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盘问小结
谢谢主席:
实际上我方今天的盘问逻辑很简单。第一个问题从根本的发展理念明确我们需不需要综合提高?我方之所以一再强调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应当是当下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根本原则。而科学发展观 的提出,就是在吸取了前期“重点发展经济,只要GDP”的教训的结果,因此,必须长期坚持贯彻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中去。
第二个问题是摸摸自己的口袋,搞清楚我们是不是真的缺钱缺资源,现实是不是真的如对方辩友所描述的那么残酷?可惜的是,对方辩友一直都没有拿出有说服力的数据材料,那是不是对方辩友告诉我,因为你们说了残酷,现实就必须残酷呢? 09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能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世界排名第三,2009年中国财政收入68477亿,而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投资达到了18000亿左右,我方不知道占国家财政收入近乎30%的投资,对方辩友还会理直气壮的告诉我方,没钱没资源。
第三个问题,我们退万步来讨论,即使缺钱,是不是我们就不能发展了呢?对于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发展,我们只需要从综合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关的游客限制政策,实际上,对于景观的破坏以及巨额的维护费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说来,难道对方辩友还在纠结于现阶段的残酷吗?
第四个问题,明确了以上这些前提,再将诸如平衡与平均、侧重与重点这些模糊概念进行区分,这样一来,实际上我们今天的思路就会非常清晰了。我方所提出的综合提高,应当是一种平衡式的发展,所谓平衡应当是区别于平均的,包含内部侧重的发展,而侧重本身并不等同于重点,而应当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个主体主动的资源优化配置行为而已。
因此,从以上四个问题来看,对方辩友的观点立场是不是就不攻自破了呢?
辩:
请对方辩友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并结合您方观点向我方论述科学发展观是否适用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辩:
对方辩友今天一直在试图告诉大家现阶段的现实是多么的残酷,缺资金、缺资源,请对方辩友用直观的数据和实例证实您方的这种观点?辩:
请问在您方在自己提出的缺钱缺资源的前提下,如何用“打造重点”的方式来解决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对历史文化景观造成的破坏,以及政府每年投入巨资进行维护的问题呢?辩:
请对方辩友从您方观点出发,为我方简要解释平衡与平均、侧重与重点的不同?
第二篇:盘问小结
盘问
一.三辩问四辩
1.我们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下资本论,其影响持续了几个世纪。世界上无数人受此启发,如果他们的当时只是单纯的做演讲,能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和广泛的传播吗?
这个问题我们有以下立足点:
(1).站在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角度上来看,文才无疑是有着更深远更长久的影响的。
(2).演讲之所以能够打动人,是基于演讲稿本身具有了思想内涵和文化深度,这正是文才的体现。也正因此,说明了文才是口才的基础。
对方可能的反驳角度及我们的回应:
(1).如果时间允许,他们会选择去做演讲,因为演讲更能感染人。
回应:我们不否认演讲能够感染人,但是这恰恰是基于演讲稿本身具有的文化深度和思想内涵,而这些正是文才的体现。追问对方辩友,在传播和影响上是不是文才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2).受当时科技限制,如果在现代,除了写成书,他们可能会选择去做成视频,音频,这样会有比纸质图书更广泛的传播。
回应:优酷网上那么多视频不见得每个都有很高的点击量吧,正是因为资本论的深刻文化内涵才使得它无论是写成书或是做成视频都会有人愿意去学习。而这也证明了文才对文化的传播更为重要。
(3).如果对方辩友真的读过资本论,会知道这是一本及其难懂的书。如果没有具有口才的老师指导,你又如何体会其中的深刻内涵呢?
回应:那么所谓有口才的老师他需不需要知识的储备和文化的积累才能够读懂这本书呢?如果他是个阅历平平的人,连自己都看不懂,就算口才再好,又凭什么教导别人呢? 2.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更需要有思想有内涵的人,还是需要那些空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的人呢?
这个问题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追问或者补问,我们有以下立足点:
(1):文才带给人的文化底蕴是伴随人一生的财富,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点,而口才给人的只是暂时的机会,能否抓住机会还是得看是否有能力。能力恰恰是文才的一个方面。
对方可能的反驳及我们的回应:
(1).有口才的人未必就没有思想没有内涵,通过良好的口才能够帮他们更好的表现自己,让自己更有竞争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
回应:对方辩友说的话恰恰证明了文才是口才的基础,一个有文才的人只需要具有最基本的表达能力就能够表现自己的内涵和思想,而一个空有口才的人总是他表达技巧再高超,言之无物又有什么用呢?
二、二辩问三辩
1.就我们自己而言,在学校里走过多少年头,经历过多少笔试才让自己的文才被认可,才走到武理,站到这里。这难道仅凭所谓的“口才”,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就能做到的吗? 立足点:
(1)文才相比起口才,更加官方和正式。
(2)培养文才的同时能够带给一个人思想和内涵,因此文才更能体现一个人内在的真实的能力,这相比于通过口才得到的短暂机会更为深远。
对方的反驳及回应:
(1)学生时代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当我们走上社会,与人交际沟通的能力显然更为重要。回应:学生时代是整个人生的基石,一个没有经过良好教育的人他又怎么能够说出令人信服的话赢得尊重呢。追问,在今后的人生中无论是考研,考公务员还是就业,都需要各种笔试,就连公司应聘都要先投个简历。倘若文才不好,连进入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又谈何实现自我价值呢。这种先后顺序不仅体现了社会对文才更为看重,更展现了文才是口才的基础。对方对此又作何解释?
(2)中国的应试教育造成了这种现状,实际上在西方发达国家,老师往往更看重课堂上善于表达自己观点展示自我的同学而不是埋头题海里的笔试达人。
回应:首先这样的社会现状已经证明了目前人们对文才更为看重,其次如果我们无法改变社会就应当去适应他,既然社会更需要有文才的人,为什么我们不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从而更便捷的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呢?
如果对方强调,在西方一个人可以没有很好地文才,但是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演说来赢得选票乃至当上总统。我们可以反驳总统演讲是基于贴合民情符合民意的演讲稿,这演讲稿正是文才的体现。事实上绝大部分竞选人都拥有高超的演说技巧,正是他们演说的内容影响了他们的选票多少。
2.时间充裕的情况下问第二个问题,招聘单位是先看你的个人简历还是先听你说话呢?甚至很多热门岗位如公务员之类需要先考试。如果你没有文才,你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谈何实现自我价值呢?
立足点同上
反驳及回应
(1)在资历平平的条件下,好口才往往能帮助你脱颖而出。
回应:但是好口才是基于有好文才的基础上,才有表现和展示的机会。(2)也存在很多职位如保险推销员、业务员之类并不需要很好地文才而是对口才要求很高。
回应:在保险推销员、业务员接受培训的时候,他们会学习到一整套说服顾客的立论。他们会被告诉怎样说话是顾客喜欢听并乐于接受的。而这一系列立论正是文才的积累和总结,所以这些职业的口才发挥依然是建立于文才的基础上的。
第三篇:盘问和小结
请问对方辩友尊老爱幼是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呢?
如果说只顾年轻人利益,忽略老年人的利益您觉得这样做对吗? 软件打车确实造成了老年人打车难上加难,难道对方辩友要告诉我这个弊端是个小问题吗? 司机拉客的目的是什么?
您承不承认司机的年龄有差距这一问题?
那年纪较大的司机抢单抢不过年轻司机,收入一再减少,您觉得这样做公平吗?
那我再问对方辩友啦,是方便重要还是人身安全重要?
如果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对你的安全置之不理,您会不会觉得很生气?
司机左手刷单右手握方向盘,还几次急刹车,你都撞到了挡风玻璃上,这时候您难道要笑着说,软件打车软件很多好处啊,我的安全和这些好处比起来一点也不重要吗?
这么多如此大的弊端不正说明了软件打车弊端远远超过了好处吗? 如果是您的家人打不到车,您还会在这里说软件打车有多么多么好吗?
小结:
谢谢主席,也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发言,我方的确承认软件打车带来了一些好处,诸如,方便了人们出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紧张的问题,软件打车的弊端远远超过了它的好处。
首先,软件打车涉及了人身安全和触犯法律等一系类问题,这些问题是一些根本问题,先进的技术是为人民造福的,如果他损害了多数人的利益,那么我们可以说它的弊端太大,以至于好处根本无法弥补弊端
其次,如果我们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来换取方便,我们我想大家都认同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对方辩友也承认了安全是最重要的,这不正说明了软件打车弊大于利吗?
再者,我们不得不承认软件打车本身就存在着很多问题,他模糊了出租车和私家车和黑车的界限,是很多人的利益一再受到损害,正如我刚才所说,如果类似的问题发生在你们身上,您们该怎么想?您们还会说软件打车好处多多吗?
最后,您方说软件打车会发展的很好,那都是未来的问题,我们就谈现在,为什么政府提出了那么多的改革问题,不就是说现在软件打车弊端重重吗?我们无法预知将来会怎么样,如果这样的情况出现了恶性循环怎么办,还有将来是多久10年还是20年?那么长时间我们又能知道世界会有多少变化呢?
综上所述,我方坚决认为软件打车弊大于利,谢谢。
第四篇:继续盘问规定
公安机关继续盘问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继续盘问工作,保证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和行使权限,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继续盘问,是指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当场盘问、检查后,发现具有法定情形而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进行盘问的措施。
第三条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应当遵循依法、公正、及时、文明和确保安全的原则,做到适用对象准确、程序合法、处理适当。
第四条继续盘问工作由公安机关主管公安派出所工作的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归口管理。
第五条继续盘问工作由人民警察执行。严禁不具有人民警察身份的人员从事有关继续盘问的执法工作。
第六条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依法接受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以及社会和公民的监督。
第二章 适用对象和时限
第七条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表明执法身份后,可以当场盘问、检查。
未穿着制式服装的人民警察在当场盘问、检查前,必须出示执法证件表明人民警察身份。
第八条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当场盘问、检查后,不能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
(一)被害人、证人控告或者指认其有犯罪行为的;
(二)有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行为嫌疑的;
(三)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的;
(四)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的。
第九条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适用继续盘问:
(一)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但未经当场盘问、检查的;
(二)经过当场盘问、检查,已经排除违反治安管理和犯罪嫌疑的;
(三)涉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法定最高处罚为警告、罚款或者其它非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的;
(四)从其住处、工作地点抓获以及其它应当依法直接适用传唤或者拘传的;
(五)已经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的;
(六)明知其所涉案件已经作为治安案件受理或者已经立为刑事案件的;
(七)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或者事件当事人的;
(八)患有精神病、急性传染病或者其它严重疾病的;
(九)其它不符合本规定第八条所列条件的。
第十条对符合本规定第八条所列条件,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可以适用继续盘问,但必须在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的四小时以内盘问完毕,且不得送入候问室:
(一)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二)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三)已满七十周岁的老年人。
对前款规定的人员在晚上九点至次日早上七点之间释放的,应当通知其家属或者监护人领回;对身份不明或者没有家属和监护人而无法通知的,应当护送至其住地。
第十一条继续盘问的时限一般为十二小时;对在十二小时以内确实难以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可以延长至二十四小时;对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且在二十四小时以内仍不能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
前款规定的时限自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被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至被盘问人可以自由离开公安机关之时或者被决定刑事拘留、逮捕、行政拘留、收容教育、强制戒毒而移交有关监管场所执行之时止,包括呈报和审批继续盘问、延长继续盘问时限、处理决定的时间。
第十二条公安机关应当严格依照本规定的适用范围和时限适用继续盘问,禁止实施下列行为:
(一)超适用范围继续盘问;
(二)超时限继续盘问;
(三)适用继续盘问不履行审批、登记手续;
(四)以继续盘问代替处罚;
(五)将继续盘问作为催要罚款、收费的手段;
(六)批准继续盘问后不立即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继续进行盘问;
(七)以连续继续盘问的方式变相拘禁他人。
第三章 审批和执行
第十三条公安派出所的人民警察对符合本规定第八条所列条件,确有必要继续盘问的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可以立即带回,并制作《当场盘问、检查笔录》、填写《继续盘问审批表》报公安派出所负责人审批决定继续盘问十二小时。对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将《继续盘问审批表》复印、传真或者通过计算机网络报所属县、市、旗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主管公安派出所工作的部门备案。
县、市、旗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其它办案部门和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及其内设机构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应当依法直接适用传唤、拘传、刑事拘留、逮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不得适用继续盘问;对符合本规定第八条所列条件,确有必要继续盘问的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可以带至就近的公安派出所,按照本规定适用继续盘问。
第十四条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批准继续盘问的,公安派出所应当填写《继续盘问通知书》,送达被盘问人,并立即通知其家属或者单位;未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释放。
对被盘问人身份不明或者没有家属和单位而无法通知的,应当在《继续盘问通知书》上注明,并由被盘问人签名或者捺指印。但是,对因身份不明而无法通知的,在继续盘问期间查明身份后,应当依照前款的规定通知其家属或者单位。
第十五条被盘问人的家属为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其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因公安机关实施继续盘问而使被盘问人的家属无人照顾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其亲友予以照顾或者采取其它适当办法妥善安排,并将安排情况及时告知被盘问人。
第十六条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批准继续盘问后,应当立即结合当场盘问、检查的情况继续对其进行盘问,以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
对继续盘问的情况,应当制作《继续盘问笔录》,并载明被盘问人被带至公安机关的具体时间,由被盘问人核对无误后签名或者捺指印。对被盘问人拒绝签名和捺指印的,应当在笔录上注明。
第十七条对符合本规定第十一条所列条件,确有必要将继续盘问时限延长至二十四小时的,公安派出所应当填写《延长继续盘问时限审批表》,报县、市、旗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的值班负责人审批;确有必要将继续盘问时限从二十四小时延长至四十八小时的,公安派出所应当填写《延长继续盘问时限审批表》,报县、市、旗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的主管负责人审批。
县、市、旗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的值班或者主管负责人应当在继续盘问时限届满前作出是否延长继续盘问时限的决定,但不得决定将继续盘问时限直接从十二小时延长至四十八小时。
第十八条除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的情形外,对被盘问人不得使用警械或者武器。
第十九条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终止继续盘问,并立即释放被盘问人或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一)继续盘问中发现具有本规定第九条所列情形之一的;
(二)已经证实有违法犯罪行为的;
(三)有证据证明有犯罪嫌疑的。
对经过继续盘问已经排除违法犯罪嫌疑,或者经过批准的继续盘问、延长继续盘问时限届满,尚不能证实其违法犯罪嫌疑的,应当立即释放被盘问人。
第二十条对终止继续盘问或者释放被盘问人的,应当在《继续盘问登记表》上载明终止继续盘问或者释放的具体时间、原因和处理结果,由被盘问人核对无误后签名或者捺指印。被盘问人拒绝签名和捺指印的,应当在《继续盘问登记表》上注明。
第二十一条在继续盘问期间对被盘问人依法作出刑事拘留、逮捕或者行政拘留、收容教育、强制戒毒决定的,应当立即移交有关监管场所执行;依法作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立即释放。
第二十二条在继续盘问期间,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当依法保障被盘问人的合法权益,严禁实施下列行为:
(一)对被盘问人进行刑讯逼供;
(二)殴打、体罚、虐待、侮辱被盘问人;
(三)敲诈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贿赂;
(四)侵吞、挪用、损毁被盘问人的财物;
(五)违反规定收费或者实施处罚;
(六)其它侵犯被盘问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对在继续盘问期间突患疾病或者受伤的被盘问人,公安派出所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救治,通知其家属或者单位,并向县、市、旗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负责人报告,做好详细记录。对被盘问人身份不明或者没有家属和单位而无法通知的,应当在《继续盘问登记表》上注明。
救治费由被盘问人或者其家属承担。但是,由于公安机关或者他人的过错导致被盘问人患病、受伤的,救治费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
第二十四条被盘问人在继续盘问期间死亡的,公安派出所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一)保护好现场,保管好尸体;
(二)立即报告所属县、市、旗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的主管负责人或者值班负责人、警务督察部门和主管公安派出所工作的部门;
(三)立即通知被盘问人的家属或者单位。
第二十五条县、市、旗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接到被盘问人死亡的报告后,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一)立即通报同级人民检察院;
(二)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委托具有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死因鉴定;
(三)在作出鉴定结论后三日以内将鉴定结论送达被盘问人的家属或者单位。对被盘问人身份不明或者没有家属和单位而无法通知的,应当在鉴定结论上注明。
被盘问人的家属或者单位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后的七日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鉴定。上一级公安机关接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另行委托具有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重新鉴定。
第四章 候问室的设置和管理
第二十六条县、市、旗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经报请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在符合下列条件的公安派出所设置候问室:
(一)确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工作需要;
(二)警力配置上能够保证在使用候问室时由人民警察值班、看管和巡查。
县、市、旗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以上公安机关及其内设机构,不得设置候问室。
第二十七条候问室的建设必须达到以下标准:
(一)房屋牢固、安全、通风、透光,单间使用面积不得少于六平方米,层高不低于二点五五米;
(二)室内应当配备固定的坐具,并保持清洁、卫生;
(三)室内不得有可能被直接用以行凶、自杀、自伤的物品;
(四)看管被盘问人的值班室与候问室相通,并采用栏杆分隔,以便于观察室内情况。
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继续盘问十二小时以上的,应当为其提供必要的卧具。
候问室应当标明名称,并在明显位置公布有关继续盘问的规定、被盘问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候问室管理规定。
第二十八条候问室必须经过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第二十九条候问室应当建立以下日常管理制度,依法严格、文明管理:
(一)设立《继续盘问登记表》,载明被盘问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单位,以及办案部门、承办人、批准人、继续盘问的原因、起止时间、处理结果等情况;
(二)建立值班、看管和巡查制度,明确值班岗位责任,候问室有被盘问人时,应当由人民警察值班、看管和巡查,如实记录有关情况,并做好交接工作;
(三)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对《继续盘问登记表》等有关数据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归案保存,以备查验。
第三十条除本规定第十条所列情形外,在继续盘问间隙期间,应当将被盘问人送入候问室;未设置候问室的,应当由人民警察在讯问室、办公室看管,或者送入就近公安派出所的候问室。
禁止将被盘问人送入看守所、拘役所、拘留所、强制戒毒所、收容教育所或者其它监管场所关押,以及将不同性别的被盘问人送入同一个候问室。
第三十一条被盘问人被送入候问室时,看管的人民警察应当问清其身体状况,并做好记录;发现被盘问人有外伤、有严重疾病发作的明显症状的,或者具有本规定第十条所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报告县、市、旗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警务督察部门和主管公安派出所工作的部门,并做好详细记录。
第三十二条将被盘问人送入候问室时,对其随身携带的物品,公安机关应当制作《暂存物品清单》,经被盘问人签名或者捺指印确认后妥为保管,不得侵吞、挪用或者损毁。
继续盘问结束后,被盘问人的物品中属于违法犯罪证据或者违禁品的,应当依法随案移交或者作出处理,并在《暂存物品清单》上注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当立即返还被盘问人,并在《暂存物品清单》上注明,由被盘问人签名或者捺指印。
第三十三条候问室没有厕所和卫生用具的,人民警察带领被盘问人离开候问室如厕时,必须严加看管,防止发生事故。
第三十四条在继续盘问期间,公安机关应当为被盘问人提供基本的饮食。
第五章 执法监督
第三十五条公安机关应当将适用继续盘问的情况纳入执法质量考核评议范围,建立和完善办案责任制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及其它内部执法监督制度。
第三十六条除本规定第二十四条、第三十一条所列情形外,发生被盘问人重伤、逃跑、自杀、自伤等事故以及继续盘问超过批准时限的,公安派出所必须立即将有关情况报告县、市、旗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警务督察部门和主管公安派出所工作的部门,并做好详细记录。
县、市、旗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警务督察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现场督察。
第三十七条警务督察部门负责对继续盘问的下列情况进行现场督察:
(一)程序是否合法,法律手续是否齐全;
(二)继续盘问是否符合法定的适用范围和时限;
(三)候问室的设置和管理是否违反本规定;
(四)有无刑讯逼供或者殴打、体罚、虐待、侮辱被盘问人的行为;
(五)有无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行为;
(六)有无违反规定收费或者实施处罚的行为;
(七)有无其它违法违纪行为。
第三十八条警务督察部门在现场督察时,发现办案部门或者人民警察在继续盘问中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取当场制止、纠正、发督察法律文书、责令停止
执行职务或者禁闭等督察措施进行处理;对需要给予处分或者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法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十九条对在适用继续盘问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公安机关督察条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执法过错责任,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其它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一)违法使用警械、武器,或者实施本规定第十二条、第二十二条、第三十条第二款所列行为之一的;
(二)未经批准设置候问室,或者将被盘问人送入未经验收合格的候问室的;
(三)不按照本规定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通知被盘问人家属或者单位、安排被盘问人无人照顾的家属的;
(四)不按照本规定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终止继续盘问、释放被盘问人的;
(五)不按照本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三十一条和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报告情况的;
(六)因疏于管理导致发生被盘问人伤亡、逃跑、自杀、自伤等事故的;
(七)指派不具有人民警察身份的人员从事有关继续盘问的执法工作的;
(八)警务督察部门不按照规定进行现场督察、处理或者在现场督察中对违法违纪行为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的;12
(九)有其它违反本规定或者违法违纪行为的。
因违法使用警械、武器或者疏于管理导致被盘问人在继续盘问期间自杀身亡、被殴打致死或者其它非正常死亡的,除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外,应当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人民警察予以开除,对公安派出所的主要负责人予以撤职,对所属公安机关的分管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予以处分,并取消该公安派出所及其所属公安机关参加本评选先进的资格。
第四十条被盘问人认为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实施继续盘问侵犯其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依法向公安机关申请国家赔偿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办理。
公安机关依法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人民警察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并对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按照本规定第三十九条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本规定所称“以上”、“以内”,均包含本数或者本级。
第四十二条本规定涉及的有关法律文书格式,由公安部统一制定。
第四十三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操作规程、候问室建设标准和管理规定,报公安部备案审查后施行。
第四十四条本规定自二○○四年十月一日起施行。公安部以前制定的关于继续盘问或者留置的规定,凡与本规定不一致的同时废止。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第五篇:校园安全以学校管理为主 立论及盘问小结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嘉宾,在座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方的观点是校园安全以学校管理为主。
校园安全是指学生在校内或在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的活动中的人身财产安全。学校管理在本次辩题中是指学校在安全方面的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及设施设备、加强安全教育等。自律是指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控制。以谁为主就是以谁为主要途径或方法。
我方的判断标准是,谁更能保障校园安全,就以谁为主。我方从不否认学生自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在具体的工作中,相比自律的局限性,不稳定性,差异性等众多的先天不足,学校管理则更具全面性,群体性和可执行性,更能保障校园安全。下面请允许我从校园安全形成的原因分两点进行论述。
第一,从客观原因来看:学校管理具有全面性,而学生自律具有局限性。从 安全人员的选拔管理到安全制度的健全完善,从设备的检查维修到食品卫生安全的保障,学校管理从各个方面将安全隐患一一进行排除。而学生自律强调的是学生自我规范行为,即便是人人自律,也不能解决安全隐患啊!从震惊世界的美国校园枪击案到河北大学集体中毒事件,由于学校管理不当学生的基本安全都难以保障时,学生自律显得多么苍白无力啊!因此从客观原因来看,学校管理更能保障校园安全。
第二,从主观原因来看:学校管理具有群体性和可执行性,学生自律具有差异性和不稳定性。一方面,学校管理具有群体性,能够使全体学生遵循相同的行为准则,从而通过完善制度对安全问题作出针对性的预防;而学生自律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表现为整体自律水平的参差不齐,当学校的管理力度不够时,自律意识较差的个体往往会产生安全事故;另一方面,自律具有不稳定性,一旦人的情绪压倒理性,当学校管理没有加强安全教育时,自律意识便被轻易抛之脑后,不能对学生行为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从而造成安全事故。而学校管理不单单是各种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它有具体的部门保证工作开展,有细致实在的工作渗透到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可执行性,而且安全教育加强了学生的自律意识,进一步保证了学校管理的可执行性;因此从主观原因来看,学校管理通过针对性的预防,前瞻性的做好补救措施,更能保障校园安全。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校园安全以学校管理为主,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