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及赏析(汇编)

时间:2022-08-10 01:42: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及赏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及赏析》。

第一篇: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及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及赏析

作者:杜甫

朝代:南北朝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夜月一作:月夜)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凭看图汉元帝岂识美丽容颜?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注释

1、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2、明妃:王昭君.名嫱(qiáng)

3、去:离开

4、紫台:紫宫,宫廷

5、朔漠:北方的沙漠

6、省:曾经

7、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于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全诗叙事明确,形象突出,寓意深刻。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这首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是一个有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而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也与这个意思相接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但是,仔细地对照,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说得很对。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读者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诗人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这句诗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佩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佩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南宋词人姜夔在他的咏梅名作《疏影》里曾经把杜甫这句诗从形象上进一步丰富提高:“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这里写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而不是长安的汉宫,特别动人。月夜归来的昭君幽灵,经过提炼,化身成为芬芳缟素的梅花,想象更是幽美。“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据汉代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晋代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前面已经反复说明,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前面提到,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的诗句只能用于“生长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长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适当,正是因为他只从哀叹红颜薄命之类的狭隘感情来理解昭君,没有体会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吴瞻泰意识到杜甫要把昭君写得“惊天动地”,杨伦体会到杜甫下笔“郑重”的态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惊天动地”,何以值得“郑重”的道理说透。昭君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她身行万里,青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诗人就是要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壮丽的诗句来郑重地写她。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他的身世家国之情的。杜甫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巩义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他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第二篇: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题解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是杜甫在夔州和自夔州赴江陵途中陆续写成。此为第三首,是杜甫离开夔州东下、途经荆州府归州(今湖北秭归)东北四十里的昭君村时所作。

有人认为,“咏怀”、“古迹”本是两题,后人误合为一,如果并读,则不成话;有人则认为,借古迹以咏怀,咏古即咏怀,一题而兼有二义。从诗的内容主旨说,这两种看法都有道理,但就语义而言,将“咏怀古迹”解释为“歌咏怀抱、古迹”,“咏”字下有两个宾语,一为“怀”,一为“古迹”,读起来很别扭。而将“咏怀古迹”直接解释为借古迹以咏怀”,用以解释诗的内容主旨是确切的,但用以解释题目含义,则不免牵强。实际上,“咏怀古迹”就是“怀古”,“咏怀”二字都是动词,意为歌咏怀念,题目之义就是歌咏和怀念古迹。

句解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三峡之中,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相依相连,一齐奔向荆门。就在那一带,还保留着生长明妃的山村。首联点出昭君村所在位置和环境。“荆门”,指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荆门以西多山

岭。今湖北秭归有昭君村,在与巫峡相连的荆门山里,传说是昭君出生的地方。“明妃”,即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湖北秭归人,汉元帝时宫女。竟宁元年(公元前33),昭君被遣,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后死于匈奴。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也称明妃。交待地点,本来是很平常的起头,却写得极有气势。一个“赴”字突现了三峡和荆门那种山连岭接、雄奇生动的走向和动势,所以《唐宋诗醇》评为“破空而来,势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读者的视线一下子被吸引到荆门这个点上,进而定格在昭君村。昭君虽为女流,但她身行万里,心与故国同在,芳名万古长传。其人其事,有一种悲壮的色彩,仿佛正如她生长的地方那样,气象不凡。所以在诗人笔下,这画面的底色,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颔联营造出悲凉萧瑟的氛围,与前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后汉书·南匈奴传》载,呼韩邪单于死,昭君曾上书求归,成帝令从胡俗,不许,昭君终死于匈奴。“一去”是悲之始,“独留”是悲之结。“一”,这里是独自一人的意思。“连”,指连姻,即“嫁”。“紫台”,即紫宫,帝王所居之处。“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传说当地多生白草,独王昭

君墓地多生青草,故称“青冢”。“向”,这里是“在”的意思。“黄昏”,当作“昏黄”,这里指昏黄的风沙。一是为了与上句的“朔漠”对仗,二是为了协韵,所以倒装,就像宋代林逋《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样。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单凭画图约略看识,怎能辨出青春美貌的容颜呢?昭君身死匈奴不得归,能够带着环佩在月夜归来的,恐怕只有她的幽魂。《西京杂记》载:汉元帝因宫女太多,不得常见,就让画工为宫女画像,便于随其临幸。宫女们争相贿赂画工,而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行贿,画工就故意把她画得很丑。后元帝实行和亲政策,匈奴入朝,求美人,元帝凭画像派昭君去匈奴,等到临行时,才发现她青春貌美,闲雅大方。元帝追悔莫及,命令将画工处以死刑。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生前不遇的原因,并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相对照,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同时,诗人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也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省识”,犹略识,即未仔细辨认。“环佩”,古时女性的装饰物,这里代指昭君。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千载以来,琵琶弹出的都是胡地之音;昭君虽死,其怨难平,琵

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 故诗人称其乐曲为“胡语”。传说汉武帝嫁公主(实为江都王女)于西域乌孙王,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后人把这些与昭君的故事搀合起来,写出《昭君怨》等琴曲,于是,就有王昭君惯弹琵琶的说法。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昭君之怨,主要是一个远嫁女子永远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杜甫当时身处异地、远离故乡的处境和昭君相似,从诗题《咏怀古迹》可知,诗人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

评解

《唐宋诗醇》评价这首诗说:“咏明妃者,此为第一。”清代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中说:“此篇温雅深邃,杜集中之最佳者”。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网师园唐诗笺》帮腔说:“奔腾而来,悲壮浑成,安得不推绝唱?”确实如此。

这首诗由写昭君村开始,进而写昭君的身世遭遇,最后突出昭君的怨恨。表面看来,好像是咏昭君而非咏怀,实际上还是咏古迹以感己怀。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

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不无相似之处。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所谓“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唐宋诗举要》所谓“此自喻其寂寥千载之感也”,正是诗中所要传递的。昭君未能见知于君王,诗中对她深寄同情,也有怨君之意。当然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故土的怨思,这是千百年世代积累的更为普遍的更为深厚的情感。

第三篇:咏怀古迹·其三原文,翻译,赏析

咏怀古迹·其三原文,翻译,赏析

咏怀古迹·其三原文,翻译,赏析1

原文: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夜月一作:月夜)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释:

1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2明妃:王昭君.名嫱(qiáng)

3去:离开.

4紫台:紫宫,宫廷.

5朔漠:北方的沙漠.

6省:曾经

7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翻译: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

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

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

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美丽容颜?

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

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于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全诗叙事明确,形象突出,寓意深刻。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这首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是一个有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而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也与这个意思相接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但是,仔细地对照,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说得很对。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读者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诗人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这句诗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佩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佩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南宋词人姜夔在他的咏梅名作《疏影》里曾经把杜甫这句诗从形象上进一步丰富提高:“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这里写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而不是长安的汉宫,特别动人。月夜归来的昭君幽灵,经过提炼,化身成为芬芳缟素的梅花,想象更是幽美。“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据汉代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晋代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前面已经反复说明,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前面提到,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的诗句只能用于“生长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长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适当,正是因为他只从哀叹红颜薄命之类的狭隘感情来理解昭君,没有体会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吴瞻泰意识到杜甫要把昭君写得“惊天动地”,杨伦体会到杜甫下笔“郑重”的态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惊天动地”,何以值得“郑重”的道理说透。昭君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她身行万里,青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诗人就是要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壮丽的诗句来郑重地写她。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他的身世家国之情的。杜甫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巩义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他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咏怀古迹·其三原文,翻译,赏析2

咏怀古迹·其三

作者:杜甫朝代:唐朝

【原文】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翻译】

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连绵不断,如向荆门奔去一般,王昭君生长的山村还至今留存。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最后只留荒郊上的一座孤坟对着黄昏。

糊涂的君王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注释】

群山万壑(hè)赴荆(jīng)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明妃:指王昭君。

一去紫台连朔(shuò)漠,独留青冢(zhǒng)向黄昏。

去:离开。紫台:汉宫,紫宫,宫廷。连:通,到。朔漠:北方的沙漠。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墓。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夜月一作:月夜)

省识:旧识。省:曾经。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lún)。

【赏析】

这是组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全诗叙事明确,形象突出,寓意深刻。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这首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是一个有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而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也与这个意思相接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但是,仔细地对照,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说得很对。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读者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诗人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这句诗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佩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佩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南宋词人姜夔在他的咏梅名作《疏影》里曾经把杜甫这句诗从形象上进一步丰富提高:“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这里写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而不是长安的汉宫,特别动人。月夜归来的昭君幽灵,经过提炼,化身成为芬芳缟素的梅花,想象更是幽美。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据汉代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晋代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前面已经反复说明,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前面提到,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的诗句只能用于“生长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长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适当,正是因为他只从哀叹红颜薄命之类的狭隘感情来理解昭君,没有体会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吴瞻泰意识到杜甫要把昭君写得“惊天动地”,杨伦体会到杜甫下笔“郑重”的态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惊天动地”,何以值得“郑重”的道理说透。昭君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她身行万里,青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诗人就是要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壮丽的诗句来郑重地写她。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他的身世家国之情的。杜甫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他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第四篇:《咏怀古迹(其三)》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形容什么的吗?[美貌]知道都是在说谁么?[中国古代“四大美女”]:“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说的就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说貂禅拜月的故事、“羞花”是说杨贵妃观花的故事、“沉鱼”是说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是说昭君出塞的故事。其中,王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而身死异乡的悲剧更是成为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走进那段历史,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请同学讲述 昭君出塞的故事

二、题解与背景

《咏怀古迹》五首简介 :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是诗人杜甫游江陵、夔州一带,访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庙、武侯祠,因古迹怀古人并自我伤感而作,一气贯成,为一组诗。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由五首咏史诗组成。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结合注释,听读感知

1、播放录音,体味感情:沉郁怨愤的感情

2、学生有感情地自由诵读,思考:

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四、细品诗歌,鉴赏情感: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目的何在?(引出歌咏昭君)

3、(讨论)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原因:

一、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

二、可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昭君作为一名女子,孤身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他乡,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正就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所以,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 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4、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5、昭君的悲剧是怎么造成的?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在《杜诗解》中也曾对此发表评价,他说:“元帝以汉天子择美妇人,则后庭春风之面何难一一尽识?而顾凭贱工之手以为进退,可鄙也!”(板书)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6、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7、《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背景提示: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

杜甫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五、自主探究,品鉴语言

1、通过以上品读,同学们已经把握了这首诗歌的情感与主旨,现在我们再一起来品味一下这首诗歌的语言。这首诗歌中有没有那个字词,或哪句话你比较喜欢,觉得

用得好的?可以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看法。首联:“赴”:“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尚”:有岭断云连之妙,昭君虽早已离去,而其生长的地方几百年来却依然留存,突显出了人们对昭君的同情、爱戴和纪念。

颔联:对仗工整,内涵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一去”与“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

“紫台”对“青冢”:紫台”指帝王的宫殿,是一般士人向往的人间天堂。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

“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朔漠”指的是北方匈奴族的广袤地区。“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

“青冢”与“黄昏”的映衬:色彩上,“青”与“黄”的冷色调更显凄凉。

构图上,“朔漠”是广袤而荒凉的,在这样的茫茫瀚

海里,一座青色的小小孤坟该是多么寂寞!夕阳西沉的“黄昏”则更给大漠披上一层悲壮苍凉的色彩。昭君小小的孤坟就这样在浩茫苍穹的笼罩下,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

颈联:“春风面”:采用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容颜之美丽。

“空”:徒然的意思。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春风”与“夜月”:一个是明亮的、温暖的,一个是昏暗的、凄凉的。对比显示出昭君的悲惨。

尾联:

六、咏史诗鉴赏方法小结:

1、弄清史实:作品吟咏了什么样的历史故事或古人的什么事迹?

2、体悟感情:诗人对这些故事或事迹有什么样的态度?表达了何种思想感情?

3、分析技巧:诗人的这种态度和感情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 弄清这些问题,就基本能明确作品的主要内容。

七、作业:

对《咏怀古迹》五首中的其他几首诗,选其中任意一首进行鉴赏评析。

1.注音

万壑(hè)

赴(fù)荆门

明妃(fēi)

朔(shuò)漠

青冢(zhǒng)2.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3.解释词语 荆门:荆门山

①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②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还有古迹之意。尚:还。

③一去:一旦,一经。指昭君一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④省”:读作shěng,教材作“曾经”解。关于“省”,注释纷纭,莫衷一是,有作“减”“少”解,也有作“略”“不”解。无论哪种解法,这句诗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⑤“空”:徒然。⑥“春风面”: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容颜之美丽。

⑦“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第五篇:《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诗中塑造的昭君形象 ②掌握诗中所用技艺和手法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围绕中心分析细节材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王昭君的形象

2.深入理解杜甫在诗中的情感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赏析诗文:(出生地:昭君村)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1.释“壑”“赴”“荆门”“尚”“明妃”。“壑”:山谷,山沟。“赴”:奔向,投向。“荆门”:山名,位于湖北枝城市西北,东眺武汉,西临三峡,南望潇湘,北通川陕,素有“荆楚门户”之称。“尚”:还有。“明妃”:王昭君,西晋时因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为明君、明妃。2.赏析“赴”字之妙。

诗人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3.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大家认为如何?请依据下文并结合王昭君的生平,谈谈自己的看法。(放在赏析全诗后再解决)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亦与此意相接近。(昭君一生的悲剧)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1.释“连”“向”“青冢”“紫台” “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 2.比较杜诗对昭君一生悲剧的概括与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有什么不同? 《恨赋》中的描写只侧重于明妃去时悲伤与相会无期、流落绝域的感慨。而杜甫的这两句诗,由“一去”(离别)到“独留”(死去),用时间的跨度来展示昭君一生的悲剧命运;由“紫台”(汉朝)到“朔漠”(胡地),用空间的跨度来表明昭君远离祖国故乡的痛苦。“连”和“向”将时间空间加以连接,强化了悲剧性。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再写不幸,兼写帝王昏庸)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1.释“省识”“春风面”“环珮”。“省识”:注释纷纭,有读作shěng,作“减”“少”解;也有读者xǐng,作“辨识”解。作无论哪种读法和解法,这句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春风面”通感手法,写昭君颜容之美丽。“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2.这两句联写,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看法?

正是因为元帝的昏庸,才造成了昭君魂魄空回的悲剧,表达了诗人对昭君悲剧命运的深深同情,也表达了对昏庸元帝的讽刺。

3.诗人本人的命运与之有何相同之处?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的确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千载遗怨)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1.释“作胡语”“论” “作胡语”: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有《昭君怨》一首、《王明君》一首,鲍照作《王昭君》二十九首,梁简文帝作《明君词》十三首,梁范静妇沈氏作《昭君叹》二首,均是后人同情怀念昭君的作品。据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晋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论”:诉说。二.总评诗文:

1.破空而来,文势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

2.咏明妃诗多矣,沈归愚独推此诗为绝唱,一能包举其生平,二以苍凉激楚出之也。首句咏荆门之地势,用一“赴”字,沉着有力。

下载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及赏析(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及赏析(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语文,我今天试讲的考题是《咏怀古迹(其三)》(板书课题),下面是我的试讲内容。 《咏怀古迹·其三》选自人民教育出......

    咏怀古迹(其三)说课稿

    《咏怀古迹》其三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三,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咏怀古迹》其三......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背诵《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2、 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3、 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

    咏怀古迹(其三)《导学案》

    学校:寻甸县第一中学学科:高一语文 编写人:陆贞穆 审核人:韩娟 咏怀古迹(其三) (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宋体,五号,加粗) 1.熟读诗歌,掌握内容。 2.品鉴借古咏怀的写作手法。 3诗歌形象的......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诗中塑造的昭君形象; ②掌握诗中所用技艺和手法;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围绕中心分析细节材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品味诗人杜甫在诗中的情......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鉴赏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朝代:唐朝 作者:杜甫 原文: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

    2.5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教案 (07人教版必修3)

    2.5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教案 (07人教版必修3) 杜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诗中塑造的昭君形象 ②掌握诗中所用技艺和手法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围绕中心分析细节......

    放言五首·其三原文及赏析(全文5篇)

    放言五首·其三原文及赏析原文: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译文我送给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