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钢的琴》观后感
暖暖的温情,潇洒的人生——观《钢的琴》有感
电影《钢的琴》故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东北某重工业城市。原钢厂工人陈桂林在下岗后,独自拉起了一支乐队,终日奔波在婚丧嫁娶、店铺开业的营生之中,生活勉强维持。他的妻子小菊离家出走,转投有钱的假药商人怀抱。如今小菊光鲜回归,不仅要与桂林离婚,还要争夺独生女小元的抚养权。桂林慨叹自己失败的命运,于是一心要将女儿培养成钢琴家。为了得到女儿,他四处筹措买钢琴的钱,甚至和女友淑娴以及当年钢厂的好哥们夜入学校偷钢琴。当所有的办法都失败后,桂林偶然翻到一本关于钢琴的俄国文献,于是叫上伙伴们在早已破败的厂房中开始了手工制造钢琴的征途。
可以这么说,这部电影给我一种很温暖的感觉,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一种潇洒的人生。主人公陈桂林虽然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是穷困潦倒,但他的那份对于女儿的爱却是实实在在令人感动的。其实,每一位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期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才,能够比自己有出息,可怜天下父母心,说的不就是这个么。陈桂林因为买不起真的钢琴,就想到了自己做一个,这看起来幼稚又可笑,可是这却是一位父亲对于女儿的真挚感情的表达,让人忍不住觉得温暖。片中另一个让我感动的是主人公的那些朋友。刚开始的时候,我对他的那群狐朋狗友可以说是没有好感的,陈桂林向他们借钱,他们一个一个推三阻四,听说他要借钱,都跑得没了影。对他们改观,是从他们加入到陈桂林的钢琴大队时开始的,尽管有的不是自愿,但要他们出力时,他们的工作却是踏踏实实的,非常卖力。期间,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朋友们都遇到了各自的困难,但是,制作钢琴的工作却是在断断续续中一直坚持到了最后。我还记得,那位为陈桂林的钢琴制作铁质外壳的钢厂老板,公安局里要把他带走调查,他当时非常平静地对警员说:“等一会,看完钢板有没有磨砂,就跟你们走。”说实话,看到这里,我是真的十分敬佩这位钢厂老板,他的人格魅力在这一刻显露无疑。我觉得,陈桂林有这样一些朋友在身边,也是不虚此生了。
说到这些朋友,也就不得不说到电影中经常出现的画面,主人公陈桂林与那些朋友们的聚会。那些尽情喝酒的场景,那些在卖猪肉的面包车里纵情高歌的场景,那些一起翻围墙的场景„„着实让我羡慕不已——真是一场潇洒的人生。谁说没钱就不快乐的,苦中作乐才是真精彩,和朋友一起喝喝小酒,唱唱小歌,再在一起做些傻事,总让我觉得:这才是人生!有酸,有苦,有甜,有辣,真可谓多姿多彩,美不胜收。尽管,电影的结局依旧让人心酸,可是,不得不说,这才是真真正正的生活,那个老烟囱的爆破,那群深深凝望的背影,那妻离子散的无奈„„生活有那么多的不如意,可是生活还是要继续。幸好,还有朋友在,幸好,还有知己在,幸好,生活中并不只有苦楚和无奈。那个弹起来有着浓浓回声的钢琴,那并不算完美的琴音,这个拙劣而又完美的作品,让我们永远铭记于心。
钢的琴是暖的心。
第二篇:钢琴木马观后感
青年电影节《钢琴木马》观后感
6月4日下午,公司组织多名团员青年观看电影《钢琴木马》。该片采用“双时空”故事结构,讲述了1949年和2012年两段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谍战。
与一般谍战戏不同,《钢琴木马》中讲述了1949年和2012年两段故事,中间跨越了60余年,而且最为巧妙的是,两段故事由一首神秘的钢琴曲链接起来。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厦门上演着惨烈的生死谍战。两位分属国共不同政治阵营的青年人相爱了。在政治信仰和蚀骨爱情的强烈碰撞间,他/她需要作出两难的抉择:是说服对方与自己走上同一的道路,抑或牺牲自己保全爱人?这部影片以戏剧化的结尾提供了答案。
通过观影,我们深刻认识到青年人在当今社会深刻变革的时期,在民族大义和个人情感之间、在大局和个人小利之间应做出正确的抉择。
第三篇:《钢琴之森》观后感
《钢琴之森》观后感
点点星光穿透层层枝叶的遮蔽洒落在黑白分明的琴键上。缕缕月光温柔地依偎着不再光亮却依然漆黑的肌肤,沿着琴盖婀娜的曲线滑落。丝丝凉风带来下一个季节的问候,卷起枯叶吹皱秋水带起薄雾,憩息在弦列之中。《钢琴之森》用优美的旋律、朋友们的努力为观众展现处钢琴的魅力。
动漫主人公一之濑海(简称:海君)是个漂亮的超过女孩儿的,但又野性十足的小男孩。他虽然因为母亲的工作,被学校里常被同学嘲笑,但从来没有伤心过。因为在森林的深处有一架钢琴陪伴着他,成为一架只属于海君的钢琴。海君是自大的,当阿子野壮介要收他为徒时,海君漠视而过;海君是虚心的,当他能弹好其他曲子,唯独肖邦的《小狗圆舞曲》没有头绪时,只为这一首曲子,他向阿子野道歉,并且拜阿子野为师;海君是尊重的,当雨宫修平因为在自我介绍时说自己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伟大的钢琴家,而被同学嘲笑、欺负时,海君依然出面帮助修平,并与修平成为了好朋友;海君是刚正的,当自己与修平是对手时,别人诽谤修平时,他依然为修平说话,为 修平澄清;海君是友好的,当“厕所公主”因为紧张与压力独自躲在楼梯里哭泣时,他耐心地安慰她,帮助她找到自己的钢琴;海君是洒脱的,面对全国性比赛,在众目睽睽之下,依然扔掉鞋子、扯开领带,站在钢琴面前,打败他头脑中的肖邦,弹奏出了属于自己的钢琴乐曲。当自己的钢琴不被古板的评委认可时,伤心过后依然快乐前行。而这些就是我眼中的一之濑海。小主人公的好朋友——雨宫修平是来自东京的少年,因为海的见义勇为和共同的钢琴,与海结成莫逆。其父亲是有名的钢琴家。而他也从小练钢琴,希望长大后成为一名钢琴家。只是海君是把钢琴当做知心朋友,而修平却在内心深处把钢琴当做负担,因此虽然修平的钢琴弹得很好,但是却很古板,没有质的突破,无法弹出撼动人内心的乐曲。不过庆幸的是,在多人的提点和自己的努力下,在大赛上弹奏出了自己的音乐。总的说来,修平真的是一名好孩子,尤其是他与海君之间的感情很令人欣慰。真正的友情经得住任何风雨的考验。一个从大城市来的谈吐优雅,一个野性十足经常打架的、老师眼中的坏孩子成为了朋友,他们相知、相惜,钢琴成为他们共同的话题。同时,他们又相互尊重,在比赛中展现最强的自己,给予对方最真诚的尊重。
海君的钢琴老师、学校学生们眼中的怪人——阿子野壮介
起初是海与修平的音乐老师,阴沉、郁郁寡欢。事实上是多年前钢琴界的大天才,后因事故失去演奏能力所以意志消沉来到乡下小学教书。当他发现海的才能以后就下决心要在海的身上实现自己未竟的梦想。“一之濑,我们一起弹钢琴吧。”这句话对于海君来说可能很普通,但是对于阿子野来说却是新生命的开始。
丸山誉子——厕所的公主。在全日本学生钢琴大赛的地区预选赛上与海的那次相遇,改变了她的琴声和人生。它也以另一种形式告诉了我们:并不是所有娇滴滴的小公主有一无所事,她们也有梦想,她们也为了梦想而努力过。
钢琴是这部动漫的主要线索。而片子中那首贯穿前后两位主角都弹奏的作品《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10》是莫扎特于1778年创作的。此时的莫扎特还是一名卑微的宫廷乐师,渴望自由民主的精神。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莫扎特还是死于饥寒交迫之中,K310也成为他摆脱生命束缚、追求理想的代表作之一。只有西装革履才能演奏钢琴吗?只有坐着才叫演奏吗?只有按着某位大家的五线谱模仿他人的接触就被叫做成功吗?莫扎特并没有说过“只有富人子弟才能演奏我的曲子”,贝多芬也没有遗书留言“不穿裤子的人不能演奏我的曲子”。《钢琴之森》的比赛中,海君落选了,而结束语“比赛不应拘泥于国家、标准、尺度”“对于他的钢琴来说,日本太狭隘了”也映衬了《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10》,讽刺了当时人们的刻板。
而海君其实并没有在意这场比赛的名次和所谓的艺术家,他认真备赛的理由就是要全心全意地去演奏。他喜欢钢琴优美的声音。他爱上了弹钢琴,在月光下,在大自然中。我想那时的他是最幸福的。不是为了第一名,不是为了名誉,仅仅因为真诚的热爱。
这个世界上恐怕有太多“被目的性”的特长者,而很多人往往是被逼无奈的。比如奥术天才、理科状元。而本片中的修平则是钢琴神童,琴技超群,却日复一日地练习着没有感情的曲子,他曾经嘲问自己为什么要生在音乐世家,要是没有遇到海,他差一点就永远憎恨钢琴。
流过血的手指未必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如果没有真挚的情感,它也不过时没有灵魂的完美躯壳。
《钢琴之森》的作者是一色真人。一色真人的画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他的画风没有华丽铺张,但有平实真挚,那种感情的表达虽只是淡淡然,但绝对能在他的画中感受到那种孩童般的赤子之心。
第四篇:关于钢琴的观后感小学生
我喜欢我的钢琴。它就像我最好的朋友,可以让我烦恼的时候诉说心事;它就像我的导师,可以鞭笞我在学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它就像我的亲人,可以陪我慢慢成长并给予我力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关于钢琴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关于钢琴的观后感1
弹钢琴对于瘦弱的我而言,实在有些吃力。因为我的手指很细小,弹起钢琴来,会很容易酸疼,有时甚至我只弹个十分钟,我的手指就会开始发出“抗议”啰!因此我常吵着爸爸、妈妈说:“我可不可以不要学钢琴了?”爸爸、妈妈却说:“不要中断,有一天,你一定会爱上弹钢琴的。”
后来有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参加一场小型钢琴音乐会,当我听完音乐会后,我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的学钢琴,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在大家的面前,弹奏出如此美妙的音乐。从那天之后,我就十分努力的练习弹钢琴,不知不觉中,在每日琴声的浸透下,我也慢慢的爱上了弹钢琴。
现在,弹钢琴成了我的最爱,更成了我最大的兴趣,我常常一边弹琴,一边陶醉于琴声中。虽然弹琴的过程中,手指还是会感到酸疼,不过练琴时的愉悦心情,常使我忘却了疼痛的感觉。
自从爱上了弹钢琴,我觉得若是遇到不喜欢做的事情,就更应该要好好的学习它。而且当你学会了你曾讨厌的事情时,你一定会很有成就感喔!
关于钢琴的观后感2
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钢琴家,暑假一到我的愿望实现了,妈妈决定带我学钢琴。
暑假一天,天气格外的晴朗,阵阵微风消去一些暑热,今天我的心情特别好。妈妈带我来到了学钢琴的地方功学社。那里已经有几位小朋友在那里弹奏着。我被引到了一间教室,老师安排我坐在钢琴前。这时,我心情特别激动,但也有些害怕。老师耐心地对我说:“学钢琴注意身体坐直,弹奏时要保持手里握着鸡蛋的样子。”随后,老师手把手教我弹奏,不一会儿我就能弹出“1、2、3”。我心里太高兴了。老师接着反复让我练习一个音符,我有些不耐烦。我想:总弹一个音符,什么时候能成为钢琴家呢。我开始混乱地弹了。这时老师看出我的心思温和地说:“学钢琴不能操之过急,你必须把基本功练好,这样将来才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听了老师的一番话,我心情平静下来。慢慢地能弹奏许多音符了。离我的梦想越来越近了,我高兴极了。
学钢琴这件事,让我体会到不论学什么都像盖楼一样把基础打好,否则楼房会倒塌的,我们学习更是如此。
关于钢琴的观后感3
“耶”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已经学会弹钢琴了!
看别人都弹得潇洒自在,要想弹得很好,必须要刻苦练习的。九岁时,我和妈妈一起来到琴行,这时,我的心早就飞走了,傻呆呆地站在地上做白日梦,之后,老师把我们带到二楼的琴房里面,拿来一套钢琴教材和一个袋子,让我把放在袋子里,并吩咐我每次学的时候都要带来。我们开始上课了,老师为我拿出一本“基础”的书,我把随便一翻,只见一个个小音符密密麻麻,几乎画满了书。我眼花缭乱,绞尽脑汁,不知如何下手,老师说:“没关系,你一步一步来。”老师先教我弹“1”,还要我把手指高高地抬起来走。我把手指高抬起来,一个音重重地按下去,显然很响。老师又教我弹“2”,我用同样的方法把“2”成功的弹下去,紧接着,“3、4、5”我都会弹了,老师夸奖我,有教我弹了一段很简单的小曲子...一节课过去了,我虽然不能把小曲子很流利地弹出来,但我还是把音一个一个准确地弹出来。名师点评:作者叙述的是自己学钢琴的故事,作文先描写了自己想学钢琴的原因以及第一次去琴行的事情。然后就详细的叙述了自己上第一节钢琴课的情景。作文结构较为完整,立意较好,不过作文还是有些地方需要注意。第一行第一句话建议放在最后,第一行第二句话作为开头更合适,而且这篇作文没有结束语。第三行“让我把放在袋子里”应为“让我把它们放在袋子里”。“我们开始上课了”这里建议改成“当我们上第一堂课时”。第五行“有教我弹了一段很简单的小曲子”中的“有”应为“又”,文中的错别字要注意哦!
关于钢琴的观后感4
星期六,妈妈带我去了一个钢琴老师的家,让那位钢琴老师看看我是不是学习钢琴的苗子。
到了老师家,见到了一位女钢琴老师,人长得挺漂亮。这位老师问了问我的名字,又看了看我的手,说我的手指肚又大又圆,非常适合弹钢琴。然后,老师又让我跟她学习拍节奏。可是,我太紧张了,没拍好。老师说我有一定的天赋,可以学钢琴了。从哪天开始,每到周一晚上,我就准时去学习钢琴。
以前有过学习电子琴的基础,刚开始学习钢琴,感到很容易,听到美妙的声音从自已手底下传出,感到非常的高兴。但是,学习的内容越来越难,有时,一支曲子,我要弹几十篇才能弹好,累得我胳膊痛,手指酸,甚至有不想学的想法。但我很快就要升级了,只要坚持到底就能成功,于是,我休息一会儿,又努力练习。
终于,我弹熟了所有的曲子,到了考试的日子,我非常顺利地弹完了老师规定的5首曲子,升级成功!我感到非常自豪,还要继续努力练下去。
关于钢琴的观后感5
记得我第一次学钢琴,我认识了好多朋友,老师教我们弹“do,re,mi,fa,so,”这个很好学嘛!”我自言自语说。我手放上钢琴,找到了这几个音符,我一弹就会,可邓老师却说手型不对,应该是拱起来的,就像桥一样。老师让我回家好好练习。
我是从电子琴转到钢琴的,所以我家有一架电子琴,我就用电子琴练。到老师第二次讲课时,来讲左手的“do,re,mi,fa,so‘’跟右手还不一样啊,可左手大拇指刚好是右手小指的位置,这怎么弹啊?老师说吧左手的小指方在右手“do”往左边数八个音的位置。我发现这个“do”的音调降低了,老师说这是低八度。
就这样半年过去了,我弹钢琴已经学到考级书第二级了,而且每首曲子都很熟练,很好听,老师说等我学完三级就要考一。二。三级的曲子,考的人抽曲子背弹。
不要说这个,我现在已经学到三级了,马上就要学完了,考级的时候,考的然会抽哪些曲子呢?真期待,我一定能过级的!
关于钢琴的观后感小学生
第五篇:《钢琴之森》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日本动画片《钢琴之森》。讲述的是两个弹钢琴的男孩的故事。
名叫信的孩子,他很喜欢钢琴。但是,他的姥姥生病了,家里为了照顾姥姥,必须搬家,他也必须从东京转学到里姥姥家不远的学校读书。在那所学校里也有一个爱弹钢琴的男生,名叫海,在历年的钢琴大赛中都得到好名次,他俩很快就结成了一对好朋友。
不久,日本有场全国钢琴大赛,他俩都积极报名参加了。结果,海没有入选,而信却得到了众人的好评。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姥姥的病就好了。信得回东京了,海在与他送别时,抱头痛哭。
当我看到他们一抬手就弹出美妙的和旋,我惊讶不已;当我听到他们用88个黑白琴键奏出的动人音乐,我又从内心发出无比的赞叹;当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比赛时激动人心的场面,我在心里暗暗祈祷他们胜利的欢笑;当我凝视着他们分别时的抱头痛哭,我的眼泪也悄悄地从眼眶中流了下来。
想到我自己也在学钢琴,虽然刚刚起步,虽然还在笨拙地弹奏“哆、唻、咪”,但我深信,几年后,我也会像丑小鸭变成天鹅一样鹤立鸡群。
我爱音乐,因此我喜欢钢琴之森。我爱音乐,我相信音乐之声将伴随我成长。
《钢琴之森》 所谓观后感
有很多优秀的人。他们淹没在茫茫的人海中,就好像普通人一样,平平,没有特别之处。但事实上他们是多么的与众不同,他们的才华即使只有月光清冷的照射也可以闪闪发光。
然而这个世界上除了他们,还有很多其他的人。一些曾经相当杰出的人物也许无意也许有意地制造了很多被称为“规定”的东西。在多数时候,大多数的人将这些奉为神旨。
惯性思维让人们以为,规定就是全部。不符合规定的就是错误的。
这,不是一种悲哀吗。
钢琴之森。
这是一部很清淡的作品。画面精致细腻,音乐悦耳动听。借助主人公,那些单纯的小学生,我想这部剧场版动画更多的是在说一个关于梦想和现时的故事。
一之濑 海。雨宫 修平。
当你的手指弹响森林中孤独但是音色绝美的钢琴,赤脚踩在踏板上,陶醉地闭上眼睛,在“我的钢琴”的世界里遨游;而我只能坐在练琴室里面对厚厚的乐谱反反复复,怀着憎恶的心情,跳跃着精心保护的手指,弹奏“别人的钢琴”。
修平,出生在音乐世家里的孩子。当他站在刚刚转学的小学的教室,面对陌生的同学做自我介绍时,他说:“我从4岁起练习钢琴。我的梦想是成为钢琴家。”自豪的说,要成为钢琴家。而事实上,他只是一直活在“父亲是伟大的音乐家”这样的阴影里面,憎恶着钢琴,却不得不练习。片中有许多细节很巧妙。修平和海在去森林里看“传说中的钢琴”的路上,他从口袋里拿出手套仔细地戴好。为了弹钢琴,为了成为伟大的钢琴家,这双手无论如何要好好保护。在之后的情节里,海在和同学打架时修平拦住他并对他说,他的手现在已经不是打架的手了,它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修平不是娇生惯养的娇贵公子。他只是在别人安排好的世界里活着,却不知道“我的手,由我来决定它做什么”。规定。枷锁。
海,出生贫穷,经常逃学,有些邋遢但是很有个性的调皮少年。每个晚上他从窗户翻出来,坐在森林深处的钢琴面前,整个人就改变了。月光无比温柔地照亮林中空地,少年闭着眼,微笑着扬起手,飞快地移动着灵巧的手指,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镜头旋转,浓密的森林洋溢着欢快的钢琴声,轻盈得像是要飞起来。
如果说修平的钢琴是一起长大的、不得不在一起的搭档,那么对于海来说,钢琴就是自己最为知心的伙伴。
之后的两人分别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了不同的目的,从好朋友变成了舞台上的对手。我要和你放手一搏。修平这样说。
即使有天才音乐家阿字野 壮介作为老师,也确实天赋过人——海最终还是落选了。10个参加决赛的名额里面,没有37号,一之濑 海。
海抬头一个一个数着名字,嘴里不停地念着“37号,37号”。看到31号的修平,看到33号的誉子,一直到四十几号那些完全陌生的名字。短短的公告里面没有他一之濑 海。不是全场起立鼓掌吗,不是大家都为我欢呼,喊着“再来一首”吗。为什么偏偏没有我的名字呢。
修平知道结果后,并没有因为自己事实上是本次比赛的第一名而雀跃。修平弹得很好,没有一点错误,堪称完美。但是当他在观众席上听到海的演奏时他就认定自己输了,因为他又一次听到了真正的“海的钢琴”。因此他只是追问母亲,为什么入选者里没有阿海的名字。他的母亲用惊奇的声音解开了整个谜团:因为他弹奏的不是比赛指定的,莫扎特第八钢琴奏鸣曲K310。
其实在海坐上钢琴凳的时候,他的手指灵巧地跳跃着,演奏的确实是指定的乐曲,莫扎特的K310。但是当他弹到一半的他高高扬起的手停在空中。那是一种模仿——模仿的他的老师,模仿别人的演奏技巧。所以那不是海“自己的钢琴”。于是他的心安静下来——他扯掉领口的领带,踢掉脚上不够正式的球鞋——就像在森林里演奏自己的钢琴一样,弹奏起他常常在月光下独自享受的旋律。
所以他输了。因为他没有遵守规定。
不过正像阿字野老师说的那样,其实有些东西是不能比较的。投入的爱和感情会使音乐富有激情,即使弹别人的乐谱也一样会变成“属于我的钢琴”。
感情是不能比较的。
规定更不能否定这种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