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邻里之间的礼仪
“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与己无关事,红灯高高挂;楼上挨楼下,不知谁姓啥;手拿大哥大,见面不说话”,成了现在很多邻里关系的写照。但我们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家庭间的各种交往中,交往最频繁的就是邻里了。从主观来说,绝大多数人都想搞好邻里关系。但客观上不知怎么搞好邻里关系以及搞不好的为数并不少。
1、关于自己的习惯
自觉爱护公共卫生,自觉参与社区公共活动,为维护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尽一份力。
要相互帮助和讲信用。邻里之间能办到的事情要尽量帮忙,别人有了困难,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帮一把,万不可幸灾乐祸,在一旁看笑话;同时邻里之间还要讲信用,做不到的事情千万不要对别人夸海口,以免误了别人的大事。借邻居的东西一定要及时归还,如果因一时疏忽而延误了归还时间,应当面向人家表示歉意。
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会不会给别人带来打扰。比如,是否有喜欢晚上唱卡拉ok,而且一唱就超过晚上12点的习惯;你是否老把洗衣服的水或别的不干净的污水一出家门就泼在邻里共用的路面上;你是不是有半夜才回家,而且走路、说话声音很大的习惯等等。这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事是最容易伤了邻居之间的和气的。
学会礼让与宽容。对邻居要以礼相待,平易近人,不要视若路人。见面后要主动和别人打招呼,平时对邻居不要苛求,谈得来的就多交往;谈不来的维持一种有距离的友好态度就行。指桑骂槐是没教养的坏习惯。对于邻居不合理的要求和做法,采取“有理、有节”的态度,合理地、妥善地解决处理。
2、关于占楼道等公共场所
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占用楼道空间临时放些物品,必须先和相关楼层的邻居做好沟通。要说清原因以及占用时间,得到他们的体谅,也可以在物品旁贴一张“安民告示”说明情况;其次要注意什么能放什么不能放,比如不要放易碎、易燃、易腐蚀、易腐烂和气味难闻的物品,体积太大影响上下楼的也不要放。最后,绝对不要长时间占用楼道公共空间,这不符合邻里礼仪规范,也不利于防火防盗。
3、关于养宠物
养宠物的时候,要注意两个细节问题:一要注意卫生。一些宠物,特别是猫、狗等时常随地大小便,主人带上塑料袋或者旧报纸等,将宠物的排泄物包好扔到垃圾箱,保持公共场所的卫生和美观。二要注意安全。出门遛狗,要给狗拴上绳索,不要任它狂吠乱叫,追逐扑咬。遇到老人和小孩,要特别小心,别让他们受到惊吓。
4、关于小孩
小孩活泼好动,可能喜欢又蹦又跳或者玩儿玩具,不会意识到激情“表演”的声响会给楼下邻居造成多大的影响。
作为家长必须有意识地提前“防范”,就避免了给左右邻居造成不必要的干扰:选择轻便软底的室内拖鞋;在地上铺上泡沫或者毛巾毯,避免孩子在蹦跳或者是玩儿玩具时弄出太大的声响;如果孩子想拍皮球、玩乒乓球,则应该带他们到室外去玩儿;平时多教育孩子养成在家中轻放东西,轻声走路的好习惯。
5、关于邻里串门
如果应邀去串门,那么可要选择好适当的时间。如果约好具体时间,那当然好。如果没说具体时间的话,就要避开人家的吃饭时间和休息时间。如果是周六、周日的话,上午10点之前是不宜打扰的。
进门前有门铃的要按门铃,没门铃的要轻轻叩门,即使门已经为你开了。这样做的目的是告诉对方,你来了,以让对方有个心理准备,而不要冒冒失失闯不去,让人家吓一跳。
如果是带小孩做客,一定要教育好小孩不要在人家里调皮、乱动别人东西。
如果对方是长辈或是第一次进人家做客的话,主人没坐你就不能先坐。如果家里有长辈,要主动和长辈打招呼。
主人端茶、拿糖果招待的时候,一定要表示感谢。如果有长辈在说话,不但要用心听,还不可以插话。
如果是主人看表、打呵欠等谢客表示,或者快到了吃饭时间,作为客人就要起身告辞了。
如果是请人吃饭的话,那就要提前准备,而不要到了吃饭时间才匆匆忙忙去做准备,使人家觉得是打扰。
第二篇:作文《邻里之间》
邻里之间
小不凡作文朱晨豪
身处21世纪的中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想住到别墅恐怕不是件容易事,因此,处理好自己的邻里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想想自己刚搬进新小区不久,邻里之间还不太熟悉,隐藏的问题可能还未发现,总之记忆里好像没有这类事。即使有也闹得不是很大,就淡忘了,毕竟也不是什么好事。但有一天我听朋友说了一件事,让我对此有了新的认识。
朋友住的小区里有两户人家,一个住一楼,一个住二楼,两家平时关系就不怎么好。但也没什么纠纷,顶多也就是谁都不搭理谁。但自从一楼装了防盗窗,两户人家就永无宁日。
一楼装防盗窗怎么会引发矛盾呢?相信很多人都会不解,但问题在于一楼的防盗窗是向外凸出来的,就是因为防盗窗凸了出来,按二楼的说法,这等于是给小偷可乘之机。因为小偷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爬到防盗窗上,这样上二楼阳台不就很容易吗?还有一点就是晒被子,平时晒衣服还好,但一晒被子,被子就会被拖到防盗窗上,那被子不就白洗了。再加上政府也有规定不准装这样的防盗窗。这三点加起来叫你拆防盗窗,你拆是不拆?可人家就是横下一条心——不拆!吵也吵过了,架也打过了,没用。居委会、公安局来了,也没用。最后弄得法院下了拆除令——我就是不拆!没办法,法院只有将其强行拆除。
此事可谓轰轰烈烈,闹了大半年才解决。看似二楼胜了,但两家
大半年来的勾心斗角,精力的损失是弥补得了的吗?还有这件事既然闹得这么大,两家人还能正常地相处吗?想想你如果是二楼住户,虽然现在安全隐患没了,自己也胜了,但每天经过一楼的时候心情不会好受吧?有时候坐下来想想一楼会不会报复,不禁胆颤心惊,整天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人一定很脆弱,想想算了,还是搬家吧……
由此可见,邻里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尽管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学会谦让,时不时地换位思考,以礼相待,还是能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的。
第三篇:《邻里之间》教学设计
邻里之间
活动目标:
1.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懂得“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
2.通过搜集邻里之间发生的故事,知道邻里之间要互相体谅,互敬互让,互相关心帮助。
3.能与邻里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发生在邻里之间的故事
采访同学是怎样与邻居相处的。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新课
主持人讲述自己和邻居和睦相处的故事。
二、交流与体验
(一)小组交流自己和邻居相处的故事。(学生轮流在小组说一说,看谁说得好)
(二)小采访
预设:我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邻居阿姨让我到她家去玩。
1.我经常和楼上小朋友一起玩。
2.妈妈做了好吃的让我给邻居家送去尝一尝。3.邻居家包了水饺分给我们吃。
4.师小结:看来很多同学都和自己的邻居相处得很和睦。
(三)播放视频《六尺巷》的故事。
主持人讲解:清代康熙年间,内阁学士、吏部侍郎张廷玉的老家与一个姓叶的侍郎的老家是邻居。叶家打算扩大府第,要张家让出二尺的地方。张廷玉的家人不肯让步,立即写信给京城的张廷玉,要求他出面干预。张廷玉却作诗一首:“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看后即命退后三尺,而叶家深表敬意,也退后三尺。这样两家之间即形成了“六尺巷”,被百姓传为佳话。
(四)课件出示两种情境
一幅:楼上邻居家的声音很大,影响了楼下邻居休息。楼下孩子说:“妈妈,吵死了,你上去找找他吧?”妈妈说:“不要紧,你小的时候比他声音还大呢,邻居就应该互相体谅。”
一幅:邻居总是把垃圾随便放在门口,使楼道变得很脏,而且夏天的时候味道很难闻。(邻居帮他垃圾扔到垃圾箱)
主持人引导学生评价每幅图的做法
学生回答:互相体谅 互敬互让 互相帮助
三、指导行为
(一)在今后你准备怎样和你的邻居们相处,同位互相交流一下。
(二)全班交流。
(三)课件出示《家家乐》,主持人范读小诗。
家家乐
我家你家和他家,共称邻居如一家。紧急时候伸出手,远亲不如近邻家。互助互谅互谦让,和睦相处乐哈哈。
老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听了很多同学们与邻居之间的事。我们知道,邻里交往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邻里之间的矛盾冲突使我们感到不愉快!其实,矛盾是可以化解的。当我们与邻居遇到矛盾时,只要我们做到互相体谅、理解,邻里之间就会友好相处。
四、畅谈收获。
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第四篇:邻里礼仪教案
邻里礼仪教案
巨野县大谢集镇第一中学 蓝天 素质培养
1、学生了解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礼仪及友好相处的基本要求。
2、形成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意识,做一个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让学生讲述邻里之间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真实故事,了解邻里友好相处的一些基本要求。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邻里之间”,请大家说一说,“邻里”是指什么意思?
邻里是指住在自己家庭附近的人们,无论在乡村还是城镇,人们都有自己的邻里”。
二、故事会
学生以小组,讲一讲“邻里之间的故事”,根据课前学生对父母的访问所得,讲邻里之间日常生活中所活中所发生的真实故事。
各小组派代表讲故事
三、全班交流
在每个代表讲完后,鼓励其他学生发言,评价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概括和高,肯定学生的故事和发言。
四、小组讨论
邻里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什么?邻里之间互相不交往行吗?邻里之间交往应该注意什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学生针对问题以小组进行讨论。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汇报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
五、小组制作。
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各小组合作制订一份“邻里文明和约”,写完后贴在教室的板报上。
六、教师归纳总结
1、尊重邻里,和睦相处。
2、关心帮助,增进友谊。、友善自律,宽容理让。板书设计
邻里礼仪
1、尊重邻里,和睦相处。
2、关心帮助,增进友谊。、友善自律,宽容理让。
第五篇:邻里之间教学反思(共2篇)
篇一:邻里之间教学反思
“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而《品德与生活》课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主载体和主渠道。正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指出的:“以培养学生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那么,在教学《邻里之间》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做人,谈点本人的肤浅认识。
教师“眼高手低”思于先。“眼高”就是备课、讲课着眼点高,要着眼于思想教育的高要求,思想情感熏陶的深层次,着眼于学生怎样学会做人,教学创特色,上水平,着眼于全册教材的整体认识,“会当凌绝顶,览胜在其间。” “手低”即在备课时要因地制宜,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制定教学措施,以人为本,掌握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做人道理,教给学生道德评价的方法,探索做人的真谛。
课始,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邻居有哪些?然后和学生一块交流:在日常生活中,邻居对你家有哪些关爱?假如没有邻居的关爱,会是什么样子?最后老师做总结:邻居的关爱,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更加快乐。邻里之间要真诚相待,努力做到互敬、互信、互助、互让。
篇二:邻里之间教学反思
在教学《邻里之间》一课时,我鼓励学生把自己或家人与邻居间的矛盾说出来,然后自己寻求解决的办法。有一位同学讲述在乡下爷爷的邻居盖房时,房子比爷爷家的高,按农村人的习俗,爷爷家认为邻居是故意欺负人,于是两家大吵一架互不言语。在我的教学引导下,这位学生先做自己爷爷的工作,劝说爷爷奶奶到邻居家主动沟通,邻居过意不去,主动提出帮他家在房上垒堵墙(农村的习俗是,只要这堵墙和邻居家一般高,就表示平等了)。现在两家又和好如初了。
在上《品德与社会》课时,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把握学生的情绪特点,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采用灵活切实教学方式,精心构筑生活化、有稚趣、开放性的.活动平台,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获取富有个性的真切体验,避免出现“老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教学效果差”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