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每一寸土地都是一本书》演讲稿
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晚上好!
我的名字叫钟亮,一见钟情的钟,高风亮节的亮,我是计算机系1102班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也是一名与在座的所有同学一样,有梦想,有追求,渴望成功的大学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寸土地就是一本书》。
首先,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来自外省的同学请举起你的右手……好……看来咱们师院终究还是山西人的师院.。那么,我还想问一下在场的所有人,你觉得你的家温馨吗?……你们觉得你的家乡像不像一首优美诗歌?......你觉得咱们的中国像不像一卷经久耐读的史书?......你觉得咱们的世界像不像一部丰富多彩的百科全书?.....其实啊,世界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一本书,一本每时每刻都在散发着它浓郁而独特的文化气息的书!
接下来,请大家跟我一起仔细回味一下:在过去的十几年,在你的家里,那个狭小而温暖的天地里,你是否曾学会了什么是感恩,懂得了什么是爱?…….第一次来到咱们忻州师院,老乡们欢聚一堂,聊起你暂别的家乡时,你是否曾感受到原来你的家乡是如诗如画的,是否领悟到落叶归根的游子情怀?......当你走在咱们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你又是否觉得它的一草一木都记载着一个个离奇感人的历史故事?……当你漫步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时,或许你会发现,人与自然也一个和谐的整体,时刻教会我们美的内涵。
今天,我想告诉大家,我觉得我们每个人在家里与父母一起翻过的那些生活诗篇是温馨感人的,是值得我们一辈子去珍藏的。我们曾经尽情飞奔的故乡的土地,记录着那里古老的传统文化,印刻着每一位家乡人的快乐与幸福,也是值得我们细细咀嚼的。我们生长在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度,有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它是一本厚实无比的书籍,需要我们穷尽一生去慢慢阅读!读书,就要从家读起,从路过的每一寸土地读起,因为世界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一本精彩纷呈的书籍!
我家住在资水之畔,那里有着深厚悠久的湖湘文化。我们那里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曾留给我们《离骚》这一鸿篇巨制,他曾在山顶,青石上问天,在汨罗江上含冤而亡,他的每一道足迹都是一首诗,一种美。我的家乡是个钟灵毓秀的人间仙境:“湖光秋月两相和,潭西无风镜未磨”这就是壮阔明朗的洞庭;“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自古名山多古刹,空谷藏幽兰”这便是神奇秀美的张家界。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爱恨,诠释着美丑,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心里永不泛黄的书页。
在座的各位,此刻,你觉得你路过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一本深邃的书籍吗?……你曾细细研读过一寸土地的美吗?……一方土地养一方人,让我们在沉醉于课堂书海之余,读一读你的家,读一读你的故乡,读一读咱们中国,读一读这个美好的世界吧!每一寸土地都是一本有意义的书籍,让我们认真地去感悟一下文化的根源吧!
感谢生命让我们在忻州相遇,在师院放飞梦想,选择我们所爱的,爱我们所选择的。好好读书,从师院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开始读起,让心灵永远焕发光彩!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第二篇: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人与人最短的距离叫拥抱,人与人最长的距离叫等待,人与人最看不见的距离叫包容,人与人最可怕的距离叫漠视你的存在。人,都喜欢和不计较的人在一起相处,不计较的人刚开始时,看似失去,但长久下来却是获得;爱占他人便宜的人,刚开始看似获得,但相处久后却是失去。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其它文字写成的书更难。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懂他是个怎样的人。读人,是为了自己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学会大度,由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读出欢乐,读出幸福。人与人相处,更多的是需要彼此之间的一份理解,一种信任。凡事多向积极的一面靠拢,你会感觉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人生一辈子,写自己让别人读,你不让都不行;读别人对照自己,用放大镜看别人的真、善、美,吸取营养,完善自我;用老花镜看别人的假、恶、丑,模糊掉、虚化掉。写自己要认认真真。因为在人生的写作里是没有“修改”和“删除”;读别人,不妨由表及里、去伪存真。
一本好书是一个朋友,一个朋友更是一本好书。书有多少种,朋友就有多少类。有的书教我们生活,有的书教我们做人;有的书给我们一时欢愉,有的书让我们终生受益;有的书激荡感情,有的书催人奋进。不管哪本书,读到最后,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一句浓缩的话,这些话足以在我们意志最薄弱的时候支撑起人生
孝不能等 常回家看看
孝是做人基础。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任何一种爱都应当回报,更何况我们的师长和父母呢?人不能忘本,孝心不能等待,不能忘记师长和父母的恩比山重,比海深。
孝顺不能等!孝顺,是稍纵即逝的骨肉亲情;孝顺,是无法弥补的至亲至爱。在父母健在时,经常抓起手边的电话想打就打,问候他们是否安好,并报自己一声平安。或常回家看看,帮父母刷刷碗,陪父母聊聊天,在他们膝下承欢,共享天伦之乐。你陪一天,就少一天了,老人就多一天的幸福,你就少给自己留一份遗憾!
父母的爱伴随我们一生,似指路明灯引导我们前进,他们的爱是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份感恩父母的心,感恩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教育成人,给我们最好的物质条件和教育资源。当岁月碾过父母的青春留下皱纹和白发,我们扪心自问,是否做到了及时孝顺父母。孝顺未必一定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给父母贴心的关怀,经常性的一个电话一句问候,都能给他们带去贴心的滋润和甜美的抚慰。
工作闲暇之余,打个电话回家,和父母拉拉家常;逛街的时候,别忘了给父母买点贴心的礼物,不管你买什么,他们都会喜在心头;节假日尽量抽出时间陪陪父母,常回家看看。
朋友们,如果你们的父母仍然健在,那么我很想对你说,不要让父母总是翘首以盼,等你们回去,孝顺是如此的简单,我们每个人都做得到,那么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立即行动,把我们的孝心毫无保留的送给父母,不要让自己后悔没有尽孝道。
父母恩胜万金,春晖寸草心,推衾送暖舐犊情深,尽孝守本份„„一首《父母恩》唱出了子女的回报父母的感恩之心,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让我们的孝心和父母时刻相伴。
孝不能等,常回家看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我们老得太快,聪明却来得太迟
生命中大部分的美好事物都是短暂易逝的,享受它们,品尝它们,善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别把时间浪费在等待所有难题的“完满结局”
我们老得太快,聪明却来得太迟,把钱省下来,等待退休后再去享受。结果退休后,因为年纪大,身体差,行动不方便,哪里也去不成。钱存下来等养老,结果孩子长大了,要出国留学,要创业做生意,要花钱娶老婆,自己的退休金都被要走了。当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善待自己时,就立刻去做,老年人有时候是无法做中年人或是青少年人可以做的事,年纪和健康就是一大因素。小孩子从小就要告诉他,养你到高中,大学以后就要自立更生,要留学、创业、娶老婆,自己想办法,自己要留多一点钱,不要为了小孩子而活。我们都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朋友去年丧妻,这突如其来的事故,实在叫人难以接受,但是死亡的到来却总是如此。朋友说,他太太最希望他能送鲜花给她,但是他觉得太浪费,总推说等到下次再买,结果却是在她死后,用鲜花布置她的灵堂。这不是太愚蠢了吗? 等到„„等到„„,似乎我们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等到我大学毕业以后,我就会如何如何„„”我们对自己说。
“等到我买房子以后!”„
“等我最小的孩子结婚之后!”„„
“等我把这笔生意谈成之后!”„„
“等到我死了以后!”„„
然而,生活总是一直变动,环境总是不可预知,现实生活中,各种突发状况总是层出不穷。那么,我们要如何面对生命呢?我们毋需等到生活完美无瑕,也毋需等到一切都平稳,想做什么,现在就可以开始做起。
一个人永远也无法预料未来,所以不要延缓想过的生活,不要吝于表达心中的话,因为生命只在一瞬间。
记住,别让自己徒留“为时已晚”的空余恨。逝者不可追,来者犹未卜,最珍贵、最需要实时掌握的“当下”,往往在这两者蹉跎间,转眼错失。
人生短暂飘忽,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高天与原地,悠悠人生路;行行向何方,转眼即长暮。正是道尽了人生如寄,转眼即逝的惶恐。
有许多事,在你懂得珍惜之前,已成旧事;有许多人,在你用心之前,已成旧人。
遗憾的事一再发生,但追悔过后再“早知道如何如何”是没有用的,“那时候”已经过去,你追念的人也已离开了你。一句瑞典格言说:“我们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不管你是否察觉,生命都一直在前进。
人生并未售来回票,失去的便永远不再得到。将希望寄予“等到方便的时间才享受”,我们不知失去了多少可能的幸福!
找回迷失的生命,死亡也许是免费的,但是,却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把握当下,莫等待!
第三篇: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乐分享——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父母是我们的出版社,生日是我们的出版时间,身份证是我们的书号。我们都是历经长达10个月的制版、装订,才终于面世。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男人是汉书,老人是史书,军人是兵书,僧人是经书,多胞胎是丛书,离退休了是闲书,良朋诤友是参考书,那些以刺青、文身、彩绘为时髦的年青男女是图书。如果你身高体胖,那是大开本;如果你小巧玲珑,那是袖珍本。
每过一岁,我们增加新的一页,上边将巨细无遗记载着全年的言行事迹,那空白的扉页则是我们一张白纸般的婴儿期。没有人知道各自最终定稿多少页,但当缓缓合拢棺木的黑色封底,盖棺论定,我们是否应该让看完的人觉得开卷有益?
这是个浮华奢靡的时代,很多人美容化妆,在自己的封面上大做文章;很多人锦衣狐裘,在自己的装帧上花样翻新。他们用塑料封套给自己戴起朦胧的面纱,用檀香礼盒让自己住进豪华的包间,常忘了充实里头的内容,反倒任凭其匮乏、瘠薄、荒芜。
这更是个贫富悬殊的社会,穷苦百姓只能用草纸、废纸、马粪纸,权贵政要却用黄金做纸,觊觎标个高价。可笑它从不代表书的真正价值,除非他们出卖自己,贿赂他人,否则标价毫无意义。每个人都是一本没有完成的书。当如今衮衮沽名钓誉之徒,“左手”抄袭“右手”剽窃,把别人利用成工具书,弄假舞弊雇托儿,暗箱操作黑幕交易,为所谓“前途”走“后门”,不择手段获奖爬上排行榜,还没死就被炒作为传世巨著,吹捧为绝代佳作时,我相信日后,在图书馆这座公墓里,一定不会安放他们的灵位,就算有,也没个鸟瞻仰。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也许在“劣币驱逐良币”的制度下,你满腹才学,却满身灰尘;也许你胸无城府像本摊开的书,却一直没谁来翻阅。即使全世界都合谋埋没你,也请牢记,始终总有一位忠诚读者——那便是你自己。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让坏人成为禁书,让好人成为畅销书,让我们用心血为墨写好自己,因为我们的印数都只一册,因此每个人都是绝无仅有的孤本珍籍!
第四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书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书
美术组
于红梅
那些品学兼优、聪明伶俐的好孩子,哪个老师不是从心里喜爱?而现实的问题是,不可能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优秀,那些不思学习、调皮捣蛋、违纪违规的孩子呢?这样的学生,你爱得起来吗?记得有一首歌叫“想说爱你是件不容易的事”,老师对学生的爱或许正是如此吧。老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的爱。那些不能一视同仁,而随个人兴趣、利益来选择的爱绝不是真正的“师爱”。所有的爱都是建立在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的,师爱更是如此。我们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诚相见、推心置腹是师爱的具体表现。无论是品行端正、学业上进的学生,还是那些犯过错误、成绩不好的学生,我们都应给以充分的信任。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我们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书。”作为美术老师,需要面对许许多多的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总有些差异。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有的学生反映敏捷,有的学生调皮捣蛋,还有的学生对学习没有信心。但我一样欣赏我的学生。再差的孩子也能发掘到闪光点。只有不断的肯定他们,他们才会快乐向上的成长。
第五篇: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在家的日子,我喜欢和着轻柔的音乐,手捧着书,然后静静地走进那奇妙的文字世界。其实,在我看来,每个人也都是一本书,与人交往亦如读书。
有的人如散文,隽永细腻,流畅优美,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幻想,有着丰富的情感。生活虽然平淡而现实,但这一类的人们总是能在平淡中寻找诗情画意。这是善于生活的人们,他们往往很唯美,朦朦胧胧,在他们看来生活是充满了生趣的。
有的人如杂文,犀利深刻,分析问题透彻,他们总是能看到事情的本质。这一类的人们或者愤世嫉俗,常常毫不留情地尖锐指出某一种现象存在的深层原因;或者看起来平和豁达,藏而不露,因为看透了世道的本来面目,反而明朗了。这一类的人们比较现实主义,呵呵,他们往往相信有了面包,才会有美丽的爱情。他们思考的时间很多,其思想也往往因此而复杂得多。
有的人如经典的古诗文,意蕴悠长,回味无穷。他们有着厚实的内涵,高雅的修养,谈吐之间能让你深深地感受到其文采四溢,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类的人们,往往饱读诗书,属于学者型。与他们交往,你会如此真切地感觉到他们的内心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有的人如说明文,条干清楚。他们做事干脆利落,原则性很强,但这一类的人们似乎多了一些古板,少了一点生活的情趣……
散文以其诗意之美吸引了众多的读者,杂文以其深刻见长,古典诗文以其悠长的意蕴经久不衰,说明文则以其清晰让人留有印象……我们不能绝对地说哪本书好与不好,正所谓:各有各的妙,各有各的特点。其实,人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与其交往时,关键看你这个读者怎么去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你从哪个角度去解读一个人,我觉得都应该本着博采众长的心态,以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别人的长处,真诚地交往!
浩瀚书海,良莠不齐,要想真正读书有所收获,必定要选择好书。有这么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与一位高尚的人交谈!多么精辟,多么深刻!是的,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又何止不是如此呢?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许许多多的名言都说明了选择朋友的重要性。
敞开心扉,用心解读身边的每一本书吧!你的世界将会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