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子》我译(续)

时间:2019-05-13 21:58: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原创)《老子》我译(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原创)《老子》我译(续)》。

第一篇:(原创)《老子》我译(续)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原创)《老子》我译(续)。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一个车轮有三十根辐条共接一个轮毂,辐条之间空虚无物,正因此,才有车的使用价值。用陶土做成容器,容器中间是空的,正因为容器中间有空处,才会有容器的使用价值。造房子要在墙上开凿门和窗,门和窗是空孔,供人出入及通风透光,正因为有这些空孔,才有房子的使用价值。所以说,“有”是可以带来实际利益的,但“无”也是有其巨大作用的。

读后感:

《老子》第十一章再次强调了第一章所提出的“有”与“无”这一对概念对立统一的重要性。通过老子列举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有”和“无”要结合起来才会是完整的宇宙,“有”是需要“无”的配合才产生价值的。在空间上,“无”表现为“虚空”。试想,如果宇宙每一处都是密密的物质,那么,宇宙就是一个密实的超厚超大的板子或球体,那么,就不会有万物的生生灭灭了。真实的宇宙是由“真空”加大小星球构成的。任何具体的物体都只能占据有限的局部空间。从宏观来看,宇宙“空无”的部分大于“实有”的部分。没有“空间”,人就不能生存。所以,当自己有了生存空间,也要给别人留点。

为人处世要处理好虚实、有无的关系。以学习为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大脑的容量也是有限的,因此,人的一生只能学习很少的东西,尤其是谋生之艺,不可能全部掌握,只能追求成为某一行的行家,把其余的一切都视若无物。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

此外,学习必须保持谦虚之心。如果认为自己已经什么都懂了,那就是“自满”,就不可能学到新的知识。

人的生活,什么状态才是最好的?有的人说应该充实,只要每一天都能够充实地度过,一生就会充实地度过。但有的人充实过了头,整日忙忙碌碌,忙完工作忙应酬,忙完应酬忙学习,一刻也不闲,似乎特别珍惜光阴,结果身体吃不消了,未老先衰,甚至落得英年早逝的地步。其实给自己留点空闲,不做工作,也不做家务,就是休息,玩耍,这样更能持久。如果让我选择,我就选择“不忙也不闲”的生活方式。

理解了“无”的妙用,很多事情都可以有豁然开朗的局面。以前,我总认为有人失业,说明这个社会不健全。但逐渐认识到人是有惰性的,如果不给自己一点压力,就不太愿意好好做事。这时,如果有人来抢自己的职位,自己就会紧张起来,做事就比较认真一点。所以,失业人员是促使在职人员克服惰性的最有效因素。各国政府都有意容忍一小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无”),让他们去跟在职人员竞争,从而提高在职人员的工作效率(“有”)。这就是“无”的妙用之一。

同理,楼市中有一小部分房子处于空置状态(“无”)也是有积极作用的,读后感《(原创)《老子》我译(续)》。首先,开发商是欢迎大家踊跃购房的,你买的越多,他就赚得越多,他并不关心你买那么多房子干什么,你买的房子空在那里,你已经为经济发展做了贡献,促进了一手楼市的兴旺,起码你已经让开发商发了财,开发商建房子也让相关产业人员(如土地所有者、建材商、售楼小姐等等)赚了钱。其次,无论是一手市场上的空置房,还是二手市场上的空置房,都有平抑楼价使楼价自然回归到合理水平的作用。开发商手里的空置房太多,他们就会降价销售,除非他们能够长期承受资金链紧张以致断裂的局面。二手市场空置房多了,转卖不易,要么降价转手,要么低价出租,租赁市场也会跟着降价。二手市场和租赁市场走低,反过来影响一手市场,开发商不敢再盲目推出新楼盘,这样,楼市就回到理性发展的道路上了。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忧空置房问题,市场会用“周期性”来解决楼价过高的问题。政府的调控措施根本上来看其实是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所催生的。

以前,我们看到到处都有未开垦的荒地,以为那些地空在那里是浪费资源,于是将其变成良田,或者建起工厂,或者变成居民区,但现在我们发现到处高楼林立,到处都是污染,到处都有人类活动,野生动植物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甚至大量灭绝,我们开始恐惧起来了,我们开始怀念到处是荒地的景象了。如今,人们有意保留大面积的荒山沼泽,形成自然保护区,就是认识到空地并非没有作用,而是有着巨大的生态效益。这其实也是一种“无”的妙用。

推开来说,任何一种“无”都有其不可思议的作用。

“无官一身轻”,“无才”可以不招嫉妒,“无能”不去争权夺利,“无财”不怕贼惦记,“无势”不遭人嫉恨(这在改朝换代的革命时期意义更大),而“无病无灾”简直就是真正的富贵了。即使是死亡了,身体都化为“无”了,既免去了个人挣扎求生的痛苦,也是为后人腾出了生存空间,所以,中国老百姓把老人的去世称为“白喜事”,要饮酒三天(当然必须以哀悼的名义)。

世俗之人,往往只看到“有”的好处,“无”的坏处,而看不到“有”的坏处和“无”的好处。因而,人们都忙于“占有”。有的人(特别是贪官)真的是贪心不足,老百姓嘲讽他们说:“就是狗屎,他们也要比别人多吃一口。”

本章,老子为我们阐述了“留有余地”的好处。智者为人处世是讲究“留有余地”的。艺术家写字、画画要“留白”,城市设计要留足广场、道路、公园,军事家会给自己留一条退路,政治家讲话灵活以便能够回旋。

理解了“无”的妙用,就应该反思如何对待“有”,如何追求“有”。追求“有”并没有错,错在不知足不知止。在第九章里,老子已经阐明了“满盈”的危险,实际上就是讲“有”而不知“止”的危害。仔细想想,世人皆以“人无我有”为荣,贪婪者还要“他人全无,唯我独有”,诸如“生存空间”、“盈利空间”等等,都想独占,不肯与人分享,这就是人间的一切罪恶之根源。2012-3-7

第二篇:老子新译读书笔记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只有渺渺五千字,但其所包含的意境,却是无人说得清说得完的。我也就写些自己有所感悟的东西。

首先便是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中的三。老子主张以退为进,以柔胜强,无为而治。无为并非不为,其最终归目的还是为了为,只不过达到有为的方法是无为。无为而治,重点还是一个“治”字。“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居不争,确实是为了争。试想一下,若是众人为一事物争得头破血流,使得大家都无力再争时,旁观依然有力者就可能最终获得利益。这正是老子的以退为进的智慧所在。“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我不做,自然会有人去做。我所欲者,众人所欲也,我自冷眼旁观,待得众人精疲力竭之时,我这旁观者就成了最大的赢家。我若是一开始就出手,万一众人把矛头对准了我,这事就不好办了。这便是老子三宝中的“不敢为天下先”。所谓不敢为天下先,怕的是惹祸上身,先有先的好处,后有后的好处。先做的,自然占尽先机,不论何事何物,利益总是最先的最大,然而富贵险中求,若是一不凑巧,碰上倒霉事了,那也是最先的人最倒霉。后手的虽然可能会占不到便宜,可万一时运不济,倒也不会。所以老子宁可不占便宜,也不愿搭上了自己的命。命都没了,那倒真的不用争了。

其次便是老子不争和愚民政策的奥妙。第二章开始的几句话说的妙不可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合,前后相随。”其实事物发展规律就是如此。比较产生高下之分,有了高下之分,自然滋生野心,野心一来,人与人就会斗争,而国与国,便是战争了。可以说,斗争战争的源头便是比较。所以老子提倡愚民寡欲政策。第三章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六十五章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这两章也有不争的意味在内。确切地说是不比较。你比较了才会有好坏之分,美丑之别嘛。我就不和你争。我把我的脸蒙上,和你老死不相往来,你愿意和谁比就和谁比去,反正与我无关。便如你一拳打来,我变成了空气,拳头混不着力。没有了对手的争斗自然算不得争斗,一个人是打不起架来的,除非你练了什么左右互搏,或者得了精神分裂症。这样一来便没有了比较,没有了难易,没有了长短,没有了高下,没有了前后,无为而有治。于是问题出现了,怎么样才能使民众不去比较呢?老子说:愚民政策。百姓愚昧无知,统治者便可为所欲为。

其实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和“愚民政策”都有一定的道理。老子的不争,更多的意思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斗争,无欲无求,到了适当的时候推波助澜一下,然后功成身退。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样终究是不可取的。老子不赞成变革,不喜欢新事物。可若是没有新技术,国家便会落后,必须有人要敢为天下先。愚民政策对统治者来说是有利,但是不要指望愚民的王能聪明到哪里去。国家要强盛,需要英明的领导者,也需要层出不穷的人才。否则就如井底之蛙,夜郎自大那般为人耻笑。说实话,要是百姓一夜之间真的全成了愚民,估计统治者也是不愿意的。没有了比较,技术就不会进步,那谁来提供更好的东西改善大家的生活条件?人与野兽的差别就在于人有智慧而野兽没有,若是人类抛弃了智慧,人类也就无异于兽类了。

第三篇:我读《老子》

我读《老子》

我读《老子》

摘要:老子五千言,流传两千多年,据说是世界上仅次于《圣经》发行量的一部人类文化典籍。之所以有这样历久弥新的翻译量、印刷量和阅读量,其根本在于它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恒常思辨、警醒和“淬火”作用。人类历史总有许多疯狂的时代,要么是战乱频繁期,要么是急剧上升期,要么是引颈转型期,这时都需要听听老子不冷不热、不愠不火、不疾不厉、不狂不躁的言说。

关键字:老子思想原则

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自立。晋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为敬王。这次内战达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握的图书亦被带走。于是,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形势的变化,使老子的地位发生变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转变,由守礼转向反礼。老子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后来,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后来人们又称它为《道德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

《老子》自古以来就有“哲学诗”的美誉,其用类似诗歌的笔法论哲理,读来令人赏心悦目,在细细品味中慢慢领悟其哲学真谛。《老子》第二十五章提示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条贯穿着天地人的在法则,这条在法则也是贯穿全书的老子哲学思想 的主线,顺着这条主线铺展开来的核心词汇又是:“无为而不为”和“因循为用”――具体而扼要地体现 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从而形成老子哲学的主旨,即:对待一切事物,总要明了它们发展变化的规律。认识了规律,循

规律行事,就合乎道,便没有办不了的事,可以“没身不殆”,否则“不道早已”,食恶果是咎由自取。

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道”、“名”、“德”。

关于道的概念,老子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道是一种学说;

二、道是一种关于宇宙起源的哲学学说;

三、道是一种物质与意识谁为第一性的学说;

四、道是一种关于事物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学说;

五、道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学说;

六、道是一种关于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相结合的学说。总之,老子总结和概括了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形态的阶级斗争特点,总结和概括了自然科学的新成果继承并发展了以前哲学发展的优秀成果,创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

关于名的概念,是指具体科学领域中被人们已认知的所有事物名称的总和。名这个概念在老子哲学理论体系概念层次上是低于道这个概念的。道与名的关系就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只有扎根于具体科学这个肥沃的土壤里,它才能绽放出与时俱进并能代表时代先进精神的绚丽灿烂的花朵。研究科学的人能知道目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研究哲学的人能了解未来的世界将是什么样子的。

关于德的概念,有两层含义:

1、德通“得”。是指人们的作为适宜、适度,这层含义从表面上看是使德的内涵社会化,其实质是使德的内涵等级化。这就是说帝王做帝王适宜的事情,百姓做百姓适度的事情。

2、是指心意的意思,即思想或意识的意思。老子要求的德是在道指导下而形成的德,也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指导下而形成的符合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或意识,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以此指导人们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老子》虽只有五千字,却是论题之广,独见之深,涉及自然哲学,处世哲学,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循规律掌握 正确对待的原则。

对待一般问题,要把握事物 信息,正视对立转化,知足知止。如第三十六章:将欲合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六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宝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亡道哉!“只有重视事物信息,注意矛盾转化,知足知止的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治国天下之道――“无为“则治,修身为本。老子认为,主政尚“无为”,要“无事”,要知道 “民贫、国乱、坏事频起、盗贼多有”的发生发展规律。苛政病民,违反规律而造事,是本来无事,是庸人自扰。这样君主便不能使人信任,国家以怎能不乱。第四十八章:“将欲取天下者常 以无事,及其有事,又不足以取天下矣。”作为一国的君主,不能则不能“无为”,更不能“贵食母”。“行于大道,唯施是畏”,下是说不 的可怕。老子强调善建善抱是修治“身、家、乡、邦、天下”必须共同遵循的原则,而其基石却奠定在 修身之上。“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其祭祀,世世不辍。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空,其德乃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平:修之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诸侯国之间的问题与战争。老子主张大小国都要谦下,即大小国都要平等对待。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发生,根源总是在大国。强凌弱,大欺小,是古今中外国与国之间不得安宁的规律。如第六十一章:“大国者,天下之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其下。故大车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车,则取于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从,小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是谓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不道早已。”违反规律则天道不容。

如何立身处世――守柔。守柔,是老子论立身处世的原则。“若水”、“守雌”就是守柔不争。而不争下是为了争,要取得争的胜利,要始终能立于不败之地,同样要顺乎自然,要明了自然的规律。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出于无有,入末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天下希及之。”

我们处在经济社会急剧上升期,也可以说是人的思维意识与社会结构的巨大转型期,我们如何在到处莺歌燕舞,日日有庆典、时时有捷报、处处有欢歌的盛世沸腾中,保持一点清醒、常态、低温,保持一点警觉、思辨、冷眼?我以为读读老子,当是时下需要鼓励的文化原典阅读方式。西方过去就有许多人重视老子,黑格尔把老子学说看成是真正的哲学;尼采说老子思想“像一个不枯竭的井泉,深载宝藏”;现在也有许多西方人在老子的智慧中,寻找改良经济社会畸形发展的出路,我们更应近水楼台先得月。

老子虽然离我们太遥远,他所经历时代的社会问题,也远没有我们今天复杂多变。但他热爱生命,反对瞎折腾,反对争强好胜,反对物质奴役,反对动辄战争的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是非常适用的哲学。他主张顺其自然,主张简单、朴素,主张谦卑、守弱,主张养生、长寿,我以为是抓住了人的生存本质,我们应当远离诸多依赖聚富敛财和劳民伤财而建功立业的思想,顺应自然,循序渐进,从而活出人的从容、淡定和美好诗意来。

第四篇:我读老子

我读老子(财务一班,李响11060334)前一段时间我们语文课上学习了《道德经》,那时老子毕生所著,是他思想的结晶,读老子就是读道德经。他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观的基本思想。

老子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由于道是再不断变化的,所以它产生的人,天,地,也是不断变化的。那就要求我们适应环境,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必须得努力去适应,而不能让环境适应你。否则你就会被淘汰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这就要求我们有一一个开阔的胸襟,能知足,虽然在今天看了这种观点已经不适宜现代化的建设,但这充分反映了老子作为道家创始人的无为心境。这种敢于舍弃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为什么那些有着无私精神得到人做起事来总是散发着朝气和无穷的力量呢,因为他们心中的状态符合老子所说的万物本源的“道”所以人生要成功,必须要把道的特性变成自己的一种本质,永远想到自己所做的比自己想得到的多得多,那么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子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子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最重要的是明确真正的对手是谁,要战胜的是谁,最后胜利的法宝却是“不争而善胜”

这就是我读老子,度道德经的读后感,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

第五篇:老子《道德经》译-载营魄抱一

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至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毋疵乎?爱民活国,能毋以智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蓄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第一句可解释为:我们的身体所承载的肉体和思想合而为一,但它们能永不分离吗? 在此,魄不能理解为魂魄,因为魂魄这个东西即便是我们今天也无法确定它存不存在,老子又凭什么去认为人有魂魄呢?他是能够看得见,还是能够感觉得出?所以我觉得老子是想表达一个形象上的观念,他把“魄”这个字引申为我们的精神、智慧、欲望等综合而成的一个具体实物,而不是抽象的概念。“魄”其实是对我们的思想进行具体化所命的一个名字。

他认为人的身体是肉体和思想合而为一,但显然他不认为肉体和思想会永远合一而不分离。我想,在老子的潜意识里,觉得正是因为人的肉体和思想不能永远合而为一,所以就会真正地死亡,无法永生。但老子为什么认为人的肉体和思想不能永久合一呢?

其实这个答案只需要我们顺着老子的思想反推一步,我们就会发现,老子的本意是想告诉我们:人因为缺乏了道,所以无法长久保持肉身和思想的合一状态。我为什么说这是老子的本意呢?

请看下一句:抟气至柔,能婴儿乎?

意思是我们呼吸气息最为柔弱的时候能像婴儿那样柔弱吗?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做到用婴儿那样柔弱的方式来呼吸。我想,这里面含着老子这样一层意思:因为婴儿无知、无欲,他们的行为方式最接近于道,所以只需要非常柔弱地呼吸就能够生存;但大人却因为有了知和欲,疏离了道,因此需要费力地呼吸才能生存。

结合上一句,也即是说,随着我们年长,我们的知和欲越来越多,导致我们完全脱离了道,并最终致使我们死亡——老子认为这是我们会死亡的根本原因。

在上一章节中,老子讲到: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富贵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这一节我没有翻译,我觉得这一节十分简单易懂,无需我多言。我们只看最后一句: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也就是说,老子认为天的道就是:当“功”达成的时候就要回归,否则就会不利,有咎。再次以太阳为例,太阳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当我们需要它的时候,他就来了;当我们满足的时候,它又走了。我们把这一层意思与本章节中前两句结合起来理解,也就是说,老子认为我们人有了知和欲,却不懂得学习道的那种“功遂身退”的方式方法,最终就会落得身死道消的下场。

那么“生之蓄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一句又该怎么理解呢?

我想,老子是想说,具备道的人生养众生的时候,让众生能够生存但又不让众人拥有智慧和欲望,使众生始终保持道的状态;既可让众生长久生存,而又不会苛待或者杀戮众生。老子认为这样的人或者方式方法是一种大德的表现,或者说这是一种极为玄妙、神奇的德行。

我想,老子之所以这样来理解道,主要是他的世界观所造成的。我们知道老子生活的时代是春秋战国,战争无休无止,人民困苦不堪。这里我要说一点题外话。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代涌现那么多古今中外闻名的俊杰才士,这与那个时代几百年战争是分不开的。每当大战过后,民生凋敝,统治者就会想方设法去寻找才能智士来治理国家,好尽快恢复实力。统治者有了需求,才能智士们也就有了发挥他们能力的机遇,而有了这份机遇,他们又能够在各种各样的实际情况中领会经验而创造出震烁古今的思想和事物来。人与人的智慧相差不大,我认为他们之所以能够如此耀眼千秋,与乱世的种种纷争是不可分割的。我想,人类的智慧正是来源于乱和争。当然,这是指古代,如今就不能用这种观念了。老子觉得人类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纷争和战乱,都是知和欲造成的。他希望有这么一个具备道的人来统一天下,既让人无知、无欲,以使人们不争和不乱,又能够让人们长久生存而不遭受痛苦。当然,我认为这种想法本身极具理想化,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

下载(原创)《老子》我译(续)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原创)《老子》我译(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读《老子》第七章

    我读《老子》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翻译 天长远地永久。 天地之......

    《老子》我的初观(合集5篇)

    《老子》我的初观 中国的先哲们所创造的思想照耀了古今,这是晚我从小受老师教育的观点,但中国文化的魅力也仅是能在几篇古文中推想吧!更多的接触先秦哲学还是为曾有的,这也是我......

    《老子》读后感

    读《老子》有感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教三班蔡东 终于读完了《老子》了,当初选择读《老子》是因为我见它厚度比较薄,读起来应该比较快读完。但事实证明我错了。虽......

    老子读后感

    读《老子》有感 13秋英语1班 汪海媚 《老子》世称《道德经》,《老子道德经》等,它的作者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老子,他是河南鹿邑县人,大约生活于战国春秋时期。 老子》已......

    老子读后感

    老子读后感 学院:理学院年级:2012届姓名:张文承学号:2012326602066 我最近在名著导师的介绍下,读了《老子》。当然是附带注释的那种,原本的词汇太晦涩,容易产生误解。读完之后顿觉......

    《老子》心得体会

    《老子》与《庄子》 读《老子》心得体会 虽然《老子》只有短短五千字,但就像刘勰讲的那样“五千精要”,读《老子》,发现老子的思想是超越时代的,对他的思想人们历来争议颇多,各种......

    《老子》心得体会

    《老子》与《庄子》 读《老子》心得体会 虽然《老子》只有短短五千字,但就像刘勰讲的那样“五千精要”,读《老子》,发现老子的思想是超越时代的,对他的思想人们历来争议颇多,各种......

    《老子》心得体会

    《老子》与《庄子》 读《老子》心得体会 虽然《老子》只有短短五千字,但就像刘勰讲的那样“五千精要”,读《老子》,发现老子的思想是超越时代的,对他的思想人们历来争议颇多,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