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辩论的一些心得(盘问篇)(5篇)

时间:2019-05-12 04:4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辩论的一些心得(盘问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辩论的一些心得(盘问篇)》。

第一篇:关于辩论的一些心得(盘问篇)

关于盘问

无论在什么规则的比赛,一对一的盘问是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也是除了自由辩论之外最激烈的一个环节,充分考验一个辩手素质的环节。

由于规则的限制。盘问也有其特点和技巧。下面从提问和反驳两个方面来阐述。首先从提问的角度来说。提问其实是很被动的,因为提问方的时间永远比回答方要少。在惜时如金的辩论场上,回答方会有充裕的时间来拆解问题。

那么让我们首先来看看提问的目的是什么?提问的思路有二:

第一,用问题的形式引导评委和观众顺着我方的思路思考。通常这种提问的方法需要提问的辩手对立论充分认可,一般立论是如何论证的,问题也应该如何设置。立论一般有几个大的方向,提问的辩手一般需要根据这几个大的方向来设置问题。如果提问的辩手数量只有一个,只需根据这几个方向或者挑选其中一个最具攻击性的提问。如果是两位辩手来提问,就需要彼此分工,从一个分论点的论证过程来设置引入的问题以及核心的攻击性问题。一般来说,因为辩题的对立性,分论点之间的对立性也会比较明显,问题的攻击性会比较突出,但是我们要得到对方的肯定回答,一个问题不可能做到,那么就要挖坑,就是所谓的引入的问题。对方不是傻子,肯定会说很多“是„„,但是„„”之类的话,我们要找的不是他后面对己方的论证,而是他前面承认的我方部分观点,ok,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以此为前提继续下一个问题,直到最后一个问题,最后一问的设置要基于前几个问题对方承认的内容来设置,这样就算他想回避也避无可避。切记,最后一次提问时间不要提问了,一定要对对方的回答做总结。得到这一轮的问题所期待的效果!!

第二,从对方的盘问之前的陈述中提取问题。这考验了一个辩手的临场反应能力和对己方观点的认知程度。那么这种临场的问题如何准备?首先无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提问方法都有个前提就是对己方观点的深入领会,这样当你听到与己方观点有丝毫不同的观点时,便会记录在案,根据我方论证推出对方的错误所在,问题由此而生。其次,如果对方说的和我方论证的东西部分不相交,没有现成的己方逻辑推导可以归纳出对方的错误应该怎么办?一个辩手,一个团队,在比赛前就应该对对方的论点进行深入的猜测,面需要广,每一个面都要有相应的问题作为防守反击之用。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回答。与盘问相反,回答就是用充分的时间来阐述我方的观点。有几点需注意的:

第一,“认破圈套”。盘问与回答是一对相对的范畴,盘问中设计圈套,回答就必须要跳出圈套。那么如何识破圈套呢?当对方在提问问到一个常识性的问题,或者是显而易见的,与辩题相关性看似不大的问题时,十有八九是圈套。那么如何跳出来,本人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将这个圈套公之于众,例如“对方问这个问题无非是想说明„„,但是事实上„„”,我们把它要问的问题的目的先说出来,然后从根上反驳,这样就毁了他一套问题,也增加了自己的效果。如果一下子看不出来,可以先模糊地承认一下,这里的模糊是指加条件的承认,而不是傻乎乎的全部承认对方说的。这样做一来可以试探其问题的目的是什么,二来就算对方想抓的话,你的限制性的修饰也可以把你从坑里拉出来。有人说,我干脆不承认。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拒绝与对方讨论这个问题。但是如果对方问的是和辩题相关的而且是常识性的问题,拒绝的余地就不大了。必须要面对。

第二,“他强任他强”。无论对方提出什么问题,我们花在对方问题的时间一定不能太多,在别人的地盘,只能是言多必失,我们一定要将其拉到我方战场上来讨论。而如何转换就是一个辩手素质的体现了。我个人认为通过对方举得例子然后过渡到我方观点为上上策。但是很多时候,对方的例子很难为我方所用,这时候就可以用对比,类比等等方法过渡到我方的例子,从而过渡到我方观点。如果没得办法,可以直接说“反观我方„„”,比较生硬。不推荐,仅为救命之用。

问与答的是辩论的精华所在,也是一场辩论中左右比赛走向的一环。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问题要不断地修改,在比赛前问与答要不厌其烦的练习,练到条件反射了,就差不多了。在准备问题的过程中,要预先猜测对方的回答,准备好总结性的话语,最好是段子,这样可以在极短的时间,用极为有效地语言来切中要害。回答同样需要精简。

第二篇:辩论 三辩 盘问技巧

质询答辩技巧

美国法律界红极一时的律师爱德华•威廉斯(Edward Bennett Williams),曾经在接受《时代周刊》(1959.6.22)采访时谈到了质询(反对询问)的技巧,他说:

质询是一种艺术。它就如同要你将绳索套在被传唤来伤害你的证人身上,使他被你控制,反过来帮助你。这情况就像是与证人共处暗室,他手持匕首,随时想捅你一刀,这时你必须小心翼翼地紧跟在他身后。你绝不可能在质询中做实验,绝不能问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如果你确知答案,证人确并未那样回答,你可以立刻干掉他,否则被干掉的就是你。

对参加过俄勒冈赛制辩论的读者来说,威廉斯的说法毫不夸张。许多辩手都曾经因为提出不当的问题,而在质询中遭到重创。在各种发言阶段中,经验不足的辩手最感到困难的通常就是质询阶段。

质询与答辩的权利义务在俄勒冈规则中有基本规定。根据规则,质询者有质询的“主导权”,也就是问答的进行使由他来掌控。规则中说: 质询者得控制时间,得提出任何与题目有关之合理而清晰之问题,并可随时停止被质询者得回答。(规则第九条)

不过质询者不能滥用这个主导权。作为质询者,他只能问,不可以利用质询时间自行申论,或根据答辩者回答自行引申。一旦如此,答辩者可以喧宾夺主,透过表示“对方辩友您不要自行申论”、“对方辩友请不要自行评论”或者“对方辩友请您问我问题”等方式来加以制止。答辩者则只能回答。除非问题明显不合理(如涉及与辩论无关的隐私),否则不能拒绝回答。虽然在无法理解问题时,他可以要求质询者再问一次,但不能“恶意”这么做,否则将可能被评委认定为故意干扰提问。

因为答辩者只能回答,因此他不能反问质询者。“反质询”在俄勒冈赛制中是违规行为,质询者不但不必回答,还有权利加以制止。不过答辩者只能答并不代表他只能任人宰割,当质询者在问题中露出破绽是,他还是可以随时捅上一刀,在质询中获取利益。

由于仿自英美法庭的质询是俄勒冈赛制的重要阶段,不能善用质询答辩,很难在这类辩论赛中由出类拔萃的表现,后面介绍的就是关键的质询答辩技巧了。

(一)质询的准备

出色的质询相当程度需要依赖临场反应,但这绝不表示质询无法准备。透过“逆向思考”和“打造地基”,多数质询都可以在上台前准备妥当。

逆向思考

在分析立场的过程中,辩手应该已经对哪些争议点有机会发展为“可能议题”有了基本概念,质询的准备应该以这些可能议题为重点。例如在“大学生创业利大弊大”的辩论中,针对我方主打的“大学生创业即使失败,仍将增进其挫折抵抗力”,以及对方可能主打的“大学生创业会造成课业分心”等议题,辩论队伍都应该设计好质询题目;如果场上确如意料中的出现了这两个议题,就可以使用事先备妥的质询来回应。换句话说,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猜中的议题越多,质询就越可以依赖事前的准备情况,而不必只靠临场发挥。因此,准备质询题目时,辩手不应该从“我要怎么问,问什么”的“问题设计”开始,而要先思考“我要问出什么”,也就是先想结果,再想题目。这种由结果倒推问题的准备方式,就是所谓的“逆向思考”(reverse thinking)。

一般而言,对攻防而言越重要的议题,也就是对质询而言越主要的主题,质询时辩论队伍攻击对手立论和防御本方立论的重要工具。

打造地基

接下来辩手要思考怎样问出自己要问出的东西。前面说过,辩论或者论证的基本过程是透过双方都同意的事,来使对方承认他原本不同意的事(由“第一共识”找“第二共识”)。因此最好的论证拥有三大组成要素:

1、无可否认的根据;

2、无从推翻的“推论”,因此产生

3、无可回避的主张。

简单的说,主张的“大楼”必须建立再根据与推论的稳固“地基”之上。而质询就是打造地基(ground building)的有效手段。

举例来说,如果我方统一“大学生创业回造成课业分心,因此弊大于利”的方式,是“很多事情都会造成大学生分心,因此造成分心不构成弊大于利的理由”,这个我方主张就是要试图构建的大楼。而要怎样使对方接受这个主张呢?类比论证使一个可能的方法。我方如果以交男女朋友、打球与参加社团做类比,强调这些事情也会使大学生分心,但却不被认为弊大于利。辩手可以这样问—— 问:对方辩友,请问您有没有女朋友? 答:有。

问:请问您交女朋友是不是会花时间? 答:我懂得时间分配。(答辩者打算逃脱)

问:那请问有没有大学生会交女朋友交到无法兼顾课业?(质询者不为所动,继续以其它大学生为对象进行追问)答:这不一样……(答辩者回避问题)

问:请回答我的问题,有没有大学生会因为交男女朋友而耽误课业?(质询者不为所动,再次追问同样问题)

答:呃,有可能,但是……(获得对方承认类比)问:谢谢你,我得到我想要的答案了。

在打造地基时,质询者最常用的就是“类比论证”。如果对方无法否认类比,又无法证明二者“不能类比”,他将就无法回避主张——交男女朋友利大于弊。如果交男女朋友、打球、参加社团这些多数人不认为弊大于利的事情,依照对方的逻辑都属于弊大于利,其辩论的外部连贯性就将受到重伤。

所谓“绝不能问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指的经常就是以对方无法否认的事情作为质询的地基。“有没有大学生会因为交男女朋友而耽误课业”,在一般人的“已知”答案中显然是“有”,因此对方无法否认。除了一般人的已知,对方自己说过的话他们也将难以否认,同样可以作为质询的基础。例如:

问:您刚才是不是提到“刑罚教育犯罪者的目标重于报复的目标?”(他们自己说过的话,这是很难否认的)

问:所以当二者冲突的时候应该以教育目标为优先喽?(这是同一说法的重复,同样难以否认)

问:请问您,如果有一位盗窃犯已经服完所有刑期(报复目标完成),并且未再触犯任何法律,您方是否一定要让他出狱?(这时有两种可能的答案,质询者推测他会答“是”,但如果他回答“不是”,将发生自相矛盾,对质询者更有利)

问:请问他是不是可能还没改过(教育目标未完成)?(因为这个问题的“强度”很低(可能),对方将很难不回答“是的”)

问:那么您方为什么要让他出狱呢?(这是逼对方哑口无言的问题,对方回答不回答都将暴露矛盾)

在设计系列问题打造地基时,“耐心”非常重要。若能达成质询效果,即使延长系列问题的数目也无妨。

完成问题的初步设计后,辩手可以彼此扮演质询者和回答者,来测试问题中是否有明显疏漏,容易让对方有可乘之机的地方。透过上述“心怀目标→打造地基→设计问题→问答演练”的准备过程,在比赛正式开始前,辩手们应该拥有重要议题方面的多套质询题目,有备无患。

(二)问题的形式

在设计问题时,质询者要知道自己可以使用的问题的形式。一般而言,质询者最常用的问题形式有三:我问你答的一般问题,以及目的在“我代你答”和“你无法答”的特殊问题。

一般问题 一般问题(general questions)指的是寻求答辩者回答的问题,又可以安装学生考试中的常见题型,分为是非题、简答题、选择题和申论题、在质询答辩中,选择题比较少见,简答题偶尔出现,最常见的则是是非题和申论题。

先来谈是非题(true or false questions)。为了占有主导权,质询者应该多询问这类题目,例如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所有的问题都是只要求对方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以及“会或不会”的是非题。如果遇到狡猾一些的答辩者,可能在是非题上回答“不一定”。这时质询者不用惊慌,因为“不一定”代表的是“有时候是(对、会),有时候不是(对、会)”,只要多追问一个问题就可让这类答辩者无法逃避,例如——

问:请问有没有大学生会因为交男女朋友而无法兼顾课业? 答:不一定。

问:您说不一定是不是因为有些人会,有些人不会? 答:呃,对。

问:那表示有人会嘛。

答辩者也可能作出“迉类问题不能用是或不是来回答”来答复。有时这的确是质询者的询问内容不适合以是非题形式来提出,例如“请问核能发电是一种好的发电方式么?”由于“好”(价值词)的定义是相当模糊的,答辩者自然难以用简单的是或不是来回答。但有时这仍是答辩者试图回避,质询者应该透过追问将它拉回来,例如—— 问:请问有没有大学生会因为交男女朋友而无法兼顾课业? 答:这个题目不能用是或不是来回答。问:为什么呢?

答: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阿。问:所以是有些人会,有些人不会? 答:呃,对。

请注意上面的例子里,质询者问了一个“为什么”。在这里“为什么”是要请对方澄清“不能用是或不是来回答”的原因,对方很难长篇大论,仍属于“要求有限答案”的简答题(short-answer questions)范围。简答题也可以请对方简短提供证据和主张,例如“请问您方相信植物人并无意识的证据是什么”,或者是“可否请您简单重述反对公益彩票的三大理由”,当然质询者会这样问,意味着它将即刻对对方的证据与主张提出反驳。

质询者应该尽量避免询问的是“要求无限答案”的申论题(essay questions),也就是一般所谓的“开放式问题”(open questions)。申论题的风险是给予对方过大的回答空间,因而使质询者丧失质询的主导权。例如如果质询者问“请问您方为什么认为经济全球化竞争大于合作”,回答者的答复使“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来分析”,这下质询者又要如何回应呢?

特殊问题

除了寻求答辩者回答的一般问题,质询者在发问中还可以用两类特殊的询问方式:一是“建议式询问”,二式“对质式询问”。

首先,建议式询问(suggestion)寻求的不是答案,而是以问题形式替答辩者说出答案。在美国法庭,这类问题经常用于质询的结尾。具体的做法式:当答辩者被质询者的问题逼到墙角时,利用建议式询问替他说出他不愿说出的答案,然后快速收尾。在前面经常提过的,有关刑罚目的的质询里,质询者就可以透过建议式询问来处理使答辩者哑口无言的问题——

问:那么您方为什么要让他出狱呢? 答:呃……

问:是不是因为他以及服完他的犯罪罪行相当的刑期了呢?(因为对方出现迟疑,质询者迅速提出建议式询问)答:呃……

问:谢谢,我想我已经得到需要的答案了。(对方在建议式询问后再度出现迟疑,质询者迅速将系列问题收尾)

老经验的辩手会建议质询者以“快速收尾”完成上述步骤,如果在哑口无言的问题上逼问对方过久,答辩者可能急中生智,答出令质询者吃惊的答案。

其次,对质式询问(confrontation)要的也不是答案,而是希望提出违反答辩者立场的伤害性事实,来暴露他的发言与事实不符,以伤害其可信度。例如以下这个例子——

问:您刚才是不是说多元入学方案实施之后,学生的升学压力获得减轻,补习的人也少了? 答:是的。

问:可不可以请您念一下我手上的这份资料。答:好。

问:这份资料是来自2001年5月16日出版的《台北市市政统计周报》,请念这一段。

答:“根据调查89年本市中等以下各级学校学生平日放学加校外补习之比率为55.14%,较上年54.05提高0.64格百分点,国中、高中学生亦半数以上下课后进入补习班,分别为67.96%和55.41%”。问:请问是不是还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在补习,甚至补习人数还增加了?

在事实胜于雄辩的情况下,这时答辩者唯一的脱身之道,可能是表示“我方的资料显示补习人数降低了”,但质询者还是达成了提出矛盾证据的效果。

对质时最好利用事实证据,如果是意见证据(请对方辩友念某位专家的意见),效果将是相当有限的。对方辩友可以轻易在他们的质询中“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用支持他们的意见证据来提出相同的质询。

(三)质询的目标

前面说过,质询应该以逆向思考的方式来准备。也就是先确认质询目标,在思考质询方法。从论点交锋的角度来说,双方所有的主要议题都可以是质询的目标;就功能的角度而言,质询的主要目标则可以归纳为“限定”、“攻击”与“防御”三大类(游梓翔、温伟群,1989)。质询的第一个主要目标是限定(limiting)辩论的范围,质询者透过澄清对方立场、建立双方共识等做法,将随后的攻防焦点引导到关键议题上。下面这则澄清对方立场的质询是出自“高中联考应加计在校成绩”的辩论:

问:您方所主张的“高中联考应加计在校成绩”,请问是五育(德、智、体、美、劳)成绩的哪些部分?

答:是加计智育,透过这样的方法,我们可以…… 问:谢谢您,我要问下一个问题了。

透过这则简单的质询,质询者得知正方要加计的是智育成绩,就可以放弃预先准备用来反驳加计其它四育分数的论点,而集中讨论只加计智育的问题。

质询的第二个主要目标是提出攻击(offending),质询者试图透过暴露对方的论证问题、证据缺失与内部矛盾,来减损对方立论的说服力。我们可以来看一个实际的例子,在辩论“以大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优于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时,反方使用了下面这则质询来攻击对手——

问:对方辩友,您刚才提到以大企业为主的产业机构可以提升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对不对? 答:是的。

问:请问您,瑞士这个国家您知道吧? 答:大概了解。

问:包括钟表业在内的精密工业是瑞士的重要产业之一,对吧? 答:是的。

问:请您念一下《天下杂志》报导中的这一段话。答:瑞士是一个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一个国家。问:但是瑞士的钟表业仍然保有国际竞争力对不对? 答:是的。但是……

问:谢谢您,我得到我需要的答案了。

反方的做法是提出与对方的举例论证冲突的一项事实证据,来达成破坏论证以及立论说服力的目标;这使对方立论发生了外部不连贯的问题。

质询的第三个目标是防御(defending),质询者试图透过回应对方攻击以及获取承认等方式来强化己方的辩案与立场。下面是回应攻击的一个实例:

问:您方认为无期徒刑的受刑人,假释出狱后仍可能再度犯罪对社会造成危害,是吗?

答:是的,根据我方的资料,他们仍有再犯的例子。问:好的,他们有人会再犯,所以应该判他们死刑喽? 答:是的,应该将他们与社会永久隔离。问:请问您,一般人可不可能犯罪? 答:可能,但这些人不是一般人。

问:您方是否有证据证明这些人再犯率比一般人的犯罪率来得高? 答:呃……没有,可是……

问:您没有证据,谢谢您,我再请教您下一个问题……

在这个例子里,质询者透过对方处理假释出狱认识的逻辑,希望将其类比到一般民众身上,既然“会再犯罪就要判死刑”,那么一般人也是可能犯罪的,是否也要判死刑呢?对方当然不会接受此一结论,因此出现逻辑应用上的不一致,其立论的内部连贯性将受到伤害。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俄勒冈式的设计,每次质询后面几乎都跟着一次我方的申论。因此,担任质询工作的辩手如果能与随后负责申论的辩手密切合作,将更能发挥团队作战的效果。因此,在选择题目与目标前,准备上台质询的辩手不妨听取一下待会儿要担任申论的辩手是否有攻防目标上的具体建议。

(四)质询者应该注意的事项

除了前面提到的质询原则与方法以外,担任质询工作的辩手还有一些应该注意的事项,指的在这里加以说明。

首先,质询者要保持良好的风度。辩论学者克鲁格告诉我们:“质询者必须养成自制能力,听到任何回答都不要动怒或者惊慌,始终保持耐心与修养„„”研究法庭辩论的维尔曼在《质询的艺术》中也向律师提出了类似的建议:

一位律师如果性格乐观,谈吐率直、表现追求真理的热情,并且对证人彬彬有礼……,如果能掌握自己询问的方向,在达成目标时便回座,时时展示公平竞争的精神,那么他将为己方创造良好的情势,在下意识中强有力的影响陪审员的讨论与判决结果。

其次,质询者要掌握询问的主导权。除了避免询问申论题目和开放性问题,让答辩者有机会“合法的”畅所欲言外,质询者应该懂得如何适时打断答辩者的回答。在已经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答复后,质询者应该简短地表示“谢谢您,我得到我想要的答案了”或者“对方辩友,我要问下一个问题了”,来中止答辩者的回答。如果这时对方仍不停止,质询者便可以沉默不语,并配合目光与表情,来向对方与裁判表示自己的发问受到严重干扰,这时绝大多数的答辩者都会停下来。

第三,质询者的问题要尽量简单明确。冗长或艰涩的问题不仅将使答辩者摸不着头绪,也会令裁判与听众感到困惑。一旦答辩者因为不了解问题而要求质询者重述使,质询者的宝贵时间就注定要浪费大半了。

第四,质询者要懂得拿捏论证强度。适当的论证强度可以增加完成质询目标的可能性。例如将问题定为“如果在青少年犯罪后公布家长姓名,是不是‘有可能’使原本对父母不满的青少年,故意犯罪来使父母蒙羞呢?”就比询问对方“是不是有‘很多’对家庭不满的青少年将故意犯罪?”要实际得多。

最后,质询者要避免自行申论与评论。在前面说过,质询者虽然拥有主导权,但他也有义务要发问,不能剥夺答辩者的回答权利。质询者自行申论的常见方式有两种:

先申论后质询:例如在上台质询后表示“在开始质询对方辩友之前,我方要先澄清一点……”;

冗长说明:也就是当对方针对某项回答答复“不知道”时,以“让我来告诉你”的方式作冗长的解说。

自行评论的常见做法则是在系列问题的中途或后段突然停止,改为向裁判与听众说明质询的效果,并不许对方发表反对意见。两种做法可以说都违背了质询阶段的设计原意。

(五)答辩者应该注意的事项

对多数答辩者而言,质询答辩阶段的首要目标是阻止质询者完成攻击与防御的任务。不过,常为答辩者忽略的是,回答表现是许多裁判判断辩手可信与否的关键,因此在破坏质询的同时,辩手们也应该时时展现诚恳与沉稳的风度,避免在裁判心中形成急躁、胆怯或不诚恳的印象。

回答的方法

答辩者必须在对方询问是思考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是检验对方问题中是否有对事实性或论证性的瑕疵,这是“适时论证”;第二是判断对方问题的策略性目标为何,这是“制敌机先”。

首先,如果在质询者的问题中,出现:(1)引述证据时出现事实错误(事实错误);(2)问题中夹带有违背事实的前提或内容(夹带定见);(3)问题的语义模糊不清(含混模糊);或是(4)论证方式出现谬误(论证瑕疵),答辩者都应该以诚恳的态度适时指正(error finding)。虽然不必吹毛求疵的“于不疑处有疑”,但也绝不可“于有疑处不疑”,轻易答复质询者的问题。要知道,即使是指正质询者的质询内容,在形式上仍是在“答复”对方,这是规则允许的行为。下面是几个适时指正的例子——

问:请问你刚才是否指出,根据“彩票规定”第五条的规定,彩票奖金是否不得超过一定金额?(事实错误)

答:对不起,是“公益彩票发行条例”第五条规定“公益彩票奖金支出不得超过发行彩票券面总金额之百分之七十五”。问:对方辩友,如果像赌博这类不良习惯都要开设特区,请问您方下次是否要开设杀人特区呢?(夹带定见)答:对方辩友,我方认为赌博不是不良习惯。问:对方辩友,请问公益彩票是不是高尚娱乐? 答:我不明白您方高尚的定义(含混模糊)。

问:对方辩友,鞋子破了都还要再补,我们为什么要判青少年极刑呢?

答:鞋子破不破与判不判青少年极刑没有关系。(论证瑕疵:类比不伦)

这时诚恳地指正质询者的错误,除了可以因为避免因为草率承认错误而落入对方陷阱,也可以建立质询者举证不谨慎与论证不严谨的形象。

其次,答辩者必须“制敌机先”(retort),在对手即将亮出底牌,向评判与听众展现质询目标的前一刻,以简短的回答将质询破解。要做到这一点,答辩者必须设法判断出质询者想要借质询达到什么目的。答辩者应该在聆听问题时不断推测:质询者希望攻击或者防御的是哪一个议题?我方在这个议题上的立场、论证和论据是什么?答辩者越早将对方的目标判断出来,就越能挑选良机阻止对方完成目标。例如下面这个出自“应该继续修建核能电厂”辩论的例子:

问:对方辩友,您知道亚洲四小龙包括哪四个地方吗?(这时答辩者猜测到问题与经济发展有关,但还不确定对方的目标)答:我知道,是台湾、香港、南韩和新加坡。问:对方辩友,您知道台湾是靠什么跻身亚洲四小龙之林的?(这时答辩者更加确定题目的方向,知道对方可能要强调经济重要,并且将经济与核能电厂串联起来)

答:是靠自然环境被高度破坏下所带来的经济发展。

在上面的例子中,答辩者既回答了对方的问题,又在答案中提出了己方的论点,是相当出色的表现。要是质询者真的准备以经济发展为理由来证明核能电厂应该继续兴建,想必将无法询问下去了。答辩者如果能在论点与辩案的准备方面多下功夫,使自己对质询者的攻守策略了如指掌,就能在最佳时机给予迎头痛击。

类似的例子在辩论赛中相当常见,例如在“公民投票应该立法”的辩论中,曾经出现下面这段质询答辩的对话—— 问:公民投票使大事还是小事? 答:是不应该做的事。

不过,如果质询者的询问并未发生事实或者论证性谬误,发生的时机又尚未成熟,答辩者就不应该以不合作的态度来回答。有的答辩者误认为自己的任务事“尽可能组织质询者进行质询”,因此极尽破坏阻挠之能事;例如对方询问哪四个国家或地区是亚洲四小龙时,故意减慢回答的速度、佯装记不清楚,或者在对方使用不伦类比时乱扯一通。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问:对方辩友你穿鞋吗?

答:穿啊!我穿球鞋、凉鞋、高跟鞋、拖鞋、慢跑鞋…… 问:谢谢!请问您如果鞋子破了,是丢掉还是拿去补呢? 答:我的鞋子通常不会破,我是很爱护鞋子的……

这么瞎扯虽然能达成部分干扰效果,但通常将以自己的形象为代价。

其它注意事项

除此之外,综合辩论学者的意见,担任答辩者的辩手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答辩者要避免规避滥逃。如果问题的确超出自己的了解范围,最好的答复就是“我不知道”,并说明将在随后的发言中解释,企图规避隐瞒将很可能带来恶果。例如下面这个例子: 问:您知道最近有份调查死刑恐吓力的研究报告吗? 答:死刑当然有恐吓力,我方……

问:谢谢您,我是问,您知道有这份研究报告吗? 答:很多研究都调查过这方面的问题,举例来说…… 问:您不知道,对不对?(建议式询问)答:是的,我不知道。

很明显的,这位答辩者有意用规避(evasion)——即不直接答复问题的一种回答方法,来隐瞒自己并不知道答案的事实。答辩者常用的规避手段很多,最常见的是拖延战术(postponement),例如回答“这点我不清楚,我方辩手等一下会向您解释”、“可不可以请您将问题再说一遍”或者“这个问题与辩题没有关系”等;少数辩手则会采用妨碍战术(filibuster),也就是借恶意抢答、天马行空或延长回答的方式来干扰质询的完成。由于规避是很容易遭致评判人员反感的行为,答辩者应该尽量避免这么做。其次,如果有但是,应该先说。如果打算以“yes, but”(是的,但是)这类包含“但是”的方式来答复,应该把“但是”放在回答的前半段,以免被质询者以“谢谢您”的方式截断。在下面两个例子中,前者是后讲但是遭到腰斩的例子,后者是比较正确的回答方式——(错误)

问:只要感受到极大痛苦,经过本人同意,不论有什么样的疾病,都可以申请安乐死吗?

答: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即可提出申请,但是…… 问:谢谢您,我得到我要的答案了。(正确)

问:只要感受到极大痛苦,经过本人同意,不论有什么样的疾病,都可以申请安乐死吗?

答:审核委员会会严格评估该项疾病是否“濒临死亡”,但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即可提出申请。

最后是运用适度抢答。“抢答”是未经质询者要求的回答,虽然质询是由质询者来主导,但是许多评判人员都允许答辩者作简短的抢答,不过条件是答辩者必须在质询者制止时立刻停止。因此有效的抢答必须非常简短,在对方发言间的短暂停顿间说出。抢答的时机包括:

1、质询者问题冗长,答辩者缺乏答复时间时;

2、质询者不给答辩者足够的回答时间时;

3、质询者夹带结论或评论时。

从利用质询者断句时表达简短的“不对”,到稍长一些的“您方论证错误”,抢答将经常可以达成质询者不得不回应的效果。不过无论多么简短,这样的抢答都应该适度使用,不断以抢答干扰质询时会令评判人员与现场听众厌恶的。

第三篇:盘问小结

盘问

一.三辩问四辩

1.我们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下资本论,其影响持续了几个世纪。世界上无数人受此启发,如果他们的当时只是单纯的做演讲,能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和广泛的传播吗?

这个问题我们有以下立足点:

(1).站在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角度上来看,文才无疑是有着更深远更长久的影响的。

(2).演讲之所以能够打动人,是基于演讲稿本身具有了思想内涵和文化深度,这正是文才的体现。也正因此,说明了文才是口才的基础。

对方可能的反驳角度及我们的回应:

(1).如果时间允许,他们会选择去做演讲,因为演讲更能感染人。

回应:我们不否认演讲能够感染人,但是这恰恰是基于演讲稿本身具有的文化深度和思想内涵,而这些正是文才的体现。追问对方辩友,在传播和影响上是不是文才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2).受当时科技限制,如果在现代,除了写成书,他们可能会选择去做成视频,音频,这样会有比纸质图书更广泛的传播。

回应:优酷网上那么多视频不见得每个都有很高的点击量吧,正是因为资本论的深刻文化内涵才使得它无论是写成书或是做成视频都会有人愿意去学习。而这也证明了文才对文化的传播更为重要。

(3).如果对方辩友真的读过资本论,会知道这是一本及其难懂的书。如果没有具有口才的老师指导,你又如何体会其中的深刻内涵呢?

回应:那么所谓有口才的老师他需不需要知识的储备和文化的积累才能够读懂这本书呢?如果他是个阅历平平的人,连自己都看不懂,就算口才再好,又凭什么教导别人呢? 2.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更需要有思想有内涵的人,还是需要那些空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的人呢?

这个问题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追问或者补问,我们有以下立足点:

(1):文才带给人的文化底蕴是伴随人一生的财富,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点,而口才给人的只是暂时的机会,能否抓住机会还是得看是否有能力。能力恰恰是文才的一个方面。

对方可能的反驳及我们的回应:

(1).有口才的人未必就没有思想没有内涵,通过良好的口才能够帮他们更好的表现自己,让自己更有竞争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

回应:对方辩友说的话恰恰证明了文才是口才的基础,一个有文才的人只需要具有最基本的表达能力就能够表现自己的内涵和思想,而一个空有口才的人总是他表达技巧再高超,言之无物又有什么用呢?

二、二辩问三辩

1.就我们自己而言,在学校里走过多少年头,经历过多少笔试才让自己的文才被认可,才走到武理,站到这里。这难道仅凭所谓的“口才”,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就能做到的吗? 立足点:

(1)文才相比起口才,更加官方和正式。

(2)培养文才的同时能够带给一个人思想和内涵,因此文才更能体现一个人内在的真实的能力,这相比于通过口才得到的短暂机会更为深远。

对方的反驳及回应:

(1)学生时代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当我们走上社会,与人交际沟通的能力显然更为重要。回应:学生时代是整个人生的基石,一个没有经过良好教育的人他又怎么能够说出令人信服的话赢得尊重呢。追问,在今后的人生中无论是考研,考公务员还是就业,都需要各种笔试,就连公司应聘都要先投个简历。倘若文才不好,连进入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又谈何实现自我价值呢。这种先后顺序不仅体现了社会对文才更为看重,更展现了文才是口才的基础。对方对此又作何解释?

(2)中国的应试教育造成了这种现状,实际上在西方发达国家,老师往往更看重课堂上善于表达自己观点展示自我的同学而不是埋头题海里的笔试达人。

回应:首先这样的社会现状已经证明了目前人们对文才更为看重,其次如果我们无法改变社会就应当去适应他,既然社会更需要有文才的人,为什么我们不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从而更便捷的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呢?

如果对方强调,在西方一个人可以没有很好地文才,但是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演说来赢得选票乃至当上总统。我们可以反驳总统演讲是基于贴合民情符合民意的演讲稿,这演讲稿正是文才的体现。事实上绝大部分竞选人都拥有高超的演说技巧,正是他们演说的内容影响了他们的选票多少。

2.时间充裕的情况下问第二个问题,招聘单位是先看你的个人简历还是先听你说话呢?甚至很多热门岗位如公务员之类需要先考试。如果你没有文才,你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谈何实现自我价值呢?

立足点同上

反驳及回应

(1)在资历平平的条件下,好口才往往能帮助你脱颖而出。

回应:但是好口才是基于有好文才的基础上,才有表现和展示的机会。(2)也存在很多职位如保险推销员、业务员之类并不需要很好地文才而是对口才要求很高。

回应:在保险推销员、业务员接受培训的时候,他们会学习到一整套说服顾客的立论。他们会被告诉怎样说话是顾客喜欢听并乐于接受的。而这一系列立论正是文才的积累和总结,所以这些职业的口才发挥依然是建立于文才的基础上的。

第四篇:辩论心得

辩论心得

我们两个组进行了一场关于文凭和实际能力哪个更重要的辩论赛,我们组代表的是正方,即文凭在当今社会更重要。正反两方均使出全身解数,攻破对方的观点。最后辩论赛在激烈的立论跟驳论中结束。这次辩论赛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历练,从中我收获了很多。结合在比赛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万事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次辩论赛进行的相当激烈,正反双方都做了充分的辩前准备,收集大量的信息和资料。我方在组长的带领下,从多方面收集资料,查找信息,再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提出最佳的立论点,进行战略部署。这样做好准备,增强了我们的信心,更让我们说得理直气壮,使对方无处可攻。我方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论点,如文凭是就业的敲门砖,是企业挑选人才的必备参考资料,如果不以文凭为选材标准,尽管社会上有很多人才也只能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文凭也是证明能力的最好方式,在面对社会上下岗现象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有着某些文凭会比别人轻松得多;文凭好比一把尺子,而能力就是长度,我们只能用尺子去衡量长度,而绝不会用长度去衡量尺子等等。

要注重辩论技巧和细心找出对方的漏洞。辩论时要注重时间的把握,要合理安排时间,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你最有力的论据。另外在别人辩论的时候细心的听,找出别人辩论时的一些漏洞进行反驳。我觉得我方在这点上做得很好,积极找出对方的错误,及时反驳。还要掌握主动权,不要被对方拖着走,要不断的把对方的思想往我们这边拉。

团队精神的可贵。这次辩论赛让我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我们几个人不分你我,收集资料,互相配合,相互帮助,一起找资料、信息反驳对方辩友,这也让我认识到不管你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好,要想获得胜利,你是离不开团体,至少在辩论赛中需要我们组员之间相互信任和合作。正所谓齐力断金。如果团队看起来像散沙,那自然会让人不攻自破。

这次辩论赛是我参加的第一次辩论赛,通过这次辩论赛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以前对辩论赛根本一窍不通,只是单纯的认为是两组人互相的辩解,其实并不简单,这里面有很多的学问和规则。只有真正的深入学习和体验过,才能真正的了解。同时,也让我 各方面都成长了很多,思辨能力得到了锻炼,与人相处和交流的能力也提升了,时间观念也强化了。所以,我以后会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第五篇:辩论心得

辩论心得

大家好,我是09级电气辩论队辩手钱勇。很荣幸在这里写一些自己的辩论心路,跟大家分享。事实上,就我个人而言,刚加入辩论队一年,打过的辩论赛也不多,还不足以到能写心得的地步。在这里,也就就自己的感受随便写一下,与大家共同分享吧,如有不同意我的,可以提出反对意见亦可。大家更不必当做圣典,觉得不好看的,不看也罢。觉得对你有帮助的,就取其有用而去其糟粕吧,呵呵!

说到辩论,我想大家都或多或少对辩论有一个基础认识,也可能看过辩论赛。不过辩论到底是什么,我想,就是一个有一年以上经历的辩手或许也不能很确切的表达对辩论的认识。辩论,从我们所看的电视辩论赛上来看,或许就是正反两方对一个绝对相反的立场展开道理上的辩和论。或许这里就有人问我了,为什么说辩和论而不说辩论?确实,我觉得辩论二字细化来看是要分开的。辩者,言辞上的争辩,论者,对道理的推敲和论证。从这一点上来看,辩论就必须满足辩和论这两者条件。如果只有辩,那么只是一个言语上的交锋,只是对细节的琢磨和争辩。而论,就是对一个道理的论证,这个论证必须是全面的。有位高人说过,当前的辩论为什么都是以大学生为主要人群?正是因为辩论不仅有辩,还有论在这里。如果只有辩,想想看,轮唇舌功夫,有谁弄得过说相声的?今天如果我们找一群说相声的来辩论,我想就对辩而言,没有哪些大学生能辩得过。而我们大学生打辩论,就要拿出大学生的特色出来。通过自己丰富的学识和专业的见地对道理进行论证。

我在这里说明这一点,就是希望以后的辩手们要明白,打辩论不是你嘴上说的过别人,而是要你把你方的观点证明给别人看,让场上所有人信服。而当你站在场上,对方辩友其实不是对手,是你论证自己真理的朋友。因为他对你的反驳其实是你补充自己观点,并对自己论证问题的补充和修正。所以我们从来不称对方辩友为对方“辩手”而是对方“辩友”!

说到这里,估计有人会觉得我喜欢玩文字游戏了,呵呵。其实辩论本身也是对语言文字的玩味。对于一个辩题而言,一个好的辩题一定正反方都有得辩,不会出现很大偏差的。这一点,我想也不用多做介绍,但是希望大家明白。无论辩题怎样,辩题的本质就是一个事物两面性的体现,学过唯物辩证法的人我想都明白这个道理。这,也就是辩论的意义所在了:对一个事物两面性加以玩味!

其实对于这一点本来还要说具体的,但是我想个人感受不同,以后大家自己经历就好。不过我希望大家无论如何,今后打辩论,可以站在一个高角度整体地去看待辩论这件事物。而不是只局限于自己的辩题和自己的观点。

这里对于辩论技巧就不必多说,毕竟太纷繁复杂,而且从我个人经验来看,辩论的技巧就是熟能生巧的事,说话谁不会?关键是自己对事物看待的方式,角度以及自我的人生阅历不同。一个人的辩论实力最多还是靠实战逐步积累,即使是一个天分极高的人,也要先对自己的思维和知识底蕴有一定的积累之后才能渐渐强大。否则这个辩手就依然是只辩不论。因为论,是必然要有充分依据和缜密的思维!

好了,说完自己对辩论的认识,讲一下大学辩论组织和辩论赛的事。这些基本上也是只给新人看了。其实,就各个院队的辩论队而言,各个情况不同,不太好具体分析。但是有一点,辩论队跟学生会和社团组织不一样,它是一个队伍,是一个要打比赛,要争荣誉的队伍。而在一个队伍里,就不会有学生会那样的繁文缛节,职位之分,在这里,一切看实力!

这也是辩论队在大学里面各种组织中最突出的地方。而辩论队更不同于社团,人多繁杂。尤其我们学校的绝大部分社团都是名不副实,没什么具体活动和锻炼机会。当然,大学生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除辩论外,有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主持人大赛、卡拉OK大赛、时装表演、文娱汇演、美术书法摄影展等等,这些也都很好,有益身心。但相比之下,辩论尤好,起码我这样认为。或许有些王婆卖瓜,但是拿辩论和其他娱乐活动比较,辩论给人全方位锻炼。首先是逻辑思辩。这种能力的锻炼在其他地方很难获得。学生虽每天都在接触逻辑,教师的课堂教学充满逻辑,作业、论文、演讲稿等等也要用到逻辑,但是,在没有对抗的情况下,逻辑思辩很难深入。按照黑格尔辩证法的“正反合”原理,人的认识只有在正反不同观念的碰撞中才能升华。辩论的破题常常要从“抠字眼”入手,“抠字眼”的实质是作逻辑分析。从学术的角度看,这种“抠字眼”可能是钻牛角尖,没意思,但对于辩论来说至关重要。

好了,说了这么多辩论的好处,主要是告诉新人,加入了辩论队,是绝对不会让你后悔的一件事!另外,就我们电气辩论队而言,各个队员以及学长学弟之间的关系是胜过任何一个其他社团各组织的。这一点,也一直是我们辩论队的优良传统!

貌似我话有点多,呵呵,抱歉。那么现在就来讲一下关于辩论技术上的心得吧。

关于辩论技术,对于案例或者细节上的指导,07级章振飞学长从独自编写了一本《初阶辩论》,各位可以仔细翻阅。在这,我就换一种方式,从辩手位置角度来对其补充。分别讲述一下各种辩位的特点,以供各位为自己以后打辩论的具体位置做参考。

对于辩手位置的特点来讲,具体情况是要分赛制的。早期的辩论赛是一二三四辩分别要写开篇或总结,这样的赛制由于准备性太大,现在基本上已经被淘汰。目前的赛制,对辩手的分工渐渐明确,当然即使这样,在不同的大赛中依然会有很大区别。不过我会在具体介绍的时候补充说明。

一辩:一辩的主要责任就是开篇立论,给己方创立自己的战场。这在所有赛制中都是不变的。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一辩不开篇谁开篇?而这,就要求作为一辩要有很好的表达能力,感召力。如果开篇评委就听不清楚你再说什么,后面怎么打?另外一辩最好要有良好的形象气质,要能给评委和观众一个好印象,所以很多比赛中往往会由女生当一辩。另外一辩将开篇作为主要责任,而后期双方的进攻一辩在一般情况下会参与的少。所以一辩的特性往往就不在于你辩的能力,而在于演讲的能力了。

但是随着赛制的改变,很多赛制中对一辩会有个驳论环节,就是你开篇立的论,我有问题就问你。这就对一辩的要求渐渐变高。所以现在的一辩往往不仅要能读一辩稿读得好,还要有相当的控场力,起码不会被别人质询站不住角。当然,有一个好处就是一辩稿往往都会是全队的责任,所以在一辩稿中如何预防对手的攻击并做好准备也是必须的。总体而言,一辩相对要求还是低一点,但是一辩论稿要求不能低,一辩稿就是己方的战场。说句不客气的,战场打不好,已经输一半。因此,定一辩稿往往是最耗费时间和精力的,需要全队的努力。而作为一辩,当全队的努力都由你来讲述的时候,责任也是重大的,这里最忌讳的就是读一辩稿的时候紧张。所以我个人觉得一辩要符合刚才说的条件之外,重要的就是要有很好的控场力。尤其在之后的自由发言中一辩的出色发言(尤其是女生的话)会体现全队的配合,这会让评委很加分~!当然,有人会说一辩很难拿到最佳辩手。确实,这也跟赛制安排有关系。不过随着赛制的改变和多样化,据说某些比赛中一辩的分量非常大(尤其在三人赛制中),一辩有会有很高的表现机会。而且在我的印象中,在一些大赛事上一辩虽然都没有拿过优秀辩手,但很多一辩的出色表现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吴天当年那句“什么都不用做,难道仰着脖子,等着天上吧唧吧唧掉馅饼吗?”这句至今经常被人运用。所以,只要你打的好,一辩依然可以很精彩!

二辩:在一辩确立战场之后,二辩往往要做两件事,进攻和防御。二辩的发言往往有正反方先后顺序,有二辩对二辩,二辩对三辩,二辩对一辩。不过不管对谁,任务基本都是这两种。对于进攻而言,主要是抢占先机,抓住对方立论中的错误地方进行盘问,其实说白了,就是先找到对方的薄弱点展开攻击。所以二辩就往往很充当一个先锋的角色!而防御嘛,如果二辩有被盘问或者被质询的环节的话,那么这里的二辩就充当了巩固战场的角色,当对方攻破您方立论的时候进行防御。另外,现在很多赛制给二辩一个攻辩小结的机会(有时候也会是三辩)这个攻辩小结其实就是对前期交锋的一次总结,这次即是之前对阵的结束,也意味着下一场短兵相接(自由辩论)的开始。总体来讲,对于二辩的要求是一种全面性的。进可攻退可守,这个辩论场的的先锋官虽然往往也很难拿优秀辩手,但是绝对是队伍里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且曾经也有很多二辩拿最佳辩手的事迹。比如05年国辩赛中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张都,绝对是二辩中难得的人才,在攻辩中对于对方的攻击每每能连消带打,再加上自由辩论的出色表现,往往在结辩之前已经将比赛赢了大半。他也是极少数在国辩比赛中拿过多场优秀辩手的二辩,要不是那年有黄大叔在场,甚至他可以成为史上唯一一位拿全程最佳辩手的二辩。还有中山大学的黄磊,袁丁,这些都是非常优秀的二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他们的视频!

三辩:关于三辩,其实以往的比赛对三辩要求是最高的。因为之前的比赛中,四辩往往要在比赛中利用时间总结,所以自由辩论过程中的主要责任就落在三辩身上。在自由辩论这种短兵相接的过程,你的反应力,洞察力都是要求非常高的。尤其在队伍里没有特别优秀的二辩的时候。而在今天的比赛中,三辩依然是一个重要性可以和四辩等同的角色。现在很多的赛制在攻辩中还有1V1对辩环节,这样的比赛中,一个优秀的三辩就更重要。因为1V1对辩手的要求更高,辩手打得好打不好差距会非常大。另外有些比赛中也会有三辩作攻辩小结,那么这样的三辩就等于中场定音那个角色,甚至前半场的大局基本上都掌握在三辩身上了。而目前在自由辩论中,依然是三辩的天下。三辩往往都是充当弹药手的角色,必须要不停地对对方进行攻击以及面对对方的攻击进行反击。一来为四辩提供更多的准备时间和抓住对方更多漏洞,以便总结。更重要的是在自由辩论这一短兵相接的过程中稳住阵脚,把握局面。总之,对于三辩的要求,也绝对不会比四辩低,而史上最强的三辩无疑是2001年国辩武汉大学余磊(2001年国辩全程最佳辩手)。评委对他的评价是刚强勇猛,气势非凡。如果有兴趣的人可以看他的视频,你会发现。正如评委所说,他基本上从来都不回避对方问题,对于对方的攻击无不一一反击回去,对于稳住整场气势和提高全队士气都是起到核心作用!

四辩:一般一支强力的队伍,往往不会一二三四辩都会那么强,当然表演赛中的王者队伍除外。而绝大部分是有个强力的三辩和四辩。三辩的作用刚才已经说过。但是问题是像余磊那样强力的三辩又是很少的。往往三辩的能力只能在于稳住局势,抵御攻击(尤其面对对方强力攻击的时候)另外,当三辩一个人去顶大局的时候,面对对方全力的攻击。又往往很难做到非常冷静,甚至会有失误。而在这时候,就需要靠四辩来控场。人们往往对四辩的理解是制作全场总结,作为一锤定音的最后表现选手。的确,之前的赛制给四辩的时间很少,往往要等到前面三位辩手都发言完了才发言。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目前的赛制越来越倾向于给四辩更多的机会。尤其当一个队伍没有特别优秀的三辩的时候,很多三辩的责任就更多的落在四辩身上,四辩越来越成为一个队伍的核心,灵魂人物。而显然的,对于四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往往除了要有前三个位置辩手的各方面的能力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要求就是:沉着冷静。作为一个四辩,必须要求沉着冷静,特别是在面临劣势的时候,三辩又受到轮番攻击时,这时候就必须要有一个灵魂的四辩起来给对方一个扭转局势的攻击。同时还要注意跟队友尤其是跟三辩的配合,四辩发言次数不能太多,但一定要精彩。如果说三辩是散弹枪,那么四辩必然就是重磅炸弹。而在结辩环节对四辩要求自然就更高了。理由自不必说,最后总结,一锤定音,你们全队到底赢还是输就在此一举了。北京交通大学的官科(北京交通大学首届辩论队队长,首届辩论协会主席)曾说过,四辩的最后结辩必然要像高空轰炸那样给对方最后一击!当然,四辩的高要求必然也使得比赛中最佳辩手都会经常是四辩。而史上的优秀四辩也是非常多的,从蒋昌建到黄执中,王者级别的四辩是非常多的,各位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风格进行学习!

另外,纵然不同的辩手场上任务不同,但在一场比赛中辩手的表现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自身表现。而一个辩手的所打的职位应该要适合自身条件。不论打什么样的职位,你的成就都是和你的努力成正比的。所以在此对各个职位辩手进行分析,不是比较哪个职位更好,而是给大家一个参考,看自己适合打什么样的职位并且在辩论比赛中发挥自己所处位置应发挥的作用。要记住,辩论赛不是一个人的比赛,一个强大的辩论队伍或许不一定四个人都很强,但必须要是四个人。而团队的合作也是跟个人能力等价的。真正的团队核心人物不是只能表现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带领团队。即使队友实力不济,但依然能发挥团队的最大作用,这才是作为一个辩论队伍灵魂人物所要达到的!

谨以此写给辩论队新人,希望你们能在辩论队能够得到真正的锻炼,不仅能够提升自我能力,更能提高团队配合。在体会辩论的乐趣的同时学到辩论所能够带给你的知识,口才。以及对真理和事物认识高度和提升。也希望你们能够在继承和发展我们电气辩论队优良传统的同时怀着自己的对辩论的喜爱与对真理的执着,和辩论队一同成长!并让更多的人喜爱辩论!

安理电气辩论队

钱勇

初稿

2010年9月13日

下载关于辩论的一些心得(盘问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辩论的一些心得(盘问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继续盘问规定

    公安机关继续盘问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继续盘问工作,保证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和行使权限,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辩论稿(精选多篇)

    感谢主席,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观众朋友,大家好! 很高兴能有机会站在这里和对方辩友一起讨论这么一个富有哲学性的话题。我方的观点是与谁同行比走向何方更重要。 首先我们......

    盘问和小结(共5则)

    请问对方辩友尊老爱幼是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呢? 如果说只顾年轻人利益,忽略老年人的利益您觉得这样做对吗? 软件打车确实造成了老年人打车难上加难,难道对方辩友要告诉我这个......

    辩论心得(优秀范文5篇)

    辩论心得.txt两人之间的感情就像织毛衣,建立的时候一针一线,小心而漫长,拆除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拉。。。。给“民大第一辩”辩手参考十:辩论心得 文/安俊岚(武汉大学04电信学院)最近......

    观看辩论比赛心得

    观看青年干部辩论赛心得体会 从7月14日开始,我镇青年干部之家举办了南丰镇青年干部辩论赛,比赛共有8支队伍参加,分为初赛、半决赛和决赛。我镇这次举办的青年干部辩论赛组织周......

    盘问小结(样例5)

    谢谢主席: 实际上我方今天的盘问逻辑很简单。 第一个问题从根本的发展理念明确我们需不需要综合提高?我方之所以一再强调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坚持以人为本,树......

    盘问与轻蔑的近义词[本站推荐]

    词语的近义词就是意思相近的词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盘问与轻蔑的近义词,欢迎参考阅读!盘问的近义词盘诘、盘考、查问、询问、查询、盘查、究诘、咨询轻蔑的近义词鄙视、蔑视、鄙......

    辩论招新(精选多篇)

    外国语学院辩论队选拔通知 外国语学院辩论队将于本周五晚进行选拔工作。选拔对象面向全体大一新生。现将有 关选拔工作的具体情况公布如下: 一 初试 流程: 1、一分钟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