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防范国际避税的措施

时间:2019-05-13 21:2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济全球化防范国际避税的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济全球化防范国际避税的措施》。

第一篇:经济全球化防范国际避税的措施

经济全球化防范国际避税的措施

摘要:目前,以美国为首的众多国家,以严厉的惩罚机制来对治国际避税。但同时对于国际避税的概念和法律性质各国学者众说纷纭,在对其法律性质不甚明确的时候,以惩罚机制来对治避税是缺乏法律依据的,应以国际避税的后果为标准来进行国际合作,进而国际反避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成为世界经济运行中的一员,尤其是我国在 2001 年 11 月 20 日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量不断增加,国际避税这一话题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在国人面前。关键字:国际避税;法律性质;反避税 现方式 存在原因 措施国际避税是国内避税在地域范围上的延伸。跨越国界的避税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税收管辖制度,其影响跨越避税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税收管辖制度,其影响跨越了国界,不仅影响有关国家的税收财政收益,而且还影响跨国纳税人之间和国家之间的税收公平。因此,研究国际避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避税概述所谓避税是指商品生产经营者利用税法上的漏洞或在不违反税法规定的前提下,作适当的财务计划,以达到避税的目的。而国际避税(International Tax Avoidance)是指纳税人利用国际税收协定中的缺陷,通过变更其生产经营地点、经营规模以及人和财产跨国界的流动等方法来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规避税负的行为。国际避税与国际逃税都是为了规避税收,减少成本,但它与国际逃税又有不同,国际逃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国际税收管理合作的不足和漏洞,采取一些非法手段逃避应纳的税款。它与国内避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国际避税实际上是国内避税在全球范围内的延伸和发展,它的影响是广泛的,它们都是通过一定手段来实现避税这一目的。但是,由于国际避税行为主体是跨国纳税人,它的避税行为不仅跨越了国境,而且一般都涉及到两个及其以上国家的税务机关,而由于各国的税收制度不尽相同,所以有关国家的任何一方往往都很难杜绝。因此,国际避税较之国内避税和涉外企业避税更为复杂,矛盾更突出。

二、国际避税的表现方式及存在原因国际避税的主要表现方式有转移定价避税,利用国际避税地避税和滥用国际税收协定避税。其中,转移定价是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时所采取的一种避税策略,又称转移价格、调拨价格或者内部价格等。它是指在跨国公司内部,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以内

部价格相互流通商品、劳务、技术,通过高进低出的形式,将部分所得收入从高税负国转向低税负国,以达到降低跨国公司总体财政负担的目的。简单地说,转让定价就是利润在集团内部的一种流动手段。转移定价是跨国公司集团内部使用范围广、隐蔽性强、操作较为容易的一种避税方式。首先,提供劳务、转让专利中的转让定价。集团内部企业之间提供劳务、转让专利权,在支付或收取相关费用时,利用定价的高低,把收入和利润从高税负国转移到低税负国,达到避税的目的。其次,贷款业务中的转让定价。关联企业之间,通过制定有区别的贷款利率,将利润从高税负国向低税负国转移,比如处于低税负国或避税地的母公司为了使在高税负国的子公司的经营收入减少,故意提高贷款利率,以增加子公司的产品成本,达到子公司少纳税的目的。再次,租赁业务中的转让定价。关联企业之间通过机器设备、厂房等生产资料的租赁来转移利润进行避税。其方法之一是肆意制定租金价格进行避税,而另一种是利用国家或地区间折旧制度的差别来进行避税。上述中提及的国际避税地避税是国际避税又一表现形式,国际避税地一般是指对财产和所得收入不征税或虽征税但税率相当低,可以被人们借以进行所得税或财产税国际避税活动的国家和地区。首先虚设机构避税。跨国公司通过在避税地建立空壳公司,开展虚假的经营业务,借助转移定价手段,向避税地转移高税负国的分公司营业利润和所得,以逃避居住国的高税负。其次,信托避税。如果跨国公司在高税国拥有某些能产生利润的资本,为了减轻在高税国的所得税税负,就可以通过信托的方式将这笔财产转移到避税地区,从而避免在高税国的即期纳税。国际税收协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家为解决国际双重征税问题所签订的一种书面协议。它有效地抵制了国际双重征税对,各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而国家间缔结税收协定特别是双边税收协定已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有效途径。签订税收协定的缔约国双方均要做出相应的自我约束和妥协,才能形成对缔约国双方居民都适用的优惠条款,特别是在商业贸易中的一些税收优惠条款。

国际避税存在的主观原因是跨国纳税人具有趋利避税的强烈欲望。他们千方百计地进行避税,精心研究有关国家的税收法律制度,利用各国税收上的种种差异来减轻税负,并且跨国纳税人也具有一定的避税技巧和税收法律知识。客观上,各国税收制度的不同,为跨国纳税人提供了避税的条件。例如,当今世界各国的税负水平是有很大差异的。高税负国家的税收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 30%甚至更多,中等税负国税收总额一般占到 20%~30%,而低税负国家和地区税收总额只被控制在 20%以下。各国税收管辖权选择和使用的不同,使纳税人能够利用这种漏洞规避纳税义务的行为成为可能;各国税收管理部门为避免国际重复征税而制定的不同措施也可能导致跨国纳税人的国际避税;各国税收征管技术水平的差异也为国际避税创造了条件;各国税收优惠措施的差别提供了很多为跨国纳税人减轻和消除税负的良机;国际间还存在着多种非税收方面法律上的差别,跨国纳税人也可以利用其中的漏洞为避税服务等等。

三、国际避税的对治措施

(一)加强反国际避税的国际合作

国际避税必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因此仅仅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不可能解决国际避税问题的,这需要有关国家之间的真诚合作。各国应积极签订和利用税收协定,做好对跨国公司的国际税收征管: 设置税收协定的情报交换条款,缔约国税务当局加强合作,互通关于跨国公司的情报,利用税收协定专门条款对纳税人在东道国遇到税收争端提供帮助,共同对跨国纳税人实施控管提供坚实的法律依据。各国在征管制度上应建立起一个健全、高效的管理机制,以确保反避税立法意图的实现。各国应加快国际税收协定的签署工作,形成防范跨国公司避税的协定网络,这类协定的内容包括: 关联企业国际税务准则、相互配 合与协调规范、情报交换等。由此,从双边协定逐渐扩大到多边协定,最终形成世界性的多边协定。同时,应制定出一套防止滥用国际税收协定的措施,明确规定协定条 款、协定国之间的情报交换和调查配合的具体程序(二)加强和完善涉外税收立法要开展反避税工作,必须要有法律依据。因此各个国家必须制定一套适合自己国家国情的反避税法规。在税法中增加反避税条款,以做到有法可依,不给纳税人以可乘之机;实行评估所得征税制度。许多国家在国内税法中都采取了评估所得征税制度,当跨国公司不能提供准确的成本费用凭证,或者因为经 营活动的 复杂性,难 以计 算所得额时,税务机关利用国内税法评估所得征税,此举目的是为了防止跨国 公司利 用 不准 确 的 成 本、费 用逃 避 税负。008 年 1 月 1 日正式施行的我国新企业所得税法 首次出现反避税地避税条款,与旧的企业所得税法相比,一个亮点就是增加了“ 特别纳税调整 ”一章①,一系列全新的反避税地避税利用海外受控公司将利润囤积海外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 是吸引外资众多的东道国,而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商投资数量的增加,出现了外资企业大面积亏损,外资却不断增加的怪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是跨国公司国际避税的主要受害国。(三)建立反避税信息资料库,减少避税成本列举避税地国家和地区或确定判定标准,降低 反避税调查的成本。从国外情况看,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都有列举出一定数量的避税港②。而更多的国家则以规定的税率为标准来判定避税港③。因此各国也应国家和地区或确定判定标准,在确定了避税地范围,建立列举作为避税地的了相关反避税信息资料库后,可缩小范围集中力量打击避税活动。此外,在国与国税收协定中,增加国际反避税合作相关条款和防范滥用协定的条款,细化调整跨国企业所得的程序,并加强税收情报的交流,对减少政府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降低反避税调查成本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四)确认纳税人的报告义务和举证义务报告和举证是反避税工作顺利开展必须要妥善解决的问题,通常举

证应该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但是,在实际的反避税调查中,税务机关和企业之间对关于该企业的信息的占有是不对称的,税务机关明显处于不利地位,难以或者根本无法获取证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对已经体现出来的异常情况或者逻辑上矛盾的地方(比如一直亏损却不断扩大投资)作出合理的说明,即 企业必须 承担举证义务。事实上,为了使税务当局能及时掌握与纳税人有关的涉及纳税义务的经营情况,许多国家在其税收立法中都特别规定纳税人必须就其纳税有关事项向税务当局有报告的义务。我国也不例外,对于反避税而言,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从立法上进一步明确企业必须就其关联交易向主管税务当局报告,充分利用税收协定,加强国际税收合作与交流。总之,税收制度是一国重要的经济制度,也是公共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各国不能也不敢容忍国际避税行为的泛滥,否则,其后果必然导致政府可支配收入的减少,整个国际社会欺诈盛行,公平与正义远去。在经济生活日益发达的今天,纳税人通过各种商业安排追求自身税负的减轻本无可厚非,而如何在私法自治与公共利益之间趋向平衡,就成了政府管理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刘晓静、王志云.国际避税的方式及反避税措施[J].科技信息,2006 年第 5 期 刘东涛.浅议国际避税及其防范[J].商场现代化,2009 年第 8 期

.张杰、莫燕.反国际避税措施的借鉴与完善[J].社会科学家,2005 年第 S1 期陈清秀. 税法总论[M]. 台北: 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曹建明,陈治东. 国际经济法专论(第六卷)[M]. 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0: 116.

第二篇:经济全球化下防范国际避税的措施

国 际 税 收

20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

200904034233

杨永莲

经济全球化下,防范国际避税的措施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税收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交往活动日益增加,跨国纳税人广泛利用各国税制的差别、漏洞,以及避税地,把资金、财产和业务经营所得大量低从高税率国家转移到低税率国家或者避税地去,以达到其最大限度减轻其税收负担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给相关国家的财权利益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所以,近年来,防范国际避税已成了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经济组织密切关注的问题。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国际避税、避税方式、防范措施 国际避税的概念

国际避税是避税活动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和发展,它是指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的差别,或者是一国内不同地区间、不同行业间税负的差别,采取非法律所禁止或者法律禁止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轻其纳税义务的行为。

一、国际避税产生的原因

国际避税产生的原因,主要存在有两方面的主客观原因:一方面,跨国纳税人由于利益的驱动,主观上希望利用国际避税这种风险较小的方法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从客观上讲,各国税制的差异和缺陷为国际避税提供了外部条件。

二、国际避税的方式和方法

①、http://syue.com/Paper/Economic/Other/20064.html

1、跨国纳税人利用居所的变迁避税

一般来说,当位于高税国的纳税人发现低税国的税负轻得多,就会考虑将居所迁往低税国并成为其居民,以躲避税收。

2、巧用常设机构避税

利用常设机构避税分为利用常设机构亏损避税和利用常设机构之间的汇率变化避税。

3、选择最有利的企业组织形式避税

跨国公司为实现税收计划最优化,通常是在初级阶段组建分公司,当经营活动全面开展后再组建子公司。建立分公司的好处:一是总公司与分公司是同一法人实体,分公司的所得要在总公司汇总纳税,因而总公司可利用分公司亏损来抵减其应税利润;二是分公司一般不受所在国对外国资本投人额的限制,创建时手续比较简单,某些财务资料也不必向所在国公布;三是分公司可免交所在国的资本注册税或印花税,并可免交预提所得税。

4、利用国际避税地避税

在避税地投资和从事各种经营活动不用纳税或者只需缴纳一小部 分税收,税负很轻,收益很高,因而跨国纳税人会设法利用国际避税地避税。

5、运用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方法避税

运用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方法避税包括运用免税法实现双重避税和运用税收饶让实现双重征税。

①、http://

10、利用电子商务避税

电子商务是完全建立在一个虚拟的市场上,企业的贸易活动不再需要原有的固定经营场所、代理商等有形机构来完成,大多数产品和 劳务的提供也不需要企业实际出现,仅需要一个网站和能够从事相关交易的软件,分处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谈判、定货、付款等交易行为,完全打破了空间界限,使得电子交易环境下的常设机构便很难判断。

三、防范国际避税的措施

在长期的税收工作和实践当中,国际社会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反避税措施,指导着各国政府的反避税行动的开展,并为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加快反国际避税立法建设

为了有效地控制国际避税,各国把重点放在了建立和健全税收法规条款上。

一、各国政府制定的单边反避税措施中,一般都规定纳税人对纳税义务相关的事实负有某种报告义务。

二、大多数国家在税收立法中,通过国内税法条文的规定将举证责任转嫁到纳税人或受益人身上。

三、针对各种已出现的或预计可能发生的所有避税行为,制定了相应的反避税具体条款和一般条款。

2、加强对纳税主体的各种限制,防止利用国际转移进行国际避税

一方面是对人利用移居国外的形式规避税收负担的限制。如有的国家规定,必须属于„真正的”和“全部的”移居才予以承认,方可脱离 ①、http://club.topsage.com/thread-1528849-1-1.html

与本国的税收征纳关系,而对“部分的”和“虚假的”移居则不予承认。另一方面是对法人利用变更居民或公民身分的形式规避税收负担的限制。如荷兰曾规定,准许本国在战时或其他类似灾害发生时迁移到荷属领地,而不做避税处理,但对于其他理由的迁移,一般认为是以避税为目的,而不予承认,仍连续负有纳税义务。

3、确定“公平价格”,防止转让定价

关联企业之间出售货物或财产时,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公平”的价格,以此作为衡量纳税人是否通过转让定价方式,故意压低或抬高价格,以减轻税负。美国在其《国内收人法典》中规定,关联企业或公司彼此出售货物或财产时,财政法规规定的公平价格,就是比照彼此无关联各方,在同等情况下,出售同类货物或财产付出的价格。调整转让定价的方法主要有可比的非受控价格、再销售减利价、成本加利价三种方法。

4、强化税务管理,广泛开展税务稽查与税务审计

进行反国际避税斗争,在有一套严密的税法做后盾的同时,还要全方位认真进行税务稽查和审计工作。一是强化纳税申报制度。严格要求一切从事跨国经济活动的纳税人及时、准确、真实地向国家税务机关申报自己的所有经营收入、利润、成本或费用列支等情况。二是强化审计制度。与纳税申报制度密切相关的是对跨国纳税人的会计核算过程及结果进行必要的审核,以检查其业务或账目有无不实、不妥以及多摊成本费用和虚列支出等问题。三是采取所得核定制度。许多国家采用假设或估计的方法确定国际税纳人的应税所得。

5、开展政府间的双边、多边合作

在与国际避税活动进行的实践斗争中,面对跨国公司的全球性避税,仅靠一个国家的单方面努力制止国际避税难以收到有效的效果。因此,有关国家及其政府间必须展开双边以及多边合作,组成反国际避税同盟,共同打击国际避税活动。就目前而言,政府间合作主要是通过在双、多边税收协定中制定特别条款即相互交换税务情报条款进行的。鉴于国际形势的发展,今后还应加强征收管理的国际协作遏止国际避税行为。

6、争取避税地银行的合作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人,一般都将其经营所得存入银行,许多避税地国家的银行有着严格的保密制度,使得税务当局要查证纳税人的应税所得状况受到很大阻碍。因此,相关国家税务当局应积极争取与相关国家银行的合作。例如:瑞士银行以其极为严格的保密制度著称于世,通常不允许外国财政当局接近瑞士银行帐簿。而美国于1973年与瑞士签订了一份允许美国国内收入局在某些情形下调查瑞士银行账户的条约。通过这样的合作,美国取得了反国际间重大逃税、避税活动的有效成果。

7、建立资本弱化税收制度

利用资本弱化避税问题,已引起各国税务当局的密切关注,许 多国家都已采取特殊的反避税规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倡采用两种方法对付资本弱化:一是正常交易法。在确定贷款或募股 ①、杨志清《国际税收》 北京大学出版社

资金的特征时,要看关联方的贷款条件是否与非关联方的贷款条件相同。如果不同,则关联方的贷款可能被视为隐蔽的募股,要按有关法规对利息征税。我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第46条规定,企业从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二是固定比率方法。如果公司资本结构比率超过特定的债务/股份率,则超过的利息不允许税前扣除。至于这部分不予列支的利息,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采取了不变更利息的性质,仍按利息征收预提所得税的方法;美国、德国、奥地利、荷兰、卢森堡等国,则规定属于股息性质,应改按股息征收预提所得税。

8、培养面向网络时代的税收专业人才

这一项是针对利用电子商务避税的反避税措施,电子商务与税收征管、避税与反避税、归根结底都是技术与人才的竞争。网络经济时代的税收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税务机关应加大投入,培养、引进一批既精通税收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和外语知识,又适应网络时代的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有效地控制电子商务中的应税活动,以防范国际避税活动的发生。

总之,要想更有效的防范国际避税的发生,既离不开各国政府单反面的的付出,也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相关各国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财权利益。①、杨志清《国际税收》 北京大学出版社

②、http://club.topsage.com/thread-1528849-1-1.html

第三篇:专题:经济全球化

2012年初中历史专题复习(第二轮)

专题: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及其表现

1、原因:

(1)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促进经济的发展。

(3)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不断更新,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4)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2、表现:

(1)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2)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3)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4)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5)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6)国际组织的建立;如: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3、影响:

有利:经济往来障碍减少,企业可更多自由在世界范围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引进资金、技术发展本国经济是良好机遇。

不利: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贸易中常处于劣势:跨国公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影响加大;拉大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

二、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外国资本与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我国民族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较弱,技术相对落后,市场发育不够成熟,加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制约,增加了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难度。

三、全球化的应对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

3、大力引进外资与技术设备,借鸡生蛋,增强国力;

4、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快速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让科技成为经济腾飞的翅膀;

5、大力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参与国际的竞争;

6、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7、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8、重视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共建和谐社会;

9、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提升民族整体素质。

四、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与对策

2012年初中历史专题复习(第二轮)

共同的问题:资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毒品问题,恐怖主义问题,核武扩散问题,战争威协问题,网络犯罪问题。

对 策:

1、坚持可持续发展,这是帮助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弊端中摆脱出来,走向新文明的一个有效途径;

2、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努力,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充分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

4、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顺应潮流积极加入,抢抓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四、世界近现代史上资本主义经济有四次快速发展,是哪四次?原因分别是什么?分别造成什么影响?

1、第一次:19世纪中期

原因: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新兴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特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影响: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②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最终东方从属于西方

③促进社会进步,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

2、第二次:1870~1913年

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帝国主义疯狂瓜分世界,促进经济的发展。③欧美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 ④资本主义产生了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英法相对缓慢,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俄日发展较快,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影响:①列强疯狂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②帝国主义矛盾加深,最终引发一战

3、第三次:1923~1929年

原因: ①欧美各国重视技术的革新,注重调整政策

②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对殖民地进行瓜分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世界形势相对和平

特点:美、日发展突出,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德国经济重新崛起

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最终爆发1929-1933年经济危机

4、第四次:20世纪50~70年代

原因: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发达国家利用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掠夺。③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在一定时期内使世界局势相对安定 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特点:日本、西欧发展迅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影响:①70年代,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成

②西方大国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干预

③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科技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第四篇:浅谈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论文摘要】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人们收益的日益国际化和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以及许多国家的税率和实际税负的上升趋势,跨国纳税人来自国际逃税和避税的潜在收益也随之增加,因而国际税收领域内的避税和逃税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国际避税行为虽不违法,但它引起了国际上资本的不正常流动,侵害了有关国家的税收利益,对纳税人心理状态产生了不良影响。如今,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的斗争已成为经济领域中的“世界大战”,也是国际国内税务界和法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在反国际避税方面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反国际避税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强税收法律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国际避税 反避税 转移定价 资本弱化 税收

一、国际避税的定义与主要方式

(一)国际避税的概念

所谓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上的差异或国际税收协定的漏洞,采用某种形式上并不违法的手段,来减少或规避其应当承担的纳税义务。

(二)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

一般来说,跨国纳税人进行国际避税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通过纳税主体的跨国移动来避税;通过征税对象的跨国移动来避税;滥用税收协定进行国际避税。

1,通过纳税主体的跨国移动来避税

通过纳税主体的跨国移动进行国际避税,是自然人常用的一种避税方式。由于各国居民税收管辖权的认定标准不一致,纳税人因此往往通过移居国外或压缩在某国的居留时间的方式来避税。

2,通过征税对象的跨国移动进行国际避税

通过征税对象的跨国移动进行避税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是通过转移定价进行避税;二是通过避税港进行避税。

1)通过转移定价进行国际避税

这是指跨国关联企业之间,主要是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间不是通过独立竞争的市场价格来确定他们之间的交易价格,而是通过人为地故意抬高或压低交易价格的方法,把关联企业中某一企业的利润转移到另一企业。进行转移定价的具体形式就是子公司以高于正常市场的价格从关联企业进口原材料或零配件,再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将产成品销售给关联企业,这样就造成该子公司账面上亏损或不赢利,从面把利润都留在了境外。

跨国公司进行价格转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行国际避税。因为通过价格转移的形式可以把设立在高税率国家的子公司的利润人为地转移到低税国,从而在总体上减轻跨国公司的税负。)利用避税地进行国际避税

避税地亦称“避税港”、“避税乐园”,指国际上轻税甚至无税的场所,即外国人可以在那里取得收入或拥有资产,而不必因之支付税金或只需支付少量税金的地方。这个场所或地方可以是一个国家,也可以是一个国家的某个地区,如港口、岛屿、沿海地区或交通方便的城市,因而也被称为“避税港”。

避税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有明确的避税区域范围,大多数都是很小的国家和地区,甚至是很小的岛屿。(2)避税港的地理位置大多靠近实行高税的经济发达国家,交通方便,并便于形成脱离高税管辖的庇护地。(3)避税港提供的税收优惠形式、优惠内容及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地区。避税港主要是从税务工作角度上对这类地区的命名。

3,弱化股份投资以进行国际避税

这主要是指跨国投资人有意减少他在国外关联企业中的股份投资比例而增加贷款投资比例,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股份投资和贷款投资,在税收待遇上至少有2点区别:

1、股份投资中,被投资公司首先要在来源地国缴纳所得税,然后才能从税后利润中向投资者分配股息,因此股息不能从公司的应税所得额中事先扣除;而在贷款投资中,向投资人支付的利息却可以作为列支费用事先从应税所得额中扣除;

2、股份投资中,投资人从来源地国取得的股息可能还要向来源地国缴纳预提所得税;贷款投资中,投资人虽然也可能要缴纳利息预提税,但利息的预提税率一般也要比股息的预提税率要低。

4,跨国纳税人滥用税收协定进行避税

所谓滥用税收协定进行国际避税,是指本无资格享受某一特定税收协定优惠待遇的第三国居民,为获取该税收协定的优惠,通过在该协定缔约国一方境内设立导管公司的方式,从而间接享受该税收协定的优惠待遇。这种导管公司的设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传输公司,一类是间接传输公司。

二、我国在反国际避税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入世后,跨国公司为了谋求利润最大化,采用各种避税手段转移利润,对此,我国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反避税措施,但我国在反国际避税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我国相关反避税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我国现行防范、遏制国际避税活动主要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反避税条款,及财税机关依据这部分条款所规定的相关办法,我们应当承认这些条款在防范、遏制外商企业避税行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艰巨的反避税工作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2,无法及时掌握国际市场价格、成本、行业利润率、贷款利率等信息。在外商投资企业的避税方法中,最常见是通过转让定价来转移利润。要防范避税,关键是要掌握国际市场上各种商品价格、成本等信息资料。而目前外商企业的购销大权基本上为外商垄断,税务部门无法及时掌握国际市场价格、成本、等信息。因此反避税工作困难重重,难以顺利进行。

3,我国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反避税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我国的反避税工作起步晚,所以税务部门对国际市场行情缺乏了解,税务人员缺乏丰富的反避税经验和较强的外语能力。这些都给反避税工作带来了困难。

三、国际避税的影响

(一)破坏税收公平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在国际市场上,税负公平是影响竞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些通过转让定价避税的纳税人,由于其实际税负低于一般正常税负水平,因而获得某种不正当的竞争优势,这就违背了税负公平原则,使那些诚实守法的纳税人陷于不利的竞争境地。而且,国家为了筹集足够的财政收入,满足国家开支的需要,不得不提高税负或增设新税,而加重了其他纳税人的负担。久而久之,则会使避税活动在社会上蔓延,使财政税收蒙受更大的损失,最终将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二)引起国际资本的不正常流动

在跨国投资经营活动中,跨国纳税人往往利用关联企业间的转让定价,控制企业利润的流向以逃避有关国家的纳税义务,结果会造成国际资本流通秩序的混乱。这不仅损害资本输出国的税收利益,也使有些资本输入国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得不采取外汇管制措施,限制本国资本的外流,从而对正常的国际资本流动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中方合资者、合作者的利润被侵吞

合资企业的利润分配机制本身即构成跨国公司操纵转让定价的诱因。即使合资企业经济效益显着,外方母公司最多也只能从税后利润中按股权比例分得一部分,其余部分归当地合作者。因此,跨国公司往往倾向于在合资企业最终利润形成之前操纵各种内部化的资金转移渠道,提前获取收益,借此从合资企业中攫取比投资股权大得多的利益份额,导致中方投资者的利润被转移到海外而蒙受损失。

四、进一步加强我国反国际避税施行的法律措施建议

1.修改完善所得税法。避税产生的客观原因在于税法本身的缺陷,要想尽可能地使税法条文结构完整,措词严谨,使税制的内在机制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我国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反避税条款的基础上,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反避税专门法规,加大对跨国纳税人避税的惩罚力度。

2.针对利用资本弱化、避税地进行国际避税,制定、完善相应的特别涉外税收法。我国现行税法对资本弱化问题作出的规定不完善,可参照国外做法予以明

确。如可以规定负债与资本比率达到75%以上的属于资本弱化,利息不予扣除。另外应制定反避税地特别法规,彻底切断跨国公司与避税地之间的利润转移。

3.在税收征管法中强化纳税人负有延伸提供税收情报的义务。我国在涉外税收征管实践中,有必要在税收征管法中强化纳税人提供其经营资料的义务。明确纳税人提供税收情报的义务,将举证责任转移给纳税人,来证明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否则,就可认定其有避税嫌疑。

4.完善其他法律,强化社会中介机构的义务。在有关税收法律中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机构负有依法维护国家权益的义务,并对其审计等结果负有法律和经济上的责任。

5.制定、完善与税法相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公司法、企业法、会计法等相关法规中对企业设立、营运的监管措施,促使跨国纳税人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保存相关资料,依法办理税务登记和纳税事项。

参考文献

[1]方卫平.国际税收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高华.国际避税与反避税法律问题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5).

[3]徐健.外商投资企业避税问题与防范对策[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4(2).

[4]胡勇辉、张学斌.国际转让定价税制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政策选择[J].涉外税务,2004

(6).

[5]吕立伟、丁小云、任海峙.转移定价税制国际最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5(4).

[6]刘磊.论资本弱化税制[J].涉外税务,2005(10).

第五篇:浅谈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跨国纳税人的国际避税行为已成为各国税务管理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引起了各国政府与有关国际经济组织的极大关注与重视。很多国家制定有反避税条例或规定,我国的税法也制定了反避税条款。国际避税问题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比国内避税问题更复杂,矛盾更突出。如何有效地防止国际避税行为的发生,无疑成为国际税收活动中的一个难题。

所谓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际的税法和国际税收协定的差别、漏洞、特例和缺陷,规避或减轻其总纳税义务的行为。国际避税的存在有其客观原因,一是各国税制存在着差异,如一些国家税负重,一些国家税负轻;有些国家税制不公平,如负担能力大的纳税人缴纳相对较少的税收,负担能力小的纳税人反而缴纳相对较多的税收。二是并非所有国家都认为国际避税是需要打击的行为。避税在一些国家被认为就是逃税,而在另一些国家则被认为是合法和合理的行为。有些国家正有意或无意地提供被其他国家反对的避税机会,吸引跨国纳税人前去投资经营或从事其他活动。目前对国际避税的性质问题各国都存有很大争议,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是:

1.认为国际避税是合法行为,其理由是它采用合法的手段,虽然钻了法律的空子,但毕竟没有违反法律,不会导致法律责。

2.认为国际避税是一种间接违法行为,其理由是国际避税虽然表面没有违反税法和有关国际税收协定,但实际上却是逃避税法上规定的应该课税的行为,减少了相关国家的税收收入, 造成税负不公平和不平等的竞争环境, 应该予以追究。

3.认为国际避税是一种中性行为,其理由是国际避税采用合法的方式,纳税人的行为不具有欺诈性质,因而是一种不违法的行为,但由于国际避税给有关国家财政收入及税负公平原则等造成的危害,它也是一种不合法的行为,总之,这种法律上既没有明确禁止,也没有支持的或保护的行为,是一种既不违法又不合法的中性行为。

4.认为避税有合法与不合法或正当与不正当之分,正当的,合法的避税行为为节税;不正当的,不合理的避税为逃税,其理由是规避和尽量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是每个投资者和经销商天经地义的,普遍的心态,如果纳税人利用合法的手 段如税收筹划来达到这一目的就称为节税,是完全合理的,但如果纳税人采用欺 诈和隐瞒等不合法手段来实现这一目的,就成为逃税,是为法律所不允许的.因此,反避税严格地讲应该是反不正当避税。

个人认为,避税究竟是“合法”还是“违法”完全取决于有关国家特定时期的法律规定.从各国法律看,避税的合法性是个相对概念,一种避税行为按原来的税法规定是合法的, 在另一个时期却可能由于新税法对其加以规范和限制而成为违法行为;反过来,按一条严格的税法规定为违法的行为,在另一时期也可能会因税法对其限制和禁止的放宽或取消而成为合法行为.所以,我们所说的国际避税的合法是指这一行为在特定国家的特定时期是不违法的, 甚至可以说是纳税人在履行应尽纳税义务前提下,依据税法上的“非不允许”及未规 定的内容进行自己行为选择的一种权利, 不但不违法, 而且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 一旦避税行为在法律中被禁止使用, 则以后再出现这种行为, 就属于逃税, 是违法的了。

国际避税的最终结果是导致有关国家的财政收入减少,财权利益受到损失,对于国际避税,一般是有关国家通过调整纳税人的收入或费用,要求纳税人进行补税。因避税暴露出来的税收法规方面的问题,有关国家会对其国内税法或税收协定作出相应的修改和补充,使税法不断完善,杜绝税法漏洞,防止再次发生避税行为。

浅谈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下载经济全球化防范国际避税的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济全球化防范国际避税的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论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浅论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经济职能,凭借政治权利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国家不同,时代不同,税收不同,因而纳税人力图降低税负......

    经济全球化学案

    面对经济全球化导学案沂南一中段永仙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形式、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使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发......

    经济全球化之我见

    经济全球化之我见摘要:经济全球化过程对世界经济产生着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贸易、就业和投资的增长。②经济全球化增加了世界各国经济运行......

    思想汇报--经济全球化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近期我一直关注着博鳌论坛。在2011年4月16日博鳌论坛上商务部长陈德铭在回答关于中国加入WTO后的得失问题时指出“总的来说得大于失,未来还将沿着得大......

    浅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国际营销战略

    浅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国际营销战略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国际营销战略 知识经济摘要: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中国企业必须对自己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做出调整。本文主要从企业......

    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商务课程感想

    课程感想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

    国际避税的形式及对策

    浅谈国际避税的形式及防范措施 孙辉兵 吕孟云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国之一。而在其起到投资拉动、技术提升等正面作用的同时,投资者由于受“利益......

    浅析经济全球化及其双刃剑效应

    浅析经济全球化及其双刃剑效应 经济全球化,对我们来讲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自从 它诞生起,经济全球化就开始慢慢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世界各地的人们开始在它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