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行业毕业论文
金融监管与竞争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的转轨与深化,竞争民日益明显和普遍,它不仅左右着各微观金融主体的行为。而且影响到宏观金融体系的运行。为此,必需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建立起全新的金融监管运行机制和金融竞争政策。以及采取的金融监管的必要措施。
一、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1、金融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复合称呼。金融监督是指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
施全面的、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使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安全可靠的发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监督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衽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来说,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管机构依据金融法律、法规,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金融机构、业务、市场的活动进行规范、限制、管理和监督的总称。
2、金融监管的必要性:(1)金融业的重要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是全
社会货币的供给者和货币运行及信用活动的中心,金融稳定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金融业的高风险性:金融业存在着许多风险,又关系到千家万户和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如果金融机构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经济与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3)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以较少的酱经营较多的资产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同时,个别银行的破产很容易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而引发金融危机;(4)金融业的信息不对称:存款者和银行、银行与贷款者、银行与监管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信息不对称,产生了逆向选择和首先风险,不仅降低了金融效率,而且增加了金融风险。
3、
第二篇:金融毕业论文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湖北省贸易流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摘要
汇率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对外经济变量,在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活动中执行着价格转换职能,而实际有效汇率克服了双边汇率不能准确描述一国货币是升值还是贬值的缺陷,它的变动对一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影响更大,进而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已正式成为WTO的一员,经济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对外贸易总额快速增长,人民币汇率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汇率变动对湖北省贸易发展的影响比起那些中西部地区更加明显,因此需要对汇率变动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及早进行研究、分析并做出科学预测,为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微观经济主体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首先对汇率变动对贸易流量影响的理论、研究文献做了简要回顾并对东省的贸易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着重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湖北贸易流量的影响。定量分析采用了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包括ADF单位根检验、Jhonaes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方差冲击分解等。
最后,对计量分析的结论进行了原因探讨,然后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果对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提出对策与建议。本文认为由于国家的贸易政策、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进出口经营主体的特殊性及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等原因造成湖北省贸易流量变化对汇率变动不敏感,但由于汇率变化对不同贸易类型影响不同,故仍需要积极防范和降低人民币汇率改革对进出口企业带来的风险,采取诸如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积极拓展海外出口市场等措施来应对人民币升值。
关键词:贸易流量 汇率变动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发表服务,专科本科论文300起,详情伍老师扣扣:三零零四零九八三
ABTRACT Exchange rate is an important national external Jingji variables,i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ing activities in the Jiagezhuanhuan Zhi Neng Zhi Xing,Er Shijiyouxiao overcome Shuangbian exchange rate Buneng Zhunquemiaoshu a currency's appreciation or depreciation of Quexian its Biandong on a State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competitiveness,and then will import and export of a country or region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China has officially become a member of WTO,will further increase economic openness,rapid growth of the total foreign trade,RMB exchange rat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Exchange rate movements on trade development of Hubei Province i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re more than obvious,so the need for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on trade flows of early stage research,analysis and make scientific predictions,the macroeconomic and microeconomic policy of the main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Firstly,on the impact of exchange rate changes on trade flows,the theory of literature is briefly review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s trade was introduced.On this basis,th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analyzes the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of RMB Hubei trade flow.Quantitative analysis using modern econometric methods,including the ADF unit root test,Jhonaesn cointegration,Granger causality test and VAR model based on the impact of the variance decomposition.Finally,the conclusions of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cause,and then combining the results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RMB appreciation on how to deal with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put forward.This view that because the state's trade policy,multi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y,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import and export goods,import and export special subjects and meet the nee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caused changes in trade flows in Hubei Province is not sensitive to exchange rate movements,but due to exchange rate impact of change on the different trade types,so these still need to actively prevent and reduce the RMB exchange rate reform on the import and export business risks,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发表服务,专科本科论文300起,详情伍老师扣扣:三零零四零九八三
measures such as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de through technology” strategy,and actively develop the overseas export market and other measures to deal with RMB appreciation.Key words: exchange rate trade flows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发表服务,专科本科论文300起,详情伍老师扣扣:三零零四零九八三
目录
摘要..................................................................................................................................................1 ABTRACT........................................................................................................................................2 第一章 绪论...............................................................................................................................5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5 1.2 贸易流量文献综述.......................................................................................................5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6 第二章 汇率的相关概述...........................................................................................................6
2.1 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7 2.2 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测定方法............................................................................................8 第三章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湖北省贸易流量影响的实证分析.....................................................8
3.1模型的构建与变量、参数说明.........................................................................................9 3.2 相关数据说明....................................................................................................................9 3.3序列的平稳性与单位根检验...........................................................................................10 3.4 Johansen协整检验...........................................................................................................11 第四章 结论...................................................................................................................................12 参考文献.........................................................................................................................................14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发表服务,专科本科论文300起,详情伍老师扣扣:三零零四零九八三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联系越来越密切。而汇率作为一国资产的价格在此起到了中介的作用,使得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可以顺利进行。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期间,由于实行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同美元挂钩的这一双挂钩政策,使得各国之间的汇率相互固定起来。事实证明,这种固定的汇率制度对于当时各国战后重建及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固定汇率制逐步走向终点,转而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汇率的变动日益超出人们的想象。汇率作为价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到该国涉外经济的发展,如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资本流动等。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国际贸易额较小,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还不明显,但改革开放之后,尤其在1994年1月l日后,由于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将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与官方汇率并轨,实行单一的,以市场供给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的变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平衡与国内经济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显著。2001年伴随中国入世,我国与世界经济融合程度进一步提高,汇率变动的影响进一步加深。
本文尝试利用汇率变动的相关贸易理论,立足湖北省情,把握发展动态,在应用层面上对汇率变动所产生的贸易发展效应做出一些理论探索,并在实证方面进行验证。
1.2 贸易流量文献综述
汇率变动对贸易影响的理论研究最早可追溯到重商主义者托马斯·孟。关于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他作了简单的阐述,认为“在汇兑上压低我们的币值是于外人有损而于我有利的”。基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未能清晰地阐释在其所处的金本位时期货币贬值对贸易发展的影响机制,也未能分析汇率变动对贸易数量的影响。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发表服务,专科本科论文300起,详情伍老师扣扣:三零零四零九八三
对于货币贬值对贸易发展的影响机制这个问题,大卫·休漠在1752年提出了著名的“价格一现金流动机制”理论,解释了金本位制下关于汇率变动与贸易发展的关系。该理论认为,若一个国家的贸易收支出现逆差,那么国际储备就会下降,从而减少本币供给,而本币供给的减少将会降低本国价格水平,使本国商品更具竞争力,从而促进出口,减少进口,改善贸易收支,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贸易逆差消失为止。在此基础上,休漠认为,汇率变动本身也可以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自动调节贸易的收支。当一国出现贸易逆差时,支出大于收入,外汇储备减少,本币货币供给减少,物价下跌,从而本国出口商品价格下降,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则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结果使贸易收支改善。类似地,当一国出现贸易顺差时,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则有相反的调节过程。
休漠的“价格-现金流动机制”理论说明汇率变动可以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而自动调节贸易收支,该论述对后来汇率变动的贸易发展效应理论产生巨大影响。但是这种价格调节机制需要一个基本的既定条件,即马歇尔一勒纳条件,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由马歇尔、勒纳、琼.罗宾逊和梅茨勒等人在建立起国际经济学的弹性分析理论之后逐步完善的。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从几个不同的汇率概念入手,详细解释了几种相关汇率之间的联系与它们在衡量涉外经济时的重要性。我们知道,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我们传统上所研究的双边汇率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的要求,它不如实际有效汇率更能全面地反映一国资产的价格。所以,本文重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拟选取近几年数据分析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对湖北贸易发展的影响,得出结论,并对结论进行原因探讨,给出对策与建议。
第二章 汇率的相关概述
在进行国际经济交往时,一般都要涉及到国际间的支付结算,就会遇到不同国家之间如何进行换算的问题。我们知道,汇率就是两种货币兑换的相对价格,它反映的是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竞争力的变化。就汇率而言,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概念也有所差异。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发表服务,专科本科论文300起,详情伍老师扣扣:三零零四零九八三
2.1 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
名义汇率是指“一个人可以用一国通货交换另一国通货的比率”。它是一国政府所公布的汇率,在外汇市场交易中所形成的,或官方规定的本币与外币兑换比例。名义汇率通常先设定一个特殊的货币,如美元、欧元,特别提款权或一揽子货币作为标准,然后确定与其之间的比率。汇率随着这些货币变动而变动。而一些政府为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而实施某种产业政策、贸易政策,可能会人为地规定了本国汇率。因此,名义汇率是不能反映两种货币的真实价值的。
国内外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直接影响贸易收支状况的变量是实际汇率而非名义汇率,历史上一些国家货币贬值政策之所以不能达到预期目的,通常是因为名义汇率的变动没有引起实际汇率的同方向变动。所以,要准确地判断人民币汇率合理性,必须以实际汇率为研究对象。国际经济学中定义的名义汇率是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即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实际汇率是经过相对价格水平调整的名义汇率,是体现一个经济体的商品和劳务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两国模型背景下实际汇率可定义为:
P*eE
(2.1)
P其中,e代表实际汇率,E代表名义汇率(直接标价),P*代表外国价格水平,P代表国内价格水平。上面这个定义是基于购买力评价理论的,e越大,说明本国商品和劳务相对于外国的越便宜,本国的商品和劳务就会大量输出到国外,而国外的商品和劳务则由于相对较贵而难以进口到本国来,本国的出口大于进口,经常帐户盈余,实际汇率水平直接影响着贸易收支状况。
以上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定义假定了世界上只有两种货币——本币和外币,这种汇率称为双边汇率。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很多种货币,并且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大多数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即使某些国家的货币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或钉住汇率制度,与某一种货币(如美元)的汇率保持一个固定水平,但由于被钉住的货币对其它货币(如英镑)是自由浮动的,这个国家的货币本质上也是浮动的。所以,人们经常会发现,某货币在对一种货币贬值的同时,又对另一种货币升值,双边汇率无法衡量某一种货币的总体价值。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使用名义有效汇率(NEER)或称为多边名义汇率(MNER),来观察某种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发表服务,专科本科论文300起,详情伍老师扣扣:三零零四零九八三
货币的总体波动程度及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中的总体地位。名义有效汇率是指某种加权平均汇率。但名义有效汇率没有包括国内外价格水平的变化状况,故而不能反映一国相对于其贸易伙伴国的竞争力。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测算并定期公布其成员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IMF对实际有效汇率指数(REER)的定义为: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是经本国与所选择国家间的相对价格水平或成本指标调整的名义有效汇率。2.2 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测定方法
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是本国价格水平或成本指标与所选择国家价格水平或成本指标加权几何平均的比率与名义有效汇率指数的乘积。计算公式如下:
PiRiREERiPRjijjWij
(2.2)
其中:REERi代表第i个国家的实际有效汇率,Wij代表第i个国家赋予第j个国家的竞争力权重,且
Wjiij1,Ri、Rj分别代表第i国和第j国货币以美元表示的名义汇率,Pi、Pj分别代表i国和j国的消费价格指数。
考虑两国模型,上式变为:
PiRiREERi
(2.3)
PjRj在(2.3)式中假定i国为中国,j国为美国,则Rj=1(2.3)式变为:
REERiPiRi
(2.4)Pj从(2.4)式可以看出,Ri实际上是间接标价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其他条件不变,人民币升值,Ri增大,REER增大,人民币贬值,Ri变小,REER减小;中国价格水平上升,REER增大,本国价格水平下降,REER变小。
第三章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湖北省贸易流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汇率作为重要的对外经济变量,其变动会对一国宏观经济特别是对外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近年来,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人民币汇率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深入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湖北省进出口的影响,对研究中西部的对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发表服务,专科本科论文300起,详情伍老师扣扣:三零零四零九八三
外贸易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1模型的构建与变量、参数说明
国内外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进出口需求函数是相对价格和实际收入的函数形式,而进出口相对价格实际上又是汇率的函数。因此,我们构建的进出口需求模型分别为:
lnX=α0+α1lnR+α2lnFY+μ
(3.1)lnM=β0+β1lnR+β2lnY+μ
2(3.2)
式(3.1)为出口需求模型,式(3.2)为进口需求模型。其中,X为湖北省实际出口额,M为湖北省实际进口额,R为实际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上升表示人民币升值),FY为湖北省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实际收入,Y为湖北省实际收入。α1为出口需求的汇率弹性,α2为出口需求的国外收入弹性,β1为进口需求的汇率弹性,β2为进口需求的地区收入弹性,α0、β0为截距项,μ
1、μ2为随机干扰项。
经济理论一般认为,贸易伙伴国(地区)的实际收入越高,对本地区的出口将产生正向影响,即期望模型中的α2为正值。进口方面,本地区的实际收入对进口具有正向作用,即期望模型中的β2也为正值。本币汇率升值在理论上将抑制出口、扩大进口,即期望模型中的α1为负值,β1为正值。但是,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研究并未就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得出一致的结论,研究的结果出现了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会产生双向影响、或者单向影响、甚至不存在长期显著影响这三种状况。因此,α1和β1的符号不能确定。3.2 相关数据说明
实际有效汇率。鉴于名义汇率、双边汇率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一国货币升值或贬值的状况,我们采用实际有效汇率这一综合汇率指数来研究汇率变动的影响作用。实际有效汇率的计算方法很多,在这里,我们引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测算并定期公布的我国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以2000年为基期,设为100),数据来源www.xiexiebang.com,如表3.1所示。该指数选取了我国主要的16个贸易伙伴国或地区为样本,以消费物价指数为基础,采用几何加权平均的方法测算得出。实际有效汇率上升,表示本币升值。
国内外实际收入。对于湖北省的实际收入,我们采用湖北省每年的国内生产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发表服务,专科本科论文300起,详情伍老师扣扣:三零零四零九八三
总值(GDP)经过湖北省CPI指数(以2000年为基期,设为100)调整后的数值来表示,数据如表3.1所示。对于湖北省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实际收入,其计算方法为:我们选取了中国香港、日本、美国、德国、韩国作为湖北省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上述5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占每年湖北对外贸易出口总值的49%-81%(数据来源历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将其GDP指数(以2000年为基期,设为100,数据来源www.xiexiebang.com乘以该国占湖北省对外出口总额的权重,加总得到国外实际收入指数,数据见表1。
表3.1 CPI指数、进出口额、实际有效汇率、国内外实际收入
3.3序列的平稳性与单位根检验
为了避免经典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时出现的“伪回归”问题,我们首先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采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检验法,对模型(1)与(2)中四个变量的原序列与一阶差分序列做单位根检验。ADF的滞后阶数由Akaike info Criterion和Scharz info Criterion最小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发表服务,专科本科论文300起,详情伍老师扣扣:三零零四零九八三
原则来确定,同时辅以统计量D.W.的值接近2综合观察,以尽量消除自相关。为测试滞后阶数对ADF检验的影响,要用滞后阶数调整的临界值确定每个序列的显著性。表1给出了检验结果。检验结果表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各变量均为非平稳变量;实际进出口额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一阶差分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平稳性检验,国内外实际收入的一阶差分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平稳性检验。因此,各变量均为一阶单整I(1)序列,我们可以对这些变量进行长期协整分析。
表3.2 ADF单位检测结果
3.4 Johansen协整检验
对于多变量小样本数据,我们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来考查各变量间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见表3.3。VAR模型中滞后阶数根据AIC与SC值最小确定,最终选取滞后阶数1到1。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X、lnR和lnFY变量的第一个原假设被拒绝,出口序列变量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lnM、lnR和lnY的第一个原假设被拒绝,进口序列变量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即出口序列变量和进口序列变量分别在95%和99%的置信度下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出口和进口的协整方程分别为(括号内数值为标准差):
lnX=40.11632-2.779228lnR+9.893486lnFY(3.3)lnM=0.957091+0.422370 lnR+1.721109lnY(3.4)
表3.3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发表服务,专科本科论文300起,详情伍老师扣扣:三零零四零九八三
式(3)、(4)表明,湖北省的进出口与实际有效汇率、湖北地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贸易伙伴国(地区)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长期均衡关系确实存在,各变量的系数符号与期望一致。出口汇率弹性的系数符号为负值,进口汇率弹性的系数符号为正值,符合一般经济理论的期望。即本币升值,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出口商品价格将上升,国外将减少对国内产品的需求,本国出口下降;以本币表示的外国进口商品价格将下降,国内将增加对国外产品的需求,本国进口上升。
式(3.3)表明,在样本期间,湖北贸易出口需求的汇率弹性为-2.78,即实际有效汇率每升值1%,湖北贸易出口额减少2.78%。可见,汇率变动对湖北省贸易出口的影响较为显著。对湖北出口影响程度较大的另一个变量是贸易伙伴国(地区)的收入,其出口需求的国外收入弹性为9.89,即外国收入每增加1%,湖北的贸易出口将增加9.89%。
式(3.4)表明,在样本期间,湖北贸易进口需求的汇率弹性为0.42,即实际有效汇率每升值1%,湖北贸易进口额增加0.42%。可见,汇率变动对湖北贸易进口的影响不显著,进口呈现刚性。对湖北进口影响程度较大的是湖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其进口需求的国内收入弹性为1.72,即湖北的GDP每增加1%,湖北的贸易进口将增加1.72%,显著性较强。
第四章 结论
采用实证的方法讨论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湖北省进出口贸易流量变动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从检验各时间序列变量的稳定性开始,在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得出了进出口需求的协整模型。实证研究发现:(1)长期均衡关系存在。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湖北省的出口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实际收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湖北省的进口与该省实际收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也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发表服务,专科本科论文300起,详情伍老师扣扣:三零零四零九八三
(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对湖北省出口贸易影响显著,进口贸易影响微弱。湖北省出口和进口需求的汇率弹性分别为-2.78和0.42,其绝对值之和大于1,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即汇率贬值会改善贸易收支。相对而言,汇率变动对湖北省出口的影响远大于对进口的影响,差别超过6.6倍。长期中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将对湖北省出口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对进口影响不大。若以人民币预期年均升值3%的水平测算,湖北省年实际出口额将减少8.34%,约为2.66亿美元,年实际进口额将增加1.26%,约为4000万美元。
(3)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对湖北省进出口贸易影响显著,并且国外实际收入对湖北出口需求的影响远远大于国内实际收入对湖北进口需求的影响。湖北出口需求的国外收入弹性9.89,高于进口需求的国内收入弹性1.72,两者相差5.75倍。由于湖北贸易具有较高的国外需求弹性和较低的国内需求弹性,在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随着国内国际收入稳步增长,贸易盈余的状况将进一步持续。
(4)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对湖北省贸易的影响程度大于汇率变动的影响程度。在决定出口量的国外收入和实际有效汇率两个因素中,对出口的影响都比较大,但是国外实际收入的影响程度相对要大于汇率的影响程度。在进口需求模型中,国内实际收入对进口量的影响程度也要大于汇率的影响程度。
总的来看,实证研究的结果与经济理论基本一致,大体反映了湖北省贸易发展的现状,有效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湖北省贸易流量的影响及作用。从实证分析的结论可见,汇率变动对湖北省出口影响较大,进口影响较小,湖北省的外贸更多地受国内外收入的影响,如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和营销战略,他国政府的贸易政策及全球经济的发展态势等等。因此,在人民币汇率趋势性的升值过程中,必须积极防范和降低汇率变动对进出口企业带来的风险,加紧实施“科技兴贸”战略,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以推动湖北省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为西部崛起做出贡献。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发表服务,专科本科论文300起,详情伍老师扣扣:三零零四零九八三
参考文献
[1] 曼昆:《经济学原理》,199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2] 余永定,何帆主编:《人民币悬念:人民币汇率的当前处境和未来改革》,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
[3] 潘国陵著:《国际金融理论与数量分析方法》,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4] 易丹辉主编:《数据分析与Evie,s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5] 李子奈,叶阿忠编著:《高等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6] 张晓炯著:《计量经济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7] 陈彪如等:《人民币汇率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8] 厉以宁等:《中国对外经济与国际收支》,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 [9]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4 [10] 多恩布什:《汇率经济学》,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6 [11] 陈彪如:《国际金融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2]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3] 张晓朴:《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14] 王爱俭:《汇率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1 [15] 李平、杨清仿:《人民币汇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6] 杨帆:《人民币汇率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17] 任燕燕等:山东物价波动变化实证分析,山东大学学报,2001.3 [18] 张晓朴:均衡与失调:1978-999人民币汇率合理性评估,2000.8 [19] 殷德生:中国贸易收支的汇率弹性与收入弹性,世界经济研究,2009 [20] 谢建国,陈漓高: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协整研究与冲击分解,世界经济,2007.6
第三篇:金融行业
金融行业的发展
金融行业的分类
1、银行业(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信用社、城市合作银行等)
2、证券业
3、保险业
4、信托业
5、基金业
6、财务公司
7、投资银行业
8、典当行业
9、期货、现货
2、金融业就业的主要有利因素:
3、1.在各行业的薪酬横向比较中,金融业的平均薪酬与福利最高。
4、2.在全民市场经济的氛围中,金融业的从业者可以感受到正在从事着一份“体面”的职业。5、3.每日都工作在完全动态化的市场环境中。
6、4.有才华的员工可以得到快速的晋升。
7、5.优厚的待遇和休假福利。
8、6.低损耗率,行业平均志愿周转率为16%
9、
第四篇:金融行业
智联招聘高级薪酬总监赵立朋表示,IT业和金融业的收入高,主要是由行业特性决定的,从事这两个行业的主要是知识密集型人群,拥有较高的学历,而且这两个行业本身的设备、原材料成本相对比较低,人力成本很高,人力成本某种程度上替代了该行业的设备和原材料成本,因此薪酬水平较高。从产业属性和人才要求上说,这些行业的薪酬回报率比较高,反过来说,这些行业承受的压力也比较大,同时,这些行业的利益分配机制也决定了行业的收入较高。
十)升职
这个内容我不知道该怎么写,也最不愿意提起,所以我放在最后。因为以前我一直以为,外企的能否升职完全是靠个人的努力和成绩,可是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外企在决定是否让 一个人升职时,仍然有一定程度的人为的因素,我很失望。可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介绍,我 还是写几句吧。
1)级别概况
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了,会计师事务所有很规律的升级时间,通常是一年升一级,没出太 大的错误的话,级别低的时候升级都没有什么问题。到了senior升manager就不一定了,升
成manager之后再想往上升就更难了。
外资银行的级别非常细,不管是普通员工还是经理,都有很多级别,特别是经理的级别就 更细(但是说实话目前大陆人还很少有能到达很高级级别的经理),升级的具体时间是不 一定的,受很多因素影响。总的来说级别低的时候有一个大概的升级时间,级别高了就不 一定了,每个人不太一样。会影响升级的因素譬如:不同的部门升级情况可能不同;你的 老板怎么样,是不是会想着提出要给你升级;你上面的职位是不是有空缺等等。
2)升级的条件
第一,会计师事务所
我个人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基本过了大规模扩张的阶段,现在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六七年的时间也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说实话前几年毕业进事务所的,工作五 六年后升到经理是很顺理成章的。可能我不是什么牛人,我是觉得现在还想升到经理,真 的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
一般来说,在会计师事务所想要升级,每年的评估得分要不错。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人 怎么评估你,除了看你干得好不好之外,更重要的是大家对你的印象怎么样。由于是很多 人一起评价一个人,但是你主要跟着几个人做,所以运气在这个时候显示了作用,首先要 看主管你的人是不是欣赏你的这种性格,其次要看主管你的人的性格,他是不是愿意在大 家面前帮你说话,为你争取top pay和升职。
会计师事务所都要填一个类似于时间表的东西,要填上你为哪些客户做了多少时间,想要
升值的话,为客户工作的时间最好不要太少。
另外,你自己的qualification要不错,包括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或者其他什么职业资 格,最好别什么都没有。
最后的一点,也是想要升经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和合伙人的关系。因为经理是要合伙 人来评估的,也是由合伙人提名升职的。只要有合伙人肯为你说话,你升位经理的机会就 有。会计师事务所里上层的竞争激烈,每个合伙人带一些经理,如果你跟着做最多客户的 人职业发展的好,那你的职业发展就有优势。
第二,外资银行
外资银行的升级首先要看主管你的人怎么样,他是不是想着推荐你升级。其次要看你工作 的时间。因为银行一般不给压力让无法升职的员工离开(因为大部分人不能常常有机会升 级),所以只要努力工作,到了一定的时间,总是有机会升的,只是像前面的说的,升到 一定级别后,作为大陆人,想做高级别的经理目前还是很难的。
但是WTO后,外资银行可以经营的范围越来越大,更为广阔的业务范围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因而外资银行的生职空间还是有的。
3)总结
虽然升职有很多人为的因素,但是说到底你的能力是最重要的,没有老板想要找一个无法 出色完成工作的人做助手。重要的是如果你周围的人都很优秀,你怎么能够在众多优秀的 人中脱颖而出。
第五篇:金融系毕业论文选题
2012届金融系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本专业学生可根据以下选题范围拟定具体论文题目,也可超出选题范围自定题目,但应注意选题不要超越金融学科的范围。)
一、世界经济与中国金融方面
1.欧美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启示 2.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3.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4.东亚区域货币一体化研究 5.中元的发展前景及中国经济
6.我国开放条件下的金融效率与金融风险 7.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问题
8.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调整
9.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财政政策目标的协调 10.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取
11.利率应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12.货币政策币供应量作为货中间目标的终结 13.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14.储蓄投资的转化机制与效果分析
15.我国目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16.入世后我国国债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7.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对投资领域的影响 18.通胀背景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
19.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对我国货币流通的影响 20.资本项目开放下的中国金融安全问题 21.通货膨胀问题研究
22.我国经济运行方式转换中的金融问题 23.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金融问题研究 24.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关系研究 25.我国利用外资问题研究 26.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27.论货币市场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28.中国金融国际化的思考
29.论金融服务业的全球化趋势 30.论全球性通货膨胀问题
31.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我国人民币汇率 32.外国金融体制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33.国际金融危机产生与对策
34.金融监管研究
35.21世纪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探讨 36.亚元的前景展望及可行性分析
37.欧元、日元和美元汇率走势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38.港澳台金融业与大陆金融业的竞争与合作 39.欧元区的货币金融政策及影响 40.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存在的问题
41.我国国际收支可持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42.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
43.中国货币流动性过剩与宏观经济政策
44.浅析宏观调控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 45.国际游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46.汇率改革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47.宏观调控与地方经济发展 48.我国金融生态的问题与对策
49.利用IS-LM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实证分析 50.人民币境外流通状况分析
51.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后金融安全问题 52.地下金融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53.我国房地产金融存在问题及对策
54.中国金融改革问题中的金融脆弱性问题 55.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现状及改革 56.境外战略投资者与中国银行改革 57.中国反洗钱工作问题 58.民间借贷与中国金融调控
59.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0.亚洲区域金融合作中的日本与中国 61.宏观经济波动与信用风险
62.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机制重构 63.宏观调控中的系统性风险
64.国际宏观调控政策协调的博弈分析 65.房地产价格波动与区域金融稳定
66.中央汇金模式下的金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建设 67.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结构性风险及对策 68.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适应性及修正
69.现代金融监管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监管制度选择 70.美国开放式金融保护主义政策的分析与借鉴 71.货币政策透明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72.中国的货币乘数变动与金融创新
73.美国场外债券市场的债券交易监管及启示 74.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企业结构分析 75.货币政策执行与银行监管协调的研究 76.国际金融监管集中程度的实证分析
77.美国、日本、欧元区和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方式比较
78.论货币政策在扩大内需方面的效用 79.通货膨胀下的货币政策
80.法德美日四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制度比较与中国借鉴 81.我国财政政策主要目标的调整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82.中部崛起的财政职能定位和政策选择 83.住宅金融体系国际经验借鉴和分析 84.浅析我国国债的挤出效应
85.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86.论我国国债发行制度 87.宏观政策的微观创新
88.国债与宏观经济动态分析 89.财政政策内部时滞的微观分析
90.西方财政政策对我国宏观调控效果不足的原因分析 91.建立我国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问题研究
92.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及对策 93.当前我国征信体制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及对策 94.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95.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 96.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 97.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98.产业资本与金融业资本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99.民间融资与农村金融生态相关问题研究 100.金融开放对金融监管的影响及对策
二、资本市场方面
1.论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 2.论中国金融衍生市场发展前景
3.论国际投资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的作用 4.论国际投资风险和风险管理 5.国际投资理论分析
6.论资本市场对国际投资的影响 7.证券市场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8.证券监管的国际比较
9.论我国对外投资的制约因素 10.论投资基金运作的制约因素 11.论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前景 12.我国保险业的开放问题 13.我国的开放式基金
14.关于我国股票指数期货问题研究 15.论对冲基金的投机与避险 16.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问题研究 17.上证指数及沪市研究 18.风险投资案例研究
19.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发展与市场需求研究
20.我国证券市场投资与融资功能分析 21.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性特征研究 22.流通股决策权利研究
23.中国证券市场证券指数统计性研究 24.流动性过剩与中国股票市场的繁荣 25.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途径综合分析 27.发展环境产业融资问题研究
28.BOT项目融资方式在环境产业的应用研究 29.中国基金业绩效评估实证分析 30.风险投资资金投资效率分析 3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32.论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 33.国债效应理论与我国国债的实证分析 34.中国国债规模的整协研究
35.我国基金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创新方向研究.36.中国上市公司MBO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 37.中国证券投资者的保护问题
38.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与成因分析 39.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之进展 40.房地产证券化研究
41.股市与房市关联性分析
42.论现行独立董事制度的利与弊
43.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研究
44.QDII制度研究
45.中国资本市场结构研究
46.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47.中国国际资本流入的金融安全分析 48.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监管 49.资产证券化与资本市场发展 50.QFII对股市的影响
51.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制度创新
52.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市场发展问题探讨 53.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
54.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 55.房地产信托投资的风险与防范对策 56.论股东的质询权
57.台湾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及其启示 58.论传统期货交易所的公司化改造 59.论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及其监管 60.基金管理公司资产委托管理业务 61.指数基金的指数化投资方法 62.中国证券业市场结构与绩效问题 63.委托单类型及对市场流动性影响
64.中介机构的信誉与股票市场信息质量
65.前景理论及其对证券市场投资者启示 66.香港强积金与中国内地企业年金模式选择 67.从买卖差价看我国证券市场流动性 68.股权激励与管理层薪酬制度探析 69.券商如何拓展证券电子商务
70.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的国际比较 71.论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
72.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 73.金融投资中介化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74.银证合作开展经纪业务模式研究 75.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级体系研究 76.中小企业发展与民营金融制度研究 77.创业企业知识产权担保融资研究
78.美国共同基金的独立董事制度及其启示 79.证券投资基金的利益冲突问题及法律防范 80.对市值配售发行方式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81.我国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 82.台湾证券市场转板机制动因及其影响 83.论创业资本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 84.论浙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85.英国债务管理及债券市场发展战略 86.独立董事报酬制度研究
87.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隐形化及其治理对策 88.中国证券市场羊群效应分析 89.上海期货市场流动性研究
90.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内部激励约束机制 91.中外资产管理业务的比较
92.欧盟对市场操纵的监管及其启示 93.上市开放式基金运作机理探讨
94.香港特区与新加坡基金管理业的比较及启示 95.资产证券化中的税收问题
96.证券公司会计制度与风险控制问题
97.中美证券公司资本配置效率比较及启示 98.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99.海外做市商制度理论及实践
100.国际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与借鉴
三、货币利率汇率方面
1.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2.论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 3.论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 4.美元贬值的国际影响
5.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前景预测
6.汇率制度与金融危机
7.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8.日本低利率与零利率的政策效应 9.日元汇率与日本经济 10.美联储的利率政策效应
11.美元与欧元之间汇率变化研究 12.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问题研究
13.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风险问题研究 14.我国的利率弹性问题研究 15.小议如何提高存款利率弹性 16.小议如何提高贷款利率弹性 17.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优化
18.提高商业银行在利率传导中的效果 19.人民币升值的成因与效应分析 20.论强势美元政策
21.美联储利率政策与全球经济 22.美国双赤字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3.人民币汇率与货币政策
24.港币利率与美元利率的联动机制及变化 25.资产替代与货币政策 26.日元与亚洲货币单位
27.美元加息对中国金融的影响
28.利率与汇率联动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29.利率、汇率与通货膨胀关系
30.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31.利率对我国居民经济活动决策的影响 32.中国利率市场化与若干经济问题
33.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集中化管理探析 34.汇率波动的贸易条件效应研究 35.我国同业拆借利率决定模型研究 36.人民币硬币流通规律及问题 37.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38.我国推出利率互换业务初探
39.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中的若干问题 40.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策略
41.试论基准利率提高对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影响 42.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形成的若干因素 43.利率互换定价存在的障碍及解决办法 44.利率变动的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 45.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分析及借鉴
46.利率、汇率变动对保险业影响的比较分析 47.从利率的传导途径看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48.利率衍生工具与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49.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波动性
50.转轨国家利率改革中的存款准备金政策 51.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应性 52.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基准利率的选择 53.美国利率变动趋势与市场的联系 54.中国民间金融市场利率的决定 55.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效应
56.利率管制的放松与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57.理性预期下中央银行的加息政策 58.美联储利率政策与世界原油价格 59.通货膨胀压力下的利率政策 60.竞争性汇率政策选择
61.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后续讨论
62.美国为何不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63.人民币汇率调整对福建贸易收支的影响 64.出口退税率与汇率变动关系 65.中美贸易争端与人民币汇率 66.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
67.人民币汇率与中国房地产价格 68.人民币升值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69.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 70.东亚货币合作的层次障碍及突破 71.解析近年美元汇率变动的原因 72.拉美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及绩效 73.汇率升值对就业影响的中日比较 74.中国汇率政策与关税政策的搭配
75.人民币新汇率机制对我国纺织行业影响 76.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政策功能分析
77.存款准备金与差额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基本经济效应分析 78.差别准备金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79.存款准备金业务管理存在的缺陷
80.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债市波动的相关性 81.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政策效果
82.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国际发展趋势及原因分析 83.存款准备金政策在我国的运用及发展前景 84.我国利率政策的国际比较与选择 85.小议利息税
86.对我国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的探讨
87.世界各国降低或取消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背景及原因分析 88.我国政府的购买性支出与GDP的相关性研究 89.激励技术创新的财政政策研究
四、银行经营管理
1.论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问题
2.论我国银行的金融创新问题
3.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拓展问题研究 4.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空间 5.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 6.论跨国银行的发展
7.论外资银行在我国开展人民币业务 8.个人支票业务发展前景 9.论我国房地产信贷市场管理 10.论我国汽车金融市场的发展 11.论我国金融企业的上市
12.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 13.外资银行在华竞争策略研究 14.银行间外汇市场运作机制研究 15.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实证研究 16.我国商业银行结构、绩效分析
17.银行业国情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模式 18.我国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分析 19.城市商业银行特色经营研究 20.城市商业银行民营化问题分析
21.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演化路径分析 22.银行产权结构与效率关系研究
23.以营销的观点分析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制 24.我国境内外资银行营销策略特征分析 25.商业银行服务的关系营销研究 26.商业银行与差别化市场营销战略
31.市场营销和产品创新与商业银行发展 32.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研究
33.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问题调查分析 34.信用卡风险及其防范
35.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启示 36.银行贷款担保机制研究 37.当前银行个人房贷风险分析
38.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兼并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39.透析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业务的发展
40.我国商业银行债务资产利率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41.客户价值引导的银行策略再造
42.现代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考核机制研究
43.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的制度选择
44.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市场退出机制 45.商业银行贷款安全性评估研究 46.大学生助学贷款安全性调查 47.住房抵押贷款安全性调查
48.贷款安全性与居民个人信用体系 49.信息不对称与住房抵押贷款定价
50.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 51.“贱卖”论争与中国银行业改革
52.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3.中央银行金融服务与产业发展 54.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 55.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56.邮政储蓄银行对银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57.网上银行反洗钱工作
58.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问题研究 59.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
60.国有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策略
61.从台湾贷记卡业务看我国大陆银行业信用卡的发展 62.论我国金融业的内控环境
63.略论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及其防范 64.论金融服务贸易的特征及其发展
65.论资本市场的最新发展及其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影响 66.国有银行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研究
67.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的问题及对策 68.市场选择下农村金融机构的构建 69.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关系 70.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改革思路
71.农村信用社货币市场业务发展的思考 72.拓展农行交叉联保贷款业务探讨 73.中小企业贷款难与社区银行的发展 74.中小企业融资与银企关系问题
75.中资银行应对国际商业银行全球资本运作的策略 76.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组织结构模式比较 77.我国金融机构撤销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78.我国金融集团发展现状及监管
79.人民币市场对外资银行开放的风险分析 80.欧洲银行保险的发展与经营管理
81.银行服务收费标准与国际惯例及我国的适用性 82.我国离岸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3.浅议ATM业务外包业务模式
84.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客户经理的道德风险及防范 85.关于商业银行实行个人有差别服务的探讨 86.浅议中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 87.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的若干问题 88.国有商业银行激励机制中的棘轮效应 89.不完全信息下信贷结构失衡问题 90.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成本管理 91.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市场营销
92.2006年国内金融市场开放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 93.新巴塞尔协议下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94.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的存差现象
95.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发展国际保理业务 96.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中的汇率风险 97.银行挤兑危机的博弈分析
98.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99.西方商业银行最新发展动态及启示
100.网络银行的外部性及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101.中国银行业营销服务中问题研究 102.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
103.我国信用担保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04.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105.我国商业银行引进海外战略投资问题研究 106.如何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 107.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108.居民储蓄存款分流的难点与对策 109.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与完善 110.我国消费信贷的风险与防范 111.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及防范 112.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与防范 113.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
114.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分析 115.如何防范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 116.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 117.当前我国银行流动性现状及对策 118.对我国银行高储蓄率的分析与思考
119.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120.中国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问题探讨 121.小额农贷的潜在风险及防范
122.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123.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对策
124.我国电子银行发展的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25.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解析及对策 126.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
127.房地产金融发展现状、风险及对策
128.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9.中国企业集团发展金融业务的现状及对策 130.我国商业银行上市与金融体制创新
五、其他
1.论金融行业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2.知识经济和人力资本 3.论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
4.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融资渠道分析 5.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
6.虚拟经济和金融创新 7.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研究 8.台湾金融制度研究 9.论混业经营
10.完善我国现行税制的思考 11.论我国燃油税与能源经济 12.关于个人所得税与社会公平13.我国的分配制度和财政收入 14.关于我国票据市场研究
15.关于我国国债规模问题研究 16.关于遗产税征收问题 17.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 18.关于电子商务的税务问题
19.电子商务税收管辖权模型与实现 20.中外股票期权的税收政策比较 21.物业税研究
22.电子税收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23.证券交易税研究前言及其启示
24.关于税收电子缴库管理方式改革实施的探讨 25.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初探
26.当前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结构,演进特征及对我国的借鉴 27.初论网络金融对传统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28.构建网络金融服务的竞争优势探析 29.关于金融超市发展问题的思考 30.信用衍生工具的发展与应用
31.探析保险资金提高运用效率的路径 32.论跨国公司资金融通的内部化
33.网上银行安全性与网络金融服务营销推广的思考 34.网络金融风险特征与管理分析
35.增值税转型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36.试论金融租赁与传统融资方式的异同.37.利用金融租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途径探讨 38.金融租赁在我国的发展模式研究 39.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40.巨灾保险证券化
41.保险代理人的监管问题 42.寿险企业销售渠道创新
43.中外保险企业营销策略比较分析 44.MBO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研究 45.保险市场的区域化差异研究
46.国有股向境外机构转让问题研究
47.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48.风险投资的投资及退出机制 49.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
50.引入外资对我国保险产业组织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对 51.对我国保险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的探讨 52.论加强寿险公司的内控制度和公司治理建设 53.对我国保险投资的研究探讨 54.论寿险公司的资金运用
55.发达国家的保险资金运用及我国的启示 56.论我国保险监管体系的建设
57.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58.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我国农业保险 59.论建立我国农业再保险体系 60.我国民营企业的金融环境分析
61.当前我国货币流通状况与货币政策研究 62.我国保险中介制度研究 63.我国社会保险体制改革
64.论保险经纪人在商务保险领域的作用及问题对策分析 65.中小型寿险公司的发展策略研究 66.论保险市场的诚信建设
67.英式分红与美式分红的比较及对我国分红保险的借鉴 68.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管理
69.论社会养老金体系在我国的建立及与发展 70.香港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71.我国房地产市场化区域差异与发展研究 72.车险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
73.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非正式制度安排 74.我国引入住房储蓄制度的借鉴
75.论BOT融资模式在城市环保项目建设中的应用 76.论中国渔业保险的模式选择 77.我国医疗责任保险模式探讨
78.个人抵押商品住房保险若干问题研究 79.保险机构外汇业务监管的现状 80.相互保险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
81.中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2.我国保险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探讨 83.铁路工程保险初探 84.保险营销模式的创新
85.国外寿险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对中国的借鉴 86.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与道德风险 87.保险资金入市的几个问题 88.日本失业保险制度及启示 89.我国保险业区域性差异研究
90.中国旅游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1.防范股指期货风险的几个关键问题 92.谈保险合同中的如实告知义务 93.我国非寿险精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4.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95.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6.破产银行处理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97.我国保险经纪人发展策略 98.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
99.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100.保险业中的逆向选择
101.保险代位求偿权行使的相关问题 102.保险费率市场化问题
103.我国责任保险现状及发展对策 104.财产保险中的保险利益原则 105.论海上保险的近因原则
106.国际保险市场变化与中国保险业发展 108.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的影响 109.网络保险相关法律问题探讨 110.我国分红保险监管模式
111.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的投资与风险 112.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 113.浙江省投资与经济增长 114.创业投资风险防范
115.融资结构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116.政府投资方式的选择
117.外商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途径及影响因素 118.日本的FTA战略动向及对中国的影响 119.过度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120.经济虚拟化的金融业治理
121.对虚拟经济与金融市场若干问题研究 122.电子商务中的交易成本 123.国际资金的内在规律探究 124.托宾Q理论的解读及应用
125.虚拟经济非稳定特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26.对经济全球化的重新审视
127.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的现状、对策 128.虚拟资本对经济泡沫的形成及影响 129.风险投资与其他投融资方式比较
130.BOT模式――民间资本参与西部大开发的选择途径 131.中日公司治理结构的对比
132.政府在日本金融制度演化中的作用 133.日本土地神话的形成和破灭及启示 134.美国日本信用卡市场差异的比较
135.日本外汇储备过剩及其运用的问题及出路
136.日本制造业海外直接投资动向及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 137.我国开征物业税制度设计与可行性 138.增值税转型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139.从发达国家税收征管经验看我国税收征管机制的改革 140.国际税收竞争对我国税收优惠制度的选择的影响 141.美国、法国、日本鼓励对外投资的税收政策比较 142.我国居民境外所得税收政策目标及选择 143.区域经济发展和税收政策选择 144.消费税制度探析
145.出口退税作用的分析
146.浅析中美个人所得税的差异 147.个人所得税中的免征额问题
148.房地产信托投资发展中的税收制度功能 149.对我国构建环境保护税的思考
150.我国企业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151.税收征管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152.绿色税收制度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 153.关于我国开展环境税的思考
154.西方典型发达国家物业税发展情况比较研究 155.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差异影响分析 156.税收中性与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
157.上海与深圳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问题研究 158.高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研究
159.银行办理保理业务的风险与对策研究 160.电子货币分类及其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161.我国智力资本投资决策研究 162.网上交易服务质量与安全 163.中外股票期权的税收政策比较 164.证券交易税研究
165.利用金融租赁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途径 166.基础设施产业信托融资研究 167.基金评级指标研究
168.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169.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退出机制研究 170.信用证反欺诈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