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反杜林论》有感(推荐)

时间:2019-05-13 21:18: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反杜林论》有感(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反杜林论》有感(推荐)》。

第一篇:读《反杜林论》有感(推荐)

读恩格斯《反杜林论》之《道德和法。永恒真理》有感

恩格斯在哲学篇第九章中,从认识论方面批判了杜林的永恒真理论,同时批判了他的永恒道德论,论述了道德和经济的关系、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杜林从抽象的人性出发,认为人的善恶是先天就有的,把道德说成是超历史、超阶级、脱离经济基础的范畴,并宣扬他这种永恒道德原则,不仅适用于一切时代,而且适用于人类之外的生物界。但是恩格斯否定了这一观点。

恩格斯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这就说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有经济基础决定的,受一定的社会状况所制约,不是超历史的东西。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永恒道德论是还指出:“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是,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

在原始社会里,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的道德观念,但人们遵守的道德标准,如在氏族的部落内部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爱同胞,服从决议,为部落应用作战等。这些道德标准,是有当时生产关系的公有性质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社会产生了两个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出现了奴隶和奴隶,产生了与奴隶社会相适应的道德观念。例如,我国春秋时期坚持奴隶主阶级专政的顽固派孔子,提出了一系列维护奴隶制度的道德观念。他的反动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张“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他所说的“仁者爱人”,就是爱奴隶主贵族。他认为只有奴隶主是讲“仁”的,奴隶们应该服从有“仁”的奴隶主的统治。他所说的“复礼”,就是要恢复奴隶制度的典章制度,维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统治秩序,一边达到奴隶们“犯上作乱”的反动目的,这种道德观念是与维护奴隶制度相适应的,成为奴役奴隶的精神枷锁。封建统治阶级一直把“孔孟之道”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作为奴役、毒害劳动人名和维护反动统治的工具。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的道德表现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他们公开宣扬“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鼓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个性解放”等等,都是以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目的的。

由此可见,道德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不同社会经济状况就产生了不同的道德观念,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所以道德是历史的,不是永恒不变的,杜林的那种适用于一切时代的永恒道德是根本不存在的。

***0数学1班李秋节

第二篇:读《反杜林论》(哲学篇)有感(模版)

读《反杜林论》(哲学篇)辩证法有感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十二和十三章中批判了杜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揭露了杜林陷入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源,深刻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原理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恩格斯在分析杜林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时,阐明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原理。杜林认为,人类认识的出发点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而是某些“原则”,他主张“原则在先”,即先有思想后有物质,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把人的意识看成是纯粹思维的产物,杜林完全颠倒了思维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他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我们可以用意识起源和本质来反驳他,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历史产物。在人的意识产生的过程中,不是象杜林所说的那样思考思考着意识就出现了,其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它促进了意识的器官――人脑的形成(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劳动中产生了意识的物质外壳――语言,人们用语言作为载体来反映人脑中的对外界物质的映象。其次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对外界客观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其“原型”。

关于质量互变规律。恩格斯揭露了杜林的自相矛盾。杜林攻击马克思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论述,而他自己也承认和运用了质量关系的关节线。杜林攻击马克思所使用的手法,是制造虚幻的马克思再进行无耻的攻击。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对马克思主义的质量互变规律的歪曲,阐述了质量互变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事物在量变过程中,是从不断地发生部分质变,进而达到根本质变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也有量的变,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的。

关于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杜林攻击马克思是靠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这个“助产婆”的帮助,才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的。我们可以从分析黑格尔对这个规律的表述的局限就可以揭穿杜林的谎言:第一,它是唯心主义的,因为黑格尔在这里所讲的不是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而是绝对观念发展的规律,是从一个概念到另一个概念的纯粹逻辑上的推演。第二,它是形而上学的,他把这个规律作为他制造自己整个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主要杠杆,他把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硬塞到正题、反题、合题的三段式的框框里,甚至弄到牵强附会的程度,因而具有严重的形式主义和公式化的错误。第三,他还把合题,即否定之否定阶段(主要指最后一个合题)理解为矛盾的调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关于否定之否定的原理,就是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反对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绝对化。唯物辩证法的否定则是“扬弃”,即把肯定和否定看成对立的统一,是既克服又保留,肯定当中包含着否定,否定当中也包含着肯定,把否定看成是事物内部矛盾的运动。它正确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趋势和迂回曲折的途径,它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从客观实际中抽引出来的,而不是从外面强加于事物的某种先验的公式,它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不是单纯的证明工具。在实践中,我们要懂得事物发展的螺旋式或波浪式的,认清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既要充满信心,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恩格斯列举大量事实说明了对立统一规律是最根本的规律,恩格斯在书中十二和十三章分别对杜林对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歪曲进行了批判。质量互变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事物在量变过程中,是从不断地发生部分质变,进而达到根本质变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也有量的变化,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的。他还指出,形而上学否定观把否定看成是简单的抛弃,把否定和肯定绝对地对立起来,并把否定看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唯物辩证法的否定则是“扬弃”,即把肯定和否定看成对立的统一,是既克服又保留,肯定当中包含着否定,否定当中也包含着肯定,把否定看成是事物内部矛盾的运动。

我的想法 论证我的观点120-132

关于矛盾统一规律。矛盾统一的规律,是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恩格斯列举大量事实,论证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的、普遍规律,指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矛盾客观地存在于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本身之中,矛盾是运动的本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杜林污蔑马克思《资本论》中所阐明的货币转化为资本的理论是从黑格尔的量变转变为质的规律中套出来的,胡说在马克思看来预付款项达到一定界限时就会变成资本。

关于质量互变规律。恩格斯揭露了杜林的自相矛盾。杜林攻击马克思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论述,而他自己也承认和运用了质量关系的关节线。杜林攻击马克思所使用的手法,是制造虚幻的马克思再进行无耻的攻击。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对马克思主义的质量互变规律的歪曲,阐述了质量互变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事物在量变过程中,是从不断地发生部分质变,进而达到根本质变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也有量的变,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的。

杜林的观点可以归结为一个命题,矛盾=背理。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是错误的。而矛盾辩证法却不顾常识的一切抗议,普遍地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在事物内部是否存在矛盾的问题上是根本对立的。恩格斯提出了“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的光辉论断,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批判了杜林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把静止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观点。恩格斯对自然界和人类思维领域的大量事实进行科学分析,论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

鉴于杜林形而上学猖獗,不善于辩证思维,所以,恩格斯在前面系统地批判了他的哲学体系的三个部分之后,紧接着,在后面的这两章里,又集中批判了他的形而上学世界观和思维方法,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唯物辩证法和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的根本对立,全面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驳斥了杜林对唯物辩证法的种种攻击和诬蔑。

关于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杜林攻击马克思是靠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这个“助产婆”的帮助,才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的。我们可以从分析黑格尔对这个规律的表述的局限就可以揭穿杜林的谎言:第一,它是

唯心主义的,因为黑格尔在这里所讲的不是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而是绝对观念发展的规律,是从一个概念到另一个概念的纯粹逻辑上的推演。第二,它是形而上学的,他把这个规律作为他制造自己整个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主要杠杆,他把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硬塞到正题、反题、合题的三段式的框框里,甚至弄到牵强附会的程度,因而具有严重的形式主义和公式化的错误。第三,他还把合题,即否定之否定阶段(主要指最后一个合题)理解为矛盾的调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关于否定之否定的原理,就是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反对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绝对化。唯物辩证法的否定则是“扬弃”,即把肯定和否定看成对立的统一,是既克服又保留,肯定当中包含着否定,否定当中也包含着肯定,把否定看成是事物内部矛盾的运动。它正确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趋势和迂回曲折的途径,它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从客观实际中抽引出来的,而不是从外面强加于事物的某种先验的公式,它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不是单纯的证明工具。在实践中,我们要懂得事物发展的螺旋式或波浪式的,认清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既要充满信心,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恩格斯引用马克思的原话,揭穿了杜林的谎言,论证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恩格斯第一次明确表述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哲学时,站在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上,克服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局限性,吸取了它的“合理内核”。例如,对于否定之否定规律来说,吸取了他把事物看做是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的思想;发展是螺旋式的上升前进运动的思想;“扬”“弃”的思想;事物的自我否定的思想,等等,然后,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黑格尔的思想,建立了与黑格尔辩证法根本不同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以充分理解辩证的否定观

质特征。

同时,恩格斯还阐明了辩证的否定观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根本对立和主要区别。他指出,形而上学否定观把否定看成是简单的抛弃,把否定和肯定绝对地对立起来,并把否定看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唯物辩证法的否定则是“扬弃”,即把肯定和否定看成对立的统一,是既克服又保留,肯定当中包含着否定,否定当中也包含着肯定,把否定看成是事物内部矛盾的运动。

正确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趋势和迂回曲折的途径,它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从客观实际中抽引出来的,而不是从外面强加于事物的某种先验的公式,它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不是单纯的证明工具,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本质特征。

杜林胡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借助黑格尔的否定的否定这个“辩证法拐杖”,来证明社会革命的必然性,证明建立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然性。他还捏造说,马克思根据从宗教抄袭来的荒唐类比,得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既是个人的又是公共的所有制的混沌世界”。

关于质量互变规律。杜林污蔑马克思《资本论》中所阐明的货币转化为资本的理论是从黑格尔的量变转变为质的规律中套出来的,胡说在马克思看来预付款项达到一定界限时就会变成资本。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对马克思主义的质量互变规律的歪曲,阐述了质量互变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事物在量变过程中,是从不断地发生部分质变,进而达到根本质变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也有量的变化,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的。

关于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杜林攻击马克思是靠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这个“助产婆”的帮助,才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的。恩格斯引用马克思的原话,揭穿了杜林的谎言,论证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同时,恩格斯还阐明了辩证的否定观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根本对立和主要区别。他指出,形而上学否定观把否定看成是简单的抛弃,把否定和肯定绝对地对立起来,并把否定看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唯物辩证法的否定则是“扬弃”,即把肯定和否定看成对立的统一,是既克服又保留,肯定当中包含着否定,否定当中也包含着肯定,把否定看成是事物内部矛盾的运动。这些论述,大大地丰富了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创造体系的’杜林先生在当代德国并不是个别的现象。近来在德国,哲学体系,特别是自然哲学体系,雨后春笋般地生长起来,至于政治学、经济学等等的无数新体系,就更不必说了。”“每个人什么都能写,而“科学自由”正是在于人们有权撰写他们所没有学过的东西、并且以此冒充唯一严格的科学的方法。杜林先生正是这种放肆的假科学最典型的代表之一,这种假科学,现在德国很流行,并把一切淹没在它的高超的胡说的喧嚷声中。”我认为因为理想永远是未知的,存在人们脑子里的意识,存在于将来的东西,既然没有出现过可以对照的样本,既无从说起是否是对的,符合标准的,所以不能用理想中的东西来批判现实。我觉得提倡科学自由是正确而有道理的,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要开放的看待问题,那些所谓的“异质”可能就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人,我们不应该不假思索的给予强力的抨击。然而象杜林先生那样撰写的是他们没有学过,研究过,经实验充分证实是正确的东西,以假乱真,敌害群中,他们的结果不是来说于对自然界的物质的实践和总结,是主观臆断的“胡说”,他们妄想成为成为深刻的思想是绝对不可能实现,我们要坚决打击象杜林这样的使统一的党面临分裂的危险的党内的机会主义分子和反党分子。同时在现实中我们也不要犯类似的错误,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路线才能在我们建设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杜林完全颠倒了思维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他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通过对杜林谬论的批判,恩格斯简明地论述了意识的起源和本质,阐明了包括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在内的认识辩证法,论证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我们走的是实践认识再实践),从而坚持了唯物论的反映论,捍卫了在认识论基本问题上的唯物主义路线。(我们可以用怀疑主义来质疑杜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既降龙五论:1循环论证:用结论证明自己2假设武断:比如中国的法律的制定很大程度上是假设人性本善的3相对性4无穷后退:这个证明还需再被证明5:观点分歧)

指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矛盾客观地存在于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本身之中,矛盾是运动的本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理想永远是未知的,存在人们脑子里的意识,存在于将来的东西,既然没有出现过可以对照的样本,既无从说起是否是对的,符合标准的,所以不能用理想中的东西来批判现实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了杜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揭露了杜林陷入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源,深刻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原理和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

本规律。

书中说“每个人什么都能写,而“科学自由”正是在于人们有权撰写他们所没有学过的东西、并且以此冒充唯一严格的科学的方法。杜林先生正是这种放肆的假科学最典型的代表之一,这种假科学,现在德国很流行,并把一切淹没在它的高超的胡说的喧嚷声中。”我认为提倡科学自由是正确而有道理的,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要开放的看待问题,那些所谓的“异质”可能就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人,我们不应该不假思索的给予强力的抨击。然而象杜林先生那样撰写的是他们没有学过,研究过,经实验充分证实是正确的东西,以假乱真,敌害群中,他们的结果不是来说于对自然界的物质的实践和总结,是主观臆断的“胡说”,他们妄想成为成为深刻的思想是绝对不可能实现,我们要坚决打击象杜林这样的使统一的党面临分裂的危险的党内的机会主义分子和反党分子。同时在现实中我们也不要犯类似的错误,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路线才能在我们建设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第三篇:《反杜林论》读书笔记

《反杜林论》读书笔记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于1876年5月底至1878年7月初的著作,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这部著作的内容十分丰富,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内在联系,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一、批判了杜林的唯心主义先验论,阐明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论述了思维、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一根本观点。

杜林认为,人类认识的出发点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而是某些“原则”,他主张“原则在先”,即先有思想后有物质,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把人的意识看成是纯粹思维的产物。恩格斯指出,思维和意识所具有的独立性是相对的。意识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然而这种独立性只是相对的东西。不应当使物质世界与思维相适应,而应当使思维去适应物质世界。思维、意识来源于实践,它们也必须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如果离开实践,它就会成为不可想像的东西。

通过对杜林谬论的批判,恩格斯简明地论述了意识的起源和本质,阐明了包括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在内的认识辩证法,论证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从而坚持了唯物论的反映论,捍卫了在认识论基本问题上的唯物主义路线。

二、批判了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的折衷主义,论述了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唯物主义原理。

杜林认为,因为人的思维是统一的,所以现实世界才是统一的。在世界统一于什么这个问题上,杜林玩弄了一个折衷主义手法,提出“世界统一于存在”。杜林所说的“存在”,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存在决定意识”这个命题里的“存在”,含义是不同的。我们所说的“存在”,是指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与“自然界”、“物质”等,是同一系列的概念。而杜林所说的“存在”,是十分含混的,它的含义相当于“有”这个概念。按照杜林的说法,“精神”、“上帝”都是“存在”的。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只有这个科学命题,才真正揭示出问题的本质:世界上的现象无论多么千差万别,都是根源于物质的统一性,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都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三、批判了杜林在时间、物质、运动问题上的谬论,论述了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杜林认为,世界在时间上是有开端的,在空间上也是有限的,并胡说物质可以脱离时间而存在,时间也可以脱离物质而运动。恩格斯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

时间和空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只能在时间、空间中进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的形式。

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杜林认为,自然界最初处于物质和机械力统一的状态,即所谓的不动的“宇宙介质的状态”,物质和运动是可以分离的。恩格斯深刻地批判了杜林的形而上学观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运动观。“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无论何时何地,都没有也不可能有没有运动的物质”、“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像的”,阐释了物质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永恒的、客观的,它没有起点和终点。

四、批判了杜林在道德和法的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谬论,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平等、自由和必然的基本观点。

在道德方面,杜林宣扬超历史、超阶级的永恒道德。恩格斯指出,道德在人类的历史上是发展变化的,不是永恒的。任何道德,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是随着经济状况的发展而发展。道德不可能是超阶级的,只有在消灭了阶级之后,才可能有超阶级的道德。

杜林认为,平等都是绝对的好事,不平等都是绝对的坏事;不平等起源于暴力,是两个人之间一方对另一方施行暴力的结果。恩格斯指出,暴力不是产生不平等的根源,不平等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只要存在经济上的不平等,就会产生意识上的从属观念,而不一定通过暴力。无产阶级要求的不是少数人的平等,而是要实现人类的真正平等。只有消灭了阶级才会出现人人平等,而到了那时,也就没有平等不平等的问题了。

在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上,杜林把人的意志自由看成绝对的,不受客观规律支配的。恩格斯指出:“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人们只有认识了客观必然性,并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才能在行动上取得自由;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不可能得到自由,反而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自由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所获得的自由是不相同的。自由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能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得到真正的自由。”

第四篇:《反杜林论》读后感

《反杜林论》读后感

《反杜林论》既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又阐述了无产阶级关于战争和军队的基本理论原则,《反杜林论》是一部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同时又具有极重要的理论价值,为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失败乃成功之母,而《反杜林论》则诞生于马克思主义跌跌撞撞的发展史中一次错误的摸索。19世纪70年代杜林打着“社会主义”这块金字招牌,并冠以“科学”的伪装的“杜林论”诞生:杜林著书立说,并且发表了一系列著作,以假乱真,反对马克思主义。杜林认为,人类认识的出发点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而是某些“原则”,他主张“原则在先”,即先有思想后有物质,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把人的意识看成是纯粹思维的产物。这使当时的德国党面临一个十分艰难的抉择:是以杜林主义作为党的理论基础,还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此时马克思为了捍卫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使刚刚统一起来的德国党沿着正确道路前进,他必须批驳杜林主义。于是,在马克思的大力支持下,恩格斯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写下了一系列批判杜林的文章,在德国党的机关报——《前进报》上陆续发表。1878年7月印成单行本,这就是著名的理论巨著——《反杜林论》。在《反杜林论》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思维和意识所具有的独立性是相对的。意识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然而这种独立性只是相对的东西。不应当使物质世界与思维相适应,而应当使思维去适应物质世界。思维、意识来源于实践,它们也必须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如果离开实践,它就会成为不可想象的东西。在此,我认为《反杜林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取得的成就绝对离不开恩格斯与杜林两人的针尖对麦芒,他们二人一人抨击马克思主义,一人批驳杜林主义,在这个过程中恩格斯不断完善《反杜林论》并最终完成一次质的蜕变。

在《反杜林论》一文中恩格斯提出了很多的观点,但是最令我感兴趣的还是恩格斯提出的对于“世界统一于什么”和“经济与政治暴力的关系”的观念给我带来的印象尤为深刻。

恩格斯认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有力的概述了世界上的现象无论多么千差万别,都是根源于物质的统一性,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都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恩格斯这一观念狠狠地批判了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的折衷主义:杜林认为,因为人的思维是统一的,所以现实世界才是统一的。杜林所说的“存在”,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存在决定意识”这个命题里的“存在”,含义是不同的。我们所说的“存在”,是指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与“自然界”、“物质”等,是同一系列的概念。而杜林所说的“存在”,是十分含混的,它的含义相当于“有”这个概念。按照杜林的说法,“精神”、“上帝”都是“存在”的。杜林这一模糊不清的观念脱离了客观事实,注定被推翻。

恩格斯在文中曾指出:历史上基础性的东西不是暴力,而恰恰是经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就是为了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例:私有制产生的根源即在于经济领域,而不在于暴力;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也不是暴力作用的结果,而是商品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暴力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恩格斯通过对经济与政治暴力的全面分析正确诠释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最终认为暴力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确实能起到积极作用,但不能违背经济的规律。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提出的主要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暴力的看法,恩格斯论证了军事与经济、军事与政治、战争与革命的关系,阐明了军队本身及其战略战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分析了社会革命对于作战方法变革的影响,以及兵士群众和统帅在这种变革中所起的作用。

文中批驳了杜林的暴力是“历史上基础性的东西”的观点,指出,暴力仅仅是手段,相反地,经济利益是目的。目的比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要“基础性”得多。私有财产在历史上的出现,决不是掠夺和暴力的结果;暴力虽然可以改变财产的占有状况,但是不能创造私有财产本身。一种财产占有形式为另一种财产占有形式所代替,归根结底,根源于经济自身的合乎规律的运动。暴力不是绝对的坏事,它能够破坏生产力,但也起着革命的作用杜林把暴力看成是绝对的坏事,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文中同时指出:“暴力在历史中还起着另一种作用,革命的作用”,并转引马克思的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恩格斯认为,杜林的研究方法就是先验主义研究方法,其基本特点是:研究某一对象的特性不是从对象本身去认识,而是从对象的概念中逻辑地推论出来。也就是说,先是从对象构成对象的概念,然后将其颠倒,再用对象的概念去衡量对象。这样研究的结果,导致不是概念和对象相适应,而是对象去适应概念。而杜林所谓的“公理”不过是幼稚的、肤浅的主张。按照杜林的方法去认识人,构造社会图景,以及由此构造出道德学体系和法律学说,必然是歪曲现实的虚伪景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他指出研究社会生活领域的问题不能用先验的方法,而是要首先尊重社会,会事实及其历史发展。

恩格斯这部《反杜林论》不愧是一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巨著,通过研读使我明白了很多哲学上的问题,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不是所谓的唯心主义,而是一种客观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地论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告诉了我们看待事情的正确方法。

第五篇:《反杜林论》读后感

读《反杜林论》有感

机制5班冯立涛021000509

不知是有缘还是自己有幸,在十几本书中选择了《反杜林论》这本书,虽在思政导论的压迫下读了这本书,但感觉自己真的收获了好多,也开始有点感谢学校开的这门导论课,让我们都受益匪浅。感谢的话就少说点了,所以的感谢都放在下面的读后感里啦。

读完后,它让我知道任何事物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发展变化的。我们要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时、空观念。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哲学篇《自然哲学。时间和空间》这一章中,彻底批判了杜林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时、空观,科学的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杜林极力反对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其基本观点就是认为“世界在时间上时有开端的,在空间上也是有限的。”这个观点正暴露了他的唯心论形而上学的实质。他认为世界在时间上就如同数学中的数字序列一样,要从一数起作为开端,可以一,二,三,四……地一直数下去。由此他就断定,世界应当有个开端,他还认为世界上现实各种事物都有一定的数字积累,每种事物的数字当然是有限的,这样,一种事物加另一种事物,也就是数字加数字,换句话说,就是有限加有限,整个世界加起来,在空间上还是有限的。他对自己这个谬论还美其名曰“定数律”。恩格斯对杜林的这些谬论进行了彻底驳斥。

在《反杜林论》“哲学编”的《自然哲学.时间和空间》一文中,恩格斯针对上述杜林的观点,着重就两个问题同杜林展开了论战:第一,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第二,时间和空间是客观实在的还是主观臆断的。通过论战,恩格斯系统地阐明了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客观实在性,提出了“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的著名论断。

1,恩格斯首先批判了杜林关于时间有开端、空间有界限的形而上学谬论,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时间、空间无限性的观点。杜林表面上承认世界的无限性,但他认为,无限性就是无限序列,无限性是“没有矛盾的”,并且“具有唯一方

向”;$“数在数列中的无限积累,正是这种无限性的“最明显形式”。按照数学计算的习惯,无限序列的计算总是从一开始的。因此,杜林认为,世界的无限性也必须在时间上是有开端,在空间上有界限,而且充实在整个时间和空间内的具体物都是可以确切计算的,是有一定数目的,即“定数律”。

但是,承认无限没有开端,就会陷入可以计算完无穷数列这种不允许的矛盾之中。

恩格斯指出,真实的时空无限性是时间上的永恒性和空间上的无限性,就是指时间、空间“没有一个方向是有终点的,不论向前或是向后,向上或是向下,向左或向右”。就是说,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总是无始无终的。

辩证唯物主义这种时空无限性的观点,是人们根据在实践中对宇宙认识的不断发展而概括出来的科学论断,并被现代科学发展所一再证实。

而数学的无限序列则不同,它总是从1开头,从序列的第一项开始。这种无限序列很明显不能应用于空间,如果把这种无限序列应用于空间,那么就可以从一点按三个相反的方向延伸出六条线,从而得出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的六度空间。

另外,恩格斯批判了杜林所谓的“可以计算的无限数列”的谬论,阐述了始点与终点的辩证关系。杜林认为,如果无限序列没有开端,那就会陷入计算完无限数列的矛盾之中。为了避免这种矛盾,时间的无限性只能是有开端而无终点的。恩格斯指出,无论有终点而无开端的或者有开端而无终点的无限序列,都是无法计算完的。可以算完的无限序列,实际上只能是那种从某一项算起的既有开端又有终点的序列。按照辩证法观点终点和开端是相对的,前一过程的终点正是后一过程的开端。“开端和终点正像南极和北极一样必然是相互联系的,如果略去终点,开端就正好成为终点,即序列所具有的一个终点,反过来也是一样”。在数学中,为了研究不确定的、无限的东西,人们总是从确定的某一项出发,否则就无法计算。但是,由此断言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则是完全错误的。这种数学方法是不能成为现实世界的强制法的。

恩格斯还批判了杜林所谓“无矛盾的无限性”的荒谬观点,论述了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关系。恩格斯指出,杜林妄图没有矛盾地思考现实的无限性,是永远办不到的。“无限性是一个矛盾,而且充满种种矛盾。无限纯粹是由有限组成的,这已经是矛盾”。这就是说,就整个宇宙而言,它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但是宇宙间的每个具体事物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则是有限的。任何有限中都包含着无限的因素,有限事物可以被无限地分割,有限可以说是无限个部分的总和。有限和无限这种矛盾消灭了,那就是无限性的终极。因此,无限性是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中,通过无数具体的、有限的阶段或者形态而展开的一个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认为宇宙的时间和空间有限的形而上学观点,必然会导致无限的宇宙有开端这种荒谬矛盾。

因此,杜林所谓没有矛盾的无限性,实际上是对时空有限的否定。他所设想的有开端的无限序列,完全是脱离现实的、空洞的一个个数字重复相加的序列,这正是黑格尔所批判的那种“恶无限性”。

马克思主义对时空无限性的理解,同世界是无限运动着的唯物主义观点紧密相连。因此,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否认时空无限性的观点之后,又批判了杜林割裂时间、空间与物质的统一的荒谬观点。

2,恩格斯批判杜林割裂时间、空间与物质相统一的荒谬观点,阐述时间、空间是物质存在基本形式的原理。

杜林认为,时间是有开端的,时间仅仅由于变化才存在。在时间开始之前,世界处在自身等同即“绝对不变的状态”。!$#所以在宇宙的最初阶段只有存在,而无时间,时间变成了一般的存在观念。

恩格斯首先批判了杜林只谈时间概念,而不肯定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的错误。指出,时间概念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时间,谁不承认变化着的时间或空间的概念是对客观的时间和空间的反映,就必然要滚到唯心主义的泥坑中去。

恩格斯说:“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任何物质的存在,都必然要持续一定的时间,表现出先后的次序。空间是物质具有的广延性和它的位置关系,任何物质总是占有一定的领域和体积。可见,时间、空间是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割的。物质的运动,无论是显著的变化状态,还是相对的静止状态,总是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

运动变化是以时间和空间为前提的,离开时间和空间,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物质运动变化。速度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物体所通过的空间。因此,设想没有时间、空间的物质存在,和设想没有运动变化的物质存在一样,都是十分荒唐的。

这种不发生任何显著状态变化的时间,绝不等于就不是时间,宁可说是纯粹的时间,即设想的一种其中不发生任何事情的时间,因而是真正的时间。这种离开具体形态的纯粹时间概念,是科学研究中对现实时间的一种抽象,它并没有因此就变成所谓的一般的存在观念。

最后,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荒谬狡辩。

杜林从时间有开端的形而上学观点出发,臆想出所谓自身等同、永不变化的世界原始状态,这就更使他陷入了无法克服的混乱。如何使世界从不动过渡到动,从无时间进入到有时间呢?他除了求助于上帝的“第一次推动”以外,别无他法。

为了摆脱这种境地,他捏造了所谓“存在链条上的任何最小环节”的转变和联系、“连续性的桥””#!等谬论进行狡辩。恩格斯批驳了他的这些谬论:存在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向另一个环节的转变,就是一种运动形式向另一种运动形式的转化,而不是从不动到动的过渡;不动的连续性在于不运动,无论给这种转变以多么长的时间,也是不能从原地前进万分之一毫米的。可见,杜林的三个谬论,只能暴露其形而上学的观点,而并不能自圆其说。

三、我的结论

从以上《反杜林论》恩格斯有关时空观的阐述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杜林的时空观无论是从其推理的前提,论证的过程,还是最后结论的总结中,都是一贯地遵循了他形而上学的思维形式。而恩格斯利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则犀利而有针对性地揭示出了其观点的荒谬与自相矛盾,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时空观。

坚持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时间空间与物质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批判各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观点,具有重要意义。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处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之中,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因此,我们观察任何事物,都必须注意它的运动变化的规模和进程;处理任何事情都必须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变化着的情况,不然,就要犯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

下载读《反杜林论》有感(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反杜林论》有感(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反杜林论的学习心得

    《反杜林论》学习心得《反杜林论》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应予必读的一部著作,是恩格斯适应党的理论建设的紧迫需要而撰写的。1875年统一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建立,为德国工......

    《反杜林论》读书心得

    《反杜林论》读书心得 《反杜林论》一书是恩格斯于1876年5月底至1878年7月初完成的,虽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仍不失为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

    反杜林论读后感[五篇]

    全书共分五个部分,即序言、引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反杜林论》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

    《反杜林论》读书心得[大全]

    自然辩证法论文学生姓名:贾守盛学 号:S100201003学院: 专业: 题目: 指导教师: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反社林论读书心得冉启锋2010年 11 月《反杜林论》读书心得《反杜林论》这部......

    香蕉茶——《反杜林论》读书笔记

    作者:香蕉茶 伍玖叁肆零捌玖柒玖 读《反杜林论》有感 《反杜林论》中,恩格斯的观点非常具有准确性和预见性。这部著作共分为五个部分,即序言、引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

    反杜林论马哲论文

    从《反杜林论》中体会哲学美 ---读《反杜林论》有感 【摘要】 读完一百多年以前的《反杜林论》,感到当时恩格斯提出的许多理论现在仍有很强的指导性作用。其中的诸多看法......

    读 有感

    今天我有一次读了.丑小鸭---它一生下来,因为长得很丑,人们和动物都不喜欢它.寒冷的冬天,它在森林里手尽折磨,后来它靠自己的努力,终于飞了起来.成为一只美丽,自由的天鹅!丑......

    读有感

    读西游记有感 西游记说的是唐三藏为普渡众生,踏上了西天取经的道路。在路上,他收下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位法力高强的徒弟,他们一路上为唐僧降妖除魔,尽心尽力保护唐僧西取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