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遥感技术的特性及应用
遥感技术的特性及应用
姓名:XX单位:XXXXXXXXX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遥感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特性,着重介绍了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遥感技术;特性 ;应用
[abstract] :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the basic theory and characteristics are introduced, and th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national economic aspects of applic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human life.[key words] :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Character;application
前言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对自然资源、地理资源和太空资源的开发和争夺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和民族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遥感正是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所产生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 它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本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已经从航空时代进入航天时代。由于遥感技术能够全面、立体、快速有效地探明地上和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其效率之高是以前各种技术无法企及的。因此,遥感技术已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伴随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带来了新一轮遥感应用的热潮。现在,卫星应用覆盖了减灾、健康、环境监测、能源调查等,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许多领域,遥感对地观测技术有着无限光明的应用前景。
1.遥感技术的涵义
遥感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它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也就是利用地面上空的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物上的遥感器收集地面数据资料,并从中获取信息,经记录、传送、分析和判读来识别地物。
当前遥感形成了一个从地面到空中,乃至空间,从信息数据收集、处理到判读分析和应用,对全球进行探测和监测的多层次、多视角、多领域的观测体系,成为获取地球资源与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
2.遥感技术主要特点
2.1 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
遥感用航摄飞机飞行高度为10km左右,陆地卫星的卫星轨道高度达910km左右,从而,可及时获取大范围的信息。例如,一张陆地卫星图像,其覆盖面积可达3万多km2。这种展示宏观景象的图像,对地球资源和环境分析极为重要。
2.2 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
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从而能及时获取所经地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最新资料,以便更新原有资料,或根据新旧资料变化进行动态监测,这是人工实地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无法比拟的。例如,陆地卫星4、5,每16天可覆盖地球一遍,NOAA气象卫星每天能收到两次图像。Meteosat每30分钟获得同一地区的图像。
2.3 获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
在地球上有很多地方,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人类难以到达,如沙漠、沼泽、高山峻岭等。采用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的遥感技术,特别是航天遥感可方便及时地获取各种宝贵资料。
2.4 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
根据不同的任务,遥感技术可选用不同波段和遥感仪器来获取信息。例如可采用可见光探测物体,也可采用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探测物体。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不同的穿透性,还可获取地物内部信息。例如,地面深层、水的下层,冰层下的水体,沙漠下面的地物特性等,微波波段还可以全天候的工作。
3.遥感技术的实际应用
3.1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应用于大面积的地质灾害调查, 可达到及时、详细、准确且经济的目的。在不同地质地貌背景下能监测出地质灾害隐患区段, 还能对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实时或准实时的灾情调查、动态监测和损失评估。为此,我国设立了专门的“地质灾害遥感综合调查”课题, 经过近20年的实践,已摸索
了一套较为合理、有效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方法。在“5.12”汶川大地震的后续救援工作中,遥感技术就发挥了突出作用,第一时间提供了地质地貌变化情况,为政府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了依据。
3.2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成为了人类世界所面临的发展瓶颈。遥感技术应用于宏观生态环境要素的监测,具有视野广阔、获取的信息量多、效率高、适应性强、可用于动态监测等众多优点,同时其技术方法成熟。为此,采用卫星遥感这一面向全球的先进技术,是环境科学研究的必要途径,它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面积、全天时、全天候的环境监测手段,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我们提供常规环境监测手段难以获得的全球性的环境遥感数据,这些数据将成为我们进行环境监测、预报和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
遥感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上既可宏观观测空气、土壤、植被和水质状况,为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也可实时快速跟踪和监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发展,及时制定处理措施,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其从空中对地表环境进行大面积同步连续监测,突破了以往从地面研究环境的局限性。
如赤潮遥感监测。1995年至1997年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开展了“海洋水产养殖区赤潮监测及其短期预报试验研究” ,该项目成功地监测和预报了1997年11月发生在广东沿海和1997年7月发生在浙江的赤潮。开创了国内赤潮卫星遥感实时监测和预测的先河。
3.3 遥感技术在农业气象灾害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 对气象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农业气象灾害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绘制更加清晰、形象的气象图;进行气候资源监测评价;气象灾害评估;气象灾害预警、气候分析评价等等气象服务;建设基于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支持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开发;利用气象数据,结合GIS背景资料对危害区域、危险程度、受害作物面积进行分析、计算、评估,预测洪涝灾害的演进规律,提供受灾区域、受灾人口与损失估算报告, 并根据已有的抗洪措施形成后期应急反应方案以及防灾系统建设方案。
3.4 遥感技术在海洋渔业中的应用
近年来,海洋渔业遥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受到国内外各渔业相关科研单位和大学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遥感技术应用于海洋渔业,具有大面积观测和实时动态监测的优点, 可以获取多种海洋环境要素信息,对预报渔场渔情信息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手段。
3.5 遥感技术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遥感及其相关分析技术为流行病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周晓农等人利用1989年与1995年两次全国血吸虫病抽样调查资料和我国黄河以南1∶100万数字化地图建立了我国钉螺分布的GIS,显示了我国不同地区血吸虫病的流行强度、分布范围、数据来源及时间等。
为应付未来突发事变,可利用遥感技术提供目标地区的流行病学疾病预测资料,以制订卫勤保障计划,保障部队战斗力。美国军方从1982年以来就运用遥感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他们以降雨量和气温以及从LANDSAT-3MSS获取的数据为参数预测了菲律宾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分布,并用来计算美军军事演习期间可能由于血吸虫病而导致的潜在伤亡数;另外还将遥感技术应用于战争时区别自然状态的疾病暴发与由于使用生物战剂引起的疾病暴发的研究。
结束语
遥感作为一门蒸蒸日上的科学技术,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地位已突显出来,近年国家特别强调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应用的标准化规范化技术流程建立为重点,全面推进遥感技术的发展,国家的重视,社会的需求给遥感工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侯春红.公路地质灾害调查中的遥感技术, 中国减灾2007, 3.刘爱容.GIS支持下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科技资讯,2007(7).郑锦秀.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技术, 福建气象学报, 2001(2).周金星.山洪泥石流灾害预报预警技术述评, 山地学报, 2001(19).许强.外界扰动诱发地质灾害的机理分析, 岩石力学, 2002(21).刘志强, 陈纪玲.中国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趋势分析[J].电力环境保护, 2007(2).
第二篇:遥感技术应用概述
遥感技术应用概述
很多人以为遥感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其实这些技术早就已经深入大家的生活。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遥感”这个词,到1972年美国陆地卫星计划发射了第一颗对地观测卫星(LandSat),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军事、国防、农业、林业、国土、海洋、测绘、气象、生态环境、水利、航天、地质、矿产、考古、旅游等领域,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为人类提供了从多维和宏观角度去认识世界的新方法与新手段,遥感技术能够全面、立体、快速有效地探明地上和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其效率之高是以前各种技术无法企及的。因此,遥感技术已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下面就三个方面介绍一下遥感技术:
一、“3S”技术的涵义:
包括RS、GPS、GIS。
RS即遥感技术是指从地面上空的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器上,利用各种波段的遥感器,通过摄影、扫描、信息感应,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技术,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同时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电波导航信号,测量地球表面某点准确地理位置的技术系统;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用以输入、存储、编辑、分析、显示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信息的地理资料系统。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地图数据或图形数据;第二类是文字数据或非图形数据。
二、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
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遥感用航摄飞机飞行高度为10km左右,陆地卫星的卫星轨道高度达910km左右,从而,可及时获取大范围的信息。例如,一张陆地卫星图像,其覆盖面积可达3万多平方公里。这种展示宏观景象的图像,对地球资源和环境分析极为重要。
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从而能及时获取所经地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最新资料,以便更新原有资料,或根据新旧资料变化进行动态监测,这是人工实地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无法比拟的。例如,法国SPOTS5卫星重复覆盖地球周期为1-5天,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气象卫星一天能收到两次图像。美国气象卫星(meteorological 和 satellite 缩合)每30分钟获得同一地区的图像。
获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在地球上有很多地方,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人类难以到达,如沙漠、沼泽、高山峻岭等。采用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的遥感技术,可方便及时地获取各种宝贵资料。
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根据不同的任务,遥感技术可选用不同波段和遥感仪器来获取信息。例如可采用可见光探测物体,也可采用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探测物体。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不同的穿透性,还可获取地物内部信息。例如,地面深层、水的下层,冰层下的水体,沙漠下面的地物特性等,微波波段还可以全天候的工作。
三、遥感技术的应用
1、地质遥感遥感技术应用于大面积的地质灾难调查,可达到及时、具体、准确且经济的目的。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后续救援工作中,遥感技术就发挥了突出作用,第一时间提供了地质地貌变化情况,为政府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了依据。在舟曲泥石流灾害中,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科研人员就使用遥感技术,重点提取了6条沟谷与泥石流发生有关的信息,得到集水面积、流域平均坡度、流域落差和植被覆盖度等参数。经过分析,科研人员判断出,当地哪些地方仍存在泥石流隐患,哪些地段发生大型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小,让前方人员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安排救灾工作。地震预报是举世瞩目的科学难题,利用红外遥感资料进行地震预报和监测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1年3月,观察山西省大同5.8 级地震前卫星热红外遥感图象后发现,震前4~6 天在局部地区出现地表温度场发生增温现象或称暂时异常“热岛”现象, 异常带长80km, 宽30km,距离震中25km,地表亮度温度变化数值由22℃增加到28℃,部分欧美发达国家已进入了实际研究和应用阶段。
2、环境遥感
遥感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上既可宏观观测空气、土壤、植被和水质状况,为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也可实时快速跟踪和监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发展,及时制定处理措施,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其从空中对地表环境进行大面积同步连续监测,突破了以往从地面研究环境的局限性。例如:每年夏收后的秸秆燃烧是个让当地政府头疼的问题。过去监察人员坐车巡查,能去的地方少,大部分火点都被漏掉。现在气象和环保联手,遥感中心通过卫星监测火点,分辨率高达250米的卫星定位可以精确到乡镇,让秸秆燃烧无处遁身,保证环保人员能有效执法。在2009年6月6日全国秸秆焚烧公布的遥感监测结果中,山西省有3个火点,其中就有介休市1个火点,具体位置在禁烧区省道旁经度111.98度,纬度37.082度上。
3、林业遥感
在林业方面,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清查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火灾是林业的大敌,利用航空红外遥感技术,不仅能发现已燃烧起来的烈火,而且可以探测到面积小于0.1-0.3㎡小火情,还能及时预报由于自燃尚未起火的隐伏火情。利用卫星遥感,一次就可探测到上千平方千米范围内发生的林火现象。卫星遥感防火监测服务在吉林省森林和草原防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人烟稀少的原始林区,能及时监测到瞭望岗哨难以发现的火点,为林火的扑救赢得时间,2009年春季防火期间卫星遥感防火监测服务在吉林省森林和草原防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共向吉林省森林防火指挥办公室和草原防火办公室通报热点87处,出色地完成了吉林省春季防火任务,为保卫吉林省实现连续3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目标做出了贡献。
4、测绘遥感
人造卫星每隔18天就可送回一套全球的图像资料。利用遥感技术,可以高速度、高质量地测绘地图。
5、军事遥感
在伊拉克战争中,遥感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打击目标的确定,水源的发现,地下坑道的发现,隐藏所的目标锁定等。为战争的战略指挥和后勤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最大限度的发挥攻击效益,极大的增强了军队战斗力。自动化侦察系统,搜集预处理情报系统,自动化通信系统,气象侦察等,充分保障了空中、地面作战的进行。
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探测范围大,资料新颖,而且为动态变化,还可迅速成图,搜集方便,不受雨雾、地形等条件的限制。科索沃战争就是一场现代化的信息战,科索沃上空20多颗卫星进行了追踪定位侦察,监视部队动态变化并及时传递信息,制导轰炸。阿富汗战争更有着太多的始料未及,B-52的远程轰炸,直接从美本土起飞,飞行上万里,且目标准确,由于传感的精确指导,美泊于印度洋上的航空母舰直接进行导弹发射,阿富汗多山的优势,在遥感监听下亦丧失殆尽,崇山峻岭中山洞的防御亦不能逃脱精确制导的打击,微波的功能让塔利班地下工事无所遁形。
6、农业遥感
农业遥感是指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业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农业病虫害监测,农作物估产等农业应用的综合技术,是当前遥感应用的最大用户之一。在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写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农业生产中积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可见遥感在农业中的重要地位。
①.农作物估产与监测2004年以来,利用遥感估产运行系统得到的冬小麦、玉米的长势、墒情、面积和产量监测结果一直纳入农业部“农情信息发布日历”,成为农业部粮食会商的3大信息渠道之一,通过农业部官方网站对外发布。像遥感站所进行的冬小麦监测、玉米监测就是遥感估产运行系统中的地面调查系统。
②.“3S”集成技术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遥感和GIS结合提供多种数据源,这为建立农田基础数据库奠定了基础。农田基础数据库是农田科学管理的基础。搭载在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上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记录下各种农田操作过程中获得的数据,如作物品种、播种深度、喷洒农药类型以及收获产量,同时记录下田间作业时的位置与范围,灌溉量、化肥使用量、农药喷洒量、喷施部位、使用时间、当时天气状况等,这些都可以记录在数据库内,日积月累,形成农田生产辅助决策系统的重要科学依据。GIS能够根据地块中的土壤结构、有机质含量和土地平整度,结合GPS接收机提供的位置数据,指挥播种机进行定量播种,播种的疏密程度与土地肥力和土壤质地等作物生长环境相适应。在GIS和GPS指挥下,农药喷洒机可以在病虫害发生地去自动喷洒农药。
③.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在小麦生产中,小麦条锈病是损失大、危及范围最广的一种病害。长期以来,我国对小麦条锈病的监测工作仅限于田间取样调查。但是,针对大面积病害的监测,采用人工调查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监测效率很低,等病情上报到有关部门时,往往病害已大范围暴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马占鸿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已能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我国主要小麦品种实施条锈病病情监测。和人工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相比,采用卫星遥感监测效率更高,精度更高。
④.农情监测 农情参数的获取可以用于指导农田的生产管理,实行变量投入,达到优化生产、提高生产率、减少污染,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趋势。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大、探测周期短、现时性强、费用成本低的特点,为农情参数快速、准确、动态地获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⑤.农业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遥感技术使农业动态监测工作可以从几公里甚至几万公里的高度俯视地面资源及其变化,从而开拓了人们的思路和视野,为农业资
源调查、监测提供了更先进、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山西省遥感中心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业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经费是常规方法的1/5-1/10,人力是1/10-1/20,时间是1/5-1/10,经济效益可观,还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
总之,卫星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了立体化、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地对地观测的新时代。就在我们为在网络上通过Google Earth的卫星影像可以看到自己家的房顶感到震撼时,现在我告诉大家:在网络上不仅能搜索到自己家,还能看见阳台上种的几盆花,甚至可以判断哪几盆要浇水;当我们站在某个海滩边,掏出手机,就可以接收到卫星遥感发回的数据:附近哪里阳光充足、哪里的沙滩沙多,哪里的海水污染较少,哪里游泳水温比较合适,这会不会吓到你?中国正在开发比“谷歌地图”更精细的卫星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到2020年,借助该系统,上述的场景就真能实现了,到时我们就可以把整个地球装进自己的口袋。
第三篇:遥感技术应用论文
遥感技术应用论文
遥感技术是指从地面上空的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器上,利用各种波段的遥感器,通过摄影、扫描、信息感应,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技术,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
遥感技术的应用
1、地质遥感
2、林业遥感
3、测绘遥感
4、军事遥感
5、农业遥感
农业遥感是指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业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农业病虫害监测,农作物估产等农业应用的综合技术,是当前遥感应用的最大用户之一。在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写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农业生产中积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可见遥感在农业中的重要地位。
①.农作物估产与监测2004年以来,利用遥感估产运行系统得到的冬小麦、玉米的长势、墒情、面积和产量监测结果一直纳入农业部“农情信息发布日历”,成为农业部粮食会商的3大信息渠道之一,通过农业部官方网站对外发布。像遥感站所进行的冬小麦监测、玉米监测就是遥感估产运行系统中的地面调查系统。
②.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在小麦生产中,小麦条锈病是损失大、危及范围最广的一种病害。长期以来,我国对小麦条锈病的监测工作仅限于田间取样调查。但是,针对大面积病害的监测,采用人工调查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监测效率很低,等病情上报到有关部门时,往往病害已大范围暴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马占鸿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已能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我国主要小麦品种实施条锈病病情监测。和人工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相比,采用卫星遥感监测效率更高,精度更高。
③.农情监测 农情参数的获取可以用于指导农田的生产管理,实行变量投入,达到优化生产、提高生产率、减少污染,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趋势。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大、探测周期短、现时性强、费用成本低的特点,为农情参数快速、准确、动态地获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6、环境遥感
农业现代化要求运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武装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而应用农业遥感技术可以及时了解和准确地收集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信息,提高农业决策科学化水平,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资源区域优势分析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等工作提供基础性和支持性信息,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现化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还没有完全实现。但是,如果我们照搬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等到完全实现现代化之后再去考虑信息化,那么我们就只能行进在历史潮流的末列,与很早就使用农业遥感技术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必然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必须及时、充分地利用遥感技术,以遥感技术推动动现代化,则可以大大加快传统现代化的速度和质量,赢得时间,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甚至有可能实现“后来居上”。在现阶段,要想以遥感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就必需以遥感技术农业开发利用为重点,以提供农业信息为突破口,以遥感技术研究创新为动力,全面推动遥感技术在整个农业领域的渗透和应用,从而推进农业局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第四篇:《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演示、图片对比了解遥感的概念,理解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通过学生讨论、老师讲解,借助大量翔实的图片,使学生理解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
3、借助必要的遥感图片,使学生掌握遥感图片的解译标志,并能够判读简单的遥感图片 【教学重点】
1、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
2、遥感图片的简单判读 【教学难点】 遥感技术的应用 【教学策略】
学生对于遥感技术接触较少,所以课堂上抓住“让学生理解遥感的应用”这一重点,对于过于技术化的问题采用形象化处理,这就需要大量翔实的遥感图片,考虑到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我从google earth上截取了烟台市、芝罘区、烟台三中等遥感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遥感,简单介绍遥感工作原理、工作流程、特点。然后通过大量遥感图片在各领域的具体应用让学生体会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最后以几张典型的遥感图片简单介绍遥感图像的解译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以四幅北京不同的图片(其中一幅是照片,三幅遥感图片)引入遥感的感念,让学生体会“遥远的感知”的含义。
然后分别展示google earth上截取了烟台市、芝罘区、烟台三中三幅遥感图片,以巨大的视觉冲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遥感的世界。
一、什么是遥感技术
1、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遥感的概念、分类
航空遥感 航天遥感
2、以图片的形式简单讲解遥感的工作原理
3、学生自学完成遥感的特点
二、遥感技术的应用
设问:根据遥感的原理你设想一下遥感技术会用在哪些领域?(让学生根据原理初步设想,可以加深对应用领域的理解,学生交流后教师用课件一一验证学生的合理设想)
以图片的形式呈现遥感在各领域的应用
1、在灾害监测
……
2、在环境监测
3、在城市用地变化
深圳城市化变现
三、学看遥感影像
以三张图片学习遥感解译标志
1、图中现状事物是什么?你的依据是什么?浅蓝色的区域是什么?
2、在假彩色遥感图中红色、灰色、蓝色区域分别代表什么?
3、图中你能看出哪些信息?为什么?(用这幅图来区别现状事物中河流与公路)
第五篇: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字数:2479 来源: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2014年4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说出遥感技术的特点,说明其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具体应用于功能。
2、初步学会利用遥感影像中的直接和间接解译标志对遥感影像进行简单解译的方法。
3、认识遥感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影响。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指出地理信息技术概念和核心技术,明确遥感是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组部分;接着介绍了遥感的定义、基本原理、遥感平台、工作过程、主要优点等几个方面的知识。
教材介绍了遥感的主要应用领域—资源普查、灾害监测、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等,使学生认识到遥感技术十分广泛的应用领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生在生活中也能经常看到遥感影像图。
本节的教学要点就是要让学生了解遥感是如何工作的,通过课件直观展示遥感图像,了解它在各部门、各领域的应用情况,初步感知遥感影像的解译方法。
重点、难点:
1、遥感的工作原理、基本工作流程。
2、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与灾害监测、农业中的应用。
3、遥感图像的基本影像特征判读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1987年5月6日至6月2日,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北部发生了特大火灾,在扑灭大火过程中,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整个灭火大战中,国家气象局森林防火总指挥部提供了70余幅反映林火发展情况的卫星影像图,为制定灭火计划、作出灭火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森林灭火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它还能应用于其他领域吗?
一、什么是遥感技术
1、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是对地理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和应用的一门综合性技术,是地理科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核心技术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2、遥感技术的概念。遥感技术就是人们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航空器和航天器),从不同高度的平台,收集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再将这些信息传输到地面,并加以处理,从而达到对地物的识别与监测的全过程。
小知识:航空器与航天器简介
航空器——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飞行器。包括气球、气艇、飞机、滑翔机、直升机等。
航天器——用于航天飞行的飞行器。包括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行星探测器等
3、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的地物对同一电磁波反射率不同。
在距离地球一定距离的飞机、飞船、卫星上、使用光学仪器和电子仪器,接受地面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形式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最后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用于资源评估、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及其他地物变化的分析等。
4、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略)
5、遥感技术的特点。遥感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等特点。
二、遥感技术的应用
1、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目前,遥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它对于推动经济建设、环境改善和国防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遥感技术的应用(列表)(表略)
2、遥感探测的发展趋势。随着遥感应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遥感探测将更趋于实用化、商业化和国际化。
三、学看遥感影像
1、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概念。在遥感影像上,不同地物有不同的影像特征。这些影像特征是判读识别各种地物的依据,这种依据就叫做遥感影像解译解译标志。
2、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分类
(1)直接解译标志
概念:直接解译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的各种特征,它包括遥感影像上的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理、图形等。
作用:解译者利用直接解译标志可以直观识别遥感影像上的目标地物。
(2)间接解译标志
概念:间接解译标志是指能够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的各种特征。
作用:借助它可以推断其他的相关地物。
3、分析和解译遥感影像应注意的问题
实例运用:运用所学遥感知识和解译方法,分析和解译卫星影像。
(1)说说卫星影像中,不同颜色各为哪几类地物。
(2)在卫星影像上判读出道路,用透明纸蒙在上面绘出主要的道路,制作一幅该地区公路交通草图,并将判读出的城市与村庄的大致范围,绘制在公路交通草图上。
判读提示:A.用色调辨认遥感影像,深蓝色、蓝黑色显示的是水文要素,灰白色、浅蓝色显示的是人工建筑,红色显示的是植被。
B.几点说明;①湖泊等自然地物的边界多为圆滑的,人工建筑、工程的边界往往棱角明显;②湖泊、城市为面状,道路、河流多为现状,村庄为不规则的点状和星状;③道路的宽度往往不发生变化,而河流的宽度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宽;④道路相对比较顺直,而河流则弯曲多变。
课堂巩固:
1、装载传感器的平台叫()
A、遥感平台 B、传感平台 C、工作台 D、开发基地
2、遥感的关键装置是()
A、航空器 B、传感器 C、胶片质量 D、磁带质量
3、下列不属于遥感技术特点的是()
A 有利于节省人力、财力 B有利于提高效率
C 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少 D有利于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
4、在联合国对伊拉克违禁武器核查期间,专家使用美国的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时主要运用()
A 遥感技术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定位技术 D 计算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