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城市森林建设工作经验做法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决定》和省《意见》精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全面建设“绿色邵阳”的决定。针对当前造林绿化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城市绿化滞后的状况,我们启动了城市森林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成绩和做法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三区绿化工作快速推进,亮点频传,城区生态环境和人
居环境初步改善。共计完成荒山造林7500亩,退耕还林18400亩,义务植树271万株,公路绿化59公里,河道绿化40公里,建成花园式单位4个。在抓好面上造林绿化的同时,我们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完成了《邵阳市城市森林建设规划》,精心打造了潭邵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全面铺开了资江风光带建设,城市森林建设呈蓬勃发展之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十分关注市区造林绿化工作。市委书记盛茂林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要求切实抓好城区造林绿化。同时强调指出,搞好城市绿化,广大市民可以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决不是搞形象工程。去年3月5日,盛茂林书记和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军分区领导到大祥区板桥乡、檀江乡参加义务植树。他一边植树,一边深情地对在场的人说,构建和谐社会,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今年年初,盛茂林书记又深入三区专题调研,强调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市绿化建设;并在全国第25个植树节来临之际,和在家的市级领导、机关干部、共青团员、武警战士2000多人一起到北塔区新滩社区良子山参加义务植树。在潭邵高速公路会战中,市长黄天锡要求将潭邵高速公路绿化作为市、区两级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并亲自主持召开动员大会。市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主任郭建江2005年、2006年两次在市人代会上向市政府提出加快城市及周边地区造林绿化的建议案,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今年春节上班后的第一个星期,市委副书记魏太平就组织召开了三区区长、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专门会议,对三区荒山造林绿化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并会同市林业局、市开发办、市国土局、市政财局、市水利局等落实了造林经费。3月8日,副市长周符波主持召开市区绿色行动动员大会,部署城区街道公共绿地绿化。市委办、市政府办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城郊造林绿化步伐的实施意见》(邵市办发[2006]14号)。在市委、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三区党委、政府和有关各部门迅速行动。北塔区委书记刘德胜在陈家桥乡三塘冲村办桉树造林示范点400亩,占全区造林任务的20。双清区渡头桥镇党委书记刘祥国为做好潭邵高速公路沿线群众的征地绿化工作,每天往返工地好几次;该镇井泉村支部书记肖建飞为征地绿化走遍了全村每一家农户。
(二)工作重点十分明确。我市造林绿化工作基础差、底子薄,加之财力有限,不可能一步到位。为此,我们抓重点、抓关键,以点带面,将工作引向深入。主要抓了两个重点:一是规划工作。规划是龙头。为制定一个适当超前、切实可行的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我们于去年冬天组织了20多人的专业班子,深入大祥、双清、北塔三区实地调查,走访了市国土、城建、规划、水利、交通等部门收集资料,随后到长沙、娄底等地市考察学习,集思广益,精益求精,历时3个月,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邵阳市城市森林建设规划》。在做好总体规划的同时,我们相继组织编制了《潭邵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工程规划》和《资江风光带建设规划》2个子规划,保障了城市森林建设科学有序地推进。二是建设工作。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我们以总体规划为指导,一年突出一个建设重点。2005年,我们把潭邵高速公路绿化作为重点。在长81.3公里的公路两侧用绿化大苗分别营造30米宽的林带,栽植林木60万株,经过全面补植后成活率达到了95,取得了良好的绿化和景观效果,被评为全省公路绿化“样板工程”,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赞扬。如今,驱车飞驰潭邵高速公路,但见绿荫点缀,令人心旷神怡。2006年,我们把资江风光带建设作为重点。在保护两岸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着力构筑绿色屏障;对两岸50米以内的地带用杜英、樟树、桂花、池杉等绿化大苗造林,第一层山脊内的荒山、坡耕地、旱地用小苗造林,其中市区段计划造林5000亩,封山育林2000亩。今年已造林3500亩,完成投资200万元。
(三)具体做法富有特色。第一,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市委、市政府将城市森林建设工作纳入了对三区党委、政府的双文明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市政府与三区政府签订责任书,定目标任务、定时间进度、定工作要求、定奖罚措施。计划采取一揽子下达,2006年—2008年三年的造林绿化任务一次性分配到区,由各区自行安排。考核由市林业局牵头,市有关单位参与,进行现场检查验收,并当场反馈意见,同时将验收结果上报市委、市政府,作为文明考核的和兑现奖励的依据。大祥区为将任务落到实处,区政府与各乡
第二篇:市城市森林建设工作经验做法
市城市森林建设工作经验做法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决定》和省《意见》精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全面建设“绿色邵阳”的决定。针对当前造林绿化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城市绿化滞后的状况,我们启动了城市森林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成绩和做法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
市民的共同努力下,三区绿化工作快速推进,亮点频传,城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初步改善。共计完成荒山造林7500亩,退耕还林18400亩,义务植树271万株,公路绿化59公里,河道绿化40公里,建成花园式单位4个。在抓好面上造林绿化的同时,我们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完成了《邵阳市城市森林建设规划》,精心打造了潭邵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全面铺开了资江风光带建设,城市森林建设呈蓬勃发展之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十分关注市区造林绿化工作。市委书记盛茂林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要求切实抓好城区造林绿化。同时强调指出,搞好城市绿化,广大市民可以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决不是搞形象工程。去年3月5日,盛茂林书记和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军分区领导到大祥区板桥乡、檀江乡参加义务植树。他一边植树,一边深情地对在场的人说,构建和谐社会,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今年年初,盛茂林书记又深入三区专题调研,强调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市绿化建设;并在全国第25个植树节来临之际,和在家的市级领导、机关干部、共青团员、武警战士2000多人一起到北塔区新滩社区良子山参加义务植树。在潭邵高速公路会战中,市长黄天锡要求将潭邵高速公路绿化作为市、区两级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并亲自主持召开动员大会。市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主任郭建江2005年、2006年两次在市人代会上向市政府提出加快城市及周边地区造林绿化的建议案,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今年春节上班后的第一个星期,市委副书记魏太平就组织召开了三区区长、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专门会议,对三区荒山造林绿化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并会同市林业局、市开发办、市国土局、市政财局、市水利局等落实了造林经费。3月8日,副市长周符波主持召开市区绿色行动动员大会,部署城区街道公共绿地绿化。市委办、市政府办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城郊造林绿化步伐的实施意见》(邵市办发[2006]14号)。在市委、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三区党委、政府和有关各部门迅速行动。北塔区委书记刘德胜在陈家桥乡三塘冲村办桉树造林示范点400亩,占全区造林任务的20。双清区渡头桥镇党委书记刘祥国为做好潭邵高速公路沿线群众的征地绿化工作,每天往返工地好几次;该镇井泉村支部书记肖建飞为征地绿化走遍了全村每一家农户。
(二)工作重点十分明确。我市造林绿化工作基础差、底子薄,加之财力有限,不可能一步到位。为此,我们抓重点、抓关键,以点带面,将工作引向深入。主要抓了两个重点:一是规划工作。规划是龙头。为制定一个适当超前、切实可行的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我们于去年冬天组织了20多人的专业班子,深入大祥、双清、北塔三区实地调查,走访了市国土、城建、规划、水利、交通等部门收集资料,随后到长沙、娄底等地市考察学习,集思广益,精益求精,历时3个月,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邵阳市城市森林建设规划》。在做好总体规划的同时,我们相继组织编制了《潭邵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工程规划》和《资江风光带建设规划》2个子规划,保障了城市森林建设科学有序地推进。二是建设工作。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我们以总体规划为指导,一年突出一个建设重点。2005年,我们把潭邵高速公路绿化作为重点。在长81.3公里的公路两侧用绿化大苗分别营造30米宽的林带,栽植林木60万株,经过全面补植后成活率达到了95,取得了良好的绿化和景观效果,被评为全省公路绿化“样板工程”,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赞扬。如今,驱车飞驰潭邵高速公路,但见绿荫点缀,令人心旷神怡。2006年,我们把资江风光带建设作为重点。在保护两岸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着力构筑绿色屏障;对两岸50米以内的地带用杜英、樟树、桂花、池杉等绿化大苗造林,第一层山脊内的荒山、坡耕地、旱地用小苗造林,其中市区段计划造林5000亩,封山育林2000亩。今年已造林3500亩,完成投资200万元。
(三)具体做法富有特色。第一,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市委、市政府将城市森林建设工作纳入了对三区党委、政府的双文明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市政府与三区政府签订责任书,定目标任务、定时间进度、定工作要求、定奖罚措施。计划采取一揽子下达,2006年—2008年三年的造林绿化任务一次性分配到区,由各区自行安排。考核由市林业局牵头,市有关单位参与,进行现场检查验收,并当场反馈意见,同时将验收结果上报市委
第三篇:创建森林城市工作经验发言材料
创建森林城市工作经验发言材料
2021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思想,按照国家林业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强势推进森林城市创建,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成效。今年将实现县级全覆盖;创建市级森林城镇316个、森林村庄7727个。如今的**城市,森林遍布、绿树成荫,林水相依、绿美交融,生态全面改善,曾经的城市绿化洼地正在变成生态福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在创森工作中我们做到“四个坚持”:
一、坚持党政主导,着力构建合力推动的工作格局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创建森林城市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把“森林城市”称号作为展示生态建设成就的最高荣誉。一是书记抓绿化。市委、市政府连续8年召开全市平原绿化工作座谈会,全市所有县(市、区)党委书记全部已经参加会议,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强势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和平原绿化。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亲自倡导和直接推动下,各级党委、政府把“创森”作为生态惠民的战略工程和民生工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各市县的书记和市县长都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督查,全市形成了“县委书记抓绿化”的大好局面。二是合力抓“创森”。我市2007年成立由市委宣传部、市人大农资环委、市政协人资环委、市绿化委员会、市林业厅等9个部门组成的“市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市政协主席一直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全面启动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目前,我市已连续9年在每年“两会”期间专门召开全市“关注森林”工作会议,市政协主席每次都亲自部署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各地也都成立了“关注森林”活动的组织机构,全市形成了“政协牵头、绿委负责、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各方参与”的良好格局。
二、坚持围绕中心,着力形成统筹推进的创森模式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深刻意识到抓绿化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绿化,把森林城市创建融入当地中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大工程带动、大手笔投入、大规模扩绿。一是把创建森林城市作为绿化大工程全力打造。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制,积极采取流转、租用、征用等多种方式解决绿化用地,以工程化方式推进森林城市建设,持续增加城市森林面积和质量。十年来,全市已累计投入“创森”绿化资金367.9亿元,新增绿化面积123.4万亩;全市平原区林木覆盖率达到20.01%,比创森前增加5.21个百分点。二是把创建森林城市作为绿化大平台统筹推进。坚持把森林城市创建紧紧融入“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借势发力、借梯登高,整合绿化工程、集中财政资源、形成推进合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森林的覆盖面。目前,全市结合“四边三化”完成森林通道建设里程1.72万公里、面积28.02万亩,完成通道沿线林相改造面积120.9万亩;结合“三改一拆”完成改拆后绿化面积1720万平方米,凸显了创森工作的巨大成效。
三、坚持规划引领,着力把好创森质量的工作导向
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城市生态质量作为创森的生命线,牢牢把握创森标准和要求,切实做到按标准实施、按标准验收。一是高质量编制规划。加强指导把关,制定了**市森林城市(城镇)建设
规划编制纲要,坚持做到所有规划都由市级以上规划单位承担,组织专家讨论,并作为创建森林城市的必备条件。注重规划特色,依据城市定位科学编制规划,点线面结合、乔灌花配套,避免千城同面、千篇一律,构建以森林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系统。坚持科学种树,按照“高、富、帅、土、特、长”的标准合理选择树种,把创森作为新植1亿株珍贵树行动的主战场。落实长效机制,树立过程意识,健全管养机制,确保森林城市能创建成、成果能巩固好。二是动真格检查验收。制定公布**市森林城市和森林城镇评价标准、申报办法、核查办法等一系列工作制度,让“创森”有规可依。实施“创森”预检制度,在正式验收前半年组织专家对申报城市开展预检,帮助查重点、寻问题、找差距,下发整改通知,及时跟踪检查,做好查漏补缺。正式验收时,重点对照整改落实情况进行验收,严把创建质量关,切实做到“不走过场”,确保“森林城市”这张“金名片”的含金量。
四、坚持宣传造势,着力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全市各地不断创新宣传载体和形式,传播生态文化知识,弘扬绿色发展理念,引导社会各界携手参与“创森”工作。一是邀请书记谈绿化。2009年以来,连续9年联合**电视台录制“书记谈绿化”节目,先后邀请了46位市、县的党政一把手畅谈创建森林城市、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国土绿化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思路,并在**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引起各界共鸣,社会反响良好。二是组织群众参与创森。会同相关部门每年组织开展市市党政军领导义务植树、百万学子植千万棵树、发展彩色森林建设美丽**、珍贵树种进万村、保护母亲河、推进公路“三化”、“营造彩色森林,建设美丽通道”、“营造美丽森林,推进五水共治”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加强森林城市建设宣传,让创森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我市创建森林城市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各兄弟市市创森工作和广大群众的生态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秉持**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继续深化森林城市创建,谋划推进森林城市群建设,全力打造**“大花园”,持之以恒地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增进人民生态福祉,为我市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生态支撑。
第四篇:市人口计生工作经验做法
今年,**市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一主线,在整合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效机制,建立了“党政线”“部门线”“计生线”三线目标管理考核机制,适应了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发展,加强了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建立“三线”目标。一是围绕综合决策制定“党政
线”目标。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县(市、区)政府与乡(镇、办)政府分别签订“党政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书》,重点是党委政府亲自抓、负总责,计生经费投入使用,工作新机制建立,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创建,婚育新风与小康同行项目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计划生育政策审计把关等情况,将人口计生工作有机融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促进综合决策、协调发展。二是围绕综合治理制定“部门线”目标。市政府与市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与县(市、区)业务对口单位分别签订“部门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书》,重点是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落实、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婚育新风与小康同行项目、流动人口管理、计划生育情况审核把关等情况,促进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工作格局的形成,推进各项重点、难点工作落实。三是围绕规范管理建立“计生线”目标体系。市人口计生委与县(市、区)人口计生委,县(市、区)人口计生委与乡(镇、办)计生办分别签订“计生线”《目标责任书》,重点是新机制建设、人口控制、优质服务、能力建设、婚育新风进万家、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治理、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依法行政、信息化建设等工作,着力形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导向,推动机制建设、行风建设。
(二)加强“三线”管理。一是“党政线”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议,思想发动、决策部署;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人口计生工作汇报,研究政策、科学决策;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把人口计生工作列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常年监控、狠抓落实。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4次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议,出台16个重要文件,市领导就人口计生工作做出批示12次,深入基层调研人口计生工作14次。二是“部门线”凝聚合力。3月30日,7月6日分别召开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各成员单位一把手履行计划生育职责情况的汇报,肯定成绩,通报问题,研究措施;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成立婚育新风与小康同行办公室、性别比偏高集中治理办公室、党员干部清查处理办公室等临时、常设机构,综合治理人口计生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综合各单位改革进程,以系统名义统一出台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社会经济政策,加快综合治理工作新机制的建立。三是“计生线”真抓实干。市人口计生委认真分析形势,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研究政策,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不定期组织明察暗访,督促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切实抓好基层基础工作。
(三)实行“三线”考核。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考核评估新机制的意见》以及《**市2005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三线”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估办法》,按照减负增效、强化导向的原则,建立“三线”考核机制。“党政线”的考核评估,由各级党委、政府牵头组织实施,侧重政策环境、经费投入情况的考核评估;“部门线”的考核评估,由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实施,侧重综合治理工作职责落实情况的考核评估;“计生线”考核评估的组织实施,由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牵头组织实施,侧重对人口控制目标和重点、难点问题落实情况的考核评估。
(四)落实“三线”奖惩。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设立了综合目标奖、机制建设奖、公共投入奖、工作创新奖、优质服务奖;以市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名义,设立“三到位”先进单位奖;以市人口计生委名义,设立15个单项工作先进奖。今年,市委、市政府表彰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单位48个,市直单位12个,重奖获国家优质服务先进市称号的孟州市10万元,重点管理后进乡镇4个。市人口计生委对孟州市人口计生委、修武县人口计生委等单位进行了表彰。
二、主要成效
“三线”目标管理机制的建立,加速了人口计生工作的政策整合、机制创新、执行力升级,增强了解决人口计生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的内力,促进了发展,收到了实效。
(一)工作新机制建设步伐加快。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的意见》(焦发〔2005〕10号),市人口计生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责任分解的意见》(焦人口组〔2005〕13号),市人口计生委制定《**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建设领导分工及责任单位》(焦人口办〔2005〕35号),形成了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建设整体推进态势。
(二)性别比升高问题治理掀起高潮。市计生领导小组出台了《**市2005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集中治理活动实施方案》。市、县两级成立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专项治理办公室。在全市开展了“六清”、“六判定”的清理清查活动,制定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治理“警示制”,推行了以“一书三状七十二字”为主要内容的“包保责任制”。今年以来,全
市共对89个计生指导所、109家医疗机构、2018个个体诊所以及289个药店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343台B超全部进行了清查、备案;查处涉及“两非”案件7起,依法取缔诊所4家,没收B超3台,上取环器械1套,电动吸引器1台,罚款60000元。
(三)以“六关爱一维权”为内容的优质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全市共为育龄妇女免费开展优生优育咨询服务、围产期保健服务、妇科病普查普治23.4万余人次;为更年期妇女免费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1.6万人次,免费取环1884人次;为婚龄青年免费开展婚前教育2.8万人次、免费婚检1467人次;组织关爱女孩演出282场次,投入资金19.76万元,救助贫困女孩1109人;开展出生缺陷干预8125例;为流动人口免费发放避孕药具9103人次;纠正乱收费、乱罚款6例,纠正金额9850元。
(四)人口计生干部能力建设活动稳步推进。全市共举办各类行政管理培训班24期,培训人员1800余人次;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27期,培训人员1300余人次;组织村级计生管理员培训班33期,培训人员8357人次。
(五)大力开展党员干部违纪超生清查处理活动,树立了严格依法行政的导向。全市共参加自查公示党员干部职工及村(居)两委成员共21.9万人,主动申报1990年至今违纪超生的党员干部7346人,落实党政纪处分301人,补征社会抚养费747万元。
(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市计生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工作的通知》,市人口计生委、财政局、农业银行联合出台《**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领取办法》,市人口计生委出台《关于规范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专门档案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强化部门职责,明确工作流程,规范操作程序,完善奖励扶助金发放办法,推进奖励扶助工作规范化管理。
第五篇:城市党建工作经验亮点做法二
城市党建工作经验亮点做法二
建强组织引领体系,着力打造红色引擎。一是完善组织架构。建立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全区共划分X个基层治理网格,调整优化疫情期间组建的X个网格党支部、X个网格党小组,做到了党建网格和基层治理网格“双网合一”,实现基层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二是完善职能职责。
明确网格党组织“三抓”职责。即抓基层党建,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党内活动;抓社会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抓服务群众,发挥社区、网格、楼栋党组织的组织功能、组织优势、组织力量,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按照“全要素网格”要求,赋予网格长协调处理网格内全要素工作职能,梳理细化专兼职网格员职责清单,推行“网上在线、网下跑腿”工作模式,做实“人、岗、责”三本账。三是选优配强力量。
整合街道社区各种资源力量,配齐配强了网格长、网格员和楼栋长,实现了专兼职互补。全区X个社区共配备专职网格员X名。全区X余个小区近X%的楼栋长由党员兼任,X余名兼职网格员,切实把力量汇聚到网格上。强化实体运行保障,着力增强整体效应。一是规范管理体系。围绕网格服务管理实体运行,结合我区实际起草《X区网格化管理制度汇编》,详细规范上岗公示、工作例会、巡查走访、情况报告、考核奖惩、网格自治、教育培训等多项制度,网格员做到了定人、定岗、定责,有效推动了网格化实体运行。
二是搭建共治平台。
建立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探索建立社区党组织统筹设计服务项目、支持社会组织承接、发动群众性组织参与的联动机制,有序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持续开展平安X建设,建立社区“雪亮工程”视频监控点位X余个,建立“一社区一警”机制,每个社区选派X名公安民警担任副书记,以各家各户的“小平安”成就社会的“大和谐”。聚焦为社会明德,建设区镇(街道)社区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X个,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社会公德教育,培育良好文明风尚。三是做实基础保障。
明确网格党支部、村社(楼栋)党小组相关工作经费可从村(社区)办公运转经费、社区为民服务资金中列支,为网格化管理实体运行吃下“定心丸”。将专职网格员待遇纳入财政保障,月均工资不少于X元(不含养老保险),且逐年增长,让他们待遇有保障、工作有劲头。推动党建资源下沉,着力提升治理水平。一是大力推进党建“融合行动”。区委组织部强化顶层设计、全面布局,以X条“开放式主题党日”研学路线为基本路径,创新各领域基层党建融合方法,建立了“农场记忆”“红色家园”等融合载体平台,强化网格党组织凝聚力,推动党建带群建,推进“多元”主体融合,实现党建引领“以点带面、面面开花”的良好格局。
二是深化社区“双报到”制度。
借助“双报到双报告双考核”工作机制,为每个网格至少配备X-X名机关干部兼任党建指导员,通过定期参与党小组会、座谈交流等形式,指导基层网格党小组开展组织活动。同时,鼓励在职党员通过法定程序合理进入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引导居民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三是优化推广“小微”治理。
因地制宜把党建阵地布局到网格中,在每个居民小区采取租赁、购买或共建共享等方式,打造党群微家、网格微工作站、红色驿站等服务阵地,形成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小微”阵地为辅的“一心多点”党群服务布局让群众在最靠近的地方得到最需要的服务。围绕不同领域的群众需求,采取“线上+线下”“网格+网络”精准快速解决群众诉求,持续引领基层治理不断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