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郴州排球基地的大小(范文)
1982年2月,长30米、宽16米的小馆竣工;1983年1月,长45米、宽35米、室内高度为12.5米的大训练馆落成。郴州体育训练基地坐落在南岭山脉北麓的郴州市北湖公园湖畔,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5万多平方米,是一个以排球项目为主、综合发展的体育训练场所。
作为体育训练基地的建设始自1978年,当时郴州市体委为承办全省少年女子排球邀请赛,为创造条件邀请中国女排来郴州集训,根据郴州无大冰雪和台风的气候特点,利用本地盛产的楠竹作建筑材料,在省体委拨款支持下,建起面积分别为1392平方米和720平方米、竹木结构的大小两个训练馆,以及宿舍、餐厅等生活设施。
从1981年6月起,基地动工新建两个钢筋混凝土训练馆。1982年2月,长30米、宽16米的小馆竣工;1983年1月,长45米、宽35米、室内高度为12.5米的大训练馆落成,其规模为当时国内球类训练单馆之最。
从1984年10月起,基地由郴州市代管移交湖南省体委管理。当年底,国家计委、国家体委和湖南省政府共计拨出590万元专款,作为扩建基地的经费。建设项目有:建筑面积为4955平方米、高14层的运动员宿舍大楼,建筑面积为8821平方米、比赛场地为62×33.8米的多功能训练比赛馆,以及小型运动员宿舍、桑那浴室等辅助设施。到1989年,这些建设项目已全部竣工交付使用。整个基地建筑采用园林布局手法,借远山,纳近水,竹木花
草遍植于院内,长廊依坡临池连接于馆房之间,形成简洁淡泊、轻型大方的体育建筑群落,是一个环境幽雅,训练设施齐备,服务条件比较完善的体育训练基地。
第二篇:郴州家教网
郴州家教网()成立于2009年6月,是郴州家教门户网站,郴州家教第一品牌,有郴州家教航母之称。郴州学生家长请家教和郴州教育爱好者做家教的首选品牌。拥有大量一线在职教师和优秀大学生教员。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的服务体系,长期为郴州学生家长提供优质家教服务,数千名学生通过福城家教网老师的辅导走上了成才之路.......一、服务宗旨:
1、第一时间为广大学生及家长提供免中介家教服务。
2、为优秀在职教师及优秀大学生创建一个提升自我的平台。
二、服务目标:
让每一个学员通过辅导,不断提高,突破自我,实现目标。
三、资源简介:
1、教员资源库:郴州市重点中小学优秀在职教师,优秀大学生家教老师,福城家教网专职家教老师。
2、学员资源库:郴州市各中小学在校学生及社会各界好学人士。
四、服务特色:
1、强大优质的师资团队。(所有老师经过严格考核,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且获得过学生家长好评)
2、高效便捷的服务质量。多种信息发布渠道任选一种,在1小时内安排老师,24小时之内试教。
3、完善的后期跟踪保障。试教不满意,教学不满意,可随时更换l老师。
4、师资团队专业性强,教学科目齐全。
5、所有服务不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中介费用。
五、服务范围:
1、一对一上门个性化辅导:
小学、初中、高中全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舞蹈、美术、计算机、普通话、编导等)。
2、特色精品小班。
3、中小学作业辅导.
第三篇:建设郴州技师学院汽修实训基地报告
关于建设郴州技师学院汽修专业高技能
人才基地实施设想的报告
尊敬的学院领导:
针对我院机械系汽修专业实训设备缺乏的现状,乘国家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和示范校建设的东风,为了切实解决汽修专业的发展瓶颈,现向学院就汽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一事报告如下:
一、建设的依据
1、汽车维修专业已列入国家示范校和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重点专业,促使我们必须要建设汽修高技能人才基地;
2、市场前景促使我们必须建设汽修高技能人才基地
⑴ 专业增长方面:汽修专业现已向专业群方向发展,促使我院汽车维修专业必须在现有“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拓展二个专业:“汽车装配与检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申报“汽车钣金与油漆”新专业,实现2014年具有三大汽车专业,5个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维修方向、汽车钣金与油漆、汽车美容、汽车营销、汽车空调与电路)的专业群。同时,可以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预计报读四年制和三年制高级汽修的人数和比例将提高20%以上。⑵教学开展方面:汽修高技能人才基地的建设,教学设施设备的增加,可增加汽车快修保养、汽车美容、汽车油漆等数十个教学项目,增加汽车发动机大修、底盘四轮定位、汽车钣金等二十多个课题,充分满足教学需求。
⑶学生实训方面:汽修高技能人才基地的建设,将设置6个教学区,8个一体化教学实训场,增设学生实习工位180个,可满足上百名学生同时参与实训操作。实训场地与设备的增加,有利于汽修教师真正实施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
3、目前状况与培养的要求差距过大,促使我们建设高技能人才基地
(1)师资力量薄弱:汽修专业仅有专业老师6人,所有专业教师全是超负荷工作,不能确保教学质量。
(2)实训场地和设备短缺:我院汽修专业现拥有汽车实习车间4间,1
实训车辆10台,实训台架15台,另加部分报废的发动机和底盘设备由于基础实训条件差,不能达到实训效果,实训时管理难度较大。
(3)实训任务与课题无法实施:由于缺乏实训场地与设备,导致多项实训课题与实训任务无法开展,严重影响了学生维修技能的培养。
二、建设目标
建设8个汽车维修实训场和一个汽车维修模拟实训厂,以满足汽修专业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提高汽修教师团队的实战能力,突出维修功能与汽修实训教学的有机统一,着重解决维修实训实战教学场地设备缺乏的问题,为专业教学和教学研究提供真实的企业教学场景,为扩大专业影响力奠定扎实的基础。实现2014年具有三大汽车专业,5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群,年招生人数突破200人,专业在校总人数超500人,三年内发展为汽车工程系的目标。
综上所述,我们的建设目标为:提高教师团队的实战水平及综合能力,拓展实训教学的课题,增强汽修专业的办学实力,扩大汽修专业的办学规模和档次,使得学生走出校门,立刻上岗,高质量就业。
三、需要学院解决的问题
⑴资金支持:请求学院批准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费用180万元; ⑵批准开办模拟实训厂;
⑶对汽车维修模拟实训厂法人地位的支持;
⑷对汽车维修模拟实训厂管理方案的支持;
⑸当汽车维修模拟实训厂有关工作涉及到学院有关部门时,希望学院能出面协调;
⑹对汽车维修模拟实训厂安全保卫工作的支持。
⑺向有关部门争取将我院汽车维修模拟实训厂作为郴州市公车定点维修单位;
⑻解决汽修专业教师黄存禄的参照问题。
汽车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基地的建设,将大大改善学生的实习条件,能给学生提供真正的维修实习,极大地提升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从而对提升学生稳定率,减少学生流失率具有积极的的影响;同时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汽修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专业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
附件一:汽修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总预算
汽修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总预算
汽修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分两大部分:汽车维修实训场建设和汽车维修模拟实训厂建设,总预算投资180万元,具体分配如下:
(一)、汽车维修实训场总体预算83万元
1、实训场地点及功能
汽车维修实训场拟规划占地面积约1000㎡,设实训楼8栋C202、C203和9栋B303室,共分8个实训车间,包括汽车整车实训车间(汽车维修模拟实训厂)、汽车发动机基础实训室、汽车发动机故障检测实训室、汽车底盘实训室(2个)、汽车电器检测实训室、汽车电路空调实训室、汽车钣金实训室、汽车电控技术实验室;可实现汽车整车维修、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空调、汽车电器、汽车钣金、汽车油漆等汽车专业的所有技能实训。
2、费用预算及用途
汽车维修实训场建设分两大部分,即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建设,其中:
(1)基础设施建设预算费用7万元,主要用于车间的地面油漆、车间活动隔板的购买及车间宣传挂图的制作等;
(2)汽车维修实训设备购置预算费用71万元,主要用于8个汽修实训车间实训设备的购买,含汽车各零部件及总成、实验台架等,可分别完成各专业课程内实验、实训、专项技能实训、综合实训和部分顶岗实习,并具有拓展对内对外专业技能培训和认证,对外社会服务,产学研结合和工学结合等功能。
(3)汽车维修实训车间配件耗材预算费用5万元,主要用于汽车维修实训车间各类实训设备耗材及工量具、配件的购置;
(二)、汽车维修模拟实训厂建设总体预算97万元
1、模拟实训厂的地点及功能
结合我院汽修场地的现状,汽车维修模拟实训厂拟规划占地面积约1800㎡,分三个功能区布局:洗车美容服务区、机电维修区、钣金油漆区,具有汽车机电一体化、汽车钣金、汽车油漆、汽车维修服务顾问、汽车美容、汽车装潢等工位,可为社会提供各类常见故障的维修。洗车美容服务区设于教学楼负一楼与培训楼之间的空坪内处(需进行必要的硬化和铺设下水道),机电维修区设于教学楼负一楼,钣金油漆区设于现超市隔壁(原电子厂)。
2、费用预算及用途
汽车维修模拟实训厂建设分两大部分,即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建设,其中:
(1)基础设施建设预算费用300000(30万)元,主要用于接待及客户休息室的装修及办公用品的购买,洗车区设备的购置,停车区路面硬化,模拟实训场场地的地面油漆及气路、电路、水路的安装等;
(2)汽车维修模拟实训厂设备购置预算费用37万元,主要用于举升设备、喷漆用设备、中央供气设备、钣金用设备、机电用设备、检测维修设备、轮胎设备、清洗与美容设备、通用设备、工具的购买;
(3)汽车维修模拟实训厂购置配件耗材预算费用4万元,主要用于模拟实训场日常实训配件耗材的购买(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要求可列此项开支)
(4)设备维护保养预算费用7万元,主要用于模拟实训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及必要的维修、更换等;
(5)师资培养等预算费用15万元,主要用于教师的外出学习培训、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专家学者来校讲座、教师的进修等;
(6)课程改革预算费用3万元;主要用于课件的开发、教材的编写、课程改革等项目;
附件二:汽车维修模拟实训厂管理体制
汽车维修模拟实训厂管理体制
汽车维修模拟实训厂其目的为满足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积极拓展业务,采用学院目标责任体制下的二级法人体制,在学院制度框架内,由机械工程系负责具体管理和运作。教学任务按学院要求考核,按目标兑现工资和绩效;在开办工厂的五年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风险独担,学院对汽车维修模拟实训厂行使监督管理权。工厂管理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模式,分工合作,由厂务会具体负责实施。如在维修过程中产生负债等情况均由机械工程系全权负责。
第四篇:郴州土地整理规划
郴州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一、总则
(一)规划目的
土地开发整理是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为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强我市土地开发整理的宏观调控,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率,保持全市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合理、持续利用,特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的任务
制订土地开发整理的目标和方针;调查分析全市土地开发整理潜力;选定土地开发整理方案,划定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区,确定重点项目;分解落实土地开发整理指标;明确异地补充耕地,实现区域平衡的方向和途径;制定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三)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
《湖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湖南省土地复垦实施办法》、《省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要点》、《湖南省市州、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技术要点》;
《郴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及附件、《郴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十五”规划报告(2001--2005)》等。
(四)规划的期限和范围
2000年为规划基期年,2010年为规划目标年。2001~2005年为规划近期,2006~2010年为规划远期。
本市行政区域为规划范围,总面积19300平方公里。
二、概况
(一)自然条件
本市位于湖南省的东南部,南岭与罗霄山脉南段的交汇带,湘江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2度13分至114度14分,北纬24度53分至26度50分。市内地貌分区明显:东南部为南岭穹隆构造的剥蚀中、低山,包括汝城、桂东全部,资兴、宜章、临武大部;西北部为轻微切割的丘岗平原,包括嘉禾的全部,苏仙、北湖、桂阳、安仁、永兴的大部。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略呈箕形。全市山地占54.4%;其中,海拔500m以上的占40.9%;桂东境内的齐云仙为全市最高点,海拔2061.3m。丘陵、岗地和平原分别占20.5%、10.6%和12.15%。
本市东部地层以寒武系的变质碎屑岩为主,伴随大量的板页岩;中西部桂阳、嘉禾、宜章、临武、北湖、苏仙等主要是泥盆、石炭、二迭系的灰岩和白云质灰岩;宜章、临武、永兴、安仁、资兴和桂阳县的部分山间盆地出露三迭、侏罗系的砂岩、砂页岩,白垩、第三系的紫红色砂页岩;桂东、资兴、宜章、汝城、北湖和苏仙分布着各种花岗岩。此外,北部低丘和河谷区有少量的第四系红色粘土和冲积物。
本市山地分布着山地黄壤、黄棕壤和黑色石灰土,丘岗是红壤、红色石灰土和紫色土,河谷、盆地为水稻土。
本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平均日照1574.4小时;年均气温15.4(桂东)~18.3℃(宜章),年降水量1332.9~1663.1mm。
本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矿产110种,探明70多种,储量占湖南省的1/3。其中,金属储量占全省的1/2,钼、锡居全省首位,钨、铋居全国第一,煤炭占全省的1/3,石墨储量占全国的1/2。矿点多达 3000处。
(二)社会经济状况
全市拥有167个乡、84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辖2968个行政村和451个居委会,人口452.96万人,人口密度233.63人/平方公里。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2316594万元(当年价),农轻重比例为30.1:20.5:49.4。农业总产值中,农林牧鱼的比例为49.8:6.3:39.4:4.5。农作物播种面积514560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37120 公顷,单产5721公斤/公顷(381公斤/亩);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87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30元。
本市临近港澳市场,交通方便。全市有8个县(市、区)通火车,共5条铁路,15个火车站;公路总里程7589公里,密度为39公里/平方公里,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显示出较大的交通区位优势。
(三)土地利用状况
本市土地总面积1931732.53公顷。其中,耕地282958.7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65%;园地22932.91公顷,占总面积的1.19%;林地1266930.20公顷,占65.59%;牧草地59839.27公顷,占3.10%;居民点及工矿用地61170.24公顷,占3.17%;交通用地12206.29公顷,占0.63%;水域66456.66公顷,占3.44 %;未利用土地159238.23公顷,占8.24%;其中,难利用地37400公顷,占未利用地的23.49%。土地利用类型中以林地面积最大,依次为耕地、未利用土地、水域、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牧草地、园地、交通用地面积。
全市耕地毛面积375204.91公顷。其中,净耕地282958.78公顷,农村耕作道4907.10公顷,沟渠9433.27公顷,田坎77905.77公顷。
净耕地中,灌溉水田157547.43公顷,占耕地面积的55.68%;望天田45493.94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6.08%;旱地68914.58公顷,占24.35%;菜地10966.49公顷,占3.88%。
由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土地开发、建设用地、灾毁等原因,近年来我市耕地增减变化较大。据2000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我市耕地面积由年初的282472.82公顷变为年末的282958.78公顷。其中林、草地开发为耕地610.21公顷,滩涂开发为耕地147.07公顷,未利用地开发为耕地244.02公顷,使当年耕地增加了1015.91公顷;但由于居民点和工矿占用耕地190.13公顷,交通建设占用耕地46.49公顷,耕地改园地48.09公顷,灾毁耕地235.51公顷等,使耕地减少529.95公顷;年末净增耕地 866.67公顷。
近年来,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我市先后开展了一批面积较大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如,桂阳欧阳海灌区开发项目,汝城文明乡废弃园地开发项目,永兴鲤鱼塘开发项目,资兴半垅灌区万亩土地开发项目,宜章梅麻浆矿区土地复垦项目(已立项),桂阳衡枣高速公路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等。其中,半垅灌区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1750万元,开发耕地573.33公顷。桂阳的衡枣高速公路耕地占补平衡项目,仅在共和农场、荷叶镇开发面积111.57公顷,新增耕地73.7公顷,总投资285.67万元,该项目完成质量好,耕地开垦后,及时种上了水稻、西瓜、大豆、花生等作物,三年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60万元。
此外,各县(市、区)还组织实施了一批质量好、见效快、规模适中的耕地补充项目。如,北湖区的华塘、鲁塘、同和、保和,资兴的坪石、香花、蓼江,临武的武水、土地等乡镇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虽然建设用地、灾毁等使耕地每年减少,但我市在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严把建设用地关,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不仅使耕地总量保持平衡有余,还为国家和全省耕地动态平衡做出了贡献,起了典型示范作用,同时积累了大规模土地开发的经验。
(四)土地利用特点
首先,土地利用区域性差异明显。东部汝城、桂东、资兴等县(市)以山地丘陵为主,林业用地占优势,是木材、药材、茶叶等主产区;中部的北湖和苏仙区,以丘岗为主,建设用地比重较大,是本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部桂阳、临武、嘉禾、永兴、宜章、安仁等县山丘、岗地、平原兼有,矿产资源丰富,耕地、园地、工矿用地比例较大,是本市粮食、烟草、水果、油茶、有色金属、煤炭、建材等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
其次,未利用荒地较多,后备土地资源充足。全市有159238.23公顷未利用土地。其中,宜农荒地49467公顷,宜牧草地47200公顷,宜林荒地100333公顷。此外,还有10000公顷的未利用可养殖水面,72051.27公顷的疏林地及少量的废弃园地。加上优越的气候、水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开发利用。
再次,土地利用以农用地为主,森林覆盖率较高,城乡建设用地较少。全市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7.96%,林地和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0.24%,分别比全省高4.3和6.1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已达60.5%,高于全省6个百分点以上。城乡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2.57%,人均城乡建设用地面积109.85平方米。
第四,土地利用率高达91.76%;人均耕地0.062公顷(0.94亩),复种指数达221.3%。
(五)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1.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不高。除冷害、热害和旱灾外,我市水患严重,洪涝灾害频繁,洪水不仅冲毁村庄,压埋农田,还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面积达4319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36%。农林用地面积虽大,但土地质量和产出率偏低。如,耕地中低产田较多,为263900公顷;其中,低产田有73373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1.55%;这些田地下水位高,冷浸、酸化、次生潜育化严重,养分贫乏,普遍缺磷、钾,单产水平不高;此外,还有3380公顷的矿毒田。林地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6.3%,每公顷产值只有457元。32370公顷的淡水养殖面积,占水域面积的48.7%,产值仅13139元/公顷。
2.土地开发利用规划落实不到位;重开发,轻整理和复垦;重数量,轻质量;重用轻养;经营管理粗放等现象还普遍存在,经营效益也不高。在土地开发利用中,缺乏前期论证和规划指导;在开发整理的实施过程中,缺少科学、具体的操作方案;使土地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如,村庄建设缺乏全面科学的规划,乱建滥用现象严重;村民在所承包的责任田上建房,使农村住房由群居向独屋单户转化,老房闲置形成空心村;结果一方面建设用地盲目外延扩张,导致耕地不断减少,另一方面闲置荒芜面积不断增加。矿藏开采缺少规划,乱采滥挖,不仅破坏和污染了耕地,而且造成水土流失;我市矿区直接占用耕地已达4300公顷,破坏和污染耕地分别达1346.67公顷和16660公顷。目前,矿山土地复垦水平较低,复垦面积仅173公顷。同时由于重用轻养,土壤肥力逐年下降。而且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定性认识,少有定量研究,因而缺乏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
3.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反映在种植业结构上,粮食比重过大,特色产品少;特色农产品形不成规 3 模,产品的商品率低。
4.基础设施老化,投入不足,使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旱涝保收率仅59.48%。
三、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分析
(一)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级别
全市11个县(市、区)待开发整理土地总面积为330639.64公顷,通过整理、复垦和开发,可新增耕地35808.04公顷。其中,桂阳、汝城、宜章和嘉禾潜力为Ⅰ级,新增耕地均超过3333.33公顷,桂阳最多达7049.40公顷。其余7个县(市、区)(北湖区、苏仙区、资兴市、永兴县、临武县、安仁县、桂东县)潜力少于3333.33公顷,为Ⅱ级;其中,永兴最少,新增耕地为1378.07公顷。
(二)耕地整理潜力
全市耕地经过多次整理,农田基本建设已初具规模。但仍可通过田、水、林、路的综合治理和整理,沟渠修整改造,林路网格化,地块归整,河道截弯取直等,适当降低沟、渠、埂、坎、路在耕地中的比例,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全市待整理耕地276954.7公顷,通过整理可增加耕地9151.57公顷。
全市无Ⅰ级潜力区;Ⅱ级潜力有9个县(市、区),分别是北湖区、苏仙区、资兴市、桂阳县、永兴县、临武县、汝城县、安仁县和桂东县;Ⅲ级潜力有2个县,分别是宜章和嘉禾县。
从各县(市、区)耕地整理潜力分布来看,桂阳、汝城和安仁耕地整理潜力较大,待整理耕地面积分别是77171.50公顷、26122.04公顷和36620.21公顷,新增耕地潜力分别为2924.80公顷、1120.76公顷和1245.97公顷;北湖、永兴和嘉禾耕地整理潜力较小,待整理耕地面积分别为8182.40公顷、9363.37公顷和21444.14公顷,新增耕地面积分别为323.28公顷、365.51公顷和173.14公顷。
(三)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
全市村庄用地面积439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7%。各县(市、区)村庄用地数量极不平衡,总体上人均用地不多,整理难度较大。全市待整理农村居民点面积 23645.82公顷,经整理可增加耕地3709.41公顷。
全市潜力等级只有永兴和苏仙分别为Ⅰ级和Ⅱ级,其余9个县(市、区)均在Ⅲ级以下。宜章、汝城和桂东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新增耕地潜力较大,待整理农村居民点面积分别是5095.97公顷、3340.84公顷和2180.93公顷,新增耕地潜力分别为807.68公顷、869.52公顷和475.99公顷;北湖、资兴和永兴整理潜力较小,待整理农村居民点面积分别为656.58公顷、418.99公顷和146.65公顷,新增耕地面积分别为87.37公顷、125.02公顷和75.83公顷。
(四)土地复垦潜力
我市待复垦土地主要为矿区废弃土地、灾毁耕地、破瓦场及耒宜高速公路弃土区。全市待复垦面积3447.37公顷,整治后可新增耕地2732.94公顷,增地系数为79.28%,潜力等级为Ⅰ。
全市有9个县(市、区)潜力等级为Ⅰ,分别是北湖、苏仙、资兴、桂阳、永兴、宜章、临武、安仁和桂东。其中,北湖、苏仙和宜章复垦潜力最大,待复垦面积分别为570.21公顷、469.77公顷和767.00公顷,新增耕地潜力分别为477.61公顷、377.55公顷和703.80公顷;只有嘉禾和汝城潜力等级为Ⅱ,待复垦面积分别为130.79公顷和149.03公顷,可增加耕地面积73.19公顷和83.95公顷,增加耕地系数为55.96%和 56.33%。
(五)土地开发潜力
全市未利用荒山荒地较多,还拥有大量疏林地及低效、废弃园地,因而开发潜力较大。规划期内,可开发土地26591.75公顷,开垦后可新增耕地20214.12公顷。
全市除汝城县的潜力等级为Ⅱ级外,其它10个县(市、区)均为Ⅰ。
全市土地开发潜力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其中,桂阳、宜章和嘉禾开发潜力较大,待开发土地面积分别是4990.60公顷、3205.97公顷和3386.97公顷,经开发可增加耕地面积分别为3601.40公顷、2719.07公顷和2982.30公顷,增加耕地系数分别为72.16%、84.81%和88.05%。
汝城县六十至九十年代曾开发了“万亩茶园”和“万亩小水果园”,后因缺乏养护,老化等,目前已大部分退化,基本不能发挥土地效益。这部分土地(3000 公顷)较平整,开发难度小,通过开发可增加耕地,充分发挥这些土地的经济效益,提高利用率。
四、土地开发整理的原则和目标
(一)土地开发整理的原则
1.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时与村镇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水利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旅游规划等有关规划相衔接。
2.坚持因地制宜,分段实施,先易后难,讲求实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3.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开发、利用、整治与保护相结合。4.坚持增地数量和质量相结合,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公众参与相结合。
5.力求将集中、连片的耕地优先列入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范围,使土地开发整理区与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现代化园区建设紧密结合,以提高土地开发整理的整体水平。
(二)土地开发整理的总体目标
规划期内完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384个,待开发整理面积29767.82公顷,新增耕地11000.00公顷。其中,开发面积10834.48公顷,新增耕地8149.37公顷;复垦面积1983.30公顷,新增耕地面积1528.67公顷;耕地整理面积16403.79公顷,新增耕地1146.14公顷;村庄整理面积546.25公顷,新增耕地面积175.82公顷;而同期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生态退耕和预计灾毁为7960公顷,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了在质量上更好地完成上述指标,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平整土地,改善农田排灌条件,增强田、水、路、林、村的协调能力,提高耕地质量和水利用率。规划期内,水利设施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0.53%提高到0.55%,粮食单产由目前的5721公斤/公顷提高到6579公斤/公顷。
2.调整农业和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不仅要增加经济作物、特色作物,如烟草、优质茶叶、小水果的比重,而且要加快发展饲养畜牧业和渔业,大力发展加工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规划期内,园地由占土地总面积的1.19%提高到1.45%,林地由65.59%提高到66.76%。3.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规划期内建立速生丰产用材林、竹林和药材基地,抓好库区防护林、山区特种经济林和生态林的建设,使森林覆盖率达到62%。与此同时,改良利用天然草场,搞好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区建设,按省生态环境工程规划要求,创造良好的居住和生态环境。
(三)近期目标
2001~2005年完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93个,总面积13132.84公顷,新增耕地6907.29公顷,占规划期新增耕地面积的62.79%。其中,土地开发规模6903.95公顷,新增耕地面积5177.63公顷;土地复垦1616.02公顷,新增耕地面积1248.72公顷;耕地整理4483.20公顷,新增耕地面积448.85 5 公顷;村庄整理129.67公顷,新增耕地面积32.09公顷。
(四)远期目标
2006~2010年完成开发整理土地项目191个,总面积16634.98公顷,新增耕地4092.71公顷,占规划期间新增耕地面积的37.21%。其中,土地开发3930.53公顷,新增耕地2971.74公顷;土地复垦367.28公顷,新增耕地279.95公顷;耕地整理11920.59公顷,新增耕地697.29公顷;村庄整理416.58公顷,新增耕地143.73公顷。
五、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总体安排
(一)土地开发整理的方向
根据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及土地开发整理潜力,我市土地开发整理总的方向是:东保护,北整理,中西部开发复垦。
东部包括桂东、汝城全部,资兴大部及永兴、安仁小部,占土地总面积的36.2%,以山地为主,林、水资源丰富,但新增耕地潜力不大,今后应以保护现有耕地为主,适度开发整理。同时搞好自然保护,建设用材林、竹林、药材和小水果(如柰李、密桔等),发展旅游。
中西部包括北湖、苏仙区、桂阳、临武、嘉禾、宜章县,占土地总面积的45.99%。区内丘岗、平原相间,人口密度较高,经济相对发达,疏林、未利用地、矿区废弃地、灾毁耕地相对较多,开发复垦潜力较大。如,北湖、苏仙和宜章,通过复垦分别可增加耕地477.61公顷、377.55公顷和703.80公顷,是全市最高的三个县区;桂阳、宜章和嘉禾,经开发可增加耕地面积分别为3601.40公顷、2719.07公顷和2982.30公顷,也是全市开发耕地较多的三个县;这些县区今后应以开发为主,兼顾复垦。但中、西部应有区别:中部是我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点要搞好城镇、交通建设,扩大畜产品、蔬菜、花果生产基地,发展加工业,提高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西部气候、水、矿藏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应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发展粮食、特种经济作物,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加强矿区土地复垦,通过复垦,恢复被破坏、废弃的土地和生态条件,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北部包括安仁和永兴县大部分,地势平坦,土地垦殖率较高,待开发土地相对较少,土地整理比重较大。如,安仁,通过整理新增耕地潜力达1385.34公顷,占新增耕地总面积的51.83%。今后应以整理为主,改善耕地质量和农业生产条件,在增加绿色农产品数量的同时,提高质量和土地生产率。
(二)耕地整理方向
通过田、水、林、路、埂的综合治理,使全市耕地平整,地块规范,灌排设施配套,田间道路和林网建设达标;与此同时,通过整理,既增加耕地面积,又改善耕地质量和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三)农村居民地整理方向
农村居民点整理,要根据村镇规划,因地制宜,通过迁村并点,腾宅还耕和城镇化建设,使分散居住的居民逐渐向集镇、交通方便的地方转移,统一规划,节约用地,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改善农村生活和居住条件,美化环境,同时增加耕地面积。
(四)土地复垦方向
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对挖损、塌陷、压占、污染、自然灾害等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复 6 垦整治,使其恢复到可使用和经营的状态,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耕地抗灾毁的能力,增加有效耕地的数量,提高质量,建设标准农田,改善生产和环境条件。
(五)土地开发方向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依照适度开发的原则,通过对荒草地、滩涂地、疏林地、废弃园地及其它未利用地的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建成高质量的耕地。
(六)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指标分解
全市规划期间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共增加耕地11000.00公顷。其中,通过耕地整理增加耕地1146.14公顷;通过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175.82公顷;通过复垦增加耕地1528.67公顷;通过土地开发增加耕地8148.37公顷。根据规划区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状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和潜力分析结果,将规划期内的规划指标分解到县(市、区)(详见表5):
北湖区增加耕地1225.60公顷;其中,通过复垦增加耕地400.00公顷;通过开发增加耕地750.00公顷。
苏仙区增加耕地958.86公顷;其中,通过复垦增加耕地147.35公顷,通过开发增加耕地800.00公顷。
资兴市增加耕地1227.09公顷;其中,通过开发增加耕地1129.64公顷。桂阳县增加耕地1162.50公顷;其中,通过开发增加耕地999.40公顷。永兴县增加耕地884.77公顷;其中,通过开发增加耕地700.00公顷。宜章县增加耕地1299.74公顷;其中,通过复垦增加耕地442.46公顷,通过开发增加耕地848.00公顷。
临武县增加耕地869.10公顷;其中,通过耕地整理增加耕地427.40公顷,通过复垦增加耕地105.55公顷,通过开发增加耕地311.85公顷。
嘉禾县增加耕地858.01公顷;其中,通过开发增加耕地850.00公顷。汝城县增加耕地999.83公顷;其中,通过开发增加耕地980.00公顷。
安仁县增加耕地860.78公顷;其中,通过耕地整理增加耕地309.21公顷,通过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66.69公顷,通过开发增加耕地430.48公顷。
桂东县增加耕地626.72公顷;其中,通过复垦增加耕地148.10公顷;通过开发增加耕地350.00公顷。
(七)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区域划分
以新增耕地面积的主要来源类型为项目区类型划分的依据。根据郴州市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特点等因素,将郴州市划定7个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区域。其中,3个重点开发区,2个重点复垦区,1个重点综合区,1个耕地重点整理区。这7个重点区域涵盖39个重点项目,总规模10937.26公顷,可净增耕地5743.58公顷。各重点区概况如下:
中部土地开发区:包括永兴、苏仙、资兴,规划重点项目9个,规模2205.74公顷,净增耕地面积1544.43公顷。其中,开发项目7个,规模1871.94公顷,净增耕地1450.51 公顷,分别占本区总规模和净增耕地面积的84.87%和99.66%。
安永耕地整理区:包括安仁和永兴,规划重点项目4个,规模1903.72公顷,净增耕地面积290.18公顷。其中,耕地整理项目2个,规模1690.10公顷,净增耕地178.88公顷,分别占本区总规模和净增耕地面积的88.78%和61.64%。
桂阳土地开发区:规划重点项目5个,规模1261.16公顷,净增耕地面积534.05公顷。其中,开发项目4个,规模546.4公顷,净增耕地463.6公顷,分别占本区总规模和净增耕地面积的43.33% 7 和86.81%。
桂嘉土地开发区:包括嘉禾、桂阳和北湖,规划重点开发项目7个,规模1245.91公顷,净增耕地面积994.62公顷。
临宜土地开发整理综合区:包括临武和宜章,规划重点项目6个,规模2696.04公顷,净增耕地面积735.34公顷。
北宜土地复垦区:包括北湖、苏仙、宜章和汝城,规划重点项目6个,规模941.79公顷,净增耕地面积741.31公顷。其中,复垦项目4个,规模548.16公顷,净增耕地456.23公顷,分别占本区总规模和净增耕地面积的58.2%和61.54%。
桂东土地复垦区:规划重点项目2个,规模682.90公顷,净增耕地面积215.28公顷。其中,复垦项目1个,净增耕地148.10公顷,占本区净增耕地面积的68.79%。
(八)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
以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结果为基础,结合各地自然条件,按照东保护,北整理,中、西开发复垦的思路,选择集中连片、具有一定规模,具备良好开发整理条件的区域来确定重点项目。全市共确定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43个。其中,耕地整理6个,居民点整理1个,土地复垦项目9个,土地开发项目27个(重点项目规划具体情况见附表7)。
(九)补充耕地的区域平衡方案
我市后备耕地资源较丰富,新增耕地潜力35808.04公顷。为保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补充建设占用、生态退耕、灾毁等引起的耕地减少(7960公顷),经过充分论证,我市不仅规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新增耕地11000.00公顷,以满足规划期内补充耕地平衡的需要,而且为国家、省和外市(地)耕地补充规划了一定数量的新增耕地指标和项目(5140公顷),同时为规划期以后留足了后备耕地资源(新增耕地潜力22698.29公顷)。
六、预期投资和效益评价
(一)预期投资
在规划期内,全市待开发整理土地总面积29767.82公顷,净增耕地面积11000.00公顷,项目总投资44760.57万元。其中:
待开发土地面积10834.48公顷,新增耕地面积8149.37公顷,预计投资29337.73万元。待复垦土地面积1983.30公顷,新增耕地面积1528.67公顷,预计投资6879.02万元。待耕地整理面积16403.79公顷,新增耕地面积1146.14公顷,预计投资5730.70万元。待村庄整理面积546.25公顷,新增耕地面积175.82公顷,预计投资2813.12万元。
(二)筹资渠道
采取政府投入为主导,集体和农民个人投入为主体,积极吸引外资的多元投资模式。主要资金来源有:
规划期内建设占用耕地依法征收的耕地开垦费60%用于耕地开垦,投入18000万元; 规划期内依法征收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市、县分成部分,投入15200万元; 争取国家和省投资的重点开发、复垦、整理项目,资金投入12000万元。
(三)经济效益评价
通过村庄整理,可新增耕地175.82公顷,每年收益105.49万元。
通过耕地整理,可新增耕地1146.14公顷,每年收益为687.68万元。另外,原有16403.79公顷耕地,经整理后扣除新增耕地部分,尚有15257.65公顷,通过耕地整理,可以提高这些土地的质量和效益,年总增加收益为1832.01万元/年。
通过土地复垦,可新增耕地1528.67公顷。前3年收益为458.60万元/年,第4年起收益为687.90万元/年。
通过土地开发,可新增耕地8149.37公顷。前3年收益为2444.81万元/年;第4年起收益为3667.22万元/年。
此外,经过土地开发整理还可新增其他农用地(园地、经济林地等)3459.7公顷。前3年收益为259.48万元/年;第4年起收益为518.96万元/年。
根据上述分析,全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完成后,前3年每年纯收益增加5100.39万元,第4年后上升为6811.58万元/年。若项目的平均建设年限为2年,静态投资回收期为9.32年
(四)社会效益评价
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集约化程度,既满足经济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又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可缓解人地紧张矛盾,吸纳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进一步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最有效地配置土地资源。
通过对田、路、林、渠、埂、坎等的综合治理,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抗灾能力。
通过土地复垦,吸引农民和职工从事种养业,可解决当地矿山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拓展再就业渠道。
通过对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可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居住条件,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目标,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保持社会稳定。
(五)生态效益评价
通过耕地整理、村庄整理、路网改善、林网兴建,使村庄集中,有利于改善人文和自然景观生态。
通过土地复垦,减少复垦区塌陷、滑坡、污染、水土流失等灾害,明显改善复垦区生态环境。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整理和综合开发,有利于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整体优化。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对未利用地的适度开发,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可保持区域生态环境的稳定。
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增加农用地,减少废弃地,增加森林覆盖率(达62 %),既涵养水源,又提高了水土保持能力,可减轻洪涝对湘江、珠江和赣江流域的威胁,改善 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对促进湖南、江西和广州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七、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法律措施
1.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树立规划的权威作用。2.把土地开发整理目标纳入土地利用计划,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计划。
3.依法执行规划,强化执法监察,对违反规划者予以严肃查处。
(二)政策措施
1.制定项目实施办法,对村庄规划建设、土地平整程度、排灌条件、交通状况、生态环境等作出具体的规定。2.制订土地权属管理办法,对土地开发整理涉及到的田块归并、权属界线变更、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整等问题,按有关法规政策确认和调整。3.制定信贷、承包、使用等优惠政策,按照“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切实保护土地开发整理者的合法权益,允许开发整理者优先承包经营,并可以依法转让其承包经营权。
4.制定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管理办法,建立严格的资金使用制度;实行专款专用,按规定对土地开发整理资金使用情况实施严格检查、监督和审计。
(三)行政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建立由各级政府有关领导为首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领导机构,并设立工作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和实施土地开发整理。2.落实目标、规范管理:按照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各县(市、区)的实际,把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有关内容纳入土地利用计划,把规划目标和项目落实到县(市、区),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各负其责。全面推行专家评审制、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3.深入检查、监督考核: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上级政府和部门要跟踪检查项目的进展情况,考查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把执行本规划和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情况作为对下级政府和部门保护耕地责任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考评下级政府和部门领导工作政绩的依据。
(四)经济措施
坚持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导向,集体、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融资渠道,鼓励农民投工、投劳,严格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全额收取耕地开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开发整理。通过项目招标、合作、合资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
实行资金专项管理,坚持贯彻“谁整理,谁受益”的原则,新增耕地可归土地开发整理者经营,经营期一般不少于30年。在土地经营期内,允许土地使用权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有偿流转。对土地开发整理成绩显著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上未完成土地开发整理任务或质量要求的,不再安排下项目。
(五)技术措施
严格执行《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及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成立有关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咨询小组,研究有关技术问题,并对具体项目的技术问题提供技术支持。与此同时,作好以下工作: 1.加强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排灌配套工程建设,并辅之以田间沟、渠、路网和机械建设。
2.重视农田生态建设,防止土壤污染,营造农田防护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3.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改善村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居住环境质量。
4.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通过遥感技术动态监控土地利用情况,及时了解各类土地利用和水土流失状况。
第五篇:投资郴州实用手册
投资郴州实用手册
www.xiexiebang.com
编稿时间:2009-08-05
来源: 市招商合作局 作者:古月
字体:
大
中 小
一、郴州概况
1.基本市情
“郴chen”字独属郴州,最早见于秦朝,由林、邑二字合成,意谓“林中之城”。全市总人口470万,总面积1.94万平方公里。辖北湖、苏仙两区,资兴市(县级市)和桂阳、宜章、永兴、嘉禾、临武、汝城、桂东、安仁八县。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扩大开放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全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完全具备了承接大项目、实现大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去年底,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把郴州建设为“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明确以于今年全面启动“千亿投资计划”、“百亿城建计划”和工业发展“千百十工程”,开展交通建设、城市建设、产业建设三年大会战,今明两年实施500个重大项目,力争完成全社会投资1000亿元,城市建设投资100亿元,培育一批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力争在2010年郴州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经济总量进入全省第一方阵;2012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2014年申报全国文明城市;到2030年,郴州中心城区将建设成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人的区域中心。当前,郴州已经进入一个大发展、大跨越的黄金发展期,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机遇和宝贵的投资商机。
2.气候概况
郴州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阳光丰富、雨水充沛、空气湿润、光热水配合协调,冬无严寒,四季分明的特点。全市年平均气温15.6-18.3℃之间,无霜期一般在295天以上,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400-1600小时之间,年平均太阳辐射强度每平方米达70000-76000千瓦,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1700mm之间。
3.资源概况
3.1 自然资源
郴州是“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银都”。已探明的各类矿物113种,潜在价值2651亿元,其中钨、铋、钼、微晶石墨储量和利用三废回收白银产量居全国第一位,铅、锡、锌储量分别居全国第三、第四位。特色农业资源丰富,是粤港澳绿色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3.2 能源
郴州能源供应充足。煤炭储量11亿吨,年产原煤1500万吨,占湖南总量的1/4,是全国19个重点产煤地市之一。水能蕴藏量170万千瓦,是联合国小水电中心设在中国的唯一综合性基地。
3.3 旅游资源
郴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乡”和中国女排训练基地,有110多处风景名胜,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苏仙岭、东江湖、福泉山庄、天堂温泉),3A级景区2个(万花岩、悦来温泉)。形成了以生态休闲、漂流探险、寿地福城、温泉健身、红色摇篮等为主要特色的生态旅游网络。
4.区位交通概况
4.1 概况
郴州位于湖南省东南部,东接江西,南邻广东,西近广西,靠近港澳。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14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2公里,二级公路544公里,三级公路794公里,全市100%乡镇通公路,99.6%的乡镇公路路面已铺筑水泥(沥青)路面。
4.2 公路交通
4.2.1 京珠高速、107国道可直达广州、深圳,达香港合计里程600公里,只需6-7小时。
4.2.2 在建高速公路:厦蓉高速、京珠高速公路复线、宜连高速公路(湖南宜章—广东连州)、岳汝高速(湖南岳阳—湖南汝城)。
4.3 铁路交通
4.3.1 京广铁路:可直达广州和深圳。至广州特快约需时4小时,其它车约需时4.5—5小时。再乘火车至香港只需2个小时。
4.3.2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时速240—320公里,全线里程350公里,预计2009年12月正式通车,通车后郴州至广州只需80分钟,到香港只需3个小时,郴州至长沙1小时。
4.4民航机场建设
郴州已进入湖南省机场建设布局规划初稿,目前郴州民航机场建设已处于规划阶段。
4.5郴州至各主要城市里程
郴州-广州
360公里
京珠高速公路
郴州-东莞
415公里
京珠高速公路
郴州-深圳
480公里
京珠高速公路
郴州-长沙
337公里
京珠高速公路
郴州-长沙
333公里
京广铁路
郴州-广州
374公里
京广铁路
郴州-深圳
521公里
京广铁路
5.荣誉称号
5.1 天下第十八福地、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湖南能源基地、南方重点林区、中国银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乡、联合国国际小水电基地、全国首批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
5.2.2006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中国城市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与《中国经营报》联合对我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投资吸引力进行专项研究监测,郴州入选2006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中国城市前20强,位居第13位。
二、产业导向
1.发展目标: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基地、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数字视讯产业基地、出口加工基地、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基地。
2.产业导向
2.1新兴产业:有色金属深加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
2.2 基础产业: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2.3 生产服务业: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中介等。
2.4 旅游产业:旅游景区整体开发、宾馆、文化娱乐的服务设施。
三、投资成本
1.工业用地
1.1 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
单位:元/平方米(土地)
土地等别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五等
六等
七等
八等
最低价标准
840 720 600 480 384 336 288 252
土地等别
九等
十等
十一等
十二等
十三等
十四等
十五等
最低价标准
204 168 144 120 96 84 60
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实施< 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307号)、《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部分地区土地等别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308号)。
1.2 郴州市土地等别
九等:郴州市(北湖区、苏仙区)
说明:①2008年12月31日,国土资源部将北湖区、苏仙区土地等别由八等调整为九等;②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工业用地末级基准地价为18万元/亩,即成本价;③2009年5月11日,《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工业用地最低标准价实施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56号明确规定,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不得低于项目实际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应收取的相关费用之和。
十二等:安仁县
桂阳县
临武县
资兴市
十三等:嘉禾县
宜章县
永兴县
十四等:桂东县
汝城县
1.3 用地方式及服务
1.3.1 对到郴州投资2亿元以上的重大转移项目的用地重点安排。
1.3.2 尽量简化国土办理手续,缩短工作日。
1.3.3 对工业用地招拍挂时,明确项目行业类别、投资强度和建设控制标准。
2.供水情况
2.1 日供水能力:可达32万吨。平均日供水20万吨。
2.2 主供水源:山河水厂、东江、北湖、南湖、仙岭、柿竹园水厂
2.3 水价分类
单位:元/吨
分
类
基准水价
污水处理费
水资源费
居民生活用水
1.2元
0.6元
0.02元
行政事业用水
1.2元
0.6元
0.02元
工业生产用水
1.32元
0.6元
0.02元
经营服务用水:商业、文化、建筑施工、装饰装潢、金融保险、服务业等。
2.16元
0.6元
0.02元
特种行业用水:直饮水、纯净水等制造
业、歌舞厅、桑拿、发廊、美容美发、汽
车、休闲高档娱场所(馆)等
4.80元
0.6元
0.02元
(招商引资项目用水在基准水价的基础上优惠20%)
3.供电情况
3.1 概况:郴州是华南地区重要能源供应地,火电和水电装机总量357万千瓦,市内工业用电及大部分县市区由华中电网供电,供电持续、稳定,无停电现象,不需要错峰用电。市内有7座220千伏变电站,49座110千伏变电站。
3.2 电价分类
单位:元/千瓦时
用电分类
电度电价
基本电价
不满
1千伏
1-10
千伏
35-110
千伏
千伏
220千伏
及以上
最大需量
(元/千瓦
时/月)变压器容量
(元/千瓦
时/月)
大工业用电
0.610 0.581 0.553 0.529 30.00 20.00
居民生活用电
0.588 0.573 0.563
商业电价
1.03 1.01 1.01
普通工业用电
0.753 0.728 0.703 0.678
4.劳动用工
4.1 人力资源状况
郴州人口470万,市镇人口178.54万,乡村人口291.46万,有就业劳动能力人口274.36万,占总人口的59%。第一产业131.15万,第二产业59.40万,第三产业83.81万。外出务工人员87万。
4.2 工资标准
4.2.1 郴州市最低工资标准:610/月
4.2.2 普工工资标准:730—1500/月
4.2.3 管理和技术人员工资标准:1200—3200/月
4.3 员工保险标准
各项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见下表:
项目
险种
缴
费
基
数
缴费比例
单位
个人
企业基
本养老
保
险
职工工资总额
10% 4%
失业
保险
职工工资总额
2% 1%
基本医
疗保险
全市社会人月平均工资
6% 2%
工伤
保险
职工工资总额。同时按行业实行差别费率。
0.5%-3% 无
生育
保险
职工工资总额
1%
无
5.物流状况
5.1 公路运输货柜价格
5.1.1海关监管货柜车:
郴州--广州20英尺货柜6000元/趟
40英尺货柜6000元/趟
郴州--深圳20英尺货柜5200元/趟
40英尺货柜5200元/趟
往返价乘1.5
5.1.2社会车辆货柜车:
(注:郴州海关给予特殊政策,允许社会车辆进行货柜运输):
郴州--广州20英尺货柜3000元/趟
40英尺货柜3000元/趟
郴州--深圳20英尺货柜3500元/趟
40英尺货柜3500元/趟
往返价乘1.5
5.2铁路运输货柜价格
铁海联运开通后:
郴州-广州黄埔港20英尺货柜1920元/个
郴州-深圳盐田港20英尺货柜2210元/个
6.厂房
6.1 厂房租金
6.1.2 旧厂房:2-3元/平方米/月
6.1.3 新厂房:5-6元/平方米/月
6.2 新厂房建筑成本
6.2.1 砖混结构:800-900元/平方米
6.2.2 框(钢架)架结构:1023元 /平方米
四、外向型经济平台
1.出口加工区
郴州现有湖南省唯一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也是中西部6省距离粤港澳最近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分两期开发,其中一期开发1.4平方公里,二期开发1.6平方公里,一期已于2007年7月21日正式封关运行。
目前,郴州出口加工区已叠加保税物流功能,实现加工制造、物流枢纽和贸易平台三大功能的组合升级,成为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区域中层次最高、政策最优、功能最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
2.海关
2007年9月,经海关总署批准,在郴州设立长沙海关驻郴州办事处和长沙海关驻郴州出口加工区办事处,负责全市和郴州出口加工区的进出口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监管,依法征收关税及代征进口环节税,编制海关统计等各项海关业务。长沙海关驻郴州办事处除了具有完善的海关职能外,还设立了“车检场”和“国际快件中心”,所有郴州地区的国际快件从此告别在异地报关的历史,在自家门口即可完成进出口申报工作。据计算,从郴州出发的货物可以在9个小时之内直通到香港等地。
目前,长沙海关驻郴州办事处已正式开关运行,成为目前内地最完整、放权最多、政策配套最全的海关之一,拉近了郴州企业与国际市场的距离。
3.物流设施
郴州建有国际现代化物流园区“湘南国际物流园”,该园区是湖南省“八大省级重点物流园”之一,2008年11月经郴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总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现已开发约1平方公里,力争用5~10年时间,完成6平方公里开发建设任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0亿元。
现在湘南国际物流园已经布局了公路口岸、铁路口岸、铁路货运站、国际快件快递中心、湖南供港澳及出口农产品集中验放场、公共保税仓、义捷物流中心、君鑫物流城等有一定规模的物流项目。以上项目建成后,湘南国际物流园将具有普通货物的装卸、仓储与配送,农鲜
产品的冷藏冷冻储存,农副产品、钢材、矿产品等货物的电子信息咨询平台及交易服务功能。可一站式完成进出口的货物报关报检、检查检验、铁海联运、港澳直通等,将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多功能现代化物流园区,成为对接珠三角、承接长株潭的重要物流平台。
4.公路口岸
郴州设有我省第一家获批的二类公路口岸,位于湘南国际物流园内,口岸查验区规划总占地面积40余亩,总建筑面积7727㎡,其中查验仓库7200㎡,国检技术用房367㎡,熏蒸用房40㎡,控制室、施药室、储存室120㎡,候检汽车位38个,查检车位24个。该项目现已完成查验场和办公用房建设,即将开通运行。建成后的公路口岸具备海关、检验检疫、银行、税务、保险、外汇管理、货贷、运输等检查检验和服务功能,将由省政府口岸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正式对外开放,从而形成“一站式”、“一条龙”服务的快速大通关平台。
5.铁路口岸
2010年前,郴州将开通郴州至深圳铁海联运,开通后郴州将实现集装箱“铁运+海运”“直通车”,即让经郴州的京广铁路,直接对口黄浦及盐田口岸,令郴州货运南站报关的集装箱无需再于港口二次报关,最大程度服务对外贸易企业。现“直通车”已获铁道部批准,正在加速建设。
6.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园区建设
6.1 国家级出口加工区1个
6.2 省级经济开发区9个
园区名称
地
点
针对行业
联络方式
郴州经济开发区
市郊区
电子信息、有色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食品业
周景文***
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
苏仙区白露塘
有色金属深加工、电子视讯产业
蔡
锋***
资兴经济开发区
资兴市城郊
食品加工、外贸出口加工业
胡向军 ***
永兴经济开发区
永兴县城南
金银深加工业
邓友荣 ***
桂阳工业园
桂阳县城郊
电子、五金、服装和轻工制造业
邓大梁 ***
嘉禾经济开发区
嘉禾县坦塘乡
铸造业
李资兵 ***
临武工业园
临武县坦塘乡
农产品食品加工、针织、电子业
李友林 ***
宜章经济开发区
宜章县南京洞
纺织、电子、制药业
黄多跃***
汝城经济开发区
汝城县三江口、三星
建材、电子、矿产品精深加工业
欧永古 ***
6.3 重点工业小区
小区名称
地
点
针对行业
联络方式
石盖塘工业小区
北湖区石盖塘镇
机电、食品加工、有色金属深加工业
郑福***
郴州智通科技产业园
北湖区华塘镇
优势资源加工业、电子信息加工业、机械加工制造业
刘杰***
良田工业园
苏仙区良田镇
服饰、建材、电子业
李定河***
桥口工业小区
苏仙区桥口镇
化工、机械制造业
朱和平***
7.标准化厂房建设
从今年起,市级财政将连续二年,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引导金融信贷,吸引社会投资,加快承接园区标准厂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全市将建成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以上。
五、政策支持
1.本市优惠政策
政策依据:《郴州市加快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实施细则》(郴政办发〔2008〕9号)、《郴州市标准厂房建设贷款贴息及奖励的实施细则》(郴产办发〔2009〕9号)。
1.1用地扶持
1.1.1采取工业园区灵活的用地政策,优先保证市以上承接园区用地,实行用地“征、转”分离办法,允许园区批次报批并为项目建设储备土地,市本级园区可储备500亩,县级园区可储
备300亩,市、县(市)人民政府及其园区要建立土地储备资金。
1.1.2工业和生产服务性项目用地按现行用地法规政策,依法实行招拍挂出让,并按土地登记办法核发土地使用权证,其土地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对3年内上缴地方税收达到或超过项目用地实际支付用地价款的工业和生产性服务项目,由受益财政从所得土地收益中安排企业实际支付购地价款的60%给企业,用于支持企业发展。
1.1.3建立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企业用地开发成本补贴机制。对省以上重点承接园区和市级工业小区招商引资的生产性及生产服务性项目、产业转移项目,经市政府批准取得土地使用权、全额缴清土地出让金后,市财政扣除用地应缴纳的税费,其余土地出让金全部拨付给园区,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持园区企业发展。
1.1.4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对一些利用不合理、不充分和废弃闲置的农村建设用地、城镇规划区外工矿废弃地进行整理,将整理的农用地和耕地面积等量核定为建设占用农用地和耕地指标,经批准后可直接用于新型工业化和产业转移项目用地指标。
1.1.5大力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流转,允许集体建设用地采用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兴办企业。以土地使用权联合建设标准厂房的,根据双方协议,在规定范围内按程序批准土地入股建设标准厂房,用于承接产业转移项目。
1.1.6完善闲置土地处置政策,积极盘活存量土地,防止土地囤积。鼓励开发利用工矿废弃地和未利用地,鼓励提高建设用地容积率,鼓励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1.2 水电扶持
对年用电量大于2亿千瓦时、符合国家鼓励类产业政策的用电大户,可报请省物价部门批准单一电价。对落户承接园区的转移企业,可比照大工业用电价标准执行。
1.3财政扶持
1.3.1市财政每年设立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5000万元,从2008年起连续安排3年。
1.3.2 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本市经济发展需要且一年纳税(地方所得部分)在300万元以上的转移企业,其上缴的各项税收中的地方所得部分,自取得主营业务收入起,3年内按不低于50%的比例以适当方式返还给企业(不重复计算)。
1.3.3 对鼓励类的转移项目银行贷款可以给予财政贴息,对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银行贷款可给予1—2年的财政贴息。
1.4规费减免
1.4.1切实减轻园区内企业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负担,除征收上缴中央、省的部分外,市及市以下部分一律免收。服务性收费按收费标准的50%收取。
1.4.2对实际投资额达1亿元以上的产业转移项目,由园区承担其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等费用。
1.5大通关扶持
1.5.1(一)海关全面推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试点开通“湘港两地牌直通车”,疏通转关运输渠道,力争将我市转送运输货物监管方式纳入粤港澳快速通关系统。
1.5.2(二)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实行驻厂检验检疫,加快口岸建设和通关服务,积极推进电子口岸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提供“一条龙”的口岸服务。
1.5.3扶持沿海整体搬迁来郴企业。企业在沿海评定的管理类别,来郴后予以支持办理;企业在沿海进口的不作价设备,结转来郴后在新企业继续使用的,其结转设备的监管期限从原进口放行之日起连续计算。
1.5.4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工业产品,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健全且运行有效的,经企业提出申请,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评审合格后,可实施“型式试验+过程控制”的监管模式,免于逐批抽样检验。
1.5.5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产品,进口时已对原料进行检验检疫且原料向成品转换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化的,成品出口时可不再进行相同项目的检验检疫,缩短验放时间。
1.6物流运输扶持
1.6.1(一)鼓励企业参与铁海联运的运营模式。2009年,市政府口岸主管部门牵头争取开通郴州至深圳(香港)铁海联运,并启动海关监管的国际集装箱堆放场项目建设。
1.6.2引进大型物流公司和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加快北湖区物流园区建设。对新增企业,其5年内缴纳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的60%,奖励给企业补贴物流运输费用。对本市境内投资国家鼓励类产业技术改造项目的物流企业,其技改项目购买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新增企业所得税中抵免。
1.6.3对当年有出口实绩的加工贸易企业(不包括深加工企业)实行物流运输补贴。以加工贸易方式每出口1美元补贴0.05元人民币(以海关统计为准)。对实行海关计算机联网监管的加工贸易企业,一次性给予5万元联网费补助。对设立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的园区或企业,一次性给予10万元建设补贴。
1.7融资扶持
1.7.1鼓励和支持信用担保机构为转移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推出集团客户授信、“速货通”、“急融通”等新的信贷品种,同时积极创办法人代表个人信用担保、股东担保等担保方式,丰富贷款担保手段。
1.7.2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转移企业申报发行短期融资债券融资。
1.7.3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转移企业在国(境)内外上市融资。对改制上市成功的,按省、市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1.7.4鼓励金融机构改进对转移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开辟信贷支持“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信用贷款。
1.7.5建立健全银企会商制度,完善多层次融资结构,培育地区资本市场,为符合条件的外地内迁企业提供及时周到的融资服务。优惠收费,担保率由同期银行贷款率的50%下降到30%。
1.8企业用工扶持
1.8.1设立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服务专项补贴资金,从2008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其中从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中安排500万元,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500万元。
1.8.2吸引本地劳动力和外来务工人员到郴州务工。为市管工业园区企业输送劳动力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完成目标任务的按100元/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按150元/人标准给予职业介绍补贴。为市管工业园区在市内举办专场招聘会的,给予招聘补贴。招聘用工规模在500人以下的,每场补贴3万元;招聘用工规模在500-1000人的,每场补贴5万元;招聘用工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每场补贴8万元。在市外举办专场招聘会的,视招聘情况给予补贴。
1.8.3市劳动保障部门根据承接园区内用工需求情况,分期分批将任务下达到各县市区及相关单位,保障企业用工。对完成目标任务的,给予5万元奖励。
1.8.4鼓励各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为园区培训和输送人才。根据园区企业需要培训和输送技能人才,且技能人才与园区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培训单位职业培训补贴。初级技工职业培训补贴为500元/人,中级技工职业培训补贴为1000元/人,高级技工职业培训补贴为1500元/人,技师职业培训补贴为3000元/人。
1.8.5实行校企合作,引导本地各职业学校与园区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农)半读等形式,安排学生到企业滚动学习或勤工俭学,以保证企业动态员工数量稳定。按要求组织学生到园区企业参加生产实习达到3个月以上的,按100元/人·月给予学生生产实习补贴。
1.8.6 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与市管工业园区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从2008年起连续3年按每人600元/年标准予以补贴。
1.8.7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在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得到维护的前提下,为规模以上企业或“一事一议”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在缴费基数、参保费率和缴费方式上提供优惠。企业可以上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以上社平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参加医疗保险。企业和职工可自主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住院医疗保险或低标准住院医疗保险。
1.9标准厂房建设扶持
1.9.1对各县市区的标准厂房建设(2009年1月1日后开工建设)从两个方面给予资金扶持:按照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标准厂房建设目标任务为基数,从市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中按10元/平方米安排奖励资金;2009年使用政府(园区)财政资金、银行贷款或民间资本新建的标准厂房,给予连续2年的贴息(补助),贴息额度为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利息)补助。
1.9.2各县市区、园区针对以上扶持政策也分别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
2、省优惠政策
2.1“34”条先行先试政策概况
今年湖南省委、省政府赋予郴州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34条优惠政策,赋予郴州在建设用地、环保审批、财政支持、口岸通关、园区建设等方面最开放、最灵活的措施,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担负“探路、搭台、架桥”重任。
2.2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若干政策措施》(湘办〔2009〕24号)的通知文件附后。
2.3标准厂房建设扶持
《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标准厂房建设实施细则》(湘商加工〔2009〕9号)明确规定,对以政府投资为主兴建的标准厂房(2008年10月1日后开工建设),省商务厅按核定的实建面积,以最高10元/平方米的标准对郴州进行补贴。
六、生活贴士
1.郴州市房地产行情
1.1 楼盘均价:2320元/m2
1.2 别墅:5000元/m2(御王景城市花园、紫云山庄、龙华花园、龙庭)
2.宾馆酒店概况
有20家三星级酒店,5家四星级酒店,2家五星级酒店。
酒店名称
星级
电话(区号:0735)地
址
华天大酒店
五星
2818888 郴州市七里大道
雄森国际假日酒店
五星
8888888 郴州市七里大道
国际大酒店
四星
2320232 郴州市人民西路17号
万国大酒店
四星
2339288 郴州市青年大道民生路
御泉大酒店
四星
2338888 郴州市燕泉路1号
东方明珠大酒店
四星
3358888 资兴市迎宾路1号
红都大酒店
四星
3883777 宜章县文明北路
3.郴州相关涉外机构联络方式(区号:0735)
机构名称
电
话
机构名称
电
话
郴州市招商合作局
2368389 郴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2348011
郴州市商务局
2368276 郴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850066
郴州市发改委
2368111 郴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2889115
郴州市经委
2368700 长沙海关驻郴州办事处
2623221
郴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330379 郴州市国家税务局
2188536
郴州市国土资源局
2362000 郴州市地税局
2331209
郴州市环境保护局
2192208 国家外汇管理局郴州市中心支局
2885748
郴州市旅游外事侨务局
2368989 郴州电业局
2872241
郴州市规划局
2320352 郴电国际
2339233
郴州市贸促会
2368327 南方水务有限公司
2363309
4、郴州市招商合作局驻东莞联络处联络方式: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鸿福西路东园大厦c栋812室
联系人及电话:
许彰智
0769-22819218
***
朱
锋
0769-22819218
***
5.各县市区招商合作局联络方式(区号:0735)
单位名称
电
话
机构名称
电
话
北湖区招商合作局
2167083 嘉禾县招商合作局
6622500
苏仙区招商合作局
8882239 安仁县招商合作局
5225555
资兴市招商合作局
3320208 汝城县招商合作局
8224971
桂阳县招商合作局
4470318 桂东县招商合作局
8629297
宜章县招商合作局
3729176
永兴县招商合作局
5522310
临武县招商合作局
6266548
附
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通知)
湘办[2009]24号
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印发《关于支持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
先行先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各市州委,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直机关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湘南地区开发开放的决定》(湘发〔2009〕3号)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把郴州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试
点,支持郴州先行先试”的指示精神,2月19日,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副省长甘霖在郴州市主持召开了支持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现场办公会议。会议研究提出了支持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若干政策措施。经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其中有关政策措施,衡阳市、永州市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9年5月16日
关于支持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
若 干 政 策 措 施
一、关于建设用地方面
1.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支持郴州市适当扩大市中心城区用地规模,并设置适度扩展区。
2.同意并积极配合郴州市推行省级产业园区实行“征转分离”的用地模式。
3.保障转移企业用地需要,对到郴州投资2亿元以上的重大转移项目的用地重点安排。
二、关于建设规划方面
4.支持郴州市修改城市总体规划,将产业项目用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并尽快批复郴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对确需在规划范围外选址的产业项目,支持郴州市依法定程序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并将其纳入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尽快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三、关于环保审批方面
5.下放环保审批权限。将承接产业转移并进入园区的食品、农产品加工、纺织(不含印染)、服装及鞋业制造、纸制品、印刷业、皮革制品(不含制革)、陶瓷、机械(不含电镀)、信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不含线路板)、医药品的混装制剂等行业的项目环评审批权限下放至郴州。其他项目属省级审批的,即报即审,在法定的时限内再压缩三分之一;属国家审批的,积极配合,做好汇报和争取工作。
四、关于财政支持帮助方面
6.对以政府投资为主兴建的标准厂房,省商务厅按核定的实建面积,以最高额10元/平方米的标准对郴州进行补贴。
7.对区外企业销售给郴州出口加工区区内企业使用的国产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区外企业可凭规定的出口退税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退(免)税。税务机关确定专门人员、专门机构做好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征税和退税服务。
五、关于金融服务和融资渠道方面
8.支持郴州开展多种金融服务。一是支持郴州创造条件组建地方性商业银行;二是支持股份制商业银行在郴州设立分支机构;三是支持郴州金融机构创新发展针对产业转移的信贷产品和审贷模式,探索应收账款、知识产权、林权、矿权、仓单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融资以及供应链融资等多种抵押担保形式;四是加大私募股权融资力度。
9.支持郴州市开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试点工作。2009年,在有条件的县市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和村镇银行试点。
10.支持郴州组建矿产控股投资公司,依法依规收购探矿权、采矿权和矿产资源,做好矿产品储备,增强郴州在矿产资源方面的话语权。
11.加大对郴州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领域的信贷投放,力争2009年郴州信贷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2.推进郴州地方融资平台建设,加快优质企业上市步伐,支持郴州以信托方式筹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对郴州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在增加资本金、数量方面给予支持,并作为省重点纳入规划,予以倾斜。
六、关于口岸大通关建设方面
13.在达到国家规定的口岸建设及验收条件后,尽快组织对郴州公路口岸的验收,确保口岸现场报关报检。
14.尽快完善香港直通车指标管理,把大部分直通车集中在郴州,纳入广东快速通关体系,积极争取国务院将港澳个人自由行扩大到郴州市。
15.把郴州电子口岸信息平台纳入电子口岸实体平台统一建设,开发郴州出口加工区等实体平台应用项目。
16.认真做好郴州企业海关管理类别审批,方便进出口企业通关,努力争取开通与深圳各口岸之间的“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
17.加快检验检疫通关速度,简化转移企业的出口产品初检程序;扩大郴州实施分类管理的出口企业范围,降低抽批检验比例;对郴州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快检验检疫直通放行步伐,对暂不符合条件又确有需要的,由检验检疫部门给予指导支持,积极帮助创造直通放行条件。
18.实行相关行政许可直接认可,对在外地已获得海关、检验检疫等相关行政许可的企业,转移到郴州后,能够直接确认的,予以认可;不能直接确认的,由郴州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加强指导与服务,优先办理行政许可。
七、关于园区建设与管理方面
19.同意郴州省级产业园区兴办项目区。对于发展势头比较好、产业集聚度比较高、土地投资率比较高、有迫切需要的省级产业园区,可以在国家核定的范围和面积之外的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周边区域兴办项目区,纳入产业园区的规划修编,同时享受省级产业园区的相关政策优惠。
20.建立省直相关部门与郴州重点产业园区的对口帮扶制度。省商务厅重点帮扶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郴州出口加工区),省发改委、省科技厅重点帮扶郴州经济开发区,省经委重点帮扶湘南国际物流园,省国土资源厅、省交通厅重点帮扶宜章长冲工业园。
21.支持郴州出口加工区白鹭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开展移动电子商务试点工作。省信息产业厅重点帮扶白鹭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
22.支持赋予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郴州出口加工区)、郴州经济开发区市级综合经济管理权限。园区管委会由相关部门授权或受相关部门委托行使市级计划、建设、环保、交通、项目审批、进出口业务和园区干部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关责任。
八、关于物流平台建设方面
23.同意把湘南国际物流园列为湖南省重点物流园区,并在资金上给予适度支持。
24.同意将湘南国际物流园内的槐树下车站建设成为广铁集团在湘南地区的重要区域物流基地。争取郴州尽快开通铁海联运。
25.尽快解决郴嘉铁路管理处关闭改制遗留问题。适当时候将郴嘉铁路管理处关闭后的铁路专用线、站场设施及其土地使用权有偿下划给郴州市,用于支持郴州市物流平台建设。
九、关于交通建设方面
26.支持郴州国、省干线和高速公路建设,同意郴州新增高速公路规划项目由郴州市采取政府投资或BOT方式招商建设。
27.支持郴州进入湖南省机场建设布局规划。
十、关于产业布局方面
28.推动郴州永兴国家稀贵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化基地通过科技部认定,加大对郴州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力度,加大对郴州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建设的政策倾斜,积极争取国家科技经费的支持,在产学研合作和人才支持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29.优先考虑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在郴州先行先试。支持郴州7大类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大专项、创新平台、风险投资、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十一、关于其他需要支持的方面
30.支持郴州做大做强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规避有色金属价格变动风险,帮助和支持郴州设立有色金属期货交割库,第一期用2年左右的时间设立锌期货交割库。
31.同意郴州建立重大招商项目工业用地开发成本补偿机制,每年从市产业引导资金、承接园区土地出让金收入和承接企业市属税收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承接项目的用地和基础设施建设补贴。
32.同意郴州对国有企事业单位、国有控股公司的矿权转让或者部分转让先行审查,委托郴州市国土资源局组织挂牌交易,确认受让人后,再到省有关部门办理相关转让手续。
33.电网企业应积极配合郴州市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电网规划,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及时满足客户用电需求,确保郴州电力供应。
34.支持郴州依托已有的省级产业园区建立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快承接农产品加工产业转移项目,促进郴州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扶持郴州桥口农业示范园建设,现有的资兴市罗围农产品加工园和北湖区石盖塘农产品加工园内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享受省级开发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待遇。支持农民创业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规划建设一批回乡农民创业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承接基地,享受承接园区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