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7年浙江师范大学思修试卷A卷
浙江师范大学《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
考试卷A卷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类别闭卷使用学生2007级(文)考试时长120分钟考试时间2008年1月18日 14:30-16:30
说明:所有答案都应做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有四个选项,一到四个选项都有可能正确,多选、少选、漏选都不得分,共20题,20%)
1、道德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通过()方式起作用。
A、劝诫B、说服
C、示范D、国家强制力
2、信念是()。
A.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B.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
C.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
D.惟一的,不是多种多样的3、人生观的核心是()。
A、人生价值B、人生目的C、人生态度D、人生信仰
4、()是影响人际交往的严重心理障碍,是交往的大敌。A、自弃B、自信
C、自负D、自强
5、理想()。
A、是指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B、是幻想
C、既高于现实,又来源于现实
D、是远离现实的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6、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
7、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保卫祖国、抵抗侵略D.为祖国统一、主权完整贡献力量
8、一个人进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审美等自我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是()。
A.修养的境界B.修养的途径
C.修养的目的D.修养的内容
9、调整和规范人类社会生活三大领域,相应分别形成了()。
A、生活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
B、生活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C、社会公德、生活道德、职业道德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
10、社会公德的内容有()。
A.遵纪守法B.保护环境
C.文明礼貌D.爱护公物
11、下列行为符合社会公德要求的有()。
A.不随地吐痰B.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
C.捡到财物,占为已有D.爱护公园或路边的花草树木
12、我国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新人”是指()。
A、有理想B、有道德C、有纪律D、有文化
13、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A、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B、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C、爱党、爱社会主义D、爱人民、爱工作
14、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A、人道主义B、尊老爱幼
C、利己不损人D、为人民服务
15、古希腊哲人德谟克利特说:“能使愚蠢的人学会一点东西时,并不是言辞,而是厄运。”这说明:()
A、厄运使人屈从命运B、厄运是人生的学校
C、逆境是最好的老师
D、厄运是使人产生焦虑、忧愁的情绪体验
16、王某拾到李某丢失的钱包。当李某向王某讨还时,王某拒不归还。二人由此形成的债权关系是()。
A、合同之债B、不当得利之债
C、无因管理之债D、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之债
17、男女结婚的法定条件包括()。
A、男女双方完全自愿B、达到法定年龄
C、符合一夫一妻制D、有一定的血缘关系
18、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
A、民民主专政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集中制D、政治协商制度
19、我国《刑法》对犯罪作了明确规定,犯罪具有的基本特征是:行为具有()。
A、社会危害性B、违反法律性
C、应受刑罚惩罚性D、应受处罚性
20、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刑罚体系由主刑与附加刑构成,其中附加刑包括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等。
A、罚金B、有期徒刑C、没收财产D、管制
二、材料与案例分析题:(每题7分,共2题,14%)
1.诗人流沙河在《理想》中写道: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们目前共同理想的认识。
2.2004年3月,王某驾驶摩托车正常行驶马路边时,被后面由李某驾驶的一辆尼桑小车撞上,导致王某当场死亡。该事故经公安部门认定李某系醉酒驾车,应负事故全部责任。此时王某的妻子钟某已怀孕五个月,在解决赔偿损失问题时,除正常的赔偿费用外,钟某要求李某赔偿即将出生的胎儿自出生至独立生活时的抚养费10万元。李某一方没有同意,后钟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赔偿包括胎儿将来抚养费在内共计36万损失。
请问:钟某的诉讼请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5题,30%)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简述人生观的含义及其内容。
3、谈谈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基本内容
4、简述犯罪构成的含义及构成要件。
5、什么是诉讼法?它分为哪三类?
四、论述题:(每题18分,共2题,36%)
1、试分析一下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2、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A卷参考答案:
一、1 ABC2 A3 B4 C5 AC6 D7 B8 A9 D 10 ABCD11 ABDABCD13 AB14 D15 BC 16 B17 ABC18 B19 ABC20 AC
二、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小康目标。为
实现这一个共同理想,要做到: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2、不合理,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王某的遗腹子作为胎儿尚未具备
独立的人格权,尚不具备民事主体资格,故无权要求李某赔偿。
三、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其基本内容包
括: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人生目的,即人为什么活着。第二,人生态度,即怎样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三,人生价值,即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3、(1)、强调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
(2)、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提倡人伦价值,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应尽的道德责任。
(3)、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4)、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
4、犯罪构成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其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管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5、诉讼法是调整和规范国家司法机关和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的诉讼活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诉讼法可分为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四、(略)
第二篇:思修试卷(A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科技十分落后的古代,人们梦想过许多东西,如千里眼、顺风耳、飞毯、神枪之类,但像现代生活中普及的电话、电视、电脑等,是那时的人们连想都想不到的。这说明,理想具有()
A.共同性
B.时代性
C.阶级性
D.思想性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之间是()A.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B.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关系
C.阶段性理想和最终理想的关系
D.有实现可能性的理想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的关系 3.陈毅元帅曾经指出:“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行动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和行动的综合者。”他的意思是说()A.理想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B.崇高的理想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C.确立理想信念离不开读书学习
D.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坐享其成的过程
4.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中,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A.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 B.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C.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 D.现实中孕育着理想,理想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 5.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行动。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中()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品质
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品质 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品质
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品质 6.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A.自然观
B.历史观
C.人生观
D.世界观
7.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评价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第一位的是 看他()
A.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从社会获得的尊重和满足
C.是否选择了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D.从事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思想动机
8.下列选项中,正确运用了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是()A.时刻提防、猜疑他人
B.冷漠严肃,不苟言笑 C.宽容待人,诙谐幽默
D.尽量拉近人际空间距离
9.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是道德的()A.调节功能
B.认识功能
C.教育功能
D.评价功能
10.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强调一个人在独处、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严于律己、保持操守。这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叫作()
A.慎独
B.学思并重
C.积善成德
D.由学而进
l1.为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应该是()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诚实守信
D.为人民服务 1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其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损公肥私、损人利己 C.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13.在家庭生活中努力劳动、不辞辛苦、不懒惰,且爱惜财物、合理支出、不浪费。这是家庭美德中()
A.尊老爱幼的要求
B.男女平等的要求 C.夫妻和谐的要求
D.勤俭持家的要求
14.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称为()
A.经济生活
B.私人生活
C.公共生活
D.文化生活 15.乘车、登机、坐船时主动购票、自觉排队;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游览观光、购物、提款时按先后顺序,不插队等。这是社会公德中()A.文明礼貌的要求
B.爱护公物的要求 C.助人为乐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
16.真正的爱情排斥另觅新欢的轻率。那种只是出于异性吸引的感情冲动不是真正的爱情,那种朝秦暮楚、见异思迁的行为也不是真正的爱情。这说明,爱情具有()A.强烈持久性
B.含糊不清性
C.生物本能性
D.平等互利性
17.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准首先是()
A.道德
B.政策
C.法律
D.纪律 18.与道德相比,法律强调规范指引,重在调整人们的()A.内心世界
B.外部行为
C.内心世界和外部行为
D.内心世界或外部行为
19.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A.以德治国
B.依法治国 C.人民当家作主
D.生产资料公有制
20.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依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进行划分,所形成的不同类别称()A.法系
B.法律体系
C.法律渊源
D.法律部门
21.立法机关对散见于不同文件中的属于同一门类的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从而使其成为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统一体的国家立法活动,称为()A.法律制定
B.法律汇编
C.法律编纂
D.规范性文件的清理
22.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处理具体案件的活动,称为()
A.法律适用
B.法律执行
C.法律遵守
D.法律制裁
23.宪法的修改程序比制定、修改普通法律更严格,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中的()
A.1/10以上提议
B.1/5以上提议
C.1/2以上提议
D.2/3以上提议 24.国体决定了一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国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式具有多样性。其中,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的是()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全民所有制经济
D.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26.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称为()
A.法律实施
B.法律适用
C.法律执行
D.法律遵守
27.人民主权原则指的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
A.人民政府
B.人民政协
C.人民法院
D.人民代表大会
28.处于国家政治制度多层次结构中的核心,决定了国家性质的是()A.国体
B.政体
C.政党制度
D.基本经济制度
29.犯罪客观方面是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在客观上需要具备的各种要件的总称。其中任何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客观要件是()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
D.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30.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是司法机关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暂时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是()
A.拘役
B.拘传
C.管制
D.没收财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任。下列选项中,属于爱国主义最基本内容的有()
A.热爱故土山河
B.热爱竞技比赛 C.热爱自己的国家
D.热爱祖国的各族人民
32.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个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下列选项中属于良好心理品质的有()
A.幽默
B.乐观 C.猜疑
D.嫉妒
33.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要与他人进行交往,形成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 C.宽容原则
D.互助原则
34.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指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其实际效果,其主要表现在()
A.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B.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C.道德是决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力量 D.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
35.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从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
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C.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D.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36.公共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的领域还在逐渐扩大。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点有()
A.活动范围广泛
B.交往对象简单 C.活动方式多样
D.活动结果相关
37.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实践的经验总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有:反映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及()A.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B.从中国国情出发 C.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D.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38.根据全新的国家安全观,社会公共安全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治安,还包括越来越重要的()
A.金融安全
B.食品安全 C.贸易安全
D.公共卫生安全
39.法律实施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贯彻和实现的活动。下列活动中属于法律实施的有()
A.法律制定
B.法律适用 C.法律执行
D.法律解释 40.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仲裁法基本原则的有()A.自愿原则
B.公平原则 C.独立原则
D.两裁终局原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42.简述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43.简述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44.简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45.法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在我国现阶段如何把个人理想融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追求之中。
2、试述依法治国的内涵与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5 BCBDD
6-10 CACBA
11-15 CDDCA
16-20 ACBCD
21-25 CABAC
26-30 DDAAB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B
3、ABCD
4、ABCD
5、ABCD
6、ACD
7、ABCD
8、BD
9、BC
10、ABC
三、简答题
1、(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2)理想信念在人生实践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生的精神向导,是人生的精神动力,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2、(1)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1)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
(3)不允许有不受法律约束或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
5、(1)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社会规范;
(2)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
(3)法是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规范。
四、论述题
1、《一考通题库》P216
2、《一考通题库》P223 7
第三篇:思修试卷B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学院
专业
班级
年级
姓名
学号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试卷编号: B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考试形式:开卷
特别提醒:
1、考生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
2、考试完将问卷、答题纸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准确、完整选出正确答案,完全选对才能得分,选错、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30分。)
1、新的历史时期,必须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伦理道德和法律知识,这些知识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2016年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要把握住下面几个主要方面()
A、体现继承性、民族性 B、体现原创性、时代性 C、体现系统性、专业性 D、体现实用性、科学性
3、理想信念既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如果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么联系两者的桥梁就是()
A、智慧 B、实践 C、能力 D、勤奋 4、检验一个人对祖国的忠诚程度的试金石是()
A、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统一的程度 B、对人民感情的深浅程度 C、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程度
D、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程度
5、人生态度是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下列属于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的有()
A、人生须认真
B、人生当务实 C、人生应乐观
D、人生要进取
6、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强调,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下列属于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的有()A、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D、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7、当代大学生应该自觉树立正确、高尚的马克思主义婚姻观,下面属于这种婚姻观的有()
A、谨慎对待结婚成家 B、担当责任和履行义务 C、学得好做得好,不如嫁(娶)得好 D、正确处理家庭关系
8、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9、法治思维是以法治价值、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装订线(答题不得超过此线)1
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主要有()A、学习法律知识
B、掌握法律方法 C、参与法律实践
D、养成守法习惯
10、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权利和自由,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下列属于我国公民人身权利与自由的有()
A、生命健康权
B、人格尊严权 C、住宅安全权
D、通信自由权
二、辨析题(先辨别对错,再简要说明对错的理由。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人生观。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三、论述题(下列所给2个题目,任选1个作答。共30分。)
1、论述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中国革命道德具有哪些丰富内容?如何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
四、材料分析题(20分,每问10分)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举世瞩目,万众关注。普通如你我,为何对这高大上的会议如此期待?因为法治不仅是宏大的,也是具体的;它既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
回答问题:(1)如何理解“法治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2)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第四篇:浙江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卷(A卷)
浙江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卷(A卷)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类别:闭卷
使用学生: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教05级
考试时间:120分钟
出卷时间:2008年1月
说明:要求考生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一、不定项选择题(多选、错选、漏选一律不给分,每题2分,共20分)
1、作为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具有一些与其他社会科学所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A.阶级性
B.实践性
C.综合性
D.时代性
2、系统论述灌输理论的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由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的运动过程。它的基本要素是()
A.教育主体
B教育客体
C教育内容和方法
D教育环境
4、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主要有
()
A.强调育人中心,德育为上
B.重视立志教育,注重“修身为本” C.强调多种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D.倡导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
5、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经历的主要阶段有
()A.初创和形成时期 B.成熟和发展时期
C.曲折发展和严重挫折时期 D.拨乱反正和发展新阶段
6、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是由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决定的,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A.阶级性
B.实践性和社会性 C.同时性和多端性 D.长期性与反复性
7、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受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8、正确的人格动力结构模式是
()
A.“人格需要”与“人格判断”相结合产生动机和行为的结构模式 B.“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动力结构模式
C.“本我、实我、理想我”的人格动力结构模式
D.“动机理论”的人格动力结构模式
9、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依据主要有
()A.社会依据 B.文化依据 C.时代依据 D.身心依据
10、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主要是指
()
A.家庭环境 B.学校环境
C.社交环境
D.社会环境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思想政治教育
2、思想品德结构
3、理论教育法
4、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原则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有哪些影响因素?
2、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运用榜样教育法?
3、如何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4、简述层次原则及其运用
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如何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谈谈你心目中的理想人格
五、案例分析题(16分)
聪明的惩罚
有一位警察是自行车运动的爱好者.一大早,他在大街上巡逻,发现一辆自行车飞驶而来,他下意识地打开测速仪,看自行车是不是超速了.骑车人没有发现警察.警察一看测速仪打了个楞:不对呀!这是汽车的速度——这人把自行车骑得和汽车一样快!骑车人违反了交通规则,他出于职业本能,立即上前拦截。这时才发现原来骑车人是个十五、六岁的学生。警察告诉他:违反交通规则了,要罚款!那学生说出了学校和地址,还说了超速骑车原因:怕迟到。警察笑着对他说:你先去上学吧。
不久,那个学生所在的学校收到了著名的哥本哈根自行车俱乐部寄来的一封信,这个俱乐部培养过很多优秀的自行车运动员。信中说:欢迎贵校学生斯卡斯代尔参加本俱乐部,我们将为他提供一切训练条件,信中还夹着警察测定的那学生的车速。4年后,斯卡斯代尔成为丹麦自行车赛冠军,而后又在奥运会上获得自行车运动项目的金牌。
浙江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卷(B卷)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类别:闭卷
使用学生: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教05级
考试时间:120分钟
出卷时间:2008年1月
说明:要求考生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一、不定项选择题(多选、错选、漏选一律不给分,每题2分,共20分)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特殊领域
B.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C.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D.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特殊矛盾
2、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的问题,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
A.美国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论”
B.美国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 C.美国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 D.美国尾内的“Z理论”
3、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表现为
()A.强调个性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B.注重修身与教化的统一
C.注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D.坚持人道主义为基础
4、对人的本质正确的理解是
()
A.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B.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诸多社会关系的简单相加 D.人的本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5、思想政治品德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立体结构。它具有以下子系统
()A.心理
B认知
C思想
D行为
6、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
()
A.适应超越规律
B.内化外化规律 C.协调控制规律 D.双向互动规律
7、青年学生的思想特征表现在()
A.思想活跃开放
B.竞争意识强烈
C.崇尚务实的行为方式 D.思想差异明显
8、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目的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相关性原则 D.层次性原则
9、教育对象的人格特征有
()
A.主体选择性
B客体可塑性 C.异气相求性
D挫折防御性
10、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
()A.世界观教育 B.人生观教育 C.道德观教育 D.政治观教育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2、实践教育法
3、个别谈心艺术
4、主体原则
三、简答题
(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具体特征
2、简述人格形成的条件
3、如何优化家庭文化环境?
4、简述渗透原则及其运用
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如何进行批判借鉴
2、试述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
五、案例分析题(16分)
某机械公司在本单位广泛开展树典型、学先进、争上游活动,用典型引导职工前进。他们带着问题抓典型,根据特点选典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即所谓“发家致富采购员有门路”。针对这种倾向,他们总结宣传了“坚持共产党人本色不变,执行政策的原则性不变,严格把住嘴巴关、实惠关、人情关,做到手经万贯一尘不染”的供应员赵瑞生这个典型。根据职工中存在的平均主义思想,树立了青年女工丁惠勤这个“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优质高产”的车工典型。由于她保质保量地超额完成任务,不仅为企业和国家做出了贡献,个人收入也得到了较大的实惠。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科技进步的要求,树立了模具车工梁思林这个“技术高超”的典型。这个技术骨干不仅技术水平高超,而且以企业为家,不为其他单位的高薪聘请所动,对企业充满高度的责任感。三位典型事迹的宣传,形成了全厂学先进的强大优势,震撼了职工的心灵,激发了职工奋发向上、振兴中华的热情。全公司上下出现了讲理想、讲风格、比贡献的生动局面。
浙江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卷A卷参考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BC
2、C
3、ABCD
4、ABC
5、ABCD
6、ABCD
7、D
8、A
9、ABCD
10、ABC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思想品德结构是指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具体而言,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的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整体。
3、理论教育法又称灌输教育法,是由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帮助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一种教育方法。其特点是以理服人,使人心悦诚服。
4、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人的思想“综合影响”形成和“渐次发展”规律,融入到各种教育因素及方式中,以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状态进行。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答: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指个体思想品德在演化过程中不断获得新品质的过程。个体自身的因素及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外部因素,都参与了这个过程,对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各自不同和影响。个体自身的因素包括人的自身状态如人生观、价值观和身心其他方面的情况是影响思想品德的最重要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第一,社会的经济制度及其经济生活条件、政治制度及其社会的政治生活状况、社会文化及其文化活动。第二,受教育者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第三,受教育者出生和成长的家庭。第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学校。第五,受教育者从事工作的社会组织。第六,各种非交往环境。第七,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2、答:榜样教育法是指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为范例,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又称典型教育法或示范教育法。运用榜样教育法的基本要求是:(1)要注意榜样的真实性。(2)要注意榜样的层次性和代表性。(3)学习榜样要注意创新性。(4)要尽可能让榜样现身说法。(5)要注意培养、关心和爱护榜样。(6)要积极组织受教育者开展“学英模,见行动”的系列活动。
3、答:优化校园环境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对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领导(2)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3)搞好学校社团组织建设(4)培训校园文化活动的骨干(5)形成民主的气氛(6)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7)搞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8)制订必要的政策和制度(9)注意兼顾和结合(10)加强校园文化理论研究
4、答:所谓层次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受教育者不同的思想情况和觉悟水平,区别对待,分层次进行。层次原则是一种工作准则,它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教育体系为前提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较好地贯彻层次原则,必须做到:第一,要深入调查研究,正确区分受教育者的思想类别与层次,科学地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第二,要依据受教育者的思想层次特点,同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正确选择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第三,要正确理解层次原则,不能将层次片面地理解为划分等级,尤其不能使层次绝对化。
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答: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政治教育应针对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的特点来进行:
(1)青年学生关心祖国繁荣昌盛,立志振兴中华。绝大多数青年学生能够根据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确定个人奋斗目标,并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但也有少数青年学生不能正确处理个人成才和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的关系,把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不能把爱国热情落实到自己的学习和实际行动中,因此对青年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摆正个人、社会、国家利益的关系,把爱国热情落到实处。(3分)
(2)青年学生关心和支持改革,积极要求参与改革。但由于对国情认识不足,对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一旦改革出现困难和挫折,就会出现急躁和偏激情绪。再加上青年学生缺乏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因而参与热情和参与能力不平衡。因此对青年学生必须加强改革开放教育,同时,应创造条件,给他们更多的参与改革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的锻炼中逐步提高参与能力。(3分)
(3)青年学生有较强的民主意识,但他们的民主素质有待提高。有些青年学生不懂得民主政治的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容易产生急躁和偏激的情绪,有的学生对民主和法制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不懂得必须在法制范围内推进民主。因此,必须对青年学生进行深入的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在保护他们民主热情的前提下,提高他们的民主素质。(3分)
(4)青年学生努力学习,立志成长。大多数学生求知欲强,学习刻苦,渴望成才。但也有部分学生缺乏远大志向和明确学习目的,怕吃苦,心情浮躁,眼高手低等等。因此,就对青年学生加强成才教育,使他们具有远大志向,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真正成为栋梁之才。(3分)
(或根据当代青年的四个时代特征:思想活跃开放、竞争意识强烈、崇尚务实的行为方式、思想差异明显来分析也可)
2、答:社会主义理想人格就是:首先要具有协调性,即具有协调的品格。其次要具有进取性,即进取的精神。再次,要具有创造性,即创造的素质能力。第四,要具有超越性,即具有超越的精神品质。总之,协调性精神、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和超越精神是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一般模式。(共2分)
除了上述精神要素外,还应具有以下十个具体特征:(1)具有远大理想(2)具有高尚的品德(3)关心社会生活(4)具有法纪观念(5)具有科学观念(6)具有自强意识(7)具有竞争意识(8)具有民主意识(9)具有创新意识(10)具有创业的冲动(每小点1分,共10分,应适当展开论述)
五、案例分析题(16分)
该案例的教育具有人性化色彩,以人为本,面对违规的小青年,警察不是板着冰冷的面孔,而是对学生“笑着说”,平等,尊重人,“先上学去吧”,设身处地,为人着想。案例的教育具有人的能量开发功能,把人的最佳成长、潜能最佳发挥放在第一位。同时教育还具有服务性本质,自觉地为自己的教育对象、管理对象服务,当我(警察)的“交规”与对方(学生)之学纪发生矛盾时,为对方着想,体现了管理即服务。从职业伦理上看,表面上警察的职责只是制止违规,但他却把发现与开发学生的运动才能作为自己的天职。从违规行为来看,学生超速骑车以至汽车的速度,表象是学生的“违规”行为,违反交通规则,实质是他守纪行为,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违反学校纪律。是守纪(校纪)之因,导致违纪(交规)之果。因怕迟到导致超高速,这违规不是小青年的难驯的野性与顽劣。
浙江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卷B卷参考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BC
2、AB
3、ACD
4、ABD
5、ACD
6、A
7、ABCD
8、ABCD
9、ABD
10、ABCD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施加影响,使其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形成符合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其实质是将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的过程。
2、实践教育法又称实践锻炼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受教育者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在实践中训练、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3、个别谈心艺术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遵循人的思想活动规律,恰当地选择谈话的时机、场合、方式和人选,准确地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与受教育者通过同志式、朋友式地相互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做好个别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
4、所谓主体原则,是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将受教育者视为教育主体,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答: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具体特征是:(1)具有远大理想(2)具有高尚的品德(3)关心社会生活(4)具有法纪观念(5)具有科学观念(6)具有自强意识(7)具有竞争意识(8)具有民主意识(9)具有创新意识(10)具有创业的冲动
2、答:人格形成的条件,有以下几种解释:(1)“遗传说”解释:认为人格的形成由遗传决定,遗传的差异决定人格的差异。(1分)(2)“社会文化说”解释:认为人格是人们扮演的各种角色的综合,人的身上担负着非常多的社会角色,人格是这些社会角色铸造的。(2分)(3)“学习经验说”解释:认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别人对我们生存行为奖赏的结果,受到奖赏的行为容易成为行为习惯,而受到忽视的行为就会消失。一切人格特征就是这样形成的。(2分)(4)“人本主义说”解释: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愿望,也有造就自己人格的能力,主张让人们在追求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人格。(1分)(5)“潜意识说”解释:认为人格的根据不在意识,而在潜意识。人格及人格行为的起因是由潜意识决定的。(1分)(6)“综合形成说”解释:认为人格是教育、自我教育和环境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1分)
3、答:优化家庭文化环境,应从以下途径着手:(1)确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尽管各个家庭成员的价值观不尽相同,但总会有一种价值观占据主流地位。这种占据主流志位的价值观,就是家庭价值观。家庭价值观一般包括家庭政治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婚恋价值观、教育价值观等。家庭价值观是家庭文化的核心。(2)搞好家庭管理。家庭管理就是对家庭生活的规划、安排、监督和治理。家庭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管好家庭的人、财、物和闲暇时间。(3)搞好家庭协调。构成家庭起码要有两个人,多则可能几人,甚至十几人,每个人的年龄、经历、社会地位、家庭角色和兴趣爱好不同,要想融洽、和谐、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必须做好家庭的协调。(4)搞好家庭教育。(5)搞好家庭活动。(6)搞好家庭文化社会研究。
4、答: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人的思想“综合影响”形成和“渐次发展”规律,融入到各种教育因素及方式中,以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状态进行。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施渗透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协调关系,组成合理的系统教育结构。
(2)潜移默化,寓教于无形。
(3)循循善诱,倚重人格塑造。
(4)循序渐进,促进受教育者思想目标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答:对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批判借鉴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要点如下)(1)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6分)
①在道德教育原则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②在教育内容上,重视立志教育、注重“修身为本”,其理想人格是“圣贤”、“君子”。③在道德教育途径上,强调通过如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多种途径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④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2)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局限性:(3分)①单纯采用灌输式教育方法 ②公私德不分的倾向
③“重规范、轻人格”的倾向。
(3)对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借鉴(3分)
①突出“德育首位”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保证。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③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是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2、答:人的思想品德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内在转化过程与外部制约过程的辩证统一。(2分)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基本问题是人的思想品德认识如何转化为相应的思想品德行为的问题。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他们的知、情、信、意、行五个要素均衡发展的过程。(2分)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知、情、信、意、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知是情、信、意的基础,也是行的先导;情是知、信、意的催化剂,也是行的推动力;信是知、情、意的合金,也是行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意是知、情、信的体现,也是行的杠杆;行是知、情、信、意辩证运动的外在表现和最终结果,又是强化和巩固知、情、信、意的基础。人的思想品德的内在转化是人的主体性的表现。它对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3分)然而,人的人的思想品德就其本质而言是其社会性。离开了社会环境,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也是不可能的。(2分)社会环境包括国际社会环境和国内社会环境两大部分。国际社会环境如国际的经济形势、国际的政治斗争、世界大战或局部战争、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和文化艺术的交流等。国内社会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包括物质生产方式、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制度三个方面。精神环境包括政治生活状况、文化生活氛围、政治思想规范、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社会意识形态因素。它们都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人际交往、群体活动等社会形式逐步渗透到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形成人的思想品德。(3分)
五、案例分析题(16分)
答:此案例说明了榜样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2分)
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榜样教育法应注意:(结合案例分析,每点2分)
(1)要注意榜样的真实性。榜样的力量首先在于真实。榜样必须是真正过硬的,不是虚(2)(3)(4)
(5)
(6)假的。要实事求是地树立和宣传榜样,不能弄虚作假,任意拔高,一好遮百丑。使榜样真实可信,让人乐于接受。
要注意榜样的层次性和代表性。要善于发现和选择几种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有代表性的先进典型,激励不同层次的人们奋发向上。
学习榜样要注意创新性。在学习榜样时,要注意学习其精神与思想,不能机械照搬。注意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并注重创新。
要尽可能让榜样现身说法。也就是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道德的人讲道德、守纪律的人讲纪律、作奉献的人讲奉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打动人心,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要注意培养、关心和爱护榜样。既要帮助榜样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使其不断创新业绩,同时解决他们面的实际困难,要支持和爱护榜样,引导人们向榜样学习。
要积极组织受教育者开展“学英模,见行动”的系列活动。引导人们在实践中真正把榜样的先进思想、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变为自己的自觉行为,使榜样示范发挥出最佳效应。
第五篇:浙江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卷(A卷)
浙江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卷(A卷)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类别:闭卷使用学生:法政经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4级考试时间:120分钟出卷时间:2006年12月29日
说明:考生应将全部答案都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2、实践教育法
3、个别谈心艺术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有哪些特点?
2、简述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3、简述人格形成的条件
4、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运用榜样教育法?
5、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怎样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对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进行批判借鉴?
2、试述社会主义的理想人格
浙江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卷(B卷)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类别:闭卷使用学生:法政经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4级考试时间:120分钟出卷时间:2006年12月29日
说明:考生应将全部答案都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思想政治教育
2、心理防御机制
3、理论教育法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有哪些特点?
2、简述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3、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有哪些具体特征?
4、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运用个别谈心艺术?
5、家庭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我们该如何优化家庭文化环境建设?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进行批判借鉴?
2、请你谈谈如何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