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革命史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3 23:4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闽西革命史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闽西革命史调查报告》。

第一篇:闽西革命史调查报告

闽西革命史调查报告

 前言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为进一步充分感受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我们以闽西博物馆为重点,开展了实践调查,同时也经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时间:2013年5月1日—5月3日

实践地点:闽西博物馆

实践内容:参观闽西革命博物馆,了解闽西革命史 实践方式:实地参观

 简介

 闽西简介

闽西是一区位的名称,古指八闽最西端的州郡----汀州,今指福建最西边的地市----龙岩及三明两地市的部分辖区。上杭,永定,连城,武平,长汀,清流,宁化,明溪八县从人文和资源而言,是海内外客家人的祖地,是中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又是福建省重点侨区、林区、矿区和旅游区。 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简介

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是在谭震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提议下于1986年建立的,是龙岩市唯一的一座综合性的社会历史类博物馆。单位级别设置为副处级,行政隶属于市文化与出版局,现有人员编制15人,内设办公室、文物科、资料科、保卫科和宣传接待科室,同时加挂龙岩市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

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是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曾荣获“全国文博系统先进集体”、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是龙岩老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 实地参观

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和闽西革命烈士纪念馆所陈列的展览,记载着1919年至1949年闽西这段辉煌厚重的革命历史。“两馆”陈列改版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和争创全国十大精品展览的目标要求建设。改版后,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文物、大幅油画、雕塑,不仅展示了闽西革命各个历史时期重大史实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5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闽西从事过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的足迹,还全面展示了闽西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积极支持革命、投身革命,在革命的征途上谱写的一曲曲壮丽凯歌及闽西革命薪火相传、燃烧不熄,赢得“二十年红旗不倒”光荣赞誉的历史。

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对外开放的有《闽西人民革命斗争史》、《闽西儿女战斗在祖国大地》、《发展中的闽西》等三个专题展览。展览充分运用大量的文物、历史照片和资料,再现了闽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进行的波澜壮阔、不屈不挠的斗争及坚持“二十年红旗不倒”辉煌历史;讴歌了闽西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浴血奋战在中华大地的壮志豪情。

在一楼主题展厅中,陈列了《闽西人民革命史》、《闽西儿女战斗在祖国大地》专题展览,较为完整地展现了闽西辉煌的斗争史。在二

楼展厅中结合龙岩市的实际情况和重大的节假日、纪念日举办了《红岩魂》、《载人飞船、火箭、卫星、尖端武器大型科普展》、《发展中的闽西》、《革命老同志书画展》、《长征,从这里开始》、《共和国将帅的摇篮》等许多专题展览。同时,将在主题展览中完成《红色闽西》陈列改版,采用模拟历史景观、落地布景、电子显示屏、雕塑以及声光电相结合的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来布展,进一步发挥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应有的作用。

参观闽西博物馆时,我们的内心深深被闽西革命老同志的艰苦奋斗精神所震撼。在参观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刘亚楼的上将服;杨成武将军在抗日战争期间,指挥黄土岭战役是使用过的望眼镜;保存完好的明龙泉瓷瓶和由庆荣号禄余手抄的《双状元》剧本等等。 存在问题

尽管闽西革命所留下的文化遗产保存较为完整,但在开发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 参观为主,参与不足

闽西革命史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它不仅应当只是浅层次的展示现存的革命历史遗迹或纪念物或过去的历史事件、故事等。还需要求经营者运用聪明才智,结合经营手段为旅游者提供身心参与的进入方式和体感心受的体验效果,使红色旅游效应从“眼睛文化”过渡到“心性文化”再深刻到心灵的境界。

 表现形式单一

基本上所有的闽西红色旅游景区都沿用着“图片+文字+实物+讲

解”的固定模式向旅游者进行景点内容的介绍。但是在几乎所有的闽西红色旅游资源都采用这种表现形式时,由于手段的大量雷同,是旅游者对于红色文化的实际内容及其意义的了解失去了兴趣。因此,希望通过红色旅游实现革命传统教育的目的往往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改进建议

 古田会议旧址群的拓展和相关设施的进一步完善。 长汀“红色小上海”和红军长征起点的重点开发战略。 科学整合、优化配置红色资源,努力塑造“红色闽西”形象。 深入挖掘、研究红色资源的精神实质,不断丰富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

 展望

如今的中国,已经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得稳健而自信,但是在世界形势愈发复杂的情况下,中国仍面临着来自经济、政治、安全等等方面的挑战,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让我们每一个参观的同学怀着对中国璀璨文化历史的感受和理解更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于学习和实践,继续革命前辈们奋斗终身的事业,积极发挥现代大学生团员的特色,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一名大学生,我们深知战争的年代造就了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智能,为祖国贡献的机会。我们坚信,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也深切地了解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懂得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要发奋学习,认真专研,开拓视野,学会自强独立,乐于助人,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12级英本三班刘学孜 林雅芳 苏丽玲

杨增财 张穗阳 王能超

第二篇:延安革命史

延安革命斗争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2年西北党组织成立—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后,1922年8月,陕西也建立了党团组织。陕西的党团组织成立后,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先后组织发动了清涧起义、渭华起义,逐步把陕西的革命斗争推向高潮。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陕西出现了刘志丹和谢子长两位民族英雄。刘志丹,1903年10月出生于陕西省保安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5月,他和谢子长一起领导了渭华起义,成立了西北工农革命军。先后担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红26军、27军总指挥、红25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瓦窑堡警备司令、北路军总指挥和红28军军长。1936年4月率部东征抗日时,在山西省中阳县三交镇遭国民党反动派阻击,英勇牺牲,时年34岁。毛泽东称他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为了纪念他,陕甘宁边区政府将保安县命名为“志丹县”。谢子长,1897年出生于陕西省安定县,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组织领导了清涧起义,1928年5月参与领导了渭华起义。

历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陕甘游击队总指挥、红26军第42师政委、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曾成功地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后在清涧河口与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身负重伤,1935年2月,因伤势恶化在安定县逝世。为了纪念他,陕甘宁边区政府将安定县命名为“子长县”。1932年2月,刘志丹、谢子长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抵达照金(今耀县境内),创立了照金革命根据地。

12月,陕甘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1933年3月,陕甘边特委成立。11月,红26军42师回到南梁地区,在刘志丹的领导下,建立了南梁革命根据地,并于1934年11月成立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习仲勋任政府主席。与此同时,谢子长率领陕北游击队开辟了陕北革命根据地。1935年1月,成立了陕北省苏维埃政府。随着陕甘边根据地和陕北根据地的发展,两块根据地日益接近。1935年2月5日,陕甘边和陕北特委在子长县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刘志丹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在刘志丹的领导下,先后解放了安定、延长、延川、安塞、靖边、保安6座县城,从而把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联成一片,初步形成了西北革命根据地,这是当时全国唯一保存的革命根据地。第二阶段:(1935年中央红军到陕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历经千难万险,行程两万余里,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10月22日,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讨论了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的行动方针,作出了把陕北作为全国革命大本营的战略决策。随后,中央红军南下到达甘泉县下寺湾,在这里纠正了陕北肃反错误,释放了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刘志丹、习仲勋等受害同志,挽救了西北革命根据地。11月21日至24日,中央红军在富县直罗镇赢得了著名的直罗镇战役,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在瓦窑堡期间,中央红军还进行了东征和西征,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6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撤离瓦窑堡,并于7月3日抵达保安(今志丹县)。1936年12月12日,驻扎在西安的东北军和西北军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受我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扣押了亲赴西安督战剿共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在保安立即召开政治局会议,分析形势,商讨对策,作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决策。并派周恩来、博古、叶剑英去西安,协助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建立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由此实现了国内战争到全面抗战的重大转变。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凤凰山麓成为中央机关和毛泽东的第一个驻地。1937年2月,国共两党的合作由秘密走向公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共中央在延安及时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全民族迅速行动起来,团结一致,全面抗战。并召开了延安干部紧急动员大会,整编部队,随时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同时,致电蒋介石,红军主力将要全面投入抗日。

随后,蒋介石同意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并任命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领导八路军的抗日军事行动。长征前留在南方8省13个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从1937年9月至1938年10月的一年时间里,八路军以小米加步枪的劣势装备,抗击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军,作战1600余次,歼敌5.4万多人,收复了大片国土,创建了19块抗日根据地,牵制了大量日军,阻止了敌人的战略进攻,使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阶段。在此期间,毛泽东在延安写下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和《战争与战略问题》等许多军事著作,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抗战期间,党中央高度重视政权建设。1937年9月,中央决定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更名为陕甘宁边区,正式宣告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林伯渠为首任政府主席。10月12日,国民党南京政府行政院会议通过决议,承认了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把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为一个模范的抗日民主区,中央在边区实行了广泛的民主,在县、区、乡都实行民主选举,还选举产生了参议员。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这篇光辉著作对边区政权建设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941年12月至1943年底,边区又进行了精兵简政,精减了机构和人员,减轻了人民负担,极大地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

抗日战争爆发后,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冲破重重阻力,跋山涉水奔向延安。为了造就抗日救国的人才,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延安创办了30多所干部学校。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是中央到延安后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军事学府,先后培养了10多万德才兼备的抗日军政人才,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中央党校、马列学院是培养党的中高级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毛泽东于1943年还为中央党校亲笔题写了“实事求是”的题词,这个题词一直被奉为中央党校的办学宗旨,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延安时期,党中央特别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1941年7月,将陕北公学的民族部、中央党校民族班以及抗大、女大的少数民族学员集中起来,成立了延安民族学院。延安民族学院汇聚了藏、蒙、回、苗、彝、满、汉等各民族的优秀青年。桑吉悦希、扎喜旺徐、沙那、孟特尔、袁效则、罗德干、王寿才等都是藏族学员。学院还成立了专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政治、经济、历史及社会风俗的藏族研究室、蒙古族研究室和回族研究室。在课程设置上,还开设了藏文、蒙文等少数民族语言课程。而且,党中央对少数民族学员也格外关照,在当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给予特殊优待,每人每月多发10斤白面,每人每年加发一套单衣、一套棉衣。每逢民族节日,还按照民族风俗习惯庆祝、会餐。在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民族学院还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党的民族平等、宗教信仰自由和相互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对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延安时期,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抗战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实行了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边区的财政经济和军民生活遇到极大困难。1941年到1942年,边区几乎到了没有衣穿,没有饭吃的严重地步。面对十分严峻的形势,党中央、毛主席号召边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迅速在军队、机关、学校、工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央领导带头参加劳动,毛泽东和他的警卫人员在杨家岭挖地种菜;朱德总司令在王家坪种菜;周恩来、任弼时参加纺线比赛。1941年3月,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开荒种地,经过3年的辛勤劳动,把昔日一派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好江南”,成为大生产运动中的一面旗帜。大生产运动不仅使陕甘宁边区克服了困难,度过了难关,达到了丰衣足食,而且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改善了党政、军政、军民关系,积累了生产建设的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从事经济工作的专家和人才,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事业奠定了基础。1942年2月,中央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场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拉开了延安整风运动的序幕。

整风运动明确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整风任务,确立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整风运动方针。经过全党的整风,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了全党,树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解决了党内存在的矛盾,增强了各级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加强了党内的团结和统一,为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1945年4月23日到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胜利召开,历时50天。大会选举出了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五位同志组成的中央书记处,明确地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七大”也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而永久地载入了史册。第三阶段(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7年中央离开延安)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蒋介石向毛泽东发出了去重庆“共商国事”的邀请,中央政治局经过讨论,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赴重庆谈判。通过谈判,中国共产党不仅保住了八年抗战所取得的成果,而且在政治上取得了有利地位。在此期间,中央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成立了以彭真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东北局,并派10万部队和2万干部奔赴东北开展工作,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947年3月,蒋介石违背谈判协议,调集了39个旅、23万多人的部队大举向陕甘宁边区发动进攻。中央主动放弃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在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留在陕北,主持中央工作,与进犯的敌人周旋;刘少奇、朱德前往华北,组织华北前线的对敌斗争。从1947年3月到1948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机关历时1年零5天,行程1000多公里,在陕北成功地指挥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战役,一举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大举进攻。1948年4月22日,西北人民解放军胜利收复延安。1948年3月28日,毛主席和中央机关东渡黄河,迁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在那里指挥了全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取得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胜利,最终赢得了全国的解放。

摘自延安革命史

第三篇:闽西革命

闽西,是中央苏区,是中国较早开辟的革命根据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陈毅、王稼祥等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战斗、生活过,进行了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新中国的九大元帅、八大将及许多著名的将领都曾在闽西战斗、生活过。闽西是红军成长、壮大的地方,是共和国将军的摇蓝。红军主力长征后,闽西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鱼水关系的军民情谊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取得了胜利。闽西,是红旗不倒的坚强堡垒。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闽西一年多的时间,他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从农村包围城市的解救中国之路,创建了建党建军的纲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并在古田会议上作为决议被确定下来。很快便在全党全军传开,从而使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古田“协成店”内,毛泽东高瞻远瞩对中国革命前景甚为乐观:“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欲出的一轮红日,它是澡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对一些悲观主义者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进行耐心地说服和引导。毛泽东历来对调查极为重视。在闽西期间,他一有时间就下连队和基层,在战士和老百姓家开展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反对本本主义》、《才溪乡调查》、《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一卷卷雄文在闽西挥就,一场场革命实践活动,铸就了多少真理?!闽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

闽西革命老根据地包括龙岩(现改为新罗区)、上杭、永定、武平、长汀、连城、漳平、明溪、清流、宁化等lO县(市、区)及平和县的一部分。

闽西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开展了蓬蓬勃勃的革命运动;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

1921年春,邓子恢、陈明、章独奇、林仙亭等人便去龙岩东肖铜岗小学掌发起组织“奇山书社”,组织阅读《共产党宣言》、《新青年》、《向导》等革命书籍,抨击时弊。入社的教师和中学生有二百多人。

1929年3月11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从赣南到达长汀四都。毛泽东于5月15日率领红四军第二次入闽。红四军在闽西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援下.于23日第一次攻占由国民党福建省防军第一混成旅陈国辉部占领的龙岩城。

1929年12月3日,红四军在连城新泉开展了大规模的政治、军事整训。在上杭县古田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制定了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1930年1月毛泽东在吉田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党内通讯,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在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从红四军首次入闽后,经一年零3个月艰苦奋战,创建了纵横300里,人口近百万的革命根据地。党的组织在斗争中得到发展壮大,有效地发挥了核心领导作用。全区建立7个县委、拥有党员7566名。至此,赣南、闽西两大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中央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在参军方面,闽西苏区共有10多万人参加红军,1933年冬,为了总结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经验,毛泽东到才溪乡进行10多天的深入细致调查,写下了《才溪乡调查》这篇光辉著作,在全国总结、推广才溪乡的典型经验。

随着国民党反动派进一步实行白色恐怖,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主力红军从福建的长汀、宁化、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参加长征的8万多中央红军中,有近3万闽西子弟兵,他们几乎遍及红军各部,比较集中的有:

红五军团的三十四师,6000余人,是由原闽西独立第八、九、十师改编而成的。1934年11月底中央红军强渡湘江,冲破了国民党第四道封锁线。红三十四师临危受命,担任全军的后卫,大部分将士血染湘江,壮烈牺牲。

红九军团的第二十二师,2000余人,由原闽西红十二军第三十五师改编。在甘肃以西的高台战斗中,大部分壮烈牺牲;这几个团,在长征中经常担任前锋,在强渡湘江、智取遵义、飞夺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等战斗中,斩关夺隘,锐不可当;红一军团第十五师和红八军团第十四师各有一个团,是由原少共国际师和工人模范师中的闽西子弟兵组成的。

新中国建立后,为革命牺牲的烈士有23600多人。约占全省烈士总数的一半;闽西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邓子恢、张鼎丞、陈丕显、杨成武、卢嘉锡等。五六十年代被授予将军军衔的闽西籍将军有68人(其中上将2人,中将7人,少将59人),占全省83名将军总数的82%。

闽西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用鲜血和生命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闽西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始终坚定革命必胜信念,执着追求,与子弟兵同甘苦、共患难,敢拼敢创,敢于胜利的精神,在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中不断发扬光大,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

第四篇: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学习心得

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心得体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相对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前提下开展的,它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问题以及以后去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创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力量,帮助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命运,推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成功,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通过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我们更加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走向胜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建立独立、民主、自由、文明的国家。这对当代中国政治思想与实践的突破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也启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支部书记,要切实带领支部党员和青年不断坚持学习、研究、认识、发展新民主上义革命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地

为全市统计工作做出贡献,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同时学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及相应理论也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可以有效进行指导纠偏。我们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在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因脱离实际、忽视客观规律而阻滞中国革命与社会建设的情况也曾出现过,这告诉我们,开展各项要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际情况、尊重客观规律,不盲目而行、随波逐流,时刻自省,注意进行自我批评,少走弯路,探索适合个人情况发展的道路。同时,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鲜明的创新性,这启示我们要立足实际不断大胆创新,要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打破固有的保守观念,不要拘泥于条条框框,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也是如此,在今后的工作及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不屈不挠、满怀希望,以革命先辈为榜样,灵活运用学习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相关理论解决好自身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开展好各项工作打牢基础。

第五篇:法国革命史读后感

法国革命史读后感

在网上找了一些关于法国的书籍,认为法国革命史这本书能让我更好的了解法国,因为本人不太喜爱读书,所以并没有读完,有哪些见解不合理,还请老师见谅。

这本书是由法国历史学家米涅所写,他对法国革命史提出了比较新颖的看法,震动了舆论界。米涅1796年5月8日生于普罗旺斯首府艾克斯,1884年3月24日卒于巴黎。1824年以发表《法国革命史》而成名。它明确指出:法国“革命不可避免”。米涅在此书中以阶级斗争观点叙述了法国历史的巨变。他认为中世纪以来的法国历史就是阶级斗争史。法国革命所经历的时期“就是构成法兰西民族的几个阶级争夺政权”的年代。“两个敌对阶级在准备国内战争和国外战争。”米涅尖锐批判封建制度,认为“不可能回避革命”,第三等级与封建贵族之间必然展开生死搏斗。法国大革命就是一场阶级斗争。作者看到了这场斗争的历史意义,他指出:“斗争既已开始,必定是某种制度的胜利。”“在革命时期,旧社会被摧毁了,而在帝国时期,则建立了新社会。

我的感觉是这部书的作者至少是一个经历者。他在此书中提出大量自己的见解,认为整个革命带有必然性,提出许多“必然”和自己认为的原因。作者专注于政治斗争,对于经济和文化等等论据只是稍稍提及,虽然从论断上看,正是经济和文化的因素导致了革命中的许多事件,争论、斗争、分裂、重组等等,但是却言之不详。

作者认为法国革命,虽然发生在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之后,但是却是以后整个欧洲革命的肇始者,所以描述中带有强烈的自豪感,也许这就是现代“民主斗士”带有的优越感的开端吧。革命中,议会中议员激情乱斗,议会大门外,民众、警察、军队轮番的包围,城市中各个俱乐部就是党派大本营,械斗不断,全国各地各种思想混乱,都想自制,不过不论革命方还是保王党都不允许,于是军队讨伐和起义此起彼伏。革命者和保王党都丝毫没有同情心,公开处决、私下枪毙,到处都是,真是毫无法制,只有权利斗争。

作者的观点的确比较新颖,只是后人对此事的看法不同,这也是人自由意识的体现。

下载闽西革命史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闽西革命史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革命史专题讲座心得体会(合集五篇)

    《百年美梦入长征》革命史专题讲座心得体会 最近我认真学习了《百年美梦入长征》革命史专题讲座。此次的学习让我印象颇深,通过学习我们党的光辉历程,重温我们党在早期的成长......

    闽西女孩诗歌5篇

    福镇街上分离时刻你来了披着洁白围巾我知道围巾是我的你说织好了送我的班车到点你红了双眼为我披上洁白的心寒冬夜冷带着吧!谢谢你我会想你你欲言又止我的毛线?毛线?喏,给你......

    常州革命史纪念馆讲解词

    常州革命史纪念馆讲解词 欢迎大家参观常州革命史纪念馆。本馆讲述了1840年到1949年,常州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革命胜利而英勇奋斗,谱写了光辉的革命历史。下面请大家参观第一......

    喜迎八一节,重温革命史

    喜迎八一节,重温革命史 ——观电视剧《江姐》之感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3周年,7月29日始,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3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江姐》,向广大观众献上了一份节日的厚......

    第一课近代革命史的起点

    第一课近代革命史的起点 1.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定都。 A. 南京 B. 北京 C. 武昌 D. 广州 2.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杂志,犹如黑夜中的一道闪电,掀起一场空前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乌拉特后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关于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研讨会交流发言材料(党委书记理事长任安东)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党史学习教......

    闽西革命博物馆观后感1

    今天我们全班一起去参观了龙岩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让我们感受了这片革命老区的光荣历史以及在闽西这片红土地涌现的一打批革命先烈的奋斗经历。在这片红土地涌现出了许多位......

    闽西红土地文化的内涵

    闽西红土地文化的内涵红土地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老区人民共同创造的,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化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峥嵘岁月里,红土地文化以其光辉的形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