鄯善县“十二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21:59: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鄯善县“十二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鄯善县“十二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

第一篇:鄯善县“十二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

鄯善县“十二五”文博事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时期,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崭新阶段,为文博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机,我们要紧紧地抓住机遇,勇敢的面对挑战,化压力为动力,脚踏实地,迎难而上,为鄯善县的文博事业的大发展再创辉煌。

“十二五”期间目标、任务及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文化立县”的发展战略,以 “四有”工作为抓手,不断夯实文物工作基础,构建科学有效的文物保护体系,提高全县各族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全力营造鄯善县文物工作的良好环境。

二、发展目标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鄯善县文博工作力度。到2015年把鄯善县发展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先进县;文物保护面覆盖到县域内所有文物遗址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状况明显改善;做好博物馆的经营管理工作,不断充实馆藏文物,将博物馆打造成为楼兰缩影之地、历史文化胜地、爱国教育基地。

三、主要任务

在“十二五”文物事业的发展中,鄯善县文物局将结合本县文物工作实际,依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健全和完善四个长效机制(县、乡镇、村三级文物保护机制;打击文物犯罪机制;文物保护宣传机制;文物犯罪举 1

报奖励机制);扎实推进各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建设;强化文物保护单位的巡查维护;加强博物馆经营管理,确保博物馆有序运营。力争到2015年鄯善县文物保护单位都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文物保护观念深入人心,形成全民参与保护文物的良好氛围。

“十二五”期间项目建设规划

2010年至2015年,鄯善县文物保护项目的建设计划重点是县域内长城资源遗址的拉网围栏工程;吐峪沟石窟的修缮工程;鲁克沁王府(柳中城遗址)保护工程;鲁克沁郡王夏府的维修工程;影视基地(柯克亚、大马营)的道路建设工程;坎儿井的加固维修工程等内容。

一、长城资源遗址的拉网围栏工程

鄯善县境内的长城资源遗址(烽燧、戍堡、古墓葬)在对研究吐鲁番地区古代的军事防卫、建筑、丧葬等方面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计划在不改变历史面貌及环境特征的情况下,在长城资源遗址保护范围的外围划定保护区域以围栏的形式拉设铁丝网,并竖立保护标志碑,明确保护级别和保护范围,以半隔离的状态防止人畜破坏。由于工程涵盖范围大,施工强度高,预计工期为三年。

二、吐峪沟石窟的修缮工程

吐峪沟石窟于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洞内的佛像、壁画是研究我国佛教文化、佛教美术史、建筑史的历史依据和实物资料,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石窟位于吐峪沟大峡谷景区内部,人为破坏和自然破坏较为严重,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计划开展洞内修缮工程。一是结合实际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修缮项目,争取国家专项保护

资金;二是聘请专业人士制定保护修缮方案,解决施工技术难题,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工程顺利有序进行;三是对木栈道进行加固维修,保障游客安全。由于工程技术难度大,施工要求高,预计工期为三年。

三、鲁克沁王府(柳中城遗址)的保护工程

鲁克沁郡王府建于明代万历七年(1580年),额敏和卓被封为郡王后,郡王府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扩建,共有六代郡王在此生活过,现仅存台基。据专家考证,鲁克沁郡王府所在地也是汉代西域重镇——柳中城的遗址,周边是汉唐屯垦之地,对于研究研究中国古代史、西域历史、西域军事史都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学术价值。计划采取有力措施实施原址保护。一是聘请专业人士按照可查史书的记载将鲁克沁郡王府的原貌复原成模型,在博物馆展示六代郡王的政治、社会和生活史。二是对在王府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非法占用的土地、居民以及违规建筑等进行有计划的征迁,逐步还原其历史风貌,突出文化气息和地域特色;三是在王府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外围拉设铁丝网,以半隔离状态防止人畜破坏。预计工期为两年。

四、鲁克沁郡王夏府的维修工程

鲁克沁郡王夏府主体建筑为伊斯兰式结构,上下两层,一楼为窑洞式建筑,二楼为平顶式建筑,前有凉亭,后有果园,是鲁克沁王夏天度假休闲的庄园,保存较为完好,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鉴于目前凉亭倾斜明显,面临坍塌的危险,果园围墙毁坏严重。在“保持文物原有的整体性,不改变文物结构和原状”的前提下,计划对郡王下府实施维修,一是将郡王夏府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带内的违规建筑有计划地进行拆迁,恢复其历史风貌;二是聘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在文物专家的指导下将凉亭立柱扶正、加固、维修。预计工期为一年。

五、两个影视基地的道路建设工程

目前,鄯善县的两处影视城(柯克亚、大马营)已先后承拍了多部各类题材的影视作品,在影视界当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为扩展影视城的内涵和外延,做好仿古建筑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借助拍摄西域题材、历史题材影片的契机,对外进行尊重历史,保护文物的宣传。计划开展两个影视基地道路修建工程。预计工期为两年。

六、坎儿井的加固维修工程

坎儿井是劳动人民长期与大自然斗法的智慧结晶,与京杭大运河、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它是吐鲁番人民生产生活的保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鄯善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显示:鄯善县共有坎儿井414条,其中废弃消失的坎儿井有36条,有水坎儿井85条,干涸的坎儿井有293条。计划对有水坎儿井在原有保护的基础上实施加固维修工程。一是联合乡镇政府组织人力和物力对坍塌的坎儿井进行疏通。二是争取专项保护资金完善现有保护设施。三是聘请有资质的施工队按照既定方案开展加固维修工程。预计工期为两年。

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保障措施

“十二五”规划是实现鄯善县文博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的五年规划,目标大,任务重,在机遇和挑战面前,需要有领导部门的正确决策,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各部门的协调和有效的责任制的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1、充分发挥鄯善县文物保护领导小组的作用,统一协调文物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将文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领导班子分工中,要有一名班子成员分管文物保护工作,作为本部门文物保护工作第一责任人,加强对文物工作的组织领导。

2、按照文物工作“五纳入”的要求,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鄯善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

3、健全和完善“县、乡(镇)、村三级文物保护机制”、制定出台文物保护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及奖惩制度,每年政府与乡镇,乡镇与各村委会层层签订责任状,充分调动乡镇、村委会保护文物的主观能动性,推进文物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

二、建立财政经费投入机制

按照文物工作“五纳入”要求,将文物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文物工作和博物馆事业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县财政每年设立100万元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并逐年按财政收入的0.05%递增。切实保障鄯善县文物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加强文物法制建设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制定出台鄯善县《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办法》、《博物馆管理办法》等文物保护法规。

2、加强文物执法队伍建设,配备专职文物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行政执法水平,加大执法力度,发动基层群众共同参与文物保护,共同打击文物犯罪行为。

3、建立打击文物犯罪长效机制。紧密联合公安、司法、检察等部门成立专项整治小组或机构,专门研究、协调,依法严厉打击盗墓、盗窃、倒卖、走私文物和破坏文物本体及其历史风貌等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遏制各类文物犯罪,切实维护文物安全。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行政许可法》等相关法律规定,遵守文物行政审批制度,严格规范审批程序,凡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已普查的文物点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施工建设、挖掘、爆破、钻探等作业的,必须报请鄯善县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审批。坚决禁止对文物资源的无序、过度、破坏性开发和利用。

四、拓宽文物对外交流合作的渠道

文物对外交流合作工作要与鄯善县对外宣传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做好博物馆对外开放展示的同时,主动和一些文博工作较为先进的县市以合作调研、举办文物互展、召开文物保护座谈会、互派干部学习等方式进行积极的交流与合作,吸引文物学者对鄯善县文物保护研究的关注,带动鄯善县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鄯善县文物局

二0一0年一月十五日

第二篇:张掖市民乐县十二五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

张掖市民乐县“十二五”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

根据《甘肃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意见》的文件精神要求,为科学编制我县“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推动我县文物事业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特制定我县文物保护“十二五”规划。

一、文物保护单位概况

(一)基本情况

民乐县现有博物馆一座,藏文物8815件,其中珍贵文物154件,中心库房2个150平方米,不可移动136处(“三普”后的数据),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5处。馆藏的八千余件文物,时间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迄近现代,尤以四坝文化和汉代陶器蔚为大观。藏品门类繁多,涵括陶瓷、书画、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牙角等,藏品中有大量的稀世珍品。馆藏的116幅水陆画,时代从明初到清代,质地有绢、布本两种,画面工笔重彩,用金银粉、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颜料绘就,颜色至今仍鲜亮如故,对研究中国宗教文化、绘画艺术、民俗信仰、服饰装潢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十一五”期间,全县文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全面完成了民乐县“十一五”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各项任务,加大保护力度,充分发挥文物主管部门和文博单位的职能作用,使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形成了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1.田野文物保护情况

民乐县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部,历史悠久,人文发达,现存野外文物136处。国保单位2处,省保9处,县保125处。由于我县文物分布点多、面广,民乐县博物馆作为县内文保单位的保护管理机构,始终把保护国家文物安全视为天职。目前我县已形成了县文化文物出版局督检,县博物馆巡查,村文保员看护的三级网络保护体系,实行文化文物出版局每季度检查1次,博物馆每月检查1次,并每周同文保员电话联系1次的管理制度。有效地遏制了文物被盗案件的发生。“十一五”其间,先后破获3起盗掘古墓案,妥善解决了3起在墓群保护范围内扩推耕地,破坏墓群的事件,震慑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遏制了附近村民对文物保护区的“蚕食”,确保了文保单位的安全。

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实施以来,县上组建了以博物馆专业技术骨干为主重要力量的文物普查工作队。博物馆举办了民乐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培训班,对文物普查工作队员、全县各乡镇文化专干、文保员进行了培训,制定了民乐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阶段的工作任务,目前全县文物普查工作正在按计划顺利进行。

在近几年的文物保护工作中,成立了文物保护所2处,县博物馆组织专业人员编制了县域内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记录档案,树立了20多处重要文物点的保护标志,制作保护界桩150多条,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逐步完善了“四有”工作。

2.积极创新,加大博物馆建设工作力度

民乐县博物馆于成立于1989年,现有在岗人员13名,其中:其中有中级职称的2名,初级职称的2名。2009年上级文物部门投入资金55万元,地方自筹资金35万元对博物 馆进行了维修改造,做了“民乐县历史文物展”、“水陆画展”2个固定展厅;上级文物部门投入8万元,地方自筹资金12万元对博物馆展厅、文物库房架设了监控监控设施一套,博物馆将于2010年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结合县博物馆的建设,我们进一步加大了文物征集力度。积极筹措文物征集费,有计划、有重点地抢救征集了一批珍贵文物,5年来共征集文物近百件。

(三)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保护资金短缺。由于2003年10月25日,我县遭遇6.1级强烈地震,好多文物受损,特别是古建筑受损严重,如省保单位上花园戏台、四家魁星楼均发生倾斜,面临倒坍的危险。虽

然政府在文物保护方面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但仍难以满足文物保护工作的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动员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环境尚未形成,以国家保护为主、动员全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机制未能建立。

资金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使得博物馆在建设、征集、陈列、展览等主要功能方面工作难以开展。由于资金短缺,一些文物保护单位的日常维护、基础性工作及抢救性保护工作难以开展,致使一些文物遗址年久失修。

2.文物古迹保存环境有待改善。在硬环境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十一·五”期间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开垦荒地和违章建筑的现象比较突出,严重破坏了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环境风貌。

3.文物古迹保护各项基础工作仍很薄弱。文物的登记建档工作还不够完备,“四有”工作尚未完成,仍有相当数量的文物保护单位没有制定专项保护规划,一些文物保护单位的安防设施,文物的保存设备尚不完善。

4.文物古迹保护专业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现有文博队伍在数量、质量上,仍不能适应文物事业发展的需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人才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够合理,特别是文物保护、修复、研究方面的人才缺乏。

二、“十二五”文物保护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以文物保护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为目的,积极探讨提升文物工作对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率的有效途径,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四有”建设,创新工作思路,做到文物事业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两促进、两提高。

(二)总体发展目标

通过积极争引项目,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文物保护机构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强化管理和专业人员培养等措施,以改善文物保存环境为着力点,以博物馆新建、库房改扩建和安全设施建设及大型古遗址(含古建筑群)的管理用房和环境整治、安防消防建设为重点,进行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建设,争取到2015年,能够初步解决馆藏文物保存、古遗址保护的薄弱环节,使文物保存环境有一个较大的改观,尽可能降低文物的损毁程度,提高文物保护水平。

(三)“十二五”文物保护项目及经费需求

1.民乐县博物馆展示提升

民乐县博物馆于1989年1月成立,有两个在1997年制作的固定陈列室,展出文物180件,展线长度140米,展柜均系80年代制作。自开放以来,只对少量展品作过调整,展示服务水平较低,难以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博物馆原有陈列一直以文物藏品为中心,主要注重藏品的安全性,加之展览规模小,受益面狭窄,形式设计和展示手段落后,发挥不了文物的应有价值,致使服务功能不完善,服务面狭窄,影响了观众的观赏兴趣,使本来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展览变得呆板而疏远了观众。

“十二五”期间,对我县博物馆展览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具体为:在内容上,对展品作大幅度的调整,增加和完善原陈列大纲内容;在形式上,改变参观线路,重新进行形式设计,以突现本县文物特色的艺术魅力为提升主题,为观众提供一个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展品丰富,主题突出,文物精品内涵深刻,容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精品展览;在服务上,增加和改造博物馆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组织流动展览,送展到农村,普及文物法规,提高群众保护文物的法律意识,让人民群众享受文化发展成果。展览提升共需资金300万元,申请中央资金投入24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60万元。

2.民乐县博物馆馆舍维修

民乐县博物馆有馆藏文物8815件,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经费十分困难。1997年县上修建了文化中心大楼,博物馆设在三、四楼,有了库房、展厅、陈列室。但内部设施简陋,缺少柜架、襄匣等,使诸多文物无法存放,消防、技防设施也不齐全,文物藏品的安全始终没有保障。特别是2003年“10·25”强烈地震后,整个博物馆受损严重,库房、展厅尤为严重,多处裂缝,屋顶渗漏,对馆藏文物安全威胁较大。虽经局部加固维修,仍难达到文物保存和展出要求。

“十二五”期间,拟对博物馆馆舍进行加固维修,规划加固维修展厅、库房及博物馆顶部防水处理。维修面积2000平方米,按当地每平方米造价2000元计算,共需资金400万元,申请中央资金投入32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80万元。

3.民乐县博物馆保存环境达标

民乐县年内最高气温在34℃,最低气温在-11.5℃,昼夜温差在14℃,平均相对湿度相差54,因环境造成文物不同程度受损,虽经专家对部分文物进行了技术保护和维修,但库房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保存条件未得到根本改善,不久后修复过的文物又“旧病复发”,文物保存条件达不到《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试行规范》和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

“十二五”期间,计划改善文物保存环境,使文物保存环境基本达标。主要是对文物库房250平方米范围进行标准化改造,包括空气调节、温度、湿度控制系统、有害气体监测、柜架囊匣和消防报警系统等内容。通过项目实施,使博物馆文物库房的文物保存条件基本达到《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试行规范》的要求。该项目改造面积250平方米,按当地每平方米造价3000元计算,共需资金75万元,申请中央资金投入6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15万元。

4.八卦营城址保护规划编制

八卦营城址是国务院于2006年5月25日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址座北面南,规模宏大,城防结构复杂,由外城、内城、宫城三部分组成。外城平面呈“回”字形,南北长690米,东西宽594米,面积41万平方米合615亩。城垣基宽14米,顶宽5米,残高4米。内城置于外城之中,南北长354米,东西宽310米,面积11万平方米合165亩,城垣基宽10米,残高2米。内外城各设护城河一道,南垣正中辟门。内城中部置宫城,宫城内筑40米×40米×5立方米的夯土台,面积近1600平方米,俗称“紫英台”。城西部被南来的童子坝河冲断,在其断面内和城内地表遗存大量的汉代陶片,砖瓦残块,城内出土汉代铁犁、五铢钱、大板瓦、陶器残件、和石磨残块等。城址东北300米处有一座40米×50米×5立方米的高台,俗称“点将台”。

“十二五”期间,计划对八卦营城址保护规划编制:

4.1对八卦营城址进行科学的价值定位,并分析现存问题;

4.2界定保护区划,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4.3制定保护措施,策划相应的文物保护工程;

4.4编制环境规划,整治环境效果;

4.5制定展示规划,组织展示路线,策划展陈布局;

4.6编制基础设施规划,组织科学、合理的安防、消防、环境卫生等设施;

4.7编制管理规划,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以后的世遗管理提供依据;

4.8制定规划分期,并提出近中期的投资估算。

该项目经概算共需资金85.2万元,申请中央资金投入68.2万元,地方自筹资金17万元。

5.八卦营城址保护设施建设

八卦营城址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八卦营城址城西部被南来的童子坝河多次冲断,一到每年的盛夏雨季,河水暴涨,仍然冲刷着河东岸,“点将台”有被冲垮的危险。虽然古城遗址和八卦墓群有文保员看护,但离村子较远,在深夜时,有时会有盗贼行动。

“十二五”期间,计划在遗址保护区新建文物保护管理用房一处400平方米,专门对八卦古

城遗址和八卦墓群的文物进行保护,并用围栏围圈城址,设置保护区界桩、界碑。该保护经概算共需资金141.85万元,申请中央资金投入113.48万元,地方自筹资金28.37万元。

6.八卦营墓群保护维修工程

民乐县八卦营墓群,面积约20万平方米,有券顶砖室墓、壁画墓、土室墓、瓮棺、钱棺等。出土文物有陶灶、陶杯、铜镜、钱币、木马、汉印等诸多,文物藏量很大,现馆藏的一级文物“一刀平五千”等都是该墓群出土的,1981年11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盗掘古墓歪风盛行,八卦营墓群深受其害,经过现场调查,暂发现有10座墓葬有保存完整的汉晋壁画,估计还有很多未发现的墓室壁画。1993年春,市文物专家协助博物馆,对其中3座墓室进行了清理记录。发现1号墓室四壁均绘有壁画,依次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下部绘有水波、山峦、兵器等,2号墓绘有女娲、金乌、玉兔。3号墓绘有北斗七星、山峰树木、独角兽等。此3座墓壁画风格略同,墓壁平滑、上涂刷白粉,然后用墨线勾绘,丹砂、土红、石青着色,绘画技法上运用中国传统线描手法、构图随意简练、用笔流畅自如。所有墓室壁画是不可多得的绘画艺术宝库。

“十二五”期间计划加固墓室15座,修复已盗墓葬的墓室壁画10座。概算资金:95万元。申请中央资金投入76万元,地方自筹资金19万元。

7.八卦营墓群环境风貌保护

民乐县八卦营墓群1981年11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20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陶灶、陶杯、铜镜、钱币、木马、汉印等诸多,文物藏量很大,现馆藏的一级文物“一刀平五千”等都是该墓群出土的,近年来盗掘古墓歪风盛行,八卦营墓群深受其害,经过现场调查,暂发现有10座墓葬有保存完整的汉晋壁画,估计还有很多未发现的墓室壁画,这些墓室壁画是不可多得的绘画艺术宝库。

“十二五”期间计划对八卦营墓群环境风貌保护,修建八卦营墓群管理用房一座200平方米,每平方米2000元,计40万元;将墓群用围栏围护起来,使用防护网6000米,每延米100元,计60万元;引水管道1000米,需资金40万元;该保护项目共需资金140万元,申请中央资金投入112万元,地方自筹资金28万元。

8.东灰山遗址保护设施建设项目

东灰山遗址是由堆积较厚的灰土层形成的荒丘,群众称为灰山子,经考证属青铜时代遗址。198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南北长600米,东西宽450米,面积约27万平方米,高约3—4米,地表遗存大量的红、褐色陶片及石器、兽骨,断面文化层厚0.5—1.7米。历年来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等,特别是在遗址中发现的小麦、大麦、粟、高粱等炭化粮粒,对我国农作物种植历史、农业的发展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遗址被东侧的一条水沟冲断,使文化层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工业项目建设日益增多,农民开荒种地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标志碑和四址桩屡屡遭到破坏,严重危及到了文物本体的安全,现急需进行抢救性保护,防止再遭破坏。

“十二五”期间,计划在遗址东侧的水沟内砌长1公里、高1.5米的挡水墙一条、分水闸一座,并砌1.5公里长的支渠一条,设计工程总量900立方米,每立方米2000米,需资金180万元。在遗址四周设置防护网1500米,每米200元,需资金30万元,用来阻止生产生活活动对遗址造成人为破坏;该保护项目共需资金210万元,申请中央资金投入168万元,地方自筹42万元。

9.六坝圆通寺塔防雷系统工程

六坝圆通寺塔于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塔为砖土木结构,始建于明代,历经几次维修。圆通寺塔离居民住房较近,塔体高出周围建筑,没有一套完整的防雷系统设施,加之民乐为雷电高发地区,一遇雷击,存在重大火灾隐患,急需安装

一套性能先进的防雷系统设备,以防备文物和人身安全。

“十二五”期间,计划在塔周围安装防雷系统一套,系统工程包括:接闪、接地、引下、屏蔽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等。该保护项目经概算勘察、设计费3万,设备器材购置费60万,管线敷设费7万,共需资金70万元,申请中央资金投入56万元,地方自筹资金14万元。

10.六坝圆通寺塔环境风貌保护工程

六坝圆通寺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国家文物局文保函[2003]289号《关于圆通寺塔勘测报告修缮方案的批复》,批准了省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制定的维修方案。2004年,省文物局同意立项对圆通寺塔进行维修,同年3月19日下发了《关于民乐圆通寺塔维修施工方案》的批复。2004年8月12日开工修缮,历经82天,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修复任务。

圆通寺塔地处在六坝镇六南村居民区,东、南两面都有村民居住,地势低凹,水路不够畅通,常遭雨水损害,直接威胁着塔的安全。此外,塔周围环境破坏严重。除了居民离塔较近,柴草和垃圾堆集在塔附近外,在圆通寺塔东面40米处,有一通讯铁塔,高50多米,此建筑与其不匹配,不仅严重影响了文物的周边环境,还危机到了文物的安全。

“十二五”期间,计划对圆通寺塔周围环境进行保护。按照塔的保护范围(距塔四周50米),四周建设围护栅栏墙500米;新建大门一座,设置遗址区环境气象监测和重点保护区域环境监测系统各1套;拆除保护区内的现代建筑物,清除杂物,硬化塔的保护区;新建圆通寺塔保护管理所一座,派专职人员对圆通寺塔进行看管、护卫。经预算:10.1栅栏墙:500米×500元/米=25万元

10.1遗址环境气象监测系统:3万元

10.2重点保护环境监测系统:5万元

10.3硬化:2100平方米×50元/平方米=10.1万元

10.4管理用房:300平方米×2000元/平方米=60万元

以上保护项目共需资金103.1万元,申请中央资金投入82.48万元,地方自筹资金20.62万元。

11.六坝圆通寺塔安全防范系统工程

六坝圆通寺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历经几次维修。圆通寺塔由于地处六坝镇中心,与集市相邻,周围为民房,环境复杂,加之平时人流密集,目前无任何技防设施,一旦发生事故案件,不能及时发现,将会造成巨大损失,为了确保文物和人身安全,加大安全防范的技术含量,急需安装一套性能先进的安全防范系统设备。

按照《文博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规定》的要求,“十二五”期间,计划安装防盗报警监控系统一套,包括系统工程包括:探测系统、控制系统、传输系统、通讯系统、巡更系统、门禁系统、接地系统。该保护项目经概算勘察、设计费5万,设备器材购置费 25万,管线敷设费 5万,机房装修费及其他费用 5万,共需资金40万元,申请中央资金投入35万元,地方自筹资金5万元。

12.西灰山遗址保护设施建设

西灰山遗址198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东西长252米,南北宽约210米,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属青铜时代遗址,遗址地表为软戈壁,地势平缓。遗址中部有孤立的砂丘。遗址本体有灰土和砂土构成,土质松软。文化层堆积厚度约0.5—2.7米。文化层内发现有炭化麦粒、谷粒、骨针等。地表散布有大量的石器、陶器。石器多为砍砸器,陶器有夹砂彩陶、红陶。彩陶片纹饰除直线、折线纹外,还有网格纹、连弧纹。遗址保存完好,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又是极为珍贵的从旧石器到青铜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

在遗址西侧有一条干河从南到北穿过,每年雨季到来,泛滥的洪水都对遗址进行着冲刷。同时,由于遗物丰富,价值较高,距离居民地较远,长期被文物犯罪分子觊觎,亟需进行抢救性基础设施建设,防止进一步遭到盗挖。

“十二五”期间,计划在遗址西侧修筑1条长0.8公里,高1.5米的拦河坝。在遗址外围建设管护用房300平方米,包括简易装修和配备简单办公用具;在遗址四周设置防护网1600延长米,阻止生产生活活动对遗址造成人为破坏;

该保护项目经预算:

12.1设计工程量650立方米×2000元/立方米﹦130万元

12.2管护管理用房:300平方米×2000元/平方米=60万元

12.3防护网:1600米×100元/延长米=16万元

以上保护项目共需资金206万元,申请中央资金投入164.8万元,地方自筹资金41.2万元。

以上项目预算资金共1866.15万元,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495.96万元,地方自筹资金370.19万元。

三、保障措施

(一)依法行政。

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大力宣传和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政策。在此基础上,尽快出台适合我县实际情况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相关条例,努力营造规划实施的有利环境。

(二)完善机制。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物保护工作“五纳入”规定,建立和健全各级文物保护机构和执法监督机制。

(三)加大投入。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相应逐步加大政府对文物保护资金的投入。以政府为主,创新融资渠道,提倡多渠道筹集文物保护经费,努力落实规划项目投资。

(四)加强队伍。

高度重视文物保护专业队伍建设,多渠道、多模式培养和引进文博专业人才。改革用人机制,合理配置,优化结构,不断提高文物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第三篇:“十二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

安定区永定路街道“十二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全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步伐,推动全区广播电视事 业全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定西市安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全区广电事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广播电视工作以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基调,以创品牌栏目,出优秀节目,提升收视率为目标,坚持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充分发挥广播电视 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紧密结合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重点,创 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出了一大批有思想、有深度、有影响的宣传 报道。全面反映了全区各条战线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 成果,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重要会议和重点工作宣传及时准确。围绕贯彻全区重要会议精神和落实重点工作,突出宣传马铃薯、畜草、劳务、早作高效农业等特色产业开发以及项目建设、工业建设、城镇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取得的成就,展示社会事业、民生改善、平安创建、党的建设取得的成就,精心策划,超前安排,积极开展战役性宣传。年播出新闻稿件1600多篇,社会评论文章370多篇,新闻摘要1400多条,监督性报道50多篇。先后制作专题片50多部,共播出专题稿件4600多篇。

(二)对外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坚持定期走访定西电视台、定西日报社、甘肃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及时报送新闻节目,加强外宣通联工作,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外宣通联稿件的质量。每年在省、市级媒体播出稿件200多篇。

(三)着力制作新栏目,不断提高自办节目的质量和水平。五年来,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开设《全区项目建设回眸》、《区政 府10件实事办理》、《作风建设年活动》等专题栏目26个,播发新闻节目300多篇。

(四)加大稿件创优力度,提高新闻采编播制水平。累计向 省、市新闻媒体选送稿件658件,向市级报送创优稿件118篇,获奖65篇。其中,«总书记二访大坪村》、《温总理来到咱农家》获省级一等奖;«温总理的土豆情》获省级二等奖,«农村妇女韩玉芳依靠劳务输转坐上了飞机》、《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电视进万家工程让贫困群众看上了彩色电视》、《全省首小循环经济园区在定西启动建设》等获市级一等奖。

(五)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卓有成效。一是广电中心综合楼建设项目。该项目总占地面积4463.15平方米,建写在面积4660.07平方米,总投资982.85万元,其中列入灾后重建资金600万元,已全面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二是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共建成20户以上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1195个点,21196户,涉及19个乡镇,总投资720.66万元,覆盖约9万多人口O三是中央农村无线覆盖工程。投资87万元,完成了高峰转播台的维修改造任务,对原房屋进行了维修改造,对原有设备全部进行了更换。四是有线电视通达乡镇工程。完成了内官、晚口两乡镇有线电视延伸工程,覆盖农户3000多户1200多人。目前,全区广播覆盖率达88.1拢,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2.73%。

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率先科学发展,加快经济转 型,建设首善之区”的战略部署,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推动广播电视工作发展转型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重点,解放思想、增强活力,开拓创新、壮大实力,不断增强广播影视舆论引导能力,全面展示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基本原则

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坚持“三贴近”原则,以不断提高节目质量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坚持正确 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

广播影视舆论引导能力显著提高。将安定区广播电视台、广播电台建设成为技术先进、信息量大、覆盖广泛、影响力强的新闻媒体,舆论宣传主阵地作用更加凸显。将新闻报道的着力点放在区委、区政府对各项工作决策运筹过程上,向人民群众在第一时间传递好、报道好决策的背景、内涵、实施情况和成果。从群众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开掘群众密切关注的信息。

全区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3%,力争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实现一个行政村一个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的目标。

---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广播电视工作队伍。

---制作一部有较大影响的电视专题片。

---培养若干名在全市范围内叫得响的记者、编辑、播音员、主持人。

创优节目多个获省级奖励。

---创办市内名牌栏目。

---加强事业建设,保证优质、安全播出。

---经营创收每年递增· 2015年达到40万元。

四、“十二五”广播电视重点项目

一是20户以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积极争取实施好 20户以下自然村“村村通”工程,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在农村的 有效覆盖范围。“十二”时期,全区计划新建20户e以下自然村“村 村通”工程2198个点,涉及全区四个乡镇,覆盖盲村户数39365 户,重点解决边远山区农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难的问题。二是广播电视传输覆盖工程。总投资2350万元,好区广播电视台录音(像)室新增数字摄像机、录像机、时基同步器、调光台等设备28台(套);对条件较好、交通方便的乡镇实施电视节目信号有线延伸,对其余乡镇实施微波传输。新建高峰、葛家岔、石泉3个电视差转台。

五、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对广播电视工作的领导。从体现科学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广播电视事业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把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

(二)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人才培训体系;实施广电人才培养工程,建设行政管理、专业技术、产业经营三支人才队伍;制定完善奖励机制。对节目创优上有重大成果、其他方面有突出成绩者给予重奖;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岗位练兵,加强业务培训II;引进所需各类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进一步推 进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全员聘用制,按岗定酬。

(三)加大对广电事业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广电项目的资金支持。切实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逐年加 大政府对广播电视事业的投入。

第四篇: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编制单位:市农业局

一、发展目标

至****年,我市粮食总产达**万吨,棉花*.*万吨,花生*万吨,瓜菜**万吨,果品*万吨,肉类*.*万吨,禽蛋*.*万吨,鲜奶*万吨,水产品*.*万吨,林木覆盖率达到**%,农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年均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年均递增*%。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农村经济结构与市域布局

(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坚持“产业调优、品种调良、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总体思路,着眼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稳定产量,提高品质,增加效益。一是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做大做强特色产品,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化工程,在巩固粮食高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标准化农业,重点鼓励支持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加工,拉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基地化生产。二是大力发展畜牧水产养殖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扶持养殖大户和畜禽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养殖上规模、规模上配套、配套创品牌、品牌创名牌上下功夫。三是林果业。着力加强速生丰产林、经济林建设,大力发展林菌(禽)间作种养增加丰产林综合效益。四是积极推进标准化农业,发展精准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重点发展农产品工企业、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分流,充分就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力争到****年,基本建立起结构明显优化、布局较为合理、素质显著提高、活力进一步增强,能够较好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新框架。

(二)市域布局

*、种植业布局

一是优质粮产业。以发展优质小麦、玉米、水稻为主,在生产趋势上以优质高产并重,按全生产和商品化提高为目标,++++++++、++++、++++、++++等镇为主大力发展优质小麦和优质玉米种植,优质粮率达**%以上。以++++、++++街道及沿运夹河套地带为主建成*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力争将我市建成优质粮生

产基地县;二是瓜菜产业,以发展品牌菜为主,露地菜与反季节菜并重,以品牌菜创名牌,名牌菜增效益为目标,市域分布在沿大沙河两岸的++++、++++++++两镇及++++、++++等镇,尽快形成*万亩食用菌、*万亩水田藕、*万亩大白菜、*万亩土豆、*万亩黄瓜和西红柿及*万亩拱棚辣椒种植的蔬菜生产基地;三是油料和小杂粮生产,以发展油料经济作物为主,小杂粮市域化发展。小杂粮主要分布在++++、++++等镇山市丘陵地市,平原镇以栽培夏大豆和花生为主。饲料作物种植,以沿河道两岸及山市丘陵地带,食草畜禽养殖基础较好的++++、++++等镇为重点,从****年开始,前三年试点,后两年大面积推广。

*、林牧渔业布局

实施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必须把畜牧业放在突出位置,努力提高林牧渔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一是林果业。在产业布局上重点建设四大基地,即以++++镇黄丘山市为主的甜桃生产基地,以++++镇南部山市为主的大枣、板栗、冬枣等杂果基地,以++++镇西部山市为主的石榴、甜杏等杂果基地,以++++、++++、++++++++、++++镇为主的速生杨丰产林基地。

二是畜牧业。在产业布局上,全市围绕粮食转化增值和秸杆开发利用,以适度规模为基础,把食草节粮型畜禽作为发展重点。生猪生产重点放在++++、++++等镇,肉蛋鸡主要放在++++、++++、++++++++等镇,肉牛以++++镇为发展重点,示范秸杆青贮饲料喂养,奶牛重点放在++++、++++++++等镇,肉鹅重点放在++++、++++++++镇,肉兔立足++++++++镇向全市扩展。

三是渔业。在市域布局上,以++++、++++街道、++++++++等镇街水塘养鱼为主,建成****亩的名优鱼精养基地,沿运重点发展网围养殖,搞好鱼、藕综合开发,建立立体生态渔业生产基地。

*、农村第三产业布局

****年,农村一二三产业比例达到**:**:**。重点培育**大龙头企业,开发**大名牌产品。

三、主要政策措施

(一)稳定落实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政策。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土地承包期延长三十年不变的政策,签订承包合同,发放经营权证书,加强规范化管理,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

包权、生产自主权和经营受益权。要逐步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在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促进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允许土地使用权租赁、转让、入股、反包,进一步促进土地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

*、认真落实惠农政策。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扶持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积极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发展集体经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要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完善农业企业运行机制,努力在“五荒”拍卖、农田林网、小型水利设施等拍卖承包上取得新进展。

(二)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化进程

*、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加快步伐,不断探索新机制,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真正把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成集科研、开发、示范、推广、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窗口。

*、实施良种产业化工程和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把引进、推广新品种作为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根本措施来抓,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引进名优稀特品种,搞好品种搭配,实施良种统繁、统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商品价值,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重点推广农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的先进实用技术,落实生态农业建设的“两减三保”工程,实施病虫害的统防统治、配方施肥的统测统配及生物治虫、间作套种、异体嫁接、立体种养、暖圈饲养、节水灌溉等农业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稳定机构,充实队伍,增加经费,使其真正发挥农技推广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努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按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目标,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型就业能力,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不断提高农民接受新知识,运用新科技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努力向村级延伸,切实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力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争取到****年,**%以上的农业劳动力掌握*—*门适用技术,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以上。

(三)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培植发展龙头企业。结合市域经济特色,重点围绕粮油、蔬菜、食用菌、果品、桑蚕、畜牧、水产等主导产业的发展,配套建设集产加销、贸工农为一体的龙型链式企业集团,组成企业++++舰队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市重点扶持一批骨干龙头企业。

*、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按照产品优势市域化、产品品牌专业化、产品生产规模化的要求,大力发展瓜、菜、果、桑生产,发展畜牧水产生产,放手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培植专业产销大户、专业村和产业镇,膨胀优势产业规模,建设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竞争力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到****年,全市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镇多业的市域经济特色。创造条件,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增加出口规模。

*、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采取多方引导、多头领办,积极鼓励和扶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以此来调节龙头、基地和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健全产业化运行机制,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其发展重点放在产品运销专业协会、技术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三个方面,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合作经济组织达到***个。

*、健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要继续建设完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有计划地发展期货贸易市场,积极改造农村集贸市场,形成中心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农村集贸市场相互联接、互为补充的市场网络。要大力开拓占领外埠市场,努力扩大对外销售比重,组织好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销售等营销方式。要加快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以市三农服务信息中心为依托,建立国家、省、市、市、镇(街)相连接的农村经济信息网络,向农民及时提供经济信息。要进一步加强流通服务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运销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壮大农民运销队伍。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农村高层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民营经济园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统一规划、总体设计,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同时,引导各类建设项目向小城镇规划市聚集,严格控制规划市外新上项目的分散布点,使小城镇成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和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载体。加快以城代乡、以工补农,同时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搞好乡村建设规划。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重点建设文明生态村,大力推广规模养殖与农村沼气,食用菌生产与废弃秸杆利用的节能型、清洁型再生能

源技术,努力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继续抓好防洪排涝、水资源保护和节水灌溉三大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我市农业抗御旱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精心组织实施好涝洼地综合治理项目和土地综合开发,严格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要加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造林。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载体,着力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全面构建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完善经营服务机制,推进农机服务的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水平。加强新型农机具的引进示范推广,大力推广机械深耕、机械精播、++++收获、秸杆还田、化肥深施等实用技术,努力提高农业机械的配套化程度和作业水平。加强气象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天气预报、气象信息处理、气象卫星应用和++++降雨等系统,要强化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短期气候预报,进一步提高实效和精度。

(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搞好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党组织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尽快制订、落实农业和农村有关配套法规,深入进行普法教育,加强法制建设,增强法制观念,依法治农,依法兴农。搞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移风易俗,树立新风,遏制封建迷信,反对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广泛开展创建文明集镇、村、家庭活动,培养人们的文明习惯,营造文明的社会环境。开发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推动农村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秩序,稳定农村大局,确保农村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五篇:鹤岗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鹤岗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加快推进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依据《鹤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编制研讨会纪要》的要求,制定《鹤岗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残疾人事业面临的形势

近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关心下,我市残疾人事业取得显著成绩。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更加和谐,为残疾人服务的综合能力明显增强,残疾人状况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素质普遍提高,残疾人事业的影响日益扩大。目前,我市残疾人事业面临四个方面发展机遇:

第一,有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19号)文件的颁发,“两个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以下简称“两个体系”)目标的确定,都为我市制定和实施残疾人“十二五”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有了更强的针对性。通过第二次抽样调查和连续四年的监测,市委、市政府对我市残疾人的状况有了更新和更全面的了解,使得残疾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更具针对性。

第三,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十一五”以来的五年间,我市的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公共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为我市“十二五”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 第四,有了更坚实的保障。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残疾人事业争取更多公共资源,为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但是,在面临难得发展机遇的同时,我市在物资投入、社会服务、组织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均有较大差距。因此,“十二五”时期我市残疾人事业必须坚持“抓住机遇、用足政策、立足实际、积极作为”的原则,既要抓住机遇,推动残疾人事业在一些领域呈现若干个发展速度快、效果好的阶段,又要充分考虑“两个体系”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做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

二、“十二五”期间残疾人事业的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市残疾人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切实改善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作为“十二五”期间残疾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必须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为核心,建立起残疾人“两个体系”基本框架,使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同时通过“两个体系”建设,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形成残疾人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制和机制。

三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既要广泛覆盖,又要保证重点;既要打好基础,又要快见成效。继续实施一批针对残疾人基本需求、覆盖面广、效益好的重大项目,解决残疾人反映突出、要求迫切的实际问题。要注重完善制度体系,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服务机构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科技应用、信息化等基础性工作,稳步提高残疾人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残疾人事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是加强对城乡和区域的分类指导。鼓励各县(区)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加强分类指导,政策、资金、项目向农村和条件差的区、街道、乡镇倾斜,促进区域和城乡残疾人事业的均衡发展。要抓住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机遇,大力推进农村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加强对农村残疾人生产帮扶和生活救助力度。

五是必须统筹发展各类别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和服务。要十分注重研究和分析不同类别残疾人的不同需求,制定差别化的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不同类别残疾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实现不同类残疾人群体的社会保障和服务的均衡发展。

三、“十二五”期间残疾人事业发展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将残疾人事业切实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加大投入、加快发展,缩小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以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为核心,明确任务、明确政策,为“十二五”期间残疾人事业发展描绘蓝图。

四、“十二五”期间残疾人事业重点工作目标

(一)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大力度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全面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水平。建设8000平方米以上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建设资金国家投资70%,地方匹配、自筹30%。

(二)完善社会康复服务建设。覆盖面达75%。

(三)加强残疾人社会救助。将符合城市低保条件的残疾人按规定100%纳入低保范围。

(四)残疾人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符合条件的城镇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的残疾人职业培训覆盖面达95%以上,就业率达90%以上,农村残疾人90%以上达到稳定就业。

(五)大力培训盲人按摩人员。重点培训保健按摩人员,并完成120名盲人按摩培训任务。

(六)加强和规范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都要成立残疾人组织并开展工作。

五、“十二五”期间残疾人事业的重点工作任务

(一)加强残疾人社会救助。符合城乡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应保尽保,靠父母或兄弟姐妹供养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单独立户的,按规定纳入低保范围;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后生活仍有特别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应当采取其他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对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和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实行临时救助;对城乡流浪乞讨生活无着的残疾人,给予及时救助和妥善安置;将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残疾人纳入医疗救助范围,逐步提高救助标准;对贫困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逐步提高对残疾人的生活救助水平,根据《中共鹤岗市委关于落实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生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鹤发„2010‟13号)文件规定,对重度残疾人发放助残补贴,对重度残疾人适配基本辅助器具,残疾人家居环境建设和改造,日间照料、护理、家居服务给予政府补贴。

根据《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对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便利和优惠。残疾人可以免费携带随身必备的辅助器具。盲人持有效证件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盲人读物邮件免费寄递。

要将住房困难的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纳入城市住房保障和城乡住房救助制度。农村危房改造计划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家庭。对符合城市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并优先安排实物配租廉租住房。

全面实施残疾学生免费义务教育,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残疾人家庭子女及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在校生中残疾学生要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在特殊教育学校职业高中班就读的残疾学生也应享受国家助学金,并逐步实现残疾人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二)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和各项待遇。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按规定给予政府补贴。鼓励城镇残疾职工按规定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

(三)着力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逐步提高对低收入残疾人生活救助水平。支持对0-6岁残疾儿童免费实施抢救性康复。改善精神病人福利机构基础设施条件。落实残疾人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残疾人实行财产信托等保护措施。做好伤病残军人等的优抚安置工作。

(四)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逐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发挥医疗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特教机构、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残疾人福利机构等的作用,形成社会化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全面开展康复医疗、功能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心理辅导、康复转介、残疾预防、知识普及和咨询等康复服务。

加强市、县两级专业康复机构的建设,市级专业康复机构要建设成为当地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示范窗口、技术资源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县级康复机构要开展残疾人需要的康复服务和社区康复指导。

(五)完善残疾人教育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贯彻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内容,建立并完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以社区教育、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对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等实施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举办专门招收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的康复教育学校。依托各类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福利机构和学前教育机构开展学前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和康复,做好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转移衔接服务。依托各类教育培训、文化服务和残疾人集中就业机构,大力扫除残疾人青壮年文盲。

合理配置特殊教育资源,加强特殊教育研究,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力量培训,加快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六)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促进残疾人稳定就业。贯彻《残疾人就业条例》,落实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安置残疾人单位税收优惠、残疾人个体就业扶持、政府优先采购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的产品或服务等残疾人就业促进和保护政策,加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管理工作,对全市范围内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实行财政代扣,企业、经费自理和部分自理的事业单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区地税部门协助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机构进行收缴。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按规定安置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职工,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提供适合其身体状况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在晋职、晋级、评定职称、报酬、社会保险、生活福利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人。妥善解决残疾人劳动争议,依法维护残疾人劳动就业权利,切实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就业机会。加强市、县两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建设,将其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统筹管理,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指导和委托下,综合管理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为用人单位提供就业信息发布等支持性服务,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适应评估、就业和失业登记等就业服务;开展盲人按摩管理指导和服务工作;引导、支持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统一服务对象、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机构标识、统一人员标准和统一服务准则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

(七)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服务,促进残疾人脱贫。充分发挥县乡两级残疾人服务社的作用,依托政府有关部门、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家庭副业等多种形式的生产劳动,提供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帮助农村残疾人获得扶贫贴息贷款,保障农村残疾人充分享受各项惠农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推动残疾人扶贫开发政策与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有效衔接。

(八)健全残疾人综合服务和托养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居家助残服务。市和县级托养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和急需的托养服务,对日间照料和居家安养服务进行指导。乡、镇(街道)、社区依托社区服务设施、福利机构开展日间照料等服务,以多种形式支持残疾人居家安养。实施好“阳光家园”计划。

(九)加快推进无障碍建设,方便残疾人生活。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无障碍设施建设质量。加快推进无障碍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居住区、公园绿地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教育、民政、铁路、交通、残联等部门负责制定完善特殊教育学校、福利机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铁路旅客车站、城市交通设施等行业无障碍标准并监督实施。公共交通逐步完善无障碍设备。推进信息和交流无障碍建设,提高全社会无障碍意识。图书和声像资源数字化建设要实现信息无障碍。

(十)发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鼓励残疾人广泛参与基层文化体育活动,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专门协会、社区残疾人组织要积极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流动舞台车、全民健身等政府重点文化体育工程要有为残疾人服务的内容。加强各级残疾人文化艺术组织和团体建设,鼓励残疾人参与文化艺术创作。

(十一)健全残疾人法律服务体系,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建立以各级司法行政部门、法律援助机构提供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为主导,以有关部门、残联、社会力量等提供的法律救助为补充的残疾人法律救助体系。建设残疾人口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和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其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统计工作,开展残疾人基本状况动态监测和调查。

(十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要为基层残疾人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县、区残联计划单列,根据工作需要科学合理设置机构和配备编制,理事长为专职,机关工作人员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乡(镇、街道)主持残联日常工作的专职理事长,从在编的乡(镇、街道)干部中通过主席团会议推举产生。从主席团委员中至少选聘一名残疾人委员作为专职委员协助乡(镇、街道)理事长开展工作。村(社区)要成立残疾人协会,残协设主席1人,副主席及委员分别为若干人,从残协委员中选聘一名残疾人委员作为专职委员协助村(社区)残协主席开展工作。

六、主要措施

(一)全面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通过实施重点工程,使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扶助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实施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改善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居住条件,进一步将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基本生活,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全面开展康复医疗、功能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心理辅导、康复转介、残疾预防、知识普及和咨询等康复服务,形成社会化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实施白内障复明救治、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盲人定向行走训练,肢体残疾矫治手术、康复训练、假肢装配和矫形器装配,聋儿听力语言训练、智力残疾儿童等重点康复项目,帮助重症精神病患者得到综合治疗,组织供应各类辅助器具。以乡镇和社区日间照料为主题、居家安养服务为基础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为精神、智力残疾人和其它各类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职业康复、辅助性就业和工疗、农疗、文化体育、心理疏导、娱乐等服务。

(二)大力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有关残疾人就业法律法规,切实维护残疾人劳动者合法权益,依法推进残疾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加强福利企业、盲人保健按摩机构管理,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依法组织兴办福利企业,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加强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建设。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指导下,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综合管理本地区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为残疾人个体开业、集体从业和按比例就业提供职业指导、求职登记、职业培训、劳动能力评估等服务。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委托,全面开展残疾人失业登记工作,为残疾人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扶持残疾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采取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等多种措施,对残疾人实施就业援助,促进残疾人多渠道就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统筹残疾人就业,通过职业培训、税费减免等政策措施帮助残疾人实现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

(三)继续完善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题、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全面推行随班就读和普通中、小学校设立特教班,加强现有特殊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要将残疾人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助学金制度,将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切实列入政府优惠政策范围。

(四)按照“求真务实,持续推进”的方针,贯彻“城市抓社区、农村抓乡镇”的要求,全面落实国务院残工委《关于加强基层残联建设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意见》。逐步实现机构健全规范、队伍稳定实干、服务功能完善三个要素,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工作组织网络,切实为残疾人提供有效服务。加强残联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提高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水平,造就一支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残疾人工作者队伍。普遍开展志愿者助残,切实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壮大助残志愿者队伍,确立帮扶关系,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志愿服务。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倡导助残为荣的社会风尚。依托公共媒体广泛宣传人道主义思想,增强全社会的人道主义观念。推出系列反映人道主义思想、反映残疾人事业的文章、图书、印象制品和公益广告。广泛深入开展“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红领巾手拉手助残”等多种形式的助残活动。培养、树立优秀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和扶残助残先进典型,激励、弘扬自强、奉献精神。

下载鄯善县“十二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鄯善县“十二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东莞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东莞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

    辽阳市社会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辽阳市社会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建设小康社会、加速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从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

    酒泉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讨论稿)

    酒泉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改善全市残疾人......

    深圳市中医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深圳市中医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讨论修订会会议议程 一、会议时间:2011年4月13日(星期三)下午2:30-4:30。 二、会议地点: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二楼会议室。 三、主......

    安徽省“十二五”殡葬事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殡葬事业发展规划 为加快全省殡葬事业科学发展,按照《殡葬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25号)、《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民......

    南安市 十二五 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南安市 “十二五” 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为推动全市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为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服务,根据《福建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泉州市“十二......

    连州市档案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连州市档案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科学谋划“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推动我市档案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根据《广东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结合......

    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2010年

    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2010年-2015年)近几年来,国家、省及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多个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文件,职业教育因此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的大好时期,抓住机遇,便能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