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中考任务型阅读技巧讲解及6篇典型训练
2011年中考任务型阅读技巧讲解及6篇典型训练
任务型阅读理解是21世纪开始在我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大量出现的新题型。任务型阅读理解题的出现与我国实施新课程、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直接有关,也与我国外语界最热火的任务型英语教学趋势相吻合。笔者,特此撰文介绍该新题形的特点和解题方法,希望能对同学们提高中考任务型阅读理解的解题能力有所裨益。
一、任务型阅读理解题解读
任务型阅读阅读理解测试的主要体裁为应用文--广告,主要考查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据不同的人的不同需要捕捉到相应的有效信息的能力。任务型阅读理解题所选文章题材真实可靠,内容贴近现代社会生活,涉及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语言原汁原味。
该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是否能够有效地运用语言“做事”的能力,体现了语言能力、智力能力和社会经验等方面能力的有机结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题型的阅读理解实际上就是一道高水平的智能检测题——综合检测考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判断、跨文化交际知识以及心理感悟能力等。如果考生心理承受力比较弱,或者应试时头脑一时不那么开窍,恐怕很快就会感觉犹如“雾里看花”,似它而非它了;而且,考生对某一题的错误判断会影响其对其他题目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产生曼延作用。
二、解题步骤
任务型阅读理解题的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要求与符合要求的条件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该类的“对应”可能是“主旨对应”,也可能是“情节对应”,还可以是“细节对应”等。同学们只要能够把握住这一原则就能轻松做好这种试题。
“一一对应阅读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认真阅读背景介绍,了解话题或主题。
第二步:仔细阅读题目,找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要求,并在关键词下划线,以便有利于为后面的顺利解题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对照题目的要求,从选项中选出符合以上要求的对应条件。有时,只要顺着关键词的线索就能轻松找到正确的答案。
第四步:快速对照要求和条件两条线索通读一遍,做到万无一失,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第二篇:任务驱动型作文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环卫工人陈阿姨在打扫卫生时,遭到正在旁边健身器材上做仰卧起坐的一位大妈的辱骂,她骂陈阿姨影响她锻炼身体。其他市民赶紧劝阻,陈阿姨也没还嘴,还用扫帚将健身器材下面的最后一点树叶扫起来。这一下彻底激怒了大妈,她夺过陈阿姨手中的扫帚,用脚踩断,并用力向陈阿姨的手上和脚上敲去。陈阿姨见况跑开,大妈追赶时被其他市民拦下,但她竟拨110称“农民工打人”,彻底看不下去的市民直接把她团团围住,等待给警方作证。在警方和目击市民的劝说下,大妈承认了错误,并给了陈阿姨3000元的赔偿金。这件事经媒体曝光后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有人为陈阿姨点赞,有人为目击市民点赞,也有人为大妈点赞。
对于以上三类人,你更倾向为谁点赞?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800字以上,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广佛中学,有一所自助式图书馆。这里无门、无管理员,借书、还书、借多久、什么时候还,都是靠师生自律。年终盘点,原来十万册图书变成了十万六千多册,当然,虽然增加了六千多册,但原有图书仍有丢失的。此事由微博传出后,“广佛文明网”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以“‘无门图书馆’的诚信之门”为题进行了报道,一时间引发热议。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大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逃课的少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师生关系也得到了改善。此事传出,该校有些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的家长认同,有的家长则明确表示反对,认为老师的这种做法是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请从老师、学生或家长中选一角度),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在宁波春节后首场招聘会中,有记者发现,不少大学生是由父母陪着来找工作。采访中,这些大学生对职业规划一脸茫然,而他们的父母则希望孩子找个不那么辛苦、离家近的单位上班。不少用人单位表示:连找工作都要父母陪,以后怎么独立工作?也有人认为,如今求职陷阱众多,父母帮忙把把关也可以理解。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4年,95后山东女孩王静以高考理科总分537分的成绩收到山东某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然而她却“逆光飞翔”:不上大学,去读技校。理由是家里好多亲戚念了本科也“就业难”,小姑娘想早日学有所成“报答”父母。有人认为还是应该接受高等教育;也有人认为学好一门技术不一定比上本科差。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两天,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家长们的朋友圈热传——一位在企业当高管的妈妈,月薪三万出头,女儿在广州某外语学院附属名校读五年级,家里大头支出由老公搞定,最近却连新衣服都快不敢出手了,原因就是孩子放暑假了!这位高管妈妈算了一笔账:女儿去一趟美国游学,10天20000元;女儿平时在家需要请阿姨照顾,5000元;7月份钢琴考级,每周要上两节钢琴课,200元一节,一共2000元;游泳班2000元;英语、奥数、作文3科培训班6000元;这么几项加起来就要35000元了。痛苦的是你花了,心疼得不踏实;不花吧,对不起孩子更不踏实!”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全国范围内,与人们朝夕相处的报刊亭正在加速消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的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年底,中国邮政报刊亭数量为30506座,比2008年减少2万座。很多人忧心忡忡,认为报刊亭是城市文化的一种象征,它的消失也可能使其代表的文化氛围和内容也一同消弭。然而,这只是一种表象。在报刊亭消失的同时或之前,智能手机已经普及,4G网络全面覆盖。无论在大街小巷,还是地铁公交,移动阅读正成为新的文化象征。
对于以上现象,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完成写作任务。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买育儿书籍,听育儿课程,浏览各类育儿公众号,逛网络论坛,杨华每天都会接收到无数育儿信息,她看了之后还会发到家庭群,督促所有家庭成员学习。然而即使如此,杨华心头的焦虑还是不能消散。时代变了,教育焦虑也以另一种形象进入公共视野。“上海某小学竞选家委会堪比竞选CEO”、“家长转发心灵鸡汤被踢出家长群”、“老师发信息家长火速点赞”等等新闻也只不过是焦虑的一个注脚。80后家长的教育焦虑是过虑还是迫不得已?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完成写作任务。
第三篇:高三写作训练5任务型写作
2011-2012高三英语写作训练(5)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座号 _________ 任务型写作:阅读下面短文,然后按照要求写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阅读材料】
Advertisement: Angels or Evils? Advertising can be a service to customers.This is true when ads give reliable information about the goods advertised.Such information is needed if the customer is to make a wise choice when he buys goods in the shops.Printed ads do this job best.Customers can collect them and compare them.They can be used to check against the actual goods in the shops.Some ads are not very useful to customers.Instead of helping the customer to satisfy his real needs, they set out to make him want things by doing ads cleverly.The people who produce them understand our weaknesses.They set out to make us believe that what they advertise will make us cleverer, prettier, or more handsome, if only we use it.For example, the voice on TV says, “By using SK-II, it makes your skin crystal.” The screen shows a series of pictures in which a famous actress not only has her skin whitened but also has her pronounced wrinkles silkily smoothed.Some ladies with dark skin will be persuaded to choose that cosmetic(化妆品).【写作内容】
1)概括短文的内容要点,该部分的字数约30单词;
2)就“The use of advertisements”这个主题发表你的看法,至少包括以下的内容要点,该部分的词数大约为120: a)广告盛行的现状和原因;
b)谈谈人们对广告的不同看法; c)你对广告的态度是什么?
【写作要求】
1、你可以使用实例或其他论述方法支持你的论点,也可以参照阅读材料的内容,但不要抄袭阅读材料中的句子。
2、题目自拟。
【评分标准】概括准确、语言规范、内容合适、篇章连贯、卷面工整。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2012高三英语写作训练(5)参考答案
The Use of Advertisements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advertisements can be useful when they provides the customers with reliable information, while some advertisements are produced only to persuade customer to buy what they don’t need.Nowadays we can see advertisements everywhere, such as on TV, in the newspapers, on the Internet and so on.Nobody can avoid being influenced by them.Why is advertising so popular? Undoubtedly, with the developing competitive ecnomy,there are many similar products from different companies and it is ads that can help the customers have a better choice when they want to buy the products.Some people are in favor of advertisements because they can get the latest and detailed information needed more conveniently through them.Moreover, some people enjoy the stories and ideas in the ads.However, some hate them for the reason that some false advertisements mislead the customers by using part of the truth to suggest something false.Worse still, by using the famous stars for advertising, it makes the prices much higher.In my opinion, the advertisement is a necessity in modern society.Towards it, a correct attitude should be held: let advertisements serve our life, but never easily believe them.
第四篇:任务型作文的结构及典型2
任务型作文的结构模式及典型范文
一、权衡比较型作文
【两种最优化“文章图样”】
1.文章最优化结构模型①——“起、承、转、合” 2.文章最优化结构模型②——“起、转、承、合”
第Ⅰ式--起承转合
【真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
年头有故事。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她家把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传家宝。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 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章写作思维模型•六段式】 概念界定+因果分析+比较分析 1.【起】概念界定,概括比较,定任务,表态度。
2.【一承】具体比较一,原因分析。3.【二承】具体比较二,原因分析。
4.【三承】由表及里,分析深层原因,文化原因或心理原因或历史原因。5.【转】联系当下,背景分析,凸显其“最有价值”。6.【合】再次概括比较,重申态度。
(运用三到四次的因果分析,加以三到四次的比较分析)【主体分析部分】三承一转
良训胜千金,传家更有价
1.所谓“传家宝”,„„。三种“传家宝”各有价值。小张家的青花 罐,„„;小杜家的勋章,„„;小程家的祖训,„„。在我看来,小程家的 传家宝最有价值。(概念界定,概括比较,选定任务,表明态度)
2.与小张家的传家宝青花罐相比,小程家的传家宝祖训,在„„更有价 值。„„(具体比较一,原因分析)3.与小杜家的传家宝勋章相比,小程家的传家宝祖训,在„„更有价 值。„„(具体比较二,原因分析)
4.其实,小程家的传家宝祖训(“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所以更 有价值,对于我们来讲,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它承载在中华民族优秀的 文化精神。忠厚者,„„;诗书者,„„。所以,在我看来,小程家的祖 训,不仅是一家之传家宝,更是我们国人传家之宝。(由表及里,分析深层原 因,文化原因或历史原因或心理原因)
5.遗憾的是,如今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物质生活走向小康,国人却渐渐忘 却了这份“忠厚”与“诗书”的良训,逐利于虚伪奸诈之道,世风日下,精神 之花枯萎,„„。传承中华良训,予国人以精神给养,正当其时。(联系失衡 的当下,背景分析,凸显其“最有价值”)
6.有年代有故事的青花罐,爷爷的几枚勋章,固然„„,却无„„;唯有 小程家的祖训,方可助今人长传忠厚之德,久继诗书之脉,实现内心的丰盈与 精神的富足。故曰,小程家的传家之宝最有价值!(再次概括比较,重申态 度)
【六段 = 起 + 承 + 承 + 承 + 转 +合】
范文
良训胜千金 传家更有价
传家宝是一个家族认为最有价值,最值得子孙世代拥有并传承的东西。小 张的传家宝青花罐,代表着金钱价值与收藏价值;小杜家的勋章代表着荣誉; 小程家以祖训作为传家宝,体现了其家族对人格修养的重视,是精神传承。虽 然小张和小杜的传家宝凝聚着祖先的财富和功勋,有各自的价值,而我更倾向 于祖训的价值。
【开篇第一句用下定义的方法揭示传家宝的含义,深刻而准确。接着在 比较中揭示三则材料的核心精神,亦深刻准确。最后用转折复句,强调作者 自己的选择。典范的任务型作文开头方式。】 祖训,作为家族世代传承的品德匡正器,其作用胜过千金。小程家将“忠 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作为祖训,是他们家族对“忠厚”、“诗书”高度重 视的体现,在世世代代对祖训的遵守实践中,必然使整个家族沾上书香气息和 忠实厚道的韵味。此乃“良训”,它使人性找到一个标准的框架,在熙熙攘攘 的社会中不至于失去立己立人的信念,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一个人美好 的道德品质和文化气息,使之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更好地待人接物,在时代洪 流中坚守本心,不为污泥所染,不为清涟而显得妖媚。
【第二段第一句说祖训的意义:“品德匡正器”,不得不钦佩作者的语言 功底。结构上,提纲挈领,引起下文。接着诠释祖训的意义、影响、价值,当然也就说明了选择喜欢祖训的理由。这一段如果暗示一下祖辈们在久远的 时代就已经意识到了精神文明的意义远远大于物质文明的意义,为下一段讨 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张本,又做了暗示性的比较,那就锦上添花了,没有瑕疵了。】
更重要的是,相较其他两个传家宝,良训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无法被破 坏。青花罐与勋章是物质存在,而良训是意识存在,物质不可能永存,它会在 一定破坏力下成为碎片,而意识是随人生,随人灭的,是形而上学的价值形 态,是寄生在人心中的,只要后代延续血脉,其必将随之传承、生长、壮大,是一个生命的动态过程,而非死板的遗物。
【“更重要的是”显然是递进了,又很自然地开启了这一段的议论。这一 段讨论物质与意识的问题,显然具有了哲学的意义。可见,作者的视野是广 阔的。学以致用,令人欣喜。】
况且,良训还可以在坚持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创新,使之具有时代性和 特定的功能性,赋予新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内涵,成为新时期的“良训”,这一 点也是“青花罐”与“勋章”二者所不具备的。
【如果说前两段是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那么,这一段的对比,很明 显是“发展”地看问题,有与时俱进的思想。难能可贵的是把辩证法的思想贯 穿于具体问题的分析之中,理论与分析实际问题(祖训)融合得非常的好。
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结合得非常好。可以说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典型。议论文需要过渡吗?当然,看看这一篇(“更重要的是、况且”)你就 明白了,非常巧妙地使用关联词语。】
如今社会,珍惜“青花罐”式传家的人愈来愈多,注重“勋章”式传家的 人也为数不少,而以小程家的“良祖”训作为传家宝却是凤毛麟角,不禁令人 深思:社会价值取向究竟何去何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欺诈互害的社会风 气该如何改变?在这般孜孜追求物质至上、轻易抛弃诗书的时代究竟如何坚 守?这也是为何小程的祖训弥足珍贵的地方,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当今社会 人们精神缺失、心灵空虚的悲哀现象起到调剂作用。
【这里作者变换了比较点,或者说是联系实际说理据。进行比较的一个 大难点就是寻找比较点,作者做到了且做得好!比较就是求同求异,且主要 是求异。联系实际阐发议论,需要对写作意图有较好的理解,同时,又表现 出了文章的针对性、教育性、目的性。文为时而著,是作文的铁律、“军
规”。又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分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文章必 须开出药方,解除人们的病痛。这也是写文章的目的所在。】
财势兼备却(如果)没有道德底线,终会自取灭亡;财势并存却(如果)没有信念的支撑,也将无所作为、泯然众人;自觉高人一等却没有人道主义精 神,必将遭到社会唾弃„„因此,良训的作用才更该受到重视,社会是由千万 个家庭组成,又由家庭的道德文化涵养提高,才能使社会整体风气改善,所以 说,小程家式的良训才是永不贬值的最好传家宝!
【作者在结尾是这样收束全文的:用一个因果复句,先说危害,后说好 处,既总结了全文又得出结论,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所以说”这一句不能 小觑,它是完成写作任务的表示,是总结全文的表示,又是首尾呼应,结构 完整的表示。可以说这一句必须有,重如千斤。是结尾的范式。】
第Ⅱ式--起转承合
【真题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 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 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 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 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
文章展开思维框架: 1.起——选定任务,表明态度,开启全文。
2.转——转向肯定其他两个,扣准题意。
3.转——再转,回到肯定更具风采的那个(原因分析、背景分析)4.承——证明最具风采(比较分析、因果分析)5.承——证明最具风采(例证法、因果分析)6.承——证明最具风采(因果分析)7.合——重申论点,结束全文。【“起转承合”写法】
【第 1 段】人生之路,以其多样和繁盛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亦用其复杂和 差异考验着我们的选择。不同的人生之路决定不同的人生价值,我尤为欣赏大 李,认为他的人生最具风采。
【起——选定任务,表明看法,肯定大李最具风采。】
【第2段】不可否认,爱岗敬业,勤于奉献,变普通技艺为完美艺术的老 王有他的风采,他让我们看到,平凡如你我的小人物,也可以通过潜心所热爱 事业的创造,为人生延展与增添价值;酷爱摄影,跋ft涉水的小刘凭借对ft水的 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将青ft悠悠,流水深深的美景定格于镜头瞬间,带给人 们以美的感受。这样的人生,同样具有风采。
【转——先肯定其他两位的风采。以退为进,扣住题干中的“风采人物” 阐述。】
【第3段】但是,我还是认为大李最具风采。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板 凳做得十年冷”的对学术的纯粹钻研;是“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的对创新的极 致追求;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对生命价值的充分自信与尊重。在人心浮 躁的当下,人们往往为了一纸文凭,一个空名争得头破血流,而像大李这样葆 有纯净与积极的人格就显得尤为珍贵。
【转——再转,回到最具风采的那个。运用因果分析中的“原因分析”与 “背景分析”,紧扣材料中“当代”一词,分析大李“最具风采”的理由,阐 述自己看法。】
【第 4 段】我们的社会,需要“老王”们用精妙的技艺增添精致,需要 “小刘”们用精湛的艺术增加精彩。但若没有了“大李”们对学术的潜心研 究,我们就很可能被禁锢在当代截面上,难以博古通今,继往开来。我们的国 家,亦可能失去创新带来的无限发展动力与潜力。大李依靠笃学敏思,矢志创 新的精神继承前辈的学问,寻得生命科学的奥秘,无愧于先人,造福于后世,这样的人,又怎能不具风采?
【承——比较分析与假设分析(因果分析中的结果分析),紧扣“学术” 一词,论证大李的最具风采。】
【第5段】宋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 开太平”的历史责任感与文化性格在大李的身上得到了传承;袁隆平以及“两弹 一星”研制专家们的科学精神亦在大李身上得到彰显。大李用努力与拼搏,用 理想与信念,用坚守与坚持,用热爱与热情走出了一条极具价值的科研人生之 路。这样的人,自然熠熠闪光;这样的人生,注定风采无限!
【承——从历史层面,紧扣“科学”一词,运用例证法和因果分析,进一 步证明大李的最具风采】
【第 6 段】从时间的长河来看,每个人的存在不过是极短暂的一瞬;以宇宙 为疆,光明也不过是局促的一隅。但是,人之为人的伟大,就在于我们可以依 靠无限的创造与热爱,探索生命的奥秘与科学的精彩,超越时间与生命的界 限,为后世留下无限的财富。大李潜心学术,他的人生极具风采!
【承——紧扣“贡献”一词,运用因果分析,从人的存在价值层面,再次 论证大李的最具风采】
【第7段】 我愿如大李,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合——重申论点,结束全文。】
七段 = 起 + 转 + 转 + 承 + 承 + 承 + 合
题型示例
【真题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
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副珍贵名 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 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明确写作任务:
本题的作文任务是“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 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 择。”
选择一则哪一则更合适?更合适得有一个标准?那么,标准是什么?题目 中第一句就是“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 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 具体说这里有三个标准:
1、有温度,2、有人情味,3、温暖。那么,好了,只 要我们用这三个标准,一一去衡量,比较一下,看看哪一个更符合这些标准,就选择哪一个。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这句话的 意思是: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都必须在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内,否则,跑 题。
思考的具体表现是议论说理,权衡的具体表现是比较分析,选择的具体表 现是结论(我认为------更合适)。
议论说理、比较分析的范围是“材料内容及含意”,所以,三则材料的内 容、含意必须揭示出来。
2、还有工作要做:
(1)三个标准的含意要界定,这是关键概念,是衡量标准,含意必须界定 清晰,否则,无法对比、辨别、判断。
(2)准确揭示作文材料的含意,即核心精神,这是对比、辨别的具体内 容、对象。
(3)明确主体思维:比较思维、因果思维。
3、列出提纲: 开头:【提出问题】
简洁地叙说三个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点明自己选择的一则新闻。主体:【分析问题】
(1)《暖闻》要求更有温度+解释温度+比较评价三则新闻的温度+得出小 结论
(2)《暖闻》要求更有人情味+解释人情味+比较评价三则新闻的人情味+ 得出小结论
(3)《暖闻》要求更温暖+解释温暖+比较评价三则新闻的温暖+得出小结
论
(4)综合以上分析,我认为-------更合适。联系社会实际(反面事
例),落实“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正反对比说意义、作用、危害等。结尾:【解决问题】 呼应开头,总结全文,发出呼吁,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 梦,人人都作出自己的贡献。
范文
一面之难,带来的不只是温暖
广东茂名 吴彬丽
《暖闻》栏目准备从三则新闻中选取一则来引导读者用温暖的眼光来看待 社会。一是良心“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一是老父亲需挂号才能与老 父亲见上一面,一是主办方顾及小男孩成长对其不小心弄坏名画采取了备案而 不报案的做法。
我认为,老父亲与医生儿子的一面之难最温暖人心更符合《暖闻》栏目的 出发点和意旨。
温暖如冬日里的暖阳,驱逐寒冷的同时,带来明亮,带来暖和,更重要的 是,它能给人们带来对春天的期望,对未来的希望。而老父亲和儿子的一面,恰恰有着不仅限于带来温暖和感动的作用。
乍一看,老父亲和儿子的一面之难是何其冷冰冰啊。家庭是社会的小单 位,是每个人心灵的栖息地,是幸福感的发源地。家庭中的亲情起着重要的维 系作用,父母子女之爱,朴实无华却动人心弦。可是,当别人与孩子在公园里 嬉闹游戏的时候,当别人与孩子共享丰盛的晚餐的时候,老父亲就好久没见过 自己的孩子了!他只得亲自到医院去,可儿子太忙了,等了两个多小时,最后 挂了号才能见到一面。这一面,实在让人为老父亲感到心疼,感到心酸,感到 有点无地自容。
然而,这一面之难带来真的只是心酸吗?这一面越难,折射出来的还有什 么?
这一面之难,体现的是那沉重而无言的父爱,体现的是一份尽忠职守的职 业精神。正是因为这“难”,他们的形象更为高大,他们的行为更温暖人心。真正的爱,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理解。老父亲深知作为医护人员的忙碌,想 念儿子亲自到医院看他,等了好久才不得已挂了个号见上一面。他不打扰,不 打断,淋漓尽致地阐释了父爱无声的感人。儿子忙于工作,将百姓的健康放在 心上,连头都没时间抬,也不就是“医者父母心”的践行吗?一个爱子,为小 爱;一个爱人,为大爱,都是那么令人动容,热泪盈眶。老父亲和医生儿子的一面之难,最温暖的关键在于引导人们用温暖的目光 看待社会和生活,进而创造温暖。生活中不缺少温暖,缺少的是发现温暖的眼 睛。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环境下,我们也会看到主刀医生用动画片安抚小萝莉情 绪的有爱故事,也会看到医生长时间手术后累倒在地上的画面,现在也看到了 医生的父亲见儿子一面是那么难。其实,只要我们多点理解,多点体谅,矛盾 和冲突便少了许多,医患关系乃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更和谐,更温暖了 吗?而一面之难暴露出来的制度里的人性化的缺失,也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进而提出建议,让老父亲见儿子不再难,让普天下的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这温 暖!
王蒙说:喜对天下,处处可喜。当我们用温暖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温暖;但当我们用温暖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给人 带来温暖。暖对天下,处处温暖,这个才是中国梦的真正要义。
老父亲与医生儿子的一面之难,带来的不仅仅是温暖那么简单。
评析: 与《最暖是温情》相比,这篇文章在语言表达及思考深度上都要胜出。在
语言表达上,此文简洁、舒畅、自然,较好地体现了高三语文教师应有的水 准。在思考深度上,此文能由第二则新闻“看见”其表层之父母深情(文中所 言的“小爱”),又能思及“医患关系紧张”现实背景下的医者父母心(文中 所言的“大爱”)。这无疑远比《最暖是温情》深刻。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深度 思考,文章便有了第七段开拓致远的较深层次的议论。
但此文也有明显的缺点——未能将三则新闻比较分析。这是一个很大的失 误。如果不能对三则新闻进行比较性分析,则其中一则新闻无论多么有“温度 和人情味”,多么能“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都无法服众,无法证 明其“更适合”入选《暖闻》栏目。忽视了三则新闻的比较分析,是审题的错 误,这种文章应该评为偏跑题意作文。身为地级市重点中学高三语文教师,吴 彬丽老师显然未能审慎审题。
此外,这篇《一面之难,带来的不只是温暖》的深刻也仅是相对的。吴彬 丽老师能够看到第二则新闻的深刻之处,却未能将之论析深刻。我们读第七段 “王蒙说:喜对天下,处处可喜。当我们用温暖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的时候,我 们感受到了温暖;但当我们用温暖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给人带 来温暖。暖对天下,处处温暖,这个才是中国梦的真正要义”,很容易发现吴 彬丽老师所提出的“解决办法”较套语与虚泛,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所以如 此,是之前分析问题欠充分与深刻。
二、综合评价型作文
结构模式
(一)1.析材料 2.论危害 3.挖根源 4.提办法 5.联现实6.作结论(作呼告)
结构模式
(二)引:简洁(简引材料、提出观点、褒贬分明)议:充分(正反对比、假设因果、点面层进)联:紧扣(明析原因、直指危害、阐明意义)结:点题(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
结构模式
(三)1、引:引叙是议论文的开头部分,引用所给材料的部分内容,或者概括记 叙这件事情。好的引叙既要简明扼要,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要引出评述 点。
2、释:解释突出评述的重点,鲜明指出自己的态度、观点。
3、议:是议论文的分析问题部分,也是论证中心论点的重点部分,它的任 务是分析问题,组织论据来论证论点的正确。
这一部分的安排和论证层次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论点和论据的联系,论述 的先后次序,文章的层层推理,这些都要根据事理的内在规律,并考虑说服效 果来组织安排要做到纲举目张,环环相扣,使观点和材料有机地,富有逻辑效 果地统一起来。以收到以理服人的效果。一般可以分以下三步来写作:
①抓住材料中的人和事,就事论事,分析原因。
②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注意指出问题的普遍意义、提出解决问题的措 施。
③、主体论证段落:采用“中心句支撑句”(分论点)的格式进行道理论 证和事实论证,从而达到论证观点的目的
4、联:即“联系现实” 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具有时代性,要对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在本论结束 之后联系现实社会或者作者生活实际,谈谈论点的现实意义,这样可以引发读 者更多思考,或者发出呼告,引起读者的特别关注,以达成作者写作的目的和 针对性,这样可以加深议论的力度。
5、结:即“结论” 这个结论是紧承前面的“联”而来,从对现实生活的分析得出结论,更能够令读者接受,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在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起到首 尾呼应的作用,使全文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结构模式
(四)1.“引”,即引出论点; 2.“理”,就是阐述论点包含的基本道理; 3.“事”,就是举事例,对事例进行分析; 4.“联”,就是联系社会现实加以说明; 5.“结”,就是打造一个好的结尾,收束全文。
结构模式
(五)1、叙述评论对象
2、分析实质
3、分析成因
4、分析价值
5、表明态度
结构模式
(六)——“引”“析”“提”“联”“结” 1、“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 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 叙述,引述时应注意:
①、要有针对性。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 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②、要概括。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 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2、“析“——分析材料,突出感悟点。
“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要求 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 造理论的条件。
3、“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中心(论 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因此,中心(论 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4、“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主体部分)
“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 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 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这部分是作文的 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尽量正反结合。表述观点(分论点)的角度:
1、原因: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
2、结果:从结果会怎么样的角度思考
3、态度:从应该以什么态度去对待的角度
4、方法:从如何去做的角度思考
5、“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 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范文一
明星吸毒的负面效应不可忽视
因为吸食冰毒,零点乐队两名成员被北京警方拘留,其中包括零点乐队的 吉他手大毛(李瑛)和鼓手二毛(李小俊)。(今日《深圳晚报》B3版)(引述材料,摆出现象)
从歌手谢东、满文军到著名导演张元、张一白,娱乐圈里的明星吸毒事件 频见报端。这一社会问题不禁引起人们的深思:娱乐圈为什么会不断有这样的 事情发生?我们发现,每一次类似事件的发生,都只能成为娱乐圈的短期热 点,让人见怪不怪了。但我觉得,明星吸毒的负面效应还是不可忽视。(表明 立场)(批评式)
明星吸毒,而使得又一个偶像的轰然倒塌。可是,我要说,倒下的绝不仅 是一个谢东,一个满文军,一个零点乐队,坍塌的是整个影视圈在人们心中的 地位。随着一个个偶像从神坛的跌落,使原本坚实的偶像基座也变得动摇起 来,终而导致偶像群体的塌陷。明星吸毒已经造成了对演艺环境的玷污和严重 的社会影响,让人们对影视圈的名人们的言行举止产生了一定的不信任。
(主体论证部分:论证“为什么”明星吸毒的负面效应还是不可忽视的。论据 1,影响整个娱乐圈形象)
明星吸毒,滋生出社会恶习的毒瘤。身为明星,举手投足备受人们关注。这些公众人物,成为人们追捧和仿效的时代先锋。年轻一代对偶像们的一切行 为都推崇备至。因此,明星吸毒,会给青少年们以错误的认识导向,甚至让 “粉丝”盲目效仿、追求快感、进而不惜铤而走险。倘若明星们对自己的生活 玩世不恭,则会使人产生认知错位,使粉丝们价值迷失,纷纷效仿,进而造成 恶劣的社会影响,使整个社会道德出现滑坡。(主体论证部分:继续论证 “为什么”。论据2,滋长社会恶习的毒瘤)
明星吸毒现象的发生,暴露出他们内心世界的空虚,缺乏支撑自己不断追 求的人生大厦。一旦自己被带上了众多的光环,他们反而会迷失了自我,道德 上出现了失范,人生失去了前行的动力和目标。(主体论证部分:继续论证 “为什么”。论据 3,迷失自己,道德失范。)
要维护明星们的偶像地位,需要明星们洁身自好,树立自己良好的个人形 象,做德艺双馨的从艺者。须牢记,只是做“一时之星”,没有来自内在的光 辉,终究难以光照世人。很多明星是凭借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在一夜之间走上了 被人顶礼膜拜的神坛的。但是,如若你从此以明星自诩,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 止、道德准则,那么,总有一天,你会金剥泥落,摔下神坛。
很多如田华、孙道临等老一辈德艺双馨的明星和艺术家们之所以为大众所 敬仰,正是因为他们的身上有着道德的光辉和正义的力量。只有每一个明星高 擎起道德大旗,建构人格大厦,才能重塑娱乐圈的整体形象,使娱乐圈富有较 高的道德纯度。(主体论证部分:论证“怎么样”。论据3,现在与过去明星 的对比论证)
因此,笔者真诚地期待,作为明星,应当洁身自好,保守自己的道德底 线,在追求艺术的同时,更加关注自身的人格魅力的提升,真正成为粉丝们追 崇的道德楷模。(结尾:重复开头的表明的立场,提出建议,结束全文。这 是建议式的结尾。)
范文二
八十而荣屠呦呦 孤独的大师
9月24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拉斯克奖 颁奖仪式上领奖。当日,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国际医学大奖———美 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81岁的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 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拉斯克奖,也是 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引材料)
这是一份迟到了四十年的国际认证,因为早在 1972 年屠呦呦研究小组就提 取出了青蒿素,“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古诗句里的这句名句仿佛就是为屠 呦呦和青蒿而作,戏剧性的巧合也为这位81岁的老科学家镀上了神奇的浪漫色 彩。而在拉斯克奖之前,另一个极负盛誉的国际奖项———葛兰素史克生命科 学杰出成就奖———也奖给了她,真是“八十而荣天下知”。
不过,“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一幕,也恰恰反映出了大师的寂寞,以及寂寞背后的深层原因。(析材料,亮观点)
屠呦呦早在数十年前就名动学界,但那时集体主义的观念远远盖过个人主 义,作为团队中的核心人物,也不过是团队的成员之一,在个人权益位卑言轻 的思维下,屠呦呦的寂寞是注定的。而今天,屠呦呦老人被国际认可,很快在 国内卷起各种震撼,也蕴含了时下公众、主流思维对她个人的高调认可,因为 我们毕竟已经开始进入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再宏大的集体主义也掩盖不 了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和利益。(挖根源1)
另一方面,屠呦呦名动世界,乃至被高调认为是极有实力角逐诺贝尔奖的 科学家,还有另外一种寂寞,那就是多少年来,我们本土成长起来的被国际科 学学术界公认的科学大师,还是凤毛麟角。于是,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再一次叩击着国人的心口,甚至还要沿着钱学森之问继续发问:为什么我们的 土壤难以生长出与政治、经济国力匹配的科学大师?(挖根源 2)
从这些思考转个大圈,走到问题的另一面,不难发现与严肃的反思相悖的 很多学术现象:造假**不断、剽窃事件连连、权钱交易多发、急功近利泛 滥,一些搞科研、做学问的地方甚至难以看到一张岿然不动的冷板凳,难以找 到一颗面壁十年图破壁的执著的心。不要说某些假恶丑只是少数,即使只有十 分之一,它们对学术的伤害、对科学的玷污、对精神的污染、对规则的破坏也 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当下种种浮躁、功利之风,才能反衬出屠呦呦们的宁静 致远。
是啊,现在还有多少人能经受得住多达 190 次的失败打击,还有多少机构 单位能忍耐科学家多达190次的无功而返,还有多少财政拨款愿意投放到一些 基础研究和短期难以出成果的领域?要知道,屠呦呦小组青蒿素提取的成功,正是来自第191次尝试。(联系现实,做对比)
因此,八十而荣的屠呦呦获得国际性声誉,犹如一个多棱镜,既折射出老 一代科学家在追求学术真理道路上的专业精神,也折射出当下科学领域的某些 功利浮躁的问题,更折射出回答和解决“钱学森之问”的紧迫。不要让真正的大师总是成为孤独的行者。(作结论,作呼告)
题型示例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据媒体报道,今年9月1日开学后,一些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的学校 发现,新初一的语文课文中,有些篇目被更换,其中包括鲁迅的《风筝》。一 些专家解释原因说“鲁迅的文章过于深刻”。对此有人忧虑,有人遗憾,有人 觉得很正常„„这让人不禁想起这几年“鲁迅文章大撤退”的类似新闻,一旦 有鲁迅作品撤换就会引起广泛讨论,被反复提及。
请阅读以上材料,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 的文章。
范文:
撤退中的变革
“鲁迅文章大撤退”这一曾经仿佛不可能的变化,现如今却真真正正地上 演了。
每逢变革,必有人跳脚,有人大骂。这一次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为此 忧虑者层出不穷。而对于专家“太过深刻”的解释,更是遗憾之声充耳不 绝。(引)
然而,再多的反对也遮不住这一变革带来的希望。鲁迅,那个神坛上的 伟人,已经走下来了。虽然他的作品从来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但那犀利的 笔风和深邃的思考毕竟属于那个遥远的时代。(提)
曾经的中国,因鲁迅的文章而有了一扫阴霾的勇气。可是现在的社会已 不是一片黑暗。阳光下的孩子们,如果从小便“横眉冷对”,他又怎么去面 向光明。鲁迅的文章批判的手法太过锋利,让懵懂的孩子们执此利刃,只会 伤人伤己。(议)
科技上的进步依赖改变,《物种起源》可以从生物“圣经”被打到“不 完全正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在改变世界之后,被新的理论所取代。真 理永远在下一篇论文中。
科技如此,社会亦如此。从马克思理论到毛泽东思想,再后来治国方针 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变化。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一条理论是错的,改变是为 了选择适合时代的暂时真理。
思想的变革虽不是科技和社会所能简单相比的,但就发展与改变的必要 性来说,又是遵循这一普适规律的。鲁迅的思想,作过中华民族的北极星。但已经迈进黎明的我们,对于那“过于深刻”的文字,应该去批判的继承。很明显,孩子们还没有那个能力。(联)
曾经普及鲁迅的原因,是中国太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了。而现在的社 会,充满了批评和谣言,甚至远超现如今的缺点。这时再培养出一批愤青,显然是弊大于利的。
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于思想上的改变。“鲁迅大撤退”是一种表象,而 这种表象所体现出来的正是一种从初等教育开始,指引下一代中国人思想发 展转变的改革。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千年前的圣 人对于礼乐的崇拜已被淘汰,但他的一些思想,例如对于变革的追求,却依 然伟大。鲁迅,也应该走上这么一条路。(联)
未来的孩子们,大概只能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来认识伟人鲁迅 了。而他的思想,则应是被致力于社会学研究的学者反复咀嚼,以取其精 华。
让鲁迅撤退吧,让思想改变吧,让社会进步吧。否则孩子们太累,社会 也太累,就连鲁迅也该累了。(结)
第五篇:中考作文技巧与训练
中考作文技巧与训练
作文技巧审题技巧立意技巧结构(构思)技巧开头技巧结尾技巧语言创新技巧
何为审题?
顾名思义,审题,即审查题目。
传统上,审题要看作文类型,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包括半命题作文),审题方法个个不同。其实,万法归宗,不管什么类型的作文,都可以转化为命题作文来写作。所以,我们以简驭繁,以命题作文为主,解剖审题。为什么要审题? 审题审什么?
审题对象:题目中心、体裁、范围、命题意图 2015宁波中考作文题 阅读材料,完成作文。(60分)
一个小男孩种下一颗胡萝卜种子。他的妈妈说:“这颗种子恐 怕不会发芽。”他的爸爸也说:“它恐怕不会发芽。”他的哥哥也说:“它恐怕不会发芽。”每天,小男孩都把种子周围的杂草拔掉,然后浇上水。可是,什么都没长出来。一天天过去,还是什么都没长出来。大家都不断地说:这颗种子不会发芽 的。但是,每天小男孩仍然坚持拔掉种子周围的杂草,然后浇上水。终于,有一天,一棵胡萝卜长出来了,如同小男孩早就知道的那样。
(选自路斯·克劳斯《胡萝卜种子》)根据上述材料,从以下题目中 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
题目二:种子发芽以后
题目三:由《胡萝卜种子》想到的 要求:
(1)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解读
宁波市2015年中考作文题可谓独辟蹊径,把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巧妙结合,选用了美国作家路斯﹒克劳斯《胡萝卜种子》这个简短的幼儿故事作为材 料,又针对材料内容和主旨命制了三个题目,让学生任选一题。小故事生动、有趣,充满戏剧性,那个性格温顺、乐观又执著的小男孩,更是赢得了考生的敬意。故事犹如夏日里的一阵凉风,给怀揣梦想、却又紧张忐忑的考生们以鼓励和安慰,以清新和自信。解读
故事简单明了,却留存了很大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这也是命题老师的匠心所在。故事中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细节,都引人深思,给人启迪。小男孩 种下了一颗胡萝卜种子,然后耐心地等待着,悉心地照料着,执著地相信着,面对大人们的质疑和否定,他坚持己见,坚定地维护着自己的愿望,并尽全力去照顾 它,最后终于获得了回报,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不仅是一个如何取得成功的故事,更是一个如何面对别人质疑与否定,依然坚持和自信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人生 哲理。每一个渴望做好事情,渴望做成事情的人,都或多或少遭遇过小男孩类似的经历。正处在中考考场上的学生们,这份体会自然更真切,更强烈。解读
三个选题各有侧重。题目一“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运用比喻的手法,以第一人称“我”来写,适合写记叙文。可以写自己的亲身体验、奋斗经历 和成功故事,是注重写实的。题目二“种子发芽以后”,适合写想象作文,经过小男孩的悉心照顾,种子终于发芽了,接下来它会长得怎样呢?大人们又会以怎样的 态度去面对这颗种子呢?小男孩会不会仍然像以前一样继续呵护照顾它呢?种子发芽后是不是依然需要主人精心的呵护呢?可以续写种子的故事,也可以写我们自己 的故事,我们每一位学生又何尝不是一颗已发芽的种子呢,我们接下来的人生路该怎样走呢?题目二充满着想象的空间。题目三“由《胡萝卜种子》想到的”,擅长 写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的学生在这里可以说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可以由故事引出议论,阐发观点,发表见解。当然学生由本故事联想到相关的人、相关的事也可以。所以题目三写作空间也比较自由。
材料作文特点之一是为你提供了材料,而材料中暗含着主题,写作时无论选材还是立意,都要紧扣材料主旨,所以材料作文对材料的解读是审题的关键。解读《胡萝卜的种子》这个故事,我们不仅要关注故事的结局,更要关注过程,要看到在家人一次次质疑与否定下,小男孩执著坚定的态度和坚持恒久的 行动,还要看到过程之漫长与小男孩之自信。在此基础上,选材立意才不会偏离主题。四瞄四盯看分明 一瞄文体:
中考作文命题经常出现“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的字眼。“文体不限”其实也不是什么文体都可以写,有时题目本身的规定性就把某些文体排除在外了。如:“十六岁的我”,最适合写什么文体呢?
最方便写洋溢青春激情的抒情文,叙事文,而议论文、说明文就不好写。有的题目直接就是特别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写一篇记叙文”。二瞄字数:
字数是作文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是“不少于600字”或者“600字左右”。
在评分过程中,对字数不够或没有写完的作文,一般得分都不高。在考场上,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字数不够的现象比比皆是,应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遵义中考评分规定:字数不到200字,0~15分;不到300字,0~25分;不到500字,0~35分。
从写的角度,应该比题目规定的字数下限略多写几十字,这样不仅内容更显得丰富,也可见行文的优势。三瞄人称:
中考作文命题更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心灵世界,所以题目里往往有“我”,如“我眼中的色彩”“我依然——”“我读懂了„„”
若题目里不是“我”,而是“我们”,如“我们这帮人”“那一刻,我们„„”,这类作文你就不能太个人英雄主义,要突出“们”,突出群体。四瞄范围:
范围就是给题材画个圈,圈内的你可以写,圈外的不能写。最近几年,为了最大限度防范考生套用旧作文和抄袭他人作文的现象发生,最大限度的体现考试水平的公平和公正,命题者越来越倾向于在写作范围上加强限制。中考典例1:(江苏常州 中考作文)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这道题目中的“我”又该怎么理解?)
如果没有“以初中生活为素材”的限制,选材可谓海阔天空,题目中的“我”就可以作者以外的人。比如可以虚拟“我”为项羽,项羽对虞姬说“你在我心里”;或者杜甫对李白说,树叶对树根说,白云对蓝天说······
但“以初中生活为素材”,“我”就只能是“我”,非作者本人莫属了。虚拟成别人,就跑到圈外了,就要被红牌罚下了。
中考作文典例2(浙江金华)
“美丽的瞬间”: 一是时间限制,‘瞬间’发生的,时间很短;二是修饰词“美丽”的涵义,所写内容是打动人的。如“美丽的瞬间”,你写的内容就得是瞬间发生的,不能像“三年前······一年前······现在”这样娓娓道来。再如“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你就只能写一个场景,不能“家里······学校······街头”写上好几幕。【一盯:导语】
命题作文在命制过程中为了减小审题难度,常常要加上一段提示性的文字,这段提示性的文字往往给考生或多或少地指出了写作的方向和内容。因此,在审题时,应注意对提示语的研究揣摩。
【二盯:修饰词】 “最”、“也”、“还”、“更”、“依然”、“其实”等修饰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体现着一定的要求,有时还是一个容易忽略的“陷阱”。再如:“下雨天,真好”
“有时,我也想——”
“——,最美的数字”
“那声音常在心田”
“真”,包含一种发自内心的意思,行文时少不得由衷的抒情; “也”,表明曾经没有想过,经历过,现在却想怎么样„„ “最”,包含一种对比,比较后确定这才是“最”,所以要用“那些”来突出“这一个”。
“常”是个副词,可以理解为:常常、经常的意思,是个频率词。在写作时,考生要扣住这个副词来进行构思。所以,写作时要做到一点:那就是点面结合。如果考生只是写了一个事件或者一幕,然后匆匆结尾,会出现偏题现象。【三盯:关键词语】
要善于锁定题目最关键的词语。
命题作文的题目有一个或几个关键词,审题的第一步就要彻底弄清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找找下面题目的关键词。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温暖的时刻”
“我眼中的色彩”
1、“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难以忘怀”也就是印象深刻,为什么印象深刻,你得给出充分的理由,如果写的是泛泛的人和事,比如,在街上看到一个乞丐觉得可怜,在课堂上被老师表扬有爱心,就“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了,那就没写出这个题目应有的震撼度。
2、“温暖的时刻”
“温暖”不仅是身体的,也应该是精神的,而且重点应该放在后者。
3、“我眼中的色彩”
“色彩”不能单纯地写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如果简单地写成“我看到了红色、绿色、黑色”,就贻笑大方,太肤浅。你得琢磨其中的比喻涵义,比如红色往往与激情联系在一起,绿色往往跟希望联系在一起,金黄往往跟收获联系在一起,黑色跟挫折、灾难往往联系在一起。【四盯:句式】
题目如果是简单的词语,如“回家”“永远的歌声”,这项审查可略过。题目里如果出现关联词语,或由两个小分句构成,就需要辨析其中的内部联系了。是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如中考作文题目: “我参与,我快乐” “生活因变化而精彩” 遵义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什么是立意
立意,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正确鲜明集中深刻新颖 所谓“深刻”,指是文章的立意应该是揭示事物本质的,能使读后深受启发、深受教育的,或可能从平凡的事件中看出不平凡的思想光辉的,是有深度,有层次性的等等。
好的文章,作者爱什么、恨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孰美孰丑,谁是谁非,态度必须明朗,旗帜必须鲜明。
如:表现人物勤劳的品质,要通过具体的事和生动的细节来表现,不宜将“勤劳”二字当成标签贴在人物的身上。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思想,全文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写。几个中心,实际上还是没有中心。
作文题《习惯》,有个学生在写作时,选取了经常从电视里看高水平足球赛这一习惯,表现通过观看足球赛培养爱国情操这一主题,但在记叙这一“习惯”时,中间穿插了一大段中日争夺奥运会出线权的足球大赛。这样,原主题之外又增添了一个新主题,反而冲淡了主题,使人不知所云。即要从“新”的角度立意,“意高而文胜”,往往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是在前面的基础上更高一些的要求。文章要力争写出新意,写出深度,不要过多重复别人已说过多次的话题,不要就事论事、浅尝辄止。还要注意立意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遵义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什么是结构
结构,是文章中组织材料和编排内容的具体形式,它就好比是一篇文章的骨架,没有了它,各种材料就犹如一团乱麻,不能形成一篇文章不说,主题也就更是无从揭示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考场作文来说,写好作文开头尤为重要。因为老师阅卷时首先看的便是第一段,所以临场写作时一定要写好开头段,紧紧抓住老师的目光,让老师不由自主的随着你的思路走。总的来说开头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一条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简洁明了,迅速入题。“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对中考作文十分重要。古人在谈到结尾时常以“豹尾”为标准,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
◆点拨:文章开头就以一组韵味深长的排比造成先声夺人之势,并以一句“我看到,大片大片的红色,笑对风霜,在历史的每一个年轮上傲然绽放”引出下文对历史的思考。结尾又以一组韵味绵长的排比和一句“我站在历史的天空下,看到一片片花红从每一个历史的年轮上蔓延开来„„”照应开头,如幽谷回响,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
五、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示例:(中考优秀作文《从天空想到的》)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15年来,生活让我懂得了放弃!为了我的理想,为了更多的人可以读书,我必须放弃!
语言表达在评分中占很大的比重,而语言的训练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靠考生平时长期的阅读积累。但在总复习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才能提高作文语言的表达力度呢?下面的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只要同学们掌握了这些锤炼语言的方法,再加强平时的积累和练习,就会使自己的作文生色。
五、巧用幽默法
生活中,幽默的人到哪儿都受欢迎,幽默的语言则代表着一种智慧。能在作文中适当地运用幽默,这是非常难得的,既能使作文更加地灵动,也能使自己的智慧之光在此中闪耀,为自己的作文加分。当然,作文中的幽默应是高品位的。笑,仅是幽默的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文章要有一个积极的主题,要让人在笑中沉思而有所启迪。一味搞笑,反而读来令人生厌。
三年磨一剑
六月,我们一起到巅峰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