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阳明讲稿
《四明鸿儒王阳明》讲稿
张实龙
(2012年3月26日下午
校图书馆报告厅)
诸位,下午好!我的讲题是《四明鸿儒王阳明》。於院长对我说:“张老师,你来讲王阳明吧!”长者之令不敢辞,于是我欣然接受。我知道於院长在我们这个“地方文化进校园”的系列讲座中,特地安排一讲来讲王阳明,是有良苦用心的。王阳明对于我们太重要了。王阳明对宁波文化有重大影响。前两讲陈书记讲宁波的历史变革,戴老师讲宁波帮的发展变化,都讲到阳明心学的影响。可以说,不懂得王阳明,就不能真正明白宁波文化。阳明心学还具有全国影响。王阳明曾在贵州龙场悟道,曾在江西传道。他的学生曾将他的学说带到北京、徽州等全国各地。可以说,王阳明是近五百年来,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王阳明思想还影响到国外。清朝初期,宁波人朱舜水将阳明心学带到日本,直接催生出日本明治维新。阳明心学对朝鲜半岛也发生着巨大影响。现代社会仍有不少人对王阳明表示相当的尊重。蒋介石在日本期间,看到电车上很多日本人都在看王阳明的《传习录》,看一会,闭目沉思一会。他大为震惊,于是开始阅读《传习录》,并崇拜王阳明。全国各地许多城市都命名有阳明路。宁波大学建有阳明学院和阳明班。在座诸位都是与宁波有缘的人,要么是宁波人,要么将来要在宁波工作,至少都有在宁波学习的经历,我们应该知道王阳明。一个人不了解孔子,他不配做中国人;一个人不了解王阳明,他称不上是与宁波有缘的人。
我于2001年来到宁波,来到浙江万里学院。我记得当时就有一个朋友告诉我,说宁波是我国东南文化兴盛之地。因此,一到宁波,我就陶醉在宁波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中。我先是研究余姚的黄宗羲,接着研究慈溪的杨简,同时也研究王阳明。我所接触到的阳明心学,只是一些皮毛,但是仅此一些皮毛的东西,也深深地影响着我的人生,它改变了我对事物的一些看法。我觉得阳明心学对我的生活对我的工作很有用处。因此,当於院长提出让我来讲王阳明时,我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我想贡献出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借此机会从你们那里得到一些印证。
我要讲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王阳明的故事;第二,王阳明的学说;第三,王阳明的意义。我们首先来讲:
一、王阳明的故事。大家可以从王阳明的故事中,看出王阳明有着怎样的人格。中国古代学术主要是讲如何做人,是讲如何安身立命。中国古代每一个思想 1 家的思想背后,都挺立着一个真实的生命。孔子思想之所以影响深远,很大程度上与孔子的人格有关。因此,我们讲阳明心学,首先就要来讲王阳明的故事。
1.王阳明的名字号。王阳明本来叫王云。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王阳明的祖父叫王天叙,他是一个类似于陶渊明、林升这样的隐士;王阳明父亲叫王华,进士出身,是中央政府里的一名官员。王阳明的母亲郑夫人怀孕十四个月,才生下王阳明。王阳明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祖母岑老夫人做了一个梦,梦见神人驾着祥云,吹着仙乐,送一个小孩到她怀中。一梦醒来,那边王阳明呱呱坠地。于是他的祖父就给他取名王云,王阳明出生的房子后来也叫瑞云楼,就在王阳明故居里边,大家有机会到余姚旅游,可以去参观。
王阳明自出生以后,一直到五岁,都不会说话,家里人特别着急。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气度不凡的僧人,他用手摸着王阳明的头,说了八个字:“好个孩儿,可惜道破。”我们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文化里,风从虎,云从龙。龙是帝王的象征。神僧说“可惜道破”,那意思是说,看王阳明的命相,本来可以做宰相甚至皇帝的,王阳明取名“云”,是道破了天机,就不行了。王阳明的祖父是聪明人,一听就明白,马上改名为王守仁。取名“守仁”也是有典故的,它来源于《论语》,孔子曾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古人名与字是有联系的,王阳明取名守仁,能守仁自然就安。王阳明之所以有一个阳明这个号,是因为他长大以后,在绍兴阳明洞看书学习,后来又在此创立阳明书院,广收门徒,所以大家称他为“阳明子”。
2.从小立志成为圣贤。在王阳明十岁的时候,他父亲王华科举考试中了头名状元,在京城做官。于是第二年,他的祖父王天叙便带着他前往京城。祖孙二人路过金山寺时,王阳明的祖父与人喝酒赋诗,诗未成,十一岁的王阳明便吟道:“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当时人都是啧啧称奇。王阳明曾问他的私塾老师:“何为第一等事?”塾师说:“惟读书登第耳。”王阳明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王阳明十五岁在北京,他三登居庸关,有经略四方之志。在余姚读书时,王阳明的几个兄弟和妹夫,与他在一起学习。其他人都自叹不如他,说:“彼已游心举业外矣,吾何及也!”
3.新婚之夜不见新郎。王阳明十七岁结婚,他娶的是一位诸姓女子。过去男子结婚有六礼,其中有条是“亲迎”。他的岳父当时是江西布政司参议,所以王阳明是到江西南昌完婚。结婚当天,王阳明偶然进了一座道观,见一道士在那里趺坐。便与道士谈起养生之术,与道士相对而坐,竟然忘记回家,还是第二天早晨岳父派人将其找回来。王阳明在岳父家呆着无事,看见其岳父办公室有几篚纸,他就拿来练书法。等他回家之时,几篚纸都写完了,而他的书法大有进步。
4.落第写《状元赋》。王阳明二十二岁时参加会试,结果落第了,有不少人来安慰他。当时宰相跟他开玩笑说:“这一科你没有考中没关系,下一科你肯定可以得中状元,何不现在就作一状元赋。”王阳明听说以后,悬笔立就,周围的人都暗暗称奇。这一方面说明他才华横溢,另一方面表现出他豪迈的性格。与他住同一宿舍的人,也没有考中进士,始终觉得抬不起头来,王阳明安慰他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而动心为耻。”
5.两次走火入魔。王阳明既然立志要成为圣贤,就开始注意在这方面下功夫。当时最流行的是朱子的格物致知之学,明朝政府也是将朱子的著作作为科举考试指定的参考书目。王阳明二十一岁时,参加乡试取得成功以后,便来到京城他父亲王华的身边,准备参加第二年的会试,他尽可能地阅读朱熹著作,下决心按照朱熹的方法来下功夫成为圣贤。朱熹的学说被称为理学,他认为万物都逃不了一理,人应该即物穷理,今日穷一理,明日穷一理,积累多了就会融会贯通。王阳明见他父亲官署里有不少竹子,就对着竹子沉思,想求得竹子之理。几天下来,弄得筋疲力尽,最后病倒了。他认为自己还没有做圣贤的缘分。到了二十七岁,王阳明又按照朱熹所说的“循序致精”来用功夫,但总觉得事物之理与人之内心不能合二为一。他为此想得头疼,终于旧疾发作。从此王阳明对于朱子之学发生怀疑。
6.龙场悟道。王阳明二十八考中进士,然后就在京城做官。王阳明三十五岁时,明武宗继位,宦官刘瑾当权。当时有两位大臣由于提意见而被关到监狱,王阳明为救此二人上疏,得罪了刘瑾,也被下到监狱,遭到四十廷杖后,贬往贵州龙场驿去做驿丞。王阳明先到杭州,刘瑾派人跟踪,王阳明担心遭遇暗害,便跳进钱塘江以逃脱,然后搭乘商船到了舟山,船遇大风,一夜飘到福建。夜里他扣打一寺的山门,寺内和尚故意不开门。王阳明只得来到一个野庙,就睡在香案之下,此处正是老虎之窝。半夜老虎回来,竟然不敢入窝。天亮以后,那伙尚以为王阳明必为老虎所害,他好收捡行囊,见王阳明仍在熟睡中,大吃一惊,于是邀请王阳明入寺。王阳明辗转回到杭州,直到三十七岁,到贵州龙场。那时的贵州虫蛇野兽经常出没,树林间多有瘴气,周围多是亡命之徒,跟随王阳明而来的仆人都生病了,王阳明反过来做饭烧水服侍仆人,还要唱浙江的民间歌调来安慰仆人。此时刘瑾仍然想算计王阳明,王阳明为自己做了一个石棺材,对自己说:“吾惟俟命而已。”他每天只是端坐静虑,想:“圣人要是在我这种情况下,不知要做何选择?”有一天,他突然明白:“我的心本来就是圆满自足,何必还要向外探求?”他将自己的想法对照儒家经典,无不吻合,从此他建立起他的心学理论。
7.建功立业。王阳明龙场悟道以后,便到处讲学,广收门徒,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学说,并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刘瑾垮台以后,王阳明得到重用,先后被任命南赣、汀漳等地的巡抚。他曾做过两件大事,一是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二是安顿了江西、福建、广东等地乱民。这两件大事充分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王阳明五十七岁时,不幸死在他回家疗养的途中。中国古人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中国历史上能将此“三不朽”都占全着的人,是很少有的。就连孔子也有缺憾。而王阳明却将此三者占全了。正是由于王阳明所建立的功业和他个人的人格魅力,使他的学说传播得广泛而深远。
综观王阳明的一生,我觉得他身上有两点最值得我们学习:一是志存高远。人就怕不立志,只要立志,就有了人生奋斗目标。立一个什么样的志向也很重要。王阳明是立志做一个大大的人。二是不断进取。王阳明虽然只活了五十多岁,但他一生从没有停止过追求,他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为什么说王阳明的志向高远,为什么说他是在提升生命境界,下面我们讲王阳明学说,将要做一个说明。
二、王阳明的学说。阳明心学内涵丰富,但总括起来就只有三个字,这就是“致良知”。要理解“致良知”,我们需要弄懂两个问题:
1.什么是“良知”?“良知”这个词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由此可见,“良知”就是人本有的潜能。王阳明所说的“良知”包含两方面内容,即万物一体和知是知非。那么,如何来理解万物一体呢?我的手、脚、头、心都是连成一体的,我的脚碰着石头了,我的心就发慌;我的手指头害疮了,我的头就会发昏;反过来,我们头痛的时候,手脚也不会听指挥。由此可见,连成一体的事物是相互影响的。母亲与自己的孩子本来是连成一体的,孩子出生以后,虽然形体上分为两人,其实两人还是连在一体的。当孩子跌倒时,母亲就心痛;当母亲生病时,儿子就发慌。因此,父母爱孩子,孩子孝敬父母,还需要理由吗?父母与自己的孩子本来就是一体。如果再想开一点,我们的兄弟姐妹也是连成一体的,我们本来就是一根藤上结的瓜。再推而广之,一个家族的人都是来于同一个祖先,我们中华民族所有成员都是炎黄子孙,我们所有的人都是来源于自然界。不仅如此,天地万物都是一个来源,万物本是连成一体,大家都是休戚相关的。
万物虽然一体,但万物之间是有层级性的。我们都知道,天地万物始终处在进化之中,进化是采用超越并包容的方式。天地间开始只是一片死气沉沉的物质世界,然后有了植物和动物组成的生物世界,再然后有了人。生物世界超越并包容了物质世界,人是依靠精神世界来实现对物质世界和生物世界的超越并包容。人的精神世界即在于人心,人心可以说是天地 进化的最高成果,它超越并包容了天地进化的一切成就。人心与万物连成一体,并且能够感知万物。当我们看到一个小孩从高楼上掉下来的时候,心就会揪起来,忍不住就会伸手去接。当我们听到孤雁的哀鸣,便忍不住伤心落泪。当我们看到被人践踏的小草,也会忍不住心生怜悯。当我们看到一件好的瓷器被打碎时,我们的心也会为之一颤。由此可见,这些东西本来就在我们心中。从这个意义上,王阳明才会说:“心外无事,心外无物。”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知是知非的问题。《大学》作为四书之一,它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前面的“恶”是讨厌的意思,“恶臭”是代表不好的事物;前面的“好”是喜欢的意思,“好色”是代表美好的事物。前面我们说过,人的生命是天地进化的最高成果。人生命中就具有这样的本能:不好的事物使人感到不舒服,人自然而然就讨厌;美好的事物使人感快乐,人自然而然就喜欢。我们走进厕所都会紧煞眉头,没有哪一个人说我就喜欢厕所;八九月份,我们的校园里丹桂飘香,我漫步在校园里,一闻到桂花的香气,就忍不住猛吸几口,感到心旷神怡。人人都欣赏漂亮的姑娘,英俊的小伙子。如果有一个男人说,一个漂亮姑娘从我面前走过,我心如死水,波澜不惊,那我要说这个男人心理有问题,他是一个反应迟钝的人。由此可见,当我们心里喜欢或者讨厌一个事物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已经做出了价值判断,判断这个事物的是非美丑。
请大家不要怀疑自己的这个本能。生物学家告诉我们,就连简单的节肢动物,也知道趋利避害。我们的生命也有这样本能,它在我们接触事物过程中,就给我们做主。我们看到一个人脸被烧的伤疤,我们便不忍心看下去,因为生命在那个人脸上,没有得到顺利发展,而是受到阻碍。我们看到一个小孩从楼上掉下来,由于移情的作用,就仿佛我们自己从楼上掉下来,我们担心、害怕、恐惧,这就是恻隐之心,我们本能地伸手接住小孩,避免惨案的发生。当我们看到从石缝里钻出来的小草,或者远处挺立的青松,我们为什么会肃然起敬?因为它们给我们展示了生命的伟大。当我们为人处事时,正是觉得心安,然后觉得自己做得有道理。因此,王阳明说:“心即理。”
总之,王阳明的良知包含两方面内容:万物一体和知是知非。也许有同学会说,既然人人本来就有如此良知良能,万事万物本来就在我的心里,我心本来就可以判断是非,那么好了,我也不用上课、读书、学习,一出生就是一个圣人。我要告诉大家,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是人人具有的潜能,它不是现成的,还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荫来开发它,利用它。王阳明开发了它,利用了它,所以他说万物一体,人心可以知是知非。这是达到王阳明的境界,然后才能说出来的话。一个人境界不同,看待事物的意义是不同的。比方说,不会开汽车的人,总觉得考驾照是多么难,好多次都不能通过。而会开汽车的人,就觉得开 汽车是最容易的事,他们开汽车时人与汽车已经融合为一体了。同样的,象棋水平差的人,怎么也看不懂象棋高手下的一步跳马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境界问题。
以我看来,王阳明的良知,是一种更高级的思维,是神性思维,它超越并包容了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这似乎说得很神秘,还是让我举例说明吧!神性思维并不神秘,就潜伏于我们的生命之中,有时会与我们不期而遇。看着夕阳下的村庄,我们有时会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说的静谧之中。听着美妙的音乐,我们有时会觉得自己就是流淌的音乐本身。乒乓球运动员打球,有时达到忘我境界,浑然无觉地挥动球拍。画家创作艺术作品,有时达到疯巅状态,一气呵成地完成自己作品。从这些体验中,可以看到神性思维的踪迹。神性思维似乎是灵光乍现,难以掌控。但更多迹象表明,依靠理智的探索和艰苦的磨练,人更容易进入到神性思维之中。我们应对神性思维表示相当的尊重,它确实是比理性思维更高级的思维,许多创造发明均来于奇思妙想,许多英明决策皆源自灵光乍现。
前文我们说过,天地进化由物质到生命再到精神,进化既然已到了精神世界,那么它仍然还要继续,也就是要在精神世界里实现超越并包容。中国古代许多仁人志士,都立志想要成为圣贤,实际上就是想在精神世界里实现超越并包容。也就是进至到神性思维领域。孔子说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是在顺应天地之进化,是在推动天地之进化。孔子最后“从心所欲不逾矩”,是用心而不是用脑,这就是神性思维。王阳明立志成圣成贤,他实际上与天地进化是相合拍的,所以我说他立志高远,说他是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
2.如何致良知?既然人天生具有良知这样的潜能,那么我们就应该将其开发出来。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就是要开发人的良知。致良知有两层意思:一是让良知呈现出来,二是将良知推广到事事物物上。其实此两者是合二为一的。如前面所言,人的生命本来就具有良知,即包有万物的能力,即知是知非的能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被外物引诱,或者内在欲望的刺激,而使我们这种本有的潜能被遮藏起来。那么我们就应该将它找出来。举一个例子,有不少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常常夜以继日,导致生病,甚至有生命危险。其实在游戏过程之中,我们的身体曾多次向我们提出忠告,饥饿口渴、腰酸背痛、眼睛干涩等,这些都是不祥的征兆,可惜沉浸于游戏中的人们,常常忽略来自内心的声音。有些人喜欢贪恋被窝,周六周日总要睡到十来点。其实我们知道,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自我展示。越是贪睡,人就越是乏困无力,萎迷不振。象这样丢失良知的人,只要稍微反省一下自身,就可以发现自己的良知。现代人总喜欢将自己的日子填得满满的。人们在吃饭时看电视,上厕所时玩手机,走在路上也要听一个VCD。我们仿佛有说不完的话,有见不完的人,有做不完的事,有挣不完的钱。现代社会里,外在的引诱实在太多,我们每天总是忙忙碌碌,但又不知道忙些什么,我们的精神如孤魂野鬼,到处飘荡,无所依托。我们应该花一点时间,使自己有一些空闲,使自己安静下来,能回到我们的心灵老家,注意体会我们内心的感受。这里面有我们本来就有良知。
王阳明所说的良知,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它就在我们日常应用之中。举一个例子说,当两个熟人在路上不期而遇,大家一面交错着走过去,一面相互打着招呼,就在两人相视一笑之中,两人的生命有了一次短暂的交流,从而验证了彼此在对方生命中的位置。这就是良知,一切顺其自然,都是发自于生命的本真。大家彼此都心情愉快。听从内心的呼唤,不要掺杂一些什么别的东西。我曾经遇到这样的一位同学,我教他课时,他每次见到我时都能笑脸相迎;后来不教他了,我们见面了,本来我想同他打声招呼,但他却高傲地抬起头,眼望着天空走过去了。生命本来就如同流水一般,但是生命流到这儿却被堵住了,弄得大家心情都不愉快。
再举一个例子,当我们回到宿舍的时候,发现我们的宿舍零乱不堪,看到以后便有不舒适的感觉。那么,就顺其自然,将宿舍整理一番。这就是我们的良知在起作用,这就是在倾听我们内心的呼唤。如果你认为:我整理宿舍,同宿舍其他人沾了便宜,我吃了亏了。这种想法就是错了。前面我们说过,生命在于运动,生命重在展示。花的美丽只有在绽放中才能体现,植物的生命只有展示为根干枝叶才能显现。当我们将自己的生命力展示出来的时候,我们会感到由衷的愉悦。而且与此同时,我们还在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
人难免犯错误,知错能改,也是良知的一种觉醒。王阳明认为人们对待错误最可怕的有三种态度:一是浑然不觉,有错而不知错。有诗说这种人是“盲人骑瞎马,半夜临深池”,你说可怕不可怕。二是明知有错,就是不改。这种人认为,反正人都会犯错误的,然后就自己原谅自己。三是有错能改,但总是纠结于过去错误,总是在后悔的阴影中挣扎。最好的态度是知错就改,顺其自然,追求当下的合情合理。
王阳明所提倡的致良知,就是如此将良知推广到事事物物上。我们要时刻倾听内心的呼唤,始终保持我们一颗敏感的心,争取每时每刻都走在正确的大道上。王阳明的学说,还有其他内容,如知行合一等。今天就不多说了。以下简单地谈谈王阳明对于我们意义。
三、王阳明的意义。根据我的观察和体会,我以为我们认识王阳明有以下三个意义: 1.做自己的主人。现代人似乎最张扬个性,最有唯我倾向,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东西 都敢吃,什么事也有人做。但是我觉得现代人恰恰缺少的是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人翁精神。有些人有了电脑,就被电脑所控制;有了手机,就被手机所控制。有人买了房子,就成了房奴;有人生了孩子,就成了孩奴。我认识一位女教师,特别喜欢买皮鞋,买了也不穿,就是放在家里,家里有几十双皮鞋,但她又不准备搞皮鞋收藏,她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看见皮鞋就有购买的冲动。学习王阳明心学,我们知道人应该让自己的生命做主,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就能保持人的主体地位。
2.做一个明白人。所谓明白人,就是明确知道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并且为达此目的,知道自己要有哪些步骤,知道自己此时此刻应该做什么。天地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人要时刻做一个明白人,就应时刻保持自己的敏锐的知觉,这就是让我的良知时时呈现。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就是一个矛盾的人,一个糊涂的人。白天里看到美食,他忍不住狼吞虎咽,但是他晚上又跑到药店里,去买减肥药。我们不能做糊涂人。
3.做一个用心人。一般人都是用脑思考问题,用脑思考问题采用的是理性思维。用心的人,是将整个生命投入其中的人,采用的是神性思维。王阳明是教我们用心思考的。举一个例子吧!一个女士要找一位丈夫,如果她用脑思考,她会给男方分项打分,包括房子、像貌、收入、地位等,然后来一个比较,从而做出选择。如果她是用心去思考,她不是不考虑以上的因素,但她更多的是去寻找自己的感觉。
第二篇:王阳明-读后感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一个人单独前行,没有太多的负担和包袱,走起来没有太多的顾虑,也不用在意他人的感受,只要自己开心了舒服了就行,私欲已经完全笼罩身体,所以可以走的很快,步伐渐行渐远,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自己,甚至后来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一个团队里面必定有各种各样的性格的人,每个人的性格或者都是不一样的,做起事情来的风格也是不一样的,组合起来特别的复杂和费劲,其中还要去调和里面的人际关系,尚若能把大家的心志磨合到一起,激发各自的长处,协同作战,形成一支强大战斗力的队伍,披荆斩棘,一路前行,最终会取得骄人战绩。
在人生前进的征途中,我们需要真心的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一路同行,在道义方面相互砥砺,对于过失能给予劝诫,及时弥补发现我们的不足之处,学习他人的长处,调整状态和发展路线,更好地大踏步前行。只要我们坚持内心的善良,回归内心深处的明灯,裹挟他人修为自我,磨炼自我,去私欲,思利他,开展有良知的知心之行,我们才能看清自我,看清他人,看清社会,找到支撑我们壮烈前行的豪言壮语。每人都要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自我力量,众人举火,合力同行,向善之路,才能走的很远,我们才会大行其道,彰显时代发展主旋律。
在团队发展中,我们每个人首先都要信心,充满正能量,互相裹挟,全力以赴。信心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是我们破除一切艰难险阻的钥匙,有了信心,我们达到了成功的一大半了。而且这种信心要随着任务的进程不断加强,直至深入到潜意识中。同时大家要集思广益,做好战术计划,利用大家每人的长处,激发各自的潜能和优势,寻找突破点,把大家的心牢牢栓在一切,同舟共济,我们一定会变为战斗力很强的队伍,攻克一个个堡垒,取得最后的胜利。
第三篇:浅论王阳明及其心学
浅论王阳明及其“心学”
陈云君
2013年1月10日(根据录音整理)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陈云君先生
各位同事朋友,一年半以前,我曾在异域同诸位分享过一些学习心得,这次承蒙厚爱,邀请了我再做一次讲座。本人一介书生,承蒙先人余荫,虽有一些生活和学习的感悟,但自认为不足以为人师,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所以我今天坐在这,面对各位,心里仍怀忐忑。
一、精进人生,从聪明到达智慧的彼岸
若从人所处的状态对人群进行分类,一种是痴呆状态,很少;一种是正常状态,很多;一种是聪明状态,不多也不少;一种是智慧状态,极少。在座的各位,以我70岁阅人的眼光来分析,大家大多应该属于聪明状态,甚至有一部分人处在智慧状态。我是教师出身,作为老师,真的不懂什么叫真理,但我懂得通向真理的路。老师能不能走通这条路,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也不知道,我认为老师仅仅是一个职业,并不比任何人优越。我几十年来除了教书并无他长,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指引,把平庸人士引入聪明的境界。我在近二十年与巨赞法师的接触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够引导处在聪明状态的人士走向智慧之路。智慧之路能不能被引进去,我不知道,但我会尽力而为。
聪明是有限的,智慧是无限的。聪明在耳、在眼,眼谓之明,耳谓之聪。通过耳听眼看,能够正确分析事物,得到正确的结果,此谓之聪明。智慧,即扫心。智慧的人会经常用一把笤帚清扫内心,使心智永远处在清明、明白的状态当中,故智慧境界,极其难达到。所以,我期望能够通过学佛、学道,再经由我的本行学儒,从而用儒释道的方法,带领大家由聪明境界逐渐认识、接近智慧境界。在智慧境界之上,还有一重更高境界,据我对在座诸位的了解,起码有一两位已接近此境界,叫做“圣言量”。什么叫做“圣言量”?就是指佛的智慧,释迦摩尼佛的智慧、言语、见证以及给我们的开示,都是“圣言量”。举例来说,2012年12月21日号称世界末日,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我认为就个体来说,末日天天存在,不是12月21日这一天,而是每天都存在末日,为什么?因为每一天都有人离开这个世界,对他来说那一天就是他的末日。对个体来说,每一天也都是新的开始,所以就世界末日与世界重新开始这个问题,若我们立于智慧境界、立于“圣言量”这个视角审视,本来可以不予追究。所以,很多电视节目经常说世界末日是不科学的,这个问题不要用科学解释,每天都是末日,每天都是开始。
一个智慧的人,早上起来读《金刚经》、《普门品》,为什么?为“立”。释迦摩尼佛教导我们,早上要“立”起来,要努力工作,认真对待每一天,当一天结束的时候,你打开《金刚经》,对自己说今天所作一切都不要想了,不要考虑了。倘若睡不着觉,为今天做错一件事而气恼,或者为赚到一百万而高兴,那我认为你还没有进入智慧境界,你只是在聪明的境界徘徊,所以正确地区分人的这四种状态,我认为是我们正确处事的前提。这些话作为我讲王阳明的前言。
二、以史为鉴,立德立功立言的两个半完人
在会前曾给大家推荐了四本书,一是王阳明所著的《传习录》,二是《论语》,三是《金刚经》,四是《道德经》。《论语》、《道德经》、《金刚经》这三本书,我都研究很长时间了,四十年来,我大约没有离开过其中的两本,一本是《金刚经》、一本是《论语》,我自认为至今研习还不够的是《道德经》。王阳明的《传习录》是《论语》、《孟子》、《金刚经》、《道德经》的中和。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说法:“立德立功立言”的完人有“两个半”,王阳明是其中一个,另一个是诸葛亮,还有半个完人是曾国藩。诸葛亮是一介书生,以一己之力促成三国鼎立,为什么他不能一统天下呢?因为刘备,尤其是刘禅根本就没有当帝王的资质,所以诸葛亮也抱憾终身,未能兴复汉室。但诸葛亮能够三分天下,已是“立德立功立言”,诸葛亮从来功不震主,他知道,君使臣以礼,臣侍君以忠。司马懿五路大军攻击蜀国之时,诸葛亮接连几天闭门不出,朝政大乱,人心惶惶,最后刘后主亲自登门拜访,适时诸葛亮手拄着拐杖在花园中赏鱼发呆,刘后主便在其后不忍打扰,等到时机叫声“相父”,诸葛亮回头一看,是后主,马上扔掉拐杖,匍匐在地。一个小孩子,一个伟人,足见诸葛亮臣品。后人将诸葛亮的文章、兵书、奏折编辑成《诸葛亮集》,其有两句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叫做“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所以诸葛亮是“立德立功立言”之完人,然后就是王阳明。曾国藩为什么是“半个完人”呢?《曾国藩家书》是一部典范式的著作,历代领导人对曾国藩评价很高,他后半生在处理与洋人的关系上欠妥,所以史书认为他是“半个完人”。诸葛亮这个完人我们今天暂且不讲,曾国藩这半个完人也不讲,今天就主要讲王阳明的心学。
三、心学之起源 ㈠ 王阳明的生平概况
1472年,王阳明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1529年在江西南安去世,享年57岁。王阳明5岁才会说话,到10岁的时候,王阳明父亲高中状元,此后王阳明认真学习,22岁成为举人,29岁中进士,在22岁到29岁这些年间,他潜心研究儒释道的学问,结婚当日,竟然为了与相谈甚欢的老道一同打坐而彻夜未归,可见其对道学研究之忘我。
佛教的观点是人修行在三个境界中好修:第一个境界,病人好修;第二个境界,穷人好修;第三个境界,没有自由的人好修。因为钱多容易做坏事,而穷困不能;有病想做坏事,但无能为力。王阳明恰恰在中进士之后,因身体原因回家休息几年,期间他精研道学,几次想去入空,但是还是不能忘记红尘。到31岁的时候,他开始精研佛教,与高僧论佛谈道,深入研究了儒释道学问。弘治十八年,王阳明37岁,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继位时年仅17岁,以刘瑾为首的八个太监把持朝政,嚣张跋扈,时人谓之“八虎”,王阳明因上书仗义执言,被廷杖四十后发配贵州龙场做驿丞驿长。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忽然有了顿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㈡ 从儒学演变看心学地位
一般认为,儒家有三变。孔子讲授儒学,孔子学问能够包容,具备治理天下、拯救人心等许多优点。秦亡汉兴后,发展到汉武帝,他为了给自己大权在握、唯我独尊寻找理论根据,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大大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董仲舒固定了“君权天授”理念。儒学从此以后才被当作唯一的治国学问,直至君主专政制度彻底结束。因此,儒家从孔子到董仲舒为一变;到宋朝有程颢、程颐二兄弟,加上朱熹的理学为一变;理学到王阳明心学又为一变。
我认为,儒家应有四变:第一叫原儒,就是初始的儒家;接下来是董儒,把儒家便成了术;朱熹理学是朱儒;然后王阳明的心学。我认为儒家到了现在,依旧没有离开这四变,依旧是以这四变来作为儒家的根本代表。
㈢ 儒家心学起源于陆九渊
王阳明在日本、新加坡、韩国被视为圣人,尤其是日本人把王学视为经世治国之学。在讲王学之前略谈理学,中心思想就是皇帝是天之子,认为君父合一。董仲舒把父亲和皇帝合二为一,孙中山把皇权思想和老师合二为一。
朱熹理学认为,人类应该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公与私的对立,天理是公,人欲即私,天理是善,人欲是恶,合乎道理的就是天理,循个人私欲的就是人欲,朱熹认为灭尽人欲然后循道而行即为存善。但人心要完全服从道心有很大的难度,人心只考虑个人需要,不考虑是否合理,存在着这种矛盾。
陆九渊认为,一个人如果想做到“存天理、灭人欲”,就必须是从人心入手,如果人心能够向善,能够自我约束,这人自然会存天理。陆九渊解释宇宙两字,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我们想到宇宙的时候,用心来形容,宇宙跟我们有无关系都只是与我们的心有关,万物具备于我心。陆九渊首先提出了心学,这在朱熹时代已经开心学之先河,可惜没有成功。
㈣ 王阳明心学之根基
对陆九渊而言,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的思想还没有跃出儒家之外,还没有跃出孔子之外,儒学认为佛家、道家都是旁门左道。王阳明为什么能完善发展心学?因为王阳明有三学之根,即儒释道。从唐朝之后中国的学问只谈儒家不谈佛学,就不全面,因为佛家虽是进口学问,但同儒家结合得很紧密。王阳明的思想严格遵循孔孟以来的正统原儒,在此基础之上又融汇佛家,还有道家,甚至有兵家。所以王阳明以自己三学的基础创立了真正的心学。我认为,理学让人从明理角度考虑去恶存善,而心学是让人认识自己的内心,自觉地向善除恶,这是我给理学和心学的区分界线。
王阳明对佛学认识很深,禅宗的认识抓住了根本,王阳明有一句话叫明心见性。禅宗如果学好是思辨之学,可以超越本身的思维。王阳明有句话:“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王阳明所提倡的心学,不是单纯的儒学,而是儒学与禅宗水乳交融的产物。
㈤ 王阳明心学之精髓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在于“知行合一”,其中有两个要点:一个是知行合一;还有一个就是良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心学”理论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观念,他认为有且只有“良知”是人之本性,人如果有良知,就可以判断善恶是非,向善去恶。
一个人有了“良知”,再“知行合一”,我认为就接触到王阳明心学的门槛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为人上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儒家讲 “内圣、外王”。“内圣”就是内里完善自己,达到正气凛然、不怒自威的仪表气度。作为一个领导没有威严,没有让人有望而却步的气度,那就是“内圣”没有修为好,其原因就在于对自己的“良知”和“知行合一”没有一个很好的体会。
四、心学之思辨
㈠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大文案,他当时对荣辱得失已有深刻的认识,但对生死还没有悟透,为了更好地参悟生死之道,他命人以石制棺,坐在棺上悟道六七日后,突然超脱意念,达到顿悟境界,他总结凡事欲深究就要跳出“事”之外。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如果知道“圣人之道,我心自足”,在极度入静状态中就会找到“良知”。
释迦摩尼说过,众人皆同,只是众生被尘土蒙蔽,而他拭掉了尘土而已。禅宗有一个关于六祖惠能和神秀的著名故事,五祖弘忍让其写偈子以展示修行所悟,神秀写道:“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意思是把我们身体修炼成世上最干净的菩提树,把心修成像镜子一样明净,每天擦拭,不惹尘埃。六祖写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比可以看出,六祖是大悟、是顿悟,他的境界是通过一生一世的践修所得,所以才能写出上述偈子。因此,没有践修的基础,就不能理解六祖的顿悟,就像我们没有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博士生的学习过程,就不能理解更高层次的学问。
再举个例子,我六叔陈寅恪,他精通14门外语,有100万字著作传世,被认为是近代中国第一学者。他出国留学18年,没拿一张文凭、一个学位。后来清华大学要成立国学院,需要组成四大国学导师,聘请到了梁启超、王国维和赵元任,三者都是顶尖人物,但尚差一人,梁启超推荐了陈寅恪,为此还与清华校长有过一番舌战。校长说:“陈寅恪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怎么能连这些都没有呢?”梁启超说:“没有学衔,没有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啊?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陈寅恪是四大导师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但教授都来听他的课,因此被誉为“教授中的教授”。
㈡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能够知悉圣人之道。王阳明认为,圣人之道,本性自足,勿需向外索求于事物之理。陈寅恪等大学问家,表面看似司职具体某一件事宜,实质在救心。例如,毛泽东上过战场吗?但他指挥四大战役,运筹于帷幕之中,决策于千里之外,毛主席如果不是救心,不是有自己的良知,不是有知行合一,试问四大战役怎能取得胜利?!
“救心”在心学中叫“致良知”,就是说其实我们做每一件事的时候内心都会判断对和错,但是出于私欲会压制内心的判断;致良知就是让我们坚持内心的判断,持之以恒就会让良知做主。就某一件事而论,致良知能够高屋建瓴地给予我们指导。
关于“知行合一”,举两例子,比如现代人要研究作诗,其研究诗的理论而不是研究诗的本身,这就是向诗中求诗,诗的本身在心,向心求诗。另一则例子是现代人把伦理变成了伦理学,不向心求伦理;现代人把教育变成教育学,不向教育心理去求教育,从教育学中求教育;现代人把宗教体验变成宗教研究,不在宗教中体验宗教;现代人把智慧变成了学院派,去做学究;更有人把爱情变成了一纸结婚证书。所有这些现象都是不明白良知,不能知行合一。当然,我们要伦理学,要教育学,要宗教研究,结婚证书也不可少,但是比如驾驶飞机的机长,把飞机开平稳、开好,这就是把心用在这架飞机上,而不必去向飞机的事理当中去求心。所以,王阳明在五百年前把这些理论分为教条和心学,心学最根本的敌人是教条,教条的对峙者是心学。王阳明的心学最有实用价值的是良知。孟子曾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认为无此四心者不足为人,所以王阳明的良知是建立在这“四心”之上,他的“致良知”洞悉了本源。
1519年,居住在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举兵叛乱,组织了十万大军,顺江而下,势如破竹,准备一举拿下南京,自立皇帝。时任赣南巡抚的王阳明奉命阻击。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何谓也?王阳明心中有贼。贼在何处?即他既不是领兵的元帅,也没有得到皇帝的圣旨让他去剿灭宁王。王阳明得把心中的贼破掉,俗话“将在外,军令有所不从”。于是他采取围魏救赵战术,直接攻打宁王的老巢南昌。宁王首尾无法兼顾,只好回师救援,双方大战于鄱阳湖上。在短短30多天的时间内,一场危及江山社稷的叛乱,几乎是在王阳明的谈笑之间就灰飞烟灭了。诸葛亮曾说过“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用现代话来讲则称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所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有实际作用,在这次大战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王阳明一生中有“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曾国藩对“诚”的解释为“一念不生谓之诚”,实则从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这句话中衍生而出。张载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此心者也即是诚心。
㈢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何为“亡天下”?亡一国之文化,亡一国之民族,亡一民族之民族心,谓之“亡天下”。亡一家一姓之江山,谓之“亡国”。海航也好,其他任何一个企业也好,要想做成百年企业,薪火相传,最根本的不是拼资金,而是拼文化。如果一个企业不是以企业文化为发展的最终目标,那么这个企业的生命最多在五十至八十年。日本的索尼、丸红株式会社等历史悠久的著名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些大企业的员工跳槽率非常低,这些企业文化中都有一种“家族主义”,视员工为家人,但不任人唯亲。资本主义的企业是唯资本是图,并不唯利是图,而社会主义的企业是以自己的企业为“小社会”,以自身的“一社一会”为核心。
当权者要坚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是任何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文化核心之一。如果海航的企业家们能够从王阳明的实践当中吸取到这一点,那海航集团必定会更加兴盛。王阳明的心学实践,实际上是把“儒释道兵”等百家思想汇合成海,万法归一,将人们的思维方式调整得既有效又正义。一个企业的领导人能够把员工调整得做事高效,但能否调整得很正义还亟待考证。现代人都是从历史经典中去寻找在今天看来已经不再智慧的思想,并谓之曰“古人的智慧”。我的学院宗旨是“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八个字,要求在学习古人的思想和古代的知识时,不违背今天的时代现实,在学习现代社会的知识文化时,也不随波逐流。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核心之一,就是主张在不纠缠于他人见识的同时,也不忘记自己的存在;在不忘记自己存在的同时,又能吸收他人的见识。
苏轼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王阳明认为这种“每临大事有静气”的人无一不能成大器,所以他一贯坚持孔子学生颜回说的“不迁怒,不贰过,不伐善,不施劳”。现在的人们应该安心于般若之上,各尽应尽之责任。般若就是命运,“命运”二字一动一静,“命”是定数,“运”是运作,董事长尽董事长的责任,员工尽员工的责任,要把心安在般若之上。
梵高说过:“化欲为情,极致人生”。这个“欲”是指朋友、亲人之间的欲望。比如对父母就是孝顺他们的欲望,如果不把这种孝的欲望化为孝顺父母之情,非孝也。把对父母的孝臵于情上,才是真孝。对自己家人好,对他人家人不好,是自私。所以孔子说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一个人如果“真诚至极”,又“机变至极”,能恪守自然道德,心智又能极端自由,是圣人。成为圣人有两个前提,一是能自觉地改造自己的人生,二是能自觉地改造社会,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改造自己、改造社会合二为一。
“闲时成圣,乱时成雄”,“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王阳明一生有三次大的战争,自出战以来,未曾战败。这是典型的“闲时成圣,乱时成雄”。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拿起枪来,就是英雄;国家清平时,好好工作,就是圣人。如果大家能认可并领会“闲时成圣,乱时成雄”这八个字的精髓,那么我也能有一点余兴,一些欣慰。
第四篇:王阳明名言集锦
1、是非,不用从学者的讲学中去区分,只需从自己的内心去辨别。
2、道理人人会讲,诸子百家各有用武之地,但不从心上用力,砥砺出不偏不倚、动转得势的强大心灵,即使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动作也会走形。毕竟相由心生,情随事迁。
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4、圣人这个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唯一达成共识的是,这是个操作性不高且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古往今来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可以算作圣人外,就剩下若干疯子神经病自称实现了这一理想。
5、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6、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7、书本上那些堂而皇之的价值观,言之凿凿的成功秘诀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真实需求。
8、其实,无论是在思想的影响还是在事功的建立上,曾国藩都稍逊其偶像王阳明一筹。
9、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0、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
11、不能等别人为你铺好路,而是要自己去走、去犯错,最后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12、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13、心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据,衡量是非的标准。天地间诸事诸物,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皆不出于我心。
14、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15、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16、一言以蔽之,理学与心学的区别就是“为学”和“为道”的区别。
17、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18、一个人对了,一个国家就对了。你是什么样,社会就是什么样。
19、在神州这片土地上,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扬才露己向来招人忌恨。
20、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1、人的宿敌只有一个,便是他自己。
22、一个真实的自我可以让人有效地应对真实的世界,从而完整地把握世界。一切皆因思想而异。如欲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如欲改变自己,首先磨炼内心。
23、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24、没有一劳永逸的制度,制度是有保质期的,只有不断地修补、革新,才能保证社会机器的良好运转。改革固然会伤及既得利益团体,固然会出现波折动荡,但不改则必死无疑。
25、生命就是在这喋喋不休的追问中慢慢成熟的,每一个人,无论智商高低,相貌美丑,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询问最多的问题终究是“我要做什么样的人?”
26、的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拒绝庸俗,能够灿烂奔放,但也可以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任何意义,成为行尸走肉。
27、阳明心学是炼心的学问,是乾坤万有基。王阳明之所以将国人宏大而细腻的心理图谱精确地描绘出来,就是要传达一条真理:一切战斗都是心战,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28、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没有人可以引领你,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选的,真正能改变你的只有你自己。
29、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30、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31、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32、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
33、被成功学洗脑多年的中国人应该扪心自问一下:为什么天天读曾国藩还是仕途失意?为什么日夜学胡雪岩仍然一贫如洗?
第五篇:《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建工学院工管1402班 杨慧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王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
刚上大一时,接触到马哲的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我偶然看到这本书时,却也被王阳明的心学所打动,被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服,同时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国的王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众生平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不过王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这份才能呢,坐上了这个位置又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大的利益。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其实对自己也有很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说: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