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上片写少年不识愁滋味。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作品原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作品注释
1、丑奴儿:词牌名。
2、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3、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4、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陈慥《无愁可解》:“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来不识愁味。”
5、层楼:高楼。
6、“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7、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8、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9、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词:“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
10、休:停止。
11、却道天凉好个秋: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
作品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创作背景
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作品鉴赏
此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不知愁”的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渲染一个“愁”字,并以此为线索层层铺展,感情真挚委婉,言浅而意深,将词人大半生的经历感受高度概括出来,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词牌简介
丑奴儿,词牌名,又名《采桑子》、《丑奴儿令》、《罗敷媚》、《罗敷艳歌》,选自《稼轩长短句》。
唐代教坊曲有《采桑》,是兼有歌舞的大曲,《采桑子》是《采桑》当中的一部分,子是曲子的简称。双调,上、下片各4句3平韵,44字。
作品格律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少年不识愁滋味,⊙○⊙●○○●(句)
爱上层楼。
⊙●○△(韵)
爱上层楼,⊙●○△(韵)
为赋新词强说愁。
⊙●○○⊙●△(韵)
而今识尽愁滋味,⊙○⊙●○○●(句)
欲说还休。
⊙●○△(韵)
欲说还休,⊙●○△(韵)
却道天凉好个秋!
⊙●○○⊙●△(韵)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美芹十论》等,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第二篇:《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上片写少年不识愁滋味。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作品原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作品注释
1、丑奴儿:词牌名。
2、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3、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4、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陈慥《无愁可解》:“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来不识愁味。”
5、层楼:高楼。
6、“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7、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8、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9、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词:“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
10、休:停止。
11、却道天凉好个秋: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
作品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创作背景
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作品鉴赏
此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不知愁”的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渲染一个“愁”字,并以此为线索层层铺展,感情真挚委婉,言浅而意深,将词人大半生的经历感受高度概括出来,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词牌简介
丑奴儿,词牌名,又名《采桑子》、《丑奴儿令》、《罗敷媚》、《罗敷艳歌》,选自《稼轩长短句》。
唐代教坊曲有《采桑》,是兼有歌舞的大曲,《采桑子》是《采桑》当中的一部分,子是曲子的简称。双调,上、下片各4句3平韵,44字。
作品格律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少年不识愁滋味,⊙○⊙●○○●(句)
爱上层楼。
⊙●○△(韵)
爱上层楼,⊙●○△(韵)
为赋新词强说愁。
⊙●○○⊙●△(韵)
而今识尽愁滋味,⊙○⊙●○○●(句)
欲说还休。
⊙●○△(韵)
欲说还休,⊙●○△(韵)
却道天凉好个秋!
⊙●○○⊙●△(韵)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美芹十论》等,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第三篇:《清平乐·村居》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词作之一。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全词以白描手法,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作品原文
清平乐⑴·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⑵,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⑶,白发谁家翁媪⑷?
大儿锄豆溪东⑸,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作品注释
⑴清平乐(yuè):词牌名。村居:题目
⑵茅檐:茅屋的屋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三:“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⑶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⑷翁媪(ǎo):老翁、老妇。
⑸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⑹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⑺亡(wú)赖:《汉书·高帝纪》:“始大人常以臣亡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注云:“江淮之间,谓小儿多诈狡狯为亡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
⑻卧:趴。
作品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从二十一岁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达二十年之久。理想的破灭,使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其中之一。
作品鉴赏
辛弃疾词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刘熙载说,“词要清新”,“澹语要有味”(《艺概·词曲概》)。作者的.此作正具有“澹语清新”、诗情画意的特点。它表现在描写手法、结构和构思三个方面。
在描写手法上,这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难能达到此等艺术意境的。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优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密无间,那种和协、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吴音”,指吴地的地方话。作者写这首词时,是在江西上饶,此地,春秋时代属于吴国。“媪”,是对老年妇女的代称。
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占铺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这几句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古今一绝!“无赖”,谓顽皮,是爱称,并无贬意。“卧”字的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所谓一字千金,即是说使用一字,恰到好处,比坐、躺、趴等用的更妙,就更能给全句或全词增辉。这里的“卧”字正是如此。
在艺术结构上,全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从词的意境来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另外,“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四句,连用了三个“溪”字,使得画面的布局紧凑。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词结构上起着关键作用。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协和、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从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的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现存词600多首,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第四篇:《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原文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作品注释
(1)东流:东流县,旧地名。治所在今安徽省东至县东流镇。
(2)野棠:野生的棠梨。
(3)匆匆:形容时间过得飞快的样子。南唐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唐牟融《送客之杭》诗:“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4)刬(chàn)地:宋时方言,相当于“无端地”、“只是”、“依然”。
(5)云屏:云母镶制的屏风。寒怯:形容才气或才力不足。
(6)觞: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
(7)系(jì)马:指拴马。
(8)“楼空”句:唐白居易《燕子楼》诗序:“徐州故张尚书有爱妓曰盼盼,善歌舞,雅多风态,……尚书既殁,归葬东洛,而彭城有张氏旧第,第中有小楼名燕子,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余年,幽独块然,于今尚在”。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9)绮陌:多彩的大道,宋人多用以指花街柳苍。
(10)曾见(jiàn):曾经见过。
(11)纤纤月:形容美人足纤细。刘过《沁园春》(咏美人足):“知何似,似一钩新月,浅碧笼云。”
(12)春江: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料得:预测到;估计到。明朝(zhāo):以后,将来。
(13)尊:指酒器。重见(jiàn):重新相见,重新遇到。
(14)华发:花白的头发。《墨子·修身》:“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
作品译文
野棠花儿飘落,匆匆又过了清明时节。东风欺凌着路上的行客,竟把我的短梦惊醒。一阵凉气吹来,向我的孤枕袭来,我感到丝丝寒意。在那弯曲的河岸边,我曾与佳人举杯一起饮酒。在垂柳下,我曾在此地与佳人离别。如今人去楼空,只有往日的燕子还栖息在这里,那时的欢乐,只有它能作见证。
听说在繁华街道的东面,行人曾在帘下见过她的美足。旧日的情事如东流的春江,一去不回,新的遗憾又像云山一样一层层添来。假如有那么一天,我们在酒宴上再相遇合,她将会像镜里的鲜花,令我无法去折。她会惊讶我又白了头发。
创作背景
此词是公元1178年(淳熙五年)江西帅召为大理少卿时作。辛弃疾年青时路过池州东流县,结识一位女子,此次经过此地,重访不遇,感发而作此词。
作品鉴赏
这是游子他乡思旧之作。先由清明后花落写起,接着叙游子悲愁。“曲岸”、“垂杨”两句道离愁,“楼空”两句写别恨。换头“闻道”紧承“燕子能说”,揭示“空楼”中佳人当时处境:“帘底纤纤月”,月不圆人也不团圆。“料得明朝”又翻出新意:果真能见,但她可望而不可及。吞吐顿挫,道出佳人难再得的`幽怨。
此词上阙中:“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乐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清明时节,春冷似秋,东风惊梦,令人触景生情,萌生悲凉之情感。“又”字点出前次来此,也是之个季节。暗合于唐人崔护春日郊游,邂逅村女之事。“客梦”暗指旧游之梦,“一枕寒怯”之孤单又暗衬前回在此地的欢会之欢愉。果然,下边作者按捺不住对往事的追忆:“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曲岸、垂杨,宛然如旧,而人去楼空了;只有似曾相识之飞燕,在呢喃地向人诉说,为人惋惜而已。末句化用东坡《永遇乐》“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词意,却能翻出新意,颇有信手拈来之感。这五句,作者回忆往日惜别感伤此时不得复见笔落之处愁思可见,这隐隐含悲之语在其词作中少有。
此词下阙则歇拍处意脉不断,承接上片回忆之感伤一气流注而入下片:“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绮陌”,犹言烟花巷。纤纤月出于帘底,指美人足,典出窅娘。极艳处,落笔却清雅脱俗,此亦稼轩之出众之处。至此可知此女是风尘女子。这里说不仅“飞燕”知之;向行人打听,也知确有此美人,但已不知去向了。惆怅更增,所以作者伤心地说:“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上年惜别的旧恨,已如流水之难尽;此时重访不见的新恨更如乱山云叠,令人如何忍受。皖南江边山多,将眼前景色信手拈来,作为妙喻。用意一唱三叹,造语一波三折,稼轩为词,达情至切他人有感而觉无可言者,他都能尽情抒发。如镜里花难折,似有未了之意但不知从何说起。稼轩则又推进一层,造成了余意不尽的结尾:“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意思是:那时,想来她也该会吃惊地、关切地问我“你怎么添了这多的白发啊!”只能如此罢了!
全词以想象中的普通应酬话,写出双方的深挚之情与身世之感叹。这白头,既意味着“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深情,又饱含着“老却英雄似等闲”的悲愤,真可谓百感交集。写到此,恋旧之情、身世之感已浑然不可分,大有“倩向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水龙吟》)的意味,实为借恋杯之酒,浇胸中感时伤事之块垒。因为有此一结,再返观全词,只觉得无处不悲凉。这结尾,也照应了开头的岁月如流,于是归结到萧萧华发上,就此顿住。
辛词郁积如山,欲说还休。清真所为是笔触纤细、笔笔勾勒的工笔仕女图;稼轩作成的却是洒脱爽健、一挥而就的泼墨写意画。这艺术风格上的差异,是词人个性与气质的差异而造成的。同时也能看出稼轩词作风格之独特,确实与众不同。
词牌简介
念奴是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调名本此。此调有平仄二体。《词谱》以苏轼“凭空跳远”词为平仄体正格。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韵。此调宜于抒写豪迈感情。东坡赤壁词,句读与各家词微有出入,是变格。另有平韵格,以陈允平词为正体,用者较少。又名《大江东去》、《千秋岁》、《酹江月》、《杏花天》、《赤壁谣》、《壶中天》、《大江西上曲》、《百字令》等。
作品格律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野棠花落,●○○●(句)
又匆匆过了,●○⊙⊙●(句)
清明时节。
●○○▲(仄韵)刬地东风欺客梦,⊙●⊙○○●●(句)
一枕云屏寒怯。
⊙●⊙○○▲(协仄韵)
曲岸持觞,⊙●○○(句)
垂杨系马,○○⊙●(句)
此地曾轻别。
⊙●○○▲(协仄韵)
楼空人去,⊙○○●(豆)
旧游飞燕能说。
⊙○○●⊙▲(协仄韵)
闻道绮陌东头,⊙●⊙●○○(句)
行人长见,○○⊙●(豆)
帘底纤纤月。
○●○○▲(协仄韵)
旧恨春江流不断,⊙●○○○●●(句)
新恨云山千叠。
⊙●○○○▲(协仄韵)
料得明朝,⊙●○○(句)
尊前重见,⊙○⊙●(句)
镜里花难折。
⊙●○○▲(协仄韵)
也应惊问:
⊙○○●(豆)
近来多少华发?
⊙○○●○△(协平韵)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美芹十论》等,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第五篇:《念奴娇·野棠花落》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念奴娇·野棠花落》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念奴娇·野棠花落》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是作者书写自己爱情的词作。此首艳情之作写得缠绵婉曲,哀而不伤,用健笔写柔情,堪称杰作。
作品原文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作品注释
(1)东流:东流县,旧地名。治所在今安徽省东至县东流镇。
(2)野棠:野生的棠梨。
(3)匆匆:形容时间过得飞快的样子。南唐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唐牟融《送客之杭》诗:“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4)刬(chàn)地:宋时方言,相当于“无端地”、“只是”、“依然”。
(5)云屏:云母镶制的屏风。寒怯:形容才气或才力不足。
(6)觞: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
(7)系(jì)马:指拴马。
(8)“楼空”句:唐白居易《燕子楼》诗序:“徐州故张尚书有爱妓曰盼盼,善歌舞,雅多风态,……尚书既殁,归葬东洛,而彭城有张氏旧第,第中有小楼名燕子,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余年,幽独块然,于今尚在”。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9)绮陌:多彩的大道,宋人多用以指花街柳苍。
(10)曾见(jiàn):曾经见过。
(11)纤纤月:形容美人足纤细。刘过《沁园春》(咏美人足):“知何似,似一钩新月,浅碧笼云。”
(12)春江: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料得:预测到;估计到。明朝(zhāo):以后,将来。
(13)尊:指酒器。重见(jiàn):重新相见,重新遇到。
(14)华发:花白的头发。《墨子·修身》:“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
作品译文
野棠花儿飘落,匆匆又过了清明时节。东风欺凌着路上的行客,竟把我的短梦惊醒。一阵凉气吹来,向我的孤枕袭来,我感到丝丝寒意。在那弯曲的河岸边,我曾与佳人举杯一起饮酒。在垂柳下,我曾在此地与佳人离别。如今人去楼空,只有往日的燕子还栖息在这里,那时的欢乐,只有它能作见证。
听说在繁华街道的东面,行人曾在帘下见过她的美足。旧日的情事如东流的春江,一去不回,新的遗憾又像云山一样一层层添来。假如有那么一天,我们在酒宴上再相遇合,她将会像镜里的鲜花,令我无法去折。她会惊讶我又白了头发。
创作背景
此词是公元1178年(淳熙五年)江西帅召为大理少卿时作。辛弃疾年青时路过池州东流县,结识一位女子,此次经过此地,重访不遇,感发而作此词。
作品鉴赏
这是游子他乡思旧之作。先由清明后花落写起,接着叙游子悲愁。“曲岸”、“垂杨”两句道离愁,“楼空”两句写别恨。换头“闻道”紧承“燕子能说”,揭示“空楼”中佳人当时处境:“帘底纤纤月”,月不圆人也不团圆。“料得明朝”又翻出新意:果真能见,但她可望而不可及。吞吐顿挫,道出佳人难再得的'幽怨。
此词上阙中:“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乐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清明时节,春冷似秋,东风惊梦,令人触景生情,萌生悲凉之情感。“又”字点出前次来此,也是之个季节。暗合于唐人崔护春日郊游,邂逅村女之事。“客梦”暗指旧游之梦,“一枕寒怯”之孤单又暗衬前回在此地的欢会之欢愉。果然,下边作者按捺不住对往事的追忆:“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曲岸、垂杨,宛然如旧,而人去楼空了;只有似曾相识之飞燕,在呢喃地向人诉说,为人惋惜而已。末句化用东坡《永遇乐》“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词意,却能翻出新意,颇有信手拈来之感。这五句,作者回忆往日惜别感伤此时不得复见笔落之处愁思可见,这隐隐含悲之语在其词作中少有。
此词下阙则歇拍处意脉不断,承接上片回忆之感伤一气流注而入下片:“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绮陌”,犹言烟花巷。纤纤月出于帘底,指美人足,典出窅娘。极艳处,落笔却清雅脱俗,此亦稼轩之出众之处。至此可知此女是风尘女子。这里说不仅“飞燕”知之;向行人打听,也知确有此美人,但已不知去向了。惆怅更增,所以作者伤心地说:“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上年惜别的旧恨,已如流水之难尽;此时重访不见的新恨更如乱山云叠,令人如何忍受。皖南江边山多,将眼前景色信手拈来,作为妙喻。用意一唱三叹,造语一波三折,稼轩为词,达情至切他人有感而觉无可言者,他都能尽情抒发。如镜里花难折,似有未了之意但不知从何说起。稼轩则又推进一层,造成了余意不尽的结尾:“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意思是:那时,想来她也该会吃惊地、关切地问我“你怎么添了这多的白发啊!”只能如此罢了!
全词以想象中的普通应酬话,写出双方的深挚之情与身世之感叹。这白头,既意味着“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深情,又饱含着“老却英雄似等闲”的悲愤,真可谓百感交集。写到此,恋旧之情、身世之感已浑然不可分,大有“倩向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水龙吟》)的意味,实为借恋杯之酒,浇胸中感时伤事之块垒。因为有此一结,再返观全词,只觉得无处不悲凉。这结尾,也照应了开头的岁月如流,于是归结到萧萧华发上,就此顿住。
辛词郁积如山,欲说还休。清真所为是笔触纤细、笔笔勾勒的工笔仕女图;稼轩作成的却是洒脱爽健、一挥而就的泼墨写意画。这艺术风格上的差异,是词人个性与气质的差异而造成的。同时也能看出稼轩词作风格之独特,确实与众不同。
词牌简介
念奴是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调名本此。此调有平仄二体。《词谱》以苏轼“凭空跳远”词为平仄体正格。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韵。此调宜于抒写豪迈感情。东坡赤壁词,句读与各家词微有出入,是变格。另有平韵格,以陈允平词为正体,用者较少。又名《大江东去》、《千秋岁》、《酹江月》、《杏花天》、《赤壁谣》、《壶中天》、《大江西上曲》、《百字令》等。
作品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野棠花落,●○○●(句)
又匆匆过了,●○⊙⊙●(句)
清明时节。
●○○▲(仄韵)刬地东风欺客梦,⊙●⊙○○●●(句)
一枕云屏寒怯。
⊙●⊙○○▲(协仄韵)
曲岸持觞,⊙●○○(句)
垂杨系马,○○⊙●(句)
此地曾轻别。
⊙●○○▲(协仄韵)
楼空人去,⊙○○●(豆)
旧游飞燕能说。
⊙○○●⊙▲(协仄韵)
闻道绮陌东头,⊙●⊙●○○(句)
行人长见,○○⊙●(豆)
帘底纤纤月。
○●○○▲(协仄韵)
旧恨春江流不断,⊙●○○○●●(句)
新恨云山千叠。
⊙●○○○▲(协仄韵)
料得明朝,⊙●○○(句)
尊前重见,⊙○⊙●(句)
镜里花难折。
⊙●○○▲(协仄韵)
也应惊问:
⊙○○●(豆)
近来多少华发?
⊙○○●○△(协平韵)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美芹十论》等,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