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汶川地震三周年纪念所得到的启示心得
城乡面貌大变样、基础设施大提升、各项产业大发展、社会建设大跨越,今天的灾区生机盎然。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无不为眼前的巨大进步所震撼。
“看得见”的变化令人欣喜,“看不见”的变化更振奋人心。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开放了,干群的思想觉悟更高了,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多彩,社会文明更加和谐进步,灾后重建的历程,铭刻了物质重建的伟大奇迹,也唱响了精神世界崛起的豪迈凯歌。
三年来,灾区物质世界的每一处变化背后,都伴随着心灵世界的顽强生长,激荡着“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的精神力量。对口援建夜以继日,建设进度一日千里,辉映着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团结互助精神;灾区人民奋力用自己双手开创幸福新生活,展现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顽强意志;各族群众相互帮扶,社会志愿者默默奉献,灾区人民为玉树强震、舟曲泥石流、日本地震等慷慨解囊,高扬起大爱无疆、催人奋进的文明旗帜……
这一幕幕壮丽的精神图景,充分说明灾后恢复重建既是物质基础重建的过程,也是精神文化重建的过程。无论是灾后重建规划明确提出“在重建生活家园的同时,注重精神家园建设”,还是大力加强心理救援和心理抚慰;无论是培育文明风尚,还是保护羌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灾后重建始终以物质重建打基础,向精神重建要动力,激发出重整山河、重塑心灵的强大力量,创造了浴火重生、跨越发展的人间奇迹。
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的精神崛起,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又一次凝聚和升华。三年来,“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抗震救灾精神在灾区土地上落地生根,在恢复重建中发扬光大。“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乐观向上、自立自强的精神,挺起恢复重建的脊梁。“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党员干部克己为民、无私奉献,构建起更加和谐的干群关系。科学规划、科学选址、科学施工,科学精神熔铸于重建中的每一项任务;告别“盆地意识”,向东部取经、向世界先进水平学习,重建带来更宽广的视野、更博大的胸襟……三年重建,优秀的文化传统在这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宝库中,增添更多鲜活内容。
今天,废墟上挺立的美好家园,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民族团结进步学习教育最鲜活的教材,是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深刻理解和大力弘扬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和信心,更加珍惜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加振奋精神,乘势而上,为“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第二篇:5.12汶川地震灾害启示
“5.12”汶川地震灾害启示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与样子地块交界的龙门山地区。本世纪以来,龙门山地区中小地震非常活跃,是西部地区中小地震发生率最高的地区之一,但大多数以4级以下的地震为主,6级以上的强地震比较少。5.12汶川地震发生之前,该地区共记载到4.7级以上地震27次;5级~6.5级地震5次。没有7级以上地震记载,其中,映秀-北川段也没有6级以上地震记载。
中国位于欧亚板块内部,中国的西部地区受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影响,而中国的东部地区受太平洋板块插入与推挤的影响,因而强地震活动频繁,地震灾害严重。
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巨大能量是在一个巨大破裂面上释放的。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破裂首先在汶川县映秀镇附近地下15km左右深处开始,并主要以3.1km的平均速度向北东方向扩展,经过100s左右的时间,破裂终止于山西省宁强县的龙神庙附近。破裂长度达330km,地震震级为8级。震源的破裂过程可明显的分为相互连贯的若干个破裂事件,各子事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停顿,每个子事件相当于一个7级多的事件。映秀镇到汉旺镇之间的子事件震级最大,约7.6级左右;而青川附近的子事件震级较小,约7.2级左右。总体震级机制为逆冲兼右旋走滑,南部以逆冲为主,北部以走滑为主。
“5.12”特大的证发生后,截止到6月20日,在地震破裂附近共发生2级以上余震约1.2万次,4级以上地震220个,折合能量约7.6639*1021焦耳,相当于一个6.8级地震。余震区面积17840km,余震带长度约330km,平均宽度52km。涉及13个县,余震分布长度与震源机制反演得到的破裂长度大致相当,表明余震主要发生在主震得破裂面上。根据地震精定位的结果,余震震源深度主要在20km以内。
综合震源机制反演,地表断裂调查和余震定位结果,“5.12”特大地震的震源体可以形象得表示为一个长330km,宽52km,深20km的巨大长方体。南段为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北端为陕西省宁强县龙神庙镇。其中南段为“粉碎性骨折”,且破裂出露地表,北端破裂隐于地表之下。
对于8级特大地震,作为破裂初始点的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不具有灾害,地震构造意义。
地震灾害取决于地震破坏左右的强烈程度和构造物的抗震能力。“5.12”汶川特大地震是该地区罕见的地震事件地震破坏作用十分强烈。
据目前的资料分析,本次地震死亡人数的90%以上,位于地震烈度IX度以上的狭长区域内。大致位于龙门山中央断裂和前山断裂附近的狭长条带内,以龙门山前山断裂附近为甚。而死亡人数最多的是龙门山前山断裂和中央断裂的一些乡镇,这些小镇位于极震区,地面运动强烈。小镇多位于河漫滩等不利场地,且房屋建筑多采用预制板结构,抗震性能不好。这种结构一旦垮塌,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同时,小镇人口密集,往往达到数千人到数万人。这些小镇主要包括:映秀,漩口,虹口,红白。小鱼洞,汉旺等。
震区的县城除了北川外,破坏程度一般相对较好。处理受灾严重的汶川,北川,绵竹,青川,茂县,安县,平武,都江堰,澎湖重灾县外,本次地震还波及数省,其中陇南和陕西地区遭受了较大的损失,陇南半高山区的农民破坏非常严重。同时,坍塌,滑坡和泥石流成灾也是这次地震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汶川地震所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分布区,涉及到3个省的84个县市,面积达84万km。次生地质灾害除了引起耕地,林地破坏外,还会直接伤人,摧毁建筑物,桥梁,通讯与电力塔,掩埋公里。据不完全统计,致人死亡超过30人的崩塌,滑坡就有17个,北川县约有5000人死于坍塌与滑坡。目前失踪人数仍有18000人,这些人很可能已经死亡,且死于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非常大,滑坡还造成了数量众多的堰塞湖,对河流下游造成巨大威胁,处理堰塞湖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5.12汶川特大地震在高烈度区造成巨大灾害的机理可以归纳为:地震引起超摄防水准的强烈地震地面振动,未加设防的巨大地震地表为错和未加设方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城市还存在相当数量的抗震性能较差的建筑物,小城镇房屋建设能力差且建筑物垮塌易造成人员伤亡,农村房屋抗震性能极差。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交通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主要震害包括:桥梁,涵洞破坏和路基破坏,由于严重的坍塌,滑坡,泥石流,地震烈度IX以上地区的各类公路遭到了摧毁,总里程达到数千公里,许多公路几乎全部被滑坡掩埋。交通系统的损失达到百亿元,由于交通系统破坏量大,面广,加上龙门地区山区交通本身连通性不好,震后大部分地区交通中断。震后应急救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交通的制约。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1万多座水库不同程度的震损,其中以岷江流域的水利工程遭受的破坏最大。紫坪铺水库和沙排水库是大型水库,均位于地震强度IX以上区域,但地震只造成坝体的轻微破坏,地震后没有发生垮坝。水利工程地震灾害包括:坝体震害,发电厂房震害,引水和泄水工程和其他附属设施震害。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1400万房间损毁,大约近9万人失踪和死亡,30多万人受伤,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悲痛,给国家造成巨大创伤。为提高国家防震减灾能力,提高国家地震安全水平,应该吸取这次地震血的教训。
防震减灾管理有待加强,抗震设防标准有待明确,防震减灾意识有待提高,防震减灾基础有待打牢。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如何珍爱生命,有效应对类似的自然灾害?善于紧急避险才能保障生命,危急时刻保持生命求援线通畅,公共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有待提高,个人也应当有一定的应急储备,保险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城市应该有相应的紧急避难所。
通过此次大地震,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的抗震技术并不比别人差多少,甚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各自先进的抗震防震技术都有应用。对于大多数建筑物而言,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去实施,就能达到一定的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目的。重要的是我们抗震防灾政策需要做些调整,需要制定出保护人民群众财产的措施,需要对学校类建筑物提高认识及抗震等级,需要鼓励一部分城市的一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做适当提高抗震标准的房子。哪怕是强制要求高价房提高这方面的标准,也会利于关键时刻减少受灾的人群。
题目:“5.12”汶川地震灾害启示 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2班 学号:2014040364 姓名:胡光棋
第三篇:汶川地震给我们的启示
汶川地震给我们的启示
廖永岩
广东海洋大学
电子信箱:rock6783@126.com
汶川地震,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发生的破坏性最大的地震。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政治、经济和科学,均步入正常轨道。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及中国的科学进步,均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和赞扬。这次汶川地震,中国的政府、军队和人民的表现,也的确可圈可点。但这次汶川地震,作为一种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作为一个中国改革开放后所迎来的最大的一次地震自然灾害,也暴露了一些我们今后在地震救灾中值得改进的地方。
首先,是地震监测的问题,地震后近半小时,地震局才报告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7.6级地震。7.6级与后来核准的8.0级相差太大,地震监测的准确度太差。这种失误,造成决策者和地震救援者错觉:这次地震震灾虽然严重(7.6级也算大震),但是,以这种震级数为前提的震灾,使决策者和救援者绝对想不到汶川地震地区的灾情会有实际那样严重(若真是
7.6级的地震,死亡人数,最多也仅会2-4万人而已)。这造成决策部门和救援部门在地震救援的第一时间里,重视度不够(就说直升机吧,一开始只派了5架,后才增至近100架),使很多人没有在72小时的黄金时间里得到有效救援。若地震监测部门一开始就能报出8级地震来,决策部门和救援部门肯定又是另一套更高级别的有针对性的应急方案了。若真是另一套更高级别的应急方案的话,能被救援的人数肯定比现在要多很多。
第二,这次5.12地震报为“汶川地震”也有问题。这次地震的震中不在汶川县城,而是在汶川县的映秀镇(离紫坪铺水库仅17公里,离都江堰很近,这就是为什么都江堰灾情如此严重的原因)。实际结果也是,汶川县城虽有损坏,但远没有映秀和北川等地严重。这次地震虽然也报出了具体的经纬度,但你说是汶川,别人很少会去查具体的某个经纬度的。这就造成地震发生后,大家拼命向汶川县城赶,但千辛万苦赶到后,发现这里又并不是重灾区,反而使更需要救助的映秀、北川、什邡等重灾区,在第一时间里得不到有效的救援。其实,映秀-北川线,根本就不和汶川-茂县线在一个地震断裂带。你看,你的监测报告给决策和救援部门造成了多大的误会呀!那浪费掉的,可是能救出多少生命的生命(不是黄金时间,这时间比黄金贵重多了,是多少黄金也买不来的)时间呀!其实,救援力量要去映秀和北川、青川、什邡,远没有去汶川县城那么艰难(映秀可直接走紫坪铺水库的水路,去北川、青川和什邡也比去汶川容易多了)。
第三,这次地震,是一个线形地震群,但地震监测部门并没有报出这个“线形”来,这使决策部门和救援部门误认为这次汶川地震,就像其它地震一样,也只是一个点状地震。大家都把仅有的救援力量向以汶川为中心的周围辐射地区投放。而到后来发现,全错了,地震不在汶川县城,重灾区远在以映秀-北川-青川一线的线状带上。这致使北川、什邡等重灾区,在两天之后才有救援力量到达。想象一下,若决策部门能得到准确的信息,在第一时间里能知道这次地震的主要灾情不在汶川县城,而在映秀-北川-青川一线的话,我们的救援力量早就
会在北川、什邡、青川等重灾区开始救援了,在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里,那将会使很多现已在阴间的人重回到阳间来。
第四,打战讲究的是知彼知已,只有知彼知已才可能百战百胜。地震救灾,其实就是打战。就算地震监测部门出现了以上问题,若我们的信息部门,在第一时间里动用卫星、遥感飞机等最先进的设备的话,也可以弥补地震监测部门的失职,也可以发现地震的重灾区不在汶川县城,而是在映秀-北川-青线一带。但等我们反应过来,再来动用遥感飞机等管用的设备的时候,宝贵的能换得无数生命的时间已过去了两三天。
第五,打战,通讯和信息太重要了。但由于地震造成了通讯线路的破坏,致使很多县城过了三天才和外面取得联系。这也致使决策部门和救援部门的救援效率大大降低。其实,每个县,至少有一部卫星电话,也还有备用的发报机。可能是平时对这些事情不太重视,没有备足电源或机械坏损,使这些虽然原始,但十分管用的通讯工具,失去了它本该发挥的作用。从而造成救灾的失误(可能我们太依赖脆弱的现代化通讯工具了)。
第六,除后期有大量的消防部队到达灾区外,大部分的救援力量,由部队组成。部队的机动性肯定不错,但部队毕竟不是专业的灾害救援人员,他们都没有经过正规的灾害救援训练(他们主要是进行作战训练)。若我们国家也像香港及其它一些西方国家一样,成立专业(相对未进行过专业培训)但业余(相对职业的)的抢险救援队(定期由职能部门进行专业训练,他们大多由有正常职业的业余人员组成),一旦遇到像地震灾害一样的大灾,他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赶往灾区进行专业的救援。
中国将来的地震应急救援方案,我个人认为,至少应考虑到以上因素,从而使地震对我国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降到最低。
第四篇:汶川地震救援工作心得
2013年地震救援心得体会范文
4月20日,对于国人来说无疑是沉重的一天,本该开开心心的周末时光,却成了很多家庭的生离死别之日。但是灾情发生后的几分钟之内就有我们的消防队员、武警官兵纷纷出动救援。解放军和武装部队迅速到达芦山县、宝兴县共18个乡镇展开救援,大量的官兵救援,达到灾区全覆盖式救援。他们不断扩大范围搜救被困群众。进行地毯式排查,不留死角。二是他们全力救治伤员。军队医疗队实施现地救护,安排直升机继续转运重伤员。他们协助转移安置群众。组织运送物资、清理废墟、搭建帐篷板房、开设救助点等工作。他们参加相关专业救援。组织空中侦察和遥感飞机勘察评估灾情和地质状况,工程抢险专业力量继续疏通道路、保障畅通。他们开展卫生防疫。他们中的卫生防疫力量参加灾区流行性疫情监测监控和防疫消杀灭工作。还记得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发生之后,也是短短十几分钟就有消防官兵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救援被困群众。他们坚持、不放弃整日整夜搜救废墟下的生命。他们不眠不休,拼命为群众疏通生命的通道。不得不让我们看到不管是“512”还是“420”,都是这群最可爱的人第一时间出现,解救群众。
他们高举为人民服务的旗帜,始终把人名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当人名有难之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展开救援。时刻不忘党的信念,勤勤恳恳为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记得我们小时候曾学过一篇课文,名叫——最可爱的人。是的他们就是我们的人名解放军,我们的战士。解放军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他们把为人民服务当做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任劳任怨只为看到人们那一抹抹灿烂的笑容。每次灾难发生之时,他们就是灾区最活跃的人群。他们不畏艰险,只为自己心中的信念——为人民服务。不得不说,我们的解放军真的是当之无愧最可爱的人。不难看到这些最可爱的人群的队伍正在扩大,这其中当然不乏很多80后、90后的身影,他们当之无愧成为我们新时代的新生力量。成为感动中国的中流砥柱。地震无情,人有情。我们的战士最可爱。他们向我们完美诠释了生命的真谛。
4月20日,对于国人来说无疑是沉重的一天,本该开开心心的周末时光,却成了很多家庭的生离死别之日。但是灾情发生后的几分钟之内就有我们的消防队员、武警官兵纷纷出动救援。解放军和武装部队迅速到达芦山县、宝兴县
共18个乡镇展开救援,大量的官兵救援,达到灾区全覆盖式救援。他们不断扩大范围搜救被困群众。进行地毯式排查,不留死角。二是他们全力救治伤员。军队医疗队实施现地救护,安排直升机继续转运重伤员。他们协助转移安置群众。组织运送物资、清理废墟、搭建帐篷板房、开设救助点等工作。他们参加相关专业救援。组织空中侦察和遥感飞机勘察评估灾情和地质状况,工程抢险专业力量继续疏通道路、保障畅通。他们开展卫生防疫。他们中的卫生防疫力量参加灾区流行性疫情监测监控和防疫消杀灭工作。还记得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发生之后,也是短短十几分钟就有消防官兵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救援被困群众。他们坚持、不放弃整日整夜搜救废墟下的生命。他们不眠不休,拼命为群众疏通生命的通道。不得不让我们看到不管是“512”还是“420”,都是这群最可爱的人第一时间出现,解救群众。
他们高举为人民服务的旗帜,始终把人名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当人名有难之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展开救援。时刻不忘党的信念,勤勤恳恳为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记得我们小时候曾学过一篇课文,名叫——最可爱的人。是的他们就是我们的人名解放军,我们的战士。解放军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他们把为人民服务当做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任劳任怨只为看到人们那一抹抹灿烂的笑容。每次灾难发生之时,他们就是灾区最活跃的人群。他们不畏艰险,只为自己心中的信念——为人民服务。不得不说,我们的解放军真的是当之无愧最可爱的人。不难看到这些最可爱的人群的队伍正在扩大,这其中当然不乏很多80后、90后的身影,他们当之无愧成为我们新时代的新生力量。成为感动中国的中流砥柱。地震无情,人有情。我们的战士最可爱。他们向我们完美诠释了生命的真谛。
汶川地震应急处置与救援阶段评估报告 前言
8万多个鲜活生命的代价,近万亿财富的瞬间灭失,应当换来我国政府和人民对于巨灾应对管理的意识的增强、知识的丰富、制度的完善和能力的提升。为了系统总结汶川地震应急处置的基本经验,完善中国巨灾应对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我们借鉴国际做法和惯例,针对我国实际,组织开展了《汶
川地震应急处置与救援阶段评估报告》的研究和撰写。我们力求以一种对历史的负责,对逝者的尊重,对规律的敬畏,对未来的期许的态度来对待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包括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活动,本评估报告以汶川地震应急处置与救援阶段为主要评估对象,评估时段从5月12日地震发生时起,至9月1 9日颁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止。鉴于这次汶川特大地震震中在四川汶川,极重灾区10个县(市)均在四川境内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上,本评估报告评估地域范围主要限于四川地震灾区。
“5-12”波川特大地震发生的区域,山川秀美,文化厚重。震波所及,天翻地覆。且范围之广,创伤之巨,难以想象;应对之复杂,救援之艰难,超乎寻常。消息传来,举国共赴,各方驰援。抗击巨灾于已降,救援生命于濒危。地震概况
(一)震区的基本情况
1.震区范围广,行政区域多
汶川特大地震震中在四川汶川映秀,但地震断裂带一直延伸到300公里以外的青川。随后发生的余震,也广泛分布于从汶川到青川的龙门山区。震区涉及3个省、12个地级行政区域。地震造成严重受灾县(市、区)共51个,其中极重灾区县(市、区)10个,全部在四川省;41个重灾县(市、区)有29个在四川省。四川省分布于震区的县(市、区)有39个。因此汶川特大地震震区范围较广,涉及的行政区域较多。2.自然条件复杂,自然资源丰富
第一,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地为主,地势高差大。区域为我国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西部主要为高原边缘、中部为中高山山地地貌、东部为山前平原和低山丘陵。山地分布最为广泛,地
震的核心区龙门山区就是典型的山地。位于西部的四姑娘山海拔为6250米,为区域内最高点;东南部岷江流出龙门山处海拔则仅为780米,相对高差约5000米,而两地直线距离约50公里,在如此小的区域内出现这样大的高差较为罕见。内于区域地势上升强烈,岩石总体较为松散,河流侵蚀明显,使区域地表沟谷纵横,地形坡度陡,多“v”形河谷。
第二,气候差异明昂、垂直气候显著。东部山地基带气候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西部山地为干热河谷气候。内于区域山地较多而且海拔高,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昂著,各地气候差别也特别大,气温、降水、光照分布极不均衡。区域降水分布季节不均,夏秋季节降雨较多,特别集中于5—10月降雨,易发生暴雨和洪涝灾害。
第三,河川纵横、水利工程密布。区域河流较多,主要有岷江、沱江、涪江和嘉陵江等,均为长江支流。区域建设了较多的水库、塘坝、水力发电站等水利工程,较为著名的有都江堰、紫坪铺、亭子口水利权纽工程、武都引水工程、宝珠寺水电站等。据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统计,在30个重灾县中,2007年底已建各类水库、塘坝等蓄水工程132563座,总供水能力为33.92亿市方米。第四,生物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富集。区域有高等植物达到5000多种。拥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和动物分别为10种和14种。汶川地震区是大熊猫主要牺息地和大熊猫野生种群的分布区,分布有全国大熊猫种群的70%。区域建设了较多的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10个,卧龙、九寨沟和黄龙寺被列入了世界人与生物
圈保护网。区域蕴藏了丰富的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该区域有九寨沟、黄龙寺、都江堰一青城山、大熊猫牺息地4处世界遗产,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处。还拥有2处国家5a景区、12个国家4a景区、9个国家地质公园、l5个国家森林公园、39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都江堰、阆中两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绵阳、什邡等9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因此该区域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3.人口总数多,农村人口比重大,是我国羌族唯一聚居区 2007年,区域户籍人口1757.0万,人口密度为177.8人/平方公里。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分别为1345.3万和411.7万,分别占总人口的76.6%和23.4%,因此,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区域居民主要为汉族,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羌族和藏族,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我国羌族人口约32万,主要就集中在这里。
四川震区城市11座,绵阳市是区域唯一的大城市。此外,区域还有28座县城。区域的工业城镇映秀和汉旺规模也较大,人口过万。区域还广泛散布着大量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和工矿点。
4.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四川震区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166.06亿元,占全省的20.62%。区域人均gdp为12328元,略低于全省12893元的平均水平。但内部发展差异明佩,区域中的都江堰市、彭州市、什邡、绵竹、广汉、德阳市旌阳区、绵阳市涪城区、江油市、广元市利州区、汶川县、理县、九寨沟县、石棉县、宝兴县等14个县级区域人均gdp篇三:汶川地震心得体会
汶川地震心得体会
汶川地震中我们看到那些受灾的孩子在哭喊,那些无家可归的人饥肠辘辘,那些伤残的、那些等待救援的人们无声的流泪。我们也看到了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到达救灾第一线,还看到无数人民子弟兵奋战在第一线,那些自发救灾的人们冲锋在第一线,有多少人伸出了救援之手,有多少人拿出了自己的血汗钱,又有多少人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我内心汹涌澎湃,作为一名党员,我也想去灾区奉献自己的力量,我也想去灾区用自己的双手帮助受灾的人们,但是我知道,在捐出了特殊党费,捐出了爱心之后,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工作才是为灾区出力,为国家做贡献,做一个不生锈的螺丝钉才是我的责任所在!
在汶川地震中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很多,比如那用身体护住四个孩子的教师,比如在不知亲人生死还奋力组织救援的人民公仆,还有那抱着儿子尸体坚守在弹药库的人民警察。但是在灾难中值得我们去吸取的教训也很多很多。那些一震就倒的豆腐渣工程,没有任何防范演习的学校、工厂,可以减少、减轻受灾的可能工作都没有做,我在想,在汶川地震中,我要吸取的是什么呢?现在,我应该做什么?
1986年10月13日,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同志在全市消防工作会议上脱稿讲过“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三句话,而这三句话也一直是我在心中执着信任和追求的话。
“隐患险于明火”这谁都知道,在汶川地震前,我们的城市就建在地震带上,我们的房屋有没有达到抗震指标?在工作中,电气运行的薄弱环节或潜在问题我们是否能够给予足够重视?对可能造成的危害是不是形成了正确认识?还是有些人存在侥幸心理,不明白在许多大的、灾难性的危机可能仅仅源于小小的疏漏!
“防范胜于救灾”是我们熟知的,在汶川地震前,有多少学校、工厂、企业单位真正做过抗震演习?事实证明,一旦发生事故,损失往往是惨重的。面对灾难,我们要的不是“救灾”,而是预防灾害的发生。我问自己,在工作中,我们有面对危机事件发生的警惕性吗?我有没有认真做到上级所要求的各种演习呢?我有没有防范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呢?
“责任重于泰山”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作为一个丈夫,我有家庭的责任,作为一位父亲,我有抚养孩子的责任,作为一名电力工作者,我也早已体会到工作就意味着责任,作为一名党员,我知道我们每一伸
手、每一投足、每一句话都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责任就在我的心里。
作为一所之长,我知道我的工作还存在需要提高的地方,我知道以后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努力、耐心、辛劳和负责的工作,我丝毫不觉得后悔和不值得。我相信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
有人说过,假如你非常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厌烦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狱。我想说:我一直在天堂里生活!
创设幼儿园法制环境心得体会
徐 维 芳
科学立法、以人为本;健全法制,倡导全社会学法依法,以法治国,将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法律提供各项保障,这是社会走向高度文明发展的象征。
对于幼儿园来说,学习《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做好对教师师德培训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
未成年人是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他们的成长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前途与未来,我国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心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与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于2007年6月1日起实施。这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支持与保障;它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等都负有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必须执行的法律条款。
然而,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律环境的创设是关键。在全社会营造学法、守法、依法办事那么一种良好的风尚,使每一个公民知悉学法守法、依法执法的重要性,让每一个公民感受到维护了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其实同时也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利,逐渐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执行也如此。
作为负有保教任务的幼儿园,如何创设良好的法律环境,有效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相关条例,使幼儿园的每个孩子健康成长,这是幼儿园一项重要的工作。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展开:
首先,开展法律讲座与座谈形式相结合,让教职员工近距离接触法律知识。譬如,邀请法律顾问或者律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结合社会上或身边的一些案例,进行法律责任的解释,让教职员工感受到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工作其实都涉及到相关的法律内容,如:保教人员的言行与法律责任的相关性,从而引导保教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同时,也提高他们对法律问题的重视程度,自觉注意自己的言行、形象,避免做出有损幼儿健康成长的言行、举止,进一步明确教师职业的职责与使命。在案例教育中还可以以安全事故为例,引导教师依
据法律分析责任,明确自己的教育行为、环境创设、组织过程是否存在漏洞,进行反思,提高教师的教育、组织等能力。在此基础上,能根据职工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咨询活动,可以通过座谈、调查问卷,了解教职员工的思想动态与需求,明确近期法律教育与辅导的重点,并举办相应的法律咨询活动,让教职工与律师近距离接触,通过咨询起到排忧解难的作用,解决大家对相关法律的疑难点,同时,让教师明确幼儿教育工作人员应依照《幼儿园管理条例》、《教师法》来确立自己的行为规范及教育教学方法,确保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是维护了幼儿的合法权益及人格尊严。
其次,幼儿园法制环境创设单凭学习法律知识还是不够全面的。教师在学法、知法的基础上还需要把法制工作做细,才能更好地指导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建设及安全职责落到实处。幼儿园普法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对保教人员的法律教育不是靠几次学习就能实现的,必须在每个学期都要有相应的联系工作实际进行学习与反思,同时,希望全社会都能营造学法、守法、执法的氛围,让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在大社会的背景下,得到鞭策,让教职员工体会到相关的法律是顺利开展幼儿园各项工作的依据与保障,提高学习、运用法律的积极性与学习能力,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能根据相关法律很好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能力,有效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确保幼儿在园身心和谐、健康地成长。
第五篇:汶川地震对宁夏民政工作的启示
汶川地震对宁夏民政工作的启示
作者:马廷礼(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厅长)︱来源:中国社会报︱时间:2008-07-01
5月 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 8.0级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难是一面镜子,此次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斗争,对我们的应急救助能力、协同配合能力、紧急转移安置能力、紧急支援能力、灾后恢复重建能力都是一次直接的检验,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启示。
启示一:必须尽快完善应急救援机制
从宁夏的实际情况看,影响最大的灾害,一是地震,二是干旱,而地震潜在灾害威胁更大。这次汶川地震后,山体移位,道路受阻,通信中断,汶川、茂县成为孤岛。这时强有力的组织指挥、各尽其责的协同配合、快捷有效的信息沟通,成为有效实施应急救助的重中之重。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山大沟深的地理特征和汶川相似,若发生类似情况,紧急救助必将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从我们的应急准备看,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突出表现为:没有一个现代装备的指挥中心,应急通信、指挥手段落后;灾情的采集和评估难以及时有效,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水平偏低;灾害应急救助预案不完善,应急准备不充分,掌握运用不熟练,基层专兼职的灾情报送人员不明确等。为此,必须尽快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和完善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宁夏灾害应急救助指挥系统,这是抗灾救灾工作的关键。结合实施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我们应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大自治区财政投入,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建设连接市、县(区)的灾害应急指挥中心,设置三维灾情监测系统;建设卫星灾害应急移动现场指挥系统以及救灾车辆、物资供应运输车辆卫星双向导航定位监控及联络系统,特别是应在县级以上政府装备卫星应急电话,以应对突发的自然灾害。二是建立责任明确、分工负责、相互沟通、协同配合的抗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灾害应急救助是一项囊括抢救生命、治疗伤员、紧急转移、生活保障、物资供应等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诸多部门各尽其责、协同配合、共同动作来完成。有了这个综合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切实做到责任落实、人员落实、物资落实、联系畅通,就能确保紧急救助和紧急援助时联系得上、调得动、协同好、速度快。三是建立信息共享和灾情会商制度。灾害发生后,信息对救助决策十分重要。各成员单位之间没有确定的联系模式和联系人,对灾害统计口径与内容不一致,不能在第一时间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就不能适应应急救助的需要。为此,应尽快完善自治区、市、县三级灾情上报系统,健全灾情快报、核报工作机制和灾害信息共享及发布平台,增添完善报送信息的通讯设备,使包括乡镇民政助理、村委会的各级,在突遇灾害后都能及时报送灾害信息。同时,应加强对灾害信息的会商、分析、处理和应用。
启示二:必须建立完善的物资储备系统
这次汶川地震受灾人口多,需紧急救助和紧急转移安置的人员多,所需各类救援物资数量特别大。要做到及时有效地救助,就必须在平时储备足够的各类物资。但从自治区的情况看,物资储备比较薄弱,保障严重不足。一是仓储设施差,全区物资储备库存在仓储面积小、辐射能力弱、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差、服务功能少等问题,自治区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筑面积仅 3000平方米,县级民政救灾物资储备不足的问题更为严重;二是储备物资少,品种单一,难以满足较大灾害应急救助需要;三是物资更新、轮换、损耗及财政补偿机制不健全;四是系统的应急物资市场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体系尚未建立。
为此,应采取以下改进措施:一是建立系统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系统,由单一采购向统筹救灾物资的生产、采购、仓储和调运转变;由单一储备救灾物资向储备救灾物资与应急生产能力相结合转变。二是从灾害应急搜救、紧急转移安置、物资调运和能够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出发,分部门分类别加强救灾物资储备。水利、交通、建设、卫生、通信、电力等部门筹集和储备抢险救援物资,民政、商务、粮食、供销等部门负责筹集和储备生活救助物资,及时组织调运灾民所需的各种生活用品。三是加大储备库建设力度。应在现有的自治区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的基础上再建一个 7000平方米的储备库;在灾情频发、交通不便的固原市扩建现有的物资储备库,使面积达到 3000平方米以上;在山区的原州、西吉、隆德、泾源、彭阳、海原、同心、盐池 8个县(区)和川区的平罗县及盐池的惠安堡镇建设 500平方米的救灾物资储备库,辐射周边县(区)乡(镇);同时,在发生大雪、地震、山体滑坡造成道路堵塞、通信中断、与外界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有效地实施自救。另外,根据年初冰雪灾害和这次地震灾害紧急救助的实践,要增加储备救灾物资的种类,如蜡烛、手电筒、收音机、防雨布、铁锹等,使全区储备救灾物资的种类增加到 20种以上,所储备的物资与自治区多种灾害救助需要相配套。四是及时更新灾民所需的生活物资,如方便面、饮用水等,不宜在物资储备库存放的,可与商家签订储备协议,由商家代为储备,一旦需要及时提供。五是对应急搜救所需设备应提前做好登记工作,如铲车、挖掘机、吊车等在这次地震搜救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设备。这就要求在制订紧急救灾预案时,县、乡两级要登记属地所有的救灾设备,做到有备无患。
启示三:必须立足防灾减灾,大力实施危窑、危房改造工程
在这次地震中所倒塌的房屋,很多都是年久失修、质量差、抗震能力弱的危房。自治区因地震破坏而造成的倒塌房屋和窑洞,大多也是质量不好的土坯房和已有裂缝的土窑洞。近几年,在自治区南部山区改造过的房屋,成了山区群众的“避难所”和“安全岛”。可以说,危窑、危房改造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全面实施危窑、危房改造刻不容缓。自治区目前仍有 16.5万户困难群众居住在危窑、危房中,占全区农业户数的 18%。
笔者认为,应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搬迁、塞上农民新居建设、地质灾害区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立足防灾减灾,提高设防标准,注重房屋质量,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尽快启动实施危窑、危房二期工程。从 2008年至 2012年底,再筹措建房补助资金 9.11亿元左右,实施危窑、危房改造 10.36万户,使占全区农业总户数 12%的 46万人口受益,从根本上解决自治区农村特别是南部山区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危窑、危房改造一、二期工程和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整体搬迁工程的实施,将使全区 18.5万多户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得以改造,86万左右的农村困难群众喜迁新居,惠及宁夏四分之一的农业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