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劳模、省标兵共产党员先进事迹(邮政支局邮递员)
在**市**镇,有一名普普通通的乡镇邮递员,20年来他默默地为全镇5万群众投递信报数百万件,且经常将“死信”复活……他就是全国劳模、**省标兵共产党员、****邮政支局邮递员**。他用不起眼的工作给无数家庭带来一份份温馨和一个个惊喜,在**,没有人不认识他。
有熟悉**的人说,20年来,他行程共计40多万公里,相当于
沿着地球赤道“走”了近10圈。**是如何走过20年的邮递路的?他又是怎样看待自己这份工作的?记者近日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
曹冲线:20年来走不倦
1985年初,20岁出头的**来到**邮政支局当一名乡邮代办员,月工资只有40多元。他负责的邮路是当时条件最艰苦的曹冲线(邮局—钦头村—腰古村—黄竹坑—黄毛田),不仅要涉水过河,还要翻山越岭,每次得跑上6个小时才完成一次单程。由于去黄竹坑的路九曲十八弯,村民们当时流行一种说法是“不怕市仔莽,最怕黄竹坑”,然而**对这些却毫不在意,他用自己的双腿和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反复“丈量”着曹冲线的每一寸土地。
**记得,他第一次跑曹冲线的时候,正下着大雨,几乎花了7个小时才跑完。那天,当地刚好有人不幸遭雷击而死,**的家人十分担心他的安全,便劝其不要继续干下去。可**脑子里却只有一个想法:我觉得群众需要我,所以我要继续走下去。就这样,为了群众的需要,**继续坚持做邮递工作,并且一做就是20年。
当时曹冲山区还有不少边远山村没有通邮,而当地村民又迫切希望能早日通邮,**便主动给自己增加了任务,开通了新松村等几个边远山村的邮路,为此,他每天的投递工作要多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觉得,只要能让群众及时看上报纸、收到远方亲人的来信,自己再辛苦也值得。
“救信大王”有“绝招”
在**,海内外乡亲的书信来往和信息交流频繁,**也深知每一封信件在村民心中的份量。在工作中,**往往会碰到一些因收信人姓名、地址不详而无法投递的“死信”。按照邮局的规定,一些地址、姓名不详,投递一两次不成功的邮件,投递员可以“查无此人”、“地址变更”等理由批退,但**却从不轻易对这类信件判处“死刑”。
对于一般的“死信”,**都是尽力到各家各户去询问,特别是到各医疗站、村委会、村中小店去找。**说,他20年来摸索出了一套复活“死信”的办法:“多打听、多跑,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投递这类信件时,派出所、村委会很有用,我经常能在那里查到准确地址。“每次找到了“死信”的收件人,**就很高兴,要是找不到的话,他自己连睡觉都不安稳。有一次为了救活一封地址欠详的平信,**逐村走访群众,经过3天走访,才找到收件人。
类似的情况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为此,支局的同事们都称**为“救信大王”。家住**镇横龙村的村民杨荣周告诉记者,有一次自己国外的亲人在寄信时地址写得不很标准,**先是询问他这封信是不是他的,当他用不太肯定的语气告诉**好像是自己的时,**并没有马上把信给他,而是又经过几度证实之后才将信再次送来。对于**这种负责任的做法,杨荣周非常赞赏:“我觉得他是一个很好的同志,对报刊、信件的投递很负责。”
对于电报、特快专递等对时间要求高的业务,**更是急群众之所急,力求做到万无一失。每天归班后,**总要到营业室看看,如有用户电报、特快专递,不论何时他都会马上给用户送去。有一次,**在归班后看到了一份从广西发来的普通电报,收报人是护岭管区四村的钟某,内容是其亲人生病,急需钱医治。他马上又跑了7公里的路程,将电报送去,并用自行车载上收报人回支局办理汇款手续。
邮递+勤务+代购
20年的邮递工作,**在乡镇邮递道路上跋涉了近40万公里,相当于沿着地球赤道走了近10圈。在恪尽职守做好乡邮工作的同时,**还在(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乡邮路上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做好事,被**人民称为“勤务员”。今年已年近八旬的吴东海夫妇住在3楼,亲人都在外地工作,**考虑到两位老人行动不便,每天都是将报纸送上3楼;如有两位老人的汇款,他都是亲自拿上门让老人签领,省得老人楼上楼下跑。
**也是一位“助人为乐的代购员”。在**镇,一些边远村民出入购买东西不方便,**便利用每天往返的便利,主动帮助他们代买一些日常用品、生产工具,以及办理一些邮政业务等。有一年正值乡下秋收大忙时,磅护村一位农民的打禾机零件坏了,**第二天便帮他买了个新的零件回来。在乡下,还有很多村民识字不多,义务读信、代写书信便成了
**经常要做的事。为了节省时间,他一般都是将代写书信的事留待下班后再做。
此外,在**镇还传颂着**扑救山火、救死扶伤以及调解民事纠纷、传递致富信息的故事。
“我现在还在邮路上”
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模,2003年,他又被评为省标兵共产党员,但至今,他那普通邮递员的身份一直没有改变过。**市邮政局一位负责
人表示,考虑到**长期在邮路上劳碌奔波,而且患有风湿病、胃病等,该局曾将他调整到营业员岗位,但是没过几天,当地的干部群众纷纷上门要求让**重回邮路,继续为他们服务。为了满足当地群众的要求,该局只好再次将**调回到乡邮路上。
对于20年来以及今后的邮递生涯,**自己的感悟便是:当邮递员辛苦,当乡镇邮递员更辛苦,但想到这是实实际际做一些事,自己再辛苦也值得!而当记者问其在获得种种荣誉后,是否想过换一份轻松的工作时,**说道:“转行?不,我现在还在邮路上呢。”说完,**又在这条乡间的邮路上渐渐远去……
第二篇:宜君县五里镇邮政支局先进事迹
强服务
拓市场
提效益 实现农村邮政事业科学发展
——记宜君县五里镇邮政支局
五里镇邮政支局位于宜君县五里镇街,全局现有职工6人,其中支局长1人,营业员2人,投递员3人。负责五里镇、西村乡、尧生镇和雷塬办事处4个乡镇办事处,个行政村,个机关事业单位的6条邮路的邮件投递和邮储金融工作,是宜君县东部塬区唯一一个全国联网通兑的金融机构。截至2012年9月底累计存款余额达到3159万元。
近年来,在市、县邮政局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五里镇邮政支局全体员工克服办公硬件落后,人流物流稀少、市场竞争激烈等重重困难,认真贯彻落实市、县邮政局有关农村邮政储蓄工作的战略部署,结合地域经济实际以强服务、拓市场、提效益为工作方针,实现了邮政业务和各类金融业务快速、持续增长。2012年第三季度全局余额净增549万元,创历史新高。
强管理,增强员工综合素质
按照上级关于邮政员工管理的要求,支局狠抓局容局貌、员工形象和员工业务综合素质建设。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卫生保洁制度、业务知识学习制度、值班制度、员工绩效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制度的有效执行,进一步提升了邮政企业和员工的对外形象;二是定期、不定期召开晨会、夕会传达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和仪容仪表、业务要领、金融安全、励志故事等,有效增强了员工的纪律约束,陶冶了员工情操,提高了员工的幸福指
局针对服务地域经济产业不同的特点,组织员工深入各乡镇村组、农户家中大力宣传、发展邮政业务,初步形成了以12月至次年3月揽收榆(舍)—许(庄)川道玉米款、8月至11月揽收五里镇北塬、西村乡、尧生镇的苹果款,9月揽收4个乡镇中小学学费款,兼揽重点工程款的揽储格局。三季度,在市、县邮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先后在西村乡和尧生镇安装了9台助农取款机,共揽收苹果款549万元,营销理财保险12.2万元,加办邮储短信95条,存款余额由二季度末的2610万元,跃居到3159万元,实现了邮政储蓄覆盖宜君东部塬区的目标。
今后,五里镇邮政支局必将在市、县邮政局的坚强领导下,继续以强素质,树形象,增效益为工作思路,带领全体邮政职工埋头苦干、大胆创新,继续书写邮政储蓄在助推地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企业增效的辉煌篇章。
第三篇:全国邮政系统学习型标兵支局申报材料
创建学习型企业 争做知识型员工
增强邮政职工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昌吉州邮政局从2007年开始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性员工”活动,通过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活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团队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形成了爱岗敬业、崇尚科学、无私奉献、追求进步的良好氛围。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东郊投递工作部在创建过程中脱颖而出。现就东郊投递部在创争活动中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汇报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转变观念,营造氛围、确立创建目标
为了保证创建活动顺利开展,首先,在创争活动的起步阶段,我们就成立了创争活动领导小组;把创争活动纳入“争创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实行领导干部、班组长、职工三位一体的模式;二是制定了《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好全年学习计划,分段实施,月末考核。并制定考评办法;通过会议发动、上下联动、培训拉动、读书推动、典型带动,使创争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得到普遍认同。同时建立了周课制度,确定每周二和周四晚
上为业务学习日,实施一帮一活动,巩固和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从转变职工的思想观念入手,推进企业文化由苦干型到学习型的提升。在创建过程中,发现要搞好学习靠组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要教育和引导员工肯学、会学、善学。目前,我局11名管理岗人员文化结构为:本科生1人,专科生7人,中专生3人。
我局确立的创建的总体目标可以归纳一句话:分“两步”走,创“三个”新。第一步:2007-2008年,构建起“学习型企业”基本框架:即形成文化基本理念,全员达成共识,完善公平的竞争环境,尊重人才;第二步:2008-2009年,构建起比较完备的学习型组织体系:即邮政文化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使全局的学习网络、学习阵地、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备。最终达到知识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建构起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体系。
2、建立和完善各项培训制度,开拓学习阵地,营造“处处是学习之所”的环境
一是建立规范制度。投递部以制度来规范活动的有序开展,制定了阅览室制度、棋牌室制度、晨会制度、培训制度、学习制度等。在创建过程中,对照制度不断完善和提高,把规章制度、目标、措施等档案材料系统地整理成一系列的文件柜,让自身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查阅文件更加便捷。二是建立活动场所。建立了职工图书室、职工健身室、职工活
动室。购置了棋牌类活动器具,添置了法律类、业务类等书籍500余册。通过努力创建“职工小家” 来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提高大家的参与热情,增添文化氛围。三是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是创建学习型班组的基础,给每个投递员配备邮政规范化服务手册,投递人员职业道德、投递人员六不准,时时提醒班组成员履行自己的职责。开辟文化活动园地。因地制宜由内训师负责每周业务培训,开辟学习栏,每天坚持晨会制度,供职工交流学习心得和工作感受,让职工每天以新面貌迎接每天的工作。四是积极推行6S现场管理,统一投递品牌,树立投递形象:真正将清理、整顿、清扫、安全、规范、素养的现场管理工作、四统一标准落实到位、达到班组建设标准化、投递管理制度化。为全面落实6S管理规范目标要求,每年举办“6s现场管理”知识竞赛,东郊投递部年年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每月组织岗位技能培训,业务培训,在09年8月邮政投递员岗位技能鉴定中,全部通过了鉴定。
3、设计多种载体,形成“人人是学习之人”的氛围 随着服务投递精细化发展趋势,东郊投递部深深感到,不狠抓学习就难以提升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就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只有在学习中不断更新,注入新动力,才能千变万化中驾驭市场。在提升素质工程中着重实施四个工程: 第
一个工程是“样板标兵”提炼工程。在灌输文化理念的同时,积极挖掘身边职工中有亮点的人和事,加强宣传,树立典型,共同提高。对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先进典型上报局办公室进行宣传报道。第二个工程是“全员读书”操练工程。在坚持做好职工培训、学习体会交流的基础上。每周开展一次读报活动,挖掘好的经验和做法。开展的向全国劳动模范艾克帕尔-依敏先进事迹读报大讨论活动对投递人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和现实影响,东郊投递部立即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学习,每名员工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谈思想,谈不足,立足高起点做好本职工作。第三个工程是“岗位培训”演练工程。组织岗位技能培训、业务培训等,并适时组织以需求为内容的业务培训。发行投递局每半年举办一次岗位练兵活动,对岗位的熟练情况和工作技巧进行检验,该投递部员工在每年岗位练兵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第四个工程是“高层人才”精炼工程。狠抓职工学历“升格”教育,采取自考、函授等途径,投递部员工都参加了在职学历教育。目前,获得大专学历2人,中专学历1人,大专在读14人。
4、立足基层 服务社会
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开展以来,东郊投递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勃勃生机,职工上下团结一心,互助互爱,全身心扑在企业的业务发展当中,用真心、真诚、奉献
赢得社会的赞誉。在“报刊收订”服务过程中,东郊投递部组织4个报刊收订小分队深入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家庭,认真有效的开展“报刊收订”服务。在做好收订服务的同时,注重对用户进行回访,了解投递的基本状况,并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实施跟踪服务,为用户解决疑难问题。在走访的300户用户当中,100%的对邮政的服务感到满意。通过狠抓素质教育,该投递部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过去有些职工热衷于打麻将等娱乐,通过学习,现在不少职工利用休息时间自学,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由于重视学习,职工家庭和睦、爱学习、讲奉献的风气一天比一天高涨, 职工提交合理化建议共22条,被采纳11余条,产生经济效益近8万元。
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东郊投递部持之以恒构建人才方阵,用知识树立邮政形象,把拓宽市场领域和服务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因此呈现出人气旺、思路新、劲头足的喜人局面,知识武装使职工如虎添翼。近几年,东郊投递部先后获得自治区“QC质量”成果发布先进单位,区级“青年文明号”,区级“工人先锋号”,区级’规范化示范窗口”,区级“质量信得过生产班组”,州级“青年安全示范岗”。有两名员工获得“五四”优秀团员和“三八”红旗手,有三名表现突出的职工由劳务工转为聘用工。连续三年被评为昌吉州邮政局先进集体。
第四篇:优秀共产党员十佳职工标兵先进事迹
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业工人,却有着博大的胸怀,有着对黑土地的赤诚;有着对他人及集体的爱,在默默的奉献中换来的是人们的尊重和敬佩。多年来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用执著与追求,弹奏出一曲曲感人的乐章,他就是格球山农场优秀共产党员、十佳职工标兵,第三管理区的种植户***。
1998年,农场新的一轮土地承包开始了,当许多人面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处于观望不敢前进时,他耐心的向职工群众讲,风险是无时不在的,我们不能完全抵御和预见,但可能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去减小它,让科学管理经验为我们赢得更大效益。一言即出,就要干出的模样来。他承包了土地1005亩。言必出,行必果。他合理调整了种植业结构,实行科学轮作,无论是整地、春播,还是夏管、秋收,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他都精心抓好每一个生产作业环节,严格把好质量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和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的原则,确保不出任何差错。
科学管理加上辛勤的汗水,他获得了丰收。在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下,通过科学管理仍然获得了好的效益,近几年来,平均收入都在12万元以上。
2007年,农场提出科学调整种植比例,加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他积极响应,认为种植大豆、小麦既不利于轮作,同时也不会取得更高的效益。为此,他将种植比例调整为:大豆513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1%;小麦种植222亩,占总播种面积的22%;种植特色经济作物西瓜270亩,占总面积的27%。一年来,经过调优种植结构,合理轮作,科学管理,又一次为他赢来了良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小麦亩产830斤、大豆亩产265斤、西瓜亩产4吨,共实现利润40万元。其中:农业利润27万元,亩利润267元,机车收入13万元。
他总是严格要求自已,工作求真务实,精益求精,不断总结经验,富而思进。在今年春播过程中,他踏察地号,科学决策,采用新技术对小麦进行了深施肥,采用通用机播种,增加群体总量与个体的分散方法。达到了出苗均匀,增加了保苗株数,提高了抗涝、抗旱的能力。
先富带后富,走共同致富道路,他经常这样说,也这样做的。作为一名老党员,他能够积极参加管理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管理区开展救助治贫活动中,他与贫困职工管保富结成帮扶对子,结合管保富家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发展项目养殖獭兔4组,帮助解决购獭兔、笼子资金2400元,经常到管保富家中了解獭兔的养殖情况,发现问题给予及时地解决,并给予技术指导,通过***的帮助和管保富夫妻的共同努力,收入4000元,现已脱贫。在今年开展的北大荒先锋工程活动中,有11名贫困职工想通过种西瓜增加收入,让管理区给解决土地,正当领导为难时,他主动找到管理区领导让出土地种植西瓜270亩,通过一年的努力,西瓜亩产达到4吨,以平均每斤0.25元的价格全部出售,公顷利润7000余元,270亩西瓜纯收入12.6万元。而***本人因此少收入3万余元,受到了管理区领导的赞扬和职工群众的好评。
除此之外,他还无偿帮助过很多人。帮助种植户垫付种地资金1.2万余元,为奶牛户贷款担保3万元,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孩子上学资金5000元等,几年来,我共帮助15人次,帮扶资金达8万元。
高瞻远瞩,共产党员总要保持先进性。为了适应现代化农业的需要和增加经济收入,2006年,他投资80万元购进了190大马力整地机车及配套农机具。夯实了第三管理区农机力量,为农业生产丰产丰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在管理过程中,他注重抓好每一个生产环节,做到对机车、农机具的每一个部位保养到位,要求每一个车组成员,要从为种植户负责的角度出发,坚持标准化作业,决对不能因作业质量不达标准而影响种植户的效益,并同驾驶员签订责任状作业中,如出现质量问题扣发工资的30%,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190大马力机车,出勤率高、整地作业质量好、速度快,充分显示出了大马力机车优势,得到了种植户的认可,取得了万元的效益,为加速第三管理区机车的更新步伐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为了拓宽机车的增收渠道,经多方联系后到五*池市团结乡进行整地作业收入3万余元,为场县共建奠定了基础。
他还为自己树立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大豆亩产350斤、小麦亩产680斤、白瓜籽160斤、玉米900斤。也许对别人来说,这是一个不容易实现的梦想,但对他来说,这是一个能实现的愿望。但他要为这个愿望负出更多更大的努力。正如他所说的,共产党员之所以光荣,并不是都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但他们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来,在平凡中闪光,用实际行动诠释出党员的风彩,用他无私奉献精神,实践着他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第五篇:省交通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先进事迹[范文]
说起**公路养护公司的**,该公司的全体干部职工肯定会众口一词地说她是个好同志,党的好干部、好党员。21年工龄的**,竟获得本单位或**市公路局、**市交通局、省公路管理局、省交通厅等上级单位41次表彰。其中:2004年被省公路局评为先进工作者;2007年6月被省交通厅工会评为“女职工巾帼建功标兵”。因为她就像一头默默耕耘的“黄牛”,她热爱公路养护事业,忠于公路养护事业,为**的公路养护事业倾注了她太多、太多的心血。
——吃苦耐劳,巾帼不让须眉
由于丈夫是**人,1994年,**从奉兴县公路段调到**公路段。初来乍到,**倍感孤独。为了排遣生活、精神上的孤寂,她把精力全部用来学习、工作,业务能力日益提高。
第二年秋天,第一次全国公路普查大规模展开。**市公路局要求赣南各县市抽调一名业务精良的职工统一开展公路桥梁普查。**公路段领导再三考虑,决定派**前往**。报到会上,**市公路局领导见**派来一员年轻的“女兵”,顿时皱起了眉头。当晚,一个质问电话打到**:“你认为这项工作不重要吗?你派来的干部不仅年轻,还是个女性,能胜任得了吗?”时任**公路段段长的杨志明听后不愠不恼,耐心解释:“凭我对**一年来的观察,她一定能胜任此项工作。”
在此后的两个多月里,**同会昌、于都两县公路段的男职工一道,辗转于三县境内的桥梁、公路,白天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记录,夜晚在灯下埋头整理调查资料。每天爬高爬低,风里来雨里去,其中辛苦自不在话下。但**从不叫苦叫累,也从未想过要打退堂鼓。那段时间,她穿坏了两双鞋,人整整瘦了10斤,白晰的皮肤也晒得黝黑黝黑。令她深感欣慰的是,两个月下来,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充分展示,上级领导对她刮目相看。
——创新求特,追求完美事业
**常说:一个女人要想自立自强,就必须热爱工作,对事业的追求永不满足。
1987年,年仅20岁的**投身公路养护工作。高中毕业的她深感知识的重要性。她自费函授学习公路桥梁专业,并顺利取得了大专文凭。当时,单位具备大专文凭的职工并不多,但**从不居高自傲。碰到工作难题总是谦虚地向经验丰富的同事、专家讨教,有时为一个问题反复请教十多次。她还千方百计弄来各种专业理论书籍,工作之余潜心钻研。而今,跨入不惑之年的**仍在努力学习。经过几年刻苦自学,去年,她顺利通过了全国一级注册建造师考试并拿到了资格证书。
**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力争每项工作精益求精。
公路职工长年工作在公路线上,长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生活,劳动强度和难度常人无法想象。作为分管业务的公路养护科副科长,为充分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着力推行责任承包制,实行计量支付、按劳取酬,并将重点放在抓养路质量上。在她的严格管理下,**的国道公路养护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路容路貌大为改观。由于公路养护工作成绩突出,2005-2006年,该公司被江西省公路管理局评为全省公路系统先进单位,2005年还被江西省交通厅评为全省交通系统先进集体。
——顾全大局,责任胜过生命
由于工作艰辛,一直以来,公路养护工种不被人们所向往。然而,**却对这份工作情有独钟,且在公路养护科这个“不起眼”的科室一干就是二十年。她清醒地知道:公路养护事关交通安全,责任重大。
一次,由于连降暴雨,造成山体严重滑坡,206国道**武阳一处路段被毁坏2/3,交通受阻。一边是面目狰狞随时都有可能掉下石块的山体,一边是浑浊发黄深不见底的绵江河,现场险象环生。为尽快疏通公路,**处处冲锋在前,几次险些跌倒。一些男同事考虑**是女性,想照顾一下她,就说:“熊科长,你站在边上指导一下就可以了,这种危险的事,还是让我们来做吧!”**却说:“我是共产党员,此时此刻,我更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说罢,她又麻利地干起事来。
填沙包,清便道,平路面,挖土,担沙……**和同事们一道,从下午一点一直干到凌晨两点,直到道路全面彻底疏通。事后,同事们都说,作为单位唯一的一名女性党员,她让大伙看到了共产党员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