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工业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21:16: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造纸工业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造纸工业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第一篇:造纸工业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一、行业背景资料

造纸工业是一个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建设息息相关的重要产业。在经济发达国家纸及纸板消费量增长速度与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同步。在现代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世人瞩目,被国际上公认为“永不衰竭”的工业。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造纸工业已成为其国民经济十大支柱制造业之一。现代造纸工业的特点不同于一般日用消费品工业,而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规模效益显著,连续、高效生产的基础原料工业。在产品总量中,80% 以上作为生产资料用于新闻、出版、印刷、商品包装和其他工业领域,不足20%用于人们直接消费。造纸产业关联度大,涉及林业、农业、机械制造、化工、热电、交通运输、环保等产业,对上下游产业的经济有一定拉动作用。当今世界各国已将纸及纸板的生产和消费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计划到市场,从封闭到开放,近年中国纸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变。中国加入了 wto 后,一方面国内纸和纸板的消费需求逐年递增,造纸工业仍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需求不断扩张的行业之一,另一方面国外庞大的跨国纸业集团纷纷进入中国,凭借质量和成本的优势对国内造纸企业形成了冲击,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生存面临更大的压力。造纸企业间的竞争使得一些规模小、装备差、环保不达标的小纸厂被淘汰出局,一些管理机制落后、历史负担重的老企业也陷入困境。竞争的结果,加快了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促进了中国纸业的结构优化与健康发展。

XX 年,全国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较去年同期有很大的提高,而造纸行业利润的增长则远远超过了全国工业的平均水平。专家预测,中国的造纸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趋势,在现代化及国际化道路上稳步前进,行业前景十分光明。但对于具体企业来说,竞争压力不容忽视。特别是国际化引发中国造纸行业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九五”期间,造纸行业国际化进程明显提速。

造纸企业要想在买方市场和全球化竞争压力下生存发展,必须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其主要表现在企业对市场反应的速度、质量、成本、服务和柔性,这些要素的改善和提高,都需要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都离不开管理信息化这一重要基础和后盾,因此,“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造纸企业适应现代化竞争的必由之路。

二、造纸行业信息化现状

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革命,已经改变了中国工业化的面貌。我国造纸行业的企业信息化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努力,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备一定规模的造纸企业基本上已实现了企业财务电算化,但基于企业级的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在行业内普及应用。因此,从总体上来说,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从信息化发展水平和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说,还是从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角度来看,造纸行业的企业信息化仍然任重而道远。

当前,造纸行业的企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企业信息化总体应用水平低;

企业信息化投入力度小,结构不合理,非国有企业信息化程度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企业信息化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缺乏;

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体制改革、管理创新协调推进不够,大多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在旧的体制和管理模式下进行的,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没有同步进行,或进行得很不彻底,导致信息系统建成后不能正常运行或根本无法运行,形同虚设,不能真正发挥信息化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企业信息化缺乏统一规范、统一标准;

信息化支撑的配套环境还没有形成。

国家多次强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这是党中央面对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所做出的重大决策。造纸企业如何应对这一新的形势,“斯达模式”是一个非常好的典型。黑龙江斯达造纸在通过信息化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起步早,成效大,已成为国家重点宣传的行业典范。

通过企业信息化改造,使斯达造纸在降成本、提质量、增效益上产生了奇迹般的效应:堵塞了原材料供应的黑洞;增强了销售市场的透明度;实现了生产成本的跟踪控制;提升了经营决策的科学性。逐步实现从定性管理到定量管理、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事后分析到超前控制的转变,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

三、“斯达模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原则

“斯达模式”,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采用 cims、erp 哲理,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从而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管理和严密监控,使企业资源配置最优。其特点是信息化。

创立“斯达模式”的出发点是要解决监控、决策和竞争力三个根本性的管理问题。其建设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以数据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手段。把握“两个市场,一个源泉”。

以旬成本电算化为核心,实现两级成本控制,两级制约。

促进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的转变,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事后管理向超前控制的转变。

四、基于“斯达模式”的造纸行业企业信息化的总体建设目标

斯达浩普根据斯达造纸多年积累的企业信息化先进经验,结合目前造纸行业现状及管理需求,推出“斯达模式”造纸行业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该方案涵盖造纸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成本、设备、人力资源、标准化、质量、计量、监控等各环节的管理,将企业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包括人、财、物、产、供、销等信息)有效地集成在一起进行管理,并合理调配,准确利用,从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使企业在竞争中发挥出更有效的能量,并达到最佳效益,是一套融先进信息技术和科学管理思想为一体的造纸行业解决方案。

在企业推行全面信息化的过程中,以数据信息流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手段,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对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的严密控制和制约,主要包括:

完善企业信息系统的各分系统,实现集成化的现代经营管理模式;

建全用电子商务平台支持的销售信息系统;

主要生产线实现管控一体化,重点工序实现以 dcs、qcs 集成的生产自动化,关键设备建立以 tpc 为核心的预测维护系统;

实现广域网支持的集视频会议、语音、数据传输为一体的办公自动化;

建立全集团的cims/863网络集成系统。

通过对以上各系统的建设,有效地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水平,降低生产成本,透明采购及销售环节,有效控制费用流失,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为决策提供支持,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竞争能力。

五、基于“斯达模式”的造纸行业企业信息化的分期建设目标

结合大中型造纸行业在企业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库存物资种类繁多、保管困难;生产成本无法实现准确及时核算;管理信息相互独立,市场预测手段、方法落后;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无法实现对销售工作的合理控制;无法实时、准确掌握生产销售环节的产品质量信息,分公司或办事处的库存、业务信息等,本着“抓住重点、先易后难,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议造纸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分期实施:

一期工程主要从抓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和生产流程这三个关键流程入手,主要建设采购与仓储管理系统、生产流程信息系统、销售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数据分析与决策系统、办公自动化等主要系统,创建先进的管理模式。加强物资采购与仓储的管理,改善生产物流是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在销售管理方面建立以客户关系管理为中心的现代销售管理系统,在强化销售内部管理体系的同时,加大对销售外部管理即客户关系管理的力度,强调树立销售以需求为源头的营销观念;建立以完成客户订单为目标、以管控一体化为核心的生产流程信息系统,系统具有收集、计算和分析生产材料的功能,支持快速生产决策的高效办公系统。

管控一体化的建设建议分期实现,管控一体化的建设需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承受能力,分步实施,建议按以下步骤实施:局部工控设备改造、编制管控一体化集成软件,然后逐步完成全厂的设备改造,最后达到“集成全部过程系统、决策高度全厂生产过程、整合支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

六、“斯达模式”企业信息化造纸行业解决方案概述

“斯达模式”企业信息化造纸行业解决方案是斯达浩普公司根据“斯达模式”的指导思想,在对斯达造纸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充分整理和吸纳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造纸企业经营管理特点、竞争需求形成的。

斯达浩普注重客户化开发,为客户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量身订做的产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数据信息为基础,运用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客户企业的运营与决策提供一个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七、煤炭行业版本推荐应用环境

用户服务层:windows XX 中文版

业务服务层:ibm as/400 + os400

数据服务层:db2

开发工具 :delphi5.0 企业版

注:上述应用环境可能会因企业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斯达浩普目前正在开发基于其它技术平台的行业版本。

八、造纸行业版本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本系统从大中型造纸企业的客观实际出发,充分运用 cims 技术和 erp 哲理,紧密融合“斯达模式”管理理念,对企业的信息资源最大化地开发利用并最终实现管控一体化,从而达到“斯达模式”所倡导的“简洁、高效、可控,企业增效显著为目标”的管理效果。

它通过整体规划企业中采购、生产、销售、财务、文件管理及预算控制等各个关键环节之间的关系,使系统充分突出信息资源共享的特点,实现企业的信息对称与信息透明,进而达到制约、控制、查询、分析、审批、辅助决策等管理功能,令系统的先进性与适用性凸显。

通过与办公自动化及资金控制系统,实现资金预算计划管理、收支管理、资金费用审批控制、预算计划与实际收支比较分析等功能。实行计划费用,总经理把关制度,统一全集团资金调度管理,必将大幅减少乃至杜绝各种费用中的虚假冒领、弄虚作假现象,大大降低生产、销售、运输等各种成本、节流开源,使企业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6、财务管理系统:支持多单位集团式管理,实现集团所有下属公司单位多帐套的数据共享与汇总或合并处理功能。可以灵活自定义报表,并能与工资、资金、成本、办公自动化及资金控制系统、销售、供应等系统的集成。包括固定资产管理、银行对帐、核算分析等模块。

实行计划费用、价格审核、费用监督,总经理把关制度,必将大幅减少乃至杜绝各种费用中的虚假冒领、弄虚作假现象,大大降低生产、销售、运输等各种成本、节流开源。

7、设备管理系统:设备管理子系统通过对设备台账基本信息、设备运行情况、设备事故和故障情况、设备润滑情况及设备移动情况等信息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向各级主管提供各种查询及统计分析报告,使他们随时了解有关设备的各种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此外,它还提供设备三率计算,设备维修及保养计划编制。控制设备备品备件库管理等功能。设备管理子系统与固定资产模块、采购子系统有着灵活的接口。应用本系统,将会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加强设备保养维护,使设备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

8、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包括人员信息管理、档案管理、人才培养、薪酬管理、组织机构、员工考评绩效管理、以及社保保险管理等模块。

本系统严格按照国家人事部颁发的有关规定进行职工档案管理,提供灵活的代码自定义功能,辅助管理人员对职工的职务、职称、学历等进行管理,系统具有相当的规范性和适用性。人力资源计划管理可以根据各部门的需求,在各部门间合理地调配人力资源或制定招聘计划等。人力资源构成分析按部门对单位的学历、职务、职称、性别等人力资源的构成进行统计分析,并给出直观的统计数字和统计图形。系统管理采用多级安全控制,保证职工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

9、标准化管理系统:包括标准代码管理、标准管理、标准编码管理等模块,主要完成企业的各项标准化检查、管理等工作,同时负责一些企业内部标准的制定。

10、质量管理系统:包括质量信息维护、化验单、质量问题分析、以及各种质量报表等模块。

质量管理子系统通过对原材料质检信息、半成品质检信息、产成品质检信息以及产品售后质量反馈信息的统计、分析,向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企业各个环节的质量分析报告,使他们了解质量信息及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企业产品信誉。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命运,正所谓企业要靠质量求生存。

11、计量系统:本子系统主要负责各种计量器具的测试、检查、管理等。

12、监控系统:本系统主要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通过工控网的采集,提供给管理网,使管理人员直接掌握生产第一线的设备情况。

13、经济分析系统:依据决策层和管理层主管业务的不同及安全保密的需要,对各级领导授予相应权限(签批、检索、浏览……)并为相关领导组织好其关心热点数据,提供方便的界面。使相应主管对全国各分销点的销售情况。各工厂的生产情况,物料及产品的库存情况,可随时跟踪浏览,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一手资料,同时可大大加强了各级领导的监督作用。

十、典型客户:

黑龙江斯达造纸有限公司

斯达造纸前身为黑龙江造纸厂,老厂建于 1968 年,由于地处偏僻、机制僵化、观念落后、人才匮乏、管理粗放,加之冗员过多、办社会负担沉重等诸多弊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陷入困境,长期处于亏损状态。96 年董鹰总经理上任以来,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几方面的工作有机结合,对企业实行综合治理,不失时机地引入信息化手段重塑企业新组织、新机制和新的管理系统。通过对企业进行脱胎换骨的变革,不仅使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扭亏为盈,而且迅速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誉为国有企业摆脱困境、改革发展的“斯达模式”,并在全国大中型国有企业中推广其经验。

信息化管理的强大功能,使公司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管理效能产生质的飞跃。由于引入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重塑生产、经营和管理体系,在原国企黑龙江造纸厂母体中生长出一个产权明晰、制度规范、机制灵活、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形成一整套构筑于信息与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决策、控制、组织及管理体系。信息化改造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堵塞了原材料供应的“黑洞”:利用计算机网络,将物资采购各环节分离,使之相互制约并进行监控;

增强了销售市场的透明度:利用计算机网络,提高了销售工作的透明度,加强了对客户关系的监管,又能通过信息共享,使经营者对市场的变化能够做出快速反应;

实现了生产成本的跟踪控制:利用计算机网络,不仅从根本上杜绝了成本计价失真问题的发生,而且能及时精确地反映出生产流程各个环节的上万个参数,为公司首创的旬成本控制法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实现了两级成本控制,使企业管理产生质的飞跃;

增强了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利用计算机网络,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认真研究分析信息,迅速对市场的走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寻找商机,并果断地做出经营决策。

四年来,斯达公司突破重围高速发展并带动和扶植负债主体黑龙江造纸厂脱困致富,抵御了 1997-1998 年来势凶猛的进口浆纸产品低价倾销对全行业的冲击,在国内造纸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保持了较强的经济增长势头,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产品在国内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竞争优势。

第二篇:造纸工业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一、行业背景资料

造纸工业是一个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建设息息相关的重要产业。在经济发达国家纸及纸板消费量增长速度与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同步。在现代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世人瞩目,被国际上公认为“永不衰竭”的工业。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造纸工业已成为其国民经济十大支柱制造业之一。现代造纸工业的特点不同于一般日用消费品工业,而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规模效益显著,连续、高效生产的基础原料工业。在产品总量中,80% 以上作为生产资料用于新闻、出版、印刷、商品包装和其他工业领域,不足20%用于人们直接消费。造纸产业关联度大,涉及林业、农业、机械制造、化工、热电、交通运输、环保等产业,对上下游产业的经济有一定拉动作用。当今世界各国已将纸及纸板的生产和消费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计划到市场,从封闭到开放,近年中国纸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变。中国加入了 wto 后,一方面国内纸和纸板的消费需求逐年递增,造纸工业仍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需求不断扩张的行业之一,另一方面国外庞大的跨国纸业集团纷纷进入中国,凭借质量和成本的优势对国内造纸企业形成了冲击,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生存面临更大的压力。造纸企业间的竞争使得一些规模小、装备差、环保不达标的小纸厂被淘汰出局,一些管理机制落后、历史负担重的老企业也陷入困境。竞争的结果,加快了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促进了中国纸业的结构优化与健康发展。

xx 年,全国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较去年同期有很大的提高,而造纸行业利润的增长则远远超过了全国工业的平均水平。专家预测,中国的造纸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趋势,在现代化及国际化道路上稳步前进,行业前景十分光明。但对于具体企业来说,竞争压力不容忽视。特别是国际化引发中国造纸行业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九五”期间,造纸行业国际化进程明显提速。造纸企业要想在买方市场和全球化竞争压力下生存发展,必须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其主要表现在企业对市场反应的速度、质量、成本、服务和柔性,这些要素的改善和提高,都需要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都离不开管理信息化这一重要基础和后盾,因此,“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造纸企业适应现代化竞争的必由之路。

二、造纸行业信息化现状 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革命,已经改变了中国工业化的面貌。我国造纸行业的企业信息化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努力,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备一定规模的造纸企业基本上已实现了企业财务电算化,但基于企业级的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在行业内普及应用。因此,从总体上来说,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从信息化发展水平和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说,还是从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角度来看,造纸行业的企业信息化仍然任重而道远。当前,造纸行业的企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企业信息化总体应用水平低;企业信息化投入力度小,结构不合理,非国有企业信息化程度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企业信息化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缺乏;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体制改革、管理创新协调推进不够,大多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在旧的体制和管理模式下进行的,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没有同步进行,或进行得很不彻底,导致信息系统建成后不能正常运行或根本无法运行,形同虚设,不能真正发挥信息化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企业信息化缺乏统一规范、统一标准;信息化支撑的配套环境还没有形成。国家多次强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这是党中央面对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所做出的重大决策。造纸企业如何应对这一新的形势,“斯达模式”是一个非常好的典型。黑龙江斯达造纸在通过信息化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起步早,成效大,已成为国家重点宣传的行业典范。通过企业信息化改造,使斯达造纸在降成本、提质量、增效益上产生了奇迹般的效应:堵塞了原材料供应的黑洞;增强了销售市场的透明度;实现了生产成本的跟踪控制;提升了经营决策的科学性。逐步实现从定性管理到定量管理、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事后分析到超前控制的转变,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

三、“斯达模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原则 “斯达模式”,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采用 cims、erp 哲理,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从而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管理和严密监控,使企业资源配置最优。其特点是信息化。创立“斯达模式”的出发点是要解决监控、决策和竞争力三个根本性的管理问题。其建设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以数据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手段。把握“两个市场,一个源泉”。

〖1〗〖2〗〖3〗〖4〗〖5〗

以旬成本电算化为核心,实现两级成本控制,两级制约。促进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的转变,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事后管理向超前控制的转变。

四、基于“斯达模式”的造纸行业企业信息化的总体建设目标

斯达浩普根据斯达造纸多年积累的企业信息化先进经验,结合目前造纸行业现状及管理需求,推出“斯达模式”造纸行业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该方案涵盖造纸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成本、设备、人力资源、标准化、质量、计量、监控等各环节的管理,将企业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包括人、财、物、产、供、销等信息)有效地集成在一起进行管理,并合理调配,准确利用,从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使企业在竞争中发挥出更有效的能量,并达到最佳效益,是一套融先进信息技术和科学管理思想为一体的造纸行业解决方案。在企业推行全面信息化的过程中,以数据信息流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手段,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对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的严密控制和制约,主要包括:

完善企业信息系统的各分系统,实现集成化的现代经营管理模式; 建全用电子商务平台支持的销售信息系统;

主要生产线实现管控一体化,重点工序实现以 dcs、qcs 集成的生产自动化,关键设备建立以 tpc 为核心的预测维护系统;

实现广域网支持的集视频会议、语音、数据传输为一体的办公自动化;

建立全集团的cims/863网络集成系统。

通过对以上各系统的建设,有效地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水平,降低生产成本,透明采购及销售环节,有效控制费用流失,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为决策提供支持,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竞争能力。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五、基于“斯达模式”的造纸行业企业信息化的分期建设目标

结合大中型造纸行业在企业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库存物资种类繁多、保管困难;生产成本无法实现准确及时核算;管理信息相互独立,市场预测手段、方法落后;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无法实现对销售工作的合理控制;无法实时、准确掌握生产销售环节的产品质量信息,分公司或办事处的库存、业务信息等,本着“抓住重点、先易后难,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议造纸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分期实施:

一期工程主要从抓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和生产流程这三个关键流程入手,主要建设采购与仓储管理系统、生产流程信息系统、销售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数据分析与决策系统、办公自动化等主要系统,创建先进的管理模式。加强物资采购与仓储的管理,改善生产物流是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在销售管理方面建立以客户关系管理为中心的现代销售管理系统,在强化销售内部管理体系的同时,加大对销售外部管理即客户关系管理的力度,强调树立销售以需求为源头的营销观念;建立以完成客户订单为目标、以管控一体化为核心的生产流程信息系统,系统具有收集、计算和分析生产材料的功能,支持快速生产决策的高效办公系统。管控一体化的建设建议分期实现,管控一体化的建设需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承受能力,分步实施,建议按以下步骤实施:局部工控设备改造、编制管控一体化集成软件,然后逐步完成全厂的设备改造,最后达到“集成全部过程系统、决策高度全厂生产过程、整合支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

六、“斯达模式”企业信息化造纸行业解决方案概述“斯达模式”企业信息化造纸行业解决方案是斯达浩普公司根据“斯达模式”的指导思想,在对斯达造纸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充分整理和吸纳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造纸企业经营管理特点、竞争需求形成的。斯达浩普注重客户化开发,为客户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量身订做的产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数据信息为基础,运用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客户企业的运营与决策提供一个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七、煤炭行业版本推荐应用环境 用户服务层:windows xx 中文版业务服务层:ibm as/400 + os400数据服务层:db2开发工具 :delphi5.0 企业版注:上述应用环境可能会因企业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斯达浩普目前正在开发基于其它技术平台的行业版本。

八、造纸行业版本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本系统从大中型造纸企业的客观实际出发,充分运用 cims 技术和 erp 哲理,紧密融合“斯达模式”管理理念,对企业的信息资源最大化地开发利用并最终实现管控一体化,从而达到“斯达模式”所倡导的“简洁、高效、可控,企业增效显著为目标”的管理效果。

它通过整体规划企业中采购、生产、销售、财务、文件管理及预算控制等各个关键环节之间的关系,使系统充分突出信息资源共享的特点,实现企业的信息对称与信息透明,进而达到制约、控制、查询、分析、审批、辅助决策等管理功能,令系统的先进性与适用性凸显。

【1】【2】【3】【4】【5】

系统抓住了影响中国传统企业效益的要害,及时反映企业现状,达到全面控制企业内部物流、资金流的目的,从而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管理和严密监控,促进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的转变,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事后管理向超前控制的转变,使企业资源配置最优。系统面向业务流程、面向管理,是一套功能完善、设计先进、生命力旺盛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软件系统。

同时系统与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基础是相关联的,特别要求设定标准化岗位、文件中心(文件管理员)、计量和质检部门、企管部门(考核评价、监督控制、计划统计、资金预算)等职能岗位的设置,以及强化信息中心(或数据中心)的突出地位和重要性,从而达到企业由传统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过渡,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拥有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以提高对业务的管控能力为目标,进行实时的、量化的业务状态反馈,实现事前、事中的控制,使基于过程进行管理的理念充分发挥。

九、“斯达模式”企业信息化系统造纸行业版本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1、供应管理系统:实行统一采购、统一储备、统一配送,以及采购、仓储、配送、审计、管理等职能分离与制约的功能。建立供应商档案、“三证一标”管理、物资质量数据库,强化网上询价与审计审价功能、招标管理功能、物资验收管理,提供积压库存报警功能。实现采购、验收、仓储、配送、结算等各环节的信息共享与透明。并实现采购入库自动核算入财务帐和出库自动入财务帐功能、仓储与财务帐核对功能,测算利润功能。具体包括物资编码及基本信息管理、供应商档案管理、物资质量数据库管理、计划管理、合同管理、比价审价管理、招标管理、验收管理、库存管理、分配管理、配送管理、结算及应付管理、磨帐管理、定额及价格和基本数据维护等模块。

对物资的领出时间、单位、数量进行计算机统计,制定科学的物资采购方案,避免各部门管理人员因盲目提报计划而造成仓储物资的膨胀,加强了物资管理的计划性和准确性;物资采购与定价相分离;合同草签与审签相分离;物资采购与验收保管相分离。建立由供应处采购、仓储处验收、质检处化验质量、物价稽查部门审核等一整套相互制约的网上管理程序,解决了原供应部门集采购、验收、保管于一体所产生的弊端。

2、销售管理系统:对设在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点实行计算机管理,做到发生的每一笔业务往来都及时输入计算机,并通过因特网送到公司数据库,使经营者对市场变化能够快速反应;通过高度透明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总部可以对客户信息了如指掌,改变以往销售人员垄断销售信息、与客户联手对付企业的现象;计算机信息网与因特网相连,使整个营销管理从动态排产计划、产品入库、发车到产品销售、回款、库存和国内外市场信息等各种数据全部进入公司计算机网,实现无手工记账运行。分布在全国的各销售网点可共享全国各销售子公司和总部的生产、经营、销售信息使面向客户需求的产品开发与销售能力不断增强。

3、生产管理系统:生产计划建议由月计划向旬计划和周计划过渡:生产调度综合中长期销售计划、生产计划以、临时需货量三方面数据,安排下期生产任务,输入生产任务单。

为了加强生产全过程的管理指挥,增加对生产各环节的控制制约机制,变事后检查为超前控制,变被动处理为主动管理,在准备执行生产任务单的同时,生成“生产产品质量控制标准、生产产品的工艺规范,操作规程、排产计划、物料清单、生产成本、能耗”六个文件,和生产任务单同时下达,大大加强对生产全过程的深入控制和科学指挥。

4、成本管理系统:成本管理是“斯达模式”的核心,即旬成本电算化。成本管理子系统是整个生产系统实现闭环控制的重要环节。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成本管理的作用是有组织地、系统地运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等方法,对构成产品成本的各种因素及影响产品成本的各个经营环节实施管理,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之目的。应用此子系统,将会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提高成本计算的及时性和正确性,并能进一步加强成本的事先控制。

系统实现每十天计算一次公司全成本,用前十天的成本约束指导后十天的成本,使原来每年十二个调整期变成三十六个,基本做到随时掌握生产、经营状况;以扁平的矩阵式管理结构,用部门间相互制约、控制关系形成的数据计算旬成本,对各种数据层层审核后才能进入计算机,确保了各种数据的真实性;成本计算采用实际采购物资的价格,以“后进先出法”真实体现市场变化对成本的影响,解决长期以来财务计划价格造成的弊端。

通过各种成本指标、成本性态分析、成本比较分析、指标完成情况、量本利分析、以及统一成本报表管理、成本快报及自定义报表等模块。实现定额标准成本及差异分析。

5、办公自动化及资金控制系统:包括高效的办公系统(文件管理)、透明监督功能、预算(资金和费用)控制功能、以及综合决策系统,实现制约、控制、高效率,并与资金预算结合。从而可以有效控制各种物资采购、维简费、大修费、设备购置、销售费用、差旅费、运输费、车辆费等一切费用。除具有文件流转功能外,还可以查询资金余额功能,查询资金三个控制点情况(按预算计划、每天审批支出、回款),查询资金资金来源(销售回款、财政厅拔亏、贷款、每日收集团内部转入、其它等),查询资金跟踪表,并且可以查询各业务数据功能。体现制约控制的工作流设置与管理、支持移动办公与远程办公、支持手写笔及扫描仪等外设、并有痕迹保留功能。

[1][2][3][4][5]

通过与办公自动化及资金控制系统,实现资金预算计划管理、收支管理、资金费用审批控制、预算计划与实际收支比较分析等功能。实行计划费用,总经理把关制度,统一全集团资金调度管理,必将大幅减少乃至杜绝各种费用中的虚假冒领、弄虚作假现象,大大降低生产、销售、运输等各种成本、节流开源,使企业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6、财务管理系统:支持多单位集团式管理,实现集团所有下属公司单位多帐套的数据共享与汇总或合并处理功能。可以灵活自定义报表,并能与工资、资金、成本、办公自动化及资金控制系统、销售、供应等系统的集成。包括固定资产管理、银行对帐、核算分析等模块。

实行计划费用、价格审核、费用监督,总经理把关制度,必将大幅减少乃至杜绝各种费用中的虚假冒领、弄虚作假现象,大大降低生产、销售、运输等各种成本、节流开源。

7、设备管理系统:设备管理子系统通过对设备台账基本信息、设备运行情况、设备事故和故障情况、设备润滑情况及设备移动情况等信息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向各级主管提供各种查询及统计分析报告,使他们随时了解有关设备的各种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此外,它还提供设备三率计算,设备维修及保养计划编制。控制设备备品备件库管理等功能。设备管理子系统与固定资产模块、采购子系统有着灵活的接口。应用本系统,将会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加强设备保养维护,使设备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

8、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包括人员信息管理、档案管理、人才培养、薪酬管理、组织机构、员工考评绩效管理、以及社保保险管理等模块。

本系统严格按照国家人事部颁发的有关规定进行职工档案管理,提供灵活的代码自定义功能,辅助管理人员对职工的职务、职称、学历等进行管理,系统具有相当的规范性和适用性。人力资源计划管理可以根据各部门的需求,在各部门间合理地调配人力资源或制定招聘计划等。人力资源构成分析按部门对单位的学历、职务、职称、性别等人力资源的构成进行统计分析,并给出直观的统计数字和统计图形。系统管理采用多级安全控制,保证职工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

9、标准化管理系统:包括标准代码管理、标准管理、标准编码管理等模块,主要完成企业的各项标准化检查、管理等工作,同时负责一些企业内部标准的制定。

10、质量管理系统:包括质量信息维护、化验单、质量问题分析、以及各种质量报表等模块。

质量管理子系统通过对原材料质检信息、半成品质检信息、产成品质检信息以及产品售后质量反馈信息的统计、分析,向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企业各个环节的质量分析报告,使他们了解质量信息及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企业产品信誉。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命运,正所谓企业要靠质量求生存。

11、计量系统:本子系统主要负责各种计量器具的测试、检查、管理等。

12、监控系统:本系统主要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通过工控网的采集,提供给管理网,使管理人员直接掌握生产第一线的设备情况。

13、经济分析系统:依据决策层和管理层主管业务的不同及安全保密的需要,对各级领导授予相应权限(签批、检索、浏览……)并为相关领导组织好其关心热点数据,提供方便的界面。使相应主管对全国各分销点的销售情况。各工厂的生产情况,物料及产品的库存情况,可随时跟踪浏览,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一手资料,同时可大大加强了各级领导的监督作用。

十、典型客户:

黑龙江斯达造纸有限公司

斯达造纸前身为黑龙江造纸厂,老厂建于 1968 年,由于地处偏僻、机制僵化、观念落后、人才匮乏、管理粗放,加之冗员过多、办社会负担沉重等诸多弊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陷入困境,长期处于亏损状态。96 年董鹰总经理上任以来,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几方面的工作有机结合,对企业实行综合治理,不失时机地引入信息化手段重塑企业新组织、新机制和新的管理系统。通过对企业进行脱胎换骨的变革,不仅使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扭亏为盈,而且迅速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誉为国有企业摆脱困境、改革发展的“斯达模式”,并在全国大中型国有企业中推广其经验。

信息化管理的强大功能,使公司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管理效能产生质的飞跃。由于引入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重塑生产、经营和管理体系,在原国企黑龙江造纸厂母体中生长出一个产权明晰、制度规范、机制灵活、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形成一整套构筑于信息与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决策、控制、组织及管理体系。信息化改造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堵塞了原材料供应的“黑洞”:利用计算机网络,将物资采购各环节分离,使之相互制约并进行监控;

增强了销售市场的透明度:利用计算机网络,提高了销售工作的透明度,加强了对客户关系的监管,又能通过信息共享,使经营者对市场的变化能够做出快速反应;

实现了生产成本的跟踪控制:利用计算机网络,不仅从根本上杜绝了成本计价失真问题的发生,而且能及时精确地反映出生产流程各个环节的上万个参数,为公司首创的旬成本控制法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实现了两级成本控制,使企业管理产生质的飞跃;

[1][2][3][4][5]

增强了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利用计算机网络,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认真研究分析信息,迅速对市场的走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寻找商机,并果断地做出经营决策。

四年来,斯达公司突破重围高速发展并带动和扶植负债主体黑龙江造纸厂脱困致富,抵御了 1997-1998 年来势凶猛的进口浆纸产品低价倾销对全行业的冲击,在国内造纸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保持了较强的经济增长势头,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产品在国内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竞争优势。

<1><2><3><4><5>

第三篇: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xxxx有限公司

二零一三年一月

目录 背景介绍...................................................................................................................................4 1.1 生产型企业信息化概述...............................................................................................4 1.1.1 1.1.2 1.1.3 1.1.4 2 生产过程控制的信息化...................................................................................4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5 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5 企业信息化组织建设及硬件配套...................................................................6

需求分析...................................................................................................................................6 2.1 2.2 2.3 2.4 企业生产信息化面需求...............................................................................................6 企业管理信息化需求...................................................................................................7 企业决策支撑需求.......................................................................................................7 门户建设及信息展示需求...........................................................................................7 总体建设...................................................................................................................................8 3.1 建设目标.......................................................................................................................8 3.1.1 3.1.2 3.1.3 3.1.4 3.1.5 3.2 提高生产效率...................................................................................................8 优化管理流程...................................................................................................8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9 提供决策支撑...................................................................................................9 从战层面增强企业整体实力...........................................................................9

建设原则.......................................................................................................................9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先进性原则.......................................................................................................9 实用性原则.....................................................................................................10 可靠性原则.....................................................................................................10 可扩展、可维护原则.....................................................................................10 安全保密原则.................................................................................................11 经济性原则.....................................................................................................11 开放性原则.....................................................................................................12 标准化原则.....................................................................................................12 3.3 总体方案.....................................................................................................................12 3.3.1 3.3.2 3.3.3 3.3.4 3.4 3.5 4 基础支撑层.....................................................................................................13 应用支撑层.....................................................................................................13 业务系统层.....................................................................................................13 展现层.............................................................................................................14 功能架构.....................................................................................................................14 网络设计.....................................................................................................................15 详细设计.................................................................................................................................15 4.1 门户建设.....................................................................................................................15 4.1.1 4.1.2 4.2 门户系统概述.................................................................................................15 功能概述.........................................................................................................16 办公子系统.................................................................................................................20 4.2.1 4.2.2 系统概述.........................................................................................................20 功能设计.........................................................................................................21 4.3 制造执行子系统.........................................................................................................23 4.3.1 4.3.2 系统概述.........................................................................................................23 功能设计.........................................................................................................24 4.4 报表子系统.................................................................................................................27 4.4.1 4.4.2 系统概述.........................................................................................................27 功能设计.........................................................................................................28 4.5 4.6 4.7 信息展示子系统.........................................................................................................29 安全建设.....................................................................................................................30 软硬件支撑建设.........................................................................................................31 4.7.1 4.7.2 软件环境.........................................................................................................31 硬件环境.........................................................................................................33 背景介绍

1.1 生产型企业信息化概述

生产型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生产过程控制的信息化、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以及企业信息化组织建设及硬件配套建设四部分。

1.1.1 生产过程控制的信息化

生产过程控制的信息化是控制技术自动化的发展和升华,是制造类型企业特别是批量生产流水线作业方式信息化的关键环节,是生产型企业建设最重点部分。其主要内容就是综合利用自动控制技术、模拟仿真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现对生产全过程的监 测和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操作)效率。生产过程控制信息化的重点是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工艺流程、车间现场管理、质量检验等各设计、生产环节。

1.1.2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比重最大、难度最大、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领域,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项业务及各个层面。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是在规范管理基础工作、优化业务流程的基础上,通过信息集成应用系统来有效地采集、加工、组织、整合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实时动态地提供管理信息和决策信息。除此之外,在业务管理活动中还产生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如各种文档、邮件、报表、网页、音像、视频、扫描图像以及演示幻灯片等。

1.1.3 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制造业的生产也不再是“大而全、小而全”的单独、孤立、封闭的模式,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活动发生了前伸和后延。企业从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运输、储存、加工制造、销售直到最终送到和服务于客户,形成了一条

企业信息化由上游的供应商、中间的生产者和第三方服务商、下游的销售客户组成的链式结构,这就是供应链。制造企业的生产活动、管理流程受到这条供应链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是制造企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是利用企业局域网络、Internet互联网、数据库、电子商务等技术资源通过对供应商、第三方服务商及客户的信息化管理与协调,将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的供应、销售、服务整合 在一起,提高制造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1.1.4 企业信息化组织建设及硬件配套

如前所述,企业信息化建设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必须务实,做好组织到位与措施落实这两件大事。概括起来讲就是要抓好三个要素一个配套:即设计思路、开发工具、人员组织落实以及硬件设施配套。有关设计思路、开发工具的问题前面已有阐明,不再赘述。需求分析

根据现场交流,xxx信息化建设需求可归纳为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生产信息化、企业决策信息化支撑、企业信息门户建设及信息展示四个方面需求。其具体需求如下:

2.1 企业生产信息化面需求

 物料管理  设备管理  生产流程管理  质量管理  设备标签管理  发货物流管理  售后管理  项目管理

 设备大修及售后服务管理

2.2 企业管理信息化需求

 人员考勤管理  文件管理  知识库管理  网上审批管理  工作日志管理  企业管理表单统计  移动办公  内部交流  论坛与讨论组  内部邮箱

2.3 企业决策支撑需求

 各类报表统计与整合  企业关键指标统计  风险预测

2.4 门户建设及信息展示需求

 大厅触摸屏公司信息展示  车间数据动态展示  门户建设  内网网站建设  外网网站建设

综上所述,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企业信息进行整理梳理,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信息化体系,部署相关信息系统,以满足企业管理、企业生产、企业决策、企业展示以及其他方面需求需求,同时需要根据各种需求配备相应的软硬件设备支持以及组织机构与制度支撑。总体建设

3.1 建设目标 3.1.1 提高生产效率

及时掌握产品生产的流程中各环节的详细状态包括人员安排、物料使用、设备及元件状态等情况,以帮助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计划,加强生产容错能力,提高生产效率。

3.1.2 优化管理流程

建立统一的协同办公平台,为员工各项报表与日志的填写以及各项内部审批业务的开展提供方便,同时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建立企业内部员工及客户之间的无壁垒沟通机制。通过信息化支撑提升企业内部行政与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优化企业管理流程。3.1.3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通过对内、对外企业门户以及触屏信息展示系统,提供生动、形象、动态的数据展示平台,树立良好的对内、对外企业形象。

3.1.4 提供决策支撑

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及时采集各类业务数据,并进行有效的综合分析,使企业领导层能够获得必要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决策。

3.1.5 从战层面增强企业整体实力

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各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相互支撑,达到从设备研发到生产销售再到售后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以及人、财、物等各项事物的精确掌控,实现主体业务的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对内增项企业内部的执行力,对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对市场变化。

3.2 建设原则 3.2.1 先进性原则

采用当今国内、国际上先进和成熟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使新建立的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今后发展变化和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从目前国内发展来看,系统总体设计的先进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采用的系统结构应当是先进的、开放的体系结构;

采用的计算机技术应当是先进的,如数据仓库技术、存储网络技术、自动备份技术、数据库容错技术、网络容错技术;

采用先进的多层结构技术; 先进的现代管理技术,以保证系统的科学性。

3.2.2 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工作要求,是每个信息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种系统性能,它是计算机应用系统对用户最基本的承诺,所以,本方案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硬件环境的处理能力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面向建立综合信息平台的目标;

采用系统总体集成设计、分步实施的技术方案,稳步向全面计算机网络化应用过渡。

3.2.3 可靠性原则

系统运行后,经常要采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处理。信息量大,存贮周期长,因此任一时刻的系统故障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就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设计中贯彻容灾容错的思路。系统建设尽可能采用主流产品和成熟的技术,以保证其高质量和稳定性,采用成熟技术以降低系统的不稳定性。

3.2.4 可扩展、可维护原则

随着科技强警工作的开展和深化,系统的扩展将是不可避免的,保护投资是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的。因此,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是提高整个公安管理信息系统性能的必备手段,在系统实施过程中按如下原则考虑:

充分考虑目前业务工作对信息系统的需要,强调系统的可扩展性、政策发展的适应性; 系统总体设计要充分考虑用户当前的各业务层次、各环节管理中数据处理的便利性和可行性,把满足用户业务管理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

系统将充分考虑在结构、容量、通信能力、产品升级、处理能力、数据库、软件开发等方面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以参数化方式设置系统管理硬件设备的配置、删减、扩充、端口等,以及系统的管理软件平台,系统的管理并配置应用软件;

数据存储结构设计在充分考虑其合理、规范的基础上,同时具有可维护性,对数据库的修改维护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系统部分功能考虑采用参数定义及生成方式以保证其具备普遍适应性;部分功能采用多种处理选择模块以适应管理模块的变更。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因此在整体上要考虑合理的分步实施,确保系统建设的成功。

3.2.5 安全保密原则

系统信息关系到公安业务的开展,所以安全保密性是系统建设的首要前提。遵循安全、保密性原则,做好系统的安全保密性设计工作,确保系统安全运行尤为重要。可分成多级对数据操作进行保密。采用操作权限控制、密码控制、系统日志监督、数据更新等多种手段防止系统数据的被窃取及篡改, 拒绝非法用户进入系统和合法用户的越权操作。

3.2.6 经济性原则

多年来系统平台的建设最困扰甲方的问题是升级改造,推倒重来 最简单,对施工方也最为有利,但对用户最不合理,也不现实,因此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搭建新的系统结构时,必须充分研究现有系统的平稳过渡问题,保证现有系统平滑过渡到新的系统中,减少对现有业务系统的冲击,也使原有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

同时,要考虑经济实用,要易于扩展升级、易于操作、易于管理维护、易于用户掌握和学习使用。在完成系统目标的基础上,力争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3.2.7 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是现今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建立大系统,扩大系统交流范围的技术原则。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在体系结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的确定方面,从设备选型到设计、开发都充分考虑了"标准和开放"的原则。在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方面,依据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在此基础上建立具有一定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应用平台,使系统不仅在体系结构上保持很大的开放性而且同时提供各种灵活可变的接口,系统内部也保持相当程度的可扩充性。

3.2.8 标准化原则

系统在体系结构上、数据模型上、通讯标准上严格遵循公安部、各地公安制定的设计方案和相关标准

3.3 总体方案

本方案着眼企业的长远发展,建立架构灵活、扩展性强、支持多 元化业务拓展的公司型信息化体系。分为展现层、业务系统层、应用支撑层、基础支撑层四部分。其总体架构如下图:

3.3.1 基础支撑层

基础支撑层包括对系统软硬件的环境的支撑,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件环境的支撑,也包括服务器、交换机等硬件与网络环境的支撑。

3.3.2 应用支撑层

应用支撑层包括支撑个系统应用的服务,主要包括:工作流平台、表单设计平台、portal、BI平台、内容管理平台、统一权限管理、统一用户管理以及其他应用服务支撑。

3.3.3 业务系统层

业务系统层为总体架构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四个实现系统各个功能的四个子系统,为OA办公系统、制造执行系统、报表系统与屏幕展示系统。3.3.4 展现层

展现层作展现途径包括企业综合信息门户与企业外网门户、大屏与触屏以及手机平台。展现的内容主要包括商业智能分析应用、绩效考核分析应用、业务应用集成以及OSS整合等。

3.4 功能架构 3.5 网络设计 详细设计

4.1 门户建设 4.1.1 门户系统概述

门户系统以为公司提供一个单一的访问企业各种信息资源的入口,企业的员工、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都可以通过门户获得个性化的信息和服务。门户建设分为外网门户建设与内网综合信息门户建设,外网门户主要面向客户、合作伙伴、供应商等,内网门户主要面向企业内部员工。内网门户将与其他子系统实现无缝集成,通过统一 的用户权限管理单点登录。

门户技术架构如下图:

4.1.2 功能概述

门户系统的功能包括内容管理、站点管理、咨询与投诉管理、统一权限管理、统一用户管理。4.1.2.1 信息管理

1、信息录入

 采用可视化编辑器作为文档内容的编辑器;  支持复制、粘贴Office 文档中的内容;  支持图文、多媒体元素混排;

 支持普通文本、格式文本(DOC、PDF……)、表格等多种元素;  支持文档的相关性,提供手动相关、关键词匹配两种方式;  支持附件传;  可调整的存放点,支持另存为(即此条信息可另存到其它栏目)。

2、文档管理

 所有上传到网站上的文件均可通过后台进行文档复制、引用、移动等操作;

 自定义选择其在网站的存放位置。

3、信息发布

需要展示的信息发布到指定栏目框架下,如:公司组织结构、培训、企业文化、xxx周刊、公司新闻等信息。此外系统还支持动态发布,各个信息可以根据数据库的变化而实时改变。4.1.2.2 站点管理

通过此功能可以对网站下属栏目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操作,此功能跟据管理员权限进行变动,管理员可先添加站点,然后进入站点,进行栏目管理操作。

1、栏目建设功能管理员可根据系统提供的标签和规则,自行建立栏目和模版,只需运用基础的HTML语言,便可完成自助建站的工作。

2、栏目间数据同步可根据创建时间、检索条件、信息状态等索引条件,通过复制、引用两种方式在栏目之间进行新闻同步。a)复制:将新闻内容完全复制到指定栏目下,即系统中存在两条同样的新闻在不同的栏目中。b)引用:即一个栏目引用另一个栏目中的某条或几条新闻,在访问时还是访问原栏目中的新闻,只是在新栏目中展现这几条新闻。

3、栏目合并与迁移

a)栏目合并:将一个栏目中的数据剪切到另一个栏目中,并且当前栏目取消。

b)栏目迁移:将一个栏目中的数据剪切到另一个栏目中,并且当前栏目保留。

4、栏目导入、导出

a)导出:通过系统对当前的栏目结构进行备份,导出成系统指定格式的文件,以便保存在服务器或其它操作机器上; b)导入:当栏目出现错误,或应操作原因造成栏目丢失,可直接用此文件进行异入操作,进行栏目的修复,并不会造成栏目下新闻的丢失。4.1.2.3 系统管理

1、工作量统计管理:对操作人员在后台上进行工作的时间、录入新闻数、发布新闻数等进行统计,并支持图表方式展现。

2、系统日志管理

a)系统日志,记录由系统核心产生的错误及其它信息。b)应用日志,记录由应用程序产生的错误及其它信息。c)用户日志,记录用户的登录、数据操作及其它用户相关的日志。d)日志查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日志进行检索和查询 e)日志修改与删除:系统的日志需要管理员级别的用户才可浏览,日志可以删除,但不能修改。4.1.2.4 咨询与投诉管理

1、系统会记录咨询与投诉人的IP、姓名、邮箱、投诉时间等常用资料。

2、信息由指定负责人员对留言审核。

3、负责人员可修改用户咨询或投诉信息、控制指定用户信息是否展现、删除恶意信息,并在固定时限内回复用户咨询或投诉信息。

4.1.2.5 统一权限与统一用户管理

本系统将用户权限与组织结构集成在一起,作为各个子提供的统一登录的入口。

1、按照组织结构进行赋权,用户也可继承其部门的整体权限。

2、权限系统可集成周边产品的管理权限,做到统一赋权。

3、权限的优先集中部门的优先集最高,如在工作流节点中对部门进行了节点配置,并且选择了部门下所有人员的时候,部门下所有人员均有选定的权限。

4、每个用户根据不同的部门具有不同权限,进入相应系统所展现的信息也会相应不同,用户可以在继承部门权限的基础上,进 行权限添加。

4.2 办公子系统 4.2.1 系统概述

办公子系统是一个具有极强功能和易用性的办公平台,包括通讯、知识文档、个人事务、协同事务、综合业务、系统管理等平台。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集成各种业务及管理上的相关应用,通过统一的接口获取企事业和政府部门整体的系统资源,使得整个系统突破传统的公文处理限制,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其技术架构如下: 4.2.2 功能设计

4.2.2.1 个人桌面

页面风格管理: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与工作习惯选择不同的页面风格。

考勤管理: 员工将按照公司要求在此栏目进行考勤登记。待办事项提示:将用户等待办理的事项展示。公告展示:此栏目将发布公司的及时公告。4.2.2.2 文件与知识库管理

系统为各级别、个部门用户设置不同的共享文件夹,使各级用户在保证信息安全的情况下进行高效的信息交流。同时建立统一的知识库,将企业内部工作中积累与沉淀下来得知识信息进行统一的存储与管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析的分析与应用。知识库管理技术结构如下图:

4.2.2.3 网上审批管理

审批事项主要包括物资的审批流程、请假、出差、报销、加班等人事管理相关审批,公司内部各级用户将在工作流引擎的支撑下作为不同的角色完成各项审批工作。4.2.2.4 工作日志管理

员工按时填写日志与总结,上级可以查看,以便了解工作情况。4.2.2.5 企业管理表单统计

企业管理相关表单动态统计,有权限的用户对其进行修改,如企业结构表、员工信息表、固定资产表、办公用品表、部门数据报表等。4.2.2.6 移动办公

企业领导可通过手机等支持wap协议的移动终端登陆通过内网门户登陆浏各数据表格等览定制信息。4.2.2.7 内部交流

内部交流包括发布系统公告、内部邮件与内部论坛。4.2.2.8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模块,就是企业中项目的管理者应用专门针对项目管理项目的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它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保证项目成果的质量。其主要功能包括:进度管理、资源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项目跟踪、项目统计报表。

4.3 制造执行子系统 4.3.1 系统概述

制造执行子系统将产品的生产订单到完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数据进行实时收集,并作出相应的分析与处理。运用及时、准确的采集信息,指导、启动、响应并记录管理工厂的生产活动,从而能对条件的变化做出迅速的响应、提高工厂运作过程的透明度和执行效率,从而对整个车间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同时对下层作业与上层计划 提供支撑于依据。

4.3.2 功能设计

4.3.2.1 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功能包括生产与排产、生产过程控制两部分。生产计划与排产:通过有效的计划编制和产能详细调度,在保证 客户商品按时交付的基础上,使生产能力发挥到最大水平。对于按订单生产的企业,随着客户订单的小型化、多样化和随即化,该模块成为适应订单、节约产能和成本的有效方式。

生产过程控制:用户可以根据生产工艺以及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生产流程,控制生产过程,防止零配件的错装、漏装、多装,可通过连接设备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投料控制,实时统计车间采集数据,监控在制品、成品和物料的生产状态和质量状态,并支持订单取消、产品改制、加装等生产计划的临时调整。4.3.2.2 质量管理

负责车间生产过程质量检验,包括质量控制、质量检验(自动、手动)、质量SPC分析与监控、质量报警及异常处理、质量追溯。对从供应商、原料到售后服务的整个产品的生产和生命周期进行质量跟踪,并在生产过程控制的基础上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严格控制。能有效地防止不良品的流动,降低不良品率。4.3.2.3 物料管理

负责管理车间范围内全部物流过程记录,包括:缺料报警、用料防错和采集、及时补料、配送转移、统计报表。可根据批次物料的质量缺陷,追踪到所有使用了该批次物料的成品,也支持从成品到原料的逆向追踪,以适应某些行业的招回制度,协助制造商把损失最小化、更好地为客户服务。4.3.2.4 设备管理

负责设备在车间范围内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设备保养、监控、报警、履历表、OEE分析、统计报表。4.3.2.5 售后服务管理

对成品出厂后的销售和服务过程中质量相关问题进行有效管理,实现售后服务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的根源追溯,将质量管理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4.3.2.6 统计与分析

该模块帮助企业稳定生产过程和评估过程能力。通过监测过程的稳定程度和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不良或变异,以便及时解决问题;通过过程能力指数评估,明确过程中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达到的水平。众多的经过合理设计和优化的报表,为管理者提供迅捷的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实时把握生产中的每个环节。4.3.2.7 实时看板

实时看板可以将用户定制的数据(如产量、设备状态等)实时以形象化图表展示到特定系统的工具模块。可以帮助各个级别厂区工作人员及时掌握重要数据。4.3.2.8 全线物流标识管理

系统会对厂区内的设备、配件、物料等建立物流数据库,记录相关货物或产品的条形码、库位编码等相关数据并记录他们在车间内部的流转情况,以支持各项物件的追溯与管理。

4.4 报表子系统 4.4.1 系统概述

报表子系统是一种商业智能系统(BI),通过对企业数据的收集、加工、管理(ETL)形成数据仓库(DW);再经由各式各样的查询分析工具(Query/Report Tools)、联机分析处理(OLAP)工具、数据挖掘(Data Mining)工具和决策规划人员的行业知识(Industry Knowledge);从而把复杂的业务数据转化为容易理解的信息,并将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内以正确的方式分配给正确的人,目的是使企业的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或者洞察力,促使他们更快地做出对企业有利的决策;帮助企业提高获利、增加生产力与竞争力。

报表子系将利用信息技术收集、管理和分析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其他子系统或数据库的业务数据和报表,创造和累计知识和见解,改善决策水平,采取有效的行动,完善各种业务流程,提升各方面绩效,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智慧和能力。如下图:

4.4.2 功能设计

4.4.2.1 信息查询

系统允许用户通过纯浏览器界面,以鼠标拖拽操作定义数据查询要素,并以报表和图表等多种方式展现数据,把查询条件自己来组织,释放数据查询的灵活性 4.4.2.2 统计分析

把数据的维度与量度进行关联,将数据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除了常规的图表,系统能够针对不同的具体应用场景利用多种工具进行更直观的数据展现。如与地理信息数据相结合以地图的形式将数据展现出来,或者和流程定义数据结合将数据在流程图上展现出来等。同时,用户通过交互式的工具对数据挖掘模型进行分析,如决策树导航、或者相关聚类分析等

4.4.2.3 信息管理

管理信息途径以及从其他系统获得的信息以及获得方式等进行 管理。

4.4.2.4 报表设计

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多角度、多层次、高效率的数据探查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自己需要的报表并设置相应的算法,用户的思维不再被固定的下拉菜单、查询条件所束缚,而是由用户的思维带领数据的获取,任意组合分析角度和分析目标。4.4.2.5 系统管理

对系统的角色权限、页面、风格等进行管理。

4.5 信息展示子系统

信息展示子系统即是将信息通过特定的设备进行展示,硬件支撑设备主要包括触屏、大屏幕,主要功能包括信息发布、信息查询、与信息管理。信息发布是指系统可以将需要发布于展示的信息动态的发布到触屏或大屏上;信息查询是指用户可以通过触屏对展示的信息进行查询;信息管理是指用户可以通过该功能定制在触屏或大屏上展示的信息内容或规则。其功能流程如下图:

4.6 安全建设

1、统一登录入口

系统为企业用户提供统一的登陆入口,并根据级别与职责不同设置不同的权限。通过访问权限控制,减少各PC终端带给系统服务器的威胁。

2、用户权限控制

系统将会为各类用户设置严格的权限限制,各级用户仅有业务职能以内功能的使用权限,保证申请人提交的资料完整、真实,以保障整个行政许可审批过程的权威性。

3、防病毒设计

选用硬件防火墙配合网络版的防毒杀毒软件,提高整个系统的病毒防范能力。实时监控本地和服务器的文件系统,防止局域 网中的病毒入侵其他机器或服务器。全面彻底查杀局域网上的病毒,并向网络发送发现病毒警报,保存历史记录。

4、网络隔离与访问控制

把系统网络与企业内网进行物理隔离,并建立访问控制机制,以满足《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为安全建设标准。

4.7 软硬件支撑建设 4.7.1 软件环境

4.7.1.1 服务器操作系统

选用Windows Server或Linux。

WINDOWS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重要版本WINNT 4.0 Server、Win2000/Advanced Server、Win2003/Advanced Server,以及最新版本功能强大的WINDOWS SERVER 2008,也支撑起目前市面上应用最多的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服务器操作系统派应用,结合.Net开发环境,为亲微软企业用户提供了良好的应用框架。

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是在Posix和Unix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支持多用户、多任务、多线程、多CPU。Linux开放源代码政策,使得基于其平台的开发与使用无须支付任何单位和个人的31 版权费用,成为目前国内外很多保密机构服务器操作系统采购的首选。目前国内主流市场中使用的主要有Novell的中文版Suse Linux 9.0、小红帽系列、红旗Linux系列等。4.7.1.2 软件界面使用B/S架构

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

B/S结构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维护。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只要能上网,再由系统管理员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使用了。甚至可以在线申请,通过公司内部的安全认证(如CA证书)后,不需要人的参与,系统可以自动分配给用户一个账号进入系统。4.7.1.3 系统配置相关模块使用J2EE架构开发

J2EE是一套全然不同于传统应用开发的技术架构,包含许多组件,主要可简化且规范应用系统的开发与部署,进而提高可移植性、安全与再用价值。J2EE体系结构提供中间层集成框架用来

满足无需太多费用而又需要高可用性、高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的应用的需求。通过提供统一的开发平台,J2EE降低了开发多层应用的费用和复杂性,同时提供对现有应用程序集成强有力支持,完全支持Enterprise JavaBeans,有良好的向导支持打包和部署应用,添加目录支持,增强了安全机制,提高了性能。4.7.1.4 程序采用跨平台编程技术

跨平台编程技术是软件开发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即不依赖于操作系统,也不信赖硬件环境。一个操作系统下开发的应用,放到另一个操作系统下依然可以运行。相对而言如果某种计算机语言不用修改代码即可做到高度跨平台,那么此语言就越抽象,硬件控制力就越低,只适合开发高度抽象的模型系统。诸如java,delphi和易语言,都已做到了跨平台。它们将可以在多种系统下开发,运行和维护。

4.7.2 硬件环境

硬件环境主要为支撑相应功能的服务器与存储设备。其中包括内外网门户服务器、信息发布服务器、Report服务器、OA服务器、MES服务器以及相应的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安全设备。

第四篇:连锁零售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您的企业,在连锁零售管理上是否正面临如下挑战?

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财富稳步增加,内需市场全面启动,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和消费特点出现重大转变,与此紧密相关的零售业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呈现出连锁化和专业化的显著趋势。中国的连锁零售业起步虽然较晚,但是在发展之初就面临国内市场高速增长的机会和国际同业大举进军的挑战。把握增长的机会和应对同业的挑战成为中国连锁零售企业必须同时面对的重大命题,快速扩张门店数量和在快速扩张中防止管理失控是连锁零售企业必须解决好的矛盾

 开店成本高:库存成本、物流成本、管理成本居高不下,无法实现有有效的管理运

营,事后的业务数据反映,难以掌控企业的经营动态。

 门店扩张慢:缺乏对门店的统一管理机制,无法快速的复制扩大企业规模。

 店头管理难:粗放式管理的现状,致使店头在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的贯彻执行上大

打折扣,增加了企业潜在的管理风险。

 市场响应慢:终端数据采集困难,致使企业汇总分析数据不能及时有效,企业无法

对市场终端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 店员绩效差:无法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或建立后无法有效执行,导致门店人

员工作热情不高、绩效差。

 客户忠诚低:产品的替代性强、同行间的激烈竞争,对客户需求把握不准、门店服

务水平低下,导致零售客户忠诚度很低。

关键应用价值

引入零售管理规范

用友连锁零售系统引入国际先进的零售管理思想,结合领先企业的最佳业务实践,为中国的品牌和品类连锁零售企业导入透明的业务体系和规范的业务流程,使得整个连锁体系中所有成员建立起统一的业务操作模式和销售管理流程。

优化业务运作流程

系统给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带来革命性变化,通过单据在通路中各级成员之间的自动流转,使得企业与渠道、销售终端的联系空前紧密,关键业务流程的自动化,使得商务效率大大提高,业务差错大大减少,从而直接减少企业人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提高流通渠道整体的竞争能力。

推动连锁体系扩张

系统将企业统一的管理规范和业务流程转化为标准的、可快速复制的软件应用模式,推动企业不断扩展连锁体系,扩大销售规模,开拓异地市场,为企业的快速扩张提供强力的、低成本的、高效率的零售管理平台和商务协同工具。

增强业务执行能力

对企业的连锁门店而言,因为地域跨度和传递层次而导致管理效用急剧递减,制度和流程得不到贯彻执行。系统为企业建立有效的业务执行平台和过程监控体系,确保各类制度和流程的真正贯彻执行。

加快客户需求响应

系统使企业及时掌握最终销售者的需求动向,快速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策略,实现对客户需求的迅速响应;领先进入新的市场,为消费者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对客户需求的高速响应使得企业的服务水准大为提升,巩固并开拓产品消费群体,为企业持续发展培养

了不断增长的客户资源群体。

促进库存合理分布

系统实现了对整个连锁体系所有成员企业的库存信息共享,企业可以及时了解下游机构及零售门店的库存情况,从而更为合理地安排生产或采购,以保证供应。

关键应用价值

减少企业流通成本

系统能够大幅削弱因消费者需求变化给供应链中多层组织带来的需求波动,压缩门店库存的总体保有水平,通过系统的统筹调配,为门店制订准确的配货计划和促销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规范费用管理流程,为企业实现业务费用的总额控制和局部节约。

提升业务决策效率

系统能将最底层的零售数据快速收集上来,并提供分支机构,分销渠道、零售门店的详尽业务报表,以最直观的呈现方式为决策者提供准确、及时和全面的数据支持,帮助决策者实现快速、正确决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现代商业竞争。

降低运营维护投入

系统采用B/S与C/S的混合架构,以“集中管理、分散处理”为原则,在保证多连锁门店高效率的功能应用前提下,降低了系统对网络条件的要求。系统通过集中配置和下发业务规则,大大减少了使用分散的门店软件所带来的后期维护和升级成本。

连锁零售客户的最佳选择

用友连锁零售产品,完全符合企业经营管理平台的要求,在性能效率、行业深入应用、精细管理、易用交互性、管理者应用等多方面有了大幅提升与丰富,极大满足客户在异地商流、物流、资金流上的管理需求,是广大零售用户管理的最佳选择。

用友ERP-U8 中国企业最佳经营管理平台

用友ERP-U8完全符合企业经营管理平台“全面应用、按需部署、快速见效”的客户需求,不仅涵盖了财务、人力资源、协同办公、供应链、CRM、生产制造、分销零售、绩效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十余个应用领域,还首次集中交付了机械、电子、服装、汽配、流程、化工、制药、食品、流通、服务、非金属矿制品等数十个细分行业完整解决方案,蕴涵了丰富的中国先进管理模式、充分体现各行业最佳业务实践、能完全满足行业的深层次管理需求,它可伴随企业的高速成长、随需扩展,是有效支持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经营管理平台。

企业总裁:我需要一个快速掌握遍布全国的零售终端、准确有效汇总分析零售终端销售库存的系统

用友ERP-连锁零售系统以实现对终端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响应为目标,帮助连锁零售企业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企业运营平台,实行对连锁门店的有效管理和控制,规范门店的销售业务,及时掌握所有门店的经营状况,促进商品在门店的合理部署和快速周转。

应用对象:同一品牌多品类连锁零售企业;同一品类多品牌连锁零售企业

应用行业:服装鞋帽零售企业、饰品零售企业、食品零售企业、通讯电子零售企业、珠宝手表零售企业、、化妆品零售企业

详细可咨询,百度搜索,用友优普辽宁王晓亮

第五篇:工程监理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工程监理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一.客户需求

工程监理企业是通过专业的工程建设监理行为,服务于工程建设方,为工程建设行业提供咨询和管理服务。

中国的建设监理制从1988年开展试点直至1997年全面推行到现在发展20年,工程监理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随着建设部于2006年12月发布《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和国家推行建设市场代建制的要求,政府的市场导向要求大中小型工程监理企业走向综合性监理企业或专业服务型监理企业。工程监理企业承担全过程、全方位工程监理的综合性服务且具有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是必然之路。也就是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在中国将步入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阶段,国内监理行业面对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推行专业化工程项目管理变革,创新项目管理能力,不仅可帮助监理企业自身减低项目成本和风险,更能有效提高客户的项目满意度,藉此大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自己变得更加有能力去抓住机会,才有可能不被无情的竞争所淘汰。

由于工程管理的复杂层度越来越大,而且工程建设方(业主)对工程监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业主的满意度逐年下降的紧迫形势下,工程监理企业必须通过规范自身内部的管理,建立一个企业人员流、资产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全面一体化的企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推进企业人、财、物、技术、管理、信息等各类资源的优化整合,增强企业经营能力、资源管理能力、项目管控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和领导决策能力。提供优质服务,适应业主和市场的需要,进而提

高经济效益,是对工程监理企业经营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在当今时代,中国工程监理企业不仅要与国内企业激烈竞争,而目要直面跨国企业的竞争。工程监理企业若要赶上世界水平,不被无情的竞争所淘汰,唯有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工程监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点一,工程项目管理是企业的核心价值业务,把创新项目管理能力作为战略目标。重点二,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工程监理企业要勇于跨上信息化应用的新台阶,让企业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卓越发展的加速器。

二、方案介绍

基于工程监理企业的发展目标和面临主要任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建设覆盖企业重点项目监理机构,上联公司本部,外联互联网,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满足业务需求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市场经营、人力资源管理、工程项目监理管理、客户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建立支撑企业内部核心价值链运作的信息链,形成信息门类齐全、质量较高、服务配套的信息服务体系;健全企业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建设标准体系,建立信息共享、快速有效的信息管

控体系。实现信息处理数字化、信息传递络化,经营管理流程化,业务控制实时化。

总体架构-“521”体系

“521”技术架构,即5个层次分明、接口清晰的平台:强健的网络平台、兼容完备的系统支撑平台、统一的企业信息集成平台、适应业务发展的应用系统、个性化的企业门户平台;实施2个保障体系: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信息标准保障体系;建成1个中心:数据中心。以网络平台为基础,依托统一的信息安全、信息标准两个保障体

系,通过应用系统统一提供业务支持。在纵向,企业信息集成平台实现数据交换,并统一存储在数据中心;在横向,系统支撑平台提供一体化的软、硬件运行环境和服务,通过数据中心统一提供数据支持,通过企业信息集成平台实现集成,通过门户平台实现统一展现。

三、业务流程

应用系统采用三位一体技术机理-事件驱动、流程控制、数据集成

业务应用展开通过事件驱动,业务应用完成通过流程控制,业务应用之间数据无缝集成。

事件驱动――采用事前计划,事中提醒,事后督办方式开展。通过事前计划,将工作上计划准备的内容事先安排清楚;届时将计划工作推到业务端,提醒完成相关工作;对计划完成的工作展开完成情况监督。

流程控制――对工作开展需要编制、审核工作配合,通过流程控制完成工作过程。

数据集成――业务应用的信息数据,在数据编码基础上实现业务信息的数据集成。信息数据链-单次录入、多方调用、数据共享

应用系统建设要求达到消除信息孤岛,保证数据唯一,避免重复录入,减少重复劳动。

按照工程监理企业的业务分析,应用数据主要有项目类数据、人员类数据、资产类数据3大类主要数据。

项目类数据包括项目市场前期接洽信息、项目招投标信息、项目合同信息、项目监理工作过程信息等,将项目类信息按项目为主线组织,将项目从前期到合同、监理直至结束的各类信息组织组成,贯通项目类数据在市场、项目策划、工程监理、服务评估的全过程,实现项目类数据全过程的管理,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完整性。

人员类数据包括人事、资质、考核、考勤等信息,将人员类数据按照人员编号组织,将有关人员的各类信息有序组织起来。打通人员类数据在市场部、行政部、质安部、工程部等各部门屏障,实现人员类数据全方位进行管理,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完整性。

资产类数据包括资产登记、资产库存、资产领用、资产维修、资产使用等各种信息,将有关资产的各类信息按资产编号组织,实现资产的采购、库存、领用、调动的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完整性。通过经验积累,螺旋上升,达到知识管理

企业的知识管理愈来愈受到重视,要“积累经验与教训,减少重复劳动;提高企业智商,避免企业失忆”。将员工工作实践的个人经验转化为企业的知识,为企业全体人员所享用。通过将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沉淀和积累逐步形成统一的知识库。

知识社区实现企业知识的采集、组织、分享、利用和创新,从而有效加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知识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员工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帮助企业从旧管理模式迅速向新管理模式转变,创造学习型、知识型企业,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建立个人经验库和工程师帮助库。将个人的工作内容自动记录在个人经验库中,不断积累。企业组织评审个人工作经验,将总结的个人经验提升到工程师帮助库中,以指导个人工作开展。

按照标准、规范、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建立工程师帮助系统,在监理工作开展中,调用帮助系统提示工作内容和工作要点,以保障工作开展的完整性和工作质量水平。

个人工作中,系统自动记录完成的工作内容,通过不断积累,经评审后将个人工作经验整理成企业经验,发布到工程师帮助系统,以指导后续项目监理工作。并通过这个方式不断循环上升,积累企业的经验,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水平。

四、方案价值

工程监理企业作为工程咨询服务行业,企业管理按照项目管理方式进行。其信息化建设重要应用系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市场经营、企业标准管理、综合办公。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是工程监理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工程监理企业信息化重要应用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建设目标是实现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工作流程化,提高人力资源信息的共享程度,使得人力资源信息的提取与统计更方便快捷,为人力资源和岗位设置的分析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人力资源管理与项目监理管理、财务管理等模块密切配合,全方位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估。

解决方案以员工能力素质模型为基础,重新构建企业与员工的工作关系,全面推动企业战略目标与员工个人职业目标的实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在对各项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的功能实现上,划分以下四个层次,即基础管理、战略管理、智能分析、协同管理四个层次: 基础管理层

主要实现人力资源业务的记录收集、整理、基本的业务过程。如员工人事档案信息,员工内外流动、员工培训记录、绩效评价记录、员工职业变更记录等基础性人事数据,以及主要的如招聘、培训、员工入职、调动等事务处理过程。

战略管理层

重点在于对人力资源业务从战略高度进行相关的数据调查、业务规划、实现较高层次的业务评估、业务环境分析、业务数据运用等。如人力资源招聘需求预测、员工素质模型评估,职位价值评估、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员工职业发展需求分析、组织战略目标分解、绩效成绩的历史分析等。智能分析层

加强对人力资源业务数据的综合分析、预警和监控机制,向各级经理提供决策支持报告。如员工入职条件检查、员工岗位匹配适宜性分析、劳动合同到期报警、员工事件报警、员工流动变动趋势分析、员工离职原因分析、离职员工预警等。协同管理层

基于协同工作平台和人力知识库,实现人力资源基础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处理功能。通过协同工作平台,各级操作人员可以建立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台。根据相关的权限查询相关的业务数据,进行业务申请、审批等人力资源事务处理。工程项目管理

采用“进度为主线,合同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建立企业级的具有工程项目集成管理功能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软件,提高企业对外派项目监理机构的工程项目监理服务工作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监控能力。

通过对全过程项目监理服务进行标准化的管理、控制和分析,规

范和优化项目监理业务流程。

市场经营

通过对市场项目的计划、前期接洽、投标、合同直至项目结束的市场开发、投标分析、合同跟踪、客户反馈的全过程管理。为管理决策层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客户、合同方面的信息,实现项目投标和合同签订的科学决策和准确行动。

在项目的市场推进阶段,收集项目和客户信息,提炼历史的项目

过程数据,为投标书编制提供基础信息;筛选历史项目监理方案策划和工作安排信息,为项目监理工作的总监及相应人员安排和质量安全体系等一系列监理工作策划提供可行性方案。

市场经营解决方案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互动管理平台,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达到竞争致胜快速成长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包括判断、选择、争取、发展和保持客户所需实施的全部商业过程。实施于企业的市场经营、客户服务等与客户发生关联的领域。

经营管理主要包括市场营销管理、投标与合同管理、客户服务管理、客户忠诚度管理、客户培训管理、经理查询。

企业标准管理

企业标准管理包括企业质量体系的建立和维护并监督执行情况,管理企业技术档案和图书资料等工作。企业标准管理信息化是将技术和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纳入到计算机软件应用中;建立技术和安全通报、技术文件网上发布系统,为项目监理现场提供及时的技术信息支持;通过软件技术实现标准文件、标准表式的有效版本管理,消除纸质文档发放和回收的管理难度;建立图书和技术档案的信息化手段管

理;评审、维护和管理公司知识库,实现公司知识管理的内容和水平不断提高。

企业知识管理建设架构图

综合办公

综合办公系统通过建立集公文管理、会议管理、档案管理、车辆使用等功能于一体的协同办公环境,实现如下管理目标:

(1)提高办公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工办公的繁杂步骤,避免无谓的人力资源及时间的浪费。

(2)降低办公成本。完全支持无纸化办公。实现远程办公。解决办公人员出差在外,办公流程只好暂停的问题。

(3)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实现无缝的办公事务协同配合

下载造纸工业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造纸工业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发电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方案概述 2.1系统目标 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使电厂生产、运行、经营、管理人员完成电厂的生产、经营及各项管理工作,共同达到如下目标: ·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信息处理......

    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解决方案

    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解决方案 第1页 共1页 企业信息化建设 安全解决方案 (天威诚信) (版本:1.0) 北京天威诚信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2013年3月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解决方案 第1页......

    工程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工程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背景分析 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量投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执行,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中国加入WTO,建......

    小型电梯维保企业信息化调查及解决方案(推荐5篇)

    小型电梯维保企业信息化调查及解决方 案 http://.cn 2009年12月22日 10:46 中小企业IT采购 [商用频道] [IT采购] [新品速递] [信息化] [应用] [技术趋势] [新闻与评论] [访......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前 言管理的实质是决策,决策的基础和依据是信息。因此,信息是管理活动的基础,是联系企业管理活动的纽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

    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建设是通过IT技术的部署来提高企业的生产运维效率,从而降低经营成本。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

    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摘要:本文讲述了企业信息的概念和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以及作用,用企业信息化在企业中开展的实例,讲述如何开展企业信息化以及企业信息化在企业中的意义。关键......

    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Enterprises Informatization) 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其信息资源,及时地把握机会,做出决策,增进运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