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3年中考历史试题B卷

时间:2019-05-13 22:5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庆市2013年中考历史试题B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庆市2013年中考历史试题B卷》。

第一篇:重庆市2013年中考历史试题B卷

重庆市2013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历 史 试 题(B卷)

(开卷本卷共五个大题,满分50分,与思想品德学科共用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卷)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l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卷)的要求作答。

1.下列有关古代原始居民北京人生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磨制石器B.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

C.将石珠钻孔做成饰品D.用骨针缝衣服

2.“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变法的依据。商鞅的下列变法措施,旨在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A.改革土地制度B.奖励军功

C.重视农业D.建立县制

3.大夫张仪置巴郡,首府设在江州(今渝中区)。此时中国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A.战国B.秦朝C.西汉D.南朝

4.古代重庆人民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丹砂矿)„„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被)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待她如宾客),为筑女怀清台。”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清是巴郡人B.秦皇为清筑“女怀清台”

C.清用财自卫D.清曾经为秦的柑橘官

5.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ABCD

6.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采取的共同统治措施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在长安设立太学

C.抵御匈奴,巩固边防

D.统一度量衡

7.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观察右图,它反映了

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A.造纸B.炼铁C.纺织D.制瓷

8.“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改革措施是

A.迁都洛阳B.改用汉姓

C.改穿汉服D.使用汉

9.右图所示是初三小李同学在历史复习课上作的笔记,其中“4.”后面空白处应填写的历史人物是

A.祖冲之

B.顾恺之

C.司马迁

D.贾思勰

10.右图是1936年12月13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示意图,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B.蒋介石命令张、杨对陕北红军发起进攻

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D.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11.1939年,在重庆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是

A.周恩来B.邓小平

C.林伯渠D.叶剑英

12.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②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③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④西藏和平解放

A.①③②④B.④①③②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

13.提示历史事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搭配,不正确的是 ...

A.都江堰修筑----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B.张骞出使西域----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C.《辛丑条约》签订----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

D.法国启蒙运动兴起----自由、平等思想得到传播

14.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下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是帝国主义争夺殖民霸权的非正义战争②都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③两次大战中国都是战胜国④战后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5.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材料反映的是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提高了各成员国的国际地位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稳定了西欧各国的政局

C.西欧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意识增强

D.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二、判断题:每项l分,本大题共5分。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统计示意图

1929~1939年的美国经济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C”。

16.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爆发。

17.这次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大量工人失业。

18.罗斯福推行新政时的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处于危机阶段的最低谷。

19.罗斯福政府对工业等经济领域进行全面的干预。

20.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得到复苏,缓和了社会矛盾。

三、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2分.第22题3分,共5分。

21.回答以下问题

(1)请将下列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

填入答题卡(卷)图中对应的方框

内。(2分)

A.纺织业发达的城市:会稽

B.南朝都城:建康

(2)观察右图,据图指出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1分)

22.观察左图,请将下列下列国

家或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

答题卡(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2分)

A.法国收回的地区:阿尔萨斯

和洛林

B.德国承认独立的国家:奥地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6分,第24题7分。共13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由于对这些地区的统一方式不同,汉朝对它们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汉王朝继承了秦在边疆地区设置郡县的这一制度,在北疆、西南地区以及南部等边疆地区设立了众多的郡县。在一些不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诸如西域都护府。这些机构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1875年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3月,左宗棠移驻肃州(今酒泉),督率220营大军西征。他根据新疆北可控南的地理形势,确定了先北后南的战备方针,指挥清军仅用半年时间,就收复了乌鲁木齐等北疆大部分地区。„„1877年春,清军向南疆推进,消灭了阿古柏的主力军队。1878年1月,清军收复了除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新疆领土。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汉朝在边疆地区管理方式上的特点。(1分)

(2)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根据材料二,指出左宗棠收

复新疆的原因。(2分)

(3)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迎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针对少数

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特殊的政治制度?(1分)

(4)综上所述.说明我国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2分)

24.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常称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冷战开始后,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琉球群岛占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军在冲绳建有120多处军事基地。美国在制定对日政策时,将琉球置于自己托管之下。1953年,美国琉球政府发布“第27号令”,将中国钓鱼岛非法划入琉球托管区域。尼克松时代美国在亚太地区实行战略收缩,1971年6月美日签署协议,擅自把琉球和钓鱼岛的“施政权)交予日本。美国无视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引起中国政府和全球华人的强烈反对。

——据2012年9月12日人民日报《钓鱼岛争端的由来》等整编 材料二2012年8月23日,美国再次作出钓鱼岛适用美日安保条约的表态。“美国之音”援引专家的观点称,钓鱼岛争端“不可避免地从中日领土纠纷变成一种美中抗衡”。《纽约时报》则把局势形容为“中日美钓鱼岛三国演义”。

——摘编自2012年8月24日《环球时报》

材料三第十六届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简称“渝洽会”)2013年5月16日在重庆开幕。45个国家(地区)的637家跨国公司、近6000家企业参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32家。本届渝洽会以“国际授资、全球贸易、内陆开放、区域合作”为主题。

——渝洽会官网

请回答:

(1)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它是通过什么不平等条约被日本割占的?

(1分)

(2)在20世纪70年代,中日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着眼大局,就“钓鱼岛问题

放一放留待以后解决”达成了谅解和共识。根据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日“大局”具体指什么历史事件?(1分)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说明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上一直扮演着极不光..

彩的角色。(3分)

(4)对钓鱼岛问题,我们应持什么态度?(2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民族独立、政治民主、祖国统一等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请回答:

(1)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l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辛亥革命实

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促进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请列举具体史实予以说明。(2分)

(2)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取得的第一次胜利,而全国人民团

结一致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在重庆,卢作孚创办的什么公司为抗战作出重要贡献?请概述该公司保证抗战运输的史实。(2分)

(3)下图是香港、澳门回归时的精彩场面。它们的回归是中华民族洗雪历史

耻辱、实现民族复兴的百年盛事。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2分)

26.人类文明交往生生不息,从地域性的交往走向全球性的交往,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展现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请回答:

(1)秦汉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大大促进了中外文明的相互交融。这个时期,中外文明交流陆路大通道的名称叫什么?哪一宗教传到了中国?(2分)

(2)在近代中国,戊戌变法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它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列举该变法内容中,直接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科学知识传播的措施。(2分)

(3)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文明交流的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请简述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2分)

第二篇:2018年重庆中考历史试题(A卷)

重庆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

历 史 试 卷(A卷)

(开卷 全卷共五个大题,满分50分 与思想品德学科共用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1.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A、余杭

B、长安

C、涿郡

D、江都 2.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事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C、设置归藏大臣管理西藏

D、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3.快递小哥雷海为因在今年的“中国诗词大会”上夺冠而备受关注,在“冠军争夺赛中,点评老师提示,这首诗反映了晚唐某位诗人在川东渝州盼望着与妻子剪烛夜谈,倾诉自己在巴地秋雨时节的心境,雷海为回答正确,他给出的答案应是 A、《朝发白帝城》

B、《征夫》

C、《宿巫山》

D、《夜雨寄北》 4.下表是一些史记中关于宋代重庆的记载,这些史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重庆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B、涪陵是易学研究的中心 C、重庆经济得到较好发展

D、,巫溪是重庆的商业中心

5.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下列历史人物与其事迹及作用搭配正确的是 A、隋文帝——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

B、玄奘——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文化 C、郑成功——七下西洋,加强中外交流

D、康熙帝——抗击沙俄,维护了主权

6.利用帝国主义忙于一战之机,1913-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家面粉厂。1914年我国面粉入超(指一定时期内外贸进口总值超过出口总值,反之则称为出超)200万担以上,从1915年起开始出超,1920年达到300多万单,而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这表明当时 ①一战客观上有利于我国面粉业发展

②我国面粉业发展曲折

③一段时期内,我国面粉大量销往海外

④我国面粉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小王同学在学习笔记上对某一历史事件做了如下记录。据此判断,这一历史事件应是

A、五四运动B、中共诞生C、北伐战争D、百团大战

8.近日,重庆建川博物馆正在准备各项展陈工作,重庆故事展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展出有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庆历史故事,下列图片可以入选的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1936年12月,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基本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

D、揭开了中华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10.历史漫画是历史信息直观形象的表达。下图所示是发表于1939年的漫画——《这一槌的滋味如何》。下列对她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各种抗日力量配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B、正面战场的正规军是日本进攻的唯一目标 C、本侵略者从未侵入过中国内地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宣告彻底失败

11.在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可以通过将贝壳或石子投于府中的方式,来对城邦事务进行表决。这反映了当时雅典城邦

A、法制严明

B、政治民主

C、经济发达

D、文化繁荣

12.“到目前为止,它《马可 波罗游记》是外文文献中对蒙元帝国记载最为详尽的历史文献,虽然记载有不实之处,但为学者提供的研究蒙元史的一手文献,也为当时的欧洲展现了蒙古帝国的画卷”,对材料中“它”表述正确的是

A、全面真实的反映了蒙元帝国历史

B、记述了古罗马旅行家在东方的经历 C、,最先向欧洲人介绍了指南针技术

D、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13.《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世。恩格斯称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A、批判吸收了前人的思想精华

B、是恩格斯独立完成的著作 C、是一部影响十分广泛的注重

D、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14.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

A、蒸汽机的改良

B、火车的诞生

C、内燃机的应用

D、电灯的发明

15.探究历史的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与结果之间因果关系联系对应正确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古罗马赢得地中海霸权

B、玉米、甘薯等作物的种子不断推广——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D、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术的应用——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二、判断题:本大题5分,每小题1分,共5分。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在冶炼、印染、器械制造等活动中获得最初步的自然知识和技术支持,并以口述方式保存这些经验性知识,是中国古代工匠一直以来保持的传统。中国古代科学家主要就是由这样的工匠和受这样的工匠传统深刻影响的学者组成。在“见见闻闻”“博采众方”的基础上,他们取得了辉煌的科技成就。学者宋应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天工开物》中许多科技知识,就是他走出书斋,经过直接地观察和研究,对生产、生活过程得出的有效经验的总结。

在近代,手工工场的工匠对英国工业革命也起了很大的作。英国工业革命兴起于棉纺织业,其中许多发明都出自于一些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的工匠之手,织工兼机械工凯伊发明织布用的飞梭,使织布速度提高一倍; 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能提高数倍效率的珍妮纺纱机。手工工场内细致的劳动分工,每个人专门从事一种简单的机械,使工匠的劳动获得技术上和操作上的日益完善和熟练,这为他们发明和使用机器奠定基础。

——据孙守春、关连芳、张淑芳《科技史概论》等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16.中国古代工匠从生产活动中获取最初步的自然知识和技术知。17.《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8.飞梭及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大大提高了棉纺织业的生产效率。19.英国工业革命中工匠们将实践经验和科学理论紧密的结合起。20.古代中国和近代英国工匠们的技术积累推动了科技的进。

三、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2分,第22题3分,共5分。21.观察下图:

戚继光抗倭

(1)请在答题卡图中的方框内写出倭寇侵扰到达最远的海域名称。(1分)(2)请在答题卡图中用黑色签字笔画出戚家军反击倭寇的路线。(1分)22.观察下图:

(1)请将下列国家或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1分)A、1939年9月,德国突然袭击的国家:波兰 B、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地点:华盛顿(2)据图指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特点。(1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7分,第24题6分,共13分。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代社会早期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通常主要是特权阶层享受,故而文化娱乐场所并不普遍。入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北宋汴京,人们进行娱乐活动的消遣场所,茶房和酒肆遍布大街小巷,在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早茶肆、晚茶肆等遍布各个街巷,瓦舍相当普遍,繁盛,成为市民们流连之处

——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近代中国文化娱乐生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洋派人物,洋溢“在烛光摇曳的酒厅中举杯相庆”圣诞、复活节等洋节时,内地城市和广大农村的人们却还不知提琴、洋笛为何物。当商人、企业家、知识分子等群体中的不少人,成为领导时代的弄潮儿时,普通市井小民、杂役及乞丐等下层社会成员,他们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即使对西方近代文明生活欣然向往,也只得“望洋兴叹”,被排斥在近代文明之外。

——摘编自扶小兰《近代城市文化娱乐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之变迁》

材料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娱乐生活的特点,(2分)并指出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1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文化娱乐生活发展不平衡的表现。(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中国文化娱乐生活变化的主要原因。(1分)

(3)综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目的。(1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说:“历史上,唐代是任何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一个时期。”在长安有八千余名外国留学生以及成千上万的波斯、阿拉伯、欧洲商人,外国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国人通婚。他们带来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给传统的华夏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于唐王朝对外来文化采取了兼容并包的结果。

——摘编自郭承恩《论唐代文化政策与文化繁荣的关系》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材料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国家只有大小之别,没有高下之分;文明只有特色之别,没有优劣之分。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必须秉持共商共建的发展新理念

——冯颜利、唐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时“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表现”。(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亚非国家可以“求同”的基础。(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总理进行“补充发言”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你可以获得怎样的中国智慧?(1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主心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指出,在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后,形成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部队的名称。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2分)

(2)新中国成立时,年轻的共和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共中央毅然决定出兵抗美援朝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同时为实现农民的彻底解放,我国在新解放区开展什么运动?(2分)

(3)1978年,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始进行一场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逐步形成一个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

26.古今中外,文学艺术无不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因时而兴,乘势而变,与时代同频共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明代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民阶层日益壮大。什么文学体裁因此而繁荣起来?请举出一部当时这种体裁的代表作品。(2分)

(2)抗日战争爆发后,抗击日本侵略者成为中华儿女的时代使命。1939年1月,哪一少年儿童剧团来到重庆?请简述其体现“时代使命”的史实。(2分)

(3)20世纪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创造新的音乐表现形式和流派,请举一例并予以说明。

第三篇:中考历史试题

中考历史压轴试题

(一)一、选择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被益为“中华第一鼎”的“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你知道该鼎建

造的时代以及它内部的文字吗?()

A.商代甲骨文B商代金文C.西周甲骨文D..西周 金文

2.观察“举子看榜”图,这种情景最早应出现在()

A.汉代B.隋代C.唐代D.宋代

3.“无有张骞通异域,安有佳种自西来。”这反映出张骞

通西域的重要意义之一是:

A、促进了西域经济的发展B、使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统辖

C、密切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D、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4.下列属于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史实是:

①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颁布“推恩令”

③中央设立司隶校尉④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域A、②③B、①③④D、①②③

5.温总理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国之命在人心”的内涵与下列哪一思想一致A.有教无类B.知彼知已C.罢黜百家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它隐含的科技发明是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 7.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后完成于

A.东晋B.隋朝C.南宋D.明朝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孟良崮战役

9.某历史读物对“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等章节进行了详细介绍。

此读物研究的历史主题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新中国成立

10.人民好总理周恩来的革命事迹彪炳千秋。以下是他革命生涯中的几朵浪花。按时

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南昌起义②重庆谈判③和平解决西安事变④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①④②③D.④①③②

11.某旅行社设计了“上海―南昌―延安―北京”这样一条红色旅游线路,你认为这条线路设计的主题是为了展示【】

A.土地革命战争B.解放战争C.抗日战争D.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 12.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前,人们远行可坐①火车,有急事可发②电报;如今,通讯用③手机、旅游坐④飞机、上网用⑤计算机,已成为现代都市的普遍现象,更多家庭还用上了⑥太阳能热水器。上述文字中提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有

A.①③⑤B.②④⑤C.③⑤⑥D.①②⑥ 13.下列选项关联不正确的是

A.达芬奇——启蒙运动思想家B.毕加索——<格尔尼卡>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C.林肯——南北战争

14.右面漫画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形象地反映了经济危机的特点之一是

A.波及范围广B.持续时间长

C.股票销售量大D.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15.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在宋代的是

A.在南方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米饭B.在四川经商时携带纸币

C.一边喝茶一边看吴承恩的《西游记》 D.驾驶配备指南针的船去海上捕鱼

16.位老爷爷出生在19世纪初,见证了堂堂的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一只羔羊”一样被任

意宰割,他的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不属实的是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商定。

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英法联军焚毁。C、老三1896年在重庆日本开设的工厂上班。D、1905年老四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17.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分治遗留了许多问题,造成印、巴间的严重对立。炮制印巴分治方案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法国.D俄国

1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下列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几件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②设立京师大学堂 ③颁布《奏定学堂章程》④废止科举制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③④②D.④①③②

19.2010年5月30日温家宝访问日本,在东京发表了讲话称“绝不延续仇恨”,日本留给中国人民的仇恨不包括

A.南京大屠杀B.珍珠港事件C.厂窖惨案D.常德细菌战

20..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二.综合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1.(1)请根据提示,写出苏联历史上的著名领导人。(每空一分,共6分)

他是继列宁之后的领导人,在其领导苏联期间,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他在20世纪50—60年代进行改革,没能取得实质性突破,1964年被迫下台。他是苏联解体时的最高领导人。

(2)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他在外交上采取的策略是“”。

(3)周年纪念是历史学习关注的热点之一。

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张骞首

次出使西域距今周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

该文献的实施距今周年。22.(6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更是国家振兴的重要基础。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百年沧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统一大业稳步推进,中华民族逐步实现伟大复兴。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哪个朝代,西藏就成我国的正式行政区?清朝时,与**和**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中央政府代表叫什么?(2分)

(2)从什么时期开始,今新疆地区成为了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世纪70年代,率领清军收复新疆的是谁?(2分)

(3)历史上台湾两次回归祖国,第一次在古代,第二次在近代,你能写出第二次次回归的时间吗(1分)。

(4)历史证明,民族问题解决不好,会导致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冲突。请举一例世界现代史史实说明。(1分)品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和美国历史年代尺

日本:—︱———————︱—————————︱———︱————︱———1868年1894年1931年1937年1945年

美国:—————︱———————————︱————————︱—————1776年1861年1933年

材料二:二战后,战败的日本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使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经

过近30年的努力,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

材料三: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

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于

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刻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设。以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请回答:

(1)材料一年代尺中,1868年日本和1776年美国分别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2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请说出日本在19世纪末发动了什么侵华战争?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2分)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美国是如何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的?20世纪20年代,美国“主导国际体系”的重大事件是什么?(2分)

(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日两国在20世纪30年代面对国内危机时分别选择了什么发展道路?(2分)

24.(13分)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2年7月28日在英国伦敦举行。某班决定举办关于英国历史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探究一:大国崛起篇]

(1)“19世纪中期,英国位居世界经济中心”主要条件是什么?“工业生产的革命”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2分)

(2)请列举英国对非洲地区进行殖民掠夺活动的一个典型例子?(1分)

(3)为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北美人民进行了一场什么斗争?(1分)

(4)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中国的什么地方?(1分)1860年,英国又伙同哪一国火烧圆明园?(1分)

(5)英国至今仍然保留了国王,与英国历史上的哪一法律文件有关?(1分)最终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1分)

[探究二:外交演变篇]

(6)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属于哪个军事侵略集团?(1分)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对法西斯德国奉行什么政策?(1分)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1分)

(7)1944年,英国和美国一起采取了什么行动,使法西斯德国受到东西夹攻。(1分)

(8)通过以上的探究活动,你有何感想?(1分)

2(1)日本明治维新;美国诞生(或《独立宣言》的发表)。(2)甲午中日战争;持续高速发展。(3)美国内战(或美国南北战争);华盛顿会议。

(4)美国,罗斯福新政;日本,法西斯道路(或法西斯专政)。

7分)中共十八大将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某班历史课代表计划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下列是该同学为此编制的部分试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帮他提供准确答案:

(1)分别说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现在)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名称。(2分)

(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率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列举两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2分)

(3)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从而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党和政府首先从农村开始改革,推行的主要政策是什么?(1分)

(4)20世纪80年代,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国实行哪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2011年“天宫一号”飞天圆满成功,此项成就属于该计划中的哪一领域?(2分)

第四篇:重庆市2014年中考化学(B卷)试题(word版,含答案)

重庆市201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化学试题(B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O 16S 32Cu 64Zn 6

5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014年重庆B,1题,2分)自然界的下列过程或现象中、伴随着化学变化的是()

A.南极冰川融化B.江河沙石迁移

C.地下石油形成D.天上云雨转换

2.(1014年重庆B,2题,2分)某初三年级的同学正在筹备毕业晚会,预定有以下饮料,其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啤酒B.酸奶C.矿泉水D.可口可乐

3.(1014年重庆B,3题,2分)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称为“五金”,“五金”中最不活泼的金属是()

A.金B.铜C.铁D.锡

4.(1014年重庆B,4题,2分)“水培”是一种室内植物无土栽培方式,又名“营养液培”。配制菠菜营养液时需要用到下列物质,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H2OB.(NH4)2 SO4C.KH2PO4D.Ca(NO3)

25.(1014年重庆B,5题,2分)下列气体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二氧化碳B.水蒸气C.氮气D.空气

6.(1014年重庆B,6题,2分)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A.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7.(1014年重庆,7题,2分)氢气作为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①燃烧热值高②原料资源丰富③储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④燃烧产物无污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8.(1014年重庆B,8题,2分)学习化学以后,大家学会了从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和分析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过滤”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用甲醛溶液作肉类食品的保鲜剂

D.胃酸过多的患者可以服用含Al(OH)3的药剂

9.(1014年重庆B,9题,2分)“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2014年“中国水周”的宣传口号之一。下列关于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

B.经过自来水厂处理过的水是纯水

C.我国人均可利用淡水资源十分短缺

D.水经过“三态”变化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10.(1014年重庆B,10题,2分)现代客机外壳主要材料是铝锂合金。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锂的说法错误的是()

A.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锂原子的质子数为

3C.锂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3价D.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11.(1014年重庆B,11题,2分)氧气是我们学习过的一种重要物质,以下对氧气的认识错误的是()

A.氧气既能燃烧又能支持燃烧

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氧气和臭氧(O2)都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

12.(1014年重庆B,12题,2分)打捞韩国“岁月号”沉船是在水下作业,潜水员需要呼吸富氧空气。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普通空气中的含量,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以是()

A.1︰2B.1︰5C.1︰4D.21︰79

13.(1014年重庆B,13题,2分)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当飞机撒布干冰后,云层中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A.水分子间的间隔B.水分子运动速率

C.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D.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 14.(1014年重庆B,14题,2分)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下列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A.先用pH试纸直接沾取待测溶液

B.先用水润湿pH试纸再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C.用pH试纸测得石灰水的pH=

5D.用pH试纸测得盐酸的pH=

115.(1014年重庆B,15题,2分)在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能够大量存在的物质是()

A.BaCl2B.AgNO3C.Na2SO4D.Na2CO3

16.(1014年重庆,16题,2分)“对比法”是实验探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分析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对比①②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对比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C.对比①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D.对比①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必须水和氧气同时参加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20分)

17.(1014年重庆B,17题,2分)用化学符号填空

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3个氯离子_______-_____。

18.(1014年重庆B,18题,3分)李琳与本组同学进行了一次愉快的野炊,她写的日记题

目是“野炊中的化学问题”,请你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她的问题。

(1)“灶”上悬挂铁锅,废纸引燃烧枯枝,我们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

(2)看看石桌上的美味佳肴:白馒头、花生米、鲫鱼汤、腌黄瓜,其中富含糖类物质的是白馒头。

(3)我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老师说过蚊虫分泌的蚁酸呈酸性而有毒,我们随身带了下列物品,应该涂抹的是C(填序号)。

A.食醋B.食盐水C.肥皂水D.矿泉水

19.(1014年重庆B,19题,4分)太阳能路灯是利用太阳能进行照明的装置,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太阳能路灯由太阳电池板、蓄电池、LED路灯灯头、灯柱、微电脑控制器这五大部分组成。

(1)太阳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单质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单质的粒子是①(填序号)。

①原子②分子③离子

(2)灯柱材料用铝合金而不用钢铁,原因之一是因为铝能空气中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3)蓄电池白天充电时发生的反应为:2PbSO4+2H2O=Pb+X+2H2SO4,则X的化学

式为PbO。

(4)在太阳能路灯各组件中,其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金材料的是(填序号)。

A.硅电池板B.铝合金灯柱

C.塑料灯罩

D.钢质防盗螺丝

20.(1014年重庆B,20题,3分)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t2℃时将20g甲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的溶液是 不饱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将t2℃时乙的某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恰好达到饱状态,该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将将t2℃时甲、乙晶体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将t2℃,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填“>”、“=”或“<”)乙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

21.(1014年重庆B,21题,4分)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系统中的天然气,是一种新开发的能源,重庆涪陵是页岩气资源富集地区。

(1)目前人类大量使用的三大化石能源是:石油、和天然气。

(2(3)页岩气中常含有剧毒的H2S气体,开采时若发生泄漏,可以喷射氢氧化钠溶液与

H2S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D(填序号)。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22.(1014年重庆B,22题,4分)过氧化氢分解的产物与其它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请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填空:

(1)A在反应①中起催化作用,红色金属的化学式为

(2

(3)蓝色沉淀属于(填“酸”、“碱”或“盐”)。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

23.(1014年重庆B,23题,5分)化学实验中经常要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对应的仪器和装置。

(1)将下列操作还需要配合使用的另一种仪器(如下图所示)用短线连接起来。加热烧杯中的水移动高温的蒸发皿

(2)实验室制取甲烷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说明甲烷具有难溶水(或极难溶于水)的性质。右图装置既可以用于排空气法又可以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无论瓶内装满空气可是装满水,收集气体时,制得的气体都从b端进入,该气体是C(填序号)。

A.O2B.CO2C.H

224.(1014年重庆B,24题,6分)为了制取CO2并验证它的性质,张林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B的作用是使火焰集中,并稍稍提高火焰的温度。

(3)D中石蕊溶液始终没有变红,则C装置中M最有可能是。

A.稀硫酸B.澄清石灰水C.氢氧化钠溶液

(4)尾气的处理方法可以是。为了证明A中反应后的溶液里含有CaCl2,张林同学向溶液中滴加少许Na2CO3溶液,结果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你推测是稀盐酸(填物质的名称)的干扰。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7分)

25.(1014年重庆B,25题,7分)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黄铜是以锌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

(1)赤铜(Cu2O)是我国古代制取黄铜的一种原料。Cu2O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是8:1。

(2)用来制造弹壳的黄铜只含有锌和铜。将22g弹壳放在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硫

酸足量),当弹壳不再溶解后,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是121.8g。计算:

①产生氢气的质量。

②弹壳中铜的质量。

③反应后所得溶液中ZnSO4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解:①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2g+200g-121.8g=0.2g。

设22g弹壳中锌的质量为x,反应后生成ZnSO4的质量为y。

Zn+H2SO4=ZnSO4+H2↑

651612

xy0.2g

65x 20.2g

161y 20.2gx=6.5g,则弹完中铜的质量为22g-6.5g=15.5g

y=16.1g

16.1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ZnSO4的质量分数为100%=15.2% 6.5g+100g-0.2g

161(或100%=15.2%)121.8g-15.5g

答:①产生的氢气为0.2g;②弹壳中铜的质量为15.5g;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ZnSO4的质量分数为15.2%。

第五篇:2009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B卷)

教学反思:大班《认识日历》

《纲要》指出幼儿数学活动的内容应从幼儿身边取材,以幼儿身边的日历说起让幼儿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初步认识日历,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数。对日历感兴趣,初步感知时间概念,懂得珍惜时间。发展推理能力。

这对于我们班孩子来说是一个还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为了能让幼儿的还子们学的开心有趣于是我以今天是什么年的问题引出主题。果然还子们的积极性一下了高起来了。接着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问题让孩子们的帮助解决。你带的日历是那一年的?2010年、2009年、2011年、虎年、兔年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回答着。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日历最上面有数字2010的就是2010年。我的日历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知道是兔子年。一年有12个月这一点大多数小朋友知道,可是对于每个月有不同的天数、认识几月几日他们还从来没有学习过。

于是我在黑板上挂了一个大年历,请他们观察一个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个月的天数都是一样的。孩子们的发现果然不出意外,他们问:老师,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还有这个2月怎么是29天(28天)。在他们发现这个问题后,我用“拳头”形象地来区分大月小月,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在学中乐,玩中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在寻找日历秘密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发现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有的孩子说:“老师,我发现了日历上的数字颜色。”“为什么不一样呢?”,我把这个球又抛给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说:“红色是休息天,我们可以不上课。”有的孩子说:“不对,有的红色不是休息天,是节日,你看!”还用自己发现的事实给你证明 在接下来的“找节日”环节中,当我说出节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应是几月几日,接着在年历中找出来。在找的过程中,孩子们找得都对的,而且迅速还很快!可是我发现这样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锻炼了,于是我说:请几个孩子到老师的日历上来找。这下,孩子们更积极了。

整个活动下来,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学得开心,首先老师必须带动学习气氛,让每个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只有大家都参与了,老师教得开心,小朋友学得也开心。

6的组成教学反思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我们大班的孩子们已经学习过了《5以内各数的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平时执教这样的活动所运用的教育过程与手段都注重记忆与训练,于是在选材后思考:如何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运用操作和游戏覆盖传统的记忆和训练。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经过数十年的经验总结和回忆着以前听过的优秀数学活动,于是我在设计教案时也时刻遵循着这个原则。

(思考:在这个环节中,给幼儿准备了6个操作桃子,原本想再给幼儿准备一张有两个盘子的背景操作纸,让幼儿在两个盘子中给6个桃子分成两份,但想想,大班的孩子如果不在盘子中进行操作,他们肯定也能理解老师所说的“分成两份”是什么意思,所以考虑教具的有效性,就没用背景操作纸。但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现象是我课前没有考虑到的,就是在自主探索组成时,有好几个孩子都记录了6可以分成0和6,这是我课前没有考虑到的,于是我就在个别交流的时候给予解决了,没有再集体面前说到,也就是在活动中我没有找到很合适的解释语,就让它过去了。从幼儿的操作过程中看,他们都能基本上进行独立操作,并给自己的答案进行记录。)

《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教学反思:

在数学中,在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基础上,学会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在活动刚开端时,我领着孩子们跳了一段舞蹈《伸出你的手儿摆一摆》,活跃了课堂氛围,直接导入教学主题。并通过“我说你做”、“律动游戏”复习了以自己为中心区分左右。在授课的过程中我注重以游戏贯穿始终,使幼儿在玩中学,乐中悟,感受生活中处处无数学,激起孩子们的参与认识。在课堂中我常蹲着和孩子讲话,拉近了孩子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孩子更乐意参与。孩子们一直在我创设的详细场景之中轻松愉快的学习。在练习巩固环节,我创设了摘果子的游戏检验孩子学习的效果,幼儿基本能在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基础上来

区客体左右。

但在本次活动中还存在大量的不足,具体在以下几方面:

1、语言的准确性不够,容易误导孩子。如:“这还是我的右手吗?”说:“我的右手到哪边来了?”

2、在活动中应该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如:让两个孩子面对面拉手,让他们自己发现自己的右手和好朋友的右手不在同一方向。

3、有的游戏环节时间太长,孩子容易失去兴趣。如:摸对方的脸、指对方的耳朵。

4、课件制作应更精,让它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对于大班孩子来说,部分孩子已能正确区分左右,然而仍有部分孩子仍分不清左右,而大班数学活动《区分左右》的难点就在于孩子的差距较大。教师在制定目标时,既要满足能够正确认识左右的孩子有一个提升的过程,那就是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然而另一部分孩子也以自身为中心也不能正确区分左右的话,那么如何让他去感知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两个不同阶段的孩子如何平衡,又能让两个阶段的孩子都有所提升,成为了本次活动的重点。

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在活动中增加了一个小道具,帮助所有幼儿做到以自身为中心正确区分左右,那就是在孩子的右手上套一条彩色橡皮筋。

在活动的开始,我先让孩子猜谜“手”,每个人都有两只手,右手有什么本领,哪只手是右手,如何才能快速区分右手,右手有什么本领,通过幼儿的讲述,我们一致通过吃饭时拿勺子的、写字的那只手就是右手然后让幼儿说说左手的本领,通过游戏举左右手比如伸拳头、做剪刀、伸拇指,重点强化右手。通过彩带帮助幼儿正确区分左右,既能帮助能力弱的孩子一个反复的提示和自纠机会,也为接下来的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的环节奠定基础。虽然只是一条彩色橡皮筋,解决了很多的难题。

同时在本次活动中,我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如 “快速反应游戏(左手碰左脚、左手碰右脚等)”、“找朋友”等游戏,让幼儿分清自己的左边右边,让孩子们了解左右对生活的重要性。让孩子在游戏中不断的幼儿感知左右、巩固对左右的认识,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使幼儿在玩中学、乐中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孩子们的参与意识。孩子们始终能轻松愉快的学习。

科学活动《比高矮》活动反思

今天我们开展了一节科学活动《比高矮》,活动结束以后发现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经过袁老师的指导,有了一些收获。

《比高矮》活动的原目标是:1.学习比较高矮,探索各种比较高矮的方法。2.能根据要求进行排序,并能大胆讲述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为幼儿两人比较高矮,第二环节出示5个瓶子,按标记给瓶子排序,第三个环节是幼儿用操作卡独 1

立操作。结合本班幼儿特点以及自己的理解,我把活动环节稍作了修改,改为第一环节集体交流我认为的高矮物体,第二环节幼儿两两或三个比高矮,最后一个环节请幼儿给瓶子按高矮顺序排序。第一环节中运用幼儿已有经验了解幼儿对高矮的认识,为下一个环节做铺垫,第二个环节重点让幼儿理解高矮的概念是相对来说的,不一样的参照物,比较高矮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通过排序游戏巩固经验,并且把高矮排序的知识经验运用到平时的生活游戏中,体现价值。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很高,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也大胆的讲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后与袁老师进行了交流,袁老师细心的指导之后发现活动还存在几个问题需要改进。

首先是活动一开始的问题创设不清晰,作为一个科学活动,在活动中需要创设问题,有了问题以后才能运用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问题的创设很重要,要让幼儿知道今天这个活动我们是要解决什么问题的。所以环节中应该加入提问、猜测、,还有不同幼儿之间的高矮比较,两人比、多人比,或者站在椅子上比,穿上高跟鞋比等都是不同的,让幼儿发现理解比高矮的条件是要在同一标尺下进行的。

其次是活动过程中的方法不够灵活多变,应该挑差异明显的幼儿进行比较,我们一般采用的方法使目测,如果有差不多高矮的幼儿如何比较又是一个问题,可以引出精确一些的方式,如运用测量工具,可以给孩子准备皮尺量一量,更简单的是让幼儿站在墙边在头顶画刻度,简单有效,看线的高低就能分辨。

最后是活动重点没有把握好,这个活动可以挖得更深一点,作为大班的孩子如果仅是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太简单了,抓住一个知识点让幼儿一起自主探索挖的深一些。

还有一些细节问题也很重要,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需要简洁明了,针对性强,所以对提问的设计也需要多花一些心思。对于教具学具的运用也要讲究简单但是要有效。在比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顾及幼儿的情绪,比较的结果不要让幼儿产生消极的心理,特别是对于一些矮小的幼儿。

学习7的组成在学习7的组成时,我先以拍手的游戏的形式引入,孩子们在拍手游戏过程中都显得很有兴趣,也特别喜欢这样的游戏形式。在用故事《水果成熟了》引导幼儿帮助小动物分水果。在分水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想上来分,争先恐后的举手。边分边引导幼儿说左边分了几个,右边分了几个等。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基本能正确分配。也能很好的说出7可以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操作的机会,我利用操作材料(雪花积木)让每个孩子都和我一起来分一分,提高孩子参与的兴趣,让每个孩子对数学更有兴趣。从孩子的操作过程中看,他们基本上都能进行独立操作了,并能进行口头表述。

学习7的减法课后反思

作为一个幼儿园的老师,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孩子愿学、爱学、乐学、善学。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本节课一开始,我就创设游戏的情景复习了7以内各数的组成。我是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的,幼儿的兴趣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还是有大部分的孩子没有轮到参与到游戏中来。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中,我还可以加上集体的方式,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减少幼儿等待的的机会。

对于幼儿,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时间不长,自制力较弱。如果没有生动有趣的内容和情境吸引他们,将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我有借助于图片的方式,让幼儿自己来说说图片中的情景。以此刺激他们的兴奋点,从而激发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与语言的结合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让孩子不知不觉中领悟了减法的意义,无形中增强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基本部分,师问:盘子里有7个苹果,小红吃掉了1个,盘中还剩下几个苹果?对于这个问题,幼儿基本都能回答,能利用手中的数字卡片进行操作,也能清楚表述各数锁代表的意思。但是在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孩子就有点弄不清楚了:盘中有7个苹果,小红吃掉后还剩下6个,小红吃了几个?孩子们弄不清楚到底求的是什么?到后面算鸭子的数量时就更加弄不清了。在讲解的时候我可能讲的太快了,不够清楚,幼儿还没有听清楚我就已经讲好了。在讲解的时候我还要再清楚一点,让孩子们理解总数和部分数之间的关系,求的到底是什么?这也是为以后学习8、9、10的加减打好基础。

在平时的复习中,幼儿还是能很清楚的知道7的加减的,但是在创设一定的情景之后好像反而把孩子搞糊涂了,幼儿的理解能力还要多练习,平时可以让他们自己说说题目,请别的小朋友来做一做。

这样一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孩子都接受了所学的知识,只有一小部分还不完全理解,这可能与他们的年龄有关。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教学情景具有连贯性,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情景相融,学生的学习高涨,以致在教学中无需让我过多地组织教学。经过反复思考,我觉得在教学加减时,还应渗透数量关系,让孩子理解的再深一点。

整节课的误区:语速快,在实际操作时,动作稍快,在后面的《算一算少了几个小朋友》的环节中,幼儿的参与性质比较高,情绪有点高涨,有点收不回来的感觉。基本部分的学习环节形式有点单调,不能更好地满足孩子学习兴趣的高潮。

通过认真反思,自我剖析,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更便于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力的提高。针对幼儿的教学,我想: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让游戏贯穿于教学流程中,寓教于乐可以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6、7加减法》课后反思

本节课堂是在学习了1-5的加减法和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6和7的加减法。在教学设计时以蓝猫带领小朋友去数学乐园的情境引入,在攀登智慧塔的一关关的闯关练习中,学习6和7的加减法。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摆一摆,写一写,说一说的环节中引导学生用3句话说说图的意思,为学习应用题做好铺垫。本节课堂还有一些要改进的地方:

1、对于5+1和1+5的同一幅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根据一样的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不同的算式。但是在教学中有些学生还是不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时候教师应该在学生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事实就是一种摆法而已,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掌握,清楚的明白一图两式的由来。

2、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一图两式,为了做好铺垫,应该在复习6和7的组成时,不仅让学生复习分成,还要复习组成,并引导学生联想,看到一组还能想到哪组,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看到1+5=6的时候马上可以想到5+1=6。还可以让学生举例你还能想到哪些像这样得数是6的“好朋友算式”。

3、对于本节课堂的计算,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会的,那么老师就应该选择“你的想法、你是怎么算的”,引导学生思考计算的过程,从而导入借助6和7的组成计算加减法,否则学生很容易停留在自己已经会了计算结果上,而不去考虑计算的方法和过程,在学生表述他用实物来算的时候,应及时引导升华为,因为1和5组成6,所以1+5=6。

为什么要有时钟呢?时钟的作用是什么呢?由时钟人们会很自然的想到时间,针对问题,根据我们班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水平,我设计了认识时钟的主题活动,并预设了活动的目标:

1、了解表现时间的各种不同方式。

2、感觉时间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认识时钟时,我利用孩子们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特点,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我为幼儿准备了时钟模型和关于幼儿园的一些时间安排,说明时钟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用性和普遍性,使幼儿充分感受

时钟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钟对学习、生活有很大帮助。在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我认为活动成功的关键是让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能力得到提高,身心获得发展,主要体现在知识的呈现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这节教育活动的开展,孩子们不但了感受到时间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认识了整点和半点的表示方法,而且从中激发幼儿学习情趣和学习动机,促进幼儿主动去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认识时钟”是大班一节数学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会拨整点和半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此次活动首先我认为在物质材料的准备上很充分:为每个幼儿准备了一只可拨动的小时钟,为幼儿创设了钟表店的游戏情境、反映不同时段的生活图片,这些准备为幼儿后面的活动作了良好的铺垫。

其次在活动的开始我以幼儿感兴趣的谜语形式引出主题,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通过预设的一些启发性问题如:这些时钟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每个钟面上有几根针、这些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等,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能仔细地去观察找出不同点。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下积极的拨整点、半点,从每个孩子身上反映出对活动的兴趣,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非常高。

活动能紧扣目标,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例如“认识整点与半点”的活动中,根据目标提供了时间对对碰,看钟做记录,看记录插时间,看图片拨钟.虽然这四种材料各不相同,操作方法及作用也不完全一样,但都是紧紧扣住活动目标,这些丰富多彩的材料,既可以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又可用不同的形式来巩固幼儿学习的知识,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来说,是适宜而有益.整个活动将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变为“操作式教学”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从活动中体会知识的演变过程,从而受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记录时间”是一堂常规课,我的教学任务,也就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复习巩固对整点、半点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学习用数字记录时间。应该说,活动不是很难,但是从孩子操作掌握的情况看,还是存在着一些孩子认识不清、记录不清的问题。让我们来分析原因,并思考一个认识时钟的有效的教学流程。

在设计活动之前,与晓莉老师进行的沟通,了解孩子们的现有水平。得知孩子们已经认识过整点和半点了,但是从平行班那里了解到,很多孩子对于半点的认识掌握得不好,除了因为这个活动是上学期开展的,幼儿对认识的方法有些遗忘了之外,最大的原因恐怕就是对整点、半点的学习是放在一个教时完成的,单位学时内学习内容的过多孩子们掌握不好也就不足为怪。所以,我们应该把认识整点、半点分成两教时完成,有道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不煮“夹生饭”,让孩子学得扎实是为以后的学习积累更多经验的重要保证8、9的加减法》课后反思8、9加减法在编排上已经与6、7的加减法有了较大的不同: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4个算式。教材56页的情境图,主要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合作探索一幅图写4个算式的过程,自主发现2、6、8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并且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材57页有关8、9的加减法的计算,分为两个层次:先通过摆学具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在直接通过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8、9的加减法,一方面突出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来计算。

在这节课的开始,我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物作为题材进行谈话并引出主题,让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主题图,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主题图写出不同的算式,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写出四个算式,使学生亲身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让学生根据图意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了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及学会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加深学生理解的能力。再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摆圆片,列出算式,然后自己计算,并说出计算的过程。只要能讲出道理,都应肯定,鼓励算法多样化,体现新课标“让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数学”的新理念。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一图四式”的形成过程,对新知的认识比较深刻。本节课营造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形中,构建起了枯燥的数学概念。不足之处:学生在列减法算式时,有的人用一边多的减一边少的,师必须说明其含义,在这里应加以强调:不管是“一图两式”还是“一图四式”,列减法算式时,都应从总数中减。

数学活动《学习看点图列算式》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内容来自南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的《幼儿园指导丛书·科学》,其中的数学内容。活动目标是“学习观察点子图,按图意列出相应的算式,学习8的加减运算;进一步理解算式及算式中各数字、符号表示的含义。”

幼儿学习10以内的加减有多种形式,本次活动“看图意列算式”便是其中之一。在学习6、7加减时,幼儿都运用到了购物的形式,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看图列算式还是第一次。因为幼儿有多次看图列分合式的经验,所以本次活动的重点在于指导幼儿运用看图列分合式的经验列出8的加减算式,这对于幼儿来说,还是能学会的。果然,在活动中,幼儿一下子就明白了图意,动作迅速地完成了二项学习任务。在交流时,便将重点放在用语言表达算式的含义。经过前几节课的多次学习,幼儿已能理解算式中各数字、符号表示的含义,对整个算式的含义的表达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下次活动中继续练习。在活动的最后,给幼儿介绍了将投放在区域里的材料,继续让幼儿练习看点子图列减法算式,当然内容是与课上的内容不同的。

这次的幼儿操作材料是根据活动内容自制的,幼儿课上操作的材料是参考用书上提供的范例的,投放在区域里的材料,是自己设计的,让幼儿根据列好的8的减法算式,对点图进行删划。

认识图形 课后反思

认识图形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各种操作活动。一是通过动手操作复习学过的图形,在学生动手的过程中回忆学过的知识,“从老朋友中来找新朋友”。二是动中摆图形,这一过程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对几个图形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对边数命名图形有更深的理解。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融入学习活动中,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探究的能力。〖相关视频请到: 优质课视频观看〗

这部分对于学生来讲并没有很大的难度,许多学生在学前已基本认识了这些图形,但对于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还很模糊。在做题时,要求他们把四边形涂上颜色,他们把正方体也涂上了颜色。因此,在认识图形的练习课上我很注意这点,要求学生看清题分清图形。由于学生的年龄问题,有的时候学生在边数多的图形面前不是很自信,也怕他们在数边的时候多数或少数导致错误,我在布置练习前教授了在学生做题方法中提炼的一个好方法:

比如一个这个图形,我们事先不知道它是几边形,用个这好方法可以有准确又快,你想学吗?学生积极性很高。方法介绍:为了不多数每条边也为了不漏掉每条边,每数一条边的时候在它的边上画个小竖条,这样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就不会犯重数或少数的错误了,也不会把图形认错了!

这种方法学生很快用到了练习中,错误率大大减少。新方法掌握的都很快很好。

大班数学教学反思“自然测量”

 生活中会碰到很多的测量内容,特别是我们自然角的植物一天天的长大,孩子每天观察着,每天都会向我来报告自己的种子发芽了,自己的种子长高了,某某某的种子长的最高。这个时候,我会故意问问孩子,“哪到底是谁的种子长得最高呢?”或者问他们“谁知道自己的种子长的有多高啊?”“你去量量看你的种子有多高啊!”„„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触着测量,慢慢就有了测量的需求。观察着孩子的反应,很多是植物与植物的对比,有的是在那里目测,当我提出用量量的方法,有孩子都跑回去从书包里拿出尺子,可是在那里比划了半天,回来跟我说:“老师,我不会量。” 看来数学活动“测量”的教学时机到来了。我在活动中提供了一些丰富的自然测量材料,如吸管、粉笔、牙签、纸盒、帽子等,通过不同的材料测量桌子的长度和宽度,让孩子了解测量工具的不同,测量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同时重点解决了测量的方法,如起点、终点、首尾相接、记录的要点等。在此基础上,我再提供很大的操作平台,不只是在活动室里测量,还延伸到户外,如量滑滑梯、图书架、操场等,让幼儿自由测量各种物品做好记录,满足孩子测量的需求。让他们在操作中通过对比、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幼儿与同伴足够交流、解决问题的机会,是本次活动的亮点。在活动,尽力体现以孩子为主,让大多数孩子能主动去学、愿学、乐学,培养幼儿对测量产生兴趣,尝试借助工具测量周围物体,进一步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中,孩子们兴致浓厚,能大胆尝试各种工具进行测量,也能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测量的结果。然而,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困惑:1.幼儿由于个体差导,出现个别幼儿孤立活动,不愿与同伴交流,任教师如何鼓励也无济于事,该如何?2.测量工具的投入数量及种类应如何把握“度”。3.在活动中是应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测量,还是让他们在测量中发现问题?如果他们不能从中自己发现问题,我们该如何办? 《自然测量》教学反思今天我开展的是数学活动《自然测量》,在活动前我预设了三个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测量活动,乐意运用自然测量的知识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

2、初步学习正确测量的方法。

3、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从今天的活动效果看来,我预设的目标都有达到。活动一开始时,我创设了蓝猫和淘气争论的情景,用帮助它们解决问题让幼儿说说如何测量小汽车的长度。因为蓝猫是幼儿所熟悉的动画片,所以很快就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让幼儿自己动手选择测量工具去亲身,并与同伴比较。因为是动手环节,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都很积极的去操作。再让幼儿通过比较自己的测量结构,让幼儿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构不同。最后让幼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去测量,并与同伴交流结果。整个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但活动中不足的是:

1、教师在幼儿动手操作的环节上,没有及时的提出要求,所以幼儿在兴奋的同时常规就乱。

2、在环节上的过度不够自然。通过今天的活动,让我明白在让幼儿操作活动时要先让幼儿明确操作的常规。《9的组成》课后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幼儿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游戏、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注重幼儿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中,幼儿就会对数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幼儿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幼儿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请歌星小企鹅为大家唱歌,但必须学会9的组成”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贯穿着节课的始终)紧紧“拴住了”幼儿的心,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赛为动力,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幼儿拿出9根小棒,把9 根小棒分成两份,要求两人一组合作进行,一人分,另一人作好记录,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看一看哪一组完成的最棒。通过操作、合作交流活动,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处。

1、在“摆一摆、填一填”这一环节,给了幼儿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引导不够、组织不到位,没有向幼儿讲明要求,致使有几组的活动未正常开展,没有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围在一个屋子里进行的,通向这个屋子的路有许多,而老师不仅是幼儿前进路上的出谋划策者,更是一个带幼儿走向这个屋子的引路人。教师只有扮演好这样的角色,才能让幼儿走向成功。

2、在“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这一环节,由于设置的内容较多,用时过长,影响了后面的教学。

9的组成及加减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的教学理念是:

1、在教学方式上: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自主探究新知,掌握知识;

2、在教法学法上:以“探究活动”贯穿整节课。设计了引导探究、比较探究、游戏探究等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发现创新,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精心备课、认真上课,从而使教学理念得以实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节课我一直被学生敏捷的思维、积极的回答、高涨的热情所感动着。细细反思,我觉得这节课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

1、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充分自主的学习。

2、“活”用教材,让数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8、9的组成,然后在教学8、9的加减法。我认为这样安排致使有些脱节。因为8的组成是8的加减法的算理,因此二者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我把它们安排在以节课。这样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积极合作、真诚交流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课后,我也发现本节课存在许多问题:

1、学生看图列式没有用总数减,没有及时的强调纠正。因此,以后学生又出现同样的错误;

2、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太活跃。

3、练习设计形式考虑不足,造成局面有些混乱。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求自己带着微笑走进教室,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真正使我的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把学习过程视为问题解决的过程,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积极地去解决它。因此,一方面要创造激活学生思维的条件,为学生创设质疑情境,使学生有机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另一方面从低年级起就要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质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注重训练的有效性。要着重加强基础性训练。保证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熊。同时注意综合性训练,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重视学习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也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特别要关注学习方法与习惯的养成 《四等分》课后反思:

《四等分》这节活动课是接着《二等分》而设计的,孩子们在对二等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提出四等分,他们就迅速的回答出来:将一样东西平均分给四个(份)就是四等分。对于他们的这样回答我非常满意,这也就自然的导入了我的这节课的重点。

接下来是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将一个正方形四等分呢?孩子们都互相讨论着,最后由每一组选一个代表上来将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画下来。

结果孩子们又画出了两种方法:对边和对角分。后面的圆形和长方形也就自然的有了方法四等分了。

可是到了将三角形四等分的时候,小朋友就有点不清楚了。小朋友们还是将其对边分,经过我们大家的实验发现是不对的,待我告诉他们正确的分法后,他们也都还是一知半解的。因为这也涉及到了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所以在这一个环节上幼儿大概能理解意思我就没有再继续讲解了。只要幼儿明白了四等分的定义和会将简单的物体以及结合生活中的实物进行四等分就可以了。

反思:《10的分解与组成》

在教学10的分解和组成这部分内容中,我注意创设有意义的活动情境,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允许孩子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使不同的孩子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过程。

1、创设情景,在活泼气氛中引发兴趣

《纲要》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而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孩子的个性特点,大胆地创造、使用教材,从孩子熟悉的“春天来了,山上到处开满了花,小明和爸爸去山上采花,他们一共采了10朵花,可是用一个花瓶又插不下,于是呀,爸爸让小明把花分别插在两个花瓶里,你想知道小明可能会怎样插这些花吗?”这一生活情景出发引入课题,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使孩子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中,激发孩子的思维,激起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2、动手操作,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快乐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今,“孩子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上孩子唱“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孩子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本节课的内容“10的分解与组成”,孩子们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于是我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去记录、去交流尝试的结果。在这个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孩子印象必然较深,同时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成功、愉悦感。

3、在有趣的游戏中巩固新知、感受乐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孩子听,老师说,机械重复,单调乏味,孩子很难“活”起来,“动”起来。在本课中,我注意穿插游戏或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孩子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得到提高。如在巩固“10的组成”时,两个好朋友合作做“拍手”游戏;又如老师和孩子共玩“数字卡片”游戏。做到师生互动,教师与孩子始终处于和谐、民主、欢快而又紧张的课堂气氛之中。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环节,不断地激发孩子学习的乐趣和欲望,不断地使孩子得到鼓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孩子积极的情感。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加减法》一课的教学中,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态度和习惯,全课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的积极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有趣与有用,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下面谈谈我的具体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中,我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尝试。

这节课课一开始,以猜为动力,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我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我课前准备了一包彩虹糖,找两名表现好的学生到前面来,请一名学生把彩虹糖分给他们,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块彩虹糖,并引导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接着我让孩子分别尝一块彩虹糖,提问:现在有多少块彩虹糖?进而导入课题。

(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于是我采用了“ 数学规律的情景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把课件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这时,信息技术作为了交流讨论、表达的工具。我把每种关于10的加减算式都以创设生活情景展现给学生,突破教课书上的利用点子图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如在讲授10-1=9这一算式时,在课件的画面上出现一棵大树,上面有10只可爱的小鸟在嬉戏,突然一只小鸟飞走了。这时我在让学生充分观察画面后,让他们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并提一个数学问题,提问的学生有权利叫另一名学生回答他的问题。这样,既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培养学生多元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在教学内容中我设计了“开放题”环节——巧填数,题目是:()+()=1010-()=()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一定的提高,有利于孩子思维发散性的发展。

(四)在比赛中增长信心,培养竞争意识。

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胜不骄,败不馁。在课程结束之前我设计“小小神算家”这一教学环节,在课件中出现关于本课的口算题卡,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这既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复习,同时又增强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孩子们都跃跃欲试。

此时,我感受到:教学资源无处不有,只要适时适事地利用,就可取得意想不到之效。教师既要“教中学”,也要“学中教”,只有充分、合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才能教学相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学会学习。

 10以内数的加减教学反思

我进行了《10的加减法》教学活动,本活动的目标是复习10 的组成,巩固把10分成两份的9种方法,进一步感知数的分合的互换规律;引导幼儿看图听题列算式,学习10的加减法。通过前面9以内的加减法的学习,幼儿对加减法的意义比较熟悉了,基本上也掌握了互换和互补规律,所以学习10的加减法就感到很轻松愉快了。第一个环节游戏《碰球》、《开火车》复习10的组成。

第二个环节首先让幼儿观察黑板上的图画,看图列算式:1+9=10,然后根据两个部分数可以交换位置,列出另外一个算式:9+1=10。接着我开始编题,取走一只小动物,让幼儿听应用题后列出减法算式:10-1=9,根据数的分合的互换规律,让幼儿马上列出另外一个减法算式:10-9=1。用同样的方法,幼儿学会了2+8=10、3+7=10、4+6=10、5+5=10„„通过复习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规律,让幼儿由一个减法算式马上想到另外一个减法算式。幼儿在活动中反应很快,大部分幼儿能举一反三,感觉教学过程很轻松愉快。

第三个环节让幼儿听应用题摆加减法算式,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积极动脑,孩子们不自觉地展开了竞赛,看谁摆的速度快,算式又正确。他们反应很快的,摆得又快又好,孩子们体验了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体验,也养成了积极探索的好习惯。最后请了个别能干的幼儿口头编应用题,其他的幼儿摆加减法算式,这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多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因为有变化、新奇的东西,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数学课上也可以开展竞赛活动,这是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这样可以使幼儿对数学活动更感兴趣,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爱动脑、动手的好习惯,学习知识做到举一反三。

面积守恒

活动反思:

每每与孩子闲聊时,总会时不时地听到孩子们说:“老师,你看,这棵树多高呀。”“老师,我长大了,以前好多衣服都不能穿了。”“老师,小学的操场比我们幼儿园的大。”等等。每当这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问问:有什么办法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高,多大呢?孩子们的答案是多样的。有用尺子,绳子、木棍等量,还有的小朋友想出用倒影来量。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了孩子对测量有一定的兴趣和认识。这次的数学活动:“铺垫子”,帮助幼儿更好的了解了这些长度、高度,培养了幼儿对测量产生兴趣,尝试借助工具测量周围物体,进一步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活动中是应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测量,还是让他们在测量中发现问题?如果他们不能从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是这个活动上下来发现的问题。

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反思

一、我的教学过程

识“大于”“小于”的主要目标是认识理解“ > < ”学习用他们来表达操作结果。首先引

导幼儿集体认识大于号、小于号。接着用突变进行操作。

二、教学效果

1、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并出示卡片加以练习。

2、幼儿分组练习。

3、抽卡片做图形游戏,请2个幼儿各抽一张卡片,然后请幼儿根据两边的数做出相应的符号。整节课下来课堂气氛不是特别活跃,孩子们的兴趣一般,出现个别孤立的幼儿,不愿与同伴交流。在操作练习中,孩子们不能熟练的运用。

三、思考

我觉得我应该在备课中加以改正。还是应该多添加课堂气氛,吸引孩子的兴趣。在集体活动中,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学习。也可适当的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教师再做引导。在操作材料上也要精心准备,这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幼儿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教学时我首先通过设置情境(商店卖东西)导入“认识人民币”课题,通过出示实物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充分了解人名币的单位(元、角、分)、质地(纸币、硬币)、面值等信息。大部分幼儿在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的见过也接触过人民币。通过分类和观察,也使幼儿能够迅速、准确地辨认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在幼儿学会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尝试把人民币分类。《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重点是通过10的分解组成和加减解决购物时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我创设了超市购物的游戏,让幼儿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购物,学会自己付钱。课后延伸是让他们回家和父母一起购物,在生活中学会自己付钱,感受自己付钱的乐趣。这也是对人民币的认识会更深的。

《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我注重幼儿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幼儿设计了看钱、认钱、、换钱、摆钱、购物等活动,让幼儿为主体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幼儿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重视对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整个活动中,让幼儿畅所欲言,对于每位幼儿的回答,都给以热情鼓励或表扬,“你真棒!”“你们真了不起!”等充满激情的话语,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幼儿兴趣浓厚。

通过《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学习,使我收获很大。首先,作为一位年轻教学经验不多的老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读懂教材,备教材、备孩子,以孩子为主体,让孩子自己主动学习、探索。放手让幼儿去想去学。其次教师的驾驶课堂能力,关注每一位幼儿,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如何引导。

下载重庆市2013年中考历史试题B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市2013年中考历史试题B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连云港市2014中考历史试题

    连云港市2014中考历史试题 (共60分) 四、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第19-28题,每小题1分;第29-35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9.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

    2009年上海市中考模拟卷(B卷)范文大全

    2009年上海市中考模拟卷(B卷) 第一部分阅读(9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 (一) 默写(18分) 1、水光潋滟晴方好, 。(《饮湖上初晴后雨》) 2、柴门闻犬吠,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 ,古来征......

    2014年重庆中考化学试题B卷

    重庆市201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试题(B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O 16S 32Cu 64Zn 65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

    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历史试题卷(原卷版)

    2018年常德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卷 本学科试题卷共6页,二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 一代伟人孙中山......

    2014年呼伦贝尔历史试题A卷(精选)

    历史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

    2016年重庆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B及答案(文字)

    2016年重庆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B卷) (开卷本卷共四个大题,满分 50 分,与历史学科共用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 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 作答前认真阅读答......

    2013年重庆中考历史B卷及答案

    2013年重庆中考历史B卷及答案 重庆市2013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历史试题(B卷) (开卷本卷共五个大题,满分50分,与思想品德学科共用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

    2011年自贡市中考历史试题

    2011年自贡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28分,每小题目分) 19、我国从1954年起有了社会主义宪法,1982年在那次会议上修订? A.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五大 D。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