一碰就疼,呼吸艰难,不停地叫苦叫累。可是爸爸一直在鼓励我说:“遇到困难时要咬紧牙关,再加把劲就能度过难关,才能长本领”。于是,我咬紧牙关,使劲往坡的顶端骑去。这时,汗水裹带着防晒霜滚落到眼睛里,像被花露水喷过一样又沙又疼。我不断想要放弃,可看着前面我的朋友和他的爸爸也在努力向前骑,心想:“我绝对不能输给他们呀!”。因此,我并没有气馁,继续坚持不懈地蹬着踏板。啊!终于登上那座很高的大桥了,这里就是平坦的路面了。当时,我脸已经胀得通红,汗水咸得我只好眯着眼睛向前骑,很是难受。脚已经累得快不能动了,但是我还坚持到底。到了下坡时间了,我们一步也不用蹬,只用拉着一点儿后刹车,下坡不用费一点力气,而且还很爽呢!后面的路程,即使汗水又很多次沙住我的眼睛,我也依然坚持不懈地骑了下去。
又骑了一两个小时,我发现我们已经落后于朋友们很远了。爸爸再三叮嘱我要加速,加速,再加速!结果,我把前轮的档调到了最大,急速地踩着踏板,心想:“这下我就会很快追上他们了!”。随后,我从牙根儿里挤出了长长的“嗯……”的一声,脚像直升机螺旋桨一样快速地转起来,急速向前冲去。我看见前方有个直角转弯,我觉得我是要摔了。果真预感变成了现实,由于速度极快,我把刹车狠狠地拉紧,使劲将车把转向右边,可还是无效,直接连人带车一头载进草丛里,弄得我眼冒金星,左脚上满是伤口。但是我还是勇敢地站了起来,含着眼泪启程再次上路。
这就是我74·6公里骑行的故事。这让我体会到了一个男子汉应有的坚持和勇敢。
日本作文600字 篇4这几天,因为做着每一课时的“导学单”,课堂教学的任务较之以前变得更加明确。学生课前已经做了一定的预习工作,对教学任务心中已经有数了。
从侧重于我个人的教学构思,侧重于我个人课堂的表现,转向了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于是这几天的教后反思似乎已经程式化了。
是呀,如果学生能够自己学,还要老师教什么;如果老师教了学生学不好,还要老师教什么。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第一课时的任务如下:1、了解聂荣臻;2、读通课文;3、学习字词;4、了解故事的过程,概括主要内容;5、初步体会人物形象。
值得高兴的是,在我的努力下,同学们当中终于有人能够直接地讲出聂荣臻元帅的生平经历。卢婷同学课前一定做足了功课,找到了关于聂荣臻的资料,并且花了时间背熟了。因此,课上她能面对全班同学胸有成竹地介绍。我对大家说:“这就是我想要的,我不要你们照着资料来读。卢婷这样的做法很好,以后她一定还会记得聂荣臻元帅的丰功伟绩。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我个人认为,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在第四个环节。
在了解故事的过程时,我向学生介绍了故事的组成部分:起因、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我按照课前的预想,引导他们把同一单元的三篇课文比较着读。回顾前两篇课文,学生说出《卢沟桥烽火》和《半截蜡烛》这两篇课文的故事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说一说《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一故事的起因、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三篇课文互相对照,学生们深入地了解了故事的组成部分。
之后,我再让学生把这几个部分内容组合起来,概括成故事的主要内容。学生们纷纷举手,我说,来看看谁说得既完整又比较简洁。在一遍又一遍地交流中,连后进生们也能够轻松地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课堂上,就应该舍得让学生花时间“练”,让更多的学生“练”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学”。
第二篇:樱花·日本(600字)作文
精选作文:樱花·日本(600字)作文
樱花·日本
一帘春雨樱花落,满城尽是断肠人。
题记
听说樱花只在春天开放。
四月,风吹过,春雨滋润了一棵树,那是一棵樱花樱花树。于是,樱花树上绽满了樱花,樱花是唯美的爱的象征。想必爱神丘比特曾经经过樱花树。那时正值十月,樱花早已凋零,而丘比特不慎将一支爱之箭掉落到樱花树上,那樱花树瞬间绽开了无数樱花,风吹起,花瓣落下,飘散,形成了一幅唯美的画面。
一看到樱花,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那感觉是无法比喻的,就像是,嗯,分散多年的好朋友突然见面之间的喜悦与激动吧。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说道日本,就一定会想起最近的钓鱼岛事件。如若不是日本的首相和统治阶级们的贪婪,也不会造成今天中日两国的矛盾。若没有这些矛盾,樱花在日本的存在,才会更美丽,更温暖。
自从钓鱼岛事件以来,我时常想:为什么非要有战争呢?是为了领土主权么?大概是所谓战争是为了生存。上帝一开始创造世界时就不该创造出那么多不同肤色的人,这样就不会有种族歧视了。但仔细想想,这大概是上帝给人类的考验。
樱花本是美好的事物,但却在人类贪婪和邪恶下幻化成一把锋利的剑刺进人们的胸膛,难道只有血的教训,人类才能真正觉悟么?
世界是属于世界的,分成各个国家只是为个更好的管理,而不是给人们一心要吞并天下的白痴欲望。人存在不是为了争夺什么,还是为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想要获得不可能的东西就要去做不可能的事不是么?
樱花在风中飘扬,只在属于人们的春天里绽放。江苏扬州高邮市高邮市赞化学校初二:木简言 篇一:描写樱花的作文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多姿多彩的季节;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
一场春雨过后,万物都苏醒了。土地上,出现了一片片嫩绿、嫩黄,小草苏醒了,又来装扮美丽的大地。在树丛的尖端,芽叶渐渐地抽出来了,树梢上出现了几团紧凑的鹅黄,鹅黄又渐变到新鲜的草绿。在春天里,一切颜色都充满了生机、活力,好像要跳动起来似的。我们小区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棵矮小的樱花树。樱花树的树枝很细,呈现出娇艳、淡雅的黄色。树枝像儿童画中四射的太阳光一样,向四面八方散射。从枝根到枝头,樱花树的树枝上开满了樱花。远看,整个枝条就像一条粉红的鞭子,鞭子上还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点点棕黄。除了靠近地面的一段枝干,树上开满了粉红的樱花。那粉红的颜色,不浓不淡,还略带几分娇气。在嫩绿的树叶衬托下,那颜色格外妩媚,格外鲜艳,让人眼前一亮:如此美丽的樱花!任何人见了,都会忍不住惊叹:神奇的大自然,竟能创造出这样的美!这棵樱花树像是从天宫里移植下来的,纯粹是美的结晶:一颗颗珍珠似的晨露在花瓣上闪闪发光;一张张粉嘟嘟的笑脸向人们张望,笑得那么灿烂。仅仅一条树枝上,就有几十朵樱花,而每一朵樱花,又有着各自迷人的姿态:有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如同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只开了两三瓣的小花,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啊;更有全部绽开的大樱花,对人们露出了热情的笑脸。樱花一丛丛,一簇簇,有大有小,有歪有斜,有浓有淡,更加显得多姿多彩。
在这棵美丽的樱花树旁边经常会有小鸟飞过,有时候小鸟停
在枝头静立不动,仿佛在品味这棵美丽的樱花树。哦,不,它们一定是在品味这无比美丽的春天!
我们的名字叫樱花作文600字
我们的名字叫樱花,这是前辈们告诉我的。因此,我们一出生就有了自己的名字——
樱花。
是的,很美的名字,如同我们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美丽。这种掺了凄凉的美丽,这种掺了彷徨的美丽。
有时候,我不禁忍不住疑惑:我们是为什么开得美丽,但是生命却如此短暂?
去问春天吧,去问生命吧,他们会告诉你答案。前辈们这么跟我说的。
我信了,于是,我去找春天,去找生命。
我遇到了桃花,问出了自己的不解:我们是为了什么而开放?
桃花想了想,说道:
“是为了美丽吧。为了得到春天给予的美丽,与众不同。我们桃花就是这样的,为了美丽而活,释放着自己的美丽。所以我们才会有这么大的欣赏价值。活在自己的美丽之中,陶醉。”
我似懂非懂,为了美丽而活?那么,我们的美丽在哪呢? 紫荆告诉我,他们的美丽在于团结。
当一大群紫荆围绕在一起,嘻嘻哈哈地游戏。他们中间那
德高望重的长老热情地招呼了我,他这么说的:
“我们紫荆是团结的象征,我们从来都是坚信团队的力量,我们的价值就在于这。我们可以激励年轻人,提醒分道扬镳的朋友学会团结一致。所以我们是美丽的,我们的品质就是美丽的!” 团结吗?这似乎不是我要的答案。我告别了紫荆们。“我们热情,所以美丽。”
这是百合的答案。
“我们十分热情,对山野,对古木,甚至对野草,不论卑微还是高贵,我们都对他们献出自己的热情。春天给予我们热情的思想,我们是美丽的!”
热情的美,是火热的。
„„
一天一天,当夏季风从海上吹来,我们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可是,我还没有找到答案。
我们为什么开放?是因为美丽吗?那我们的美丽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的生命这么短暂?
一切的一切,在我没找到答案之前就要结束。
我想要找到答案啊!
不甘的眼泪滑下,滴在土地上。
“我们,是因为短暂才美丽啊!”
前辈说完,缓缓闭上了眼。
是因为短暂吗?是因为凄凉的生命吗?
原来如此,我们樱花,好比烟花。瞬间绽放的时候是最美丽的,但是,越是美丽的东西,生命就越短暂。原来我们樱花诉说着这么一个故事。
因为凄凉才美丽,因为美丽才开放。
春雨依旧迷蒙,春风依旧在轻轻地吹拂,拂过水面,吹动杨柳。我们在春雨中诞生,也在春雨中死亡。多么短暂的生命呐!我的耳边回荡着桃花、紫荆及百合的话语。我纷纷扬扬地飘落在大地上,这时,前辈的话又在耳边响起:我们热情,我们团结,但是我们短暂,我们因短暂而美丽!
樱花作文800字
花开无声,花落亦无声,二者同时出现,在阴冷的,天空惨白的春分之时,出现在苍老的,叶片未绿的樱树上,貌似诡秘,实则惊艳。这让众人观而叹,继而惊叹。叹这樱,叹这花。
冬季的苍茫冷冽还未散去,春天的活泼快乐还未到来——但这白中隐约有粉红的樱花就以近开放多日了。并且,它是一边开,一边落。伸手,一片樱花就已飘然而至;低头,几片樱花就从眼前滑过,落到樱花树下的泥土去了。细看那片樱花,从白变为红,而顶端就为一大红了。几片樱花瓣,一朵绯红香。天空是白的,白的很纯正,可谓清白。而这樱花,是清清的,清澈的白中,又多了许令人喜欢的春天的颜色。这生在中华土地的樱花啊,少了许东洋樱花的贵人气质,但却很美丽——它毕竟生在中华啊!中国土地的花,怎么会不美丽?怎么能让人不留恋呢?她看上去,似乎是一座巨大的山——是啊,她
是山!尽管她只拥有三种颜色,却焕发出无限精彩的气息。它仿佛伸出了无数双手,无数只胳膊,无限生展着的肌体。这些肌体又被一种美丽的水印绣花布给包裹了——这些樱花,不正像樱花树的意见外衣吗?它是春天的外衣,是美的外衣,是美!再换个角度,她就由一座樱山,成为了一位漫游在苍茫却又苍翠的世界中的游离者了。周围全是冷绿的树与花,虽不是新叶与幼花,但也很冷的。微风吹过黄杨树的叶片,出动着荆树的幼苗,在冬的情感仍在弥漫的世界,寻找着那美丽动人的春天——是的,春天!它找到了,它找到了她,她看到了樱花!静谧被打破了,因为微风迫不及待地要去亲吻樱花,她想成为春风啊!她想成为春风啊!而春天在那里?就在这里!她亲柔地吹过樱花树,带走几片樱花片,任樱花在她的体内飘飘摇摇,在融入大地的怀抱。春风!春风!这不是春风吗?尽管它夹杂的是落花,尽管它仍然冷的刺面,但它是春风啊!在这白天的时候,在这冰雪消融的时候,太阳也会勤劳地准备光明,不让人看见。春风也会疲劳地积蓄温暖,不让人感觉。而这樱花正是让微风成为春风的力量啊!樱花装扮着春的心情,自然也会改变风的特性。
但花为什么要落!春难道需要落花吗?不!春不需要!只是这花纷纷而落,像是整个樱花树在飞似的。它一直在飞升,好象要飞到天上的天上,用无穷的活力来飞,用蓬勃的朝气来飞。而在我看来,樱花树并为曾动,于是我也在飞升了,和樱花树一起飞,飞到天上,飞到即将降临人间的春天那里。所以,那落下的花,仿佛一下子就不见了似的,升华在茫茫的天地之间——是的,升华!而花又在开,下页 余下全文篇二:小学作文:樱花
樱花
坐在窗前,望着喧闹的城市,一股带着淡淡凉意的风慢吞吞地走来,无聊的摘下几片如梦幻般的花瓣儿,鼓劲吹往我的面前。那,不就是樱花麽?
樱花,别名东京樱花,原产日本,中国多有栽培,尤以华北及长江流域各城市为多。日本称樱花为国花。
在路旁小道上,几棵樱花树傲立在那儿。这些樱花有的挺立枝头,含苞待放;有的“笑颜逐开”,开心的迎接春天。瞧,那一簇簇白色的樱花,说它洁白如雪吧,似乎不太恰当,总有一种神秘的粉红在围绕;说它嫩红吧,可又显出那样无暇的洁白。总之,无法用任何语言来描绘它,或许,生于天地之间,用的就是神笔所画吧。
望着那微笑的小樱花,我竟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压下一个小枝丫,细细的欣赏它们。
俯身一闻,并不香,那柔柔的花瓣分五层,每层约七瓣,整朵花约三十五片花瓣。轻轻吹开被花瓣包裹着的花蕊,金黄金黄的,在阳光下闪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色彩,小小的,很是可爱。
樱花之恋,恋出的终是喜爱,让风不停歇的吹吧......1 篇三:小学作文:樱花烂漫
樱花烂漫
樱花,在我的眼里,她赋予人间一种浪漫的情调。总觉得这朵朵的樱花儿,仿佛是春神那水汪汪的眼睛,一朵朵的,一片片的包容着我们。有时候那些飘散了的花瓣儿,仿佛是她的眼泪,一滴滴地垂落。于是间,那满地的泥土红了,在这洒满了花瓣儿的路上,那浪漫于樱花树下的男男女女,牵着手儿,幸福的走过„„
也许只有此刻的美景,才是我人生真正所想要的。我拥有的只是一种幻想中的现实,而实际,在我们这样的年代里,向我这样古老的浪漫主义者,是少之又少了。我喜欢花儿的五颜六色,尤其独爱这樱花的浪漫。每每看到这花开的季节,我总琢磨着日本那樱花烂漫的时节。可惜的是,我只能委于现状,一个人独自欣赏着朋友从异国寄来的以樱花为题的相片。看着她,我总有一种内心的冲动,恨不得倾家荡产,一个人独自逍遥于那浪漫的樱花季节。好在我工作的城市里,也有樱花的浪漫。真正让我高兴的还是,公司的楼下便是一座以樱花为题的小区,那小区里的建筑有一种现代的都市气息悠然而升,仿佛是专门为这小区特设的,那雕刻着飞翔着的天使,那一排排矗立的楼房,都是为这樱花的绽放做着铺垫。这不,时节已是四月,这棵棵的樱花树又是花满枝头,那粉红的颜色如婴儿的脸颊,细嫩的让人触手可得,只是碍于这花儿的美貌,无人采摘。这串儿似的花儿,如同古代里少女的头饰,一支支掩入鬓角,一朵朵垂下,远远地望去,不觉得是少女的容颜,只是这花儿的头饰太多,似乎是哪一位花精作怪,吓得那些白面的书生,掩面而去,留下的只有这花痴的孤独,一个人寻思着,这国色的佳人为何却是如此的落寞。
花开季节,这樱花的烂漫是最浪漫的,你看那翩翩的花瓣散落,微风吹过,如三月间的细雨缠缠绵绵。那红色。白色的花雨飘扬于大街小巷,那诱人的景色,忍不住让人止步三分,想要留下这美妙的时刻,回想过往,那曾经浪漫于花雨下的记忆。立于或坐于樱花树下,头顶是雪海云天,脚下有落英缤纷,有的是春天泥土的芬芳,一片片花瓣儿无声无息地飘落,短暂而亮丽的人生,让她无愧于此生的潇洒。于是间,尘归尘,土归土,来年化为春泥,也许明年的此节的樱花更为烂漫吧!花开烂漫,也无怪古往今来诗人的赞叹。唐朝李商隐有诗曾曰:“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水巷垂杨岸”,元朝诗人郭翼说:“柳色青堪把,樱花雪未干”,到了明朝,于若瀛的诗“三月雨声细,樱花疑杏花”的佳句,更生动的描写了樱花的美貌。可惜的是,这樱花虽美,却依有美中不足,若是寻求完美主义,而去求疵的话,这疵亦有三点:一是树龄短。据书上记载,樱花树的寿命只有20-30年左右,正是花季盛年,却提前谢幕。岂不是天妒红颜,太美的东西也有红颜薄命之曰?人们常说,“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的道理,也许真是应于此吧?二是花期较短。书上记载,传统的樱花花期不过一周,樱花绽放时,最怕风吹雨打,不比室花,一旦肇此厄运,则是一树飘零,令人惋惜。幸好的是,不是红楼里的大观园,如若是此,岂不是要忙坏了那病体虚弱的林妹妹?三是花味不香。樱花绽放时,花形似桃、似李、似杏、似梅,也许这正是她的独妙之处吧?虽说独少芬芳,但那花儿的形态,那花朵的颜色,早已羞煞她人,一个人独领风骚,巴不得这
春天的景色唯她独尊呢。
樱花烂漫,在这浪漫的季节里,我领略的是春天的希望。古往今来,此时的美景最诱惑人的,如若不是,杜甫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佳句里,是否也依托了这樱花的烂漫呢?
篇四:关于樱花与日本文化论文日文
毕 业 论 文
学生姓名 系(部)专 业 题 目
指导教师
2012 年 4 月
张贺 学 号 商贸系 应用日语
090402105 浅析樱花与日本文化
庞懋谦
要旨:日本では、桜の歴史は長く、日本人にとって、桜には奥深い精神がある。桜の文
化は日本人の心理に根づき、日本人の日常生活には欠かない一部分になる。日本人における独特の文化が形成される。
それに、私自身、花が好きであり、かつて中国でも無錫の中日の文化友情林で一度桜の花を見たことがある。ピンクのはなびら、薄い匂い、平凡な姿。それが桜である。日本のドラマ、小説、漫画などの文芸作品の中で、美しい桜の姿がよく見られる。「花見」という言葉もある。その「花」とは「桜」をさしている。日本人は桜が大好きだということを私は昔から知っていた。日本人はなぜこのように桜が好きなのだろうか。この問題に大きな興味を持っている。
キーワード:桜 日本文化 花見
目 录
1.绪论··························································4 2.桜についての绍介·······················4 2.1桜についての绍介······················4 2.2桜についての由来······················4 2.3桜の象徴··························4 3.桜から日本人の文化を見る···················4 3.1日本人が桜を好む理由····················4 3.2桜と文化の発展·······················5 3.3桜と文学··························5 3.4花見の発展·························5 結論····························································6 感謝····························································7 参考文献························································8
1.はじめに
日本では、桜の歴史は長く、日本人にとって、桜には奥深い精神がある。桜の文化は日本人の心理に根づき、日本人の日常生活には欠かない一部分になる。日本人における独特の文化が形成される。2 桜についての绍介 2.1 桜についての绍介
春に白色や淡红色から浓红色の花を咲かせ、とくに果実を食用とするほか、花や叶の塩渍けも食品などに利用される。
日本の桜の種類が多すぎて、数百種類がある。园芸品种が多く、とくに江戸末期に开発されたソメイヨシノ(染井吉野)は、明治以降、全国各地に広まり、サクラの代名词となった。古代では、山に咲くヤマザクラ(山桜)や、八重咲きの桜が一般的であった。
2.2 桜についての由来
「サクラ」の名称の由来は、一说に「咲く」に复数を意味する「ら」を加えたものとされ、元来は花の密生する植物全体を指したと言われている。また他说として、「桜」の「さ」は早苗、早乙女、皐月などと同じように稲や田の神様をさし、「くら」は神様の座る場所という意味です。富士の顶から、花の种をまいて花を咲かせたとされる、「コノハナノサクヤビメ(木花之开耶姫)」の「さくや」をとって「桜」になった、とも言われている。
2.3 桜の象徴
サクラは、春を象徴する花として、日本人にはなじみが深く、日本で最も有名な花でもある。平安时代以后の日本において、単に「花」といえばサクラのことを指す。なお、平安时代以前の「花」は、梅のことを指す。
桜から日本の文化を見る 3.1 日本人が桜を好む理由
桜は十日間ほどで、その役目を終えたかのようにぱっと散る。それが清く感じられる。日本で国花として尊重されている。文化を象徴している。日本人にとって桜は特別な花で、富士山、東京タワーと一緒に日本のシンボルになった。しかし、ほかの日本の象徴と異なり、その最も重要な点は、上は天皇、公家、武士から農民、商人などの民衆にいたるまで、また男も女も、日本社会の集団のそれぞれが桜を自分たちの花として楽しみ、人生の意味を考えてきたことである。以下は1995年東海大学の220人の学生に対する調査だ。サクラという言葉を聞いたときのはじめの印象は何かということだ。
この調査によって、桜というと、人々は春、出会い、花見など日常生活に関するものを
思い出すことがわかる。3.2 桜と文化の発展
『古事記』『日本書、紀』が成立する8世紀から1000年以上も遡る紀元前300年頃に日本列島に導入された稲作文化の中に、日本人は「桜の花を稲の花の象徴」と見たから、遠くから山の桜の花を眺め、花の咲き方、散り方によってその年の稲の実りを占った。花は散ったら大変だ。それに、神経過敏になって「花よ、せわしなく散るな。稲の花も実りを結ばないでは困る」と鎮花祭をしたという。つまり、桜の木は繁栄と豊作の神様として崇拝されていた。
平安時代の前期、日本人は中国の当時の繁栄していた隋、唐から文化などを学んでいた。中国文化の強い影響の下にあった上流の貴族や知識人の間に、中国の花である梅が大きな観賞の対象となり、国花として尊重されたことさえもある。桜の地位は少々低かった。平安時代の中期、10世紀の頃、地主階層が拡大し、さらに発展するにつれて、その利益を守る武士階層ができた。日本人の中の特別の存在--武士にとって、桜の魅力は花が散っている時のすばらしさにあった。自分の命は花のように短い、無常だが、主人を守るために、命をかけても、かまわない、死んでも桜のように見事な終わり方をしたいという武士の思いである。
江戸時代、人々の桜観は平安時代の武士の桜観を基礎にして、発展してきたものである。武士は高い地位に達していて、経済的にも恵まれていた。「花は桜木、人は武士」という諺によって日本人が桜と武士をどれほど尊重していたかがわかる。武士は人々の手本になり、彼らの桜観は日本人に大きな影響をもたらした。そして、その桜観は当時の社会の主流になった。
大昔、桜の木は繁栄と豊作の神様として崇拝されてきた。そして、古代の上流社会の貴族などの寵児であった。江戸時代、桜は真に庶民の花になった。また、桜の花のように潔く散ることこそ武士道に一致するものとされ、下页 余下全文
第三篇:日本的作文600字
日本的作文600字合集八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日本的作文600字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日本的作文600字 篇1日本人喜爱清洁,从洗手做起。饭前便后洗手、回家之后要洗手,这都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日本自来水的洁净标准高,饮用生水不担心病毒或者细菌感染。所以,在日本的住宅、饭店或公园里,人们口渴时就拧开水龙头解渴。
日本人爱护牙齿,每次饭后有刷牙的习惯,不少日本人办公室里都要放一套牙具。还有不少日本人一吃完东西就会漱口刷牙。
日本人好洗澡,至少每天一次,一般是在临睡前泡澡,有助于晚上睡眠好,有的人还会在早上起床之后洗澡,甚至是留长发的女性,这样能在早晨出门时保持精神焕发。
日本的上班族,特别是女性,每天都要换内衣和外套,否则会被怀疑没有回家过夜。
研究证明,很多病毒和细菌藏在痰里。日本人认为,不随地吐痰,是尊重他人、同时也对社会负责的表现,代表着个人教养水平。日本人一般吐在随身带的纸巾上,然后扔进垃圾桶。在东京,地上很少看得到痰迹,十分干净。
在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场所吃东西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街头食摊出售快餐食品,但买下后吃完再走才是有礼貌的。
在日本,买香烟的同时还会收到店员附送的烟灰袋,有些商店中也会出售烟灰袋。这种小袋内有隔热铝膜的,可以放在衣袋里随身携带。在公共场所吸烟的时候,把烟灰烟蒂弹入袋子内,收集起来,然后再扔掉。
垃圾分类在日本尤其细致,住户必须按可燃和不可燃分别装入垃圾专用袋,垃圾也不是随时可以往外扔的,哪天可以扔可燃垃圾,哪天可以扔不可燃垃圾,每个街区都规定了时间和地点,然后由环卫工人收走后,送到垃圾处理厂,或再利用、或掩埋和焚烧。
而咱们中国的人呢?据我的城市所言,所有人说脏话,并且地上全是痰,难道我们中国人不如日本人嘛?我们要比他们强,不应该品德比他们败坏!难道只有日本人给人的印象好吗?不,中国人也要一样!
日本的作文600字 篇27月28日,我和外婆去了日本。
这次的日本旅游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三大主题乐园。我们先去了环球影视城。星期二那天上午我们去了富士急乐园。星期三那天我们去了日本迪斯尼。那我先讲什么呢,还是先讲环球影视城吧!
到了那里,为了节约时间,我们买了快票。我撕下了第一张快票,观看了一个体验火灾的表演,看到了最后天花板都掉了下来,很多人都吓哭了呢。第二张是在玩“蜘蛛侠”的时候用的,我们进去的时候拿了3D眼睛,坐在车里,一边开,我们一边看,好像我们就在电影的情节里,可好玩了!第三张是在冰雪世界用的,我刚开始以为是滑冰的,后来却发现和蜘蛛侠一样。第四张是在侏罗纪公园的一边看恐龙一边漂流的项目中用的,最后那一俯冲真是刺激呀。
到富士急乐园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我们买了一张500日元和800日元的票,然后就去吃饭了。吃完饭,我们去了亚洲最大最恐怖的鬼屋,叫惊悚迷宫,可是人太多了,而且一批人要花40分钟,没时间,所以我就去了旁边的赤空大冒险,玩完了我还去坐了摩天轮。坐完摩天轮我又去了急流勇进,于是800日元的票就用掉了,可是当时已经没时间再玩其它项目了。
最后,我们去了日本迪斯尼。首先我们玩了加勒比海盗,加勒比海盗是让我们坐上船看的。接着我们去坐了小火车,坐完小火车我们看了表演,看完表演我们看了花车秀,可好看了!看完花车秀我们玩了小小世界,也是坐船观看的。在迪斯尼我们还玩了矿山车,还进了鬼屋。
哦,忘说了日本是个法治国家,一个小偷都没有,东西丢了百分之70都能找到,而且地上一点垃圾也没有,很干净。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日本的作文600字 篇3每个假期,我的同学都会去各个城市旅行,有的人去了迪拜,有的人去了上海,还有的人去了美国,不过我去的却是日本。如果你还不了解日本的话,就让我带着你去了解了解吧。
那一次去日本是在冬天。日本的冬天很冷,冷得你不得不把自己裹得紧紧的,手一拿出来,只要几秒钟,你的身上就会变得冰凉冰凉的。
日本的清水寺在全世界都很有名,而我最喜欢的是那里的樱花。我听别人说,春天的清水寺盛开着很多的樱花,它们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夏天的樱花随风飞舞,像跟着风姐姐一起跳舞。秋天的樱花随风沉寂下来,飘洒到各个地方……可是这次我来日本是在冬天,冬天的樱花都凋谢了,好像都陷入了冬眠。看不到美丽的樱花,真是太可惜了。
日本的通天阁也很有名。在通天阁上望下看,哇,可以看到好多地方,个个都亮着灯,感觉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我在通天阁买了一个可以用来搜集神仙印章的本子,我把每一个神仙的印章都按在了本子上,希望他们能给我们一家带来好运气。另外我买了一个通天阁的金币,上面印着一个“hello kitty”和通天阁的标志,我很喜欢这个东西,因为我一看到它就会想起日本的通天阁。
日本的环球影城也很好玩,可以玩过山车,过山车往上时是最刺激的。还有哈利波特的城堡,小黄人等等,很多游戏都很好玩。
日本最著名的食物,就是寿司了,他们的摆法各种各样,有的摆成爱心;有的摆成小圈;还有的摆成圆形……吃起来口感很软糯,闻起来也很香。
日本是多么美丽、多么好玩呀!这次我去日本是冬天,下次我想秋天再去一次!(公众号:可乐小天才)
日本的作文600字 篇4每当想起那位日本老爷爷慈祥的笑脸,我的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
去年过年的时候,我们全家自助游。去了被日本誉为樱花之城的大阪。
当顺利住进旅店后,第二天晨起,伴着悦耳动听的鸟鸣声,我们开始了一天的美好旅程。魔幻刺激的环球影城、美丽的景点、吃到撑的美食,一切都很完美。晚饭后我们又顺道去了景点旁的超市。
可是,等我们打算乘地铁回宾馆时却傻眼——日本的地铁路线太复杂,我们迷路了!
站在地铁站里,我们既看不懂标志,也不会说日语,眼看着人潮涌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心里顿时焦急万分,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转起来,但就是找不到要去的出口!
正当我们垂头丧气地研究地图时,忽然听到一声“可妮叽哇”,把我吓了一跳。回过神来,只见一位身穿白色风衣的老爷爷正微笑地向我们走来。
他见我们正忙着看地图,指了指当前我们所在的位置,爸爸在地图上又指了指我们要去的一个站点。老爷爷试图用日文与我们交流,叽里呱啦地说了一大堆。我看向爸爸妈妈,发现他们也正看向我,我们面面相觑,一脸茫然地看向老爷爷。老爷爷似乎看出了我们的无奈,用手指着地图,又指向离我们不远的一条通道,试图用肢体语言与我们交流。终于,我们看懂了老爷爷的意思,跟着他走。在经过了一个通道,拐了几个弯之后,我们终于走出了“迷宫”,来到了我们想要去的站点。为了感谢这位年逾古稀的老爷爷,我们和老爷爷在这个站点合影留念,记录下了美好而又温暖的瞬间。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每当回忆起那段旅途,老爷爷和蔼可亲的面容就会马上浮现在我的眼前。
日本的作文600字 篇5七月末八月初我和爸爸妈妈跟旅行团去日本旅游了一个星期。我们主要去了东京、横滨、奈良、名古屋、京都和大阪等几个城市,参观了清水寺、浅草寺、金阁寺、热田神宫、奈良公园、富士山、白舍利塔……逛了东京著名的商业街银座和大阪的购物街斋心桥筋,看了日本横滨的唐人街,还去富士山脚下泡了著名的温泉。我们还去看了和服表演呢。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奈良公园、金阁寺和泡温泉。进了奈良公园,就看到成群嬉戏的鹿,而且它们一点不怕生人,看见有人来就会包围上来抢游客手上的食物,我手上本来准备好了饼干去喂它们的,它们一见就一拥而上抢手里的饼干,我害怕极了,把手上所有的饼干都扔给了它们,公园里的鹿有好几种,有的有长长的鹿角,还有的是刚生下来的小鹿,小小的,很可爱。金阁寺是日本最古老的寺庙,整座建筑外面包有金箔,金光闪闪,屋顶上还有想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呢。日本的温泉酒店非常有名,我们有一天晚上是住在富士山脚下的一家温泉酒店里的,我很好奇也很期待泡温泉是什么样的,所以一到酒店吃过晚饭,就急忙拉着妈妈去泡温泉了,我们进去的时候里面还没有人在泡,日本的泡泉有39度的温度,我冲完澡就下去泡,谁知水非常热,我根本不敢下去,后来在妈妈的鼓励下,慢慢坐下去,最后我适应了水温,还想在里面游泳呢,我还在里面玩水,这是一个好玩的经历。
这次旅游有些遗憾一是没有看到富士山和二是没去游东京迪斯尼,因为去爬富士山那天,到山脚下就下雨了,雾气很大,根本看不清富士山了;爸爸妈妈说我去过香港迪斯尼了,这次日本的迪斯尼就不去了,我很伤心。不过这次旅游还是非常开心非常快乐的,我很期待下一次的旅行。
日本的作文600字 篇6在暑假即将结束的那几天,我跟我幼儿园时候的好朋友阿宝一起,在日本,从今治启程,横穿濑户内海,跨过六座岛屿,最后到达了尾道市。历时七个小时,完成了74.6公里的骑行。
我们骑在盘旋而上的山坡上时,脚酸腿麻,脸被晒得一碰就疼,呼吸艰难,不停地叫苦叫累。可是爸爸一直在鼓励我说:“遇到困难时要咬紧牙关,再加把劲就能度过难关,才能长本领”。于是,我咬紧牙关,使劲往坡的顶端骑去。这时,汗水裹带着防晒霜滚落到眼睛里,像被花露水喷过一样又沙又疼。我不断想要放弃,可看着前面我的朋友和他的.爸爸也在努力向前骑,心想:“我绝对不能输给他们呀!”。因此,我并没有气馁,继续坚持不懈地蹬着踏板。啊!终于登上那座很高的大桥了,这里就是平坦的路面了。当时,我脸已经胀得通红,汗水咸得我只好眯着眼睛向前骑,很是难受。脚已经累得快不能动了,但是我还坚持到底。到了下坡时间了,我们一步也不用蹬,只用拉着一点儿后刹车,下坡不用费一点力气,而且还很爽呢!后面的路程,即使汗水又很多次沙住我的眼睛,我也依然坚持不懈地骑了下去。
又骑了一两个小时,我发现我们已经落后于朋友们很远了。爸爸再三叮嘱我要加速,加速,再加速!结果,我把前轮的档调到了最大,急速地踩着踏板,心想:“这下我就会很快追上他们了!”。随后,我从牙根儿里挤出了长长的“嗯……”的一声,脚像直升机螺旋桨一样快速地转起来,急速向前冲去。我看见前方有个直角转弯,我觉得我是要摔了。果真预感变成了现实,由于速度极快,我把刹车狠狠地拉紧,使劲将车把转向右边,可还是无效,直接连人带车一头载进草丛里,弄得我眼冒金星,左脚上满是伤口。但是我还是勇敢地站了起来,含着眼泪启程再次上路。
这就是我74·6公里骑行的故事。这让我体会到了一个男子汉应有的坚持和勇敢。
日本的作文600字 篇7暑假里,我们一家三口跟随旅行团从上海浦东机场坐飞机,前往日本旅游。
日本的环境非常优美,常常让人眼前一亮。白云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非常纯白,大团大团紧紧地簇拥在一起,像一群一群的绵羊。碧绿的草坪随处可见,上面许多鸟儿在嬉戏,特别是有很多乌鸦,黑黑的,自由自在地飞上飞下,不时发出“啊、啊”的叫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让人赏心悦目。
我们眺望了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第一塔”的动静天空树。塔身高634米,银中带蓝,高耸云霄,与天空背景浑然一体,非常壮观;我们游览了日本天X居住的“皇居外苑”,它那为了警惕外敌入侵的石子路和幽静典雅的外观让人觉得非常神秘;我们品尝了“忍野八海”美味的水蜜桃和神户牛排,参观了白色恋人巧克力工厂,还在日本美美地泡了三次地道的温泉谷……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参观白色巧克力工厂。这里生产的巧克力是北海道最有名的特产之一。但它的工厂不仅是生产巧克力的地方,也是孩子们的乐园:当你站在音乐钟塔下面的时候,你会感受到童年时的童真;当你旁边有许多从高塔上飘下来的泡泡时,你会感受到童年时的虚幻;当你站在那个陈列了各个年代咖啡的橱柜前,你会感受到童年时,坐在洒满阳光的摇椅上喝下午茶时说不出来的感觉。
最美的景色当属富士山了。我去的那天,正好有朵大大的云飘在富士山的顶上,就像给它戴了一顶大大的草帽,非常有趣。
日本是一个美丽的国家,空气好,食品也安全。我期待下一次的日本之旅。
日本的作文600字 篇8和风,艳阳,薄雾。河口湖水平如镜,散发着迷人的光芒。不远处的富士山高耸入云,隐隐约约能看到终年积雪的山顶……
然而,我并没有理会河口湖,也不想着去看富士山,只是径直走向一条羊肠小径。吸引我的其实不是它,而是它两旁的花儿。我在心里给它取了个名儿:花街。
花街里,萱草、矢车菊、绣球花……样样都有,最最壮观的还是那一大片薰衣草。那一阵阵香气,就像一双双无形的手,使我不由自主地被拉向了那一大片紫色的花海。我拨开一丛丛薰衣草,走到了花海的正中央,香气是那样的浓郁,令人心醉。我的手指像蜻蜓点水一样,触着花尖,痒痒的,一看手,手指上竟然还沾上了点点花粉,我把花粉抹到手臂上,我的手臂顿时变得和薰衣草一样香了。
从花海里走出来,我看到了路旁那一丛丛,像白珊瑚一样的花儿,是什么花呢?我看着牌子,嘴里呢喃着:“矢车菊……”啊,我想起来了!书中的矢车菊国,是那样的高贵。如今,终于看到了它的本尊,果然有着像王者一般的气概,孤独地伫立在路边,银色的身躯闪烁着自信、骄傲的光芒。看着它,总会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新鲜感,它虽然没有香味,没有花瓣,但是有像枝丫一样分歧的枝和叶,样子独特,非常引人注目。过去一直以为矢车菊应该独特高贵,没想到它不仅如此,而且比想象中更加清新脱俗。
吸引我的,不止那些,还有那楚楚动人的绣球花。我第一次见到这种花,觉得奇妙无比。它竟然是由许多小花组成的大花,那些绣球花远看还真像一个个可爱的羊绒球。它们旁边簇拥着牵牛、萱草等各种各类、形形色色的花儿,却也只能更加衬托出绣球花的美丽。我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不由啧啧称赞,多么美丽、多么俏皮可爱的花儿呀!我忍不住凑上去闻了闻,唔,上面竟然还残留着一丝丝春天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离开的时间到了,我必须得走了。一路上,大伙儿都在谈论着河口湖和富士山,而我却向那条“花街”投去了恋恋不舍的目光……
第四篇:日本作文
调查报告
美国——写《我的父亲》,美国教师要求一周内交稿,要求孩子们去采访父母亲、亲戚、邻居和父母的同事,要求孩子们从多侧面、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父亲,一篇生动而深刻的调查报告或纪实文学就这样完成了。让学生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应用文,既避免了说假话、空话,又让孩子们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今后在工作上也能派上用场。我国则要求当堂完成,按照写“父亲的外貌—事例—表现的品质”模式进行,容易造成孩子的作文说假话,千篇一律,同一模式。
日本——我们来看下面一个日本小学六年级的教例:《就语言进行调查作文》,学生搜集身边的外来语,调查一下其由来和同我们生活的关系,并将这些内容写成文章。(1)将自己经验过的事实、词典、百科全书中查到的事实整理出来。(2)阐述自己对这些事实的感想。(3)认真思考文章的结构。并提供三个同学想写内容的笔记,为学生作参考,寻找自己想写的东西,来写一篇调查作文。
调查作文以调查、实证的方法展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在近代日本语文教学中就已经出现。昭和期生活作文实践的一个主要形式就是生活调查作文。而战后,调查作文不仅仅是作文教学,而且还是一个自然、社会的观察调查研究过程,学生通过调查,自我定题、收集、查阅资料、调查访问,以文字形式把他们的研究成果记录下来。调查作文更关注学生的探究意识、生活体验,与我国新课改所倡导的精神契合。日本的生活调查作文,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注重他们的体验感受。调查的内容生动有趣,调查任务本身带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的作文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感悟、体察、创造。学生把写作任务看成是他们喜爱的一种活动,从而投入浓浓的情感。日本的生活调查作文学生通过自己的耳朵去听,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思考生活现象,强调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发现。作文中不是单纯地强调思想教育的成分,更注重学生调查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独特发现。如一篇名为“朱别川的污染和鱼的生活”的调查报告,学生通过调查河流鱼以前和现在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水质的污染(取样化学分析);污染和鱼的生存关系(实验);污染水中的鱼的死因(对比实验)从而得出结论。学生在调查中,自然而然地做出道德评判。这比空洞呼吁环境保护的作文要深刻得多。这样的作文不是简单的道德反省,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获得了一次体验,受到了比道德反省更加深刻的教育。
看国外的作文教学,我们发现日本的生活调查作文犹如一股清风,给人带来新鲜的气息。
因此我们可借鉴其先进的理念,对当下的作文教学进行反思。
1、作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体验、探究和感悟
日本的一位富有影响的教师富原义德指出:“作文是由生活环境的刺激而内发的。用自己体验过的感受。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种由生活力形成的自我的真实的心律就是作文生活。”作文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而体验需要以情感为内驱力。只有学生对生活投入浓浓的情感,才能打通他们的生活世界与内心世界联系的道路,让学生把外物与内在感情联系起来。
我们知道以前我国作文教学更多地以命题或半命题的形式进行,重视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等环节。作文教学重视思想教育的因素,应试的功利较浓。在作文教学中,最忌无病呻吟式的写作,学生不是带着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生活,悟出生活的真谛,而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搞纯粹造作的文字游戏。我们能不能从日本的生活调查作文获得一些有益的反思?
非常欣喜的是近年来体验式作文的提出。体验式作文既是对长期应试作文教学的颠覆,也是对作文教学新秩序的建构。学生回到了生活,在体验中发现生活,自动地获取素材,表达心中的感悟。在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带着对生活的敏感之心,热爱之情去生活,自由地用笔抒发对生活的感悟。当学生伴随着浓浓的情感体验生活时,会形成对生活的多种情感体验:一个幼小的生命的消亡也会心碎神伤,他人的一个微笑也会心跳不止;面对辽阔的大海、广阔的天空顿生渺小之感;静听时钟滴答、心跳的律动感叹生命的有限……
2、作文写作不等于道德反省
长期以来,我们把写作与立人联系在一起。作文强调“反省”与“审慎”,这样的作文千篇一律,变成一种脱离现实的静寂。1998年的高考作文中,很多考生虚假地捏造了父母双亡,家庭惨遭变故就是一个例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类现象,写尊敬的人,难忘的事。学生便挖空心思地去杜撰材料,捏造一些表面感人,实际上子虚乌有的事情。教师心中的评判优秀作文的标准完全被扭曲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的第一条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教育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鼓励虚假、欺骗性的话语来获取作文的高分,其结果不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而恰与新课程目标相背离。
日本的生活调查作文基于生活的真实,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生活基础,深刻地认识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问题,洞察它们之间的本质及相互联系,以探索的目光去解读生活。我们应致力与培养立足于生活的完整的、具有主体的价值判断的人,具有把握自身、洞察自然、社会与人生的人。
当然,日本生活调查作文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调查涉及理科、社会科等内容,容易失去语文性。此外,偏离了生活调查作文早先倡导者所追求的目标。早先的目标是促使儿童把握社会生活的真实,加深对生活、社会的本质的认识,而目前教材的调查作文单元题材偏重于自然、语言等内容,避开了最初所追求的目标。但是,日本的生活调查作文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对我们作文教学的启示很大,也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
村山超越了旧自由主义的生活作文,提 出了从两个角度上安排生活作文的主张。1.自然观察——在同社会生活的关联上、特别是农村和自然的相关关 系上,以自然科学的方法实验、观察、认识。2.生活调查——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一般社会生活中,以社 会科学的方法,调查农村和现实社会的关系,从中取得认识。这种调查可以有这样一些方向:1.有关生产劳动 中生产技术方面的调查;2.有关生产劳动中的社会关系的调查;3.有关生产及消费中的经济问题的调查。例如,劳动记录(日记)“西红柿日记”是农家儿童体验生产技术的记录,包括(1)温室的制作,(2)栽培中的肥料,(3)播种的方法,(4)温室的管理,(5)移植等。进一步,可以调查西红柿的收获、销售,从中了解经济问题。通过这样的日记可以了解生产劳动的社会作用及社会中的分工等问题。村山指出生活调查作文是在生产关系中 认识事物的过程。村山所倡导的调查作文首先是让儿童在家庭的生产性劳动中产生作品,而这一出发点是从自 然科学的方法开始的。通过这一积累,使学生在生产关系上思考生活问题,并发展为大家共同讨论的学习方法。
附:参考文献
1.方明升著《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版。
2.曹明海,陈秀春著《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版。
日本教育中的“生活作文”教学思想
2005年2月4日 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未知 字体:[大 中 小]
所谓“生活作文”就是“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文章表达活动),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 以作品的内容为中心的讨论,使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从上述定义上看,“生活作文”的目标在于将学生培养为语言活动的主体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主体。
芦田将上述的人的形成,自我确立的思想贯彻于教育,他认为教学“如果在确立主动的学习态度上无效,那么任何教授都是无意义的,”“阅读之方法即是读自己,写作之方法即是写自己,听话之方法即是听自己,讲话之方法即是讲自己。”教师指导之第一意义是培养要写之愿望,其它的指导皆是此后之事。针对学生所学 的内容在短期内就遗忘、“磨灭”之议论,芦田认为这是一种“剥落”,而并非“磨灭”,即学习者以往就没 有用心学习,他所得到的只是表面之物。将所见、所闻、所行之事,真实地写下来,自然而然会产生某种思想,这样的写就不会是件苦事。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芦田针对课题方式,提出了“随意选题”的作文教学思想。“随意选题”之目的是要将作文从形式训练中解放出来,作文的过程就是塑造自我的过程。芦田认为作文的 题材应在儿童日常生活中寻找,应是确有实际感受之体验。太阳东升西落、四季春夏秋冬、万物春发秋实、人 的起卧衣食,皆为文章。而其评价标准是以自我满足为唯一标准。
对“随意选题”的一些论说,人们很自然地批判芦田之说是否定教学的系统性,是自然主义。但芦田则明 言“没有指导的作文如放置不管的植物,会生长,但不会结硕果。”并未与自然主义同调。
芦田分两个观点具体化了作文指导过程。第一,即前述的培养要写之愿望。芦田在这里提出了学生的主体 性之课题,并加以充分的强调。第二,“给予儿童的生活作文以意义”。这其中包含着阅读作为范文的文章,概括写作之法,给学生淡写文章之体验、推敲文章之经验,回顾写文章以来的变化,批改、评价作文等。但芦 田认为这只是些细节。
小砂丘在他的《我之作文生活》中说:“作文之法不应仅是在学校里,仅是在作文课上进行。我认为作文 之法首先是作为生活的个人对个体的自觉,这样修身、地理、历史、理科等所有学科都是通往作文之法之路程。”
“将人生看作为作文之法是我作为教师的出发点。各人的作文之法就是他的修身、他的历史。换言之就是 自己的‘个’之发现。”
小砂丘将“写”看作为自我发现之手段、自我存在之确认、自我教育之方法。小砂丘通过自己整个生涯来 实践他的以写的方法来贯穿的整个教育思想。思考“生活作文”的意义。这样 小砂丘将“生活作文”同人性的基本特征联系起来,的特征是通过教育而 发展起来的普遍的人的性格:真实性、积极性。
生活作文的指导中的提示有:“写真实的事”、“用自己的话写”“原原本本地写”、“主动地写”等。这里的真实一方面是写作者内在的真实,即其看法、想法、感情、行动的真实;一方面是外在的真实,即自然、人、社会、文化中所含的意义、价值、美、规律性等。生活作文要求这两个侧面的真实的统一。
小砂丘说道:“城市有城市的真实、女人有女人的真实、孩子有孩子的真实、小偷也有三分真实。我期望 的就是这种真实的表达,而表达的形式则是第二位的。”“讨厌就写讨厌、愤怒就写愤怒、喜欢就写喜欢,把 所想的赤裸裸地表现出来,这样作者对所写的就抱有充分的理由和责任。”“写的题材、表达应是完全自由的。不是要等到要你写才写,不是为了写给别人看才写。学生不是被逼着写,而是(自由地)自己想写,就能写 出很好的作文来。”
小砂丘通过真实性的思想,将生活作文不仅仅停留在修辞学、文学情操这些具体教育领域,而推广至人的 形成的整个教育。通过自己的眼、耳、手、心来反映的客观事物过程也是发现自我的过程。小砂丘的两种真实 的统一过程的思想将人的形成中的辩证法带到了作文教学中。
所谓“积极性”就是人对对象物的作用,并且执着地追求一贯性。“既使跌到了也不停止的积极性是我们 唯一的生活武器。这种积极性同执着相结合才能产生威力。”(小砂丘语)小砂丘认为评价作文的标准有各种各样。“纯情与否、有无科学性、有无社会性、有无诗意;或是现实的 文章、浪漫的文章、都市的文章、农村的文章;或是有内容而缺乏表达,有表达而缺乏内容等等。”但其最重 要的标准是有无积极性。这一看法是针对明治以来实行的学校教育的现状提出的。小砂丘认定生活作文的基本 标准是积极、能动地写,还是被动地写。要在儿童身上培养这种积极性,执着,培养不屈不挠的坚强的儿童。积极性和执着是人的生活的原动力。而这种培养的起点就是有意识的语言活动——生活作文。
小砂丘本人是在严峻的自然和社会现实中成长起来的,他的教师生涯也是在偏离城市的,被资本主义发展 冷落的农、山村地区度过的,这使得他的思想充满着克服困难、追求生活的内在动力感。在这种切实的生活感 受中,他把握了儿童成长的真谛、教育的真谛——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的培养。
站在民间,在野的立场上,小砂丘以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的明治以来的学校教育进行了批判,他看到明治 以来的学校教育中,越到高年级、越是优秀学生就越是模仿成人。成绩好就是模仿得好,就是记忆得好。这是 因为成人的“感化”太多了。他指出这是“邪道”。他认为应建立这样评价:喜欢自己的人就是优等生。
他的这些批判对于现代学校教育来说也是切中时弊的。现代学校教育中存在着在每一个学科中具体地落实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的教育。这其中“生活作文”的思想和方法是一笔很好的遗产。
三、生活调查作文的思想和方法
1930年10月号的《作文生活》杂志上,指出生活教育的理想和方法就是认真观察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儿童 们周围的生活事实,把握生活、劳动的原则,确立真正的自治生活。这一作文教学的方法被称之谓“调查作文 ”,即作文不仅在于观察自然,还应以社会为对象。村山俊太郎在〈生活调查和作文在农村中的理论和实践〉一文中提出:儿童的生活作文必须是使学生科学 地认识生活现象、因而应重视观察、调查、分析、比较、考察等方法。村山超越了旧自由主义的生活作文,提 出了从两个角度上安排生活作文的主张。1.自然观察——在同社会生活的关联上、特别是农村和自然的相关关 系上,以自然科学的方法实验、观察、认识。2.生活调查——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一般社会生活中,以社 会科学的方法,调查农村和现实社会的关系,从中取得认识。这种调查可以有这样一些方向:1.有关生产劳动 中生产技术方面的调查;2.有关生产劳动中的社会关系的调查;3.有关生产及消费中的经济问题的调查。例如,劳动记录(日记)“西红柿日记”是农家儿童体验生产技术的记录,包括(1)温室的制作,(2)栽培中的肥料,(3)播种的方法,(4)温室的管理,(5)移植等。进一步,可以调查西红柿的收获、销售,从中了解经济问题。通过这样的日记可以了解生产劳动的社会作用及社会中的分工等问题。村山指出生活调查作文是在生产关系中 认识事物的过程。村山所倡导的调查作文首先是让儿童在家庭的生产性劳动中产生作品,而这一出发点是从自 然科学的方法开始的。通过这一积累,使学生在生产关系上思考生活问题,并发展为大家共同讨论的学习方法。
南勤治在《多摩河野营中的儿童自然、社会课题研究》一文中介绍了城市中儿童生活学习的方法,将调查 作文进一步发展为单元性的学习。以下是这一课题研究的基本项目。
课题:有关河流的地理概念及其术语的掌握,河流的生产、生活功能(流域的人们是如何利用河流的)
作业及观察
1.大的石块存在何处、垒石头的方法,参观捞石船。2.滩和塘的比较,水温、鱼。3.河堤的研究、必要性、建造方法。
同隅田川作比较、联系北陆水害作思考 4.渡口的位置、经营、收入等。5.目测河宽
研究河水减少的原因
河水的利用、河水和生产的关系 6.研究捕鱼的工具、捕鱼的方法。
调查楼息于多摩河的鱼类
7.渡口附近船只的调查,其用途、所有者、价格、采访造船木工,使船运作的力量是什么? 8.人体在水中浮起的道理。
鱼、船、人在水中的速度、与水流速度的关系。
横渡河流的方法。
方法指导
1.在河边垒造洗衣、用水的台阶 2.访问渡口工作人员 3.在河滩的沙滩上举行讨论会 4.采访渔民 5.划船活动 6.游泳
上述的单元生活学习以生活调查作文的基本原则为基础,形成综合学习,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扩 大为课题研究能力的培养。
四、野村芳兵卫的“生活学科”思想
在生活作文的思想历程中野村芳兵卫的论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野村芳兵卫从课程的角度考察学科教学,认为学科可以大分为读书学科和生活学科两类,即间接经验的学习和依据直接经验的学习。学校教育中存在着 成人的文化传授和儿童的文化观察两个相对而存在的侧面,其特征是一是有教科书的学科,一是无教科书的学 科。野村将这两个学科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读书”和“写书”的过程,野村把生活作文的思想和方法扩展到整 个学科教学,认为通过生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写出“我们的理科”、“我们的算术”、“我们的地理”、“ 我们的历史”等等的书,这是学生自身体验、自我思考、自己掌握而产生的记录。野村认为文化是生命的自我表达,任何学科其根本都是意志的表达。相对于成人的“既存文化”,儿童的 “野生文化”(“写书”的过程)同样也是生命、意志的表现。野村批判当时的学校教育只注重传授而未认识 到儿童自己构筑自我文化亦是十分重要的教育的倾向。野村以为构筑生活的力量在于生命力自身,“依我之见,存在就是自然,因此也是物、也是心。”真知只有通过情、意才能培养。野村的思想同芦田一样具有十分明 显的东方的直觉观念特征,这些思想家们力图把东方的“悟”的过程在教育中演绎出来。野村认为生活作文的指导是“生活学科”的基础训练。观察和表达的结合是通过生活作文的方法来实践的。同时,观察和阅读的结合也是连系生活作文,而得到训练的。野村通过吸收教育现场教师的经验,使得生活 中的口头表达转变为书面表达的过程体系化。野村总结出了“写的教学”的五种样式。
(一)悄悄地速记下学生在运动会、教室、早晨见面时、十分钟休息时所说的话,以后读给学生们听。— —散文或会话或儿童剧的样式
(二)学生们叫喊的话、自言自语的话。例如看到校园里的花时、妈妈买来了自己一直想要的东西时。学 生的高兴、惊奇会产生发自内心的一些语言。把这些语言以短诗的形式记录下,然后读给学生听——儿童生活 诗的样式
(三)观察学生们的生活,记录下来后读给学生们听——日记的样式
(四)把对学生们的表扬、提醒等写成信的形式,贴在教室里,或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们读——信的样式
(五)记录下学生们自己的故事,以后读给学生们听——童话的样式
另外,野村对“原原本本地、真实地写”的要求作了进一步的具体化。
(一)在以成人社会的文化价值标准来论说善恶之前,应让学生自身的眼睛来观察、自己来思考才会有“ 真实地写”。即是否是学生自身的真实应是第一要求。——生活的观察
(二)学生是否能就自己的生活想说什么都说出来了?应当开拓这种发展的自由度——新鲜自由的表达
(三)必须了解学生是否放开眼界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视野的扩大
(四)必须进行将口头语言变成书面的文句的指导——句的意义
生活作文的思想一开始就不是仅停留在语言表达的指导上的。它是关系到儿童观、教学观、课程构造等可 以说整个教育的思想,但它的具体的方法和实践的展开还是从语言表达的指导出发的。
五、战后“生活作文”的复兴
战后初期,由美国占领军的强大外力停止了含有军国主义内容的课程,军国主义教育体制迅速崩毁。此后 由美国教育使节团的报告规定了战后日本教育改革方向。使节团报告对日本战前公立教育中的高度划一的、注 入式的、由上而下的学校教育进行了批判。提出了新型的教育的出发点应是个人,民主主义社会教育的基础在 于认识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这种教育理念也提示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的课程和教育方法,即“儿童中心主义” 的方法。主张教育方法应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个性发展以及作为民主社会的公民的权利和责任的认识。
美国占领军的教育政策虽然在对当时的日本教育来说是划时代的、进步的、解放的教育理念,但由于其缺 乏具体性,是由上至下的、观念的、抽象的论说,实际上造成了学校教育某种程度的混乱。教育上的任何理念 要产生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同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课题结合起来,必须适应教育的风土人情。个人的价值、个性 的发展只有在具体的生活、社会中来思考才有意义。“生活作文”作为产生于日本教育基层,具有不少实践经 验、理论的教育方法在人们对“新教育”的期待逐渐淡薄的情况下又一次复兴了。在战后“生活作文”的复兴和5、60年代发展中作出理论贡献的小川太郎将生活作文的基本原则称之谓“生 活和教育的结合。”小川认为在卢梭、裴斯泰洛齐的近代教育思想中的人民性就是体现了这一思想。卢梭在思 考农民的解放、创造对旧制度革命的主体中,构想了同劳动、生活结合的教育。裴斯泰洛齐从年青时就在农民 中共同劳动,在扎根于贫苦农民的生活、劳动中,思考、实践克服贫困之教育。这种思想在日本就是通过“生 活作文”来实现的。
《生活作文与教育》一书中对生活作文的本质作了如下的整理,小川太郎在他的①表达真实的自由,②依 据事实的现实主义,③人道主义,④集体主义教育。所谓自由即由于种种偏见,儿童丧失了实事求是地表达自身生活的事实,第一,以及围绕着这些生活的思 考、情感的自由。应当让他们从偏见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获得观察真实、表达真实的自由。
第二、所谓现实主义即生活作文教育一方面是确立自由地认识的主体,一方面是培养实事求是地反映实在 的现实主义。
第三,真正的人道主义不仅是在于人之悲喜相互感染的、原始的同一性中,而更重要的在于依据对自我和 他人的生活的感情、观念的正确认识,相互确认作为人的同一性。生活作文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培育上述的人 道主义。
第四,生活作文的方式应同班级集体的建设结合起来。生活作文的一个独特方法是让学生的作文置于班级 集体中,进行以此为中心的集体讨论。儿童想隐藏起来的事,不想让他人知晓的事,往往也是自身不想清晰地 认识、想回避的问题。这样的事,由于同教师的正确的人际关系,在作文中表达出来,仅这一点就是儿童的自 由和认识的进步。这样的问题置于班级集体中,个人的问题成为集体的问题,进行民主的讨论,本来职业、阶 层不同的家庭中的孩子们在认识共同的现实的基础上建立了友谊的纽带。个人成为集体的一员,集体成为个人 成长的场所。生活作文将改变班级集体的质量。
六、我国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其改造的课题
以“生活作文”的思想反思我国当前作文教学,有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我国,作文教学一向是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来看待的。教学上把作文看作为语言的表达、应用能力的 培养过程,大多在作文教学的系统化、规范化、程式化上作努力。
作文教学中的一个倾向就是语言主义,即对语言(字、词、句、篇)的要求就是对作文的要求。如小学四、五年级的作文要求是:要扣住题意,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句要基本通顺,用词准 确,不写、少写错别字,书写要工整,字迹要清楚,卷面干净,标点符号要运用正确。在教学中,虽然有些老 师也注意让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但最后都要落实到语言要求上,很少深入思考通过作文记录生活、思考生活,从而使作文不仅成为语言的应用过程,而且是思维的过程,人的形成过程的问题。
从语言主义出发形成了对技术主义的追求。首先是系统化。以一个实例来看,如课程教材改革中推出的九 年制义务教育课文S版语言四年级第一学期的作文题目分别为“××干什么”“有趣的游戏”、“一只西瓜(或 其他水果)”、“商场(或其它地方)一角”、“做对(错)了”、“我的一位长辈”。这些题目分别从写一 件事、写一样物品、写一个地方、写一个人物等角度来确定,把作文变为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表达的有次序的、有规则的、机械的训练,作文的题目在时空分隔上系统化,而实质上是僵硬化。其次程序化。例如上述的“ 有趣的游戏”一题中的“指导”是这样的:1.选择一个游戏写。……
2.按“开始——进行中——结束”三步把游戏的过程写清楚。尤其要把“进行中”这一步写具体。
例如“从几个方面写一种水果时,一般可以从它的形状、这样的“指导”彼彼皆是,颜色、重量、香味、味道等几方面写。”“按一定的顺序写(景物)。这个顺序可以是方位顺序,也可以是观察顺序。”等等。一 般来说,程序化使得学生可以有条理、有依据的作文,给教师提供一个教学的方法,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线索。但程序化是将电脑的处理过程来分析人的写作过程,这种方法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人的写作过程呢?另外,程序 化地描绘一样物、一个人、一件事对于发展人的语言能力以及其它能力意味着什么呢?
语言主义的教学目标、技术主义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导致练习主义的教学现实。一方面是记忆,“多学课文、多读、多想、多背,把书本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一方面是操练,把主要部分写具体”、“扩写”、“续 写”、“看图作文”等等。但是教师学生辛辛苦苦地教和学,并没有带作文教学的好收获,大多数学生不喜欢 作文、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怕考作文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技术主义的教学模式中,产生了种种扭曲的作文教学现象。在这样的语言主义、例如,吹牛作文,或是为 作文而生活。由于定题作文、必须写、被逼着写,就产生了不少学生感到没有什么可写却不得不写的情况,于 是不着边际的任意编造,想像,写出的是“吹牛”作文,自然作文中应有的真实性、合逻辑性没有体现,还助 长了作文可以假造的不良思维倾向。为了克服这种现象,教师不断地提醒同学要注意观察生活。有的教师则制 造一些“生活体验”,如为了写“擦鞋”,就要求学生把鞋和鞋油带到课堂上,实际擦一遍,然后写。即所谓 “为作文而生活”。但诚如一个学生所说的“有一次老师带我们去春游,临行前老师对我们说回来每人要交一 篇作文,到了那里要仔细观察。结果没玩好,作文也没有写成。”本末到置的方法不会产生真正的好作文,学 生的实际情况说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为应付作文考试,教师、学生找范文、套模式。更为邪的是毕业班的 学生大多在教师的指导下,临考前先背出许多篇经老师修改的自己习作的“范文”,作文考试时根据自己的判 断有选择地将“范文”填充到试卷上。显然这是邪道,但却人人效法之,此为何因?
作文并非仅是语言符号的操作。离开了人的发展,人格形成、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 水。面对着应试教育下的种种扭曲的现象,我们应该深入思考作文教学的真正的意义及其正确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内敏夫《生活缀方成立史研究》1977 [2]志摩阳伍《生活缀方再入门》地历社1992 [3]梅根悟编《综合学习的探索》劝草书房1977
第五篇:日本“生活作文”
日本“生活作文”
一、日本“生活作文”综述
华东师范大学方明生博士认为:早在日本学校教育确立初期的明治时期便产生、发展,并在战后再次复兴的“生活作文”的思想和方法是扎根于日本教育土壤中的、“原产”的教育理论。这一教育理论和方法超越了教育理论中对“舶来品”的全盘接受和模仿的肤浅,以教师的大量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了既是现实的,又是具有教育思想深度的作文教学法,并将其理论扩展到社会科等其它学科,成为学科教学及生活指导中的基本方法之一。
所谓“生活作文”就是“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文章表达活动),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品的内容为中心的讨论,使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
从上述定义看,日本“生活作文” 重在建构学生的主体性人格,而并非仅仅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目的。
1、“生活作文”的滥觞者芦田惠之助
“生活作文”的滥觞者当推芦田惠之助,尽管他并未明确提出“生活作文”的概念。芦田惠之助处于大正自由教育时期,他对明治维新以来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十分不满,认为明治维新以来只知一味模仿,而无内省之余。初等教育亦是如此,全无深思教育结果之暇。教育的目的、方针只重舶来之论,而不考虑眼前的儿童如何。于是,芦田欲以回归东洋的传统思想(佛教)来寻求克服这种自我丧失的危机的方法。他以传统的思想方法,从内部精神来寻求人的形成的逻辑。芦田从坐禅中悟得自身以往只读他人之书、听他人之言,而未及从自身体验中把握确实之物的境界,悟得人的个性的发挥是人生命的根本。他指出:教学“如果在确立主动的学习态度上无效,那么任何教授都是无意义的”,“阅读之方法即是读自己,写作之方法即是写自己,听话之方法即是听自己,讲话之方法即是讲自己”。教师指导的第一意义是培养“要写”的愿望,其它的指导皆是此后之事。如果学生将所见、所闻、所行之事,真实地写下来,自然而然会产生某种思想,这样的写就不会是件苦事。
诚然,在生活作文教育的历史中,芦田惠之助的思想和实践仅算前史。它们虽对作文教学有着重大的影响,但芦田并未明确提出生活作文的概念。不过,从生活作文教育发展来看,芦田所涉及的课题始终是生活作文中必然要接触的基本问题。因而,芦田的思想始终影响着生活作文的思想和实践。
2、将生活作文理论化的小砂丘忠义
在生活作文的理论化上作出重要贡献的是小砂丘忠义。小砂丘忠义是1920-1930年代出版发行的杂志《作文生活》的主要编者,他提出和明确了生活作文的教育方法,把“生活作文”的思想推广至各个学科,以生活作文的思想来构筑他的有关人的形成的整个教育的思想。
小砂丘在《我之作文生活》中说:“作文之法不应仅是在学校里,仅是在作文课上进行。我认为作文之法首先是作为生活的个人对个体的自觉,这样,修身、地理、历史、理科等所有学科都是通往作文之法之路程。”
“将人生看作作文之法是我作为教师的出发点。各人的作文之法就是他的修身、他的历史。换言之就是他自己的‘个’之发现。”
小砂丘将“写”看作自我发现的手段、自我存在的确认、自我教育的方法。将“生活作文”同人性的基本特征联系起来,思考“生活作文”的意义。而人性的基本特征则是通过教育而发展起来的普遍的人的性格:真实性、积极性。
这里的真实一方面是作者内在的真实,即其看法、想法、感情、行动的真实;一方面是外在的真实,即自然、人、社会、文化中所含的意义、价值、美、规律性等。生活作文要求这两个侧面的真实的统一。
小砂丘通过真实性的思想,使生活作文不仅仅停留在修辞学、文学情操这些具体教育领域,而推广至人的形成的整个教育历程。同时,两种真实统一的思想,又将人的形成中的辩证法带到了作文教学中。
小砂丘认为评价作文的标准有各种各样。“纯情与否、有无科学性、有无社会性、有无诗意;或是现实的文章、浪漫的文章,都市的文章、农村的文章;或是有内容而缺乏表达,有表达而缺乏内容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有无积极性。
所谓“积极性”就是人对对象物的作用,并且执着地追求一贯性。“即使跌倒了也不停止的积极性是我们唯一的生活武器。这种积极性同执着相结合才能产生威力。”(小砂丘语)
3、村山俊太郎的“调查作文”思想
1930年10月号的《作文生活》杂志上指出,生活教育的理想和方法就是认真观察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儿童们周围的生活事实,把握生活、劳动的原则,确立真正的自治生活。这一作文教学的方法被称之为“调查作文”,即作文不仅在于观察自然,还应以社会为对象。
村山俊太郎在《生活调查和作文在农村中的理论和实践》一文中提出:儿童的生活作文必须是使学生科学地认识生活现象,因而应重视观察、调查、分析、比较、考察等方法。村山超越了旧自由主义的生活作文,提出了从两个角度安排生活作文的主张。①自然观察。即在同社会生活的关联上,特别是农村和自然的相关关系上,以自然科学的方法实验、观察、认识。②生活调查。即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一般社会生活中,以社会科学的方法,调查农村和现实社会的关系,从中取得认识。很显然,村山俊太郎的“调查作文”已经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扩大为课题研究能力的培养。
4、把生活作文提升到“生活学科”思想的野村芳兵卫
在生活作文的思想历程中,野村芳兵卫的论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野村芳兵卫从课程的角度考察学科教学,认为学科可以大分为读书学科和生活学科两类,即间接经验的学习和依据直接经验的学习。学校教育中存在着成人的文化传授和儿童的文化观察两个相对而存在的侧面,其特征为:一是有教科书的学科,一是无教科书的学科。野村将这两个学科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读书”和“写书”的过程。野村把生活作文的思想和方法扩展到整个学科教学,认为通过生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写出“我们的理科”、“我们的算术”、“我们的地理”、“ 我们的历史”等等的书,这是学生自身体验、自我思考、自己掌握而产生的记录。
野村认为文化是生命的自我表达,任何学科其根本都是意志的表达。相对于成人的“既存文化”,儿童的 “野生文化”(“写书”的过程)同样也是生命、意志的表现。野村批判当时的学校教育只注重传授而未认识到儿童自己构筑自我文化亦是十分重要的教育的倾向。野村以为构筑生活的力量在于生命力自身,“依我之见,存在就是自然,因此也是物、也是心。”真知只有通过情、意才能培养。
5、揭示生活作文本质的小川太郎
小川太郎将生活作文的基本原则称之为“生活和教育的结合”。小川认为在卢梭、裴斯泰洛齐的近代教育思想中的人民性就是体现了这一思想。卢梭在思考农民的解放、创造对旧制度革命的主体中,构想了同劳动、生活结合的教育。裴斯泰洛齐年轻时就与农民共同劳动,在扎根于贫苦农民的生活、劳动中,思考、实践克服贫困之教育。这种思想在日本就是通过“生活作文”来实现的。
小川太郎在他的《生活作文与教育》一书中对生活作文的本质作了如下的整理:①表达真实的自由;②依据事实的现实主义;③人道主义;④集体主义教育。
二、我国作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的现状
先看作文教学。从作文的性质上看,作文本身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因而作文离不开生活。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现状是怎样的呢?我们经常见到的现象是,老师让学生坐在教室里,远离生活,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周而复始,年复一年。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听到作文就头痛,写作文成了学生最讨厌的事。一定要写,就只能给老师来一个空话、大话、假话、废话连篇。记叙文吗?一句搀扶摔倒的老奶奶的谎话,可以从小学一直说到高中毕业。仿佛学生增长的只有身体,大脑并不随着多添几个细胞。议论文更是惨不忍睹,今天写要珍惜时间,明天写失败是成功之母,后天写随地吐痰的危害。字数要求好办,不是有老师教吗,“字数不够例子凑”。例子就更简单了,惜时有鲁迅,失败乃成功之母有爱迪生,随地吐痰者遍街都是。
再看语文教学。本来,语文是一门最贴近生活、最丰富多彩的课程。按理语文课应该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二是语文学习的个性化。不是说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吗?那么,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就不是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说”,而是学生充分的“践行”,在语言实践中自得、自悟,关起门来抱着一本书是肯定学不好语文的。但是许多语文教师却违背规律,反其道而行之。先是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一直盛行的所谓“五大块教学法”,即无论什么文章,什么文体的教学,均强行分割为五大块: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老师教学时,就按此分割一一道来;学生听课时,就将此五大块一一抄下;考试时,再将此五大块认真背背。后来开始搞所谓“启发式教学”了,就是把满堂“讲”变为满堂“问”,也不管有无必要,更不会顾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反正问题满天飞,砸死人不偿命。其结果当然是老师越教越蠢,学生越学越笨。一篇优美感人的文章,一开始可能是赵谦翔老师所说的“学生自读要流泪,老师一讲就瞌睡”,后来就成了“学生自读想瞌睡,老师未讲已熟睡”。没有生活,一切都完。这大概就是不少小学生、中学生都讨厌语文课的根源吧。
我们整个教育的现状又如何呢?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生林存华是这样认为的:“进入现代,科学知识在学校课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科学世界’严重‘入侵’了‘教育世界’,再加上制度化教育的进一步完善,教育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被‘殖民化’了。于是,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几乎都被排除在课程之外。最为严重的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也一度失落了。如此,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离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领域表现得较为突出。”“概括起来说,我国当今的‘教育世界’是一个成人的世界、书本世界、符号世界、单一片面的世界、抽象经验的世界、冰冷的世界,而不是儿童的世界、实践的世界、具体体验的世界、多元丰富的世界、鲜活的世界。”
以上现象表明,当今中国的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已经高度隔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目的的异化,造成了师生的学校生活、课堂生活的扭曲。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日本的“生活作文”思想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三、日本“生活作文”思想的启示
事实上,从生活作文诞生的那天起,它就已经超越了作文教学本身而成为了一种教育思想,并对世界各国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生活作文强调“即使跌倒了也不停止的积极性”,强调“各人的作文之法就是他的修身、他的历史。换言之就是他自己的‘个’之发现”。而语文学习既然是一个个性化的实践过程,那么,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就应该是第一位的。阅读,应该要学生自己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写作,应该要学生自己观察、积累、思考、提炼,写真情实感,写独特感受,倡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这就有利于引导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表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创造力。
第二,生活作文重在建构学生的主体性人格,而并非仅仅以培养语言能力为目的。这与我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的性质定义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理念是一致的。人文性是指语文实践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是人实现自我成长、完善人性的过程,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意义,是语文课程的“灵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熏陶思想感情,发展个性,塑造人格的过程,这是工具性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它的结合体就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说明语文课程不仅要学习语言,还要张扬个性,传承文明,注重人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是一个“全人”的教育。生活作文思想和我国新的语文性质的定义都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第三,生活作文以生活世界为写作的对象,追求作者内在的真实即作者的看法、想法、感情、行动的真实与外在的真实即自然、人、社会、文化中所含的意义、价值、美、规律性的统一。小川太郎更进一步将生活作文的基本原则称之为“生活和教育的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意味着“生活”(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存在方式,教学世界也是教师与学生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创造着有意义的“生活世界”)。因而,恢复生活的教育力量恰恰是现代教育面临的基本课题。学校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关照学生的理想生活”,“建构学生的可能生活”(林存华语)。那么,未来需要通过生活作文,重新发现“生活”的价值。
第四,“生活学科”的思想启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具备课程意识。袁振国博士认为,长期以来,我们只有教学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教师考虑的是怎样把规定的内容比较好地教给学生。这是由于长期以来从课程种类、课程内容到课程时数全都是统一制定和统一要求的,所以从教师、校长直至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领导都不需要也不可能形成课程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有一句话说得好:“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第五,“调查作文”的做法与今天我国提倡的研究性学习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相似,可启示我们注意培养学生的课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关于研究性学习,我在拙文《论研究性学习的价值追求》中提到,它具有6个方面的价值追求:①保护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持续探究的兴趣;②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张扬学生怀疑、批判的精神;③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增强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丰富学生学习的体验;④培养起学生分享与合作的品质;⑤养成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和求证精神;⑥构建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教育机制。而这一切,不也正是日本生活作文所想要追求的吗?
总之,日本生活作文内涵丰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