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

时间:2019-05-13 21:2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

第一篇:浅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

浅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

张义

(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 西安 710049)

[提要]“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提出的重要命题, 它在王阳明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对后来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 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从“知行合一”的提出、内涵、合理因素与理论缺陷以及现代意义等四个方面浅论了王明阳的“知行合一”理论。

[关键词] 知行合一;王明阳;良知;笃行

知行问题, 是中国哲学史上特有的一对范畴。古代的哲学家大多都十分关注知行问题, 比如, 孔子的“讷于言而敏于行”;荀子的“知之不若行之”;程朱的“知先行后”;王夫之的“行可以兼知, 知可以兼行”;孙中山的“知难行易”等等。而“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提出来的, 这一思想在其整个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后来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 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知行合一”的提出

就为何提出“知行合一”的命题,王阳明说得十分明白:“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鲜明的针对人们道德修养实际问题的理论特性。

一方面,王阳明生活的明朝中叶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正是内忧外患极其严重的时候。不仅严重威胁着封建统治,而且猛烈冲击封建伦理纲常。王阳明痛感“今天下波颓风靡,为日已久,何异于病革临绝之时。然又人是己见,莫肯相下求正”。王阳明正是针对这种大厦将倾、言行乖异的社会现实和道德危机提出的“知行合一”,并自认为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王阳明在平定南赣山民起义的过程中,发出了“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感叹。高度的匡事济世的社会责任感使他要完成他的“破山中贼”和“破心中贼”的历史使命。

另一方面,理学由一种可以依循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和原则到了明代成了人们法定的行为原则和取士的惟一标准,走向了僵化和反动。王阳明不得不重建一种思想和方法。他不满意程朱的知先行后说,认为这种学说使得道德认识和社会实践相脱节,造成“交知行分作两截用功”的流弊,人们只求知而不顾行。他说:“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 在这种情形下,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

由此可见,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本意,不只是为了解决知行关系的理论问题,更是为了医治“文盛实衰”、知行脱节, 只知不行的时弊,挽救危在旦夕的封建伦理纲常。

二、“知行合一”的内涵

在中国古代儒家哲学中,所理解和论证的知行问题与今人理解的知、行是有差别的。相对来说,古人理解的知行问题范围相对较窄,更多的是集中于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上面。王阳明继承了孟子关于“知”的理解,认为“知”即“良知”,如《孟子·尽心上》中所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的良知良能, 是指人的天赋道德观念。他认为小孩的爱亲敬兄的道德情感, 是与生俱来的, 不待学习就有的。在他看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 亦是与生俱来, 善守而勿失, 就可以成仁义礼智四德, 这是人区别与禽兽之所在。王阳明继承并发展了孟子这一思想,再次提出“良知”,他所谓“良知”是一种主观意识,是善恶、是非的标准,是绝对至善的。他说:“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可见,王阳明把良知看成是天理,看成是道。“行”又是什么呢? 一方面,“行”是指人们心理上的意念活动,另一方面是指“笃行“,即有的放矢地做一件事。所以”行“是

是身心上对封建道德的体会和实践。王阳明认为人的本质源于心,他表达了与孟子思想极为相似的观点。他认为心为身之主宰,良知为心之本体,即”心即理“,从实践过程来看待和规定知行关系,认为知行没有先后差别,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应该合一并进。知行合一本质上就是道德实践论,是从道德实践指向道德实践的道德修养方法。

根据历史记载,王明阳三十八岁主持贵阳书院时提出“知行合一”论,重要论述有:以良知为本体,就知行合一来说, 生理欲望, 言行视动、学问思辨和良知引起的一切行为都是知行合一, 良知是知行合一的本体;知行是一个功夫,王明阳批评了“冥行妄作”、“不能思惟省察”和“茫茫荡荡, 悬空去思索, 全不肯著实躬行”两种人,强调“知”、“行”不可分离的关系, 行不能无主意, 故行不离知;知不能无手段, 故知不离行;知行本体同一,即知行“只是一个”, “不可分作两事”;知行合一并进,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的目的是要人们把道德落实到行动上, 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希望人们言行一致;行而后有真知,王阳明独特 地解释了知行关系,认识来源于并依赖于实践活动, 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关于某一事 物的具体知识。

三、知行合一的合理因素及理论缺陷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是第一次以良知为本体的, 它重点突出了知与行的统一, 颂扬了道德主体的能动性和自觉性, 是知行范畴发展的一个必然环节。更重要的是它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 在明代中后期的社会实践中产生了重要作用。

其合理因素主要在于两点: 一是突破了程朱理学“知先行后”学说的教条, 从“知行合一”方面作了深入探讨, 在一些问题上触及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行问题。如提出了知行不是对立矛盾的, 而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等等;二是知行合一并进、行而后有真知, 接触到真知发源于直接经验, 知依赖于行, 猜测到知行的某种辨证关系, 既反对不知而行的盲动主义, 又反对只知不行的空谈主义, 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 因而具有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

当然,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不是完美无暇的,它也有其理论缺陷性及时代局限性: 王阳明的尽心之学虽熔铸着儒家内圣外王和经世致用的实学精神, 但其在本质上却过分强调其良知道德理性的价值, 忽略了知识理性的客观性及其合理性, 从而妨碍了尽心之学所蕴含的经世致用思想的进一步发挥。

四、“知行合一”的现代意义

儒学作为一种价值体系,经过千百年而没有消亡,而是在历史的积淀中不断得到论证、丰富与发展。回顾历史放眼当代,中国是一个道德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几千年来形成的流淌在每个中国人身体里的精神血液使得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谈道德讲道理。但是有嘲讽意味的是中国又是一个道德缺乏的国家,尤其在今天这个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道德沦丧、信仰缺失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领导层提出的“八荣八耻”的号召和民间提出的“第三次儒学的复兴”的口号都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造成这种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意向的道德性与现实的道德性的脱节,它们之间缺少了实践这个桥梁。“善的动机只是完成善的开始,并不是善的完成。意向的善不能落实到实践,它就不是真正的善。”王阳明讲:“知以行为功。”也就是说,道德不仅仅停止为善的动机,还需借助行为才能实现自己。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强调,意向的道德性必须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实现为现实的道德性。

王阳明逐步认识到并不是最有知识的人就最有道德,也不是毫无知识的人就毫无道德,他说:“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王阳明认为不在于穷尽天下之理,而关键在于如何由成就知识过渡到成就德性,他认为成就知识与成就德性是两个不同的序列与层次,知识的积累并不必然导致价值的实现。对于道德和知识两者的关系,王阳明认为认知活动可以是纯粹的知,可以不必见诸行动的。所以他强调道德的首要性,认为道德修养可以带动知识探求,道德修养好了,知识便自然在其中了。王阳明以道德带动知识,强调在实践中完成人格修养而最终达到内圣外王,“知行合一”正是这一重要理论的基础。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的目的是要人们把道德落实到行动上,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王阳明以孝悌为例:“就如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晓得说些孝弟得话,便可称为知孝弟。”他反复强调只晓得说些孝悌的话并不是真正的孝悌,懂得孝悌又实际的体现于行孝行悌的过程,将具有的孝悌的德性转化为行孝行悌的德行,也就是要言行一致,认识与行动相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见,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本意主要是为了解决人们道德修养实际中知行脱节问题。对于今天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道德相对滞后的社会来说,也只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自觉地进行道德实践,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道德水平的提升。王阳明一生坚持道德修养。践履“知行合一”,虽然他没有意识到“知行合一”说自身的理论困境,以道德行动取代知识活动可说是不明智的,走不通的。没有知识的担保,成就知识往往会流于空泛。王阳明很有针对性的首倡“知行合一”论,虽然未能挽救道德沦丧于狂澜之中,但是这一理论确实为人们的道德实践提供了现实的可操作的修养方法,即便对于今天的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张祥浩-《王守仁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李世宏-《重温王守仁:始创“知行合一”》-《上海教育》杂志-2006年4月下

张天晓-《知行合一的传统伦理意蕴》-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9月

任凤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前沿》杂志-2004年7月

凤凰网-《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由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凤凰网历史综合版块-2010年1月18日

周珊珊-《试论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9月

第二篇: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

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经法10121140 郑海艳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在书院讲学时,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行关系在哲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直都备受争议,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知行合一思想的背景

王阳明所处的明朝中叶,社会处于动荡之中,王室、贵族和宦官利用政治权力大规模地侵占土地,大地主进行大范围的兼并土地,据《明史》记载:“郡多士大夫,士大夫又多田产,民有产者无几耳。”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农民的地租、赋税也日益加重。也就标志着社会矛盾的激化凸现。进而伴随着农民、矿工的接连起义明朝中叶的社会危机不仅来自外部起义军的冲击,而且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倾轧同样威胁其政权稳固。据史料记载,地方藩王相继叛乱,如燕王朱棣、汉王朱高煦、宁王朱宸濠以各种理由先后向中央权发难,这些彼此倾轧的统治阶层,大多数是程朱理学的信徒或者受程朱理学的教育。可见,满口仁义礼的臣子,也做了不仁不义的叛逆之事,冲破了程朱理学的天理约束和禁锢。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二·知行合一思想的涵义

1·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认为,知并不是“可以说”是行,行也不是“可以说”是知,知与行就其本来真正的意义就是互相包含的。无论就范畴还是范畴指称的对象说,知中就有行的因素,行中也有知的因素。所以知行是合一的,这两个范畴的规定是互相包含的。但是,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否可以被理解为“同一”呢?至少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个命题来说,知与行不能是完全同一的。如果知行范畴是完全同一的,意味着其中任何一个可以是不必要的,也就无所谓知是行之“ 始”,或行是知之“ 成”,“ 始”和“ 成”正是表示这两个范畴和它们所对应的对象并不是完全同一的。“ 知”、“ 行”始终结合在一起,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包含。行是以知为开始的,知在行中完成的,这一过程,始伴随到终整个过程。知行永不脱离,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知行一体,知而必行。

知行本体,即是良知本体,也即是心体。知行本体的自性,原本是合一的,它之所以不合一,是因为被私欲私意隔断,所以必须有“致”的工夫以复其合一之体。有些人虽知父母当孝而却不能孝。他之所以知归知,行归行,并不是知行真的为二而不合一,而是由于这个人的知行之体(本心)被私意隔断了。有私意阻隔,他那孝亲的良知便不能“致”(不能扩充出来),不能致便是不能行。既不能行孝,便不算真知孝。反之,如果没有私意隔断,则他那孝亲的良知自自然然能“致”于父母身上而表现为孝行。如此,便是“知行合一”,便是复得那知行本体了。

2·要做到知行一贯

知和行是同时并起的,是“即知即行”、“知行一贯”的。识得此意,自能随时随事“去人欲,存天理”。意念一有萌发,便立即彻根彻底将它克倒,不使任何不善之念潜伏在心,这就是阳明倡说“知行合一”之教的宗旨所在。

知行一贯的关键,只在“良知”是否能“致”。良知天理能够致于事事物物(即,能够贯注扩充到一切大小行事之中),则知行自然一贯而合一。反之,如果良知天理不能致于事事物物,不能通贯到生活行为,便表示良知天理被私意私欲隔断了。如此,知与行便贯通不起来,当然知行不合一。也以此故,阳明确立“致良知”为口诀(讲学宗旨)以后,便不再提“知行合一”。因为良知是知,致良知便是行。在“致良知”这一口诀之中,知与行都含在其中,这时候,“知行合一”已属当然之事,所以无庸赘言了

三·知行合一思想的现实意义

借鉴“知行合一”思想,有利于改善政治生态,提升国家政治民主。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恢复社会道德秩序我们当前缺少的不是个性解放,而是个性太过了,犹如脱了缰的野马,私欲极度膨胀。那么,我们要扭转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局面,必须回归到崇尚道德、良知至上的轨道上来。道德至上是孔孟圣学的终极目标,只有人们有了“良知”,亦便是有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进而心无杂念,廓然大公,人人成了“圣人”,社会也隨之变得和谐了。这就是儒家所追求的大同小康理想世界。

最后,借鉴“知行合一”思想,有利于促进学术独立,改变教育方式,展现思想竞放。我们当前容易出现盲目崇拜,如追星族,不管是非善恶,便盲目效仿。还有一种盲目崇拜权势,甚至畏惧政治权势,而王阳明正是在政治迫害下,历经九死一生,不惧权势,终生践行“知行合一”思想,不迷信任何学术,只有亲身践行进行验证,连孔子、朱子这样的圣人或官方哲学概莫例外,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现在的所谓的“学者”也唯利是图,弄虚作假。长此以往,国家的希望何在?学术的独立性体现于:一是不迷信任何学术权威,须亲历实践方可验之;二是不畏惧和依附任何政治权势,这样才能保证学术的独立性。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还蕴含着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育理念。不同的年龄段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方式施教。他反对死记硬背,注重道德品行教育,我们当前恰恰注重知识,忽视品行教育。所以,我们要研究并运用知行合一思想,关注品性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真正应用于教育实际当中。

第三篇:《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建工学院工管1402班 杨慧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王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

刚上大一时,接触到马哲的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我偶然看到这本书时,却也被王阳明的心学所打动,被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服,同时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国的王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众生平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不过王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这份才能呢,坐上了这个位置又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大的利益。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其实对自己也有很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说: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

第四篇:知行合一王阳明 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分享

至今为止,关于王阳明的传记我已经拜读了不下三种,从一开始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对王的精彩描述和推崇备至,又在网上读了一本传记,名字都没记住,但叙事也觉得颇不过瘾。后又买了一本《一生俯首唯阳明》的书读完,印象仍不甚了了。而偶然在公司发现度阴山的这个版本,一读之下,就觉得与众不同,所以以此开篇。

一、本书写了什么?

1、阳明心学横空出世的曲折过程和内外条件

有内部环境的长期大量准备和铺垫:王阳明的彷徨痛苦,新婚之夜失踪谈道,与朋友格竹子格到头痛欲裂,在道教、佛教和程朱理学之间摇摆不定,在读书科举与经略四方之间左右为难四处碰壁。

有外部环境的反推力:权阉刘瑾对他廷杖四十,下锦衣卫大狱,贬官贵州龙场,派刺客半路追杀,以及龙场原始森林的非人类宜居环境。

2、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3、阳明心学在做事上的无敌威力所向披靡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的,南赣剿匪,平定宁王,广西戡乱。这是我最喜欢读的情节,攻城略地,刀光剑影,斗智斗勇,计诈百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尤其是别人纠集几十万兵力,耗费国库钱粮无数,几年数次都达不到的目标,阳明先生常常以己少量乌合之众,胜敌十万雄师,用时间之短,耗钱粮之少,代价之低,杀戮之轻,战果之大,真的令时人羡慕妒忌恨,以至于功高震主,生不能入中央,死反被削爵位。然而这恰恰是阳明先生自己最不愿意谈及的话题,在他自己,韬略再好,战功也好,奖罚也罢,是最不擅长的,最不推崇的,最不在意的。他最关心的是,心学的传播,弟子们的学业,百姓的疾苦,地方的安定。他戎马倥偬,指挥决断,常常是在心学课堂上穿插进行的:

他讲课时聚精会神,神态从容,仿佛外面根本就没有他亲自指挥的战役一样。每当前线送来消息,他就抱歉地对弟子们笑一下,然后起身到外面看军情报告,轻声细语地发布命令。当伍文定彻底摧毁朱宸濠主力的军情报告送来时,他和往常一样向学生们抱歉地笑了笑,然后走到外面,看了看报告,思索了一下,神色如常地回到学生们中间。有人问他,宁王可是败了?他点了点头,回答:“败了,但死伤太重。”说完,又平静地继续讲他的心学。仅此胸有成竹举重若轻气定神闲,挟泰山以超北海的气势,岂是那个披着潇洒从容实则采取鸵鸟钻沙策略完全靠超好运气的颟顸宰相谢安之辈所能比的?

4、心学对我们的用处

它是强大内心的终极武器。首先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人人平等,人人都是圣人。人人心中都有个良知,良知能知是非善恶。我们每个人都去致良知,就可以成为天地鬼神万物的主宰,而不是他们的奴隶。我们一生都不要做任何人和事物的奴隶,只俯首于自己那颗拥有良知的心,就可以了。

第二个人生真理,人们要蔑视权威,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在和他最得意的弟子徐爱谈话时,王阳明举例子说:“孔子有两个高徒,子夏和曾子,前者笃信圣人经典,后者读完圣人经典后,反躬自省。假设圣人说的全是对的,那子夏只是个复读机,而曾子则是榨汁机。被人像喂鸭子一样灌输的正确学问,远不如自己从内心深处感悟出来的学问真切。所以王阳明说,“至圣先师”孔子说的话,如果它不能和我的心相符,那就是错的,就不是真理;而贩夫走卒说的话,如果它能和我的心相符,那就是对的,那就是真理。所以说,一切真理都在我心中,我们只需俯首于自己的心,因为世界上唯一的权威只在我心中。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最根本的就是不要做自己的心的奴隶。所以当良知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时,就要勇于抗争。如果不争,就是伤天害理。因为自己有可以分清是非善恶的良知,天理就在心中。违背良知指引,去做乌龟鸵鸟,良心受到伤害,就是天理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对不公正的忍让和亲自去杀人放火本质上相同,都是在伤天害理。

王阳明告诉我们,人人平等,自己是自己的上帝,要做一个独立自主、勇于反抗的致良知的人。

第三,阳明心学可以祛除我们心中贼----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色声香味触法),五毒(怨恨恼怒烦,或贪嗔痴慢淫)。王阳明说,这些都只是浮云不是太阳谁如果在浮云上较真,不但傻而且伤天害理。心中贼的源泉其实是别人挑战了我们外在的东西如身份、地位、名利、面子等,外物在阳明心学中最不值一提,内心良知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每个人只有在面对良知时才是当事人,面对一切外物时我们都是旁观者。我们必须在良知指引下去争取我们应得的东西,从而摆脱任何情绪的控制和奴役,成为情绪的主人,内心的主人,获得真正的心灵自由。

5、知行合一的修炼法门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心即理,通俗而言就是,通过在事上正念头而实现良知。比如孝敬父母,王阳明认为,只要在孝敬父母这件事上端正好态度(正念头),良知就会指引你去如何孝敬父母,这些孝敬父母的行为是不必向外学习的,没有固定的程式,没有统一的规范,也不必在乎外界舆论和别人唾沫怎么评价你。

王阳明说,我们的心本身就是个与生俱来、无所不能的东西,因为它里面有良知,良知是个法宝,能辨是非,能知善恶。能辨是非你就拥有智慧,能知善恶你就拥有了道德,有这两件神器在身,天下还有什么事不能解决的?因此,先用心,后探究。好好关注自己良知,当我们做事时,良知就会自动自发地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心外没有任何道理,我们只需要在心上用功就行了。这就是心学的伟大之处,永远把重心放到自己的内心,时刻在内心上用功致良知,减少外界的纷扰烦忧,从而在人际关系中提高幸福指数。

万物一体,万物即我心,我心即万物。没有了我的心,万物就不存在;相反,没有万物,我心无用武之地。我和万物,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

心外无物。“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是阳明心学诠释“心外无物”最漂亮的乐章。世界都是我心灵投射的影子而已。心外无事。你意识到的事和做的事,都是心主使你做的,如果不动心,就无任何事。只要在内心良知上用功,良知光明了,它会指引你,做到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如果宇宙中的那些天理就在我们心中,那么,每个人不必向外寻求,就可以在内心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

二、我的思考

1、学习的过程真的是回忆的过程吗?

希腊的教育家柏拉图认为:“灵魂生来是不朽的,并且会多次降生他,它见到过这个世界及下界存在的一切事物,所以具有万物的知识,毫不奇怪,它当然能回忆起以前所知道的关于德行及其他事物的一切,也就没有理由认为我们不能通过回忆某一件事——这一活动一般叫学习——发现其他的一切。只要我们有勇气,并不断地研究。”他也由此得出“学习即回忆”的结论。清心课第十一天,山长传授了一辈子抵别人十辈子学习效果的秘诀,就是提取前世记忆,把前世积累的经验、技巧、智慧等重新搜索出来下载下来。

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灵魂和轮回学说的基础上。我们如果相信柏拉图和清一山长都是比我们有高超智慧和大慈大悲的人,那就相信他们都能够在入定情况下接受到灵魂指令,提取宇宙信息,而且一定有过这方面的经历。否则无法解释他们会拥有比常人多上几十倍的知识储存量和种种超强的能力,不是能用“天才出于勤奋”这样自欺欺人的口号解释清楚的。

我觉得度阴山教授是个唯物论者,不相信轮回存在的人,从这本书中看不出一点相信的痕迹,甚至还有点不屑。比如王阳明在镇江府金山寺遇到自己前世肉身是个和尚的事件,其他书上都是绘声绘色详细描述,度阴山却一笔带过,划为宿命论范畴。

因此在他的笔下,王阳明龙场悟道的节骨点上,他是这样说的:为了淡化残酷的生存环境,他凭记忆诵读理学经典,把自己从现实世界中拔出来沉到思想世界中。有生以来,王阳明第一次有意识地陷进回忆中。他突然发现了许多自己从未发现的事实。王阳明在听天由命时,每天都用静坐的方式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度阴山应该是把握和再现王阳明心学诞生历程最好的人,但如果加上柏拉图或清一山长的“学习即回忆”理论,我觉得能解释的更合理一些。

你可以这样想一想:王阳明前世是一位得道高僧,因此当他这一世屡屡外求饱受打击之时,终于通过打坐(或静坐)开始进入定静状态,回忆了这一世的种种遭遇,更打开宇宙链接,提取了前世记忆,回忆(或浏览)了前一世乃至前n世的种种修炼感悟和心得,从而“顿悟心学”。他的心学很明显源自佛道两家,因为他的前一世是僧,他的这一世还有一个老道总是神秘出现----新婚之夜茫然若失,不知不觉走进南昌铁柱宫,遇到一九十六岁老道,畅谈一夜。二十年后按老道神奇预言果然再度相遇。度阴山无法解释,不去解释,只是描述这一科学解释不了的现象,随口说“也许是命运使然”,其实老道很有可能是其前世至交,那所谓的“茫然若失”、“不知不觉”,其实都是潜意识的控制,或者叫灵魂记忆的指令。作者自己提出的三个问题:为什么是王阳明?为什么是他创建了心学?为什么他能创建心学?可是他一一猜测后又一一否定。最后他自嘲地说:我们与其费力不讨好地寻找他创建心学的能量,不如用心来学习如何让获得这种能量。这应该是王阳明的心愿,也应该是我们的终身追求。这三个问题其实用上述推理解释是迎刃而解。

2、破山中贼真的很容易吗?

破山中贼对别人来说难如上青天,对王阳明来说真是“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对一个没有任何带兵打仗经验的人来说,怎么会这样容易?历史上不乏纸上谈兵的“名”将,前有赵括,后有马谡,而且他们还不是真的纸上谈兵,他们在执掌帅印之前,都是有过带兵打仗经验的,只不过是没有独立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而已。可他们都身败名裂,还连累无数冤魂,数十万个家庭失去儿子、丈夫、父亲。历史上更多的是身经百战九死一生久经考验出来的名将,就拿明朝来说,徐达常遇春蓝玉哪个不是?像王阳明这样的还真是少之又少,似乎南宋虞允文,明朝于谦开过先例,临时拼凑一群乌合之众,以少胜多,大败强敌。但他俩都是抱着必死之决心,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论用兵之鬼神莫测,指挥之倜傥气度,则又远不如王阳明。可见破山中贼是极其不易的。

那王老师千真万确地做到了“破山中贼易”,可不是如范文正公镇守西夏时只是宣传工作做得好(据柏杨《中国人史纲》揭露),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用他那位大贵人兵部尚书王琼的话说,王阳明在心上用功存天理灭人欲,锻造出了强大的内心。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肯定是做事的人。用王阳明自己的话说,内心强大的人心如明镜,功名利禄来了就照,去了不留。

印度电影《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贫民窟出身,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茶水工贾马尔,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他,参加了印度版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直播节目,一路顺利答对问题,直到赢得1000万卢比的大奖。很多知识渊博的教授都是“中道崩殂”,铩羽而归,他为什么能做到?“拉提卡,我不知道他们把她带到哪里去了。我来这个节目,是因为我想她会看到我。”贾马尔平静地说。原来他不是为了大奖而来,只为了青梅竹马的姑娘能多看自己一眼。他真的是心如明镜,单纯澄澈。所以他没有失去已经到手的巨额奖金的恐惧,也没有得到更多奖金的贪念,几近无欲无求,不是他在苦苦思考答案,而是答案在命中注定寻找他,可谓无意之中符合阳明心学的精髓。而其他人呢,都是为钱为名而来,有多少贪婪就有多少恐惧,咋能会赢?

这就是王阳明说的心学目标之一—触之不动,即不动心,虽然听见了、看见了,但心不去跟随它。拥有此等强大的心灵正能量,才让王阳明创建了光芒万丈的盖世武功。他又怕别人走偏了,只会呆呆静坐,所以提倡“事在心上练”,“从心上下功夫”的。他认为:要学会做事,并不需要经验,有时候经验反而是障碍。他主张要从“心”上先练好了,就“百事通”了。在王学哪里,这个功夫说的很玄妙。其实宗旨就在老子这里: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弥也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为而成。老子更极端地说:你学的愈多,知识和经验愈多,你就越无知,越不符合天道。

4、王阳明的人生是很成功吗?

光看当年明月给他贴的那么多“家”的标签---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再看明朝三百年只给三个文官封伯爵,而其中就有王阳明。最后看曾公、蒋公和耄(sun)对他的崇拜。外看他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巨大影响,王阳明真的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纵观中国历史五千年,像他这样,“立德、立功、立言”集于一身且都都登峰造极的,似乎难以找到第二人(曾文正公勉强可以,但各方面都略逊一筹)。

但我看来,他的成功是有缺憾的。比如他仅仅活了57岁,五福临门中健康、长寿、无疾而终三条都没占住。是天妒英才吗?是杀戮太重落了因果吗?从本书中我看都不是。他的征剿,都是尽可能减少杀戮伤亡,可谓“恬淡为上”。书中说,他自小肺痨,后来又得痢疾,这两样疾病折磨得他痛苦不堪,生命质量很低。为了治病,他常常服用少量砒霜。

是他不注意养生练功吗?他从小就开始练习道家导引之术,中华传统武术,功夫高到据说提气纵身能跃过一丈多宽的悬崖,还有弯弓射箭,百步穿杨,后来还用这一手骇退来挑衅的权宦。那他的问题出到哪儿?

我发现,他钻研儒释道武兵五家文化,不可谓不博不精,但却漏掉了“打开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钥匙”---道医学(后来称呼为中医学)。他在结交无数道教朋友过程中,始终没有学习道医学的种种自愈手法比如拍打拉筋疗法,自己做自己最好的医生,自医者天医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难道是那时候道运衰落,连带着道教人士都已经开始没落,只会画符捉鬼炼丹骗人?

试想一下,如果他把健康调好,身体倍棒,活个孔老二的岁数七十三岁,孟子的岁数八十四岁,或者严嵩的岁数八十七岁,熬败朝廷内外所有敌人,总有机会征召中央,入阁拜相,大权在王公手中,于国于民于思想文化,是不是做出更大贡献?至少可以慢慢废掉,狗屁不通、给中华民族带来黑暗桎梏几百年的程朱理学,大张旗鼓光明正大地向世人宣告:我阳明心学,就是源于佛道两家思想,儒家里面的合理成分多少也有一些。想当年,狄仁杰三次举荐张柬之,而张此时将近八十岁了。如果他跟王阳明一样活到57岁就挂了,哪有后来的举世奇功?虽然王老师心学创出后不再追求这个,但是后来明末王学式微,跟他和学生没有执掌朝政掌握思想话语权有莫大关系。

5、王阳明的教育事业很成功吗? 王阳明弟子遍布天下,影响很大。后来更是远播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应该说教育事业是很成功的。

可是记得清一山长说过,一个人,无论你赚了多少钱,无论你教出了多少好学生,你自己的孩子没教好,你自己的孩子废了,你的人生都是失败的。

这一点上,王老师是难言成功的。孔子、范仲淹、曾国藩等人都比他强上很多倍。孔家绵延至今,范家父子拜相,曾家人才辈出。王家迅速败落,妻妾内斗,争夺遗产,儿子籍籍无名,子孙不知所往。王学传播海内外,王家后人却没有参与其中,真是一大缺憾。虽说“天道无亲,恒与善人”,但这总归是一处绕不过去的失败。

三、哪些地方能帮助我

1、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不假外求。

以前面对提升自己,教育孩子,教育学生这些难题,总想向外寻名师,求方法,甚至幻想者能空降明师,手把手带自己,或教学生,自己可以一边偷懒轻松。这都是良知蒙尘,私心太重。应该去从自己内心下功夫,光复良知,心内求法,擦拭灰尘,良知明照,万法自来。具体做法上,每天带学生静坐半小时,安定情绪后,一心一意省察克治-----反省检查,以发现找出各自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克掉它。怀着自然而然不急不躁之心,闷头在良知上用功,不能间断,怀着彻底杜绝的的决心,下真功夫,扫尽心中私欲,达到彻底干净利落的地步,自然恢复良知,并能体会其中快乐。

2、天地万物与我是一体的,所以当我们替自己抗争时,同时也是在为别人抗争。我面对体制教育的肆意毒害,不能容忍,尤其不能容忍我自己也是帮凶的良心谴责,这是我致良知的体现。我听从良知的召唤,率领孩子脱离出来,走进新教育圈子。表面上是在替自己抗争,其实也是在为别人抗争。只有我们这样为自己抗争的家庭越来越多了,体制教育的真正改革才会开始,就会有更多的家庭、孩子受益。

3、吸取王阳明先生多病早亡的教训,坚持锻炼,控制饮食,练就一副铁身板,加大学生运动量和内家拳功夫的练习,练好他们童子功,让运动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学好道医学,每个人都学会基本的自愈疗法,自己做自己最好的医生,做自己健康的主人,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第五篇: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拿到这本书时,真不知从何谈起,深感自己才学疏浅。随手翻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者度阴山,让我随之联想“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语,这位当今的“历史奇才”对中国明代的全儒大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的分析,让我不得不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其中的哲理,只能感知一二。

为此,我找寻了明代王阳明先生的相关简介,在其家乡浙江余姚,他本人则是一位人人敬仰的杰出乡贤。了解了王阳明先生在历史上能文能武,独创心学,打起了挑战传统程朱理学的旗帜。《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还是唯一一本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呈现王阳明传奇人生的传记: 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心学》更是是明代的一盏思想明灯,且默默地影响着后世。他的心学秘诀浓缩为一句话----知行合一,翻译成今天的话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个提法,在王阳明那个时代绝对是挑战权威、颠覆传统的异端。

阅读中,网上一博文的例子让我借用分享: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凡是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二个先决条件。一是确立正确的目标,二是找到正确的路径,二者缺一不可。其中,确立正确的目标看起来似乎相对容易,但要找出正确的路径比较困难,尤其是找到最佳路径(成本最小,收效最大)则更是难上加难。有时候,正是因为找不到正确的路径,反过来证明之前所确立目标的不切实际。也就是说,一切对于目标的动摇,根源还在于路径选择的困难上。也就是说,归根结底,“道路”二字可拆开来理解。“道”就是正确的方向,人们对它只是探索和追寻,但它却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就是说,对真理只能选择去认识和感知,但不能妄想去创造或创新真理。以上文中富含哲理性的言语让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中。

习主席推荐6次的哲学理念,公务员们争相购买!首部全面解读知行合一哲学理念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由于当今社会的浮躁,应用在工作、生活中,是怎么个样子呢?文中提到王老先生 “在事上磨炼”,他主张道德佳养要紧密同日常生活联系,“在事上磨炼。,才能落实 ”知行合一"。这些道理不正是应该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一一落实的吗!

下载浅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读后感[大全]

    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读后感 记得以前在看《明朝那些事儿》时,当年明月对王守仁推崇备至,花了很多的笔墨写了阳明心学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对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做了传奇式的描写。......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一书有感 今年暑假,草草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一书,对王阳明的生平与其提出的“心学”有了粗略的了解。在王阳明看来,一个人能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

    王阳明和他的“知行合一”思想

    王阳明和他的“知行合一”思想中国传统士人之三不朽者 —— 立德、立功、立言。据说,历史上能做到这“三不朽”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曾国藩只做到了半个“......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共五篇]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知”即良知,它与生俱来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人们可凭良知判断是非善恶;“行”即行为,是指人们的为人处事。“知行合一”就是凭内心的良知去做事。......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共5则范文)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文|大山洞社区服务中心 刘新萍看了《知行合一王阳明》,方知“知行合一”的内涵,首先先了解王阳明,王阳明被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1000字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1000字周星星在这个日益浮华,物欲横流的年代里,我们的内心有太多的困惑与迷惘,让我们看不清前进的方向,而当我们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或许应该收拾心......

    王阳明“心学”感悟:保持本心,知行合一

    保持本心,知行合一 王永雷近读《明朝那些事儿》,不得不提王阳明。阳明先生不但创立“心学”,将儒家哲学推向新的高度,还开创书生领兵的先河,战功彪炳。 阳明先生认为“心外无物......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体会(共五则范文)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体会 县广播电视台 刘晓兵近日,阅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感触很深,这本书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也在这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