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膜灭螺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黑膜灭螺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为有效消灭钉螺,消除易感地带感染的危害,最大限度减少血吸虫病对群众身体健康的影响,保障群众生命健康,由县卫生局牵头,今年我镇采用了新型的黑膜灭螺技术,消灭钉螺,预防血吸虫病。
黑色地膜灭螺是利用地膜的吸热性和密闭性,大幅提高膜内温度,对土表、土层内的钉螺及螺卵进行有效杀灭,能有效抑制钉螺孳生和第二代繁殖。一般情况下,黑膜保存120天后,不经认为破坏,可达到较好的灭螺效果。
黑色地膜灭螺对村组农业生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群众身体健康起到较好保护作用。
北桥左北村村民:这个项目对我们村民来讲是非常的好,这些膜上了嘛,对我们老农民下田来做活有好多呢好处,不会说是把吸血虫感染到身上,非常满意了,做活也安全了。北桥村委会主任谢敬:今年,黑色地膜覆盖灭螺,在北桥的黄官厂及左北村实施,这个项目总投资约4万9千元,覆盖面积约7万多平方米,这个项目的实施有力的防止了吸血虫病的发生,保障了村民的身体健康,方便了群众,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第二篇:灭螺工作人员协议书
协议书
甲方:仙女镇卫生防保所
乙方:
根据省市血防工作要求及江政办法[2009]16关于《转发江都市二00九年血吸虫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江滩灭螺技术指导方案,为较好地完成我镇春季灭螺工作,经甲乙双方同意,达成协议如下:
一、甲方负责向乙方提供灭螺药物、机械、用油、防护用品(工作服、口罩、毛巾、护眼镜、橡胶手套、胶靴等)。
二、甲方和市疾控中心血防科人员负责对乙方的技术指导。
三、甲方按计件工资付给乙方劳动报筹,按每包(25公斤)元计算,工程完工验收后一次性付给。药物集中在城南医院,由甲方运至灭螺现场。
四、乙方在甲方和市疾控中心血防科人员的指导下开展灭螺工作。
五、乙方在喷粉灭螺过程中对应灭环境不得喷漏或重复喷粉,基本做到喷粉要均,按40g/m2用药标准(每亩约26公斤)。
六、乙方在喷粉灭螺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负责自身安全。
七、乙方灭螺当日负责对灭螺机械和药物的回收保管,并对废品进行烧毁,不得在渔塘内洗手,不得将废弃物丢入渔塘。
八、乙方不得在渔塘的上风向喷粉,必要时要经防保所和血防人员的同意,同时要压低管口。
九、乙方应组织一定数量的人力,保证台机器同时灭螺,确保前完成灭螺任务。
十、乙方按期保质保量完成灭螺任务,甲方将给予每包元的奖励。
十一、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市疾控中心血防科一份,甲乙双方签字后本协议生效。
甲方(代表)签字:
乙方签字:
2009年3月日
第三篇:查灭螺情况分析
查灭螺情况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鹤庆县2009-2011年螺情下降缓慢的原因。方法 收集2009-2011年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查灭螺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鹤庆县2009-2011年在历史灭光钉螺面积和可疑环境中查出的钉螺面积占全县钉螺面积的比例为16.00%、45.69%、27.75%;在上灭螺面积中查出的钉螺复现面积占全县钉螺面积的比例分别为84.00%、54.31%、72.25%。2009-2011年各项螺情指标下降村数大于上升村数;2009-2011年全县查出有钉螺的行政村为26个,其中高原峡谷地区占15个,占全县有螺村的57.69%;2009-2011年高原峡谷地区各年钉螺面积占全县钉螺面积的比例为55.18%~60.77%,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平均密度高原峡谷地区高于高原平坝地区。结论 鹤庆县2009-2011年螺情下降速度缓慢,应总结经验,提高质量,因地制宜,采用药物灭螺和环境改造灭螺并重的综合治理措施,彻底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大幅度压缩钉螺面积。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消灭钉螺是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一项重要措施[1,2],以灭螺为主的防治策略在我国控制血吸虫病流行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经过灭螺出现了一大批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和传播控制的地区[3,4],鹤庆县在血吸虫病防治中十分重视钉螺的控制[5],但2009年以来,全县螺情下降缓慢,为分析鹤庆县2009-2011年螺情下降缓慢的原因,为今后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2009年以来鹤庆县的查灭螺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鹤庆县血吸虫病流行的基本情况和2009-2011年查灭螺工作开展情况。1.2 数据分析 对鹤庆县2009-2011年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查灭螺资料进行整理分析。2 结果
2.1基本情况
鹤庆县全县9个乡镇、113个村(居委会),其中有7个乡镇,55个村(居委会)流行血吸虫病,流行区人口15.7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7.87%,耕地9 020 hm2、耕牛1.8万头,分别占全县的52.52%和36.73%。全县历史累计钉螺面积2 686.30万 m2,历史累计血吸虫病患者48 958人。2011年全县尚有钉螺面积96.33万m2,患者2人,病畜4头。全县55个流行村(居委会)中有36个村(居委会)达传播阻断,19个村达传播控制村。流行区有39个高原平坝村和16个高原峡谷村。
2.2全县和不同流行类型的钉螺分布
2009-2011年全县流行区55个村中开展查螺村数占流行村的比例为96.36%,查出有螺村占开展查螺村的比例为49.06%,2009-2011年各年的钉螺面积、有螺面积百分比、活螺数、活螺平均密度等指标有所下降,但上述指标下降速度缓慢,有螺框出现率、活螺最高密度出现波动,全县2008以来没有发现阳性钉螺。2009-2011年全县查出有钉螺的行政村为26个,其中高原峡谷地区占15个,占全县有螺村的57.69%;2009-2011年高原峡谷地区各年的钉螺面积占全县的钉螺面积的比例为55.18%~60.77%,有螺面积百分比、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平均密度高原峡谷地区高于高原平坝地区;查到活螺数2009年高原峡谷地区高于高原平坝地区,2010、2011年高原峡谷地区低于高原平坝地区;受个别村的影响高原平坝地区的活螺最高密度一直高于高原峡谷地区(表1)。
2.4在历史灭光和可凝环境中上查出的钉螺面积
2009-2011年在历史灭光钉螺面积和可凝环境中查出的钉螺面积占全县钉螺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6.00%、45.69%、27.75%,其中田块分别为15.73%、50.10%、26.13%,沟渠分别为14.76%、27.44%、23.72%,库塘分别为0.00%、100.00%、94.63%,草地分别为19.85%、26.53%、40.39%,其他分别为100.00%、0.00%、0.00%。
2.5在上年灭螺面积上查出钉螺面积
2009-2011年在上灭螺面积上查出的钉螺复现面积分别为70.60%、52.22%、71.31%,其中田块分别为72.68%、52.16%、70.50%,沟渠分别为62.43%、52.72%、75.57%,库塘分别为12.05%、0.00%、100.00%,草地分别为72.93%、52.31%、73.34%,其他分别为0.00%、83.33%、0.00%。
2.6 2009-2011年各顶螺情指标相互比较
全县2009-2011年查出有钉螺的行政村为26个,占全县流行村的47.27%;将2009-2011年的各项螺情指标进行相互比较,2010年有螺条块数、钉螺面积、有螺框出现率、活螺数、活螺平均密度等指标较2009年上升的村占15.38~38.46%,下降的村占61.54~84.62%;2011年有螺条块数、钉螺面积、有螺框出现率、活螺数、活螺平均密度等指标较2009年上升的村占19.23~30.77%,下降的村占69.23~80.77%;2011年有螺条块数、钉螺面积、有螺框出现率、活螺数、活螺平均密度等指标较2010年上升的村占34.62~65.38%,下降的村占34.62~65.38%;2009-2011年的各项螺情指标下降村数大于上升村数。3 讨论
鹤庆县2000 年曾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但由于各种原因,2000 年后疫情回升,螺情回升大于病情回升[6~9]。在2004年国家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治理防治策略以来,通过开展大量的查灭钉螺活动,2005-2008年全县各项钉螺指标下降幅度十分明显,全县到2008年没有发现阳性钉螺,螺情明显得到压缩,取得了一定成效[5],据报道别的血吸虫病流行区通过实施传染源和钉螺控制并重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效果同样显著[10~12],综合治理结合灭螺措施可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13~15]。
但通过调查可发现鹤庆县2009年起各项螺情指标下降速度缓慢,2009-2011年上年灭螺面积中查出的钉螺面积占全县钉螺面积比例为54.31~84.00%,在历史灭光面积和可凝环境中查出的钉螺面积占全县钉螺面积的比例为16.00~45.69%,在上灭螺面积中查出的钉螺复现面积分别为70.60%、52.22%、71.31%,2010年、2011年部分村的有螺条块数、钉螺面积、有螺框出现率、活螺数、活螺平均密度等指标较2009年和2011年上升,表明鹤庆县2009年以来螺情呈现徘徊态势,经初步分析形成原因如下:①查螺面积的扩大 2004年以来各级增加了对血防工作的投入, 加大了查灭螺的力度,鹤庆县在钉螺的控制过程中扩大了查螺范围,在历史灭光面积和可凝环境中查出了一定数量的钉螺,是造成全县钉螺面积增加的原因之一。②查灭螺质量存在不足 任何灭螺措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质量控制[16],近几年全县在实施查灭螺过程中,总的质量较好,但也存在某些不足,部分村委会雇用的查灭螺人员责任心不强,查螺时存在“查漏”或“漏查”,灭螺时没有注意有螺条块的四至和分布范围,导致钉螺“漏灭”,从而影响整体的查灭螺质量[17];同时由于钉螺分布环境复杂,现行查螺手段落后,难以完全查清查准钉螺的分布,导致药物灭螺针对性较差[18]。③复杂环境的钉螺难以消灭 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为山丘型, 钉螺主要在田间沟渠、田埂、荒草地等环境分布, 分布特点不同于湖沼和水网型流行区[19,20],鹤庆县现有钉螺面积大部分分布在高原峡谷地区, 钉螺条块分散, 孳生环境复杂, 属于十分难啃的“硬骨头”[21],由于环境复杂, 查灭钉螺的难度很大, 在已发现钉螺的环境, 用药物灭螺虽然可以大幅度降低钉螺密度,但很难灭光灭净[22,23]。④特殊环境内不能开展灭螺 鹤庆县有的钉螺孳生在鱼塘周围,部分有螺沟道与鱼塘相通,由于氯硝柳胺对鱼类毒性较大,鱼塘周围一些钉螺密度较高的区域难以进行彻底处理,对所有钉螺面积全面开展灭螺的目的无法达到,严重影响防治工作[24]。因此在开展查灭螺工作中,要坚持因地制宜,采用药物灭螺和物理灭螺并重的综合治理措施,在有条件消灭钉螺的环境决不放弃灭螺,结合农林水等部门在有条件的地区继续实施水改旱、硬化沟渠、退耕还林(草)等环境改造灭螺项目, 彻底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大幅度压缩钉螺面积;同时在实施任何一项灭螺措施时都要做到“认真,细致,总结,提高”,才能提升灭螺质量。
第四篇:血防办春季灭螺工作总结
血防办春季灭螺工作总结
我乡为实现2013年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的目标,按XX市血防办发2013]6号文件精神,成立灭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动员宣传大会,着实开展了工作,使春季灭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宣传培训力度,确保知晓率达到要求
为了使此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乡党委、政府召开灭螺工作宣传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工作,全体村组干部参会,实行乡、村、组、户联动责任制,一级抓一级,让血防工作与目标考核挂钩,并请血防站、乡卫生院做好技术指导和检查督导工作。工作安排:
1.制定灭螺实施方案,在有螺情的打祖俄普村开展灭螺工作;2.采取行之有效的形式开展灭螺工作,发放灭螺通知单到各村组,与灭螺人员签订责任书,并收回回执单;3.乡包村干部到现场督导;4.市血防站专业技术人员、乡卫生院联村责任医生到场进行技术监督。
二、安全防范措施
1、灭螺期间,切断灭螺范围上游水源和下堵灭螺范围下游水源。
2、灭螺范围插有灭螺安全警示牌。
3、打组俄普村张贴灭螺安全防范通告。
4、沿灭螺范围内水源上下游,向养殖户发放灭螺安全告知书,动员水产养殖户做好自身安全防范。
三、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灭螺活动开展情况:
按照统一安排部署,在全乡各有螺村开展了春季灭螺活动,灭螺队伍采取喷洒的方式进行灭螺。乡政府、乡卫生院负责人、乡包村干部等到现场督导;XX市血防站的领导及技术人员到场指导技术工作。技术指导:
1.按照上级部门技术人员要求,以每1两药兑50斤水,兑过药的每公斤水喷洒1个平方为标注进行喷洒。
2.尽量把药物喷洒在水沟两边的堡坎上,保障药效。
3.灭螺队伍注意安全生产,鱼塘等危险地段不能喷洒药物,防止事故发生。
三、组织人员复查,处理剩余药物
灭螺工作完成后,乡党委政府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对辖区内灭螺点进行复查,通过复查效果良好,没有发生一例因灭螺引发的事件,同时对剩余药物进行了清理,并由专人负责保管剩余药物。
第五篇:《关注食品安全保障身体健康》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关注食品安全保障身体健康》
我们知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一旦失去了健康和宝贵的生命,还有再来的时候吗? 健康,何等重要!生命,何等珍贵!
上周班主任老师给我们讲了露天烧烤的危害,1是污染环境,2是卫生问题,3是有害健康,通过学习,我们充分认识到了要时刻维护自己的健康,珍爱自己的生命,而食品安全则是生命健康最有力的保证。
再看看我们同学的行为吧!在我们上学、放学的时候,有的同学围着脏兮兮的烤肠、爆米花车子,等待一双没洗干净的手递出的,没有卫生许可的垃圾食品。还有些同学会买一些廉价的辣条、辣片儿,喝一些碳酸饮料。殊不知,我们的健康体魄就在这些不安全、不卫生的食品的危害下渐渐虚弱。
同学们,即使是我们常见的品牌食品尚不放心,更何况这些露天的、没有国家食品安全认证的小摊贩手中的东西呢?同学们,为了我们能茁壮成长,为了千家万户的幸福,让我们牢牢记住:拒绝垃圾食品,从我做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一个健康向上的学生!
五年级1班
————————
2014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