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鄱阳湖生态文化节
鄱阳湖生态文化节
5月18日,记者从全省宣传部长会议上获悉,今年江西将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主题教育为载体,举办首届“生态中国 绿色家园”——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首届“中国山水情歌会”,开展环鄱阳湖自行车大型采访报道活动。举办首届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
围绕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江西将举办首届“生态中国、绿色家园”——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集中展示江西独特的生态环境与生态文化。据悉,为办好首届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江西将举办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大型歌舞、鄱阳湖国际生态摄影展、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论坛、“放歌鄱阳湖”全国诗歌大赛、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产品交易会六大主题活动,力争办成国内一流的生态文化节,进一步提升江西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开展环鄱阳湖自行车大型采访报道活动
为集中展现全省各地加快发展步伐、实现绿色崛起的新举措、新经验、新进展,江西将启动环鄱阳湖自行车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届时,省直新闻单位、省市新闻记者编辑将采取体验、采访与报道相结合的方式赴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等地进行采访,充分展示赣鄱大地的生态资源和文化魅力,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呐喊助威。
举办首届“中国山水情歌会”
为丰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江西将举办首届“中国山水情歌会”,进一步在全社会唱响绿色生态之歌。据了解,该活动将充分利用江西卫视这一宣传平台,立足江西,面向全国,辐射海外,举办内涵丰富、形式活泼、贴近群众的大众歌手比赛,歌唱祖国大好河山,歌唱爱情亲情人民情。努力将其打造成“中国红歌会”的姐妹篇,奏响绿色崛起之音,使之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电视文化品牌。
抓好1200个鄱阳湖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
在推进鄱阳湖生态文明建设中,江西还将抓好1200个鄱阳湖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村庄规划合理、村容绿化美化、生态环境和谐、文化生活丰富、村风文明健康的鄱阳湖生态文明示范村。
第二篇: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青年志愿者
共青团江西师范大学委员会文件 校团字〔2010〕47号
★
关于招募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青年志愿者的通知
各学院团委: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一步推进我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部署,充分展现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省委、省人民政府定于2010年11月19日至21日在江西南昌国际展览中心举办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为了保证文化节相关活动的顺利开展,受组委会委托,按校领导要求,校团委将面向全校学生招募150名青年志愿者。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生态中国,绿色江西
二、招募时间
2010年11月8日—2010年11月10日
三、志愿者条件
1、能深刻领会并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怕吃苦,不畏困难;
2、有良好的沟通及应变能力,普通话标准,形象气质佳;
3、具备较强的团队意识,能服从管理,服从安排。
四、招募岗位、人数及相应职责
附:
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简况
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定于2010年11月19日—21日在江西南昌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该文化节由省委、省政府主办,省委书记苏荣、省长吴新雄亲自担任组委会名誉主任,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刘上洋担任组委会主任,副省长孙刚担任组委会副主任。
(一)背景情况
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来,全省上下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全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作为我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文化产业,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成为又好又快发展的新亮点,成为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宏伟蓝图的重要推动力量。
举办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目的就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一步推进我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部署,充分展现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必将有力地推进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我省综合竞争的软实力。
为办好这届生态文化节,省领导组织各有关单位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多次进行调研,经过精心策划,并形成了总体方案。省委、省政府对举办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非常重视。苏荣书记、吴新雄省长分别作出重要批示,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常委会6月9日就生态文化节进行了专题审议,并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名义
三是客商名流云集。生态文化节将邀请中央领导、国家有关部委领导、驻华使领馆文化参赞、世界500强中的文化企业、国际知名文化企业、港澳台知名文化企业、我省及各城市与国外缔结的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全国文化企业30强以及国内部分大型文化企业的代表,兄弟省、市有关领导和文化界著名人士、省内重要文化企业的代表。
(四)展示面广、规模宏大。生态文化节主要场地设在南昌国际展览中心,总面积近4.5万平方米。
展览期间将举办八大系列活动:
1、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开幕式和大型歌舞演出。开幕式拟邀请中央领导、国家有关部委和省领导出席,同时举办大型歌舞晚会《赣风》,以歌舞节目的形式充分展现鄱阳湖美景、江西生态和风土人情;
2、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签约仪式。组织在我省特别是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投资的文化产业重大项目,文化节期间正式签约;
3、中国山水情歌会。作为中国红歌会的姊妹篇,在传承江西红色文化精神的同时,不断唱响我省绿色生态之歌,奏响我省绿色崛起之音;
4、“大美鄱湖”——鄱阳湖国际生态摄影展。通过摄影家的眼睛,用“一湖清水、鸟的天堂、湿地之美、森林之歌、民俗风情”五大主题捕捉并定格鄱阳湖烟波浩渺、珍禽流连、群山叠翠、红日方升中独特的生态文明之美和生态文化风情,并选取展出其中一万幅优秀作品,向世界展示江西生态文化建设新成就;
校军乐团、武术表演团也将举行精彩表演,营造出喜庆、热烈的氛围。
到目前有400多家国内外文化企业申请参加文化产品博览会。其中,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阿根廷、比利时、日本、韩国、柬埔寨、马达加斯加及港澳台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知名文化企业和一批国内知名文化企业。这些参展单位中,有的是世界500强中的文化企业,有的是全国文化企业企业30强中的单位。经协商和筛选,组委会初步确定300家代表性强、知名度高的企业正式参展,而且所有参展单位全部是特装展示。
第三篇:鄱阳湖生态文明
鄱阳湖生态文明发展
摘.要:鄱阳湖作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早已引起国际上的关注鄱阳湖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本文通过对鄱阳湖区植被、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水情水势及泥沙等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指出了鄱阳湖区湿地植被退化较严重、水土流失不断加剧、土地沙化El趋严重、洪涝灾害益频繁、血吸虫病猖獗、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等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战略和全局角度出发,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环境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开发、注重保护的若干对策与措施,为鄱阳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
鄱阳湖是那么的美丽,是那么的清澈,那就想我们的另一个世界一样啊。如果我们是鱼儿那是多么的幸福。如果我们是鸟儿那是多么自在呢。鄱阳湖位于长江以南,江西省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9.~116o46.、北纬2824.~2946.,是与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河流(以下简称“五河”)尾阊相接的类似盆状天然凹地,受江(长江)、河(五河)水位制约水量吞吐平衡而形成的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的湖泊,洪、枯水位面积相差l0多倍,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淡水湖泊,1998年7月31日的最高水位22.59.m(吴淞高程)的湖面面积为4.070.km2.’2.J鄱阳湖及湖区属亚热带潮湿的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在1.400.1.900.mlTl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7℃.,最低气温在1月份,平均为4.7℃,每年无霜期约为280.d.J鄱阳湖是我国公布的首批国家重点湿地保护地之一,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在维护生物多样性、长江中下游洪水调蓄控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引作为通江湖泊的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连接处东、西承上启下的战略位置和贯通本区京九铁路大动脉,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江海一体的“T”形战略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区位优势由于鄱阳湖流域占江西省面积的94.1%L6J,鄱阳湖流域的发展对于江西乃至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加,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恶化趋势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湖区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和公众共同关注的话题
2010年1月28日上午十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国新办新闻发布厅举行了鄱阳湖生态经
济区规划新闻发布会,邀请了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新雄介绍江西近年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等方面的情况,并答记者问。该新闻发布会引起各界的关注。在此次发布会上,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江西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确保鄱阳湖的一湖清水?而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回答说,为把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高度融合,保护好生态环境,江西近年来重点实施了四项工程:植树造林,实施“一大四小”;污水处理;在全省实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开展“五河一湖”源头环境治理保护工程。除此之外,吴新雄还介绍了江西将采取的三样措施:第一严格把好项目关坚决做到“三个不准”,凡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坚决不搞,凡是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高危项目坚决不搞,凡是黄赌毒的项目坚决不搞;第二坚持生态环境立法;第三加强对市县各级领导环保政策的考核。以上是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对于江西关于鄱阳湖的生态建设提出的几项具体的方法。
我对于他所说的这些方法都是相当赞同的。俗话说得好:“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列出的具体做法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纵观当今世界,不少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后反过来保护环境,并且通过保护环境来发展绿色经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再看看发展中国家,很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导致环境越来越差,最终拖垮了经济的发展,如此恶性循环,致使世界国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些实例都说明发展经济的前提是保护环境。如今很多国家都渐渐地意识到了这个道理,许多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国际会议及条例也不断召开与制定。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近年来,中国逐渐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一些保护环境的政治决策不断提出并付诸实践,中国局部地区的环境与经济都得到了可观的恢复与发展。江西省紧跟历史的潮流,积极发展绿色经济、环保经济,以鄱阳湖为试点,逐步在全省推广绿色经济。
除此之外,江西省省长吴新雄还特别强调了要坚持生态环境立法,加强对市县各级领导环保政策的考核。根据依法治国的治国方针,提出具体的依法治省,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保护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同时,以人民与国家的利益为标准,切实维护人民与国家的利益。
当然,如果没有资金的支持,上面说的具体做法都得不到落实。路透社记者便提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投资的金额是多少钱?目前有哪些企业、公司到江西省投资你们的鄱阳湖经济区?”对此,省发改委主任姚木根作了解答。他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浩大的工程,非短期内可完成的,具体的投资数字由于市场的不断变化很难确定,但值得肯定的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时一个开放的过程,江西省不仅欢迎来自国内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也欢迎外国投资者来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不断地发展,尤其以
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更为显著,并且西部地区也通过边境贸易等开放方式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而中部地区却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此次,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出欢迎外国投资者的参与,积极、主动地邀请外国投资者,开展对外交流,正好为中部地区的各省份开了个好头,成为“中部崛起”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外国企业与公司不仅能够为鄱阳湖经济生态区建设提供资金,并且由于发达国家落实保护环境的时间比较长,它们还能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丰富的经验,为工程节省不少的时间与材料。该新闻发布会拉开了江西省发展生态经济的帷幕。我生活在江西省宜春地区的高安市内,正好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范围之内。我期待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鄱阳湖地区人民,为江西省的人民带来福音,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江西与及其他地方的人民能够生活在一个环境优美的环境里,过着富足、充实、幸福的生活。
第四篇:浅谈鄱阳湖生态文明
浅谈鄱阳湖生态文明
(南昌理工思政部 方霞)
摘要:作为一种发展理念,鄱阳湖生态文明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和粗暴的掠夺,而是处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思路,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新要求。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式、生态道德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一直广受关注,这是中部地区崛起的新探索,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新试点,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先行区,更是人类文明成果特别是生态文明成果的一大新成就。
江西最大的优势是生态,而地处长江中下游,江西北部的鄱阳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中水质量最好的湖泊,被誉为长江中下游的“天然调节器”1.,鄱阳湖还是我国重要的湿地、世界重要的候鸟保护区。[]
鄱阳湖区亦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东部在快速发展,西部在大开发,而地处中部的江西如何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新路子。是“先发展后治理”还是“边发展边治理”,生活在蓝天碧水下的人们感激大自然给予的馈赠,朴素的生态观念,扎根于人民内心的优良传统道德品质,与不断学习贯彻落实的科学发展观念,促使江西人果决地选择了“生态立省”与“经济发展”有机统一的新路子。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过程中,无处不体现了鄱阳湖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一、鄱阳湖生态文明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理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五个统筹”,特别指出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的需要,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基于我省的省情和温总理视察我省有“保护好鄱阳湖这一湖清水”的嘱托,2008年3月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首次向世界表明了江西关于“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伟大构想。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发文审批通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从此刻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建立,她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
一方面,科学编制规划,加强政策引导。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特征和经济地域的内在联系,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和高效集约发展区。不同区域的区域功能各不相同,使人口适度增长与资源永续利用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不断强化政策引导。江西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实施“山江湖工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等发展理念,2008年
又提出“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伟大构想,在政策引导方面做了积极的部署。
另一方面,坚持生态优先,依靠科技进步。为了永葆“一湖清水”,发挥鄱阳湖在保障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例如,建立鄱阳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鄱阳湖珍稀候鸟保护工程等,切实维护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同时,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努力构建以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
总之,鄱阳湖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始终把自然环境的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拒绝对大自然粗暴的掠夺,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理念。这一理念指导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从初期的构想,到当前的建立,也将指引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走向未来的明天。
二、鄱阳湖生态文明展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思路
胡锦涛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经济发展方式就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相结合的方式。经济发展一般分为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与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来实现经济发展的方式,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集约型则与粗放型相对立,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及通过生产要素科学合理的配置和提高生产效率来实现经济发展的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关系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2.[]
早在1995年中央就提出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战略转变,但随着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们从粗放式发展所付出巨大的代价中才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意义。而鄱阳湖生态文明在这里再次召唤创造文明财富的人们,转变发展方式,认真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首先,我们应摈弃传统的发展观,树立生态的发展观。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盲目的认为数量越多越好,在一定程度上经济有所增长,结果造成了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非常严重,许多地区资源濒临耗竭。这种错误的发展观念必须加以摈弃,只有确立生态的发展观,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停止物理性增长,推进质量性改进,实现发展方式的大转变,才是科学、生态的发展观。
其次,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力推广和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加快高新技的运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按照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要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生态经济,构建以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特别是在创建新型工业体系当中,突出特色、严格准入、优化布局,以工业园为平台,以骨干企业为依托,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节能减排降耗,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项目集聚、产业集群,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体现。
三、鄱阳湖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新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本质上是指人的需要得到全面满足,人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得到全面占有。实现这一全面发展必须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提高,而衡量人的素质除了知识、能力、业绩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道德。鄱阳湖生态文明所蕴含的生态道德不仅拓展了传统社会学意义上的道德内容,更是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关怀,自觉承担对自然环境的道德责任。生态道德的蓬勃发展,预示着现代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道德品质,也是衡量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道德要求。
鄱阳湖生态文明所蕴含的生态道德启迪着人们要不断加强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特别是加强大学生群体生态道德观念。作为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的构建与生态品质的培养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系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人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鄱阳湖生态文明作为新世纪发展的重要理念,指导着寻求发展、尝试变革,励志图新的中部地区,其文明内涵也将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与完善。作为后发地区的江西必须传承这一文明,将自身的生态优势变为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使这片红土地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环境更优美,从而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生态江西 绿色崛起——鄱阳湖生态文明行》.2010《江西教育》增刊[J].3
[2]《科学发展观大学生读本》[M].江西高校出版社.2008修订版.189-190
第五篇:鄱阳湖生态文明
鄱阳湖生态文明发展
摘.要:鄱阳湖作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早已引起国际上的关注鄱阳湖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本文通过对鄱阳湖区植被、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水情水势及泥沙等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指出了鄱阳湖区湿地植被退化较严重、水土流失不断加剧、土地沙化El趋严重、洪涝灾害益频繁、血吸虫病猖獗、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等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战略和全局角度出发,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环境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开发、注重保护的若干对策与措施,为鄱阳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
鄱阳湖是那么的美丽,是那么的清澈,那就想我们的另一个世界一样啊。如果我们是鱼儿那是多么的幸福。如果我们是鸟儿那是多么自在呢。
鄱阳湖位于长江以南,江西省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9.~116o46.、北纬2824.~2946.,是与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河流(以下简称“五河”)尾阊相接的类似盆状天然凹地,受江(长江)、河(五河)水位制约水量吞吐平衡而形成的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的湖泊,洪、枯水位面积相差l0多倍,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淡水湖泊,1998年7月31日的最高水位22.59.m(吴淞高程)的湖面面积为4.070.km2.’2.J鄱阳湖及湖区属亚热带潮湿的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在1.400.1.900.mlTl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7℃.,最低气温在1月份,平均为4.7℃,每年无霜期约为280.d.J鄱阳湖是我国公布的首批国家重点湿地保护地之一,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在维护生物多样性、长江中下游洪水调蓄控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引作为通江湖泊的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连接处东、西承上启下的战略位置和贯通本区京九铁路大动脉,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江海一体的“T”形战略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区位优势由于鄱阳湖流域占江西省面积的94.1%L6J,鄱阳湖流域的发展对于江西乃至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加,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恶化趋势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湖区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和公众共同关注的话题
2010年1月28日上午十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国新办新闻发布厅举行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新闻发布会,邀请了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新雄介绍江西近年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等方面的情况,并答记者问。该新闻发布会引起各界的关注。在此次发布会上,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江西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确保鄱阳湖的一湖清水?而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回答说,为把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高度融合,保护好生态环境,江西近年来重点实施了四项工程:植树造林,实施“一大四小”;污水处理;在全省实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开展“五河一湖”源头环境治理保护工程。除此之外,吴新雄还介绍了江西将采取的三样措施:第一严格把好项目关坚决做到“三个不准”,凡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坚决不搞,凡是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高危项目坚决不搞,凡是黄赌毒的项目坚决不搞;第二坚持生态环境立法;第三加强对市县各级领导环保政策的考核。以上是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对于江西关于鄱阳湖的生态建设提出的几项具体的方法。我对于他所说的这些方法都是相当赞同的。俗话说得好:“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列出的具体做法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纵观当今世界,不少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后反过来保护环境,并且通过保护环境来发展绿色经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再看看发展中国家,很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导致环境越来越差,最终拖垮了经济的发展,如此恶性循环,致使世界国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些实例都说明发展经济的前提是保护环境。如今很多国家都渐渐地意识到了这个道理,许多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国际会议及条例也不断召开与制定。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近年来,中国逐渐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一些保护环境的政治决策不断提出并付诸实践,中国局部地区的环境与经济都得到了可观的恢复与发展。江西省紧跟历史的潮流,积极发展绿色经济、环保经济,以鄱阳湖为试点,逐步在全省推广绿色经济。
除此之外,江西省省长吴新雄还特别强调了要坚持生态环境立法,加强对市县各级领导环保政策的考核。根据依法治国的治国方针,提出具体的依法治省,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保护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同时,以人民与国家的利益为标准,切实维护人民与国家的利益。当然,如果没有资金的支持,上面说的具体做法都得不到落实。路透社记者便提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投资的金额是多少钱?目前有哪些企业、公司到江西省投资你们的鄱阳湖经济区?”对此,省发改委主任姚木根作了解答。他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浩大的工程,非短期内可完成的,具体的投资数字由于市场的不断变化很难确定,但值得肯定的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时一个开放的过程,江西省不仅欢迎来自国内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也欢迎外国投资者来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不断地发展,尤其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更为显著,并且西部地区也通过边境贸易等开放方式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而中部地区却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此次,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出欢迎外国投资者的参与,积极、主动地邀请外国投资者,开展对外交流,正好为中部地区的各省份开了个好头,成为“中部崛起”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外国企业与公司不仅能够为鄱阳湖经济生态区建设提供资金,并且由于发达国家落实保护环境的时间比较长,它们还能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丰富的经验,为工程节省不少的时间与材料。该新闻发布会拉开了江西省发展生态经济的帷幕。我生活在江西省宜春地区的高安市内,正好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范围之内。我期待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鄱阳湖地区人民,为江西省的人民带来福音,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江西与及其他地方的人民能够生活在一个环境优美的环境里,过着富足、充实、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