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市场经济秩序下的道德基础研究

时间:2019-05-13 21:18: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论市场经济秩序下的道德基础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论市场经济秩序下的道德基础研究》。

第一篇:浅论市场经济秩序下的道德基础研究

浅论市场经济秩序下的道德基础研究

摘 要: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方 式的一种经济形式,市场经济既是竞争经济,也是以法治和伦理为基础的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和道德能够在不同层次上发挥作用。一个竞争的市场只有具有合宜的道德基础才能保证其活动的公平正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发展还很不平衡的条件下,这个问题尤其需要我们注意。中国市场经济的道德建设就是要建构一个公平,效率,诚信的市场秩序和环境,促进社会的平等和谐。

关键词:市场经济;道德基础;秩序;伦理

一 市场经济与道德的矛盾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论述道德,我们更多的是在论述一种对于竞争秩序的要求,有秩序的市场才能被称为合理合宜的市场。对经济人自利行为的假设是现代经济学进行经济分析的前提。阿玛蒂亚森认为,现代经济学对人的动机做了极其狭隘的界定,专断的把追求利益最大化视为人的理性行为的特征,却拒绝了对人类在财富以外的那些更基本目标的评价和关注,则使它以一种“不健全的精明和

(2)我现实”表现出不自然的“无伦理特征”。这表现在真实的市场中,则是经济

行为和社会道义之间的冲突。人们进行经济交换是为了获得利益,市场经济承认这种追求的合理性。但是过犹不及,真实的市场环境中,由于人们的贪婪本性,市场经济理应有的伦理道德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让位与对最大经济利益的追求。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构建一个公平,有效率,诚信的市场秩序和环境,促进社会的平等和谐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论述,市场经济和道德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西方经济学之父,伟大的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将推动人们追求自利的那股力量称为“看不见的手”。在斯密看来,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在一切领域都有作用的自发力量,是自然而然发生作用的“自然秩序”,是影响人们的社会性行为的自利心,同情心,交换倾向。表现在经济领域则是基于自利的商品交换规律或竞争的作用。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必将促进社会利益的增长和繁荣。“人们追去自己的利益,往往能比在真正处于本意的情况

(3)下更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利益。”斯密的理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完美的自由市场

经济图景,在他的语境下,既然市场机制包括道德都可以通过这只“看不见的手”而得到自发调节,那么人们有意识的考虑市场中的伦理准则和价值就是多余的。但是斯密的这种自由市场更多的是建立在假设之上,完全自由的市场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任何一个社会的经济形态和发展,都必然会受到那个社会所处的环境,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这只“看不见的手”

只能在部分上发挥其功能,而不可能全面表现出它的性质来。从当前中国社会的实际,甚至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理论都可以知道,通过纯市场力量是不能推动实现个人追求自利的倾向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经济活动的本质是自利,道德实践则是人们自身对于美和善的追求,它取决于个人自身的道德努力。其中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此外,在现实的不完全的市场中,市场的自发调节是不能够调和社会追求公平正义和市场追求效率之间的矛盾的。在收入分配,就业机会,福利安排等与社会和谐稳定息息相关的议题上,现实的市场完全不能有效化解。因为追求效率的取向,市场的生存法则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强调竞争和适者生存,而社会的道德目标是公平,公正。一个现实的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如何能够保证竞争的公平呢?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的合法权益在这里是没有办法得到保障的。在斯密“经济人“假定中,注重于个人利益和自身利益的个体,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很难自觉预计他的行为是否能够为社会带来利益,因此,社会的公共道德目标无法通过这个“看不见的手”来实现。在“看不见的手”不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我们很显然需要另一只“看得见的手”来对其进行调节。这要依靠政府的调控以及社会的教育这些相对独立于市场的社会功能来实现。

二 市场经济中的道德联系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以法治原则和道德为基础的经济,既然有序竞争以及市场稳定需要秩序,那么市场经济内部就必然包含着相应的规范要求。自发的总是要比强制的好,所以相应的伦理道德要求成为且应当成为完善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就是自然而然的了。竞争和道德虽然都能成为市场的因素,但如前所述,它们两者是互相排斥的。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主体实现其利益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运行的。在此过程中,市场的道德要求就是市场主体实现其利益的方式必须合乎社会伦理。只有符合这样的要求时,我们才可以说市场主体采取的方式是合理的,正当的。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和道德能够在不同层次上发挥作用。一个竞争的市场只有具有合宜的道德基础才能保证其活动的公平正义。在这里我们不去论述市场经济中相对于“经济人”的“道德人”是如何可能的。从简单的意义看来,“道德人”就是有道德内涵的人,现代经济社会中的“道德人”具有以下特征:把经济活动与社会公益结合起来,强调它的社会公共目标;把促进经济与道德的同步对于社会发展是同等重要的;认为道德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自身的经济活动中自觉践行市场道德伦理。很显然道德不能离开一个个主体而独立存在,一个完善的市场必然是由遵循着市场道德原则的大量主体组成的。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人类活动随着我们对它的判定标准不同而具有不用的意义,当我们把人当做道德关系的承担者时,那么这个人就是“道德人”,如果我们把人视为经济关系的承担者时,那么就是所谓的“经济人”。“这两者的不同在于“道德人”关注的是行为本身的善恶,而经济人关注的是行为后果是否有利。“经济人”表现的是人得活动的物质方面,而相应的“道德人”表现的是人的活

(4)动的精神方面。这两者之间显然存在着功利性和超功利性,他律性与自律性的矛盾,市场经济与道德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抽象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矛盾。但正如任何矛盾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中除了对立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特征外,还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属性。

不管“经济人”“道德人”是如何划分,两者总是立足于这个统一的社会之中,以共同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为基础。由这种实践活动过程,人们为了达成各自的目的而相互交往相互合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种社会关系最基本最主要的基础是物质利益关系。也就是说“经济人”“道德人”关系的交汇点也就在这个物质利益关系上。我们知道,道德正是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基于一定的物质关系用于协调相互利益的观念关系。虽然在后来道德获得了相对独立的纯粹观念形态,但是这种观念的产生过程很显然不可能是一个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这就好比说道德观念是由第一个生命之初就存在于世界上一样,无论从常识还是科学进展上看这个观点都是没有办法让人信服的。所以我们说把利益作为连接经济和道德的中介是符合逻辑的。物质利益需要协调,正是这种需要相互协调的物质利益关系使得道德属性很自然的存在于经济活动之中,这是道德可以指导经济活动的客观依据。根据经济的成熟度,两者在一个社会环境中的统一度不是绝对的而是可变的,它们的统一要经历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可能性到现实性的转化过程,这与社会文化传统,经济基础条件以及其它客观社会条件相关,并且也取决于组成市场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三 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

前面我们已经论述了市场经济与道德的矛盾与联系,以对“经济人”和“道德人”关系的描写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简要说明。那么什么是市场经济秩序所要求的道德基础呢?一个完美的市场主体应该是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统一。由这些市场主体所组成的市场必然呈现出许多让人鼓舞的特征。虽然没有理想化的事物,“人类合作秩序的每一步扩展都会遇到来自人的自私本能和小组织集团内部

(5)旧秩序的既得利益者的反对。”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的道德价值目标的一致性的认识。经济目标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而社会道德价值目标则是消灭磨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够共通富裕。这样市场的功利原则与社会的公正原则就此统一起来了。市场经济强调合乎伦理的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

(6)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重要保证。

古语有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要求包括诚信,平等,公平公正等。

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建设的当务之急是要建设诚信,在我们的市场中,诚信缺失的现象极其严重,可以说已经到了诚信危机的地步,此外,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是建立在原有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在方向上是由上而下的,原先占据优势的社会阶层在改革中依然占有优势,所以在改革中如何兼顾公平,效率,营建秩序优良,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收入公平分配,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也是需要多加注意的课题。目前,尤为迫切的是涉关伦理的市场经济制度建设和政策安排。另外,我国还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大弱势群体和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加强调解地区性经济不平衡问题的力度,采取必要措施来消除贫困和两极分化。这些制度建设和政策安排,可以形成对市场经济事实不平等的补救,社会必须对具有较少机会和禀赋的人给予更多关心。

类似的道德原则还有很多,我们不去一一赘述。从以上这些有限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道德原则很显然不仅仅为市场经济所独有,而是任何一个称得上文明的社会的共通之处。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伦理思想是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资源。在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有十分丰厚的伦理道德传统,如勤俭节约,积极向上,取利有道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依然有着现实意义,但也有一些文化传统和市场经济伦理格格不入。因此,在市场经济的伦理建设中,这必然是一个辩证的取舍过程,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摈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合宜的伦理道德。

参考文献

[1] 参见汪丁丁: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J],改革,1995,5

[2] 参见阿玛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2000

[3] 参见亚当斯密:国富论,商务印书馆[M],2002

[4] 参见余维达等:浅论西方当代经济伦理思想的矛盾冲突[J],河海大学学报,2002,4

[5] 参见汪丁丁: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J],改革,1995,5

[6] 参见颜毓洁:浅析“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J],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2001,2

[7] 参见薛为昶:论市场经济的伦理定位于伦理建设[J],东岳论丛,2009,10

第二篇:市场经济秩序

如何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对于如何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秩序是建立在所有国家的公正合理、主权平等、互相依靠、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上的国际间的经济关系体系。它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为维护主权和独立,反对国际剥削、掠夺和控制,促进各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经济合作与发展而提出的目标。

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现状

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还并不是很完整,有些不法的分子利用法律的漏洞和百姓的信任赚些昧良心的钱,他们造假产品,卖假产品,控制市场的商品价格。执法人员的执法力度不公,没有明确自己的职责。执法部门与商家的勾结这种情况是有的。

现阶段市场经济秩序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主体秩序:

1.特权进入市场。我们都知道,主体秩序政府市场机关判定的是谁在买卖,谁在交易,谁有资格进入买卖、进入市场。原因是中国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封建传统的国家。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是资本主义,而是封建主义的传统。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的市场经济的交易主体里,现在掺杂相当一批具有特权背景的经济单位。它们一旦进入市场,就表明从一开始这个市场竞争就是不公正的、不公平的。

2.没有责任能力的企业混在市场上,退不出来。也就是事实上已经破产了,却不敢清出市场。它们已经没有竞争能力了,谁和他们做生意,谁就会倒霉。它们存在的本身就是对秩序的破坏。如果要将它们清出来的成本却太大。因为有很多的债务不能偿还和很多的人员会失业。

3.垄断厂商的存在。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市场,只要有垄断存在,它的市场秩序就很难保证。事实上,许多市场秩序混乱就是因为垄断。比如电信市场服务差,网线常出问题,但总是不给解决;铁路服务差,人流量大,场面混乱,不给帮忙;邮政服务差,态度生硬,都是因为垄断主体的存在。更何况,我国垄断与西方的垄断也不一样,西方的经济垄断,凭的是经济实力和市场份额。但是我们凭的是行政特权来垄断,这就更可怕。垄断破坏资源配置的效率,一旦垄断就可以随意的加价,可以转移成本,可以保护低效率和落后。

4.非法企业进入市场。有一些人没有得到批文的企业,其实就是个空壳,骗取国家或者公民的财务。如果不清理整顿,那市场秩序就不可能好,市场秩序混乱最深刻的原因首先就是企业主体秩序混乱。一个现代的市场体制必须要弄清主体秩序,不该进入市场的,一律不能进入,应该退出市场的尽快退出。否则市场秩序将不堪设想。

第二,交易秩序:

1.普遍的价格歧视。古语云:童叟无欺。市场经济就应该公平竞争,价格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价格歧视就是指价格面前人人不平等。同样的商品在同样的市场上,对于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价格,这就比较麻烦了。如果这是作为企业的促销行为,是可以的,作为制度规定就有问题了。比如,一商家搞的数量折扣,这就是价格歧视。对购买数量不同的消费者给的价格不一样,这是价格面前不平等。作为企业微观行为可以,但也要对其采取一定的管制和约

束。如果作为社会有普遍的制度规定,价格歧视就成了对市场公平竞争、公平买卖秩序的破坏。

2.第三方付款。简单来说就是报销。一旦报销普遍了,这个价格秩序就混乱了。按照这个价格把资源引导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一旦价格低了,就会有人从中撤出资源,哪儿价格高就会吸引投资,这就是供求矛盾。这么做最大的危害就是把价格搞乱了,我们可以看到,什么领域的公款消费多,什么领域的价格就乱。如果不是按照供求双方的要求来定价,而是按照财政可报销的标准来定价。那么买卖双方都不还价,最终达成的价格就不真实。

3.垄断定价。有垄断行为,就会有垄断价格。现在老百姓真正有意见的并不是随着市场波动随行就市的价格上涨,比如,冬天在武汉买西瓜,一般四、五十块钱,但是没有什么人会说:冬天西瓜这么贵,太不象话,大家知道物以稀为贵。这里面还有囤积居奇、强买强卖这种局部垄断的情况出现。普通老百姓真正有意见的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又是政府垄断定价,老百姓作为消费者没有办法改变,没有竞争无法改变价格的事物。所以说,垄断的定价行为本身就是对公平交易的否定。

第三,法制秩序。

1.无法可依。经济生活的变化相当快,目不暇接,但是法律原则上都是保守主义的,因为法律制度的供给不能这么快,法本身就要有它的稳定性,这就必然有它的滞后性。其中所制定的法大都是针对老百姓的,那立法、执法者是不是遵守法律,对这些人的权利使用有多少法律监督和约束?这是一个社会是不是民主法制社会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

2.有法不依。这个更可怕。这是对法律权威的嘲弄。启蒙主义思想家孟德斯鸠有一句名言: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可以有法律,但未必是法制。我觉得这句话的道理非常深刻。法律是人制定的,一个社会有法律,但是否是法制社会,差别就很大。所以什么叫“法制社会”,什么叫“法制精神”,就是这个社会的公众,绝大多数人要自觉地遵法守法,对法律要有自觉性。法律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就有真正的权威。依法治国成本就低。否则,老百姓一个个随时都想违法,把法律看成外在的强制,而不是内在自我需要,随时想违法,之所以不违法是不敢,一旦监督不到就违法,以违法为快乐,为自豪、为骄傲。

第四,道德秩序:

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是一种人类文明,一定有它的精神支持。市场经济的道德核心,也就是它所需要的最本质的道德是什么东西。恩格斯更有一句名言:在资本主义摩天大楼的旁边是道德的堕落。所以我们就认为资本主义的道德是不好的。资本主义在取得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是堕落的。很长时间以来我就很纳闷,人类文明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统一,怎么可以想象资本主义在取得物质文明科技进步、生产力飞速发展、摩天大楼、繁华的都市建设的同时,人类的精神道德却在一天天地堕落呢?这是怪胎吧!所以我们就要重新审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核心研究是什么?我觉得市场经济的道德核心不是欺诈,而是守信。因为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信用经济。商品买卖、借贷等所有制度工具、制度手段都是信用经济。存在决定意识,客观要求信用经济,精神上就弘扬信任。

所以我们说这一系列的问题: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问题、法制秩序问题、交易秩序问题、主体秩序问题,至少这四方面检讨下来,这四个方面在我国的市场秩序建设方面任重道远,但是毕竟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个伟大的历程。我们才刚刚开始。相关的建议

对于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作用外力的选择,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

1.政府的执法机关加大执法力度,立法机关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完善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同时加大执法监督职能,即是对企业的监督也是对执法人员的监督,还要加大执法的透明度和加强法制宣传。

2加强社会舆论,对于一些不法竞争的行为要严厉的谴责,加大媒体的曝光度,把暗地里肮脏的交易揪出来公布于众。有时候法律的手段不能覆盖的地方时候,道德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不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3.市场不是死的,它是活的,他可以进行自我的调节。达到市场的平衡,市场交易的公开化。营造良好的社会市场环境。根本要靠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必须建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经济秩序,各级政府机关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高度 的自觉性,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第三篇:高中政治市场经济秩序知识点

高中政治市场经济秩序知识点: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摘要】高考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经历的一次至关重要的一次考试,要考好高考,就一定要知道高考要考些什么。精品学习网高考频道的编辑就为您准备了高中政治市场经济秩序知识点: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第一,从认识上看,要认识到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入WTO和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的必然选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举措,直接关系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明确以人为本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认识到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

第二,从知识来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还不够健全,又正处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时期,尤其需要加强和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建立起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道德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

第三,从方法论来看,思考一系列有关的经济现象要用市场经济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去思考。如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国家怎么做、企业怎么做、消费者怎么做。

一、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表现是什么

市场秩序混乱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一些地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实行地方保护和地区封锁的情况屡屡发生;假冒伪劣商品品种多,数量大,范围广,泛滥成灾;偷税、骗税、骗汇和走私活动猖獗;社会信用紊乱,欠债不还,不守合同等各种违背商业道德的现象十分普遍,商业贿赂和欺诈盛行;财务失真,明目张胆地编造假账、假数据,违反财经纪律的情况相当严重;建筑领域招投标弄虚作假,不少工程质量低劣;一些犯罪分子暴力抗拒执法事件时有发生;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而且败坏国家信誉和改革开放的形象。国家正在下大力气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二、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原因是什么

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还不健全;一些人的法制观念比较淡薄,道德素养不高,国家意识、集体意识薄弱,崇尚金钱,却有缺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执法部门执法不严,对假冒伪劣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打击不力;有些地方政府搞地方保护主义。

三、为什么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哪些重要意义

市场秩序混乱,不仅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而且败坏国家信誉和改革开放的形象,所以,必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意义有:(1)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平竞争的经济,是法治经济,是信用经济。只有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公平竞争规则,强化法治,注重社会信用建设,各方面都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办事,才能在我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我国已经加入了WTO,WTO的目标是促进贸易自由化,WTO的主要规则有非歧视原则、市场开放原则、公平贸易原则。我国经济秩序混乱也违反WTO的有关规则,这样会严重损害我国改革开放形象和国际声誉,破坏投资环境;假冒伪劣商品出口,还会败坏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导致一些国家不愿进口我国商品甚至采取歧视性措施,影响出口的扩大。不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对外开放就不可能迈出大的步伐。

(3)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我国要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而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使人民群众对市场商品质量信得过,增强消费意愿。如果任凭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消费者就不会有消费意愿,扩大内需就没有基础。同时,假冒伪劣商品横行,挤占了市场,也会严重影响守法经营企业的生产和合格、优质产品的销售。不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就难以实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

(4)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竞争力。现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到处搞地区经济封锁,一方面割裂全国统一市场,妨碍公平竞争;另一方面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产品质量低劣的企业关不了,阻碍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化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难以成长起来。这种状况不改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就难以提高,中国经济就会长期处于落后地位,也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5)有利于全面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经济秩序混乱,不仅破坏生产力发展,而且毒化社会风气,败坏社会公德,滋生消极腐败,动摇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四、怎样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一)经济常识的角度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已经包括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国家的宏观调控两个方面。

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目的是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市场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弱点。所以,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国家的宏观调控必须以市场为基础,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强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当前,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改革的任务并未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需要尽快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五个统筹”实际上就是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国家运用经济、法律、道德、行政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①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确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只有建立健全而且能得到实施的市场主体法律、市场行为法律、市场秩序法律、宏观调控法律、社会保障法律和制裁犯罪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够健康有序地运行。同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运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活动,严格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才能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这就决定了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购买商品的消费者等,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否则就会破坏经济秩序,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②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只有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康发展。

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和全社会进行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教育。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要通过教育,增强全民的信用观念,使全体人民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秩序,逐步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要采取法律、制度和舆论等多种措施,在全社会营造讲求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氛围。

广大公民包括青少年要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举报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同时,要把学好法律知识当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学会依法律己,依法办事,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3.生产者经营者。

(1)企业要有市场意识、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包括WTO的各项规则。企业要坚持诚实守信原则,有利于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2)企业信誉和形象。

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生存竞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企业必须进行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不正当竞争不仅损害了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

(3)市场交易的原则。

市场交易原则主要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它们从不同方面,规范着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假冒伪劣、价格欺诈、盗版盗印等都是违背市场交易原则,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

(4)企业经营者要自觉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

4.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通过开展打击走私和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犯罪活动,使公民增强法制观念,明确纳税义务。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结合起来,高度重视民生之本,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促进城市化,提高农民收入,建设一个温暖和安全的社会保障网。从就业和再就业的关系看,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工作,要立足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这样的国情,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资本双密集型制造产业,走充分就业、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经济发展之路,通过就业增加居民的收入。使广大人民安居乐业。在城市中要放开各行业对农民工就业的限制,把维护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提高他们的收入,从政策上落到实处。

6.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竞争性要求对外开放。当前,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向一体化和国际化。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应该积极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等,真正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中去,以发展本国经济。另一方面,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方针,这是实现民族自强的可靠保证。我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只有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搞社会主义建设,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地区垄断和封锁等行为,违背国际贸易关系的公平交易原则,不利于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第四篇: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案例

人民法院将重点打击医药购销、政府采购等领域商业贿赂犯罪

作者:田雨 吴俊发布时间:2006-05-26 10:09:58

记者25日从正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上获悉,人民法院将对发生在医药购销、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商业贿赂犯罪,依法予以严惩。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姜兴长强调,对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危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商业贿赂犯罪行为,特别是发生在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以及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领域的商业贿赂犯罪行为,以及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插手商业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受贿犯罪和为获取交易机会向国家工作人员、相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行贿的犯罪,要依法予以严惩,坚决遏制商业贿赂蔓延的势头。

姜兴长说,最高人民法院已向全国法院发出通知,对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切实做好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各级人民法院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治理商业贿赂的重大意义,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对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商业贿赂案件,依法及时审判。

姜兴长指出,要特别注意正确把握政策界限,严格依照刑法的规定,注意区分犯罪与一般违法违纪违规的界限,区分犯罪与正常的商业活动的界限,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全面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来源:新华社

第五篇: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总结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总结

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为确保执法工作公平、公正、公开,今年我们采取了几项措施:一是加强业务培训,举办了三期培训班,组织执法人员学习《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河北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及去年12月1日刚刚实行的《河北省酒类商品监督管理条例》,增强了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提高了业务素质和办案水平;二是加强制度化建设,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制定下发了《执法检查人员守则》、《执法人员六不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了法律文书的制作,严格了办案程序;三是建立了执法检查人员百分考核制度,采取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的办法,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在市政府和廊坊市经贸委的指导下,对全市生猪定点屠宰厂进行了规范整顿,一是加强了屠宰人员的业务培训;二是联合畜牧部门加大检疫力度;三是加强硬件建设,投资10多万元建立了机械化屠宰厂。

三.加大酒类市场的整顿力度,今年夏天,我们根据夏季是啤酒消费旺季的特点,对我市20多家啤酒经销商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帮助厂家及经销商理顺流通渠道,加大了B型瓶的投放量,同时也提高了经销商B型瓶的回收率。另外,去年12月1日《河北省酒类商品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我们以此为依据,加大执法力度,确保酒类市场无假酒。

四.规范煤炭和废旧金属回收市场,年初,我们在对煤炭和废旧金属回收市场进行全面清点、管理的基础上,为12家煤炭经营企业办理了“煤炭经营许可证”,为一家回收企业办理了《废旧电力设施收购资格证》,摸清了两个专项市场的底数,也为今后对两个专项市场的清理整顿打下了基础。

通过上述工作,净化了我市的市场秩序,为保证人民群众的消费权益和身体健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

.

下载浅论市场经济秩序下的道德基础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论市场经济秩序下的道德基础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总结

    近年来,镇委、镇府在市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镇人民共同努力,我镇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工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事业都取得较显著的成绩。但是,镇府也看到在发展过程中我镇......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总结

    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为确保执法工作公平、公正、公开,今年我们采取了几项措施:一是加强业务培训,举办了三期培训班,组织执法人员学习《行政处罚法》......

    个人所得税改革下征管基础研究

    《综合与分类个人所得税改革下征管基础研究》 [摘要]:综合与分类个人所得税改革已箭在弦上,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以家庭为纳税单位,按照劳务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偶然所得进行分类......

    陆丰市工商局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新闻稿

    陆丰市工商局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取缔“黑网吧”、整治旧服装和拼组装摩托车专项行动情况汇报 陆丰地处广东省东南部碣石湾畔,全市陆地总面积1681平方公里,占汕尾陆地面积的31.8......

    2009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总结

    乐东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年上半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工作总结 按照省局的部署,我局在今年来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

    经侦大队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总结(5篇)

    文章标题:经侦大队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总结2006年年,XX公安局经侦大队在市委、市政府和局党委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建设的大局,顽强拼搏,锐意进取......

    市工商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年终工作总结

    本文来源:xiexiebang XX年,全市公平交易执法工作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围绕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这条主线,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继续大力整......

    市工商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总结

    市工商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市工商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深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造三型工商,共建和谐**"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