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

时间:2019-05-13 21:18: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

第一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

班级姓名

2011年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 月1

2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

摘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历史条件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心声。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注重道德教育,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气氛。

关键词:公民道德道德失范对策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应。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基础。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出道德的变化。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光有政府部门建立的行之有效的社会管理体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国的公民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公民的道德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基础之一,没有共同的理想和良好的公民道德行为规范,构建和谐社会便是寸步难行。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公民思想道德的建设,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的措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道德支撑。

道德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对社会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它主要关注的是人“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是一系列内化于人们心中的非强制性的集合。它不靠外来的强制力起作用,而以美和丑、善和恶、诚实和虚伪等作为道德判断,靠来自社会的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人类自身的信念来发挥作用。道德作为一种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调节、教育和认识等职能。

公民道德建设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公民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对社会发挥作用,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去建立和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建立、巩固和改变。

一、公民道德失范问题的成因

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着很多的道德失范的现象。所谓道德失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失去或弱化,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具有道德责任能力的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不遵守本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丢失了最起码的道德良心的行为现象。做人要讲道德,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一个做人的根本信念。但如今,道德的失范、精神的贫困、灵魂的迷失逐年严重,甚至做人要讲道德,这一根本信念在一些公民心里产生动摇,成了一种疑惑,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代公民道德的失范呢?

第一,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使道德失范成为可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即道德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经济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经济领域的转轨、改革和急剧变化,使一部分社会成员在不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丧失传统美德,践踏道德准则,做出一些丧失道德良心的行为。但也不是市场经济就会造成道德行为的失范,相反完善的市场经济还有利于道德的进一步提升。第二,法制不健全、法治水平低、政治文明程度不高,是促使道德失范的重要因素。一个社会的基本道德秩序和道德格局或多或少、或者直接或间接是由社会的法制秩序和法治水平决定的。法制健全,必然会促成社会风气的好转与民众道德水平的提高,反之亦然。我国目前存在着极为严重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野蛮执法的情况。这不仅损毁了法制的权威,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而且对社会道德秩序的确立和巩固都极为有害。

第三,道德教育和道德灌输的空泛化,特别是一些道德教育的主体“言行不一”,是道德失范的社会原因。社会道德教育的初衷是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习惯、确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塑造高尚的道德心灵和道德情操的有效途径。但在现实的形势下,道德教育在内容上有些宽泛空洞,只强调抽象道德原则,而不强调人格问题;在形式上,除了填鸭式的灌输,没有新的办法。学校教育的是一套,社会上流行的是另一套。尤其是一些道德教育的主体,道貌岸然,台上一套,台下另一套,言行不一,造成了道德教育的失范,毒化了道德风气,导致道德的失范。

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按照我国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系统工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必要性。第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

经基本建立起来。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仅靠法制与政府的监控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规范公民的市场经济行为来实现。市场经济秩序既包括市场的法律秩序,也包括市场的道德秩序。市场的道德秩序是必须主要通过道德建设来实现。公民道德是支撑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石。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建立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第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高度的政治民主,意味着全体公民以良好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履行其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义务。而高度的政治文明则显然又是以全体公民正确履行民主权利,积极而卓越地履行政治义务为支撑的。没有全体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政治文明的建立就缺乏必有的道德基础。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第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建立公民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确立,必然促进现代公民社会的形成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的全面进步则又意味着社会的全面和谐。全面和谐的社会关系的建立离不开道德的有效调节或调控,而道德对社会的有效调控又是以全体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前提和基础的。因此,无论是建设秩序良好的公民社会还是和谐社会的构建,都要求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对策

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础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对我国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既然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十分必要和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呢?第一,要以公民的公共道德建设为重心,切实提高全体公民的公共道德素质。公共道德是公民道德的核心内容,也是公民道德的基础性内容。我们要推进现代公民社会在我国发育成熟,就必须把公共道德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心,切实抓紧建设,提升公民的公共道德素质。

第二,制定体现公民“底线道德”要求的行为准则,加强公民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道德训练。公民道德建设就如建房屋一样,必须从基脚和底层启动建设工程。公民道德的底层就是底线层面的公民道德要求。这种底线层面的公民道德可以归纳提炼为若干具体的行为准则。因此,各个地方(包括农村与城市)有必要制定颁布具体的公民道德行为准则,并对公民进行遵守行为准则的道德训练,以培养公民应有的基本美德。

第三,要切实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努力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支持条

件。“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化,体现在维护公民生存和发展等基本权利的细微之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才能形成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和谐社会氛围,从而增强全体公民履行道德义务、培育个人道德品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四,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引导功能,创新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制度设计。各类媒体尤其是党报党刊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及时掌社情民意,分析各种社会思潮,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公民道德建设。创新制度设计,鼓励和支持一切有利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感、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实验和尝试,并将成功的经验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持久地开展下去,形成以制度促建设的长效机制。

第五,着力培养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重视领导干部的道德表率作用,抓好重点人群的道德建设工作。在公民道德建设中,不能仅向公民提出道德要求,而应从公民的内在道德需求入手,从公民的日常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培养公民的道德素质这一中心环节,将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转化为人的内在自律要求。尤其是领导干部和公众人物等重点人群的道德建设,更加不能放松,他们因其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和强大的示范效应,一言一行有着特殊的影响力。

第六,积极开展群众性道德评议活动。道德评议会是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创造,是公民道德建设收到实效的实现形式,具有组织和发动人民群众进行自我道德评议、强化道德教育、促进道德水平提高和社会风气好转的作用,是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可以通过道德评议会将公民道德建设与公民道德生活民主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抓住那些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采取耐心疏导、民主讨论、平等交流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解决邻里纠纷、化解家庭矛盾、缓和人际紧张关系,让人们在参与道德评议中实现道德素质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春莲.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的公民道德教育。

[2] 杨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势在必行。

[3] 曹辉.新中国60年公民道德教育研究与反思。

第二篇: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途径浅议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途径浅议

黄婉秀,刘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株洲,412004)

摘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的具体途径,一是将热情讴歌和大力弘扬“全国道德模范”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旋律,二是将舆论抨击与道德鞭笞“假、丑、恶”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前进动力,三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制度保障,四是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作为公民道德建设成长的沃土。

关键词:公民道德建设;全国道德模范;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实施途径

中华民族历来都是一个英雄辈出和崇拜英雄的民族,每个时代都涌现出很多时代风云人物,每个英雄人物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在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文花枝、杨怀保等全国道德模范成为时代的英雄,引领着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前进的方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价值观念不断涌现,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活动异常活跃,道德观念呈现出了复杂多变的发展特征。在不少人的心里,拜金主义取代了雷锋精神,明秩序让位于“潜规则”,极端个人主义被标榜为敢说真话,奢侈浪费被歌颂为拉动内需。人民群众呼唤良好的道德风尚,时代期待着“人心再古”,公民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2001年9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该文件宏观上为“公民道德建设”发挥了高屋建瓴、统揽全局的纲领性作用。本文从微观角度具体探讨了促进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实施途径。

一、热情讴歌和大力弘扬“全国道德模范”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旋律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通常依赖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道德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依靠道德榜样、道德典型的示范作用,把一定的道德内化为人们的信念、行为和习惯,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也是道德教育的一条必由之路。要让道德模范更好地去凝聚人、引导人,关键之一是让其崇高的理想信念、人生境界和道德追求能够项目来源: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课题名称:全国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研究,编号:09YBB133)1 在人们的心中形成共振、产生共鸣。关键之二是要让其道德模范“亮”起来,让他们的事迹广为人知、深入人心。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主要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同时运用报告会、图片展等形式,立体化、高密度地宣传模范人物及其感人事迹,通过反复宣传,不断挖掘其精神内涵,使之“定格”在人们心中。全国道德模范文花枝的宣传推广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文花枝作为一名年轻导游员,在“8.28洛川事故”中,在全身17处以上骨折、数度昏迷、命悬一线之际,发出了“我是导游,后面都是我的游客,请你们先救游客”的时代强音,不惜以生命的代价履行一名导游员的职责;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舍身忘我的牺牲精神、忠于职守的敬业操守、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先人后己、舍已救人的传统美德,集中展示了80后青年勇于拼搏、敢于担当的时代特征。

“80后英雄”文花枝的感人事迹经新闻媒体“狂轰烂炸”之后,吴仪副总理和陈至立国务委员亲自批示文花枝免试就读湘潭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文花枝先后获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模范导游员、全国五一巾帼奖、全国人大代表、奥运火炬手、“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等殊荣,新闻媒体的热情讴歌和大力弘扬使文花枝成为了一颗中华大地璀璨夺目的“明星”。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花枝精神”使全国数十万导游员乃至中国旅游业的形象为之改观,为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发挥了支撑点的作用。

二、舆论抨击与道德鞭笞“假、丑、恶”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前进动力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全国人民中大力弘扬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道德风尚,倡导爱国、敬业、诚实、友善的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培养文明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但公民道德建设也是在不断与各种形式的“假、丑、恶”的斗争中成长与完善的。典型案例之一就是“5.12汶川大地震”中的“范跑跑”。

“5.12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了谭千秋等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但也出现了临“震”脱逃、藐视舆论、师德渺小的“范跑跑”等不和谐的“杂音”。其实“范跑跑”的无耻,不仅在于置数十学生的生死于不顾,拔腿先溜,更无耻的是还敢冒天项目来源: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课题名称:全国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研究,编号:09YBB133)2 下之大不韪公开发表博文——《那一刻地动山摇》,他在博文中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除了女儿,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我也不会管。”“范跑跑”这种公然挑战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底线的行为,不仅给广大教师抹黑、给其母校北大丢脸,而且在各种媒体上引发了一场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大讨论。在舆论抨击和道德鞭笞“范跑跑”的滚滚浪潮中,让许许多多人民大众明辨了是非、提高了认识,客观上促进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舆论抨击与道德鞭笞各种形式“假、丑、恶”的社会氛围,这无疑以一种反面典型来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前进动力。

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制度保障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制定的重要治国方略,只有弄清和把握其辩证关系,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伟大战略。“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二者之间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方面,“依法治国”需要“以德治国”为基础。法律的制定以及整个法律制度的建设,都必须以一定的道德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以德治国”需要以“依法治国”为制度保障。由于道德现象本身的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就使得社会道德总是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矛盾之中,这要求必须将全国道德模范置于一个社会风向标的高度,才能起到引领公民道德建设前进方向的作用。因为全国道德模范是代表了当前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代表社会发展方向及反映人民共同利益要求的道德。但如果没有一种强制性的力量参与评判道德高尚与否的手段,公民道德建设依然缺乏前行的制度保障。

党中央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长期努力的目标,但如果没有基于道德对法律规范的遵奉,法律的实施将面临巨大的成本代价。有些人擅长钻法律的空子、打法律的“擦边球”,虽然没有触及法律的红线,却已经可能严重伤害了人们的道德底线。如“范跑跑”等虽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唾弃,却不能被法律所制裁,甚至于有少数人还为他敢于说“真话”而鼓掌,从而使公民道德建设遭遇“合法不合理”的尴尬,使公民道德建设难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现在,我国的法制在不断完善之中,法治化进程正处于快车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一定的底线道德水平。项目来源: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课题名称:全国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研究,编号:09YBB133)3 与此同时,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必须相应提高,一方面保障法律的实施,另一方面需要把公民道德水平提高到一个比遵守法律更高的层次,才能使整个社会更趋和谐。

四、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是公民道德建设成长的沃土

道德模范是为社会提供信仰和价值规范并使社会群体信从、遵循的人物。如何发挥道德模范对社会引领示范作用,首先要建立起科学有效、公平合理的评选机制,评选机制要体现出时代性、民族性、群众性,让有感召力、影响力的道德人物从社会群体中脱颖而出。为了让更多的道德模范“站”出来,就要夯实评选的群众基础,公民道德建设更需要一个公平正义、奖罚分明的大环境,使“真、善、美”得到大力弘扬与热情褒奖,“假、丑、恶”得到社会抨击与相应惩罚。毋庸置疑,在以唯利是图为本性、以揭黑抹黑、颠倒黑白和睁着眼睛说瞎话为主要新闻卖点的资本主义社会,其公民道德建设注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西方新闻媒体在报道西藏“3.14拉萨事件”和新疆“7.5乌鲁木齐事件”时,对新闻元素进行了恣意剪裁、甚至歪曲、颠倒黑白、误导受众。可见,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才是公民道德建设成长的沃土。

全国道德模范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每个人“脸上”的“瑕疵”,对症下药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努力的方向;全国道德模范是一把尺子,丈量出自己思想和工作上的差距,正确审视自己、取长补短、填平补齐,从而迎头赶上;全国道德模范是一面旗帜,其思想境界、道德水平、时代精神和高尚行为是人民群众的楷模,激励更多的人追求、崇尚和效法,促进社会文明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全国道德模范是一把梯子,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带动、感召、影响着一大批人,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氛围,其示范作用必将引领公民道德建设更上一层楼。

作者简介:黄婉秀(1968——),女,汉族,大学本科,经济师,在大型国企工作15年,现主要从事思政课教学与高职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公开发表专业研究论文8篇。

刘 艳(1972-)女,湖南浏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社会伦理学、应用伦理学研究。联系方式:Tel:***,0731-22537617;E-mail: hwx01@sina.com.通讯地址:412004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清石路2号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

项目来源: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课题名称:全国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研究,编号:09YBB133)4

第三篇:提高公民道德建设有效性的途径

提高公民道德建设有效性的路径

发表时间:2011-10-11来源:新华网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编者按:近段时间以来,关于“道德建设”的话题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文明社会普遍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公民的社会操守和职业规范。一方面,道德模范层出不穷,给人们以心灵的震撼;另一方面,“老人倒了无人扶”、“带着摄像头才敢做好事”等冰冷的现实问题也让人们对如何行善心存疑虑。如何才能克服现实中的种种困境,向道德模范学习,做一个维护社会公德、坚守私德底线的人?新华网评论频道“新华网评”栏目刊发系列评论,予以分析解读。

公民的道德水平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与快速发展的物质生活相比,我国公民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相对滞后,而道德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更成为人民群众最为不满的主要社会现象之一。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公民道德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直接影响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为此,必须紧密联系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新情况、新形势,从多方面入手,不断创新公民道德建设的实现方式,提高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性。要切实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努力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支持条件。“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化,体现在维护公民生存和发展等基本权利的细微之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才能形成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和谐社会氛围,从而增强全体公民履行道德义务、培育个人道德品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引导功能,创新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制度设计。各类媒体尤其是党报党刊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及时掌社情民意,分析各种社会思潮,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民群众参与

公民道德建设。创新制度设计,鼓励和支持一切有利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感、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实验和尝试,并将成功的经验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持久地开展下去,形成以制度促建设的长效机制。

着力培养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重视领导干部的道德表率作用,抓好重点人群的道德建设工作。在公民道德建设中,不能仅向公民提出道德要求,而应从公民的内在道德需求入手,从公民的日常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培养公民的道德素质这一中心环节,将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转化为人的内在自律要求。尤其是领导干部和公众人物等重点人群的道德建设,更加不能放松,他们因其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和强大的示范效应,一言一行有着特殊的影响力。

积极开展群众性道德评议活动。道德评议会是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创造,是公民道德建设收到实效的实现形式,具有组织和发动人民群众进行自我道德评议、强化道德教育、促进道德水平提高和社会风气好转的作用,是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可以通过道德评议会将公民道德建设与公民道德生活民主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抓住那些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采取耐心疏导、民主讨论、平等交流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解决邻里纠纷、化解家庭矛盾、缓和人际紧张关系,让人们在参与道德评议中实现道德素质的共同提高。(孙春晨 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作者简介: 孙春晨 江苏省扬中市人,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伦理学理论与道德实践问题,出版《市场经济伦理研究》、《生死论》、《伦理新视点》等学术专著。

第四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不仅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顺利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提供重要保障。当前,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公民道德建设尤其应提高针对性、突出群众性、增强主导性。把握时代特征,提高公民道德建设的针对性

道德是基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转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种转变,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个性的解放,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震荡,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呈现多层次、多样化态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复杂的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认真分析时代背景,准确把握社会道德体系赖以生成的实践基础和时代特征,从理念、内容、方式及评价等方面体现时代性、增强针对性。

针对道德观念日益多样的现实,把握主导与多样的关系。当今时代,不同的道德观念在全面开放的环境中相互交锋,出现了东西交织、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多样化格局。面对转型期思想道德领域的多维形态,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动摇,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不放松。同时,也要尊重并包容多样化的道德诉求,按照不同群体、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当前,特别应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时代背景出发,梳理与之相适应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活动。

针对道德实际与道德理想存在差距的现实,把握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道德实际是道德实践的基点和起点,道德理想则是道德实践的发展方向。不从实际出发就会架空道德理想,放弃道德理想就难以改变道德实际。长期以来,我们十分注重道德理想的塑造,把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忘我奉献等先进道德思想作为所有领域、所有群体的道德标准,但对现实生活中道德建设的层次性、贴近性重视不够。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在诚实守信、文明礼仪、感恩向善等基本道德养成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应既坚守道德底线,体现道德建设的广泛性要求;又追求道德理想,坚持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推动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理想境界。

针对道德建设方式不断改进的现实,把握自律与他律的关系。道德修养过程是由自发转化为自觉、由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需要的发展过程。绵延数千年的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一直注重道德主体的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主张从人的荣辱感、自尊心入手开展道德教育,通过反省自律的方式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我“良知”、内心认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方式方法还需不断改进创新,在继续倡导自我修养的同时适度强化外在力量的监督和制约,通过教育引导、环境熏陶、舆论监督、道德规范以及制定政策、加强立法等方式方法的综合作用,使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实现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体现大众化要求,突出公民道德建设的群众性

道德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其他范畴一样,具有抽象性。但道德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又有不同之处,即更多地表现为日常行为规范,通过群众的言谈举止等来体现,依靠舆论、习惯等来普及和维系。推进当代公民道德建设,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突出道德建设的群众性,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大众化,促使广大群众更有效地认知、接受和遵循社会主义道德。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反映了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来

自实践、来自群众,更重要的是必须回到实践、回到群众中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所接受、所认同,才能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追求和自愿行为。因此,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进行高度概括提炼,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艺术形式进行宣传和普及,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成为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有力导向。

推进基本道德规范大众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支配下形成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只有做到通俗化、大众化,才能走进群众,发挥净化风气、引领风尚的作用。为此,需要对社会各个层面、各个群体的道德规范进行系统梳理,使抽象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市民守则、村规民约、学生守则等人们易懂、易学、易记、易行的行为规范。应对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现代阐释,按照现代社会的表达方式和语境进行解读,运用现代传播手段进行推广,推进优秀传统道德走进大众、走进现代生活。

推进道德实践方式大众化。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广大群众共同参与、身体力行的过程。应积极探索各种方式方法,鼓励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增强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认同。针对教育对象分众化的现象,加强对不同社会群体需求特点和接受心理的研究,区分不同层次和阶段,创设个性化的道德教育内容、方式和载体,循序渐进地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积极探索发挥道德典型示范作用的有效途径,用具体、生动的事例进行道德教育,使道德模范可信、可亲、可学。同时,善于对反面典型进行道德因素分析,从对比教育中增强道德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强化党和政府作用,增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主导性

公民道德建设重在人们自觉养成,但同时也需要党和政府积极倡导、大力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不仅应在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领导作用,而且应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发挥新闻媒体在道德建设中的舆论引导作用。现代社会,舆论成为影响公众思想情绪不可忽视的力量。能不能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直接关系公民道德建设的方向和成效。新闻媒体是舆论形成的主要渠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媒体不仅要反映党和政府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而且要反映党和政府提倡的价值观、道德观,肩负起引导社会、教育人民、弘扬正气、凝聚人心的重要职责。应注重把公民道德建设贯穿于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日常报道之中,使新闻媒体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传播者和推动者;注重正面宣传,唱响社会主义道德的主旋律;注重引导道德热点现象,规范有效地开展舆论监督,发动媒体和社会各界参与点评,形成正面社会舆论,弘扬社会正气;注重加强对大众媒体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管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有利于道德建设的舆论氛围。

发挥党和政府在道德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坚持把公民道德建设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建设之中,使之与党和政府各方面工作相融合、相协调。应善于把公民道德建设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之中,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公民道德建设的利益导向、竞争机制和市场环境;善于把公民道德建设任务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善于把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纳入相关法律法规之中,发挥法律法规的引导、警示、教育功能,以赏罚分明的刚性约束增强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遵守公民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善于把公民道德建设任务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坚持以文化人,推出更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于把公民道德建设任务落实到解决民生问题的各项工作之中,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寓教育于管理中,解决好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增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说服力;善于抓好学校德育,把公民道德建设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积极探索符合当代青少年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的方式方法,科学有效地把公民道德建设内容体现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日常管理之中。

发挥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在道德建设中的表率作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必须在履行职责中兑现承诺、保持职业操守;在自己的日常言行中讲美德、守公德、重形象,成为实践公民道德规范的表率。为了使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在道德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在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关制度中、在干部教育培训和考核提拔使用中应充分考虑其品德表现,以硬约束促使广大干部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结合反腐倡廉建设,坚决惩治道德沦丧的干部,表彰奖励道德高尚的干部,以更好地发挥干部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第五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申论标准范文-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让文明引领风尚》

今年,要说群众心目中最耀眼的明星,我想应该就是道德模范,而最引人注目的事就是道德模范评选,这些从群众中走来的道德模范,必定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也是大众对良好道德行为的广泛支持和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关注。

公民的道德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随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加强,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不断深入,我相信,越来越多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模范人物涌现出来。

但是在我们身旁,也存在着一些不道德、不和谐的因素,有些人放松道德建设,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封建迷信活动、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欺骗欺诈等现象屡禁不止;一部分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淡薄,有损国格人格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行为和举止,严重损害了社会道德。是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所不容之事。

孔子曾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句话的意思是,官员有什么样的风气,就会影响平民百姓,不管这句话有多大程度的正确性,但当前一些官员,官风、官德不正,对社会道德有着巨大的杀伤力,这更是社会道德建设面临的一大障碍。

道德行为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阶层。要建设好就必须抓住重点,抓住主要源头,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几个方面出发,弘扬社会风气,培育文明风尚。

要大力倡导社会公德,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要大力倡导职业道德,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要大力倡导家庭美德,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同时也要要大力倡导个人品德,加强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和加强道德建设的个体因素。

除上述道德建设内容外,我们还应该注重从形式和制度方面加强道德建设,保证道德建设的顺利推进:

一是运用各种方式和途径,使道德宣传教育经常化、大众化。要把道德建设贯穿到整个国民教育体系,渗透到课堂教学、学校管理、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要把道德宣传教育作为重要任务,营造道德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创作反映新时期良好道德风貌的文艺作品,给人以鼓舞和启迪,同时利用重要节日,组织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演讲 1

比赛等进行生动活泼的道德和法制宣传教育。

二是制定和完善各行各业的职业行为准则,使道德建设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市民公约、社区公约、乡规民约以及行业道德公约,同时把修订完善行为准则的过程,作为道德宣传教育的过程,作为干部群众参与道德建设的过程。

三是从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及其处理结果,对公众的意识影响很大,要重视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性,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维护社会公平,在社会舆论中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必须大力打击官员腐败行为,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做到道德建设从干部抓起。

四是要建立和完善激励监督机制,引导人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一方面要继续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让道德模范产生于大众,回归于大众,引导好大众。另一方面,行政部门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依法对各种不良行为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处罚。通过发挥激励和监督机制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讲道德光荣、不讲道德耻辱,讲道德受人尊敬、不讲道德受到批评的良好社会风气。

中华民族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仁、义、礼、智、信始终贯穿在民族发展的过程中,要让礼仪之邦名副其实,就必须把新时期的道德建设抓紧抓好。

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广泛参与、自觉实践,必定能够使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下载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切实加强道德建设 9月20日,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在京举行,让我们向道德模范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党的十七大以来,公民道德建设牢牢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为......

    公民道德建设

    第二章公民道德建设一、单选1、守法遵纪就是要求遵守()A.社会主义法律B.所属组织的法律C.社会主义法律和所属组织的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2、爱国守法主要是规范()的关系......

    公民道德建设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

    公民道德建设

    第二章公民道德建设 ●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与长期性 一、公民道德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具体举措 二、公民道德建设是纠正道德失范的必......

    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不仅已成为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而且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思想道德建设是从人的角度,以完善人......

    公民道德建设

    推动公民道德建设 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贯彻落实中心思想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之际,党中央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重要思......

    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与长期性 一、公民道德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具体举措 二、公民道德建设是纠正道德失范的必由之路......

    公民道德建设

    盐东镇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工作总结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确保社会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