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在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2006年9月7日)
同志们:
今天这个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增强信用意识,优化金融秩序,规范金融行为,降低金融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切实改善XX金融生态环境。从我县实际情况看,近几年来,我县开展的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得到各部门、各金融机构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收到一定效果。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认为,金融安全区是营造金融生态的初级形态,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则是创建金融安全区的理论依据和更高境界。一个好的金融生态,首先应该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安全区,二者不同之处在于金融生态环境比金融安全区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下面,我就XX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讲以下意见:
一、正确认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金融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本文转载于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好范文 wenmi114.com,帮您找文章]市场经济的发展愈来愈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经济决定金融。区域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有利于金融机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以及扩大金融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信贷资金的流向与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有利于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推动经济加快发展。可以说,离开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就不能充分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而离开了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就失去了支撑。因此,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我国金融业乃至整个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需要政府主导、人民银行推动、各方联动,从而为我县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共环境。
二、增强诚信意识,维护金融债权
近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平安XX”、“诚信XX”、“和谐XX”的主题,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大力改善行政执法环境,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勿庸讳言,由于固有的观念和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方式的局限和影响,加之,银企政信息交流不畅,那种银行就是“唐僧肉”的错误观点尚未根本消除,拖欠银行贷款、逃废银行债务等问题在一些企业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部门由于受自身利益驱动,目光短浅,存在不合理收费等现象;有的金融机构以防风险为由,“惜贷”、“畏贷”思想尚未克服。同时,由于受法治环境的局限,金融资产追偿率不高,金融案件的执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认为,这些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三、金融部门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有所作为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而金融部门既是重要的参与者,也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惠及部门,道理很简单。金融部门在搞好自身业务经营的同时,也有一个服务地方经济的责任,否则,金融支持经济便无从体现。诚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地处我县的金融部门对当地经济建设的助推作用是大的,这一点,已成公认的事实。但是,要使金融部门有一个动态和谐、稳定有序的金融生态环境,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改进信贷政策实施方式,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人民银行在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应通过信贷政策支持金融生态环境中薄弱环节的改善,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及时防范和疏导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的货币资金流动,防止损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风险发生和蔓延。各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强信贷制度建设和开发信贷产品,引导和促进金融创新,要深入了解我县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对能够直接给予信贷支持的要及时发放,对由于受贷款权限影响的,要积极协助上级行做好调查评估工作,力争上级行的理解和资金支持。二是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加大“三农”支持力度。要以农村信用社竞争意识提升为突破口,营造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要抓住正在开展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历史机遇,真正还经营权于民,促使农村信用社按照市场规律经营。积极做好农户小额贷款、公务员贷款等工作,重点支持农村种养殖业发展。积极探索农户联保贷款路子,力争在支持“三农”方面有所创新,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三是努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各金融机构要加强内部管理和经营监督;金融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金融风险监测工作,查处违规经营行为,防范和化解来自金融机构自身的经营风险,以此净化我县金融生态环境。
四、齐抓共管,创建良好的金融生态
[找文章到好范文-/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金融生态环境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等诸多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因素,涉及行政、司法、银行、企业等众多单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XX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建立健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核机制,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作为对干部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宣传。各类宣传媒体、各相关部门及金融机构要大力宣传金融生
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工作措施,增强各级政府、各单位、企业和社会公众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意识并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
三是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构建良好的银企关系。督促企业严格执行会计制度,规范企业财务报表,依法进行信息披露,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
四是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优化信用环境。积极推进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广泛开展企业信用评级,信用村、镇创建活动;发挥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中介作用;进一步规范保险市场,防止无序竞争。
五是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维护金融债权。在涉及金融法律诉讼、债务清偿等方面强化公平执法,严厉打击各种金融犯罪和逃废银债务行为,依法保护金融资产。
六是建立和完善金融风险处置预案,维护金融稳定。要充分发挥XX县金融工作协调小组、XX县反假人民币领导小组、金融稳定工作小组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小组等机构的作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贯彻全县金融稳健运行、协调发展的措施,加强对金融风险的分析、评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金融机构规避风险,维护全县金融安全。
《在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在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第二篇: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打造信用建始 助推经济发展
——建始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9月21日)
一、2010年基本情况
2010年,建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金融信用为着力点,不断加大“区域信用、农村信用、企业信用和社区信用”四大信用工程创建力度,坚持“政府主导,央行推动,部门配合,商行服务,社会参与,企业自律”的工作方针,收到明显成效。金融机构实力得到明显增强,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达39.53亿元,各项贷款16.79亿元。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县信用乡镇达60%,不良贷款比例均控制在20%以下,信用村达到71%,信用农户占比80%。信用社区达到100%。A级以上信用企业达到71个,占与金融机构有信贷往来企业数的78.9%。全县金融机构收贷、收息率均达到98%以上。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了量到质的转变,社会公众诚信观念明显增强,金融生态环境、司法环境、行政环境、中介环境、区域经济环境和金融内部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2011年初,顺利通过“湖北省最佳金融信用县”考核验收。
二、2011年创建情况
(一)完善工作机制,营造创建氛围。
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保障。县政府成立了以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相关部门及金融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领导小 1 组,2011年5月19日,县政府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和安排部署,研究解决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为金融信用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政府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2011年安排2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县财政安排1000万元预算资金偿还政府承诺的银行贷款本息。同时,县委把金融知识纳入县委中心小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学习,聘请金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增强县“四大家”领导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2.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创建行为。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五年规划》、《金融教育十年规划》后,今年又出台了《建始县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培育诚实守信文化、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工作思路、工作步骤和工作措施,推动创建工作有序开展。为推动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县信用环境创建领导小组创办了《金融简报》,以此为阵地适时通报创建工作的进展情况,交流创建工作典型经验,推介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打造信息共享平台,对影响信用环境和创建工作进展缓慢的,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同时,县政府组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信用黑名单曝光制度及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对失信者实行各金融机构联合制裁,金融机构限制其开户、结算和办理信贷业务。对因主观原因发生违约,或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金融机构降低其信用等级,司法机关及有关职能部门依法采取约束、限制等措施,使失信行为受到严厉惩罚。
3.开展宣传教育,培育诚信文化。结合金融惠民工程的开展,2 在全县各乡镇农村信用社和河水坪综合农协设立了11个农村征信知识宣传站,并联合团县委在大学生村官和乡村能人中间聘请了27名德才兼备的金融教育青年志愿者,长期不懈地宣传征信知识。2011年4月,人行建始县支行在全县组织开展了金融知识进农村大型宣传活动。活动围绕“珍爱信用记录,享受幸福人生”这一主题,一是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宣传农村金融政策、调查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情况、推介涉农信贷新产品。二是联合劳动就业局,先后3次对就业培训班共计230人开展了金融知识专题讲座。三是联合公安局组织各金融机构在县城最繁华的街道、乡镇十字路口以及乡村集市设臵了流动宣传台,接待群众咨询、宣传金融产品、开展诚信教育。并注重做到“三个结合”,即了解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状况与提高服务“三农”水平相结合;普及金融知识与诚信环境建设相结合;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和联系地方党团组织支持参与相结合。活动中,张贴、悬挂“开展农村信用建设,构建金融普惠体系”、“学习金融知识,增强致富本领”等宣传标语、横幅、条幅共80余条,散发宣传单27000份,现场接受民众业务咨询16000多人次。
(二)把握工作重点,注重创建成效。
1.培育信用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按照“办好示范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在信用乡镇创建上,选择了基础条件比较好、信用程度比较高信用乡镇示范点,在硬件上做到了有领导、有专班、有牌子、有办公设施,在软件上做到了有方案、有措施、有内容,并上墙公开,在措施落实上做到了有计划、有安排、有督办、有总结。通过示范带动,推动全县信用乡镇建设。3 在信用村组建设上,各乡镇在本辖区内选择几个村按照规范程序进行示范建设,按分期分批整村推进。在信用社区建设上,选择居民素质高、环境好的社区作为示范点,按照“信用社区创建+劳动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的联动创建模式来推动创建工作。在信用企业建设上,选择示范企业来推动信用企业建设,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
2.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创建动力。为充分调动各金融机构主导信用环境建设和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县人民政府对全县金融机构实行目标责任管理,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和业务特点,与各金融机构签订经济社会目标责任状,建立了以全年累计贷款发生额和年末贷款净投放同比增长情况、呆帐贷款核销额度、不良贷款降低比例等为考核指标的奖励机制。针对A级以上信用企业培植难的问题,政府出台了《建始县A级以上信用企业培植方案》,对A级企业培植给予资金奖励,并将奖励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从政策上落实奖励办法。
3.整合社会资源,建设信用体系。一是结合金融惠民工程的开展,在广泛开展农民信用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成立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教育培训为手段,培育诚实守信文化。二是完善信用评分系统,健全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对原有信用评分系统进行完善,搭建涉农金融机构共享平台。三是开展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活动。通过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培植工作,支持农村青年诚信创业,带动农村信用意识的普遍提高。四是整合社会资源。把信用体系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政府相关部门把诚实守信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并将其作为发 4 放扶贫资金、“三农”补贴和支持资金、农协和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会员入股、政府部门及乡村干部任免的必要条件,使信用建设与广大干部和农民息息相关,把社会发展资源融入农村信用建设。
4.建立担保体系,完善融资平台。针对中小企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创业“融资难”的问题,几年来,建始聚信担保公司充分发挥融资平台作用,积极与县农行、县中行、县农村信用联社开展合作,截止2011年6月,公司资本金总额达到5450万元,累计为中小企业担保贷款3.32亿元,余额7450万元;发放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担保贷款25245万元,余额2036万元,贷款回收率达到100%,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和下岗失业人员的融资难题。
5.落实优惠政策,让利守信实体。根据州政府《关于对企业办理抵押贷款和金融机构处臵抵债资产有关收费实行优惠政策的意见》,建始县制订了落实金融优惠政策的具体实施意见,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办法和措施,办理抵押贷款和金融机构处臵抵债资产综合费率控制在2‰以内。同时,引导辖区内金融机构多方位支持民族企业发展,2011年1-6月,全县民族企业贷款净增3932万元,贷款总额达到21505万元,获得贷款支持的企业上升至55家,人民银行为民族企业贷款贴息274.3万元。
(三)加大执法力度,改善金融秩序。
1.狠抓贷款清收工作。为扭转行政事业单位公职人员拖欠银行贷款数额较大以致影响金融业的健康发展的局面,县政府出台了过硬的贷款清收政策,采取了“对在清理行政事业单位拖欠贷款中发现问题而故意漏报、瞒报的,严厉追究清理人员的责任;对不积极支持清欠工作的单位主要负责人,由纪检监察部门进行 5 戒免谈话,所在单位取消年终评先评优资格;对规定时间内未履行还款承诺的,由财政部门和金融机构对其扣减工作经费或停拨工资;对公贷私用和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和司法机关处理”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清收工作顺利开展。针对清收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县政府出台了“六个一”措施,即签订一个协议,由组织人事部门或纪检监察部门与欠款公职人员订立还款协议;每年举办一期学习班,对公职人员拖欠贷款超过50万元的单位负责人、拖欠贷款超过2万元的公职人员举办学习班;发布一次通报,在电视台将拖欠贷款公职人员公开曝光;组织一次专班督办,督查停薪还贷工作;依法起诉一批案件,对公职人员赖账“钉子户”依法重点清收;依法执行一批案件,对已立案的金融案件,加大执结力度。通过这些举措,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公职人员拖欠银行贷款逐年下降。
2.全力侦破执结金融案件。公、检、法、司等政法机关已拟定于12月份联合开展一次“金融案件侦破执结月”活动,集中力量侦破执结金融案件,努力挽回金融机构的损失。
三、2011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金融机构实力大幅提升。2011年6月,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44.57亿元,比年初增加4.99亿元,各项贷款为18.71亿元,比年初增加2.11亿元。
(二)区域信用环境不断改善。目前,全县信用乡镇已达到6个,占比60%,信用村达到289个,占比71%;建档农户10.9万户,占比87%;信用农户10.1万户,占比80%;村级信贷债务化解率达到98%。信用社区达到7个,占比100%,社区居民建档率 6 达到100%,信用居民建档率达到60%,诚信经营户、诚信企业、诚信商业街均达到相关标准并逐年增多。A级以上信用企业达到71个,占与金融机构有信贷往来企业数的78.9%;全县金融机构收贷、收息率均达到98%以上;不良贷款比例均控制在2.8%以下;全县逃债、废债现象基本杜绝;金融胜诉案件执结率均达到80%以上。
(二)社会公众诚信文明意识明显提高。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推动了全县诚信文明工程,成功地将来自信贷供给者的外部监督,转化为社会公众间的内部约束,让诚实守信者在生产发展中和创业的道路上健康发展,让不讲信誉者在社会中无立足之地,从而净化了全县城乡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目前,全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到期回收率达到98%以上,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贷款收贷收息率均达95%,下岗失业人员担保贷款收回率达100%。同时,通过正规金融信用的引导,使民间资本的运作和民间借贷亦日趋规范,居民的诚信文明意识明显提高。
(三)经济社会效应日趋显现。几年前,由于部分国有企业经营问题和社会信用问题,全县的信用等级较低,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曾一度高达40%,致使融资难、招商引资难等困扰着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狠抓信用环境建设,把握住金融改革的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产业经济和民营经济,信用建设的各项指标全面达标,连续两年顺利通过湖北省“最佳信用县”考核验收。信用建设的经济社会效应逐步得以显现,金融机构实力明显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得到有效改善,全县社会经济得以长足发展。
建始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金融机构及各部门共同努力,打造“信用建始”,促进经济与金融和谐健康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离上级部门的要求以及同兄弟县市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将立足于现有的创建基础,切实加大创建覆盖面,形成全民共创的良好氛围。继续完善各行业信用承诺制度,使信用观念、信用意识、信用道德深入人心。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大力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努力寻求项目支撑,促进银企合作。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第三篇:市领导在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XX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03年以来全市创建A级金融安全区的工作,动员部署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下面,我谈两方面意见,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一、金融“创安”工作成效显著
自2003年以来,全市金融“创安”的创建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积极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通过开展国家公职人员拖欠金融机构不良债务清退、历年金融胜诉案件的清理执行工作;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帮助协调解决金融个案,狠抓市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加快农村合作基金会归并后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置和金融机构改革有关工作;加强诚信宣传,营造诚信氛围,深入开展信用乡(镇)、村的评定活动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到2005年末,全市7家经营性银行业金融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基本到位,金融体系稳健运行;XX市商业银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了增资扩股2亿元的工作目标,全市农村信用社清产核资、置换不良资产6.1亿元,增资扩股2.6亿元,争取央行专项票据6.98亿元。
--金融业务持续发展。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达到480.69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72.38%。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信贷总量达到308.38亿元,增长34.05%,年均增长11.35%,与全市GDp增长基本同步。
--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全面提高。三年间,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通过清收、剥离、置换、核销,已由2002年的76.27亿元下降到53.55亿元,净下降22.72亿元;不良资产占比已由36.55%下降到25.22%,净下降11.33个百分点。全市可正常周转的存量贷款2005年末达到157.93亿元,增加21.02亿元。金融机构资产利润率0.93%,比2002年提高0.49个百分点;利息回收率达到92.5%,比2002年提高16.7个百分点。2005年末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达到5.66%;XX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0.1%,法人金融机构偿债能力达到基本安全线。
--金融运行环境全面改善。三年来,全市无重大金融犯罪和严重逃废金融债务案件发生,逃悬金融债务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国家公职人员拖欠金融不良债务的清退工作成效显著,受到国家财政部、省政府和省监察厅的充分肯定;各级政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近5000万元用于解决金融“三乱”遗留的债务问题,使各种新的金融“三乱”苗头得到制止;各级政府以优质资产为农村信用社化解历史包袱3.5亿元,“两金”遗留问题处置进度明显加快;金融胜诉案件执行率(执结)和债权回收率近三年一直保持全省领先水平,2005年被中国银监会给予充分肯定。
--金融监管工作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金融风险预警、金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进一步健全,监管效能明显增强,监管责任制落实到位,金融机构违规查处率明显提高。
全市创建A级金融安全区的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2005年通过对三大类29个评价指标进行数据采集、审核、汇总和初步测算,并经复核,综合测评结果为82.5分,比2004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基本达到了A级金融安全区的综合评分标准。如期实现了黄小祥副省长寄语“XX应争取在三年时间内建成A级金融安全区”的殷切希望。
近几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A级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市金融业在稳健发展的同时,较好地支持和促进了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经济金融协调健康运行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回顾三年“创安”工作情况,我们仍然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金融法制环境不容乐观。2005年末,全市破产改制企业还有金融债务本息10.6亿元未落实;金融胜诉案件执结率虽然达到61.86%,但仍有268件、3.15亿元未能执行。二是公职人员拖欠不良贷款清退工作进展不够理想。全市清欠工作任务只完成66.19%,还有192人,631万元未能清收,同时还有新的拖欠现象发生。三是金融资产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2005年末不良资产占比仍达25.22%,占整个信贷资产的四分之一,不良信贷资产“双降”任务仍然艰巨。四是社会中介服务有待改善。贷款担保机构少,资本金不足,担保能力弱小。五是信贷结构调整缓慢,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使经济金融发展潜力受到制约。六是个别地方和部门对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进展不平衡。
二、齐心协力打造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生态环境是对金融“创安”工作的重大突破,着眼点由金融安全转向金融发展以及对经济的适应性上。经济决定金融。金融生态环境不好,必将影响金融发展,进而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因此,金融生态环境好坏就是竞争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化“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认识,增强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紧迫感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充分发挥金融体系功能,保持经济金融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打造优良金融生态环境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和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实现我市经济金融良性互动、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投融资环境,吸引信贷资金和外来投资,增强我市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去年10月,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全市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意见》,成立了“XX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运行机制,明确了工作职责。但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金融安全区建设的延伸和深化拓展,需要各方面广泛合作。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统一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共同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增强地方经济吸引金融资源的竞争力,提高经济金融运行效率。
(二)结合辖区经济金融实际,明确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方向
我市将通过建设金融生态环境,推进金融改革与发展,力争把XX建成西部最具投资与融资吸引力的最佳金融生态区域。主要努力方向:一是完成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形成全市较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社会诚信环境得到优化。二是深化企业改革,依法保护金融债权,金融法治环境进一步趋好,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和信贷结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四是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严格会计和审计标准,规范中介服务,提高外部监督效率。五是增强政府对经济金融的协调、服务能力,积极帮助解决涉及金融改革与稳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六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建立功能齐全、服务配套、效益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七是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中小金融机构资本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金融风险得到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案件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三)按照职责分工要求,全面落实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各项工作措施
一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诚信XX”。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市场化的企业主体。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切实规范企业改制、破产行为,依法维护金融债权。大力开展创评“三信”品牌,创建“诚信社会”活动。在社区开展好信用社区的评定活动,引导商业银行对社区的金融需求提供各项优质服务;在乡(镇)村继续开展信用户、信用村(镇)创建、评选活动,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对信用户、信用村镇的信贷需求给予优先满足。
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完善征信体系建设,探索企业资信评级新方式。在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探索建立个人、企业信用信息行业共享机制;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信贷风险分散机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加强监管,规范中介市场。市政府已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介服务市场秩序的意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着力解决中介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三是构建优良金融法制环境,维护正常金融秩序。加强金融案件审判工作,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提高审判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维护正常的社会信用秩序,在审理金融诉讼案件时应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做到快立、快审、快结,提高金融债权的执行回收率。各有关部门要建立长期协作机制,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机构、非法金融活动和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对辖内企业、公务员及其他借款人拖欠金融债务及其诉讼案件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按拖欠单位、拖欠时间、拖欠金额、是否履行法院判决等类型分类排队,通过媒体形式向社会公布,明确清收的重点、期限和顺序,实施集中突击清退。
四是建立银政信息交流平台,促进金融资源充分运用。各级政府要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有关部门和各金融机构参加的银政联系会议制度,向金融部门及时推荐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的优质企业和重点项目。分析判断辖区金融运行态势,促进银政关系和谐发展。
五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新闻单位要广泛深入地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打造“诚信XX”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认识。金融机构要结合增强金融服务功能,丰富并创新宣传形式,在舆论宣传中发挥好应有作用。市级有关金融生态建设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市金融生态办统一组织的活动。通过开展知识培训、举办形势报告会等一系列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氛围。
六是金融机构要加大有效信贷投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我市作为经济的优先开发地区,省政府寄予厚望,金融支持非常重要。特别是今年,省政府副省长黄小祥同志已三次到XX,对XX的中小企业和金融单位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并对金融单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三个一百”的要求。因此,各家金融机构要在继续加大对重装基地建设、重点项目建设、“三有一不”企业、“三农”有效信贷投入的同时,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按照“三个一百”的要求(即:培育一百户、扶持一百户、壮大一百户中小企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工作。
(四)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明确职责,重点突出,整体推进。市政府已将原“创建A级金融安全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更名为“XX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领导机构负责抓好此项工作,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并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实行绩效考核。各部门要积极转变观念,重视金融业的发展,依法维护金融债权,为其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公平、良好的市场环境。
同志们,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仿生概念,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包括:地方经济发展、诚信建设、社会中介服务、司法环境、政策支持、资金融通、金融稳定等各项具体指标。希望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金融机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围绕我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全面履行各项职责,为促进我市经济金融健康协调发展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在创建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推荐)
在创建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创建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动员大会。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回顾近年来我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安排部署省级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创建工作,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信用意识,规范金融行为,降低金融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力争用2—3年的时间创建成为省级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为建设“XX”提供资金要素保障。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非常高兴邀请到市政府金融办、市人民银行领导现场指导。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市政府金融办、市人民银行长期关心、支持XX经济社会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县政府对2011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奖励。人民银行县支行对创建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进行工作安排,县人民法院、县监察局以及金融机构代表、乡镇代表以及企业代表做了工作发言,我完全赞同。市人民银行XX行长、市政府金融办XX主任做了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并加以贯彻落实。下面,就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金融兴则经济强。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会给当地经济带来巨大的商机和融资便利,对加快XX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紧迫而重要的现实意义。各乡镇、各部门、各金融机构、各企业负责人要从全县发展大局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我县经济综合竞争实力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竞争力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程度和信贷资金的流向流量。如果一个地区具有透明的政策法律环境、社会信用状况良好、银企关系融洽,这个地区就能获得金融机构的青睐,货币与资本就能够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市场经济就会逐渐活跃发达,地方经济就可以较快增长。实践证明,我县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金融生态环境最好的时期。反之,金融生态环境较差,也是经济发展困难重重、进展缓慢的时候。XX在一度被列为金融高风险区的时候,银企关系紧张,经济发展所受的影响很大。实践证明,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有力支持;金融的发展,也离不开地方经济的发展。只有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才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形成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实现经济金融共同发展,提升全市经济竞争实力。
(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化解金融风险,构建富裕XX的必然要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经营行为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金融部门出了风险,就有可能由经济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社会政治稳定。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我们各方面条件薄弱,经不起金融风险乃至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我们宁可把潜在的风险看得重一些,把道理讲深讲透一些,把工作布置得更细更实一些,也绝不能掉以轻心、漫不经心,出现工作不落实或落实不好的情况。必须高度重视,必须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有效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三)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的必然要求。目前,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产业转移、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和成渝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全力打造“一城、两园、三基地”,把XX建成四川丘陵经济强县。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充分集聚财政、金融、产业、社会各方面资源予以支持。当前,我县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积极发挥金融的支持和助推作用。而目前我市金融机构存贷比不到40%,尚有近60亿元富余资金急需寻找出路。一方面,是我县经济总量发育程度低、支柱产业少,项目投资规模小,银行难以介入。有的还在做项目前期准备,没到用钱的时候;有些项目还只是个概念,没有实际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遵循“市场化原则”,要求风险可控。要金融机构义无返顾地执行好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就必须积极为其创造条件。既要有好的项目,又要有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否则,信贷资金就可能“放飞”。其不良后果和影响,将是我们难以估量的。因此,我们只有而且必须建设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成本和风险,才能促进经济金融互利双赢,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突出重点,完善措施,全力推进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建设
近年来,我县金融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认真落实货币信贷政策,促进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金融主要指标再创新高。2012年5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5.8亿元,同比增长18.5%;各项贷款余额57.5亿元,同比增长16.7 %。比年初新增5.3亿元,同比多增0.6亿元。不良贷款余额4.2亿元,较2010年末减少1.3亿元,信贷资产质量得到改善。二是金融支持经济建设力度加大。积极推动银企项目对接,创新金融信贷产品,拓宽信贷投放渠道,对全县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给予信贷支持;改善金融服务,大力推进业务创新、营销创新和服务创新,七家金融机构入驻晨光园区企业服务中心。三是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我县在原八家金融机构的基础上,又先后设立自贡市农商村镇银行和XX远达小额贷款公司,并创新林权、房屋产权、存货质押等担保方式,加大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新村和中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县金融环境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信用状况不容乐观,不良贷款占比较高,信用中介市场发育缓慢,企业财务管理不够规范。
2012年是县委县府新班子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一年,要加快经济发展,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各单位、各金融部门都要从我县大局出发,立足本职,紧密合作,努力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创造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奠定基础。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创建要突出重点,抓好两个关键指标:一是大力下降不良贷款率;二是努力提高金融诉讼结案率和执行到位率。为此,要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抓诚信体系建设。良好的信用体系是立县之本。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把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努力营造一个让金融机构热心投放、安心投放、放心投放的良好环境。
一是加大公职人员贷款清收力度。加大党政干部和公职人员拖欠金融机构贷款的清收力度。对长期拖欠金融机构贷款不还的党政干部和公职人员限定期限,予以归还。对恶意逃避银行债务的企业、个人,要进行媒体曝光,对其进行制裁,不得享受政府相关优惠政策。2012----2013年公职人员拖欠贷款余额要下降20%以上。二是打造诚信政府。加强债务管理,创新政府融资管理模式,推行政府与金融机构借、用、还一体化的融资运行机制,摸清政府贷款情况,明确权属关系,制定清偿化解计划,实行偿债目标责任制。三是评选信用企业。县经信局、工商、人行等部门配合,抓紧制定诚信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加快推进重点企业诚信建设。四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各有关单位要积极配合人行推进企业和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建设,扩大信息报告应用领域,提升企业和个人珍惜、爱护信用记录的良好意识。石道乡、安溪镇等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试点乡镇要高度重视,扎实工作,深化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创建评选活动,切实做好农户及农村经济主体信用信息采集、信用评价、信用对接和信用增级等试点工作。
(二)抓金融法制建设。加强金融生态建设,金融法制环境建设是基础。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法律的震慑和屏障作用,进一步加大金融案件查办力度,为金融生态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一是加大金融诉讼案件的执法力度。依法快立、快审、快执一批银行胜诉案件,大力打击恶意逃废债务力度,清理现有银行起诉案件,切实提高结案率和执行到位率。今明两年银行案件结案率和执行到位率均分别达90%、95%以上。二是建立金融机构内部逃废债黑名单同业共享信息和逃废债同业联合制裁机制。对逃废债务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实行信息共享,切实保障金融机构的合法债权。三要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工商、税务、国土、房产等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积极配合金融部门工作,利用工商登记、年检、产权登记、变更、过户、评估等手段大力支持金融企业维护合法债权,适当减少办理环节和程序,合理减免有关规费。四是严格规范中介管理。金融办、财政、审计、司法、工商等部门应依法对中介评估机构进行有序规范,对有不良行为的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定期向金融机构通报和预警提示。坚决杜绝利用各种手段骗取金融资金等非法金融活动的现象发生,切实整顿规范金融市场秩序。
(三)抓长效机制建设。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建立银政沟通协作机制。完善金融联席季度会议制度,及时研究最新金融信贷政策,通报全县经济运行、重要决策、重点项目、招商引资等情况。此外,每年年初召开一次金融工作会,年终召开一次银政企茶话会。二是建立企业(项目)融资对接机制。各产业部门要定期收集、整理融资项目资料,加强银行金融机构与企业、项目业主的沟通,切实抓好银政企项目的有效对接、深度对接。县金融办、县人行定期组织融资对接活动,建立签约企业(项目)跟踪落实机制,引导银行积极主动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三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纳入工作目标,制定具体办法,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工作落实。
(四)抓金融作用发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推动经济金融共同发展。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自觉成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力量。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各金融机构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和实现自身发展的实际成效,积极争取上级行社更多的授权、更大的支持。农村信用联社、农发行等金融机构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用活用好相关政策,积极消化历史包袱,盘活存量不良贷款。2012----2013年全县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要力争下降7800万元以上。二是切实加大信贷投入。要牢牢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主基调,围绕两化互动、投资拉动等工作重点,加大重点项目推介跑办力度,尽最大可能加快信贷审批和资金投放。确保全年新增贷款8亿元,争取增加12亿元。三是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各有关部门要努力改善金融发展条件,积极支持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做大做强。各银行金融机构要改进服务,主动围绕全县重点项目、中小企业融资、三大园区建设等,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探索多渠道融资方式。今年以来,全县四个重点项目实行BT模式融资,实现了直接融资的新突破。四是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各金融机构要自觉遵守金融法规,强化风险管理,规范业务流程,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建设,不断提高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有效规避、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创建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取得实效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银政共赢、银企双赢,保证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各乡镇、各部门和各金融单位一定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合力推进,务求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在建设金融生态环境工作中,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始终把握好政府调控市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原则,切实把政府的管理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要合理利用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切实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组织、协调、沟通、服务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金融发展环境。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也要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重要日程,充分发挥金融生态环境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人民银行要继续发挥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传导和“窗口指导”力度,继续搭建好地方政府、商业银行、企业三者之间的对接平台,在落实好金融宏观调控政策中推动经济、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实现经济、金融的互动发展。同时,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与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系统的联系,多学习、了解和掌握金融知识,切实转变行政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在加强协调与信息交流、提供服务,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多下功夫,努力做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宣传力度,深入宣传县委、县政府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决策部署、工作任务和主要措施,增强全社会支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社区的宣传文化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开展诚信教育,突出对企业、公民、公务员的诚信教育,弘扬诚信守信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形成“讲信誉、守信用、重合同”的共识,努力提高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为优化金融生态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各金融部门要广泛开展金融业务、金融法律法规知识、信用意识的普及宣传,强化风险教育,提升金融理念,增强全社会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认识,积极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
(三)积极主动服务。金融部门作为金融环境建设的主体,既是重要的参与者,也是直接受益者。为此,要在搞好自身业务经营的同时,积极主动担负起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职责,否则,金融支持经济便无从体现。人民银行要继续积极稳妥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能力,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强信贷制度建设和开发信贷产品,对能够直接给予信贷支持的要及时发放,对受贷款权限影响的,要积极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做好调查评估工作,争取上级的理解和资金支持;各涉农金融机构要着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做好农户小额贷款,重点支持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帮助农户把产业做大做强,真正实现金融业与地方经济同生共荣的双赢目标。
(四)严格监督考核。各乡镇、各部门要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效作为检验各级干部工作的重要标准来执行,全力提升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质量。要严格贯彻落实《创建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实施方案》和《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和政策,切实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力度。同时,县委、县政府还将继续把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考核乡镇、部门和领导干部以及金融单位行风评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金融生态环境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重奖,对不负责任的单位或个人严肃批评,尤其对扰乱和破坏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现象,要坚决依法严肃处理,确保我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实效。
同志们,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力量,我们既要看到这一任务的紧迫性,也要看到这一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希望全县各乡镇、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成效,力争2----3年创建为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为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五篇:在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来源:县委办公室 上传日期 2011-4-1
42011年3月7日
同志们:
这次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回顾2010年我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部署2011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信用意识,规范金融行为,降低金融风险,提高经营效益,进一步改善我县金融生态环境,为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刚才,对2010年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到表彰奖励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下面,就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正视问题,进一步增强加快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经济发展离不开企业,企业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一个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会给当地经济带来巨大的商机和融资便利。从全省乃至全国看,在国家统一政策指导和调控下,不同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之所以存在明显差异,除了自然禀赋因素外,与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与改善投资环境、与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同等重要。近年来,我县金融部门积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控”的原则,认真落实货币信贷政策,促进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信贷总量持续增长,金融支撑能力进一步加强。2010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55亿元,同比增长9.9%;全年累计发放贷款15.2亿元,同比增长5%。存贷款年增长率和净增长额呈现出总量扩大、结构优化、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创历史最好水平。二是金融机构不断壮大,担保方式更加灵活。我县在原七家金融机构的基础上,又成功组建润生村镇银行,并创新土地经营权、林权、房屋产权、大型农机具抵押等担保方式,加大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田水利建设、大型农机具和中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目前,润生村镇银行已发放贷款5500万元,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资金短缺和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三是金融产品不断推新,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金融部门大力推进业务创新、营销创新和服务创新,为社会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2010年,全县银行业实现利润2486万元,同比增长43.5%;银行业资产余额36.6亿元,同比增长27.6%。协助全县新组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22个,获得财政支持资金1.3亿元;成功召开银企联谊会,达成贷款意向2400万元。四是运行安全稳定,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人民银行、银监办与各金融机构一道,紧紧抓住金融安全这根弦,深入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市场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实现了信贷资金合理投放。总之,县委、县政府对金融工作是满意的。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金融机构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县金融环境建设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社会信用状况不容乐观。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一些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还比较淡薄,经济活动中的债务拖欠甚至恶意逃债等现象还时有发生。到目前为止,我县还有不良贷款1.1亿元,同比增长14.2%;涉及贷款业户9605户,同比增长2.7%。二是信用中介市场发育缓慢。目前,我县仅有一家个人组建的担保公司,规模较小,无法担起银企之间桥梁纽带的重大责任,难以适应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三是企业财务管理不够规范。从我县实际看,一些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备,日常审计也不到位,账务信息不真实,很难达到金融部门的信贷条件,难以得到金融部门的贷款支持。四是个别金融部门的内部管理有待加强。当前,个别金融部门内部管理不够规范,各项
制度不够健全。同时,要害岗位、要害人员的管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总之,尽管我县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已经走出了扎实的一步,但是同先进地区相比,无论是在思想上、认识上还是在政策措施上还有很大差距。我们既要看到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利形势,又要看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各乡镇、各部门要从全县发展大局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增强加快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突出重点,完善措施,全力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健康发展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一年,要加快经济发展,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各单位、各金融部门都要从我县大局出发,立足本职,紧密合作,努力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创造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奠定基础。
(一)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突出投放重点。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扩大信贷投放。各金融部门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已任,以加快自身发展为动力,在扩大信贷投放上狠下功夫。一要扩大投放总量。当前,克山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制约就是资金短缺、投入不足。全县各金融部门要充分利用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从自身实际出发,本着服务地方、促进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克山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资金的杠杆作用,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放宽借贷政策,降低信贷门槛,提高授信标准,扩大投放额度,最大限度地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二要突出投放重点。各金融部门要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围绕县委、县政府实施“四抓”战略、打造“八大产业”等中心工作,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等优质项目的信贷投放,重点支持企业项目、民生工程、畜牧养殖等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通过加大资金投放,使新上项目尽早投产,扩产企业提能增效,民生项目早日受益,种养殖业做大做强。三要拓宽投资渠道。在扩大金融信贷投放的同时,我们还要吸收借鉴山东、浙江等沿海地区吸引民间投资的好的做法,出台一些优惠政策,研究一些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切实把民间投资尽快调动起来,为加快融资创造新的途径。四要提供优质服务。金融企业要充分认识到,金融企业的“鱼”再大,也离不开地方的“水”来养,金融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就是鱼和水的关系,谁离开谁都难以生存。因此,金融部门必须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效能,切实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好务。尤其在为企业服务上,要经常性的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和了解贷款企业的运行情况,帮助企业建好企业经济档案,为企业的经营出谋划策、规避风险。
(二)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共享机制。良好的信用体系是立县之本。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把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努力营造一个让金融机构热心投放、安心投放、放心投放的良好环境。一要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要加快对工商、国(地)税、公安、银行等部门的信用信息资源联网步伐,推进企业和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建设,实现信用信息社会共享,为银行贷款提供全面真实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二要完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要构建社会信用的惩诫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宣传、舆论监督等多种手段,使具有良好信誉的企业和个人充分享有守信的益处和便利,使有不良记录的企业和个人付出失信的代价。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和信用社区建设,并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不断强化诚信的正向激励机制。三要加大公职人员贷款清收力度。加大党政干部和公职人员拖欠金融机构贷款的清收力度。对长期拖欠金融机构贷款不还的党政干部和公职人员下达《停薪、停职催款通知书》,限定期限,予以归还。今后,纪检部门对拒不履行还款义务的公职人员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逃避银行债务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要视情况终止或取消相应资格,对恶意逃避银行债务的企业、个人,要进行网络或媒体曝光,让其寸步难行。
(三)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创造和谐环境。充分发挥法律的震慑和屏障作用,进一步加大金融案件查办力度,打造和谐有序的金融环境。一要加大金融案件执法力度。公安、法院等部门要从大局出发,本着一切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加大金融案件查办力度,积极立案、审理和执行涉及金融债权的各类案件,切实提高各类金融案件的结案率、结案案件执行率,切实维护金融债权,依法保证债权人和有关当事人的利益,使金融单位维权胜诉率、经济案件执行率有一个大幅度提升,企业和个人逃避银行债务的现象明显减少,全县金融法制环境得到全面巩固和加强。二要加强金融市场监察。
工商、税务、国土、房产等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积极配合金融部门工作,利用工商登记、年检、销售增值税发票、产权登记、变更、过户手续等手段大力支持金融企业维护合法债权,特别对企业和个人的失信行为要加大监察力度,坚决杜绝利用各种手段骗取金融资金等非法金融活动的现象发生,切实整顿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三要健全信贷风险分散机制。金融部门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不断完善金融信贷风险机制,在积极探索建立担保贷款新机制的同时,继续推行原有的贷款担保风险保证金制度,继续完善互保、联保等多种担保措施。实践证明,这些好经验、好做法比较有效,可以有效规避金融信贷风险,维护金融债权。
(四)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工作效能。改善服务态度,规范行政行为,提升服务效能是实现既定目标的首要任务。各金融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机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一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要广泛宣传国家金融政策、信贷政策,帮助企业完善贷款条件。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根据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特点,量身定做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尤其是在林权、土地经营权、房屋产权等抵押贷款方面要创新突破,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开辟绿色金融通道。二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要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组建金融信贷中介担保机构,建立平等互助的合作伙伴关系,完善银企对接的长效机制,为银企双方加强联系、增进了解创造更多机会、提供更好条件,有效解决银行有钱找不到出口、企业缺钱找不到“庙门”、政府参与找不到结合点的矛盾问题,促进银企双方实现“双赢”。同时,要切实发挥村镇银行服务基层和服务“三农”的作用,形成多元化融资格局,最大限度满足重大项目、重大企业和重大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三要健全金融工作机制。各金融机构要认真按照国家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要求,严格限制“两高”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行业的贷款,健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要建立情况通报和风险提示制度,进一步强化内部风险管理,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要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在扩大信贷支持的同时,将风险管理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实效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银企共赢、社农双赢,保证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各乡镇、各部门和各金融单位一定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合力推进,务求取得实效。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在建设金融生态环境工作中,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始终把握好政府调控市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原则,切实把政府的管理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要合理利用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切实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组织、协调、沟通、服务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金融发展环境。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也要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重要日程,充分发挥金融生态环境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人民银行要继续发挥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传导和“窗口指导”力度,继续搭建好地方政府、商业银行、企业三者之间的对接平台,在落实好金融宏观调控政策中推动经济、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实现经济、金融的互动发展。同时,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与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系统的联系,多学习、了解和掌握金融知识,切实转变行政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在加强协调与信息交流、提供服务,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多下功夫,努力做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二要加大宣传力度。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宣传力度,深入宣传县委、县政府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决策部署、工作任务和主要措施,增强全社会支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社区的宣传文化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开展诚信教育,突出对企业、公民、公务员的诚信教育,弘扬诚信守信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形成“讲信誉、守信用、重合同”的共识,努力提高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为优化金融生态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各金融部门要广泛开展金融业务、金融法律法规知识、信用意识的普及宣传,强化风险教育,提升金融理念,增强全社会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认识,积极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
三要积极主动服务。金融部门作为金融环境建设的主体,既是重要的参与者,也是直接受益者。为此,要在搞好自身业务经营的同时,积极主动担负起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职责,否则,金融支持经济便无从体现。人民银行要继续积极稳妥地发放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扩大信贷投放能力,各国有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强信贷制度建设和开发信贷产品,对能够直接给予信贷支持的要及时发放,对受贷款权限影响的,要积极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做好调查评估工作,争取上级的理解和资金支持;要着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做好农户小额贷款,重点支持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帮助农户把产业做大做强,真正实现金融业与地方经济同生共荣的双赢目标。
四要严格监督考核。各乡镇、各部门要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效作为检验各级干部工作的重要标准来执行,全力提升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质量。要严格贯彻落实《克山县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意见》和《关于对支持地方发展贡献突出的金融单位奖励政策》等文件和政策,切实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力度。同时,县委、县政府还将继续把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考核乡镇、部门和领导干部以及金融单位行风评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金融生态环境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重奖,对不负责任的单位或个人严肃批评,尤其对扰乱和破坏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现象,要坚决依法严肃处理,确保我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实效。
同志们,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力量,我们既要看到这一任务的紧迫性,也要看到这一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希望全县各乡镇、各部门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把金融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成效,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