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哈尔滨商德国际金属物流园区
商德国际金属物流园区
商德国际金属物流园区是根据政府区域战略,规划、建设的省、市两级重点项目。由上海商德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以商德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为项目主体,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占地2000亩兴建的集金属仓储、物流配送、加工装配、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国内外贸易、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物流园区。
园区位于香坊区成高子镇,与全国十八个国际货运枢纽之一的哈尔滨国际铁路集装箱编组站及对俄出口加工区鼎足而立,铁路、公路交通四通八达。一期建设已投资4.6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825亩。包括总长5.2公里自主产权铁路专用线4条,储运货场十余万平米,龙门吊车二十座,综合办公楼、独栋办公楼、一拖三办公楼面积二十万平米,基础设施完备。二期工程已经开工,完全建成后,可容纳企业400多户,预计年吞吐金属产品总量600多万吨,总值超300亿元。
园区引进英、美、德、日、韩等国的先进金属物流业理念,由国内外专家联手打造“五、四、三、八”的功能定位和建设标准。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及安保平台,结合融资担保、小额贷款、仓单质押、期货交易的多元化金融系统,配备会议中心、宾馆餐饮、文化娱乐设施,提供物业管理、代办执照、税务咨询等完善的配套服务。现已有包括中铁、中储、中远、中国五矿、中兵、中铁建等大型国有企业在内的百余家客户正式入驻,约两百家金属流通、加工、原料、运输企业近期也将集体入园。主要电信运营商和数家商业银行与园区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商德国际金属物流园区立足龙江,着眼全球。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省内唯一,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金属物流航母。
第二篇:金港国际物流园区简介
金港国际物流园区简介
金港国际物流园区位于通辽市民航路南段国道304线以西,国道111线以南,通沈高速、赤通高速、吉通高速入口处,省际大通道通鲁公路南出口,是通往乌兰浩特、霍林郭勒、锡林浩特、赤峰、北京的必经之地;园区南端设有铁路专用线,北端距通辽机场仅1.5公里,属通辽及东北四省交通要塞之地,地理位置优势十分明显,可发展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物流运输方式。金港国际物流园区占地1003亩,内设重卡交易区、工程机械交易区、商务信息中心、物流业务区四大区域,其中重卡交易中心及工程机械交易中心已全部建成,已有鑫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顺达汽贸、华联柳工、二手工程机械交易中心、超市、饭店等26户商家入驻。物流配送中心为商家提供仓储、接卸、配送场所,已有配货站进入。金港国际物流园区现正在筹建甩挂联运示范点,于2010年10月1日全面开业。预计可形成年货物吞吐量可达120万吨,集装箱发货量达5000标箱,园区经营者1.5万人,日客流量达4万人次,日车流量达4000量次,年营业额可达40亿元,金港国际物流园区建成后将成为蒙东最大的物流交易中心。
第三篇: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规划
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规划
项目资料
项目名称: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规划
面积:6.52km2
Scope: 6.52km2
获奖:2007院优秀项目
Award: 2007 Excellent Project of the UPDIS
完成时间:2007
Year of Completion: 2007
项目概况
按照铁道部《中长期铁路规划》,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将是全国十八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
一、国内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通过中心站及集装箱物流园区的建设将进一步拓展成都市域发展空间,对成都市构建生态工业高地和北部新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而园区规划也成为成都市近期重点推进项目。在此背景下,我院与德国物流研究院联合参加国际投标,中标,并完成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规划的编制工作。
项目特点
本项目将物流研究与空间研究相结合,以物流需求为导向确定用地功能、布局与规模;以集疏运综合交通研究为重点,在货运量基础上测算交通量,确定路网结构、道路等级、断面等,进而在空间上落实各功能用地布局、道路交通及各项基础设施,提出园区用地规划控制与引导的主要内容、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实施措施和管理策略,并根据物流作业动线及流程进行详细规划设计。规划已于2006年底通过专家评审,并最终获得市政府批准,成果获得甲方充分肯定。
第四篇:广州国际空港物流园区基本信息
广州国际空港物流园区基本信息
是国家三大国际航空物流园区之一,是广州市重点扶持和发展的国际性枢纽物流园区。园区地处广州新白云机场北区,北至花都大道,西近106国道、机场高速公路北延线,南靠新机场货运区,东临新机场北主进场路,用地面积400余公顷,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园区包括综合货运站、仓储、加工、包装、快递、配送、物流信息咨询、第三方物流、物流增值服务、海关、查验中心、检疫、银行、商业中心等设施,为国际、国内航空高附加值货物的仓储、转运、加工、包装、快递、配送、报关、保税、信息提供全程物流服务,大力发展航空货运和航空快递物流。
广州空港物流园唯一的经营主体——广州白云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国家计委立项批准的独立法人实体,已于2002年7月注册成立,由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盈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三家股东合资组建。广州白云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本着“一次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发展”的建设原则,已征地1000亩,投资约7亿元人民币,开发物流园区的首期建设项目——新机场海关监管区,监管区综合报关楼(为国内外航空公司、国际货运代理,物流企业,快递企业,报关公司,银行提供办公场所和办理海关清关手续),公共保税区,货运代理服务仓库、快件监管中心、海关查验中心、生活服务配套设施等12项单体项目。该监管区的主要功能为保障新机场国际航空物流运作,完善和发挥新机场整体功能。
第五篇:哈尔滨国际啤酒节调研报告
哈尔滨国际啤酒节调研报告
杨哲 201205035014 旅游会管1201B
一、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基本情况
举办时间:6月26日——7月7日 地点: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 主办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承办方:中国轻工业国际交流中心
中国食品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轻工行业分会
哈尔滨市旅游局
中食兆业(北京)食品发展有限公司
哈尔滨文化旅游集团
哈尔滨马迭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世纪大陆桥广告有限公司
北京国轻联合商务会展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哈尔滨市百威英博城市发展基金会
黑龙江省轻工业联合会 规模:
活动占地面积——面积60万平方米
展区展位——15个啤酒大篷、11个啤酒花园、20个特色展位 参与人数——中外游客60万人次
二、活动的文化背景
1900年,中国第一桶啤酒诞生,哈尔滨市成为中国啤酒工业发展的源头——中国啤酒故乡。随着城市欧陆文化的发展,形成了115年啤酒文化历史积淀,哈尔滨市从啤酒到饮食、建筑各个方面都有着浓烈的啤酒特征。
中国•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的精心培育,以及各大啤酒集团的热情参与下,伴随着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壮大。回顾过去的发展历程,啤酒节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的魅力缩影,更是中国从啤酒大国向啤酒强国迈进的重要见证。啤酒赋予了哈尔滨这座城市一个名副其实的“啤酒之城”,它的灵性与豪气标志这个城市的魅力与个性。啤酒节赋予了这一行业交流发展的平台、群众喜闻乐见的节日,城市缤纷多彩的名片。
现在哈尔滨国际啤酒节逐渐成为继哈洽会、冰雪节、哈夏会之后的代表哈尔滨城市形象的“国际名片”,初步形成集啤酒、文化、经贸和群众性文娱活动为一体的大型国际啤酒盛会,与中国国际啤酒节、青岛国际啤酒节一起被誉为国内三大啤酒节,位居次席。
三、活动内容及特色 主要内容:国内品牌有哈尔滨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国际品牌来自德国、荷兰、韩国、美国等国,涵盖兰德博格、雪芙豪夫、柏林人、朗克烟熏、城堡、杰歌等20多个啤酒品牌,200余款啤酒将参与其中。此外,将增加自酿啤酒鉴赏会、草坪音乐花园、俄罗斯油画展、“为理想插上翅膀”公益活动、啤酒节纪念品展销活动等内容。
形式:开幕式(包括马车及花车巡游)、闭幕式、哈尔滨啤酒文化论坛、大型文化活动、燃放焰火、啤酒企业专场展销活动日、酒文化展览、哈尔滨精品房地产项目展示会、百年好合华夏婚典、名车展示会、华夏美食节、旅游产品交易会、北大荒绿色产品展销会、哈尔滨啤酒纯生佳丽甄选活动、精品服装产品展销会和其它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等。此外,为提高啤酒节规格,打造哈尔滨新的标志性景观,啤酒节还将设立一个“中国啤酒的故乡”的标志性景观雕塑,以增加其独有的特色。
特色:啤酒作为文化载体,在这里成为人们社会交往、信息沟通、商品流通的文化纽带。
四、经济影响
1.对哈尔滨市GDP的拉动作用
啤酒节对哈尔滨的地区经济发展有显著的带动作用,这种带动作用主要来自本地及外地游客为参加啤酒节所支付的各种费用。啤酒旅游带来的旅游消费,会因为相关产业的关联性而产生更大的经济影响。例如,啤酒节举办期间能直接或间接带动地区交通、餐饮、住宿、商业、娱乐甚至周边房产的升值。啤酒旅游带来的消费支出及通过产业关联诱导的其他产出共同拉动地区GDP 的上升。2.创汇收入
每年的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吸引大量外国游客前来体验啤酒节的魅力,国际游客的旅游消费直接以外汇的形式流入哈尔滨,为啤酒旅游带来直接外汇收入。游客除了参加啤酒节活动还要在旅游城市留住一段时间,由此带来的游客餐饮、住宿、购物及其他旅游活动消费也增加了旅游城市的外汇收入。哈尔滨国际啤酒节旅游的创汇收入跟国际游客数量直接相关。3.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
啤酒旅游的发展拉动旅游消费的同时也增加投资机会。啤酒节的举办吸引了大批有眼光的投资者,不但为各啤酒品牌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和贸易机会,也为其他相关产品的展示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借助啤酒节活动宣传,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进行商贸交流,旅游城市政府可借机招商引资,啤酒节的举办大大促进了啤酒旅游城市经济贸易的繁荣。4.提升旅游城市形象
啤酒节的很多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升了哈尔滨城市形象。第一,就产品种类丰富性而言,啤酒节对于旅游产品种类增加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哈尔滨啤酒节已有近110年的历史,而且每年啤酒节的美食、音乐会、表演等一系列活动已经把哈尔滨啤酒节打造成为一个全方位的旅游产品,促进了当地其他旅游项目的兴盛。这样一个类似于狂欢节的节事已经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关注哈尔滨和中国的旅游信息,啤酒节已逐步成为哈尔滨旅游城市形象乃至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尔滨及其他城市啤酒节的成功也为那些专门喜爱啤酒的游客带来了新的旅游选择方案;第二,就产品内容个性化而言,啤酒旅游作为节事旅游的一个特色产品,其本身就带有个性化。啤酒节的日益繁荣也为啤酒旅游城市贴上了耀眼的个性化标签。此外,来自城市周边地区的游客和慕名而来啤酒节的游客正是旅游内容个性化带来的结果;第三,宣传活动是旅游城市知名度提升的主要手段,而哈尔滨啤酒节恰是宣传活动的有力抓手。第四,哈尔滨市美誉度以游客前来旅游为前提,以游客评价为基础。啤酒节本身并不能提高城市美誉度,但啤酒节吸引来的游客将成为城市美誉度的“创造者”,国内各个啤酒旅游城市游客人数的快速增长更能说明这一点。综上所述,哈尔滨国际啤酒节的发展对举哈尔滨市在提升城市形象方面效果明显。5.强化城市综合竞争力
哈尔滨啤酒节旅游热对于当地综合竞争力的积极作用可以分为显性作用和隐性作用。显性作用指的是,在中短期内,啤酒旅游直接带动当地各类经济指标提升。隐性作用指的是,啤酒旅游在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软硬条件的基础上,对旅游城市产生的长期的、深刻的发展推动力。啤酒旅游对城市发展的显性作用与隐性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是一种可持续的积极作用。第一,啤酒节作为典型的旅游节事,直接促进了地区消费的增加,使得地区经济总量增加。雇佣更多劳动者,降低失业率并提高居民收入。提高了地区服务业比重,降低了能源消耗更高的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加强了各地区游客间的交流;第二,伴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政府收入的增加,城市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可能,也将有更多资金进入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将有效改善当地环境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因此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前来工作定居;第三,随着地区资本存量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提升,哈尔滨啤酒旅游及其他节事旅游的质量将大幅提升,使得旅游城市得到新一轮发展。
五、社会文化影响
哈尔滨是中国啤酒的发源地,中国啤酒销量最大的城市,有着深厚的啤酒文化底蕴,110年的传承,数百万市民的参与,成就了哈尔滨之夏国际啤酒节的城市盛典地位。为了打造有文化的啤酒节,主办方在啤酒节设立文化展区,展示品牌啤酒,啤酒知识介绍,啤酒历史等文化性、知识性的介绍。哈尔滨国际啤酒节自举办以来,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内容更加精彩,以狂欢的激情,诠释了浓郁的节庆氛围,充分彰显着哈尔滨热情开放的城市活力。在促进相关行业发展,推动城市经济文化建设的同时,成为哈尔滨靓丽的城市名片。
为确保节日安全有序,在大连市公安局的高度重视、统一部署下,共投入警力8000多人次,创造了历届最好的节日秩序。今年啤酒节规模盛大,人流、车流比往年多三成。交警昼夜服务于啤酒节现场,疏导车流、引领停车、查处酒驾、调解事故纠纷、为醉酒者找代驾,每天工作至凌晨。同时,各警种之间密切配合,建立安保协同机制,增强警力配置,提高接警速度,加强安全检查,实施科技安保,启动治安预报,布设监控设备,全面保障了现场治安秩序、消防安全和交通道路秩序。
六、环境影响等
啤酒节的举办给旅游城市增添了激情,带来了活力,但同时对哈尔滨市原有的社会生活秩序有一定的干扰,对居民的生活环境、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公共安全等方面产生了消极影响。
但是主办方也为哈尔滨国际啤酒做了很多的努力与各种环境保障措施,将文明环保安全时尚理念注入啤酒节。组为啤酒节加入了环保、绿色、和谐的概念。在建设上统一CI形象,统一颜色,统一标识。铺设了地砖和草坪,摆放了花盆,装饰了欧式栅栏,整个会场布置美观,让市民赏心悦目。突出人性化。啤酒节在卫生上加大了对食品防疫,规定食品使用和检查监督办法,保障市民饮食安全。统一安排在水冲卫生间,保障会场人员上厕所方便安全。
同时加强垃圾清运和管理,保证随有垃圾随时清理,做到用餐时地上无垃圾,啤酒大棚垃圾及时清运。同时,组委会从游客入场、指示牌导引、夜间照明、卫生间配置等细节入手,为参节游客提供更多的便利服务。近500名保洁人员昼夜不停地清扫、运输垃圾,对场地冲洗及消毒,做到无垃圾、无污渍、无异味、无死角、无蚊蝇,共清理垃圾700多吨,始终维护清新整洁的参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