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神奇少年王阳明
神奇少年王阳明
明宪宗成化年间,在浙江省余姚县城里,有一户王姓人家。这家人的祖上是在西晋南渡时从山东琅琊迁徙过来的,在当地是非常著名的书香门第。这户人家的主人名叫王伦,字天叙,号竹轩翁,因为他极喜欢竹子,家的四周都种上了竹子,所以就以“竹轩翁”自号,是一位喜欢读书弹琴的雅士。他的儿子名叫王华,更是诗书满腹,年轻有为。但一段时间以来,这户王姓人家的上上下下,却都有些焦虑不安,因为王华的妻子郑氏怀孕已经14个月了,却还没有分娩,这不免使一家人都有些担心,尤其是这家的女主人岑氏,更是茶饭不思,一心盼望着孙子能够早早地平安降生。一天夜里,岑氏做了一个非常美妙的梦,她梦见一位非常美丽的仙人,身披霞彩般灿烂的衣裳,驾一片祥云,天空中吹奏着美妙的仙乐,将一个婴儿塞到她的怀里。她伸手去接,却不料婴儿一声啼哭,将她从梦中惊醒;而正在此时,从隔壁媳妇房中传来一声真正的婴儿的啼哭之声,她怀孕了14个月的媳妇郑氏终于分娩了,产下一位男婴。这下子可将王家人上上下下都喜欢坏了!王伦老先生和岑氏都认为,他们的孙子非同一般,那是仙人送来的;为应岑氏那个美梦中所出现的仙人祥云,王伦就给新生的婴儿取名叫“云”。伴随着新生儿的诞生,岑氏的美梦也在街坊邻居中传开了,人们也觉得十分新奇,于是就将婴儿出生的那座房子叫做“瑞云楼”。
这位出生于“瑞云楼”中的婴儿王云,就是后来的王阳明。他出生的那一天,是明朝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公历纪年是1472年10月31日。
就像中国历史上所有非凡人物的诞生都有一个非凡的故事一样,王阳明的出生同样是充满神奇色彩的。他出生的时候,是否真的有“神人衣绯玉云中鼓吹”,这件事我们是无法查考的,当然也不必过分追究。但有一点是真的,那就是这位王云长得十分可爱,他的祖父王伦与祖母岑氏,更是视若掌上明珠,倍加呵护。每当王伦在书房念书的时候,王云总是陪伴在旁边,一声不吭,非常认真地听着。但渐渐地,王家人对这位小王云又不免担忧起来,他们总觉得这位小王云与其他孩子不同,有点什么不对。因为他一直到五岁了都还不会说话,王家人担心起来,王云会不会是先天聋哑呀?但看他平时的反应,却是聪明伶俐得很,绝不像是先天聋哑的样子。但正因为如此,他的祖父王伦老先生对孙子就愈加关注。
有一天,王云与其他小孩一起在门外嬉戏玩耍,正在这时,有位僧人路过这里。这位僧人个子高大,看上去是宝相庄严。他走到王云跟前,用手抚摸着他的头,叹口气说:“多好的一个孩子啊,可惜被点破了呀!”这句话刚好被王伦老先生听到,他心中一惊,若有所悟,随即给王云改了名,将他叫做“守仁”。据说,王云改名叫“守仁”之后,马上就能开口说话了。那么那位僧人说“可惜道破”是什么意思呢?你想,依照他祖母岑氏所做的那个美梦,这小孩便是神人踏五彩祥云而遣送下凡的,所谓“天机不可道破”,可你还偏偏取名叫做“云”,岂不是“道破”了“天机”?再有,祥云的“云”(古时写作“雲”)与说话的“云”同音,“云”上面还加那么一个“雨”字头,那还能“云”吗?至于他爷爷给他新取的名字“守仁”,则是有来历的。《论语·卫灵公》载:“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智慧,他的智慧是足以使他达到某种境界的,但是如果他不能以“仁”去保守那种境 1
界,那么即使他获得了那种境界,也必定会丧失那种境界。“守仁”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希望这小孩能以“仁”去保守住他的天赋智慧。守住仁爱之心,也就守住了天赋智慧,以至于仁心充沛,使爱遍满于天下。
毫无疑问,我们今天也同样没有必要去追究王守仁是不是真的更改了名字以后就能说话了,这件事情本身的“真实性”,同样是无从查考的。这件事只不过表明,王阳明小时候与一般小孩有些不一样,五岁以后才能开口说话,如此而已。但不管如何,现在被改名为王守仁的小王云已经能够说话了,这使王家人如释重负,原先的担忧也一扫而空。而王阳明也就在一家老小的关爱之下健康成长,他的独特的聪明颖悟,更赢得了他的祖父王伦老先生的特别欢心。
有那么一天,王伦在书房里念书,王阳明也像往常一样陪伴在旁,但使王伦感到非常惊奇的是,他的孙子竟然能将他先前曾经读过的书背诵出来!王伦问他:你什么时候读的?王阳明说:以前祖父读书的时候,我就暗记在心了,只不过那个时候我还不会说话罢了。这不仅使王伦称奇,更使他为孙子的超常智慧感到骄傲,他因此也就更加坚定地相信,他的孙子真的是神人送来的非凡人才,对他更是关爱有加。
在王阳明10岁那年,也就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他的父亲王华中了状元,被朝廷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职。第二年,王华为了对父亲尽孝道,要将王伦迎请到北京居住,以便可以随时侍奉左右。王伦当然是十分高兴的,他出于多种考虑,决定带王阳明一道北上。他有几点理由:一方面,从家乡余姚至京师,路途遥远,有个聪明伶俐的小孙子在身边,不仅可以增添些旅途劳顿之余的乐趣,而且也可以使他观赏到沿途的山川风光、民情物态,可以扩展他的眼界,增长他的见识;再者,将王阳明带往京师,也能使他们父子团聚,一家三代同居一堂,更可享天伦之乐;第三点,也是更为重要的,是京师乃繁华之地,人文荟萃,冠盖如云,王阳明在那里不仅可以增加阅历,丰富知识,而且也能够接受到更为良好的教育。
于是,王伦携孙儿王阳明一同前往北京。他们一路北上,一日,行至镇江金山寺,见天色已晚,便做下榻的准备,而王伦在当地的一些老朋友则在金山寺设酒招待。皓月当空,和风习习,放眼远眺,江天一色。酒过三巡,王伦和他的老友们便不免诗兴大发,个个俯首捻须,低声吟哦,却未能成韵。而在这时候,在一旁侍坐的王阳明却随口吟道: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大家知道,现在的金山寺位于长江南岸,但在古代,金山却是与江岸分离的一个江中岛屿,它是在清朝中叶之后才渐渐与江岸合为一体的。与浩瀚的长江相比,金山只不过“大如拳”而已,但它却独立于江心,长江好像被它刺破了一般,所以说它“打破维扬水底天”。“维扬”是指扬州,镇江属于古代的扬州地域。“妙高台”在金山的最高之处。酒醉了,登上妙高台,斜靠着悬挂在妙高台上的月亮,吹奏起玉箫,雅韵绵长,以至于洞中的老龙也在美妙的箫声中沉沉睡去,这是一幅何等潇洒的图景!王阳明的这首诗,虽然文字简朴,但却气概非凡,境界宏大,而又意态潇洒。既应了眼前之景,更有奇特想象。无怪乎当时在座的各位老者听闻以后,皆大为惊异,叹为天才。其中有位老者对王阳明说: “少年人真是才思敏捷啊!我等自愧不如。你看啊,金山含月,月影婆娑,山房蔽月,水天空阔。你是否能以 ‘蔽月山房 ’为题,再赋诗一首啊?”大家可能明白了,那位老者对这位11岁少年的敏捷才思有点怀疑,担心他是不是早就写好了的,所以要现场出题考他一番。却不料王阳明听罢,便又随口吟道: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关于事物的高低大小的判断,往往取决于人们观察的视角。“山近”而“月远”,便以为山大而月小,这虽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谓“常识”,但却并不符合事物存在的实际状况。如果人们能有 “大如天”的双眼,那么世间万象便都将尽收眼底,人们所见的境界便是无限的,便自然能够突破山大而月小这种常识的局限与谬误,从而获得关于事物的真实状况的了解。王阳明的这首诗,不仅境界高远,而且还表达了他那种非同一般的要突破常识的局限而追求真理的情怀。
然而,这时的王阳明,毕竟才只有11岁,他还没有真正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第二年,也就是在他12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王华在北京为他请了老师,让他正式开始接受儒家经典的系统训练。在书馆念书期间,王阳明逐渐表现出了他性格中所固有的那种特立独行、豪迈不羁的一面。他似乎并不像其他的学子那样唯师命是从,循规蹈矩,而是时时会做出些出人意表的举动。他有时十分顽皮,善于戏谑,往往在同伴中打打闹闹,讲讲笑话,开开玩笑,也因此而被大家看做是个“没正经”的人;但有些时候,他却又独自一人安静地端坐着,若有所思,心无旁骛,旁若无人。他的父亲王华常常对儿子深怀忧虑,生怕他将来成为一个夸夸其谈、只善于哗众取宠却并无真才实学的人,因此对他的管教就更加严格,往往对他的放浪行为进行责罚。但每当此时,他的爷爷却总会加以回护,因为他坚定地相信,他的孙子原本就与一般儿童不同,是聪慧异常而又胸怀奇志的,将来必定能够成为大器。
有一次在书馆里,王阳明很认真地问他的老师:“什么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呢?”老师也很认真地回答说:“人生的头等大事,就是好好读书,将来能像你父亲那样,登第做状元。”王阳明想了想,怀疑地说:“登第做状元,恐怕不能算是头等大事。”老师问:“那么你说什么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呢?”王阳明若有所思,认真地回答说:“只有读书做圣贤,也许才能算得是头等大事。”这句话刚好被他的父亲王华听到了,就笑着说:“凭你那德性,还想做圣贤呀!”
“读书做圣贤”这句话出于一个12岁的少年之口,在大人们听起来,自然不免会产生一些滑稽的感觉。所谓“圣贤”,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的理想人格。如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孟子这样的人物,才能被称为“圣贤”。他们不仅是人格的典范,是文化理想的集中体现者,而且还是能够以他们的崇高道德,为天下人民带来福祉的人。如孔子所说的那样,要
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尽管12岁的王阳明也许并不真正了解“圣贤”究竟应该是个什么样子,但“读书做圣贤”却是他确立崇高志向的开端。虽然此时他还没有真正进入社会生活,但“什么是人生的头等大事”这一提问,却已经清楚地表明,少年王阳明已经在思考人生的目的与意义这一重大问题了。在他以后的生活经历当中,这一问题仍然会时时地浮现出来,他也会用他自己的方式,用他自己的生活实践,对这一问题做出他自己的回答。
从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王阳明的确算是个“神奇的少年”。通常情况下,小孩只在母亲肚子里待10个月,他却一直待了14个月;通常小孩一两岁总会说话了,他却直到五岁还不会说话;他特别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11岁时作的那首“山近月远觉月小”的诗,就是他善于观察事物的体会;还有,他非常善于独立思考,不能算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他做事总是与众不同,另搞一套,“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这样的提问,虽然听起来是很幼稚的,但却是他独立思考的开始。
但是另一方面,他的童年其实也与大多数孩子一样,贪玩,淘气,有些调皮捣蛋。史书上说他“善谑”,就是说他爱开玩笑,爱讲笑话,说话做事没个正经;说他“豪迈不羁”,其实就是说他不受拘束,不守规矩,做事往往出乎常人的意料。在日常生活之中,他既有父亲的严格管教,又有祖父祖母的疼爱庇护。但比较而言,他的家庭环境是非常好的。他出生于一个诗书人家,爷爷是爱读书的乡绅,父亲是状元,日常所见,无非诗书,没有打扑克、搓麻将的,他是在书香的熏陶之中成长起来的。他自小与爷爷生活在一起,祖孙俩相互嬉戏,一起读书,那是一种多么动人、多么美好的情景!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首先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说的就是环境对一个人的重要作用。在一个家庭之中,父母亲永远是孩子最早的教师。在王阳明的成长过程中,他的祖父对他的宽容与疼爱,实际上恰好在他父亲对他的严格之间起到了一种缓冲的作用,使他的性格能够得到自由发展。这种少年时代的成长环境,对王阳明日后的成就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所以到了成年之后,他还发表过关于如何对小孩子进行教育的观点,他说: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传习录(中)》)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从小孩子自然的性情来说,一般都是喜欢玩耍嬉戏而害怕受到约束的。就好比草木刚刚发出嫩芽,给它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嫩芽有一个自由舒发的空间,那么就能够枝叶繁茂;如果给嫩芽压上石块,使它不能舒发,那么自然也就长不成树木了。所以,如果要对小孩子进行教育,就必须随顺他的性情,善加引导,激发起他对于知识的兴趣,使小孩子产生好学的心,使他“中心喜悦”,这样他就能够天天向上,那就好比嫩芽及时获得了阳光雨露的滋润,能够自然生长成材一样。如若过分管束,压抑小孩子的自然性情,那就好比是嫩芽遭受了冰雪灾害,自然也就毫无生意了。
节选自《传奇王阳明》
这段话可是王阳明的切身体会,经验之谈,对我们今天小孩子的教育仍然有发人深省的作用。我们今天作父母亲的人,往往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求成心切,也就往往将自己的意志当做小孩子的意志,不让他有自己的想法,不让他有玩耍嬉戏的机会,今天要他弹琴,明天要他画画,后天要他参加奥数比赛。久而久之,小孩子恐怕也只有“生意萧索,日就枯槁”了。所以与其对小孩子严加管束,不如让他有表现自己性情的机会;与其让小孩子学这学那,不如让他有自主选择的机会;要培养起小孩子好学的心,不如父母亲自己好学,形成一种良好的知识氛围。在一个扑克、麻将不断的家庭当中,要激发起小孩子对知识的兴趣并让他自觉地好学,实在是非常困难的。
在这一点上说,王阳明是幸运的。他不仅出生在一个有浓厚书卷气的家庭,而且这个家庭还能使他的天性获得自由发展,能够使他时时获得良好的正面引导。他少年时代的那些“神奇”之事,并不表明他真的具有“天赋神智”,其实是与这种良好的家庭氛围的熏陶分不开的。
第二篇:王阳明-读后感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一个人单独前行,没有太多的负担和包袱,走起来没有太多的顾虑,也不用在意他人的感受,只要自己开心了舒服了就行,私欲已经完全笼罩身体,所以可以走的很快,步伐渐行渐远,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自己,甚至后来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一个团队里面必定有各种各样的性格的人,每个人的性格或者都是不一样的,做起事情来的风格也是不一样的,组合起来特别的复杂和费劲,其中还要去调和里面的人际关系,尚若能把大家的心志磨合到一起,激发各自的长处,协同作战,形成一支强大战斗力的队伍,披荆斩棘,一路前行,最终会取得骄人战绩。
在人生前进的征途中,我们需要真心的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一路同行,在道义方面相互砥砺,对于过失能给予劝诫,及时弥补发现我们的不足之处,学习他人的长处,调整状态和发展路线,更好地大踏步前行。只要我们坚持内心的善良,回归内心深处的明灯,裹挟他人修为自我,磨炼自我,去私欲,思利他,开展有良知的知心之行,我们才能看清自我,看清他人,看清社会,找到支撑我们壮烈前行的豪言壮语。每人都要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自我力量,众人举火,合力同行,向善之路,才能走的很远,我们才会大行其道,彰显时代发展主旋律。
在团队发展中,我们每个人首先都要信心,充满正能量,互相裹挟,全力以赴。信心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是我们破除一切艰难险阻的钥匙,有了信心,我们达到了成功的一大半了。而且这种信心要随着任务的进程不断加强,直至深入到潜意识中。同时大家要集思广益,做好战术计划,利用大家每人的长处,激发各自的潜能和优势,寻找突破点,把大家的心牢牢栓在一切,同舟共济,我们一定会变为战斗力很强的队伍,攻克一个个堡垒,取得最后的胜利。
第三篇:浅论王阳明及其心学
浅论王阳明及其“心学”
陈云君
2013年1月10日(根据录音整理)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陈云君先生
各位同事朋友,一年半以前,我曾在异域同诸位分享过一些学习心得,这次承蒙厚爱,邀请了我再做一次讲座。本人一介书生,承蒙先人余荫,虽有一些生活和学习的感悟,但自认为不足以为人师,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所以我今天坐在这,面对各位,心里仍怀忐忑。
一、精进人生,从聪明到达智慧的彼岸
若从人所处的状态对人群进行分类,一种是痴呆状态,很少;一种是正常状态,很多;一种是聪明状态,不多也不少;一种是智慧状态,极少。在座的各位,以我70岁阅人的眼光来分析,大家大多应该属于聪明状态,甚至有一部分人处在智慧状态。我是教师出身,作为老师,真的不懂什么叫真理,但我懂得通向真理的路。老师能不能走通这条路,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也不知道,我认为老师仅仅是一个职业,并不比任何人优越。我几十年来除了教书并无他长,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指引,把平庸人士引入聪明的境界。我在近二十年与巨赞法师的接触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够引导处在聪明状态的人士走向智慧之路。智慧之路能不能被引进去,我不知道,但我会尽力而为。
聪明是有限的,智慧是无限的。聪明在耳、在眼,眼谓之明,耳谓之聪。通过耳听眼看,能够正确分析事物,得到正确的结果,此谓之聪明。智慧,即扫心。智慧的人会经常用一把笤帚清扫内心,使心智永远处在清明、明白的状态当中,故智慧境界,极其难达到。所以,我期望能够通过学佛、学道,再经由我的本行学儒,从而用儒释道的方法,带领大家由聪明境界逐渐认识、接近智慧境界。在智慧境界之上,还有一重更高境界,据我对在座诸位的了解,起码有一两位已接近此境界,叫做“圣言量”。什么叫做“圣言量”?就是指佛的智慧,释迦摩尼佛的智慧、言语、见证以及给我们的开示,都是“圣言量”。举例来说,2012年12月21日号称世界末日,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我认为就个体来说,末日天天存在,不是12月21日这一天,而是每天都存在末日,为什么?因为每一天都有人离开这个世界,对他来说那一天就是他的末日。对个体来说,每一天也都是新的开始,所以就世界末日与世界重新开始这个问题,若我们立于智慧境界、立于“圣言量”这个视角审视,本来可以不予追究。所以,很多电视节目经常说世界末日是不科学的,这个问题不要用科学解释,每天都是末日,每天都是开始。
一个智慧的人,早上起来读《金刚经》、《普门品》,为什么?为“立”。释迦摩尼佛教导我们,早上要“立”起来,要努力工作,认真对待每一天,当一天结束的时候,你打开《金刚经》,对自己说今天所作一切都不要想了,不要考虑了。倘若睡不着觉,为今天做错一件事而气恼,或者为赚到一百万而高兴,那我认为你还没有进入智慧境界,你只是在聪明的境界徘徊,所以正确地区分人的这四种状态,我认为是我们正确处事的前提。这些话作为我讲王阳明的前言。
二、以史为鉴,立德立功立言的两个半完人
在会前曾给大家推荐了四本书,一是王阳明所著的《传习录》,二是《论语》,三是《金刚经》,四是《道德经》。《论语》、《道德经》、《金刚经》这三本书,我都研究很长时间了,四十年来,我大约没有离开过其中的两本,一本是《金刚经》、一本是《论语》,我自认为至今研习还不够的是《道德经》。王阳明的《传习录》是《论语》、《孟子》、《金刚经》、《道德经》的中和。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说法:“立德立功立言”的完人有“两个半”,王阳明是其中一个,另一个是诸葛亮,还有半个完人是曾国藩。诸葛亮是一介书生,以一己之力促成三国鼎立,为什么他不能一统天下呢?因为刘备,尤其是刘禅根本就没有当帝王的资质,所以诸葛亮也抱憾终身,未能兴复汉室。但诸葛亮能够三分天下,已是“立德立功立言”,诸葛亮从来功不震主,他知道,君使臣以礼,臣侍君以忠。司马懿五路大军攻击蜀国之时,诸葛亮接连几天闭门不出,朝政大乱,人心惶惶,最后刘后主亲自登门拜访,适时诸葛亮手拄着拐杖在花园中赏鱼发呆,刘后主便在其后不忍打扰,等到时机叫声“相父”,诸葛亮回头一看,是后主,马上扔掉拐杖,匍匐在地。一个小孩子,一个伟人,足见诸葛亮臣品。后人将诸葛亮的文章、兵书、奏折编辑成《诸葛亮集》,其有两句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叫做“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所以诸葛亮是“立德立功立言”之完人,然后就是王阳明。曾国藩为什么是“半个完人”呢?《曾国藩家书》是一部典范式的著作,历代领导人对曾国藩评价很高,他后半生在处理与洋人的关系上欠妥,所以史书认为他是“半个完人”。诸葛亮这个完人我们今天暂且不讲,曾国藩这半个完人也不讲,今天就主要讲王阳明的心学。
三、心学之起源 ㈠ 王阳明的生平概况
1472年,王阳明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1529年在江西南安去世,享年57岁。王阳明5岁才会说话,到10岁的时候,王阳明父亲高中状元,此后王阳明认真学习,22岁成为举人,29岁中进士,在22岁到29岁这些年间,他潜心研究儒释道的学问,结婚当日,竟然为了与相谈甚欢的老道一同打坐而彻夜未归,可见其对道学研究之忘我。
佛教的观点是人修行在三个境界中好修:第一个境界,病人好修;第二个境界,穷人好修;第三个境界,没有自由的人好修。因为钱多容易做坏事,而穷困不能;有病想做坏事,但无能为力。王阳明恰恰在中进士之后,因身体原因回家休息几年,期间他精研道学,几次想去入空,但是还是不能忘记红尘。到31岁的时候,他开始精研佛教,与高僧论佛谈道,深入研究了儒释道学问。弘治十八年,王阳明37岁,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继位时年仅17岁,以刘瑾为首的八个太监把持朝政,嚣张跋扈,时人谓之“八虎”,王阳明因上书仗义执言,被廷杖四十后发配贵州龙场做驿丞驿长。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忽然有了顿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㈡ 从儒学演变看心学地位
一般认为,儒家有三变。孔子讲授儒学,孔子学问能够包容,具备治理天下、拯救人心等许多优点。秦亡汉兴后,发展到汉武帝,他为了给自己大权在握、唯我独尊寻找理论根据,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大大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董仲舒固定了“君权天授”理念。儒学从此以后才被当作唯一的治国学问,直至君主专政制度彻底结束。因此,儒家从孔子到董仲舒为一变;到宋朝有程颢、程颐二兄弟,加上朱熹的理学为一变;理学到王阳明心学又为一变。
我认为,儒家应有四变:第一叫原儒,就是初始的儒家;接下来是董儒,把儒家便成了术;朱熹理学是朱儒;然后王阳明的心学。我认为儒家到了现在,依旧没有离开这四变,依旧是以这四变来作为儒家的根本代表。
㈢ 儒家心学起源于陆九渊
王阳明在日本、新加坡、韩国被视为圣人,尤其是日本人把王学视为经世治国之学。在讲王学之前略谈理学,中心思想就是皇帝是天之子,认为君父合一。董仲舒把父亲和皇帝合二为一,孙中山把皇权思想和老师合二为一。
朱熹理学认为,人类应该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公与私的对立,天理是公,人欲即私,天理是善,人欲是恶,合乎道理的就是天理,循个人私欲的就是人欲,朱熹认为灭尽人欲然后循道而行即为存善。但人心要完全服从道心有很大的难度,人心只考虑个人需要,不考虑是否合理,存在着这种矛盾。
陆九渊认为,一个人如果想做到“存天理、灭人欲”,就必须是从人心入手,如果人心能够向善,能够自我约束,这人自然会存天理。陆九渊解释宇宙两字,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我们想到宇宙的时候,用心来形容,宇宙跟我们有无关系都只是与我们的心有关,万物具备于我心。陆九渊首先提出了心学,这在朱熹时代已经开心学之先河,可惜没有成功。
㈣ 王阳明心学之根基
对陆九渊而言,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的思想还没有跃出儒家之外,还没有跃出孔子之外,儒学认为佛家、道家都是旁门左道。王阳明为什么能完善发展心学?因为王阳明有三学之根,即儒释道。从唐朝之后中国的学问只谈儒家不谈佛学,就不全面,因为佛家虽是进口学问,但同儒家结合得很紧密。王阳明的思想严格遵循孔孟以来的正统原儒,在此基础之上又融汇佛家,还有道家,甚至有兵家。所以王阳明以自己三学的基础创立了真正的心学。我认为,理学让人从明理角度考虑去恶存善,而心学是让人认识自己的内心,自觉地向善除恶,这是我给理学和心学的区分界线。
王阳明对佛学认识很深,禅宗的认识抓住了根本,王阳明有一句话叫明心见性。禅宗如果学好是思辨之学,可以超越本身的思维。王阳明有句话:“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王阳明所提倡的心学,不是单纯的儒学,而是儒学与禅宗水乳交融的产物。
㈤ 王阳明心学之精髓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在于“知行合一”,其中有两个要点:一个是知行合一;还有一个就是良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心学”理论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观念,他认为有且只有“良知”是人之本性,人如果有良知,就可以判断善恶是非,向善去恶。
一个人有了“良知”,再“知行合一”,我认为就接触到王阳明心学的门槛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为人上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儒家讲 “内圣、外王”。“内圣”就是内里完善自己,达到正气凛然、不怒自威的仪表气度。作为一个领导没有威严,没有让人有望而却步的气度,那就是“内圣”没有修为好,其原因就在于对自己的“良知”和“知行合一”没有一个很好的体会。
四、心学之思辨
㈠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大文案,他当时对荣辱得失已有深刻的认识,但对生死还没有悟透,为了更好地参悟生死之道,他命人以石制棺,坐在棺上悟道六七日后,突然超脱意念,达到顿悟境界,他总结凡事欲深究就要跳出“事”之外。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如果知道“圣人之道,我心自足”,在极度入静状态中就会找到“良知”。
释迦摩尼说过,众人皆同,只是众生被尘土蒙蔽,而他拭掉了尘土而已。禅宗有一个关于六祖惠能和神秀的著名故事,五祖弘忍让其写偈子以展示修行所悟,神秀写道:“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意思是把我们身体修炼成世上最干净的菩提树,把心修成像镜子一样明净,每天擦拭,不惹尘埃。六祖写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比可以看出,六祖是大悟、是顿悟,他的境界是通过一生一世的践修所得,所以才能写出上述偈子。因此,没有践修的基础,就不能理解六祖的顿悟,就像我们没有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博士生的学习过程,就不能理解更高层次的学问。
再举个例子,我六叔陈寅恪,他精通14门外语,有100万字著作传世,被认为是近代中国第一学者。他出国留学18年,没拿一张文凭、一个学位。后来清华大学要成立国学院,需要组成四大国学导师,聘请到了梁启超、王国维和赵元任,三者都是顶尖人物,但尚差一人,梁启超推荐了陈寅恪,为此还与清华校长有过一番舌战。校长说:“陈寅恪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怎么能连这些都没有呢?”梁启超说:“没有学衔,没有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啊?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陈寅恪是四大导师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但教授都来听他的课,因此被誉为“教授中的教授”。
㈡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能够知悉圣人之道。王阳明认为,圣人之道,本性自足,勿需向外索求于事物之理。陈寅恪等大学问家,表面看似司职具体某一件事宜,实质在救心。例如,毛泽东上过战场吗?但他指挥四大战役,运筹于帷幕之中,决策于千里之外,毛主席如果不是救心,不是有自己的良知,不是有知行合一,试问四大战役怎能取得胜利?!
“救心”在心学中叫“致良知”,就是说其实我们做每一件事的时候内心都会判断对和错,但是出于私欲会压制内心的判断;致良知就是让我们坚持内心的判断,持之以恒就会让良知做主。就某一件事而论,致良知能够高屋建瓴地给予我们指导。
关于“知行合一”,举两例子,比如现代人要研究作诗,其研究诗的理论而不是研究诗的本身,这就是向诗中求诗,诗的本身在心,向心求诗。另一则例子是现代人把伦理变成了伦理学,不向心求伦理;现代人把教育变成教育学,不向教育心理去求教育,从教育学中求教育;现代人把宗教体验变成宗教研究,不在宗教中体验宗教;现代人把智慧变成了学院派,去做学究;更有人把爱情变成了一纸结婚证书。所有这些现象都是不明白良知,不能知行合一。当然,我们要伦理学,要教育学,要宗教研究,结婚证书也不可少,但是比如驾驶飞机的机长,把飞机开平稳、开好,这就是把心用在这架飞机上,而不必去向飞机的事理当中去求心。所以,王阳明在五百年前把这些理论分为教条和心学,心学最根本的敌人是教条,教条的对峙者是心学。王阳明的心学最有实用价值的是良知。孟子曾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认为无此四心者不足为人,所以王阳明的良知是建立在这“四心”之上,他的“致良知”洞悉了本源。
1519年,居住在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举兵叛乱,组织了十万大军,顺江而下,势如破竹,准备一举拿下南京,自立皇帝。时任赣南巡抚的王阳明奉命阻击。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何谓也?王阳明心中有贼。贼在何处?即他既不是领兵的元帅,也没有得到皇帝的圣旨让他去剿灭宁王。王阳明得把心中的贼破掉,俗话“将在外,军令有所不从”。于是他采取围魏救赵战术,直接攻打宁王的老巢南昌。宁王首尾无法兼顾,只好回师救援,双方大战于鄱阳湖上。在短短30多天的时间内,一场危及江山社稷的叛乱,几乎是在王阳明的谈笑之间就灰飞烟灭了。诸葛亮曾说过“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用现代话来讲则称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所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有实际作用,在这次大战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王阳明一生中有“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曾国藩对“诚”的解释为“一念不生谓之诚”,实则从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这句话中衍生而出。张载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此心者也即是诚心。
㈢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何为“亡天下”?亡一国之文化,亡一国之民族,亡一民族之民族心,谓之“亡天下”。亡一家一姓之江山,谓之“亡国”。海航也好,其他任何一个企业也好,要想做成百年企业,薪火相传,最根本的不是拼资金,而是拼文化。如果一个企业不是以企业文化为发展的最终目标,那么这个企业的生命最多在五十至八十年。日本的索尼、丸红株式会社等历史悠久的著名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些大企业的员工跳槽率非常低,这些企业文化中都有一种“家族主义”,视员工为家人,但不任人唯亲。资本主义的企业是唯资本是图,并不唯利是图,而社会主义的企业是以自己的企业为“小社会”,以自身的“一社一会”为核心。
当权者要坚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是任何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文化核心之一。如果海航的企业家们能够从王阳明的实践当中吸取到这一点,那海航集团必定会更加兴盛。王阳明的心学实践,实际上是把“儒释道兵”等百家思想汇合成海,万法归一,将人们的思维方式调整得既有效又正义。一个企业的领导人能够把员工调整得做事高效,但能否调整得很正义还亟待考证。现代人都是从历史经典中去寻找在今天看来已经不再智慧的思想,并谓之曰“古人的智慧”。我的学院宗旨是“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八个字,要求在学习古人的思想和古代的知识时,不违背今天的时代现实,在学习现代社会的知识文化时,也不随波逐流。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核心之一,就是主张在不纠缠于他人见识的同时,也不忘记自己的存在;在不忘记自己存在的同时,又能吸收他人的见识。
苏轼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王阳明认为这种“每临大事有静气”的人无一不能成大器,所以他一贯坚持孔子学生颜回说的“不迁怒,不贰过,不伐善,不施劳”。现在的人们应该安心于般若之上,各尽应尽之责任。般若就是命运,“命运”二字一动一静,“命”是定数,“运”是运作,董事长尽董事长的责任,员工尽员工的责任,要把心安在般若之上。
梵高说过:“化欲为情,极致人生”。这个“欲”是指朋友、亲人之间的欲望。比如对父母就是孝顺他们的欲望,如果不把这种孝的欲望化为孝顺父母之情,非孝也。把对父母的孝臵于情上,才是真孝。对自己家人好,对他人家人不好,是自私。所以孔子说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一个人如果“真诚至极”,又“机变至极”,能恪守自然道德,心智又能极端自由,是圣人。成为圣人有两个前提,一是能自觉地改造自己的人生,二是能自觉地改造社会,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改造自己、改造社会合二为一。
“闲时成圣,乱时成雄”,“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王阳明一生有三次大的战争,自出战以来,未曾战败。这是典型的“闲时成圣,乱时成雄”。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拿起枪来,就是英雄;国家清平时,好好工作,就是圣人。如果大家能认可并领会“闲时成圣,乱时成雄”这八个字的精髓,那么我也能有一点余兴,一些欣慰。
第四篇:王阳明名言集锦
1、是非,不用从学者的讲学中去区分,只需从自己的内心去辨别。
2、道理人人会讲,诸子百家各有用武之地,但不从心上用力,砥砺出不偏不倚、动转得势的强大心灵,即使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动作也会走形。毕竟相由心生,情随事迁。
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4、圣人这个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唯一达成共识的是,这是个操作性不高且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古往今来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可以算作圣人外,就剩下若干疯子神经病自称实现了这一理想。
5、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6、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7、书本上那些堂而皇之的价值观,言之凿凿的成功秘诀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真实需求。
8、其实,无论是在思想的影响还是在事功的建立上,曾国藩都稍逊其偶像王阳明一筹。
9、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0、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
11、不能等别人为你铺好路,而是要自己去走、去犯错,最后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12、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13、心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据,衡量是非的标准。天地间诸事诸物,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皆不出于我心。
14、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15、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16、一言以蔽之,理学与心学的区别就是“为学”和“为道”的区别。
17、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18、一个人对了,一个国家就对了。你是什么样,社会就是什么样。
19、在神州这片土地上,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扬才露己向来招人忌恨。
20、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1、人的宿敌只有一个,便是他自己。
22、一个真实的自我可以让人有效地应对真实的世界,从而完整地把握世界。一切皆因思想而异。如欲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如欲改变自己,首先磨炼内心。
23、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24、没有一劳永逸的制度,制度是有保质期的,只有不断地修补、革新,才能保证社会机器的良好运转。改革固然会伤及既得利益团体,固然会出现波折动荡,但不改则必死无疑。
25、生命就是在这喋喋不休的追问中慢慢成熟的,每一个人,无论智商高低,相貌美丑,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询问最多的问题终究是“我要做什么样的人?”
26、的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拒绝庸俗,能够灿烂奔放,但也可以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任何意义,成为行尸走肉。
27、阳明心学是炼心的学问,是乾坤万有基。王阳明之所以将国人宏大而细腻的心理图谱精确地描绘出来,就是要传达一条真理:一切战斗都是心战,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28、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没有人可以引领你,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选的,真正能改变你的只有你自己。
29、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30、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31、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32、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
33、被成功学洗脑多年的中国人应该扪心自问一下:为什么天天读曾国藩还是仕途失意?为什么日夜学胡雪岩仍然一贫如洗?
第五篇:《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建工学院工管1402班 杨慧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王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
刚上大一时,接触到马哲的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我偶然看到这本书时,却也被王阳明的心学所打动,被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服,同时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国的王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众生平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不过王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这份才能呢,坐上了这个位置又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大的利益。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其实对自己也有很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说: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