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演讲稿:传承和发扬党的道德光芒
演讲稿:传承和发扬党的道德光芒
都说当下的社会浮躁功利,点开网页,输入“道德事件”这一关键词,“湖北捞尸索钱门”、“佛山小悦悦事件”,一条条新闻真实再现着世间百态,充斥着我们对道德和良心的拷问。而输入“感动人物”这一关键词,“杭州最美妈妈”、“孟祥斌”、“吴斌”,这样一类敢于见义勇为、敢于出手相救、能够坚守操守的群体跃然在目,用人性的光辉温暖着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我不禁哑然,在同一个时期,为什么事件背后的人物差距会如此之大?我不禁对比,试图找出其中的玄机奥秘。得出的结果令我惊讶,在所谓“道德危机”的社会背景下,包括“最美妈妈”这类道德楷模的履历中,都有“共产党员”这样一个身份。我继而思考,是什么让他们能够坚持和坚守?
在翻阅了建党以来的大量的书籍资料,尤其是从《党史》和《朱镕基讲话实录》中,我似乎感悟到了一丝启迪。
在党史中,我了解到:“党自诞辰之日起,就要求每个党员必须身体力行的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主席所倡导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哺育了整整一代具有伟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革命意志的共产主义新人;建国初期,“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我国人民的道德水平和社会风貌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称道;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使党员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探寻到了航灯,清晰了定位;党的十三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徐洪刚等英模成为了那一时期的典型。党的十五大以来,胡锦涛同志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112个字的“八荣八耻”为党员干部明确了是非曲直。2010年至今,党中央围绕“科学发展上水平、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又一次掀起党员敬业奉献的氛围。
在党史的学习中,我切实的感觉到,“最美妈妈、孟祥斌、吴斌”等感动人物不是偶然造就的,是党在不同时期的高瞻远瞩,不断的激励、教育而日积月累
形成的。在一个个社会转型期,始终能让党员保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这其中饱含着党的循循善诱、饱含着科学引导,也饱含着不断地激励和鞭笞。
《论语》所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我深知政府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道德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风气的走向。社会道德的提升是一项系统的、需要党和政府进一步引导的工程。而我们作为国有企业员工,应该如何去做,才能更好的配合党和政府完成这一项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显得尤为突出的任务?
在对《朱镕基讲话实录》的阅读中,朱总理宽敞的胸襟、务实的精神、以人民为大的作风深深启发着我,联想他在任时的那段岁月,敢于直面社会的不良风气、敢于治理社会的不良风气,廉洁自律,勤政爱民,无私奉献,这无异于一个放大器,将正气传递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在净化社会、提升公德的事业上,人人有责,而作为国有企业员工,我们更需要发扬堡垒和旗帜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党史学习,进一步学习各类著作文献,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党的道德光芒!
第二篇: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赓续红色血脉。学习党史,会让我们更加懂得,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经历的风雨里程。党史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只有学好中华民族党史,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珍惜今天、把握今天,更加坚定信念,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断努力,就是因为心中有信念,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战胜艰难险阻,创造伟大的事业,取得伟大的成就。
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新,敢于刮骨疗伤,在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自我革新,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执政能力,为圆满完成历史使命而努力,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中国共产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时踏上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新的历史时期,形势不断变幻,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前行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的,但始终改变不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坚定不移跟党走,永葆共产党人不变的本色,百年风雨里程为为我们积淀了丰富的底蕴牢记理想信念,奋进百年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对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共同努力拼
搏,齐心协力,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三篇:传承中华文化 发扬革命精神演讲稿
传承中华文化 发扬革命精神演讲稿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结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以下是关于传承中华文化 发扬革命精神演讲稿,欢迎阅读参考。
传承中华文化 发扬革命精神演讲稿(1)
同学们,当我们在大街上闲逛时,当我们在教室里读书学习时,你们可曾想过我们幸福的日子是哪来的吗?是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换来的。有的人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你死我活的拼搏。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也有的人为了建设和平,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了青春和热血。
曾经,这里刻下了红军屹立不倒的精神!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也最后走向胜利呢?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永存让人民翻身做主,过上幸福生活的信念!为了这永存的信念,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
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事迹,一个个可赞可叹的信念,一个个可敬可畏的军魂!我能不被他们感动,不被他们震憾吗?他们是永恒的,因为信念永存。
昨天永远属于过去,今天就在脚下,让我们铭记英雄先烈,去开拓美好幸福的未来,我们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努力学好本领,弘扬革命精神,争取今后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为谱写祖国的繁荣发展的篇章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传承中华文化 发扬革命精神演讲稿(2)
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红色文化,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无论在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意气风发、激情燃烧的建设年代,还是在波澜壮阔、生机勃勃的改革年代,红色文化一直激励着xx人民奋勇前进。在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征程中,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太行精神,从中汲取昂扬奋进、团结拼搏的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新形势下弘扬红色文化,就是要从坚定理想信念着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今天,我们面临着“四种危险”和“四大考验”,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党员干部从红色文化中汲取营养,把全市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以我们身边鲜活的典型申纪兰、段爱平、申飞飞等模范人物为榜样,坚定信仰,忠诚不二,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新形势下弘扬红色文化,就是要继承优良传统,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太行儿女的奋斗历程,既是一部气势恢宏的革命战争史,也是一部感天动地的作风建设史。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特别是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各级干部要勤思勤为不懈怠,真抓实干不浮躁,清正严明守纪律,以经济发展的新成效,造福一方百姓。
在新形势下弘扬红色文化,就是要攻坚克难,大胆实践,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xx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是必然选择。我们要紧密结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三去一降一补”,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传统产业循环率、新兴产业占有率和节能降耗减排率,既要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把地下资源的文章做好,更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地上资源的文章做好,加快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转变,加快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粗放增长向绿色发展转变,早日实现资源城市向经济文化城市的转型。
在新形势下弘扬红色文化,就是要扭住发展不动摇,奋力实现我市经济浴火重生。革命先烈流血牺牲,就是为了让我们过上幸福生活。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必须致力发展。唯有发展才能破解制约xx发展的“瓶颈”,进而以发展之力蓄积突破之势。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既要把“两学一做”抓好抓出成效,又要把活动焕发出来的政治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推动发展、造福百姓的实际行动。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按照省委骆惠宁书记的安排部署,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坚持在项目建设上下苦功,坚持在回稳促增上做文章,坚持在改革创新上出真招,狠抓安全生产不松懈,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继续办好民生实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干事激情,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实现xx振兴崛起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我传承我发扬演讲稿
两史教育活动演讲稿 我传承我发扬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从1919年5月北京城内爆发出那觉醒的呐喊到1949年10月北京城内响彻云霄的 义勇军进行曲,从1921年七月嘉兴红船上传出的拯救中国的声音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从马列主义在中国大地的延续,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到科学发展观的诞生。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中国共产党用红色精神让幸福之花开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五月,神圣的五月,多少年前的那个时候,先烈们用他那火热的身躯解放了全中国。青春不会再回,年轮不会再回,历史不会再回,但它永远记在中华民族的功碑上,闪着不朽的光辉。
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辈为了革命的胜利英勇牺牲,在红军翻越雪山的途中,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如同敌人般残酷的考验着战士们的意志,寒冷侵袭着每一个人。一位军需处长为了确保行军正常进行,为了长征的胜利,尽量为每一位战士配备棉衣,而自己却身着破旧单薄的军装被寒冷夺取了生命,他倚靠在光秃的树干上,好像一座雕塑,这座雕塑就是红军长征中永远屹立不倒的丰碑,这座丰碑就是红色精神的丰碑,就是爱国精神的丰碑;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铁人王进喜凭借“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的爱国热情投身建设,在大庆一座座像解放军战士一样耸立的石油钻井,就是“铁人精神”丰碑,就是爱国精神的丰碑。
仰望这座伟大丰碑我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也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史如烟,恍如一部诗篇巨著,以悲壮、以凝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这部宏伟诗篇中,爱国主义从来都是一面鲜艳的红旗,指引我们奋发向前!
今天,坐在宽敞明亮教室的我们,沐浴着祖国的春风,成长在幸福小康社会的我们,仰望着我们的五星红旗,更应该深刻领悟和继承红色精神,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刻苦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为祖国的社会主义添砖加瓦,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奉献青春。
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在理想的天空中搏击,用科学知识丰满羽翼、武装自己。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响应时代的号召,弘扬民族精神,挺起我们的民族脊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拼搏
第五篇:公平正义的道德光芒
【读后感】公平正义的道德光芒比太阳温馨――读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有感
日期:2010-04-12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金色的太阳,驱散阴霾,光照大地,泽被人间万物。而公平正义的道德,布满张力,摄人心魄,璀璨着彪炳千秋的人性光芒,比太阳还要和熙温暖、润彻人心,就像一位睿智的自然女神,在苍茫宇宙中,默默无私地照护着人类的和谐、安宁与幸福。读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在与大师性灵相通、物我两忘中,通过与大师心贴心的跨时空交流,沿着他情操“旗杆”,穿越内心私欲“丛林”,深深领略到经典的震撼和不朽魅力,感悟到通贯古今的智慧力量和人性之美,发自内腑地钦佩大师的敏锐前瞻以及博学广识。
斯密的《道德情操论》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在吸取前人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他构建了自己的道德情操“体系”,并由此引生出左右道德情操的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从源头上把住了道德的精神内核。温总理对斯密的这本巨著十分喜爱,先后六次在不同场合向国人予以推荐,并在接受《爱尔兰时报》采访时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到社会的稳定。总理以辩证发展的深邃眼光,潜心研究、准确把握了人类道德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刻洞悉了公平正义的真谛,找出了精神层面影响人类和谐发展的这一隐形的“道德之手”。
合宜的“利他”精神是建构公平正义的思想基础,成为一条主线贯穿全书始终。仔细阅读该书,不难发现,斯密用了相当的篇幅,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人的本性,指出人类都有感同身受的“同情心”,经济行为接受道德考量,合宜的道德情感形成“利他”精神。他认为人有“自利”与“同情”两种基本情感,“同情”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它存在着双重的“规定性”:一是主观个体美德,即“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应成为市场经济中个人所应具有的基本人文气质与道德精神;一是客观社会伦理关系及其主观情感体验,即彼此均是具有平等自由权利及其主观情感体验的存在者,这也是构建市场经济正义性的方法原则:契约自由、平等互惠、自利利人。而近年来,华尔街“金融家”的拙劣表演带来的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低迷,国内楼市、股市上“呼风唤雨”的黑手频频曝光,“黑煤窑事件”屡屡涂炭生灵,假药击倒了国家药监局的数名高官,“三鹿奶粉”事件几乎造成了中华民族奶业的巨大灾难,武汉大学生勇救落水儿童献身,可打捞公司却索要高价打捞学生遗体,这些事件、现象都在不断拷问着人类的灵魂。当下,我们重温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的思想精髓,对于规范市场主体遵纪守法的营商行为,塑造人的利他精神,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都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因此,作为党政官员,必须清正廉洁,秉公用权,在履行创新服务型政府职能,倡导公平正义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作为代表社会良知与正义的知识分子,要履行好知识传承和创造的社会责任,杜绝浮躁和虚伪,耐得住寂寞,洒脱超然;作为经济发展组织者和经营风险承担者的工商英才,在照章纳税,依法经营,率先致富的同时,还要关爱员工,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比尔.盖茨功成名就后,把几百亿美元捐献给社会慈善事业,从容“转身”之际为全世界的企业家留下了一个美丽的身影,也是对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最好诠释。
良心自省及欲望管束是达成公平正义的关键路径,也是《道德情操论》的一个鲜明主题。在书中,斯密谈到,“在所有场合,良心的影响与权威仍然是很大的,而且也唯有向住在心里面的这位判官请教,我们才可能在我们自己的利益与别人的利益之间作出适当的比较判断”。他引用大量事例,非常详尽地阐述了个人由“自爱”进致“同情”的心理原理及过程,从而使个人与社会在情感行为中,基于理性(合宜性)自发达成一致。但是,受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牵制性影响,人类行为又太容易导致个体道德上的极端利己主义,最终将会导致社会公正秩序的瓦解,以致人类的伦理生活世界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巨大冲击下过于脆弱,甚至难以为继。而这一切,却早已在二百多年前斯密的预料之中。在他看来,这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于是,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刚刚经历一场始料未及的金融风暴之后,要求进行道德投资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郭沫若曾经说过:“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莫过于良心的死灭。”人人心中都有杆秤,道德是人的本性,是善恶、荣辱、是非的判断,更需要人们用好斯密授予的“思想锐器”,时常进行内心的关照和自省,及时清理内心深处那些不合宜、不正当的欲望,向常住在心中的这位公正的“道德法官”求教,寻求理性客观的判断,作出不偏不倚的正确选择,讲人品、有良心、守规矩,恪守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道德底线。正如温总理曾反复强调的,“企业家的血管里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其实,我们每个普通公民又何尝不应该如此呢。
健全合理的法律制度及有效运行是营造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斯密非常重视“建立一套一般性的法律原理”,而且“这套原理应该贯穿所有国家的法律体系,并且应该是那些法律体系的基础”。他在书中多处强调,法律代表国家,代表市场的整体意志,规范市场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由国家的强制力进行外部约束,属于他律的范畴。法律规范惩恶扬善,体现市场的公平正义,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在追赶西方二、三百年工业化建设的道路上,更加需要法律制度的伦理性、合理性、健全性,即制度对市场经济中个人平等自由权利的保障,这是外部客观保证。当前,尤其需要通过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改革,缩小贫富差距,谋求财富的合理分配,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不留下一个阴影、不轻视一个角落,不分男女老少,不论民族区域,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公平正义之光辉,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地生活着。具体来说,就是要为广大劳动者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和竞争机会,让每个劳动者拥有平等的就业权利,以保护劳动者生存权、发展权;要取消城乡二元结构的管理体制,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平等竞争,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要不断开辟新的途径扩大就业,促进中低收入者增加财富;要完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制度,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使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权;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领域,特别是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困难地区转移投入,实现转移支付制度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以此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保证国家财富的公平分配;要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国家标准,确定各地区公共服务可比性和平均水平,尽快实现城乡一致,让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共享社会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由此可见,国家的崛起仅在经济领域是相当不够的,也是不会持久的,一个民族的崛起只有对公平正义大力倡导和维护,才会从本质上崛起。这正如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着眼维护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统一。
有理由相信,在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未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公平正义的道德火种必将根植人们心间,闪耀出比太阳还要温暖的万丈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