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危机中看银行信贷》
谢小波1101243001金融与证券专
金融危机中看银行信贷
2007年至2009年间的一场金融风暴敲响了全球金融界的警钟,以银行为首的一系列金融链条企业纷纷落水,并直接牵连实体企业,使各国的经济都遭受强烈冲击。在这里,我想谈一谈这次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我们对于中国目前银行体系缺陷的思考。
危机浮出水面始于2006年底的“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草率的借贷标准导致了过度借贷,在本金没有可靠保证的基础下,热钱并非提供给了实体企业以解救经济问题,而是大量流向了房地产投资、证券投资等领域并造成了虚假的繁荣,产生了大量泡沫。
到了2007年英国主流银行北岩银行因为收不回足够的资金而无法偿还大批的到期债务,因此又掀起了“流动性危机”,使危险进一步升温。但这还是没有引起资本市场的深刻关注,投资者认为这些高杠杆高风险的贷款会被新发明的“资产证券化”消化。资产证券化简单说就是将银行手里的不良房屋资产转为证券产品,将风险分担给世界各国的投资者。
但是这项失败的策略,在投资者看清经济状况的真实情况时带来了更大的不安,终于在2008年迎来了持续的、大量的、恐慌性的抛售。金融市场急剧下跌,金融危机迎来了高潮,9月中旬金融也大亨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这标志着资本市场的资金产生严重的断裂,银行在大额拆借市场已经借不到钱了,因为人人都自危了,更别提借给别人钱。
在金融界首先“垮台”后,由于资金紧缺,所以向实体经济发放的信贷资金更是微乎其微。于是在资金紧缺、汇率下跌、市场恐慌、大量失业等多重压力之下,实体经济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我们从中看到在整个事件中,资本市场的体系问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想在此重点讨论银行信贷的两方面问题——结构与监管。
首先,目前银行信贷还是以抵押房地产为主。因为它无疑比无形资产等更具有保障性。但是单一的信贷结构往往隐藏着极大的危机,上一轮的金融危机正是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当绝大部分的资金都压在房地产上时,加上高杠杆,只要资产拍一下翅膀就将带来巨大的震荡。正所谓“水不平则流,物不平则鸣。”因此抵押物的结构分配是危机中给我们带来的重大启示。
正如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巴塞尔协议》的核心观点一样,在一味追求资本、资产的极大收益同时,以统一的、高抗风险的比例对各银行进行约束,要求其在拿出一部分资金投资的同时最起码要有相当一部分的资金用来保障自己的安全。因此在银行信贷的抵押产品中,需要我们发掘更多的可靠的因素,来缓和目前极大的不平衡。
另一方面,在指定政策的同时,监管体系同样格外重要。上一轮金融危机中,正是监管不严,而造成了银行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草率收购了大量不良资产。其后,又是因为监管不力,没有及时发现金融产品的不良本质如不良资产的证券化,而导致了无法挽回的资金断裂。这样的事件不断发生,让我们对斯密的自由市场理论有了重新的考虑。“看不见的手”再也不能成为政府逃避参与金融市场的借口,我们应当呼吁政府广集众议,尽快完善当前金融界的监管体系,在保证利益增长的同时,加大对不良分子及不良产品的监控。我相信,如果能够做到这点,我们将看到一个更阳光的金融圈。
总结以上观点,可以用以下几个字表达:平衡、合理、科学、理性。
(附:写的时候才发现肚子里的墨水不够,很难做出更深刻和更清晰的论证。所以希望老师多多指点,多给一点课外思考作业,这样才能学到知识。谢谢!)
2012年9月18日《银行信贷管理》课外作业
第二篇:银行信贷
银行名称:
地址:
日期: 致:(投标人全称)
兹开具最高限额为人民币万元的银行信贷,供(投标人注册地点)(投标人名称)于年月日之前,在(项目名称)需要时使用。我行保证由(投标人名称)提供的财务报表中所开列的作为流动资产的各项中无一项包含在上述提到的银行信贷中。
此项目若未中标,该信贷证明自动失效,无需退回我行。
银行(盖章):
银行主要负责人(签字):
银行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银行电话:
银行传真:
第三篇:从书中看张爱玲
从书中看张爱玲
已经忘记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张爱玲的文章了,也许埋藏在内心深处的记忆已经被时间的河流冲的无影无踪了吧。所以,当我上高一以后我决定再拿出张爱玲的文章来细细地品读,再次揣摩这个旧时代女性所写下的文章带给我的余韵。
我本想旧社会的女性应该化着很厚的妆,穿着顶封建的旗袍在阴暗逼仄的弄堂里背对着长了青苔的青砖瓦盖和一大群旗袍姐妹们嗑着瓜子、谈着金钱、论着男人、夸耀着自己多么奢侈的生活。然而,当我接触张爱玲的文章后我才知道,原来旧中国还有这样一个用笔诠释着文字灵魂的女性,用笔描述着喜怒哀乐的女性,用笔勾画出琐屑,亲昵的世界的女性。
读张爱玲的散文给人一种平淡的美,错落的美、参差的美,一种兼有情理和文字两方面疏离的美。张爱玲的散文大半自诉着身边的感受。对人生的、对文化的讨论,都浸透着她的灵性。虽然天只要那么大,却说她用色彩斑斓的印象、生生不已的接触、鲜活如初的回忆精心组合而成的。作为一个写家,张爱玲在散文中直接表达出了她的文化文学观念,也许这是读者扣响她的文学之门并登堂入室的一个绝好通道。像我最初读她的文章时很没感觉,思想很空白,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去琢磨,琢磨她的文章到底精妙于何处。也许随着她的文章读多了的缘故,便也了解了她的思想、她的点滴,最后得出她所写的文章的作风便是有情有味,这是来自于心底深处的感觉,所以有了刻苦铭心的感觉。
张爱玲是个擅长绘画的人。她自己唯一编定的的散文集《流言》里便印了许多小幅手绘的女像速写。她画别人时,有点近漫画的笔法,而轮到画自己,知道自己并不漂亮,于是注意的便是风度、气质,不自觉的流露出一种旷世才女的像来。《卷首玉照及其它》便写她为了书中的肖像照,是如何女人气的一次次与出版商交涉。实际上,她的全部散文便是一幅线条繁复的自画素描,漂亮的多了。因为张爱玲是个以文字为生的人,所以她有着自己的文化观念、文化感觉和文化视点,她所写的一切文字,尤其是自诉性很强的散文,何其不是给读者脑子里刻上极其深刻的印痕。
张爱玲是喜欢用苍凉、悲凉、悲荒这些词儿来形容人生的,她深知家常的中国,懂的平凡生命的乐趣,她会享受生活,也在享受的瞬间领悟生命的悲怆和不可理喻。十八岁的她写的《天才梦》获得了《西风》杂志的征文奖,她在《天才梦》文章的结尾写道: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种天堂与地狱般的文字我想只要她能写的出来了吧!有人替张爱玲辩护,说她的悲是与世纪人的命运、性情相通。我想说其实这并不矛盾,一个人的自伤自恋的情结自然会使文学失去宽宏、坚实的质地,但我认为并不是就不能由此及彼地扩大开去的,仅此而已。张爱玲是个聪慧的女性,同时她也有着十足的立场和角度。话说回头,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是否也能从她生上学到什么呢?不如就学她把生活细节化,把人生有趣化,把态度现实化。这是我综述她的文章所自我感觉到的,也许还有更多更多吧。
第四篇:金融危机
一、这次危机给中国带来的五大冲击。
1、对出口经济的冲击。中国近几年的发展,三驾马车有些失衡,基本是靠出口拉动为主,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外向经济比重太高。出口的马车太大是大洋马,投资马车国有投资太多是枣红马,消费这驾马车是瘦毛驴,三驾马车不匹配,拉起车来跑的既不顺又不快。实践证明速度决定增长,结构决定发展,研究发展必须注重结构。黑龙江近些年来发展缓慢的主要根源在于经济结构不合理,一产太大,大而不强;二产太大,大而不优;三产太小,拉动力太弱。只有真正调整到位,才能为经济发展积聚后劲积聚潜能,所以结构决定发展。我国经济外贸依存度为68.3%。黑龙江为24%,过去靠出口拉动经济,现在金融危机,经济衰退,中国的出口市场在萎缩,订单在减少。所以第一波受影响的是出口企业,江浙大量出口企业倒闭,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金融危机订单减少,开工不足;二是国内劳动力涨价,特别是新《劳动法》的推出,使企业用工的风险和成本提高了21%,使企业制造出口产品的活劳动成本大幅度增高;三是中小企业融资难,2008年国家为了治理经济过热,开始紧缩银根,控制货币发行量,首先紧的就是出口的中小企业,没有渠道融资。相比而言,银行更愿意给国有大企业贷款,安全系数较高。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风险大,国有商业银行不愿提供贷款,逼得中小企业到民间通过地
下钱庄、高利贷融资,最后换不起债,老板跑了,企业倒了。所以这次北京两会着重的研究了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因为出口企业倒闭,其需要的原材料和设备是改造靠国内制造业来提供,这样一来金融危机的影响随即就波及到实体经济。所以中国的钢铁价格下跌,汽车卖不动,价格下跌,利润变薄,企业经营困难,库存增加。所以这次救助十大产业更加关注的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和救助问题。
3、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虚拟经济资本市场相对应的冲击更大。所以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感冒,中国股市应声下跌,从过去6124点一直跌倒1648点,我们1亿3000万的股民,资产损失了20万亿,很多股民被套的痛不欲生,这就是资本市场的变化、损失。
4、对就业的冲击。这次北京两会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之首就是就业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关注。现在就业形势很难,2000万的农民工在出口企业下岗,提前返乡,春运潮一票难求。返城没有工作,在家无法安置。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15万,去年没有工作的大学生还有115万,两者相加共计730万。社会无法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稳定之源。国际金融危机是我国本来存在的就业难问题雪上加霜,使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5、对消费的冲击。中国的消费市场萎缩,购买力不足,既有群众收入水平下降带来的,还有群众消费信心不足带来的。消费者没有强烈的购买欲,不去参与消费,造成企业库存增加,库存增加就点减产,减产就得减员,减员会造成消费水平更加低下,消费更加不足,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次的消费不足是全方位的,穷人和富人的消费心里都出现了问题。富人认为金融危机是原有的数字化的财富缩水了,资产蒸发了,就不能在无所禁忌的消费了,所以富人在保守消费。穷人看到现在工作难找了,钱难挣了,就更加小心谨慎的消费了。现在的消费疲软是个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不能用消费拉动经济。所以各地组织家电下乡,发放消费券等措施都意在刺激消费,用消费拉动经济。
二、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四大机遇。
这次金融危机是危中有机,危急中有转机、商机、生机,我们要抓住机遇,放大效应。
一是调整结构的机遇。经济低迷的时候是调整结构的最佳时期,因为经济发展顺畅的时候,注重的是GDP、财政收入和总量的扩张。现在要静下心来,从浮躁走向务实,扎扎实实抓产业结构的调整。危是旧经济增长方式之危,机是调整结构之机。
二是自主创新的最佳时机。我国的大路货的产品出口受阻了,对于产品的更新换代、自主创新有了新的市场需求和拉动。国内的传统制造业受到挑战,需要我们要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要自主研发,扩大自己无形资产,塑造自己的高科技高品牌,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企业洗牌重组的机遇。经济困难时期,企业往往要洗牌,优胜劣汰,淘汰落后的产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环保生态产业,要在洗牌中调整自己的结构和产业定向,加快兼并重组的步伐,实现优胜劣汰。现在譬如平安保险、工商银行等很多企业在境外并购。从世界上看经济危机中企业重组是必然的,抓住机会,瞄准方向,选好伙伴加快重组,把自己做大做强。
四是深化改革的机遇。金融危机,经济衰退下滑,压力增大,这正是深化改革的好机会,静下心来抓体制、机制改革。燃油税的改革刚刚推出来,这是因为交通部多年作梗,现在才刚刚理顺出台。国家大部门改革启动了新一轮的行政体制改革。现在各个省份都在进行,将部门整合,精简职能,放宽经济发展环境,让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中央代发地方债是财政制度的改革,按照预算法地方财政不能有赤字,不允许发地方债,这次金融危机在这一点上有所突破。
总之,这次金融危机是柄双刃剑,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机遇。利用这次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四个倒逼机制,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我们才能尽快走出低谷,实现复兴!
第五篇: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1)
2008年是一个起伏不平的一年,北京2008奥运会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但是2008年引发的金融危机却让中国人民重新了解了这个世界!美国政客为自身的利益对金融行业滥用美元价值的黑暗操作然当无实,从而愈演愈烈直至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与其说是金融危机还不如称之为“金融海啸”更贴近事实。
全球金融、证券投资、国际贸易、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濒临“灭绝”较有说服力的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美国三大汽车巨头,AIG。冰岛。东莞合俊.....。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残酷现实,谁想的到他们会倒下了?但他们真的倒下了,全球风暴来了。
在中国有第二个香港之称的东莞樟木头首先倒在中国人的最前列。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国人所面对的是什么?接下来又会是怎么样?人民无法去预测也不敢去想象。接受下来眼看一个个工厂倒闭一个个老板跳楼,一个个企业拖欠工资,中国人才真正意识到“它”来了。在12月份广东,浙江两个工业大省先后出现返工潮也就意识著为人知和不为人知的企业已经在接应“它”的到来。消费力开始削弱。股票开始大幅度下跌。楼价下调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暴涨.....。
国家濒濒出台救市计划效果可显一般,这是全球性的问题我们只能向天上叹息:“它”何进能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