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金融环境建设工作方案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完善和优化与金融业生存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各要素之间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过程。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是金融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市的金融生态环境,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提高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维护金融稳定,实现经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和把握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按照“政府主导,人民银行推动,金融机构、企业广泛参与,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积极配合”的原则,尊重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加强信用环境、市场环境、行政环境和法治环境建设,确保金融实力不断增强,金融服务不断优化,金融投入不断增长,努力开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从2009年起,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完善组织制度、健全中介机构、融洽银企关系,在全市形成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法治环境、规范的制度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协调的市场环境,增强我市经济竞争力、资金吸引力和防范区域金融风险的能力,实现经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
具体目标:
——国家经济金融政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全市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与投资政策相协调;
——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得到加强,不良贷款有较大降幅,逐步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基本不存在逃废金融机构债权现象;
——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同全市经济发展需要相协调,实现社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效融通和流动;
——“诚信铜川”建设效果明显,信用户达到70%以上,信用村达到30%以上,更多的区县、乡镇、社区达到信用标准;
——企业遵规守信,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吸引和消化资金的能力明显增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市场中介组织得到规范,市场化服务体系完备,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平稳有序竞争的局面基本形成;
——担保体系建设基本完善,各类担保机构运转正常,银行同担保机构、企业之间达到良性互动;
——社会诚信信息共享机制初步建立,企业、个人信用档案基本完备,并实现科学化管理。
三、建设步骤和重点
(一)启动阶段(2009年7月—2009年12月)。全面部署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政府各有关经济主管部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实际,科学制订各项产业发展规划和招商引资项目指引,防止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项目落户铜川。治理逃废金融机构债权现象,广泛开展A级以上信用企业培植工作和信用区县、信用社区、信用村镇、信用企业、信用农户的创建工作,大力发展担保业务。
(二)深入开展阶段(2010年1月—2011年6月)。建立和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相关制度和评价考核体系,使良好的信用成为全社会共同珍视的无形资产和重要资源;对企业法人、经营管理人员、财会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相关要求和知识,提高企业财务核算和内控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征信服务平台,建立信用信息系统、信用信息披露系统和信用服务系统,使信用体系建设基本规范化、制度化;着力调整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或产品,大力发展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或产品;严厉打击各类金融违法行为和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逐步建立和完善信用中介机构,引导支持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评级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扩大担保基金,增强担保实力,完善担保体系;激活民间资本,扩大直接融资。
(三)规范发展阶段(2011年7月—2012年6月)。引导和支持辖区内企业从事专业化生产和特色经营,鼓励其加大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推进专业化协作和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开发更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优势项目,为金融机构创造优良的信贷环境;金融业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有较大提高,各有关部门能够为金融机构向上级银行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开辟信贷投放绿色通道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法制支持和舆论支持;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大力培育和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建设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构建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各区县政府要加强宣传动员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对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积极主动参与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来。市级各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金融生态环境相关政策、知识的宣传。各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社会公众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其信用意识。逐步将金融生态知识宣传工作制度化,建立和完善金融生态知识宣传工作长效机制,共同促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二)加强金融债权的法律保护,进一步优化法治保障环境。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采取法律保护、与银行联合制裁等方式,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金融债权进行清收。逐步建立健全内部制约、外部监督的调控机制,对不守信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制裁。加大风险防范力度,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支持金融部门大力压缩不良资产,增强金融资金的运营能力。建立金融案件诉讼及执行情况联席会议制度,加大打击逃废金融债务力度,维护金融债权,构筑政府、金融、司法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
(三)改进金融服务,切实提高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搭建银政企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和完善银政企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人民银行要发挥组织协调和窗口指导作用,及时通报各时期的金融方针政策和全市金融运行状况,稳步推进现代化大额小额支付、银行账户管理等系统建设,改善支付结算清算环境,提升为政府、银行和企业服务的水平。各商业银行要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不同类型、规模、用途的企业和个人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加强与担保机构的合作,实施个性化、差别化、高品质的服务。农村信用社要以深化改革试点为契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为农服务的主力军作用。市级有关部门要按照“正确对待、合理引导、疏堵结合、促进规范、打击违法犯罪”的原则,积极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行为,逐步扩大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范围,激活民间资本,有效发挥其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四)加快征信体系建设,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人民银行要充分利用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网络和技术优势,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逐步扩大信用信息采集范围,研究制定信用信息共享的运作机制,努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市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整合信用交易信息和公共信息,并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基础,积极配合,确保人民银行信息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尽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基础信用信息网络,并为社会提供更全更优的信用服务产品。各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要积极推进社会信用评级工作,扩大信用评级结果的应用范围,为政府、银行、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风险提示,有效提升风险防范能力,解决各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不对社会公开、各行之间互不认可的问题。同时,要不断完善社会失信惩戒机制和守信激励机制,净化金融生态环境。
(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金融发展的经济环境。按照“5523”发展思路,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大对主导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研究制定高新产业规划,注重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坚决杜绝国家明令禁止的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提高我市的综合实力。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推动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财务制度,使企业能够紧跟市场形势。
(六)加快担保体系建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大力支持现有担保公司做大做强,增强担保能力;建立和完善商业担保体系,鼓励有资金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入股或成立担保公司,逐步形成多层面的担保网络体系;促进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建立相互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信息对称的合作机制,缓解企业融资“担保难”和银行“难贷款”问题;推动联合担保和互助担保模式的发展,结合铜川实际,探索新型担保模式,为银行、企业和个人开展互利合作创造良好条件。加强对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研究建立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不断提高担保资质和担保能力。
(七)加强金融体系自身建设,优化金融发展的内部环境。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督促金融机构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体系,引导依法、合规经营,制止不规范的竞争行为和各类案件的发生,逐步降低不良资产,改善资产运行质量。各金融机构要按照“内控严密、管理科学、机制灵活、服务高效”的经营管理理念,在强化经营风险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金融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金融案件诉讼的抗辩能力,有效维护合法权益。
(八)严格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评价,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深入开展。按照《铜川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试行办法》的要求,依据相应评价指标,由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研究机构,从经济环境、信用环境、法治环境、行政环境、中介服务环境、金融运行状况等七个方面,对各区县金融生态环境定期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按照《铜川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由市经委牵头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各区县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年度工作考核体系之中,不断推动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第二篇:市环保局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方案
市环保局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全市改进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关于2011年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树立环保部门的良好形象。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以“积极转方式、精心调结构”为根本出发点,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和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严格落实责任,强化监督检查,深化源头治理,加大惩处力度,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工作任务目标
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提高工作效率,推进政务公开,规范行政行为,完善行政执法运行机制,提高公务人员和执法人员素质,严格各项制度规定,提高依法行政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水平。
1、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提高项目环评审批效率,市级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和登记表,以及竣工项目报告书、报告表和登记表的验收审批,符合受理条件的,分别在15、5、2个工作日内办理;排污许可证审批、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初审在7个工作日内办理;服务性环境监测,一般监测数据7个工作日内出具监测报告。对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投资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坚持环保提前介入,为企业提供快捷服务。
2、推行政务公开,坚持依法行政。对行政审批中的事业性收费、行政处罚等的法律依据、办事程序、审批时限、审批结果等一律向社会公开,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结果、“三同时”验收情况及时在主要媒体及环保网站公布。
3、规范涉企检查、收费以及罚款行为。加强对企业检查的管理,实行联合执法和联动机制,不得在进行多头检查、重复检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和执法程序,依法征收排污费并定期进行公示,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4、加大执法力度,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开展“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对重大环境违法案件实行公开曝光、挂牌督办制度,努力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5、推进总量减排、污染治理、生态建设等各项环保工作,推动全市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不断提高环境应急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强化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服务。
6、实行企业联系点制度。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建立一个企业联系点,定期到企业进行走访。认真履行《烟台市环保局回访制度》,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7、严格执行纪律规定。认真落实环保部“六项禁令”、市委、市政府“十要十不准”规定和禁酒制度,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对于环保信访投诉,能当场查处的马上查处,一般投诉在15个工作日内进行查处,上级督办件严格按照上级规定时限办结。
三、工作措施
1、成立机构,加强领导。成立机关作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机关作风建设活动的领导。领导小组由姜青山局长任组长,副组长由王瑞、孙洪荣同志担任,成员由刘新民、宋德东、姜海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政工科),办公室主任由孙洪荣同志兼任,负责组织协调、具体指导、检查督促等工作。及时向市机关作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信息,反映工作开展情况。
2、突出重点,务求实效。改进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的重点就是要抓住公开承诺事项的落实。围绕承诺事项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各相关科室和部门也要研究具体推进措施和方法。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务求在“提速、提质、提效”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3、强化监督,严格考核。局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围绕优化发展环境重点工作,依据《烟台市环保局回访制度》,采取明察暗访、走访座谈以及信函调查等形式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受理投诉电话和举报,对发现影响发展环境的案件投诉,经查证属实一律严肃处理,给予当事人约谈警告、通报批评、调离岗位及党纪、政纪处分等处理,并取消评先选优资格。将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作为直属部门和单位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岗位目标管理考核。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六日
第三篇: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诸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潍坊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整治工作,加强我市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级生态市的创建,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从2013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整治,全市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每年分别在2012年基础上降低13%、6%、13%,到2015年,全市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比2012年下降39%、19%和40%,大气能见度大幅提升。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整治分三个阶段,基本工作目标要求是:
第一阶段:2013年,重点完成工业点源治理再提高、小型燃煤锅炉 淘汰、老式道路清扫车更新、油气回收治理等任务。
第二阶段:2014年,重点完成餐饮油烟污染治理、车用油品升级等工作。
第三阶段:2015年,消除中心城区和重点片区工业废气异味污染问题。
二、整治措施
(一)加强工业污染防治
1.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增量。全市新建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的项目,实行区域内现役源倍增污染物削减量替代,实现增产减污。对不能“增产减污”“以新带老”的改扩建项目,一律不予立项和审查审批,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市区建成区及周边工业聚集区内原则上不再新上化工类、异味类、粉尘类等涉气工业项目。
2.实施点源治理再提高工程。对热电企业实施脱硫、脱硝、除尘设施改造,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2014年底前,完成制药、涂装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行业基本情况调查及重点企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3.加强重点废气污染源监管。加强重点燃煤单位、异味产生企业日常监管,实施严格监控,确保废气稳定达标排放。2013年6月底前,全市35吨/小时(含)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状态参数监控系统,并与市环境监控平台联网。
(二)加强煤烟污染控制
4.淘汰中心城区中小型燃煤设施。2013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中心城区10吨以下小型燃煤锅炉拆除改造任务。制定完善城区供热规划,优化供热布局。加快城区天然气管网建设,逐步实现城区燃料从煤炭到天然气的转变。
5.划定“禁燃区”范围。2013年6月底前,完成城区高污染燃料“ 禁燃区”划定工作;2013年底前,完成禁燃区10吨/小时以下小型燃煤设施以及城市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其他分散燃煤供热锅炉淘汰任务。
(三)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
6.严格新车和外地转入车辆环境准入。对达不到国家现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或经排气污染检验不合格的,不予办理注册或过户登记手续。
7.推进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实施机动车环保检验前置安全技术检验,对未取得环保检验标志的机动车,不予核发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 合格标志。加强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严格落实黄、绿标分类管理制度。
8.逐步淘汰高污染车辆。采取行政强制等措施,促进高污染车辆淘汰。2013年底前,将2005年以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淘汰40%;2015年底前,全部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
9.提升车用燃油品质。自2013年起,开始推广国IV汽油;2014年底前,全部实现国IV油品供应。加强燃油品质执法检查,严防劣质油品进入市场。
10.开展油气回收治理。2013年底前,完成全市加油站、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工程。
(四)加强扬尘污染综合整治
11.控制施工场地扬尘污染。建设单位施工期间严格按照《山东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要求,落实渣土围挡、洒水、遮盖等措施。建筑工地车辆出口设置洗车平台,清洗进出车辆轮胎及车身;拆迁作业实 行洒水压尘;暂不开发的地块进行临时绿化;渣土运输车辆实行全封闭车厢运输。对住宅小区硬化、绿化等达不到规划要求的,不予通过验收。建设、规划、城管等部门将施工企业环境违法信息记录备案,作为审查企业工程投标、承包和施工资格的依据。
12.控制道路扬尘污染。2013年6月底前,更新市区现有老式清扫车,改用新型湿式吸扫式清扫车,增加高压洒水车。制定和落实机械清扫、冲洗、洒水作业规范,全面推行湿式机械清扫作业模式,市区干道每天至少洒水1次,遇干旱、高温、大风天气每天洒水不少于2次,防止路面扬尘。运载渣土、粉尘或容易脱落、扬洒物品的运输车辆要采取密闭措施。
13.控制物料堆场扬尘污染。全市煤炭、水泥等料堆以及装卸作业频繁的原料堆等露天堆场,严格落实洒水、喷淋、覆盖、围挡、硬化等抑尘措施,避免作业起尘和风蚀起尘。2013年6月底前,市区重点工业企 业大型原、辅材料料堆全部建设防风抑尘网并安装自动喷淋装置。
(五)加强餐饮油烟污染防治
14.加强餐饮油烟治理。2014年底前,市区规模以上餐饮单位全部安装与经营规模相匹配的油烟
废气净化装置和专门的油烟排气筒。未经环评审批的新、改、扩建的各类餐饮单位,有关部门不予办理相关证照。
15.取缔露天烧烤。2013年底前,市区室外烧烤摊点全部依法取缔 ,室内烧烤业户提倡使用无烟烧烤设备。
(六)强化监测监控能力
16.完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2013年6月底前,现有2个大气自动站全部安装PM2.5监测设备,加强运营监管和监测比对,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统筹协调、方案的实施与考核;市中心城区大气污染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见附件1)负责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统一协调。各部门、街办、两区一园管委会要完善相应领导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细化实施方案,强化联防联控,抓好工作落实。
(二)健全保障机制。建立空气质量通报发布制度,定期通报空气质量监测情况和工作进展;健全工作报告制度,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指定 1名联络员,每月将工作推进情况上报市中心城区大气污染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电话:6062564);建立环境违法行为曝光 制度,对查处的违法排污企业定期在新闻媒体曝光;健全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制度,完善社会和媒体监督体系,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和监督大气污染治理。
(三)完善奖惩制度。将空气质量改善情况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的重点内容,对空气质量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不力、空气质量改善目 标完成情况较差的,进行通报、重点督办;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显著 的有关部门、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附件:1.城区大气污染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2.城区大气污染综合整治任务分工表
附件1:
诸城市城区大气污染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组长: 孙文力 市委常委、副市长
成员: 韩培武 市政协副主席、财政局局长
赵玉德副县级干部、公安局局长
赵永福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
郑德惠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局长
刘少伟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曲春生市发改局局长
冷强市经信局局长
赵凤市国土局局长
孙鲁安市住建局局长
吴森市交通局局长
陈建民市商务局局长
赵光福市环保局局长
王树伟潍坊日报社诸城分社社长
李跃志市药监局局长
管延贵市城管局局长
王志伟市规划局局长
马凤来市市政局局长
孙志山市广播电视台台长
陈瑞田市工商局局长
王磊市质监局局长
董志杰市公路局局长
陈林祥市气象局局长
张晓升密州街办主任
张伟龙都街办主任
孙海森舜王街办主任
韩明光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孙湘海南湖生态经济发展区管委会副主任
隋树江高新技术 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环保局,赵光福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六个工作组组成:
(一)综合组:设在市环保局,由市环保局牵头组建,成员由市督查局、市环保局有关人员组成。负责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指导、调度、督查、通报;组织起草工作计划、方案、制度等综合性材料。
(二)燃煤、工业异味等项目治理组:设在市环保局,由市环保局牵头组建,经信、市政、城管等单位参与。负责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组织开展工业异味与燃煤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治理;组织开展重点燃 煤锅炉在线监测设备状态参数监控系统安装与执法检查;划定市区高污 染燃料“禁燃区”;牵头组织开展小型非采暖锅炉拆改、机动车环保检验、重点企业VOCs治理、油气回收治理等工作。小型采暖锅炉淘汰、城市燃气、热力管网改造和气源保障供应等工作。
(三)建筑施工与渣土扬尘治理组:设在市住建局,由市住建局牵头组建。负责组织开展建筑、拆迁工地扬尘污染防治以及渣土运输车辆扬尘污染专项整治。
(四)道路保洁与露天烧烤治理组:设在市城管局,由市城管局牵头组建。负责道路保洁、露天堆场扬尘污染防治以及露天烧烤取缔、(五)机动车尾气执法组:设在市公安局,由公安局牵头组建。负责新车和过户车辆环境准入;落实机动车“环检前置”规定;查处“冒黑烟”车辆;强制淘汰老旧机动车(“黄标车”淘汰)。
(六)监察督导组:设在市监察局,由市监察局联合市督查局、市环保局组建。负责对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监察。
每个组确定1名专职联络员,负责工作信息调度和上报。
第四篇:优化重点项目建设环境工作方案
优化重点项目建设环境工作方案
一是制定了重点项目定期督察、走访制度,区领导及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月至少对重点项目督察、走访两次,在一线掌握工程动态,在一线协调服务,对项目建设中突发的问题,协调不过夜,实行跟踪落实。项目建设出现问题后的第一时间向主要领导汇报,并协调有关单位及时予以处理,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重点项目良好的建设环境。
二是抓好推动我区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着力抓好治安环境。建立“警企共建”制度和联防责任制。由公安部门和执法部门联合起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对重大项目进行挂牌保护,严肃查处一切干扰破坏投资环境、阻挠重点项目建设的行为,对顶风而上、制造“四乱”、“吃拿卡要”、“强装强卸”等不法行为,要抓住不放,一查到底,严肃处理。我们要靠硬环境吸引人,靠软环境留住人,为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三是突出抓好优惠政策的落实,在落实政策的过程中不允许讲价钱、打折扣。强化全局观念,坚决消除利益驱动现象,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营造关心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中共龙孔镇委员会文件
龙委发[2012]7号
★ 中共龙孔镇委员会 龙孔镇人民政 关于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开展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总体部署,为有效解决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和谐、不稳定突出问题,切实保障服务发展,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龙孔镇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及时排查有效化解经济建设领域中的矛盾纠纷为切入点,着力为发展打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以严厉打击阻碍项目建设的各类违法犯罪为切入点,着力为发展打造安定的治安环境;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切入点,着力为发展打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通过为期二年的综合整治,使经济建设领域中的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得到有效打击,达到加强建设环境整治、实现经济建设秩序明显好转的总体目标。
二、工作重点
按照县上提出的“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一手抓依法打击、一手抓问题解决”的原则,针对经济建设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全镇在建和计划完成投资的重大项目建设入手,开展经济建设环境综合整治。
(一)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着力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将地区排查、系统排查、单位内部排查有机结合,对经济领域尤其是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中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就业保险、劳资争议等矛盾纠纷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排查,及时发现和了解涉及项目建设和重点工程的社情民意及不稳定苗头性问题,确保把已经发生和正在酝酿的矛盾纠纷一件一件搞清楚,不留盲点和死角。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逐一研究分析,逐一制定解决方案,逐一落实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化解。对排查出来的重大、复杂、疑难矛盾纠纷,要实行负责人包案、挂牌督办,协调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集中力量调处解决,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确保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在项目推进和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部门要认真落实政策,切实做好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等工作,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预防和减少各类矛盾纠纷。要以稳定风险评估为重点,把稳定风险评估的重心摆到项目建设上,全面推
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特别要做好重大投资项目建设中的土地征收、拆迁安置、环境保护、劳动争议等高风险环节的评估工作,及早发现矛盾问题,主动超前化解,努力实现发展一片、安定和谐一片,保持投资稳定增长。
(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着力营造安定的治安环境。把解决“逢工必堵、征地必阻”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开展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突出治安问题综合整治行动。坚持以排查引导严打,以严打促进整治,及时组织开展区域性严打整治行动,全力为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企业正常生产秩序保驾护航。在涉及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的矛盾纠纷中,维稳办及派出所要提前介入,发现苗头性的问题务必深入一线调处矛盾,严密监控重点对象,提前谈话警告,对不听劝阻、恶意阻工,造成严重后果的一律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对组织阻工、殴打项目建设施工人员和企业工作人员,情节严重的一律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综合整治行动期间,派出所要对借征地拆迁抢建抢种抢栽、借工程建设漫天要价敲诈勒索、借为民说话混水摸鱼的恶劣行径,依法及时惩戒,确保重大交通、城建、水利水电和产业化项目落地进场、顺利推进。对改制问题较多、劳资纠纷突出的企业,要在深入排查、解决问题的同时,依法打击不法分子,确保企业正常生产、改制工作有序推进。对村霸、矿霸、沙霸、市霸、车霸等危害一方的各种恶势力和组
织黑恶势力强揽工程、强买强卖、收“保护费”等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严厉打击、震慑犯罪。
三、工作步骤
集中整治从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和深入摸排阶段(2012年3月)。各村(社区)、各部门按照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细化目标任务,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层层动员,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营造经济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的强大声势。全面、深入摸排当前影响经济建设的突出矛盾纠纷和各类违法犯罪线索,为综合整治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突出问题阶段(2012年3月一2013 年9月)。坚持“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通过整合资源,协作配合、联合攻坚,形成经济建设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对排查梳理出来的问题开展综合整治对涉及稳定的矛盾纠纷,落实部门、落实专人,全力化解
第三阶段:完善机制巩固提升阶段(2013年10月一12 月)。坚持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在巩固整治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健全和完善建设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坚持不懈地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防止出现反复和反弹。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党委副书记李华中负责全镇建设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并成立龙孔镇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挥小组。指挥小组各成员要密切协调配合,加强对村(社区)的工作指导,全力以赴打好整治工作整体战。
(二)营造宣传声势。在专项整治过程中,要把宣传工作作为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进行统一部署,切实发挥好舆论的监督作用和导向作用。要充分利用流动宣传车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开展强大的宣传攻势,将镇党委和政府的决定及有关法律法规向全体村民宣讲,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通过全面宣传发动,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提升人民群众对专项整治行动的认识和理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形成工作合力。整治工作纳入目标考核,迅速落实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按照“定人、定事、定责”的原则,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基层单位,落实到人头,确保圆满完成目标任务。解决整治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各部门和责任单位,要围绕项目建设流程,切实履行职能,明确责任人及其责任内容。
(四)加强信息报送。各村(社区)单位要高度重视信息报送工作,落实专人负责整治工作信息收集、整理、报送,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
附件:龙孔镇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龙孔镇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挥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
李华中
龙孔镇党委副书记 成员:
赵毅
整治办主任
吴明建
党政办主任
黄勇
社会事业中心主任
各村支部书记 各住镇单位负责人 办公室电话:4301008
主题词:建设环境
整治
通知
龙孔镇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4月5日印
(共印3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