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遵义有感-读遵义遵义
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读《遵义!遵义!》有感
后勤支部汪志祥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1年的光辉历程。怀着对党无限崇敬之情,我阅读了《遵义!遵义!》,它带给我很大的心理触动,让我回味无穷。
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大转折点。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兵败湘江后,广大指战员对李德、博古的错误军事路线极其不满,背负着国家与民族希望的的红军,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党在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遵义!遵义!》用细腻的情感、精炼的语言对遵义会议这个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事件,进行了集中反映和生动表现,将我党我军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淋漓尽致地再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呈现了遵义会议前后,那可歌可泣而又千回百折的悲壮历程。
纵观全书,我深深地思考,做为一名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员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遵义精神,为党、为社会、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我认为,继承和发扬遵义精神,最重要的是加强党性修养,坚
定理想信念。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修养是一个人通过一定的准则进行自我矫正、自我反省,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共党员的党性修养就是按照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纲领、宗旨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锻炼,磨砺自己的品格和意志,修正自己的错误和缺陷,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思想上的纯洁性、行为上的先进性。党性修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修养、能力修养、作风修养、纪律修养。六个方面互为关联,缺一不可。党性修养的核心是政治修养,最根本的是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种政治信仰和精神追求,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反映和体现。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和立身之本,是共产党员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和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
当前,我们正处于“十二五”开局之时,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已经到了攻坚破难的关键阶段。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重在落实,贵在坚持。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遵义精神,对待党和国家事业始终保持进取之心,对待人民赋予权力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对待个人名利地位始终保持平常之心,珍惜使命,不负重托,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第二篇:遵义感想
“学红军、知党史、游圣地”
红色精神永传承
为庆祝建党90周年,9月17日至9月18日,重庆保税港区公司党委组织公司各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赴贵州省遵义市,开展学习红军革命精神、了解长征和遵义会议历史、参观革命圣地、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现场教学培训等党员活动。
党员们先后参观和瞻仰了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娄山关红军战斗地址等,同时,邀请了遵义市委党校知名讲师上了一堂《长征和遵义会议》党课。通过一系列参观、瞻仰、讲座等培训活动,使我支部党员同志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红军长征革命历史教育。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发扬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革命精神,更加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创造业绩,为加快公司发展,建设“模范保税港区”贡献力量。这次培训活动主要收获和体会有:
一是较全面地了解了艰苦卓绝的红军长征路特别是遵义会议期间的革命斗争历史。第5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湘江血战使红军由8万多人锐减至3万多人,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蒋介石调动100万大军想将红军扼杀在摇篮里。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的出路在哪里?红军陷入前所未有的迷茫和困境之中。紧要关
头毛泽东同志挺身而出,组织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战胜了党内左倾机会主义的干扰,确立正确的长征路线和军事路线,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的正确领导下,红军用生命和鲜血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保存和发展了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力量,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枪杆子里出政权”、“支部建在连上”、“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指引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二是更加坚定了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革命斗争精神的信念。当年的红军,在人员和武装实力相当悬殊,在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的情况下,能战胜国民党反动派重兵“围剿”、跳出敌人包围圈并伺机消灭敌人,走上一条正确的长征之路,靠的是毛泽东同志正确思想指引,靠的是勤劳、勇敢、智慧的红军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怕牺牲、勇于创造的奋斗精神。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凝结和创造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团结民主”的长征和遵义会议精神,在今天同样具有指导和现实意义。支部党员纷纷表示,长征和遵义会议精神将激励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号召,真正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克服公司初建面临的重重困难,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不断艰苦奋斗,提高发展本领,创造一流业绩。
三是对党员进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是党建工作必不可缺的必修课程。在新时期,形势、思想、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态势下,如何做好支部的党建工作,如何把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凝聚起来,转化为艰苦奋斗、拼搏创业、加快公司发展的建设力量。在遵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党员同志们的坚定回答给了我们支部深刻的启示,必须建立长效机制,把中国革命传统教育长期坚持下去,把红军革命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转化为艰苦奋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力量,把红军革命精神投入到我们火热的工作和生活中去,让革命精神万代相传,永远照耀我们的征程。
第三篇:遵义会议精神
遵义会议得以召开的原因?
1.“左”倾教条主义领导者的错误领导,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王明左倾错误、蒋介石加大围剿,博古、李德左倾毛线主义、国名党进攻广昌,广昌失守)2.长征期遭受重大损失
长征开始初期,中央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8.6万余人,不包括几名挑夫(挑夫在湘江战役开始是几乎全部散失),冲破第一道防线损失3700余人,冲破第二道、第三道损失9700余人和8600余人,到达第四道封锁线时约6.5万人,遵义会议会召开前约余3.5万人。
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红军长征初期的严重损失使革命处于极端危险境地。遵义会议历史贡献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取得主导地位的伟大转折
2、组织路线逐步成熟的重要转折
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关键转折
4、足以会议室党内生活走向成熟的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在重大的转折关头的一次历史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一次高层的高质量民主生活会,致辞党内生活走向成熟)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1、增进党性修养
2、加强作风建设
第四篇:遵义欢迎辞
欢迎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各位同仁:
大家早上好!
初秋时节逢盛会,乌蒙山旁迎嘉宾。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遵义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各位专家来我院进行学术座活动,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借此机会,表示向远道而来的领导及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支持我院建设发展的遵义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各位领导和专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此次来我院进行学术讲学的各位领导及专家们:
遵义医学院副院长、贵州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梁贵友教授;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余昌胤教授;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务处处长、脊柱外科主任、贵州省骨科分会常委、廖文波教授;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贵州省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石蓓教授;
临床学院副院长、呼吸内科主任、贵州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陈玲教授;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贵州省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任光阳教授;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贵州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肖雪教授。
1、请我院陈文智院长讲话,(鼓掌)
2、请遵义医学院梁贵友副院长讲话(鼓掌)
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再次欢迎各位领导及专家的到来。最后,预祝此次活动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专家及同仁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3、下面学术讲座开始,请位领导及专家到前排就坐。
2012年9月6日
第五篇:浅论遵义精神
浅论遵义精神
摘要:中央红军长征在遵义时期,强渡乌江,召开了遵义会议、血战娄山、二占遵义、四渡赤水,这给研究遵义精神的内涵、遵义精神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等问题,留下了丰厚的历史资源。系统研究遵义精神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遵义精神;形成;地位
中国共产党极其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井冈山精神、遵义精神及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被视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延安精神则被视为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近年来,井冈山精神研究所、延安精神研究所相继成立,并作出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成绩斐然。然而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精神,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我粗浅地认为研究遵义精神,有利于发展遵义红色旅游,有利于激发新时代年轻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此,我认为研究遵义精神非常有必要。Abstract: Key words:
一、遵义精神的内涵
什么是遵义精神?遵义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多年来,许多学者都仅对遵义会议精神作过深入的见解和论述,但对什么是遵义精神则论之较少。如有学者认为遵义会议精神的科学内涵是坚定理想信念、实事求是、敢于创新、民主团结;有学者认为遵义精神的内涵是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等等。据我对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在遵义时期的粗浅研究认为:遵义精神是事实上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领导下率领红军在遵义转战的征途中产生的,遵义精神是一个包括遵义会议精神在内的广义的科学概念。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其科学含义。其主要内涵概括起来就是:“民主团结、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崇高的革命理想信念及毅志”。靠着这种精神,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产生了具有伟大意义的转折,使中国革命绝处逢生,转危为安,最终走向伟大的胜利!那么遵义精神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遵义精神的形成
(一)坚持民主团结
1931年初,中共中央召开六届四中全会,王明由于得到共产国际代表的支持,当上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后来又代理总书记。在同年9月份,王明离开上海去莫斯科任驻共产国际代表,在离开上海前,他指定以博古为首,组成了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简称“临时中央”。临时中央受王明的遥控,就这样,王明、博古加上后来的洋顾问李德就掌握了中共中央领导权。中央代表团根据临时中央的一再指示,开始在中央苏区积极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左”倾错误在中国共产党内逐渐占据统治地位。并开始排挤农村根据地正确路线的代表毛泽东,先后通过“赣南会议”、“宁都会议”剥夺了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军队的领导权。
1933年初,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到中央苏区瑞金,他们一进入苏区,便在党、红军及根据地内全面贯彻执行“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并先后展开反对所谓的“罗明路线”及“江西罗明路线”的斗争,无情残酷地打击了一大批坚持正确意见的、有实际经验的领导干部。如“浒湾一战失利,博古和李德想借机整彭德怀。他们把红3军团政委滕代远,红1军团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整掉了,还想把彭德怀也整掉。由于彭德怀影响太大,未敢动手。为了在军内反对“机会主义”,【1】10打击拥护毛泽东路线的人,于是抓萧劲光开刀。”因为“萧劲光是红军中罗明路线最典型的代表”。【1】9
总之,只要博古一点名,就都少不了挨整。又如,在准备大转移前夕,在确定中央高级干部的走、留问题上,谁能参加长征?谁被留在苏区?基本上都由博古说了算。瞿秋白、陈毅、刘伯坚等优秀干部曾因反对过博古就被借故留在苏去了,其中瞿秋白曾因反对王明、博古等一伙的宗派活动而蒙受打击,后来在苏区保卫战终因叛徒出卖而牺牲了。总而言之,自从中共临时中央迁到苏区后,大搞宗派活动,“左”倾教条主义泛滥,没有民主可言。
但当我们回顾红军长征在遵义时期,民主集中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1935年初,红军长江突破了长江在贵州境内的最大支流,也是贵州的第一条大河,即乌江,挺进黔北,占领了遵义,在这里召开了一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的伟大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我经过对遵义会议内容的分析,我认为遵义会议是一次批评—团结的会议。“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后遭受到的严重损失教育了党和红军,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改换错误的领导者,挽救处于危机中的中国革命,成为全党全军特别是多数高级干部,包括曾经犯过“左”倾错误的一些人的一致要求。” 【2】167遵义会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了,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纠正在中央占统治地位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定红军长征今后的任务和战略方向。当时博古作为中共中央的总负责人,他主持了会议,并作了关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总结报告,他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敌人过于强大,而苏区的物质条件不好。与会者多数都对博古关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总结不敢苟同,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认为博古的报告基本上是不正确的,批评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实行单纯的防御路线,同时也批评了他们在战略战术上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极端恶劣的领导方式等。但这种批评不是那么的残酷无情,而是批评中有民主团结,一方面,作为当时党中央总负责的博古,在会议上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一定的民主作风,没有像过去那样搞宗派活动,压制不同意见,还是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1 另一方面,在会议上,对待那些犯过错误的同志,也不过多的追究其责任,更不搞惩办主义,在宁都会议上被剥夺军权的毛泽东没有趁机打击报复,表现出了一位伟人的博大胸襟。这种批评团结,既批评了那些反“左”倾错误的同志,又团结了他们,比如,在会议上,博古并没有完全彻底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会后,只是取消了他的最高指挥权,但仍然让他在中央担任总负责,等待他对自己所犯的 “左”倾错误的觉悟。后来,在鸡鸣三声的地方,他还是顾全大局,顺从地把中央的“大印”交出来了。当然,还是让他参加中央的集体领导的;在会议上,洋顾问李德更是拒绝大家对他的批评,不承认自己有什么错误。对于李德这样顽固的态度,也只是解除了他的最高指挥权,在生活上还是一如既往的照顾。
最后,遵义会议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以及红军今后的行动方向的决议。决定:选举毛泽东为常委;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是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并且周恩来是党内委托的对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这样,就撤销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从而“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中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3】20导。”这种批评—团结式的民主团结风范,是当时中央领导权力变更之际,中央内部能够稳定并战胜敌人“围剿”的重要因素。
(二)坚持独立自主
同时,遵义会议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解决党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问题的会议。在召开遵义会议时,中共早已完全失去了与莫斯科的电讯联络,虽摆脱了远隔数万里的莫斯科的遥控,但直到遵义会议召开之时,还有相当多的同志对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尤其是对“左”倾冒险主义在政治问题上的错误还没有意识到。基于这样的情况,加之在敌人围追堵截的极其险恶的情形下,如果既批评军事错误,又批评政治错误,不分主次,两手抓,不但政治上的问题解决不了,就连军事问题也会得不到解决。因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坚持正确路线的多数同志顾全大局,集中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即集中解决军事上的错误,没有去讨论政治问题。历史早已证明,这是明智的抉择,顺利地解决了当时亟待解决的军事问题,动员全党团结一致去战胜漫漫征途中的艰难险阻是非常正确的。历史记住了这次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左”倾错误在中央长达四年的统治,成为中国革命战争由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一次真正民主团结、独立自主的会议。
(三)坚定革命的崇高理想信念,克服艰难困苦、勇于拼搏献身的革命气概 中央红军在遵义停留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在敌人的围追堵截的严峻形势下,为摆脱敌人的围剿,毛泽东智高一筹,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得敌人晕头转向,蒋介石对毛泽东的意图懵懵憧憧,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怎样摆脱30多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而这时的中央红军只有3万余人,并且敌人的武器比较先进及弹药供应充足,中央红军的武器弹药不足。敌我力量如此悬殊,敌我形势不亚于湘江之战前夕,危难之前,红军战士没有谁似《西游记》中八戒式的分家,独善其身,而是表现出了不怕流血牺牲,一起共进退的大无畏的革命奉献精神。在土城战斗的危急关头,朱德总司令不顾个人安危,主动要求亲临战场指挥,表现出一位革命家的不怕牺牲、坚定革命毅志的精神。土城战斗从1月28日晨5时一直持续到当日黄昏,两军形成了对峙局面。在此种危险的情况下,毛泽东为变不利为有利,扭转失败的局面,果断地改变计划,撤出战斗。土城之战是遵义会议变换领导后的第一次作战,虽然土城之战失利,但却从来没有动摇红军战士们的坚定的革命信念。后来在扎西会议上,毛泽东总结了土城战斗的经验教训,并分析了当前的敌我形势,认为黔北比较空虚,提出“回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遵义”的战略方针,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同意。
重占遵义,就必须攻下有黔北门户、遵义屏障之称的娄山关。说到娄山关,我曾于2008年夏去过,那里真可谓地势险要,关侧群峰矗立,仿佛插入云霄,悬崖峭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终于领悟其为什么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的缘由了。就是在这里,1935年2月25日,中央红军的一部分兵力在这里发动了娄山关之战,红军战士个个英勇无比,冲锋陷阵,为夺取可以瞰制娄山关的制高点—点金山,不顾敌人的枪林弹雨,硬是一鼓作气冲上了山头,与残敌展开了白刃战,杀得敌人鬼哭狼嚎,尸横遍野。最终于当日上午占领了点金山。敌军指挥官王家烈听说点金山失守,企图夺回阵地。红军与敌人再次交锋,指挥娄山关之战的钟赤兵政委激烈红军们说:“同志们,狠狠地打哟!把那些忙命徒
【1】187消灭光。要有我无敌,有我就有阵地!” 正当战斗打得异常激烈之时,钟政委负伤摔倒在地上,鲜血直从他左腿上冒出来,但仍然坚持战斗,红军战士在政委重伤不离战场,不怕死,英勇顽强的精神鼓舞下,一个个都打得更猛,进行了一整天的激战之后,红军终于占领了娄山关的关口,胜利了,为重占遵义打开了大门。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忆秦娥·娄山关》词篇: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表达了革命终将会走向胜利的坚定决心!
后来,根据战略形势,红军又先后第三次、第四次渡赤水。总之,四渡赤水之战略行动,蒋介石被弄得晕头转向,摸不清红军的真实意图,把蒋介石牵着鼻子走。充分展现了红军高度灵活的运动战的优势,可见毛泽东非凡的军事才能。“中央红军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以三万余人的劣势兵力,同数十万绝对优势的敌军巧妙周旋,反复较量,并能立于不败之地。” 【4】 3 161 “四渡赤水之战,是毛泽东一生的得意之笔,是长征以来的第一个伟大胜利。”
但是,那时候,红军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全靠两条腿,而且脚上穿的【4】162也不过是双草鞋,甚至打光脚,在荆莿丛生的山路上奔走,苦不堪言,这种苦恐怕是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在遵义停留的几个月中,为摆脱敌人的围剿,毛泽东采取“声东击西”的战略,领导中央红军忽进忽退,一再回旋。我们在看红军长征在遵义转战的示意图,不过就是几条曲线,但真要走起来,却不是易事,这种走不是旅游,而是在前有虎狼,后有追兵的形势下,与敌人兜圈子。为在夹缝中生存,“红军必须经常地转移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1】207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或走弓背路。在敌我形势险恶之时,为争取有利形势,必须急行军或走夜路,有的同志走着走着就睡着了,必要时好要停下来作战。疲劳、疾病、饥寒时刻威胁着红军战士们的生命,随时都有可能死去。特别是在四渡赤水的时候,走得最快最苦的那一段时间里,军中少不了有一些牢骚话,甚至有的指战员也闹情绪,比如被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誉为“红军中年轻的鹰”的林彪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当然这种右倾悲观情绪在后来的会理会议上得到了解决,肯定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是正确的,同样,历史也证明了这是对的。坚信中国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事业是大海中“看得见桅杆尖头”的航船。这种崇高的革命理想正是遵义精神之体现,表现出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克服困难,勇于牺牲的革命大无畏精神。红军在遵义时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虽然历史已远去,但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在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时代里,有些人为了追求物质而忽视了精神,迷失了方向,因此,我们更应该大力继承和弘扬遵义精神。
三、遵义精神的地位
那么究竟应给怎样来评价遵义精神呢?我认为应该在比较中去发现其地位。在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历程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过程中,先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遵义精神和延安精神。
那么这三者之间有何异同点呢?
首先我来对井冈山精神及延安精神的内涵作简要概括:关于什么是井冈山精神及其科学内涵,学术界早也做过系统的研究和论述了,虽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从根本上看,基本上都相差不大。我认为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敢闯新路的精神。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全国处于白色恐怖的包围之中,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损失严重的不利形势下,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式,决定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表现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才大略,不拘泥于苏联革命模式,首创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二,实事求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就是 4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第三,艰苦奋斗。为了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解决饥寒问题。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艰苦创业,白手起家。把农业放在第一位,新修水利,开垦荒地。同时,还新修了一些军需工业和民用工业。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基本渡过了难关,解决了红军的给养,支持了革命战争,巩固了红色政权。第四,坚定理想信念。在敌人第三次“围剿”的危难时刻,以林彪为代表的一部分同志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困惑,毛泽东针对这种悲观情绪,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联系实际,科学地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坚信“边界红旗始终不倒”,坚信革命终将会胜利!
对于什么是延安精神及其内涵,我国党史研究方面的学者早已有过深入研究,我认为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如1942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开展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从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适当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第二,自力更生。为了克服经济上的困难,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在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是根据地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第三,坚持民主团结。在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总之,延安精神是丰富的,还包括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等等。
其次,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于敢创新路;延安精神的内涵比较突出解放思想、自力更生。而遵义精神的内涵则主要体现于独立自主。但井冈山精神、遵义精神和延安精神三者之间又有一些共同点,如都坚持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等。
总之,通过对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简要概括,再联系遵义精神,分析这三者之间的异同点之后,我粗浅地认为,井冈山精神、遵义精神、延安精神虽各自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及内涵。但不能说这三者之间是孤立的毫无联系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的统一的,是一脉相承的。如果说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之源,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精神象征的话,那么遵义精神则是党和中国革命面临危难之际的伟大转折,是党和中国革命的新曙光!新纪元!
参考文献:
[1]李庆山.大长征[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2]王桧林.中国现代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中国近代现代史[M]:下册.贵州: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刘晶芳、李东明.长征全史[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