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年春学期美术教研组工作小结
2009年春学期美术教研组工作小结
金城镇中心小学美术组2009-6-20
在本学期的工作中,我们组的每一位教师都努力钻研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根据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要求认真研究每一堂课,把课改深入到课堂中去。并且在认真完成自身教学任务的同时,圆满的完成了校领导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在本期的工作中,我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在教学中,我们利用了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每一节美术课都鲜活生动。在课余,我们还指导学生搞学生优秀作品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们美术组的老师积极讨论教案和制作教具,虚心的相互请教,不断改进自我的教学方式,使教育教学方法更能适合孩子的实际情况。
二、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教学之余,我组教师除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还订阅了各种美术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们美术组的教师都积极的投身于教改、教研的活动当中去,大家在一起相互听课、评课,有时为了一节课当中的细节,大
家相互讨论,献计献策,使每一节课都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们还特别注意理论的收集,写读书心得、教学随笔,积极撰写论文。
四、重师德、抓安全
具有良好的师德是我们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从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任何学生。对差生更是从不歧视,耐心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我们努力和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每一位学生都喜欢和我们接近。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我们尤其注意这一点,在教学中,凡是要用刀具时我们都特别小心,再三强调安全并注重巡视,确保每一堂课的安全。在课间我们都能按时到岗,认真巡视,及时纠正一些学生的不安全行为。
五、课题论文撰写与学生绘画辅导本学期由庄云兰老师撰写的《用“心”品读学生作品》获金坛市一等奖。撰写的《“体艺2+1项目”——学生写生教学的思考 》获金坛市二等奖,撰写的《转型期学生绘画兴趣的培养》获江苏省三等奖。史建明老师撰写的《美术常态课的有效性》获金坛市一等奖。撰写的《浅谈培养小学生处理画面的能力》获金坛市一等奖,撰写的《追风下的“体艺2+1项目”教学感悟》获金坛市二等奖,撰写的《“体育、艺术2+1项目”爱你不容易》获金坛市二等奖,徐云花老师撰写的《“体育、艺术2+1项目”中的美育》获金坛市三等奖。在金坛市说课比赛中,庄云兰、史建民老师分获一、三等奖,在金坛市美术评优课中,庄云兰、史建民老师分获二、三等奖。在辅导学生参加各级类绘画比赛中,美术组老师齐心协力,牺牲了很多中午休息时间,辅导学生参加第九届艺术节绘画比赛。由庄云兰、史建民、徐云花老师辅导的第九届艺术节绘画比赛,有八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由庄云兰辅导的)张柠创作的《我们的神州八号》发表于《少年号 角》2009年第一期杂志上。本人也被评为优秀辅导老师。在刚刚揭晓的第八届艺术节中,庄云兰、史建民也被评为“金坛市优秀辅导老师”。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本学期我们美术组配合学校工作,在橱窗展出了一期“绘画之星学生优秀绘画作品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在这一学期中,我们美术组的老师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团结、进取、拚搏、奋进,在教学工作之余,还积极配合大队部、教导处做好橱窗布置、毕业生登记、表格等工作。,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美术组将更加努力,更好地发扬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团结协作,争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
第二篇:2005学第二学期美术教研组工作小结
2005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研组工作小结
时间飞逝,又一个学期接近尾声了,回顾一学期的教研组工作,感触很多:在教导处的领导下,本学期我组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人为本,以课堂教学素质化为基础,积极探索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下面就本学期美术教研组的工作作简单的总结汇报:
一、教育教学工作:
1、美术教研组全组人员积极参加学校政治学习,拥护党的教育方针。关心国事,注意时事动态,积极投身教育改革。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工作中关心爱护学生,注意言行,为人师表。
2、继续认真学习教育教学法规,改进教育方法,增强课改意识,做到以德治教,积极参加每周一次的进修和教研组活动,认真做了活动记录。
3、继续深入学习《美术课程标准》,把新课程改革做得更好,并且不断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切实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把实施新课程改革转化为我们的自觉行为,让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4、教研组每位教师都做到了按时进班上课,安排好课堂各环节,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现象,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极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5、教研组全体成员积极参加教研室等部门组织的公开课教学观摩活动,提高了实施新课程的业务能力。
6、本学期我组以科研为先导,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特点的学生观、教育观,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民主气氛。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渗透,现代美术课堂的教学形式也趋以多样化与多元化,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现代美术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改专题为《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实践与思考》。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精神。
二、其它工作
1、美术教研组在完成好各自的教学任务外还为学校的宣传工作倾注最大的力量,本学期制作了学校的每月一赛的展栏墙,并与其他组老师相互学习、相互探讨,为开课教师制作教学用具等。
2、第二课堂活动方面,美术教研组的老师认真辅导学生完成参赛作品,坚持每周一次的兴趣小组活动,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较高,效果喜人。
三、具体工作:
整个学期中,我们始终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常规管理,抓基础,抓课题研究,抓课改。
1、期初教研组长制定好教研组工作计划,根据教导处的安排明确各位教师的工作任务。
2、确立教研组课题,认真开展课题研究。
3、帮开课的老师制作各种教具和范图等。
4、6月,在学校上了“研究公开课”,三年级《多功能自行车》;一年级《斑马》,遵循了教研组制定的专题内容。
总之,经过这学期的努力,美术组教学教研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每位教师从教学理念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都有较大的改进。当然,我们也不是每件事都做得很完美,能意识到这一点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中,我们将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有更出色的表现。
2006.6 2
第三篇:2006第一学期美术教研组小结(范文)
2006第一学期美术教研组小结
2007.1
回顾这一学期,我们美术教研组的收获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在政治思想上。我和某某作为一名跨世纪的青年,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积极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党章学习小组,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充实自己。老教师某某是一位党员,他在平时工作中时时刻刻的认“三个代表”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以“诚信”对待一切事物,“实事求是”地做好一切工作。李萍老师虽然工作繁忙,但她仍然积极参加学校及区里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区里举办的教师作品比赛等,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组内每个成员,都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八个大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素质,不断强化道德理论水平。公平爱心的对待每个学生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正如鲁迅先生所提出的,“美育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深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物质文明日益漫衍,人情亦因日趋于肤浅,今以此优美而崇大之,则育德之情独存,邪移之念不作,不待惩劝而国共安同”。由此可见,美术教育与德育是息息相关的。教育学生成为一名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的高素质的人,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教学工作中。我常常带领组员一起备课,探讨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研究教育对象。在本学期中,我们组内成员各上了一节组内研究课。某某上了一堂课是第四单元秋去冬来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内容《秋叶红了》。这一课要求学生对秋色之美进行观察与体验。着重观察秋叶色彩的丰富与形状的多样,学生在收集落叶、观察落叶的过程中,感受自然之美,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在上课之前,我们组内每个成员都积极地投入到这堂课的备课和课前准备工作中去,使得这堂课上的很成功,效果比较理想。某某上的是一年级的《我的太阳》这一课是第四单元灿烂的星空中的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情感、直觉和兴趣入手展开教学。儿童天生充满幻想,从星空想象开始,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调动学生绘画表现热情。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努力的做好学校交给我们的认务,如:科
技陈列室的部分布置工作、每月一赛、科技小报设计出版、学校大厅的美化布置。虽然有时工作繁忙而琐碎,但是我们始终尽自己的能力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下学期,我们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做好常规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研究,从整体上看,大家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不够完善的部分,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
第四篇:2014学年第一学期大教研组工作小结
2014学年第一学期大教研组工作小结
未来之星幼儿园 2015-01 光阴似箭,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在这一学期的大教研组活动中,我们切实根据大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扎扎实实开展每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前,有准备;活动中,有讨论;活动后,有提升,从而保证不同层面的教师都有所收获。
开学前我们就教研活动的重点进行研讨,发现我园科学区个别化学习创设薄弱。教师们创设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实践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我园个别化学习在科常区材料提供上的薄弱,教师们幼儿科常活动不够熟悉,缺乏科常知识的积累,对幼儿适宜的科常游戏了解不多,尤其是主题背景下的科常区活动更是不够丰富有趣,因此,在上学期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提供研究的基础上,科常区材料提供仍需进一步研讨实践。
基于以上的问题,本学期,我们大教研组重点以“个别化学习活动科常区材料提供的实践研讨”为研究重点,提高教师创设科常区的能力,除此之外,科研带动教研,配合科研组的梳理结题工作,还将“开展个别化学习活动情境阅读区语言游戏材料提供的实践研讨”作为二级重点。
一学期即将结束,现将一个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个别化学习活动科常区材料提供”的实践研讨, 努力提高教师投放材料及科常区环境创设的能力。
我们首先学习并梳理各年龄段幼儿可以理解或掌握的科学小常识,通过梳理,我们达成共识:兴趣是幼儿认识科学的动力,它表现为儿童对事物的心理倾向性。而游戏却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对幼儿来说,游戏是最快乐、最生动、最丰富的活动。因此。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科学活动,既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又能促进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游戏中,幼儿通过试一试、做一做、玩一玩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在愉快体验中学科学,效果更加。
随后,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个别化学习活动科常区材料的有效投放”,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讨活动初步形成了科常区材料投放的四个“注重”及四个“原则”:即注重与开展的主题内容结合的紧密性;注重材料投放的可操作性;注重材料投放的多样性;注重材料投放的开放性;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丰富性和层次性相结合性原则、探索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有了理论的支撑,学期中我们进行了一次各班科常区观摩活动,活动中体现了教师们良好的科学素养,也看到了青年教师们的智慧与心灵手巧,大家在各班科常区都找到了亮点,观摩后我们还进行了个体反思与集体反思,将研讨活动做扎实。
二、梳理各年龄段个别化学习活动情境阅读区语言游戏材料提供,紧密围绕科研课题。
同样通过理论与观摩实践活动相结合,我们组织2部教师进行观摩活动,分部的老师走进总部,总部的老师走进分部,取长补短,通过理论学习、观摩研讨,我们总结了各年龄段阅读材料投放的特点:小班幼儿喜欢色彩明亮,主要形象突出,可爱的情节简单的图书;中班侧重于认知类、社会类的阅读材料。另外情节有变化,不过于曲折、鲜明生动的图书;大班侧重于社会类、生成类阅读材料,如标志、重大新闻等有图加较多文字的材料。
三、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形式,满足不同层面教师的需求:
本学期我们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形式:互动交流、理论学习、观摩研讨、个体反思、集体反思、网上教研、信息传递主讲等形式将教研活动的氛围又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通过不同形式的教研,老师们收获得更多,青年教师谈困惑、成熟教师解答,研讨氛围较好,网上教研的形式更受青年教师以及平时较为胆怯的新教师欢迎,通过网络老师们更加勇于表达自己的困惑、想法和经验,有效性更强。而互相观摩的形式,让教师们结合理论更直观地吸收他人的长处,扬长避短。
四、注重实践与反思,通过每月撰写教研感想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反思----实践”是教师研究的关键,教师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不同,其目的是为了改进教育工作,我们的研究是为了教育的研究,具体来说,教师进行“反思----实践”是为了促进教师对其行为的理解,使教育活动更趋于专业化,更好的促进幼儿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获得提高和成长,这也是我们在学习新课程中真真切切感受到的。本学期,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结合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主题,教师们记录下自己的教研感想,注重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实践,反思---实践----实践的改进----进步的反思就是这个不断循环、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中,从中教师获得了成长,教育实践得以改进。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例如:本学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讨缺乏具体案例的支撑,青年教师们更多得想从实践中获得提升,或者能从成熟教师的展示以及优秀案例中学习更多的方式与方法。在下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们将朝以上几方面进行努力,从而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学期紧张而又忙碌,愉快而又充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项活动的开展,成功都离不开我们每位教师的辛勤付出,在这个充满挑战、充满朝气、聚满人气的新世纪,我们将不断努力,不断摸索,再创佳绩!
第五篇:2007学年第一学期大教研组工作小结
2007学年第一学期大教研组工作小结
赵翊
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与推进,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得以不断的拓新,我们教研组以“二期课改”为指导,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为抓手,继续保持和发扬良好的教研氛围,以一级园的目标来要求自身,加强学习与研究,注重教师教育实践能力提高,从而提高保教质量,最终促进每个幼儿发展。围绕这个目标,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专题研讨为切入点,教师实现教育行为的转变
1.深入开展二期课改理念指导下的园本研究,以《课程指南》为指导,进行运动环境的创设与材料调整。
我园由于场所条件的限制,运动活动场地小,运动环境的创设与材料的提供比较单一,户外空间环境挑战性不足,无法满足幼儿创造性、自我挑战性地获取更多的运动经验。本学期我们以《课程指南》为指导,共同寻找本园运动环境与材料的问题及对策,对运动环境进行重新设计与调整,使幼儿得到更好的身体锻炼。
1、现场勘查,合理规划,巧用资源
我们先对本园的活动场地进行时间上、空间上的全面规划。我园幼儿活动场地非常狭小,以前可被利用的社区草坪也已成为建筑工地。因此我们调整幼儿作息,让小、中、大班分三批外出活动,这样降低了活动空间的单位密度,从而保证幼儿能有充足的活动空间。接着,我们还组织教师们共同讨论,在小小的活动场地上科学合理地安排出活动区域。在积极的讨论中教师的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根据各活动区域的特点和活动量大小,兼顾场地的有限条件,我们划分出钻爬区、投掷区,平衡区、摸高区、运行区、弹跳区等。还利用小花园添加了竹梯桥、梅花桩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利用围墙和教学楼的狭长过道设置摸高的器械;幼儿爱玩车,但玩车需要较大空间,我们就充分利用紧邻园舍的小区通道设置车道,既满足幼儿的需求又相对将车辆与其他活动区域分隔开便于管理,减少安全隐患。
2、收集、投放材料和自制器械
丰富生动的运动材料,能满足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运动能力自制了不少运动材料,激发了幼儿的运动兴趣,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纸板箱做成了无底洞、小汽车,废报纸成了手榴弹,包装带和小铃铛做成了会响的小球,装满各色颜料的饮料瓶摆成崎岖的小路,我们还在场地四周安放了自制的飞标、飞盘、降落伞供幼儿活动时自由取用。丰富的运动材料为孩子们提供和创设了良好的运动环境,满足了幼儿对运动的需要。
3、注重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挑战性和情景性
我们利用年级组活动这个交流的平台,共同分析、研究幼儿的年龄特点、个别差异。小班的孩子喜欢有趣的,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的材料,他们对活动的投入程度更依赖游戏材料的支持,教师更注重了使活动富有情趣性和情节性。把报纸团紧扔给张着大嘴的狮子吃;帮着兔妈妈钻过山洞、爬过篱笆网采到大蘑菇;快快躲开大怪兽的追赶„„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幼儿的投、钻、爬、跳、跑等多种运动能力得以提高。中班的孩子在兴趣爱好、运动速度、耐力、运动量等方面都开始显现出一定的差异,教师们有意识地注重多种运动能力的发展。大家在了解孩子的不同特点后,根据他们能力发展差异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制定不同难度的规则,以尽可能开发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如跳跃区中孩子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接受跳圈、跳格子、跳布袋、跳箱、高跳下等不同的难度挑战。大班幼儿活动能力更强了,教师们更注重增加活动的挑战性,并组织孩子们进行竞赛性的活动。富有挑战的运动材料能给幼儿提供充分的运动机会,为他们创建一个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获得成功体验的空间。
此外教师们还尝试为孩子提供具有野趣的材料与空间,用来激发幼儿活动的乐趣。轮胎、布袋、报纸、黄沙、纸板箱、可乐瓶、蛇皮袋等平时较少接触的比较原始的东西汇聚到了这里,使都市生活留下的一些废旧物也成了幼儿运动材料中的一员。
2.继续深入进行新教材使用的研究,开展“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数活动的开展”的研究。
在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中,数学向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存在,在二期课改的整合课程中,值得思索的是如何将数教育这样自身有很强的序的活动放到主题背景下来考量。在开展主题背景下的数活动时,由于我们面对的孩子是不同的,生成的主题就可能不一样,而主题不同,主题中所涉及得数学知识也会不同。在主题活动进行时教师们往往会忽略或者根本不知到如何将数学知识融入主题活动中,学会寻找和挖掘主题中所隐含的数学知识成为大家的一个难题。
本学期我们进行“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数活动”系列教研,我们先对新课程背景下数活动与以往有何不同进行了一些讨论,大家对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活动要改变传统数学教育中幼儿从知识到知识,从概念到概念的被动学习状态,使数学跨出学科的束缚回归生活,提高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理念有了清楚的认识。接着我们共同学习《幼儿数学优化教程》一书。在了解了整套活动方案的操作原则、活动样式、操作要点后,教师们参照书中的活动方案开展数活动。这本书提供了一系列操作方法,帮助大家理清了思路,降低了操作难度。教师们就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思考本班主题开展的实际情况中,如何根据
本班孩子的发展水平与生活经验,对主题与相关内容进行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有效的选择和重新创造活动内容的问题。
为解答教师们心中的各种疑惑,我们还有幸请到了教研员王正可老师为我们作了《处理好以学科逻辑和主题线索设计的数学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讲座。在讲座中围绕“主题线索式”数学活动的设计、“主题线索式”和“学科逻辑式”活动设计两者的关系等话题展开探讨,解答了教师们心中的不少疑虑。
慢慢的,教师们发现数学在幼儿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生活中有着大量的数学资源,主题活动中的数学活动不会减少,而会更多。如,教师在开展“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时,通过“我的家人”、“我家的门牌号”、“我家的电话号码”等一系列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我生活的城市”这个主题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住宅楼号、门牌号、车牌号、日历、商品价格等,在幼儿生活中寻找合适的主题课程资源,为幼儿提供可能发展与学习的平台。此外,教师们还注意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与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如,在娃娃家、电影院、医院、超市、公共汽车、菜场等幼儿喜欢的情景游戏中设置许多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何找到自己的家,如何给娃娃买袜子,如何设计公共汽车的座位与电影院的座位?如何设计公交线路和站牌?银行需要多少储备钱款?手中的十元人民币,在超市买了饮料,剩下的钱去菜场买菜,还能买些什么菜?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幼儿运用以往的生活经验,并结合前期活动中有关的数学知识,这样实现了从数学到生活的迁移。
二、开展研训一体化的教师培训,使教师教育教学课堂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我们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将教师个体的教学改进与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的团队教研结合起来,实现教师群体的共同进步,从而实现学校的教育品质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高。
首先,我们注重营造一种氛围。特别重视唤起教师的群体互助意识,在教师群体中营造一种携手共进的氛围。让全体教师共同实践、相互学习、经常交流、同获发展。
其次,强化集体学习和个体实践两项抓手。新教材的低结构性和选择性对于长期习惯于依赖高结构教材进行教学的老师来说,是教育教学方式的一次变革。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集体教研可以帮助大家实现一个统一的梳理、汇集与提升,这样既可以减少大家盲目操作的现象,还可以及时地将一些好的策略与做法进行宣传与推广。同时我们也强调老师的个性化操作,要求大家将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作为自我的探索与实践的一个窗口,及时汇总整理自己实际工作中的做法与经验。其实日常工作中我们的老师身边都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提炼,只是很多时候我们缺少这样一种习惯或者有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一种
日常操作的价值与内涵,只是就事论事地操作。现在有了这样一个要求,我们的老师变得更关注孩子,更注重分析班级实际,更重视自身经验的积累了。
再次,我们以现场案例,行为研究的方式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园教师年龄结构偏大,虽然大家具备丰富的带教经验,但在接收新理念、新信息时观念转变与实践、行动的脱节,因此教研集体反思和实践反思是比较有效的途径。这种案例本位的培训加速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结合“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数活动”、“运动环境的创设与材料调整”的系列教研,我们多次组织教师进行活动观摩。首届浦东教学展示周活动中教研员、特级教师的现场公开活动成为整个活动的焦点。我们派老师现场录像并利用多种途径收集到教学活动现场资料,在教研活动中大家观看教学现场录像,在观摩中捕捉教研员在活动中体现出的先进教学理念及睿智,大家都觉得深受启发。
由于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颇具实力的教师队伍已初见雏型。我园已经有部分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为幼儿园赢得了一定的声誉。赵翊老师连续两年在区骨干教师考评中被评为优秀,王琦老师也在积极参评区骨干教师,黄勇老师在全国幼儿棋文化试验总课题组组织的教师比赛中荣获国际象棋比赛第三名的好成绩,张慧萍老师在教育署ppt制作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三、科研先导、促进提高
我们教研组坚持运用科研手段,对已编教材及其实施方案进行实证性研究。从而提高教材质量及实施方案质量。同时,不断丰富活动内容,使我们的园本课程得到可持续发展。
本学期,我们的市级课题结题活动也顺利进行。我们邀请了市教委何幼华处长、市教发院何天所长等专家领导来我园进行课题结题论证。专家领导对我们的课题研究做了充分肯定,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具有研究时间长、教师参与度大、研究程度深、研究内容广、研究成效显著等特点,专家们还对我们的课题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在深入开展幼儿国际象棋活动的同时,幼儿对于其他棋类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题组成员根据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和培养目标,自己动手设计各种棋类游戏,并精选出一部分组合成幼儿玩具棋参加幼儿教玩具比赛,荣获全国一等奖、上海赛区第一名的佳绩。
在学前教育不断更新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从未停止过质疑和思考,如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活动设计中专门性数学活动教学设计应注意些什么?如何提高数活动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在幼儿游戏中如何对材料进行功能定位?教师应如何解读幼儿的游戏经验去投放玩具和材料?等等。下学期,我们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我们将一如既往的积极探索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新思路、新策略,在与幼儿同生共长的过程中,在与新课程的亲密接触中,使我们的教学实践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