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加快造纸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加快造纸产业转型升级 2013年,是我国造纸工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全球总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造纸行业全体职工振奋精神,顽强奋斗,克服了连续多个月纸和纸板产量出现负增长的困难,迎来止跌企稳的新局面,预计2013年纸和纸板产量将与2012年持平并略有增长,取得了稳中向好的好成绩。与此同时,转方式调结构有了新进展,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有了新提高,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取得了新成绩。
当前,中国造纸工业正进入深刻调整期。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关键之年。在新的一年里,造纸行业要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造纸行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新的一年,造纸行业要在理性、客观分析增速放缓的原因的基础上,要适应增速放缓这一外环境,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上来,把立足点放在加快数量主导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上。
要把产品结构调整、推进产品高端化、围绕“功能化、轻型化”开发新产品作为重中之重。
要积极应对生产要素成本不断增加,环境、资源、能源约束日趋增加的挑战,要集中力量全面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能源、资本、土地、资金等要素最优组合,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要把化解部分产品产能过剩作为重要任务。对产能基本平衡的造纸行业,对部分产品产能过剩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把“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
要大力实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型”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清洁生产。加快绿色纸业目标的实现。
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和我国改革的全面深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定会实现稳中求进和稳中向好的目标。而造纸行业特有的较高的需求弹性系数,必将与国民经济保持同步、稳定增长。造纸行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信念、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加快战略转型,苦练内功、危中寻机,确保造纸工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加快造纸工业由大变强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二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兰州转型跨越发展
兰州市社科规划项目2018课题指南
综合类
1.兰州如何克服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较快增长问题研究 2.从兰州的发展兴衰变化看兰州的战略定位及发展方向 3.借鉴贵阳等地的崛起谈兰州的发展战略 4.兰州城市综合竞争力及兰州未来发展研究 5.兰州稳增长与调结构综合研究
6.兰州如何培育和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问题研究
7.兰州打好“招商引资项目攻坚战” 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关键性作用研究 8.深化兰州新区改革 发挥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研究
9.加大高新区、经济区创新发展力度 加快形成带动全市发展的强劲引擎研究 10.兰州打造国际货运班列中转枢纽和国际物流集散中心研究 11.兰州争取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研究 12.兰州争取设立自由贸易园区研究
1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大兰州经济区建设研究
14.兰州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问题研究 15.兰州加强与丝路沿线国家产业合作的重点与难点研究 16.兰州积极探索与丝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文交流合作研究 17.兰州如何着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18.兰州大力支持非公经济大发展体制机制和具体对策研究 19.兰州加快作风转变改善发展环境系统研究
20.兰州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研究 21.兰州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研究 22.兰州如何激发、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研究 23.新时代全面深化兰州改革研究
24.兰州进一步破除无效供给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25.兰州补短板的重点任务和改革方向研究 26.兰州如何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推动经济发展研究 27.如何增强兰州发展的内生动力问题研究
28.深化“放管服”改革 进一步释放兰州发展动力和活力研究 29.创造兰州市生机勃勃的“双创”的体制机制与生态环境研究 30.兰州深化创业扶持政策 继续实施创业带动就业“万企计划”研究 经济类
31.兰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
32.推动兰州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领域、方式途径研究 33.兰州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研究 34.大力发展兰州现代装备制造业研究 35.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兰州品牌研究 36.兰州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 37.构建兰州现代物流体系研究 38.推进兰州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 39.加快推进兰州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40.兰州探索和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研究
41.兰州如何具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42.兰州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问题研究 43.兰州创新投融资模式和机制研究
44.兰州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着力点和系统对策研究 45.大力提升兰州科技创新能力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研究 46.如何发挥兰州科技资源优势问题研究 47.深入推进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研究 48.兰州力争建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研究 49.兰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50.兰州积极发展军民融合优势产业 打造军民融合产业园研究 51.兰州如何做好防止人才流失和招才引智工作研究 52.打造兰州人才高地和发展环境研究 社会文化类
53.兰州人口变动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 54.兰州性别比失衡地区青年婚姻问题研究
55.兰州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研究 56.兰州如期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难点和对策研究 57.兰州解决好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研究 58.兰州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研究 59.兰州积极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
60.兰州市特色文化元素挖掘与增强城市魅力问题研究
61.兰州全民健身和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62.建立兰州适应网络时代的新闻反应机制和能力提高研究 63.建立健全我市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机制研究 64.兰州如何做好打击和防范各种黑恶势力研究 65.建设兰州健康政治生态问题研究
66.探索建立我市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研究 67.提高兰州市行政效能和服务的体制机制与具体途径研究 68.如何在我市切实做到依法行政问题研究 69.如何运用大数据推进兰州法治政府建设研究 城市管理类
70.大力提升兰州城市品质打造现代化中心城市研究 71.优化兰州城市功能布局 疏解非省会城市功能研究 72.深入贯彻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着力打造兰州智慧城市研究 73.培育兰州城市特色 推动兰州城市形象和品位全面提升研究 74.兰州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思路与具体对策研究 75.兰州建设绿色城市研究
76.兰州加快推进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研究 77.兰州创建节能减排示范城市研究
78.国内外城市垃圾分类及其保障机制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79.兰州市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治理研究 80.兰州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研究
第三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不错,值得借鉴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是提升区域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形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紧紧抓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这一战略重点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一、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市坚持走规模带动、集聚发展、集约发展之路,已逐步形成了以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通用设备、金属制品五大行业为龙头的重点支柱产业。2008年,全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达244.77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达87.94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达69.83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达70.31亿元、金属制品业产值达65.02亿元,五大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37.8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9.6%。
沿江一带区域正在加快建设船舶、金属、建材、粮食、能源五大临港产业,着力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业基地。靖江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造船年生产能力超过500万吨。拥有具有较强实力的新世纪造船、新时代造船、新扬子造船、东方造船、长博造船、南洋船舶等造船主体企业,其中三家造船企业进入全球手持船舶订单50强企业,生产任务排至2012年。总投资12.8亿元的万林木业项目,带来的不仅是万林木业本身年吞吐量600万立方的的木材物流基地,而且投资方会引来几十家木材制品加工企业落户,很快销售及加工产值就会不少于100亿元。沿江建材产业以万林木业为依托,会跃然而起。粮食产业园工地港堤上,从南到北布局3个5万吨级长江泊位及作业区,内河码头作业区,公共仓储区,粮油饲初级加工区,市场交易区,生物级能源生产区,粮油、食品深加工区,粮食机械设备制造区等。通过现代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将带动一系列的粮油加工企业集聚。沿江金属产业主要有投资超亿美元的江苏锡钢集团搬迁项目、扬子江金属加工有限公司废钢加工项目等沿江重大项目。沿江的能源产业目前正在建设和准备建设的项目有总投资150亿元的国信靖江电厂、总投资9440万美元的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化工储运及码头工程项目等,加上已经投产的江苏中石油储运项目、计划投资的中海油成品油库项目,能源产业前景看好。金属、能源等这些产业也属于产业链很长的基地型项目,全市为电力、石油化工、金属加工 企业配套的企业超过800家,这些中小企业都将从这些产业发展中受益,增加订单。
二、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随着“以港兴市,港城相依”主体战略实施,我市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但在产业集群效应、品牌建设、科技创新、企业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在:
1、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但关联配套能力还不强
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是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我市的主要产业集群从原料采集运输到半成品、成品的生产分销,已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然而,我市传统产业集群与发达地区同类产业集群相比,产业关联度不高,集群配套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内企业生产产品结构雷同,存在众多企业围绕一个产品“扎堆”生产的现象,“断线”产品多,产业链条延伸不够。未能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企业产能、发展水平大体相当,行业集中度较低,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制约了产业集群的长远发展。
2、龙头企业发展较快,但辐射带动能力仍不足
龙头企业是推进中小企业集聚、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的主导力量。具有竞争力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既是区域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外 部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我市将扶持大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略,新世纪造船、三江电器、安泰动力、宝骊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不仅自我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张,效益不断提高,实力不断增强,充分发挥了龙头作用,带动了行业发展,壮大了行业实力,形成了较为显著的产业集聚态势和产业集群效应。但是,我市龙头企业较少,辐射带动产业集群发展能力还不强,大部分规模企业单体规模较小,规模效应不大,集群发展步伐不快。
3、企业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我市在制订产业发展政策过程中,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但技术装备水平整体仍较落后、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不多、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4、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孵化器。我市遵循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原则,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完善配套功能,项目承载能力和产业集聚集群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目前,工业 园区乃至全市的生产性服务业总量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竞争力不强,整体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强。信息、咨询等服务业发展较慢,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相对滞后。研发和销售这两个中心环节还未得到完全重视,带动产业升级的力量还比较薄弱。
5、宏观环境、生产要素等因素制约产业集群发展
由于国际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土地、劳动力、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对我市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也日益显现。工业用地供应紧张,对项目引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同样缺乏,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成品油、煤炭供应价格起伏较大,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市产业规模的集聚速度、产业集群效应和产业层次的提升。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思路
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加快园区建设为主战场,以改造提升主导产业为支撑,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我市的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力不断增强,产业带动力不断提高,走出一条符合市情、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路子。
1、改造提升主导产业,提高产业集群发展规模效应
主导产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是延伸产业链条、催生产业集群的重要动力,也是区域经济优化产业存量、扩大产业增量的重要基础。我市目前已经形成的五大主导产业,是基于靖江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技术水平等综合优势长期培育发展的结果,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最具有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潜力。培育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就是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效应,着力提升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一方面,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提升传统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产业发展优势,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带动力和辐射力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集群。根据我市目前产业基础及比较优势,要集中力量发展核电、“大飞机”协作配套等新兴产业。
2、培育龙头企业,激发产业集群发展活力
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产品质量、企业管理等方面具有极强的方向性、示范性、导向性和辐射带动性,是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的领跑者,可以带动相同、相近和相关产业发展。因此,要全力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群的核心,激发产业集群发展活力。
一是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坚持培大育强与招大引强并举,重点引导、服务、扶持主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发展。积极推行“一企一策”,鼓励企业加大有效投入。不断发展 壮大主导产业中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其在产业集群中的带动、辐射、示范、信息扩散等作用。
二是围绕龙头抓好配套。龙头企业主动延伸产品链和服务链条,是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效率的重要一环,也是发展壮大自身的重要立足点。建立最终产品与零部件厂商的战略联盟,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的配套率。引导中小企业积极主动加强与各自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联系。各级政府也要创造条件,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通过构建围绕龙头企业的初加工、精加工、深加工配套协作体系,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专业体系,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配套经营体系,细化产业分工,拓展生产环节,延伸产业链条,促进龙头企业与集群内配套企业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
三是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对为其配套的上下游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和发展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创办为其配套的专业园区,通过发挥产业集群带动效应,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发展,增强集群竞争优势。
3、拓展集群招商思路,加快产业集群发展进程
招商引资是政府参与市场竞争、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和现实途径。随着各地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和区域经济竞争的加剧,以集聚上下游产品、降低综合配套成本、拉长产业链、培育优势支柱产业为主要内容的集群招商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应作为我市今后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的重要方式。
一方面,集群招商要着力招大引强。招引一个大项目的同时,还能带来一大串配套企业,有利于发展壮大现有产业,还可以催生一个新产业。要紧紧抓住国内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转移、资本转移的机遇,深入研究新兴产业“龙头项目+产业配套+产业基地”、支柱产业“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等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特征和模式,集中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环境友好型的大项目,经济贡献大、群众受惠多、运营成本低的大项目。
另一方面,重视集群招商的产业配套。认真研究和掌握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根据我县现有产业门类、产业基础,立足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明确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产业集聚、集群规划,明确产业集群招商重点和项目类型,有选择地引进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配套项目、提升本地资源附加值的资源加工型项目、以存量项目吸引外商的增资扩股合作项目,促进和加强与外地企业的联系协作,招引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与产业配套的小项目有机结合,不断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升级进程。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蓄产业集群发展后劲
注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将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技术改造相结合,在技术改造过程中强化技术创新,进 而实现创新——技改——创新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积蓄区域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的后劲。
一是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开发产业集群发展急需解决的重点共性技术,引进开发市场前景广、技术含量高、产品效益好的新技术,不断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建立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同时,要建立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教育院校等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措并举不断加大自主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
二是注重品牌打造。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重点发展扶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有潜力的品牌产品。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积极开发创建特色品牌。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技术推广、成果转化、项目评估、资源配置、决策咨询等专业服务为职能的科技服务机构,在促进技术转化、提供科技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重视建设各类面向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提高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发展的贡献率。
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保障措施
1、强化规划引导。以全市总体规划为导向,加快编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使之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等相衔接。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为工作切入点,用产业集群规划指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区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布局。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有效吸引新型产业向我市转移集聚,推进产业向高端发展,扩大专业市场辐射范围,实现纵深推进,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同时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要结合本地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着力发展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产业集群。要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增强集聚效应,引导企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
2、改善集聚条件。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主干道及通村公路建设为重点,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立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推进信息网络宽带化和高速互联,提高信息网络的综合服务能力。提高能源保障能力,积极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优先保证区内输配电工程建设,确保企业正常用电。确定一批重点企业、新增长点项目,实现滚动发展。加大运输协调力度,确保重点企业、重点物资运输需求。逐步实施企业集中供气、供热,进一步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绿地覆盖率。
3、加快人才开发。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人才资本及科研成果有偿转移制度。建立和完善人才 市场机制,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各种限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鼓励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国际、国内优秀科研技术人才。促进人才创业,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建设。逐步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和代理制,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队伍。加强产业技术人才需求预测,加快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加强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强化劳动保障监察,规范企业用工和裁员行为,按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报酬。促进就业服务组织、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之间多层次的合作,切实加强农民工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4、注重环境建设。积极营造尊重企业、厚爱企业、支持企业、保护企业的和谐社会氛围,创造公平的法制环境。加强产业文化建设,培植诚信文化、协作文化、创新文化、人本文化。采取多种形式,扩大企业交流,加快信息、知识等转移扩散,促进产业融合。以企业诚信为突破点,以强化约束监督、促进诚信经营为目标,建立行业信用管理和服务制度,建立完善行业信用档案,加强企业信用自律,倡导建立失信惩戒制度。
第四篇:促进应急产业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应急产业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应急产业是为科学预防和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领域,具有安全性、公益性、专业性等特点。促进应急产业发展,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扶持教学科研机构和有关企业研究开发用于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加快推动应急产业发展、推进应急产业园区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首次将“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列入其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在批示中专门指出,应急产业是一个社会需要又大有作为的产业,有关部门要专题研究,大力推进。这为广东省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大背景下加快发展应急产业迎来了春天。为抓住国家推动应急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应急委主任朱小丹在2012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扎实促进应急产业发展”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2012年7月至II月,广东省政府应急办通过组织省应急管理专家组部分专家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会同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以及省应急管理学会、省应急产业协会开展21个地级以上市的书面调研及到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14个地级以上市实地调研,基本摸清了全省应急产业发展有关情况,并对加快应急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广东省以提升应急管理科技水平为目标,以应急管理产、学、研一体化为突破口,坚持“应急工作科学化,应急技术产业化,应急产业园区化”,努力抢占应急产业发展高地,全力推动应急产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国务院办公厅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充分肯定、兄弟省(区、市)的高度评价。2011年10月,国务院应急办组织专题调研组到广东省调研应急产业发展情况,充分肯定近几年广东省在该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认为广东省(省政府应急办)推动应急产业发展具有系统性和前瞻性,起步早、思路清、办法多、措施实、成效大;积累的创新理念和经验对国家制订相关政策意义重大,值得其他省(市、区)学习、借鉴。负责牵头推动全国应急产业发展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分别于2010年、2011年先后两次到广东省调研应急产业发展情况,认为广东省为全国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2012年2月14日至17日,鉴于广东省率先在全国推动发展应急产业所取得的成效,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广州市举办全国应急产品先进技术高级研修班,并组织参加学习的全国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部分应急企业有关负责同志到东莞市实地考察应急产业发展情况。2012年5月15日,美国驻穗总领事馆有关负责人及美国克劳斯公司等知名展览服务公司负责人组成的美国应急管理考察团高度评价了广东省在推动应急产业发展等方面创造的经验,认为广东的经验值得其他各国学习和借鉴。
(一)应急产业初具规模。据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应急产业协会统计,截至2012年底,广东省共有属于应急产业的生产企业(以下称应急企业)2000多家,年产值约4000亿元,从业人员约130万人。
应急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涉及应急决策指挥平台技术开发与应用、防控突发公共卫生和生物事件疫苗和药品、应急救援人员防护用品开发与应用、社会群体个人防护用品开发与应用、应急发电设备、应急照明器材及灯具等,覆盖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中43个子目录的60%以上(详见表2)。
(二)应急产业初具集群效应。据调查,应急产业从地域分布、行业类别、经营规模等方面都呈现集群效应。在地域分布上,广东省应急企业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市,75%以上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呈现出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向粤东、粤西、粤北3个方向由多到少、由强到弱、呈扇形分布的规律(详见图1)。在年销售额上,据不完全统计,排在前4名的依次是东莞、深圳、广州、潮州市。
(三)部分应急产品应用性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广东省应急企业既包括“传统”和“低端”的应急产品生产企业,又囊括应急领域的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与服务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既有国内最早、最先进的工业生产领域应急安全、预警预测产品的研发生产企业,也有占据了应急产业领域高端的救援装备技术研发和服务应用产品生产企业。如东莞市德生通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手摇发电式应急收音机,2005年被美国军方一次采购20万台;“5·12”汶川大地震期间,该企业紧急调运一大批应急收音机送抵灾区专供救援人员和受灾群众使用,获得一致好评;“3·11”日本大地震,日本政府紧急订购了10万台。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多功能消防车、大吨位水罐泡沫消防车和机场泡沫喷洒车等产品在国际上属尖端类别。东莞市巨千家具有限公司的“仕安居”组合屋(又称“集成屋”),属于应用于配套设施不完善或者自然灾害条件下的组合板房产品,房屋质量和安装速度接近国际水平,能够快速解决临时居住问题。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东莞市塘厦镇,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不间断电源(UPS)、应急电源(EPS)、高压直流电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一系列产品的研发,部分产品应用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北京地铁工程、北京奥运新闻中心和国家体育场、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比赛场馆等。
(四)应急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广东省积极推动提高应急产品生产企业的科技水平,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应急产品科技含量。广州市虎辉照明公司作为广东省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生产的LED应急灯被认定为广州市2009年自主创新产品,广泛应用于“5·12”汶川大地震、“4·14”玉树大地震、“3·11”日本大地震等灾区。中国规模最大的干电池经营企业——广州市虎头电池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应急发光电池,广泛应用于应急疏散通道。韶关市新宇建设机械有限公司作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第一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示范企业,研发生产的微型挖掘机、塔式起重机等畅销全国20多个省(区、市),并远销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
二、主要措施
广东省充分借鉴国外发展应急产业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探索“广东特色”应急产业发展之路。目前已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加强政策引导,创造应急产业发展良好氛围。2011年1月7日,时任省委书记汪洋在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提出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2012年3月1日,朱小丹省长在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研究制订扶持广东省应急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健全应急产品准入和认证等相关制度,通过政府采购、鼓励社会储备等途径培育好应急产品市场”。2011年2月22日,副省长、省应急委副主任刘昆在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充分利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推动建立应急产业体系,加快应急产业发展。”2009年,广东省在全国率先提出要加强应急管理产、学、研结合,整合资源,探索发展应急产业,提升应急管理科技支撑水平。2010年7月颁布实施的《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规定:省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机构等开展公共安全技术理论研究,开发用于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促进应急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这为发展应急产业提供了有力保障。2010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10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粤府办[2010]4号)中提出,要推动应急管理产业发展,研究制订加快全省应急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应急产业指导目录;积极培育应急产业龙头企业;探索建设应急产品认证中心;推动举办全国应急产品博览会。2011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11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粤府办[2011] 49号)中再次提出,要充分利用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机遇,推动应急产业体系建设。2011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东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粤府办[2011] 97号)中明确提出,以救援与运输装备、应急能源与动力装置、应急通信与指挥设备、医药和防护用品、应急材料等领域为重点,鼓励企业对现有产品开展满足应急需要的适应性改进,推进重要应急工业品的规模化、专业化、系列化发展,推动形成一批应急产业聚集园区。2012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在全国率先出台的《广东省应急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扶持办法(试行)》(粤府办[2012] 129号)中提出,按照“政府引导,教学科研单位主导,创新技术先导,应急产品向导”的原则,通过实施应急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形成公共安全科技创新机制和应急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充分发挥省应急管理学会、省应急产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为应急管理产、学、研一体化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搭建发展平台,创造应急企业成长良好机会。2010年7月,广东省成立全国第一个应急管理学会,为应急管理专家、社会各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尤其是推动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搭建了创新平台,对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省政府应急办的指导下,201 1年1月,应急管理学会在广州市举办广东省科技应急研讨会,围绕“加强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应急管理科技水平”为主题,对进一步通过推动应急产业发展提升应急管理科技水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专家们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2011年3月,应急管理学会在东莞市举办广东省应急产业研讨会,结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围绕“健全应急产业体系,打造应急产业平台”主题,为进一步加快应急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为建设应急产业园出谋献策,有力推动全省乃至全国应急产业体系建设;2011年6月,东莞市率先成立了东莞市应急产业协会;2012年3月,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推动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应急产业协会,明确了“政府指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联合推动”的应急产业发展思路,搭建应急产品生产企业合作与发展平台,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2012年5月,在省政府应急办精心谋划下,全国第一个应急物资服务平台一一广东省应急物资信息服务平台正式开通,实行严格的备案、审核、发布机制,实行标准化、动态化管理,建立灵活高效的筛选查询系统,为政府、企业、个人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专业化应急物资信息服务,为完善应急产业链,助推应急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为推动广东省乃至全国应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012年9月22日至25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政府应急办联合主办,省应急管理学会、省应急产业协会承办的全国第一个应急产品国际展览会——2012中国应急产业展览会(第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重要专题展之一)在广州市举办,以“做强应急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为主题,为应急企业提供扩大行业影响力、展示应急产品、交流商业资讯的崭新平台。国内外近300家应急产品生产企业及相关单位参加了展会,展品涵盖应急通讯、指挥调度、消防救援、安全生产、应急发电、应急车辆、医疗救援、应急咨询、应急培训等领域。与此同时,依托广东省应急物资信息服务平台.国内外采购商实现了网上交易。
(三)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推进应急管理产、学,研一体化。2008年,广东省启动应急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工作。目前,省科技厅、省政府应急办已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领域组建了20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聚集了一批应急技术领域的高素质专家团队,提前储备了一大批先进实用的应急技术,为提升应急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如广东省禽流感监测、预警及快速诊断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已研发了快速、特异、灵敏的禽流感诊断方法和配套试剂,研制的疫苗已获得临床批文;地质灾害技术研究中心在地质灾害成灾机理、监测预警技术、风险评估技术、防治和决策技术等领域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得到同行肯定,部分产品已投入使用;重大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了拥有117株细胞的细胞库、抗体制备平台、快速分子诊断平台、传染病监测网络、食源性疾病应急检测技术平台等;新发传染病病原学检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了新发传染病的生态学、环境学和溯源研究,其中,分子溯源技术国内领先。2011年5月,省政府应急办推动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在深圳市成立广东分院,依托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科研力量,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为应急产业发展提供多方面的科技支撑。
与此同时,广东省组织实施“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究专项计划。“十一五”以来,投入专项经费2000多万元,取得一大批新成果。如省微生物所针对食品中毒事件等公共安全问题,开展了食源性致病菌免疫磁捕获——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技术及试剂盒研究,目前已收集大量食源性致病菌,并且用多种方法提取DNA,初步建立起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广东省每年计划投入1000万元以上专项经费启动实施“农产品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专项,该专项实施完成后,计划制订20项以上安全技术标准或规程;研制新型安全农业投入品10个以上,每年获得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农产品认证10个以上。
(四)以点带面,大力推进应急产业园建设。广东省以东莞市为试点,推动应急产业园区建设。东莞市松山湖工业园区的中国南方应急科技大厦已于2011年3月正式奠基建设。2006年开始,东莞市开始大力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拿出10亿元支持企业技术研发,资助公共平台建设,鼓励创新人才引进等;“十二五”期间,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计划提高到每年20亿元,进一步加大财政引导扶持力度。目前,东莞市聚集了一批大型应急企业,研发了一大批先进的应急装备、设备等,应急咨询服务业也日益壮大,为东莞市率先建设应急产业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问题
国家将应急产业列入“十二五”期间优先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为应急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广东省在积极探索发展应急产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感觉步履维艰,很多瓶颈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政策层面仍没有对整个应急产业进行长远规划,系统性不强,造成目前部分企业产品渐趋同化、企业之间的市场信息流通渠道不畅。与此同时,政府对应急产品的推广不足,整体市场仍未有效开发。据东莞德生通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其生产的手摇式发电应急收音机在美国的销量相当理想,仅美国市场5年累计销量超过400万台,但国内市场的份额相当小,不及美国的l/10。
二是专业人才缺乏。从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看,仍然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导致应急产品的科技研发不够,缺少核心竞争力,市场开拓乏力,不同程度制约应急产业做大做强。
三是产品认证手段缺失。国内具备应急产品认证资质的机构不多,且价格高昂。广东省部分生产出口产品的中小企业拥有较好的产品,因未有充足资金进行认证,无法真正打入国际市场。
四是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从应急产业集群层面看,广东省相关企业在深度分工、企业竞争、区域品牌等方面优势仍不明显,产业链仍然不完善,上游产业和关联产业薄弱,缺乏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撑。
四、几点建议
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抓手之一。实践表明,发展应急产业是提升应急管理科技支撑水平的助推器,是提高应急管理综合能力的重要引擎。随着应急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公众应急意识的不断提高,应急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提升应急产业发展水平,建议近期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尽快出台应急产业扶持政策。一是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抓紧起草《广东省应急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应急产业发展目标、政策原则、政策范围等,特别是要制订支持应急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二是加快推动建设东莞应急产业园,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依托产业园形成产业聚集,推动全省应急产业发展。
(二)充分营造应急产业发展环境。一是充分发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作业,加快建立部门间应急产业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产业组织水平,整合供给需求。二是依托省应急平台体系和省应急物资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产品储备目录和资料库,重点包括企业应急产品、生产能力储备、应急资源等3个资料库,实现相关数据信息的动态管理与共享。三是依托广东突发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加快建设广东省应急管理研究院;多举并重,推动建设国家级、省级应急领域重点实验室。四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普及防灾救灾知识,增强公民应急意识,着力培育、开发应急产品市场。
(三)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一是企业要加快转型升级,从“传统”和“低端”的应急产品向高端领域救援装备和服务应用产品延伸,注重产品研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二是企业要加大应急产品研发投入,加快科技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培育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应急产品。三是鼓励企业做强做大,成为行业龙头,形成榕树效应,促进产业资源的高效聚集和产业集群高效、可持续发展。
(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服务功能。一是探索依托行业协会、专业认证机构等力量,推进建设应急产品认证中心,研究制订应急产品技术标准;通过政府采购、鼓励社会储备等途径,培育应急产品市场。二是依托省应急管理学会、省应急产业协会,探索定期举办应急产品博览会和应急产业研讨会,为应急产品走向市场搭好台,为应急产业发展引好路。三是充分发挥省应急管理学会的智力支持作用,组织权威专家为应急产业发展出招指路;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企业研发人员,聚集应急产业人才。
第五篇:李学勇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来源:《求是》作者:李学勇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着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科教兴省战略,新世纪又启动创新型省份建设并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1%,专利申请量连续3年保持全国首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去年跃居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3%,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第一,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4%。“十二五”时期,我们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战略,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创新驱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江苏是工业大省、资源小省,人口密度全国最高,人均资源全国最少,单位面积污染负荷全国最重,未来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的挑战日益严峻。“十二五”时期,江苏又处于人均GDP从7700美元向1万美元攀升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的知识型经济转变,尽快使科技进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以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升级,以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破解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创新驱动是发挥比较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途径。江苏目前已进入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期、科技创新的活跃期,特别是在新能源、生物技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领域具备一定基础。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提速的情况下,有条件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产业的赶超发展,走出一条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先发之路”。江苏科教资源丰富,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较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创新氛围浓厚,产业发展基础好。把这些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就可以把握发展先机,以创新驱动实现跨越发展。
创新驱动是完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经验表明,创新驱动发展,本质上就是依靠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把创新驱动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不仅依靠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而且依靠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环节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把科技作为创新之要,把人才作为创新之本,把教育作为创新之基,把文化作为创新之魂,推进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社会管理等
方面的全方位创新。到2015年,江苏要力争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三个“翻一番”,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创业投资规模、科技企业总数三个“翻两番”,在全国率先建成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创新型省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核心是推进科技创新。我们将把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作为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的主要抓手,集中力量,集聚要素和资源,把经济转型升级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把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围绕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业提速、传统产业升级“三大计划”,集中力量开展重大技术创新,着力促进科技创新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紧密结合,着力打造产业的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加快构建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创新引领新兴产业跨越发展。江苏新能源产业发展全国领先,风电设备关键零部件占国内50%的市场份额,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全国的60%;节能环保、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快速起步;去年全省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万亿元。要围绕做大做强新能源、生物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实施高新技术攀登计划,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集群,以技术领先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主攻高端技术,瞄准前沿,加快推进重大产业技术研发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培育未来发展的技术优势。发展高端产品,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创新产品的应用示范,努力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与效益同步提高。突破高端环节,推动高技术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向自主研发跨越、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向价值链高端提升的步伐。
以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自主创新的“助推器”,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创新已成为整个产业链技术创新的源泉。近5年,江苏服务业占GDP比重年均提高1.1个百分点,在东部沿海省份中提升最快,但与加快转型升级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不能完全满足制造业需求,传统服务业比重偏高,新兴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支点,大力促进服务业比重提高、结构优化、竞争力提升,加快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江苏制造业基础雄厚的优势,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创意设计、金融、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顺应信息化发展新趋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物联网、移动多媒体等新兴现代服务业。开展先进技术攻关和科技应用示范,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技术结构,提升产业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以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江苏传统产业规模大,38个工业大类中有23个居全国前三位。要顺应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趋势,把大规模改造传统产业作为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推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向高端发展,广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纺织、冶金、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提高装备和工艺水平,增强企业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能力,尽快实现由江苏制造到江苏创造的转变。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技术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实现企业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有效技术支撑。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应用和关键技术集成创新,突出生物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重点领域,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
三、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需要综合保障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关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两个率先”进程,必须在工作推进上有更大力度,在政策支持上有更大举措,在营造环境上有更大作为。要在培育创新型企业上有新突破。创新型企业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要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政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发挥好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激发技术创新的内源动力。深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重点,加快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一站两院三中心”的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兴产业领域创新平台、重点科技园区公共服务平台、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引导企业把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结合起来,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在推进产学研政合作上有新突破。推动产学研政紧密合作,是促进经济与科技融合的突破口,是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关键所在。要创新产学研政合作机制,促进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良性互动、创新成果和产业需求有机衔接,努力实现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优势叠加”,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强化知识产权导向功能,明确产学研政各方的责权利,大力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引导企业主动介入早期研发活动,促进建立资源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
要在建设创新体系上有新突破。优化区域创新布局,着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在抓好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的同时,启动实施省级创新型城市以及创新型乡镇试点,切实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能力。以苏南创新提升、苏中创新跨越、苏北创新突破为目标,分类指导,合理布局,努力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创新体系。大力支持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高水平建设南京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一批创新核心区,加快构建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产业高地,把苏南建设成为深化改革的先行区、高端产业的集聚区、创新驱动的示范区。要在发展创新型园区上有新突破。创新型园区是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结合的重要纽带,也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载体。要按照要素集中、产业集聚、政策集成的要求,加强创新核心区建设,加强重大创新载体建设。进一步拓展创新要素进入高新区的通道,广泛吸引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高层次科技人才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尽快形成创新要素集聚高地。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产业园。
要在造就创新型人才上有新突破。牢固确立人才第一资源观念,坚持高端人才引领,以科学发展为导向、紧迫需求为重点,大力培养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高素质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知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支持高校联合企业建设一批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重点学科和研发机构。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努力培养一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积极引进海外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紧缺人才,构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要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有新突破。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优势,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加快建设面向创新需求的科技公共服务设施,形成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形成以财政资金为引导、社会资本为主体的多元化创业投资格局。学习借鉴国内外创新发展的先进经验,大力推动省部合作、区域合作、国际合作,加快构建支持创新、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政策环境,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不断开创江苏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作者: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