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3 23:04: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银川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银川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篇:银川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银川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也是近年来银川发展最困难、最特殊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市人民政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化危为机,力促发展,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奋力推进“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圆满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指标大幅提升。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8亿元,增长14.3%;地方财政预算总收入92.53亿元,增长43.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4.02亿元,增长2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2.1亿元,增长3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48亿元,增长19%。呈现出危机中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城乡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特色品位更加彰显,城市化率达65%,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绿化模范城市通过验收。被评为“2009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开放合作成果显著。成功举办2009中国市长论坛、陇海兰新经济促进会第二次年会等重大活动,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幅提升;招商引资实现新跨越,到位资金超过350亿元,增长52%,连续六年领跑全区,华润集团、苏宁电器等8家中国500强企业落户银川。

—全民创业蓬勃开展。培养小老板和创业者1390人,创办小企业1003家,创造就业岗位9850多个,涌现出一批创业明星、创业之星,创建创业型城市试点工作走在全区乃至全国前列。

—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为民办10件实事圆满完成,筹资3.6亿元解决了历年征地拆迁补偿、失地农民安置等遗留问题,有效解决城市供暖、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市本级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5910元和5410元,均增长10%。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保增长,经济发展回升向好

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政府工作首要任务,迅速果断行动,着力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强力拉动经济增长。抢抓中央扩大内需一揽子计划和国家部委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利时机,争取中央新增投资项目184个,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资金近44亿元,市本级投入重点项目建设资金37.8亿元,实施了一批事关全局、事关民生、事关长远的重大项目,带动了民间投资,有效促进了全市经济企稳回升。

坚持把保工业增长作为重中之重,市财政投入工业发展专项资金6000万元,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企业力度,减免、缓交社会保险费5300多万元,税务部门落实各项政策,共为企业减免退税22.6亿元,帮助企业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推动银政银企合作,出台《关于搞活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见》,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注入资本金4500万元,为企业落实担保贷款2.24亿元、贴息500余万元,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帮助企业恢复生产、开拓市场、渡过难关。狠抓项目带动,投资1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60个,完成投资220亿元,增长21%,有力遏制了工业增速大幅下滑态势,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超过240,打赢了工业保增长攻坚战,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认真落实国家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政策。完成重点商贸项目投资35亿元,命名27家商贸“小巨人企业”。推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新建改造农资、日用品配送中心7个,农家店280家。深入开展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程,销售额6100万元;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拉动农民消费近1亿元,全年农村消费增长67.6%,比城市高55.8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完成投资99.6亿元,增长26.7%;商品房销售面积509万平方米,增长67.8%。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积极培育消费热点,组织承办银川国际汽车博览会、房车生活文化节等大型展会15场次,拉动消费近30亿元,汽车零售额增长达60%,城乡消费需求得到有效释放,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化危为机强内功,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工业实力加速壮大。充分利用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推进“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业“铸龙”工程,深入开展企业成长管理咨询服务,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45户“小巨人企业”在保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宁东基地煤炭、电力、煤化工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中电投27万吨电解铝等项目建成投产。机械装备制造业配套能力显著提升,建成铸造、热处理、模具等配套中心7个。伊品集团8万吨赖氨酸等项目投产,伊顺集团清真牛羊肉等项目顺利实施,羊绒产业实现了优化升级,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50%。风电、光伏发电及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快速推进。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实施重点技改项目34个,新增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各2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重型铸钢件、镁合金等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强五优”产业在应对危机中不断壮大。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完成农业增加值33亿元,增长7.5%。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发放农业直补资金8537万元,增长14%。“两强多优”产业快速发展,新建设施园艺4.2万亩,举办了中国西部设施园艺节、首届中国(宁夏)园艺博览会;沉着应对“三聚氰胺”事件,实施奶产业“铸龙工程”,奶产业发展稳步回升;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达93.7万吨、增长5.8%;葡萄、长红枣、花卉和“适水产业”稳步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农业机械化水平,新增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7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7家,累计流转土地面积15.26万亩,增长69%。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3个,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87个。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发展小额贷款公司14家,村级资金互助组织37家。

服务业迅速发展。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259亿元,增长11.5%。空港物流中心、银川物流港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陆港一期工程、宝丰能源物流中心投入运营,兴庆区物流市场带改造提升步伐加快,开工建设宁夏国际小商品交易中心,积极引进中铁物流等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推动传统货运企业转型升级,现代综合物流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银川)西部总部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中盐集团等68家企业总部落户银川。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与开发银行、建行等银行建立中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引进了石嘴山银行等金融机构,荣获中国最具发展潜力金融生态示范城市。软件、动漫产业加快发展,央视动漫制作基地落户银川。启动建设运动休闲城市,新建、改建运动场所25处,向社会开放近40所学校体育场馆,成功举办首届端午龙舟赛等大型体育活动,我市代表队进军法国“城市之间”国际版总决赛,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加快推进,西北风情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实现旅游收入29亿元,增长30%,荣获2009国民休闲特别贡献城市、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三个中心一个目的地”建设取得新突破。

(三)积极推进城镇化,城乡建设迈上新台阶

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加快编制金凤区南部、西夏区北部、贺兰山东麓等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城市规划设计不断提升。实施市级重点建设项目21个,“黄河金岸”堤防、北京路地下通道、南郊公交场站等工程竣工,火车站改扩建、职教中心及教育园区基础设施、贺兰山体育场等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启动贺兰山水厂建设,新建、续建城市道路28条,改造小街巷15条,建成先锋墙、当代名人雕塑和建城2121年纪念碑。加大旧城改造和拆迁整治力度,拆迁面积近210万平方米。实施了正源街、湖滨街、清和街、长城路等特色街区改造,城市特色和品位进一步彰显。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理顺市、区两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城市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出台《关于促进农民进城稳定就业并安家落户的意见(试行)》,兴庆区统筹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进展顺利。特色小城镇及中心村建设深入推进,新建“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14个,改造农村危房5642户,建设农村公路182公里,解决了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黄河金岸”沿线田园风光建设、包兰线两侧生态及生产力提升工程,新建高标准农田45万亩,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四)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有力推进

加强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实施贺兰山路等16条林带、新月广场等15处景观提升工程,新增改造城市绿化面积500公顷,人工造林15.22万亩。建成城市东南部水系扩整连通工程,海宝公园、黄河湿地公园完成年度建设计划,新增湿地面积5000亩,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黄沙古渡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中山公园被列为国家重点公园。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实施节能改造项目25个,年节约标准煤45万吨,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9%以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3.6%、2.8%,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0%,跻身全国节能减排20佳城市行列。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和中水回用,启动绿色回收网点建设,财政补贴推广节能灯50万只,有力推动了社会节能。加强突出环境问题治理,对31家企业重点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控,开工建设第五污水处理厂,实施了二排沟、四二干沟、银新干沟清淤集污工程,拆除小锅炉151台,制药企业空气污染、餐饮油烟、噪声扰民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5天,居西北地区省会城市首位。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收运处理,宁东镇等4个乡镇被命名为自治区“环境优美”乡镇。

(五)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市、县(区)政府和乡镇机构改革稳步推进,调整界定部门职能209项,全面推行“扁平化”管理改革。行政审批“两集中三到位”改革试点进展顺利,保留行政许可事项180项,在乡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大力推行《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当行为问责办法》,行政机关效能和执行力不断提高。城投公司融资能力明显增强,发行企业债券工作进入国家发改委审批阶段。铸龙投资公司组建运行,阅海集团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自来水、污水处理市场化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供热价格实现了动态调整。园林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开、平稳运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实行。主动参与沿黄城市同城化发展,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合作深入推进,与连云港等城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区域合作交流不断深化。重点围绕香港经贸旅游文化周、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活动,大力开展项目推介,落实招商引资项目239个,在麦地那、圣彼得堡等城市,开设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超市和展厅,对外经贸合作成绩喜人。

(六)大力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出台《关于促进创业就业的若干政策》,开展了首届“全民创业月”活动,扶持建立创业孵化基地3个,创业示范园区10个,实施创业培训1.4万人,落实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849万元,推动大中专毕业生开展创业就业见习,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转移农村劳动力13.7万人次。面对危机,绝大多数企业做到了不裁员、不减薪,为维护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50%以上。着力解决学校“大班额”问题,投资11亿元,新建改造中小学校33所,三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设立了二中国际部、九中中德班和六中创意班,特色教育加快发展。创新型银川建设深入推进,安排重点科技项目127项,专利申请量增加15%。全面启动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面进一步扩大,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有力有效。承办了首届食品安全论坛,整合监管职能,加强专项整治,成立食品(药品)公共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在部分中小学推广营养早餐,建设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取得明显进展。培育新型人口婚育文化,实施人口出生缺陷社会化系统干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15‰。积极构建住房保障制度体系,开工建设廉租住房41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53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外来务工人员公寓130套,改造市区危房13万平方米,将8569户困难家庭纳入廉租住房保障。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力度加大,设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34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成效明显,移民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31元,增长16%。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入冲刺攻坚阶段,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动员社会力量纠正不文明行为,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隆重举行银川建城2121年庆祝活动,“贺兰岿然、长河不息”的银川精神得到广泛认同,市徽、市歌、市树、市花和市鸟正式确立。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月上贺兰》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湖城之夏·广场文化季”被评为全国特色品牌活动,《黄河文学》入选全国“农家书屋”重点推荐书目,公共文化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国防动员和人防建设不断加强,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统计、仲裁、档案、慈善、地方志、红十字、社会福利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6件、建议56件,政协委员提案373件,办复率均达到100%。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加强政府立法工作,提请人大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4件,出台政府规章5件,“五五”普法和法律援助工作深入开展,法治银川建设有力推进。启动新一轮平安银川创建活动,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解决了一批社会治安和信访突出问题,群体性上访事件下降29%。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扎实开展“民族团结月”活动,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困难和挑战面前,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取得的成绩极其不易。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人民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向关心支持银川建设发展的驻银部队、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十分紧迫,外贸进出口总额下降幅度较大,统筹城乡发展任务艰巨,个别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执行力有待提高,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工作安排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于我们巩固应对危机成果,夯实经济回升基础,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创造良好条件,至关重要。根据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加强科技和人才工作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作为重点,乘势而上,奋力突破,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加强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和谐银川建设;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开创“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和7%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以上;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2%以上。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确定以上发展目标,充分考虑了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充分考虑了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的现实需要,兼顾了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兼顾了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重中之重,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结构调整相结合,把继续做好应对危机各项工作与谋划长远发展相结合,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机制建设,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务求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工业结构调整

壮大“一强五优”产业,增强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

大力提升产业层次。深入实施“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扎实推进企业成长管理咨询服务计划,着力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引导支持有潜力的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增强行业整体竞争能力。加快宁东基地建设,推动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和精深加工,延伸煤化工下游产业链。继续推进机械装备制造业“铸龙”工程,支持模具、精加工等配套中心投产达效,提高区域专业化协作、配套水平。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启动实施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铸龙”工程,加快提升羊绒产业技术层次,壮大发酵及生物制药产业实力,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实施投资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80个,重点抓好银星能源500兆瓦太阳能发电装置、伊品生物45万吨玉米深加工等30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力促发电集团2000吨多晶硅、鄂尔多斯荣昌绒业100万件羊绒衫等项目建成投产,推进丰友化工热电联产等35个重点技改项目,完成工业投入280亿元,增长27%。拓展工业发展空间,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夏区、永宁县“宁东工业园区”建设,抓好宁东基地临河C区等重点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规划论证石油化工园区。整合现有工业园区,明确产业定位,严格执行投资强度等工业用地控制标准,增强园区承载能力。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和完善支持政策,推进光伏、光热产业和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打造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鼓励宁东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支持开发区建设西北地区新能源装备研发、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坚持用工业化、城镇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力促“两强多优”产业聚集升级,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增加值增长6%。

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瞄准向城市供应主渠道,坚持农副产品提质、扩量、增效并重,支持节能温棚改造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设施园艺标准化、可控化和工厂化生产规模,新增设施园艺4万亩。加大奶产业“铸龙”工程实施力度,推进奶牛“出户入园”和品种改良,新增奶牛2万头。加速粮食生产现代化进程,建设千亩以上粮食高产示范区12个、有机粮食基地10个,优质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抓好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实施“适水产业”铸龙工程,加快建设育种基地,扶持建设6个“适水产业”示范区。做强做大清真牛羊肉产业,推动花卉、长红枣、葡萄等优势特色产业一区一品、连片发展、规模经营。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发展体验参与、旅游度假、会展观光等都市型现代农业,办好第二届园艺博览会及特色农业展示洽谈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振兴工程,新培育国家和自治区级龙头企业8家、市级15家、农村专业合作社25家。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村企共建,建立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带动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完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销售体系,建成宁夏农产品物流中心。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抓好农技推广示范县(市)区建设,创建5-10个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园。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继续打造灵武长红枣等地理标志产品和有机、绿色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奶牛、设施园艺投保率分别达到50%和30%以上。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行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取消三区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性质划分,做好住房、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的衔接,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在城镇就业和落户。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合法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突破口,做好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抓好兴庆区、金凤区统筹城乡试点,新建“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10个,改造农村危房2500户。创新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引导企业到小城镇开发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着力发展小城镇支柱产业,建设小城镇加工商贸园区。继续实施“黄河金岸”沿线、包兰铁路两侧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生产力提升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30万亩,新建农村公路150公里,在全区率先基本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三)注重产业培育和结构优化,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把促进服务业发展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强力推进“三个中心一个目的地”建设,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7%。

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完善促进消费的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加快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改造农资、日用品配送中心6个、农家店150家。实施社区“双进工程”,加快新建住宅小区商业网点设置,新增连锁、便利网点50个。大力培育商贸“小巨人企业”,抓好万达商业广场、华润万家等15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建设,力争引进沃尔玛、麦当劳等国际知名商企。积极培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家政服务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会展中心运营机制和配套服务体系,办好第四届中国银川清真美食文化节、第三届国际汽车博览会等系列展会,积极培育品牌、扩大影响。加快发展区域性总部经济,抓好金凤区中央商务区规划建设。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鼓励动漫软件、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创意产业发展,扩建宁夏软件园,支持开发区建设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积极发展供应链业务外包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培育一批骨干服务外包企业。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空港等物流园区建设,推动宁东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物流联动。开工建设公铁联运场站,加强与青岛、连云港等港口的合作,争取开通银川至连云港集装箱“五定班列”、银川至天津集装箱专列。建成宁夏国际小商品交易中心、中国穆斯林国际小商品交易中心。

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业发展。加快贺兰山东麓文化旅游带、黄河长城旅游区和沿爱伊河休闲旅游带开发建设,推进旅游与文化等相关行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生态游、乡村游、自驾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建设旅游商品市场,延长产业链条。加快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提高接待服务层次,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推进运动休闲城市建设,办好全国登山大会、钓鱼大赛等大型休闲主题活动,完善体育设施布局,推广“人人运动计划”,组织好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积极备战第七届全国城运会、第十三届全区运动会。办好第九届银川国际汽车摩托车旅游节,全年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均增长20%以上。

促进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综合运用土地、规划、销售等手段,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构建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做好公有住房房改和康居住房办证工作,促进二手房市场发展,盘活住房租赁市场。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依法严肃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违规行为,加强市场监测,完善价格监管体系,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引导居民理性购房。

(四)推进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把推进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建设创新型银川,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

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投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争取建成新瑞长城、小巨人机床等8家国家级、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力争建立1-2个优势特色产业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加快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建设,搭建面向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组织实施100项重点科技项目和50项科技创业项目,启动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逐步取消政府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制度,培育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争创1-2个中国名牌产品、10-15个宁夏名牌产品。

加强人才工作。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团队,建立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信息库。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以项目招标形式引进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面向区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招聘一批在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学科、重点领域硕士学位以上的紧缺人才。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制定分层次的人才培训计划,抓好党政人才公共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工商管理及科技人才专业知识更新培训,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才继续深造,努力构建人人享有学习和成才机会的学习型社会。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监管,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坚决执行落后产能限期淘汰制度。抓好伊品生物公司氨氮处理等节能改造项目,大力推行能源审计和合同能源管理,重点行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实施一批循环经济项目,扶持灵武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推进工业废物回收利用和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启动低能耗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节能建材示范工程,推行12层以下新建住宅太阳能热水一体化应用系统。加快建筑节能和分户供热计量改造,分户计量达到25%以上。加大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力度,政府采购和公用设施一律采用节能产品。实施全民节能行动,开展“低碳社区”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绿色健康“低碳生活”,推动全社会节水、节电和节材。加大源头治污力度,推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抓好第五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已建成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加强第二排水沟、永二干沟治理,开展机动车尾气治理,强化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严格耕地和水源地保护,推进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五)着力彰显品位,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努力把城市做精、做美、做出品质,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编制《银川市城市近期规划(2011-2015年)》和兴庆区东北部、金凤区西北部等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县(市)域总体规划,整合黄河以东区域发展规划,加快编制燃气、供热等专项规划,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30个,实施兵沟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城市南北中轴线和六盘山路、宝湖路、长城路公铁立交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黄河金岸”柏油路面及兴庆区段连接线、火车站站前广场、贺兰山体育场、黄河书院、黄河小镇建设工程,推进银川至宁东轻轨项目前期工作。改造小街巷20条,进一步完善市区路网体系。加大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拆迁整治力度,改造市区危旧房屋10万平方米。抓好上海路、文化街、民族街等特色街区改造工程,实施城市雕塑三期工程,提升城市品位。

构建良好生态环境。实施银西10万亩生态防护林、职教基地周边绿化等工程,提升德馨公园、爱伊河两侧绿化档次,抓好城市景观林、道路配套绿化和节点改造,扩大市树、市花种植,新增改造绿化面积500公顷。积极申办第九届中国园博会。推进村庄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加大山沙区及贺兰山东麓生态治理力度,完成人工造林11.8万亩。加快实施城市西北环水系连通、阅海西侧防洪排水沟道整治、西南部防洪排水等工程,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加强湿地保护,完善城市水环境生态圈。

大力开展“精细化城市管理年”活动。加快建设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完善“重心下移”管理机制,推行环卫保洁、垃圾处理市场化,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推进旧小区综合整治,着力解决城市供暖遗留问题,扩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面,全面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实施占道摊区规范和改造工程,进一步优化市容环境。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扩大公交线网覆盖面,开通银川至宁东、灵武城际公交,加快公交向镇村延伸,提高运营服务水平。加强现代交通管理科技、设施装备的应用,优化市区交通组织管理,有效解决上下班高峰期部分路段交通拥堵问题。

(六)加强政策引导,增强全民创业实效

完善创业政策体系,优化创业环境,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

加大政策扶持。安排创业专项资金1000万元。完善和落实全民创业政策措施,制定出台《关于鼓励科技人才开展科技创业的若干意见》,支持科技人员利用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创办或领办企业,鼓励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参与创业,引导农民围绕市场和产业基地自主创业,积极培育青年、妇女等各类创业主体。建立创业型城市评价和创业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强化部门推动创业职能,完善工作联动机制。

优化创业环境。抓好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新建创业示范园区、孵化基地10个,建设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加大小额贷款担保力度,提高信贷额度,建立审批、担保、贷款发放“一站式绿色通道”。创新培训方式,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推介、项目评审、经营管理、市场分析等全方位服务,全年培养小老板1000名,培育小企业1000家,开发创业项目1000个,创造就业岗位1万个。

弘扬创业精神。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月”活动,办好创意创业展和创业项目推介会。积极培养、树立创业典型,着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打造“创业银川”品牌。

(七)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内陆开放型经济新局面

着力破解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夯实政府信用融资平台,扩大开发性金融合作规模,充分发挥城投公司和铸龙公司作用,积极推进城投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高资产综合使用效益。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扩大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资本金,加大贷款贴息力度,引导企业扩大投资,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互助资金组织10个,推进农业设施抵押贷款和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引导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农村。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民间和社会投资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加强对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支持。完成自来水总公司和污水处理公司改制,完善公交公司市场化经营和财政补贴机制。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努力扩大开放。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办好首届宁蒙陕甘毗邻地区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承办第三届中国回商大会及穆斯林企业家峰会,争取承办中阿经贸论坛,积极申请在我市设立中国回商商会、中国国际商会穆斯林分会。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紧盯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突出产业链招商,加大对科技、金融、现代服务业项目的招商力度,继续实施世界银行“投资促进试点”项目,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0亿元。引导企业开展对外经贸合作、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积极推进与马来西亚、泰国互设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展销厅,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有较大增长。

(八)坚持民生优先,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积极帮扶企业稳定就业,建立健全重点投资项目拉动就业增长机制,用三年时间解决政府历年欠企业工程款问题。开工建设人力资源市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援助力度,切实帮助城镇无业青年、社会闲散人员及刑释解教人员实现就业,购买公益性岗位800个,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抓好培训和转移就业力度,实施就业、创业培训5万人,培养新型农民2000人,转移就业达到80%以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按照三级政府分级负担的原则,为三区达到参保条件的8万农民办理养老保险,为60周岁以上农民发放养老金,切实抓好两县一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建立村干部、市级劳模、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衔接的配套政策,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积极推行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和“一卡通”。建成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加大低收入群众帮扶力度,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抓好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试点和产业扶贫工作,加大移民地区种、养殖业扶持力度,确保移民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开工建设外来务工人员廉租公寓和外来创业者公寓。加强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管和市场调控,保持物价平稳运行。

切实为民办好10件实事:

1、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

2、新建廉租住房3000套、经济租赁住房500套、经济适用房1000套、限价商品房800套;

3、通过长期租赁或购买方式解决3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用房;

4、改造完善市区10处路口和10条主干道交通管理设施;

5、新建和改扩建城市公厕50座;

6、解决14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7、资助1500名高龄老人居家养老,建立完善60个养老服务站;

8、为5000名城乡困难家庭孕期妇女免费进行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

9、为10个社区和1000名贫困残疾人免费配发康复器材;

10、新建改造100个社区未成年人室外活动场所。

(九)繁荣社会事业,全力构建和谐银川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揽,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创新培训模式,强化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调整优化学校布局,实施一批中小学改扩建工程,完成第一幼儿园迁建,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改革教育质量评价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好国际班、创意班等特色教育。推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办学模式,全面建成职教中心。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幼儿教育和农村学前教育,支持民办教育、民族教育发展。

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试点,积极稳妥地推行市属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医院优势特色专科建设。继续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治疗。加快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加大食品流通环节安全检测力度,全面推行营养午餐进校园,建立区域之间、部门之间信息交换和联合执法长效机制,确保食品安全。完善计生服务体系,推进人口素质提高工程。

增强文化软实力。加快文明城市创建步伐,做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迎检工作,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市民素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数字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成农家书屋建设。加快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继续打造“湖城之夏·广场文化季”、贺兰山岩画艺术节等活动品牌。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完成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加快市属文化单位改革,抓好专业院团创作生产和《月上贺兰》巡回展演,支持文化城、回乡文化园等文化实体健康快速发展。依法规范文化市场准入、退出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文化市场环境。

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认真抓好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积极预防和稳妥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建立重大群体事件问责制。深入推进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深化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完善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强化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确保生产安全。改善基层自治组织办公条件,抓好村(居)委会换届选举,推进“示范社区”创建。加大“诚信银川”建设力度,建立全市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大力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依法加强宗教事务规范化管理,巩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快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

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把编制“十二五”规划作为今年的一项重大任务,准确把握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大势,紧扣银川实际,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把体现特色和发挥优势贯穿于规划编制的全过程,科学合理地确定“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和重大项目,明确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的新任务、新目标,为银川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绘制更加美好的蓝图。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完成好今年的各项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科学、民主、依法行政,切实做到公开、公正、阳光操作,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法治政府。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完成市、县(区)两级政府和乡镇机构改革,完善“扁平化”管理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和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注重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效发挥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的作用。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务”,推行“两集中三到位”改革,逐步实现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强化政务大厅服务功能。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办好政府门户网站、“12345”市长热线和市长信箱,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加快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加强灾害性天气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提升公共管理水平。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行科学立法、开门立法,提高政府立法质量,认真清理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依法规范行政行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落实重大决策、重大事项专家咨询、民主决策、社会公示、听证制度,建立公众有序参与政府决策机制。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强化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广泛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抓好全民普法和法律援助工作,加快法治银川建设。

(三)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制定出台《银川市政府绩效管理条例》,健全政府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全面实行政务协同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大力弘扬和践行“贺兰岿然、长河不息”的银川精神,强化实干和责任意识,奋发有为,激情干事,紧盯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强有力地抓好督查落实,切实提高执行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完善电子考勤管理,强化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及各类检查评比活动,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企业、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破解难题、推进工作。

(四)加强政府廉政建设。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深入开展对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加强人财物管理,加大关键岗位的监督,强化规划、土地管理、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等重点领域监管,切实抓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坚持厉行节约,大力压缩公用经费和一般性开支,降低行政成本。加大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力度,坚决纠正个别部门和公务人员中存在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勤俭办事、干净干事,以良好的政府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回首2009,我们在困难中奋进,耕耘收获;展望2010,我们在希望中前行,激情跨越。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乘势而上,奋力突破,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开创银川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2014年银川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4年银川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4年1月15日在银川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银川市市长 马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我们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推进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大力实施“2258”工作思路,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务实苦干,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本届政府的良好开局。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73.49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8%、11.8%和8.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4.6亿元,增长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9亿元,增长2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06亿元,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9036元,增长12%。推动银川科学跨越发展取得新成就。

——项目带动成效显著。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深入开展“准备之冬”、“建设之春”、“发展之夏”和“收获之秋”系列活动,实施重点项目582个,完成投资867.3亿元,助推产业升级。

工业经济回升向好。积极应对年初工业经济低速增长的不利局面,加强运行调控和协调服务,及时出台《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累计投入各类工业发展扶持资金3亿多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实施重点工业项目240个,神华宁煤400万吨煤制油、宝丰260万吨焦化二期、中石油宁夏石化“45/80”大化肥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工业增速逐月回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2.16亿元、增长12.4%。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iBi育成中心一期建成投用,入驻企业达到120家,高新技术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被评为“全国十佳最具投资竞争力园区”。宁夏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一园两区”建设加快推进,贺兰园区引进山东如意集团投资74亿元建设如意科技时尚产业城,建设厂房、仓库68.2万平方米;灵武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工,建设厂房60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级羊绒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银川科技园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引进中科院建设西北唯一的科技创新与产业育成中心,宝塔石化、永成生物等企业研发中心入园建设。全年实施节能技改重点项目34个,新认定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神华宁煤、隆基宁光通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验收。恒源万福、天人和等13家中小企业在天交所成功挂牌上市。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好转。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三精”农业加快发展,完成农业总产值103.95亿元、增长4%。新建、改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基地)30个,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7%,贺兰县成为全国21个现代农业改革发展示范区之一。设施园艺总量达到33万亩,奶牛存栏16.2万头,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有机水稻、酿酒葡萄、供外蔬菜、万亩生态牧场等特色种养基地规模扩大、效益提高。国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9家,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36个,培育家庭农场101家,流转土地10万亩,带动农户10.15万户。建设高标准农田8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6.84万亩。完成“三品一标”认证认定429个,创建中国驰名商标、名牌产品9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服务业提速升级。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成效明显,“双十工程”进展迅速,新华联广场、永泰城、大阅城等商业综合体陆续开工,亘元万豪等星级酒店主体封顶,万达嘉华、悦海新天地、奥特莱斯名品折扣城开业运营;“大物流”格局初步形成,海尔(银川)虚实网服务园落户国际公铁物流中心,润恒农产品物流园、陆港物流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全年实现社会物流总额2431亿元,增长10%;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有序推进,淘宝网特色中国宁夏馆建成运营,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获批。金融服务业加快发展,引进中信、浦发等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1%和16.5%。会展经济初具规模,成功举办大型展会17场,参展人数超过100万人次。东西两条文化旅游带功能不断完善,华夏河图、世界穆斯林城、韩美林艺术馆等项目加快推进,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开园运营,成功举办首届西北风情自驾游等大型活动,全年接待游客7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亿元、增长20%。

——开放步伐全面加快。滨河新区建设迅速起步。确立“生态城、文化城、旅游城、产业城”定位,编制完成战略规划、总体规划,收储土地12万亩。重点项目“百日大会战”成效突出,滨河工业园基础设施配套趋于完善,横城小镇一期、滨河中学等8个项目完工,国际医疗城、滨河生态文化园等25个重点项目全面开工,累计完成投资30多亿元,新区产业集聚、生态效应逐步显现。银川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创造了在全国审批速度最快、建设速度最快的记录。引进领鲜·普诺斯保税仓储中心、中银绒业保税仓库、西部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等21个项目,同步规划建设临港经济区等配套园区。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初具雏形。“三园一轴”基础设施建成投用,银川国际交流中心全面启用,引进中石油宁夏分公司等总部项目39个。开放合作成效显著。对阿、对东北亚、对台开放不断拓展,成功承办举办首届中阿博览会及国际穆斯林企业家峰会、中国(宁夏)韩国友好交流周、全国台企联银川行等重大活动,中俄韩医疗合作结出硕果,银川卡瓦心脏中心正式运营。开通银川至香港、台北、曼谷等客运航线,与法国博朗斯市、德国奥尔登堡市等4个城市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90个,引进海尔、中铝等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5家,实际到位资金412.6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4亿美元、增长76.4%,对外开放和国际化迈出了新步伐。

——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坚持精品建设、精美打造、精细管理,“美丽银川”系列行动取得丰硕成果,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确立“全域银川”理念,启动城市长远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以道路畅通为重点的旧城(棚户区)改造顺利推进,累计拆迁改造1661.86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安置区34个、737.95万平方米,实现了和谐拆迁、群众受益。打通新建新华西街、湖滨西街、庆丰街等道路39条,改造小街巷13条,开工建设滨河、永宁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快速公交一号线稳定运营,公交分担率提高到26.8%。全力推进主干道大整治大绿化、滨河新区大环境绿化、唐徕公园六期整治、七子连湖扩整、西部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立法保护滨河新区黄河两侧、爱伊河沿线湿地,完成绿化面积6102公顷,湿地面积达到5.31万公顷,获得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蓝天工程”启动实施,药企污染、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等重点污染源治理初见成效,高标准完成永二干沟综合整治及徕龙公园建设,使昔日的“龙须沟”成为城市景观公园。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52天,PM2.5达标率81%。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文明细节行动,建立“大城管”体制,成立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环境和食品药品公安分局及城管流动速裁法庭。“数字城管”建成运行,建立城市综合管理考核长效机制,机械化清扫保洁、渣土车整治、“中国式过马路”等专项治理卓有成效,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德胜、望远片区纳入主城区统一规划,掌政镇、良田镇等6个特色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永宁八渠、贺兰兰光等中心村建设快速推进,新建21个幸福村庄示范点,完成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10个,建成农村公路269公里,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民生事业有力推进。为民办10件实事全面完成,民生社会事业投入达178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0%以上。出台支持青年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创业优惠政策,建成全区首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城镇新增就业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1%。社会保险扩面提标,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城乡低保标准,建立重特大疾病救助机制。新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个、居家养老服务站25个,建设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调整扩大住房保障范围,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8111套,改造城市棚户区3458套,4952户困难家庭享受住房保障,成为全国首批利用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试点城市。着力平抑物价,新建标准化菜市场10个、社区蔬菜直销店33个,加大肉、菜等食品价格调控力度,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控制在3.5%以内。生态移民、扶贫攻坚扎实推进,新建移民住房14817套,搬迁移民9361户、40590人,探索工厂建在村头等产业扶贫新模式,全力打造闽宁协作移民扶贫示范镇,生态移民地区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同比增长30%左右。优质教育扩面提升工程启动实施,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奖励,组建五大教育发展共同体,与北方民族大学共建附属中学,贺兰县、灵武市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验收,成功创建2所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1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33所,在全国率先试点推行“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模式。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成功创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圆满举办亚洲首届IBHF世界杯马术绕桶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银川赛段等高规格赛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银川信息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进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行列。平安创建工作不断深化,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征地拆迁等信访突出问题得到有效化解,荣获“2009~2012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国防动员、双拥工作稳步推进,防灾减灾、气象、统计、仲裁、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政府效能不断提高。以“三减两提高”为核心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全年共取消下放市级行政审批事项18项,减少审批程序61项,减少审批时限808个工作日,取消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26项,在全区率先建成四级政务服务网络,成为西北地区审批事项最少、速度最快的城市。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议案建议、政协提案办复率均达到100%,提请人大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6件,制定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16件,修订出台《政府工作规则》及《常务会议规则》。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区市若干规定,大幅精减节庆论坛展会,撤销检查评比表彰活动54项,“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8%。全面完成市及县(市)区两级政府性债务审计,加大效能监察和政务公开,完善问责系列制度,加强勤政警示教育,在全区率先推出电视问政,督促解决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等1100多个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机关和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市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拼搏奋进,攻坚克难,共同创造了银川综合保税区、滨河新区、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建设,以及道路畅通、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人才科技大厦封顶、银川舰回家等多个“银川速度”,丰富了“贺兰岿然、长河不息”的银川精神,展现了银川人“敢想敢干、敢试敢闯”的时代风貌,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可喜成绩。奋斗凝聚汗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银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关心支持银川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总量不大、发展不足仍是我们最大的市情,银川改革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支撑作用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节能降耗形势严峻。二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物价上涨压力较大;三是城镇化建设投融资瓶颈亟待破解,城市规划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四是政府职能要进一步转变,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进一步理顺。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好,让人民满意。

二、2014年的主要工作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在新形势、新起点上推进银川改革发展,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具有重大意义。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的奋斗目标。特别是,自治区提出银川要在建设“四个宁夏”中走在前列、做好表率,发挥好龙头、领跑、示范、带动作用,对银川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全面分析、部署了今年的形势与任务,提出要抓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型城镇化“三大机遇”,认清面临的加快发展与转型升级、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推进城镇化建设与控制债务风险等重大挑战,处理好GDP增长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等重大关系,落实好“2258”工作思路等“七个坚定不移”,全面推动银川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好自治区、市委的决策部署和具体要求,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突出质量;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突出招才引智;坚持银川速度与银川效率并重,突出银川效率,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推动银川率先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自治区十一届三次全会和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开放内涵式发展,抢抓“两区”建设、“两大战略”机遇,深入实施“2258”工作思路,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加快“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加快民生改善,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着力提高城市品位,着力增强社会活力,着力增强群众幸福感,全面建设开放银川、富裕银川、和谐银川、美丽银川,努力开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4%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控制指标。

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产业转型,打造银川经济升级版。要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做优做强工业,做特做精农业,做活做大服务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迈出新步伐。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的工业振兴工程,实施重点工业项目320个,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做大园区经济。放大园区带动和集聚效应,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打造产业集群。把宁东基地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的基础,加快延伸能源化工产业链条,抓好宝丰煤制烯烃、宝塔石化120万吨PTA等重大项目。把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引领产业转型的龙头,加快建设银川iBi育成中心,培育发展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2.5产业”等新经济业态。把宁夏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引领轻工业发展的载体,完善园区道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培育羊绒纺织产业集群,打造中国羊绒纺织之都和国家级生态纺织产业基地。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支持西夏区实施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壮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以西轴高端轴承产业园、巨能机器人等项目为抓手,提高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以西安隆基硅、佳晶蓝宝石等项目为重点,打造亚洲最大的新材料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生态纺织产业,力促如意集团年产30万吨如意纺高档纱线、中银绒业500万件羊绒衫等项目建成投产,建设灵武羊绒电子交易中心,推进骨干企业品牌、技术、资本国际化。大力发展高端葡萄酒及酒庄产业,加快张裕、中粮、德龙等优质葡萄示范基地及葡萄酒项目建设,打造葡萄种植、加工、展示交易、工业旅游全产业链。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进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支持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大数据的开发与应用,抓好西部工业云谷、3D打印技术等前瞻性项目,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加快技术进步,支持企业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造企业成长梯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实施重点技改项目80个,改造提升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发酵及生物制药等传统产业。健全重点用能企业监测管理和预警调控机制,推行企业能耗对标达标、能源审计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强项目节能评估,坚决淘汰铁合金、水泥等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突出生态、安全、优质、高效,大力发展“三精”农业,加快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农业总产值增长5%以上。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建改造30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壮大设施园艺、奶产业、有机大米、适水产业、清真牛羊肉等优势特色产业,新增蔬菜种植面积2万亩、有机水稻1万亩,奶牛存栏达到17万头。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流通主体,加快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推进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完善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提高农民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收益。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完成10个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认定,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力争更多的农产品打入国内外市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严守耕地红线,集中连片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创建高标准农田6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示范园区10万亩。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农技骨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养职业农民。建设一批农业机械化示范园,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91%。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抓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层次提升,打造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推动商贸服务业升级。抓好亘元万豪、永泰城、大阅城等十大五星级酒店、十大商业综合体建设,放大万达广场、奥特莱斯名品折扣城品牌效益。加快特色商业街区和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快递等业态,培育新兴消费,打造教育、医疗、购物、旅游在银川品牌,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完善现代物流体系。推进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提档升级,加快公铁物流中心、润恒农产品物流产业园、国际农机汽车城等物流园区建设运营,建设银川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培育壮大物流骨干企业,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大力培育会展经济。实施银川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建设,办好中国西部(银川)房车博览会、国际羊绒暨服饰博览会等品牌展会,培育引进专业会展公司,提高会展配套服务能力。实施“金融强市”战略。争取成立金融工作局,大力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培育银行、证券和保险等现代金融业态,着力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结算中心。创建西部(银川)担保集团,完善担保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问题。加强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储备,支持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引入专业化农业保险公司,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推进“诚信银川”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升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镇北堡影城、水洞沟、回乡文化园等景区功能和服务水平。加快滨河新区全域5A级景区建设,推进兵沟自驾车基地、国际游客集散中心、军事文化博览园二期、永宁国际综合旅游度假区等重点项目,抓好西夏陵申遗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旅游带建设。开发精品线路,打响旅游品牌,全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8亿元。

(二)突出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努力推动改革实现新突破、创新取得新进展。

抓好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和改进预算管理,推行全过程预算绩效评价。规范市及县(市)区政府性债务管理。进一步明确市与辖区两级事权和支出责任。创新财政扶持产业发展模式,整合专项资金,设立产业转型基金,引入竞争性申请项目资金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放宽市场准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每年统筹安排财政资金5亿元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引导非公企业和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建立投资回报补偿机制。加大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把本地名优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创新投融资模式。盘活政府经营性资产和事业单位资产,做实滨河新区、综保区、城投等投资公司,组建住房、体育、文化旅游等融资平台,发行城投债20亿元,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投融资能力,缓解财政收支压力。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逐步建立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集约节约用地制度,加强土地批后监管。推进农村土地、房屋确权登记,设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开展土地流转信托试点,探索农村资产资本化、证券化路径,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创新型银川建设。发挥银川科技园科技研发、产业创新的平台作用,加快研发大楼、人才公寓、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建设,加强与国家大院大所合作,抓好中科院科技创新与产业育成中心、宁东科技园等“园中园”建设。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0个。突出企业主体,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搭建技术创新平台,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家,国家级、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提高专利申请质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专利申请比重达到30%以上。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后补助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人才特区”建设。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突出“招才引智”,加大柔性引才力度,着力引进高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外经外贸人才等高层次紧缺人才,注重用好用活现有人才。加强与国内、区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鼓励各类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带团队在银创新创业。建立以实绩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激励保障机制,打造西部人才高地。加快“智慧银川”建设,抓好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引入中兴集团,大力推进公共信息平台、智慧政务、智慧民生等重点工程。

(三)突出开放带动,加快建设试验区核心区。要围绕“引领全区、辐射西北、融入世界”的定位,按照自治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的部署,大力推进“两区”建设,打造试验区核心区,开创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构建开放战略载体。力促滨河新区出形象。坚持“四城”战略定位,突出国际化、现代化、高端化,打造“生态田园城”。高标准完成新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及控制性详规,加强与临港经济区、综合保税区、河东国际机场区域一体化联动发展,推进与鄂托克前旗上海庙跨区域合作。加快推进203省道辅线、兵沟等3座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和机场三期等重大工程,加快实施国际医疗城、科教城、养生新城、信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成污水处理厂、滨河生态文化园、黄河外滩公园景观栈道等项目,促成绿地空港城、天山海世界等大项目落地,力争新区在管理运营、基础设施、生态绿化、高端产业培育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力促综合保税区快见效。坚持建设、运营、见效并举,逐步启动二期建设,推进国际贸易服务中心、研发检测中心和生活配套区建设。抓好一期入园、注册企业(项目)建设运营,重点引进培育轻纺、葡萄酒、通用航空、清真食品、融资租赁等主导产业和项目。用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机遇,争取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落户,建设线上线下全方位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探索建立“一区多园”模式,加快自由贸易园区申报步伐。力争年内外贸进出口额突破13亿美元,再造一个银川外贸,实现运营见效全国最快的目标。力促阅海湾中央商务区早成型。坚持建设、招商、运营并重,优化商务区规划和城市设计,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稳步推进阅海湾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绿地“双子塔”、新华联广场等32个重点项目,抓好中阿博览会永久性会址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等高端商务,争取韩国、阿拉伯国家在银设立领事机构,建成国际化、现代化示范区。

扩大开放合作。构建开放通道。利用第五航权开放,开辟银川至中亚、中东、东南亚等国际航线,推进银川至首尔等国际航班常态化运行,争取“落地签”、“过境签”和外国人居住证等促进出入境便利化的政策。完善银川陆港口岸功能,发展公铁联运、铁海联运,加强与内蒙古策克、新疆霍尔果斯等口岸及天津、连云港等港口的合作,加快形成向西出境、向东出海的便捷通道。拓展开放平台。依托中阿博览会、国际穆斯林企业家峰会等国际平台,加强与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东北亚乃至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重点做好面向阿拉伯国家的金融、农产品加工、旅游服务;推进与天津、杭州等发达地区和毗邻地区的经济合作,深化与潮商、台商的务实合作,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链条延伸。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制定促进外贸发展的实施意见,依托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吸引国外资金和国内民营资本;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赴外投资,设立特色产品销售中心,拓展中亚、北非等新兴市场。完善选商引资机制,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引进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加强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实效,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突破430亿元。

(四)突出城乡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抓住宁夏沿黄等10个区域性城市群列入国家城镇化规划的战略机遇,按照自治区打造“大银川都市区”的要求,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争创联合国人居奖。

完善规划体系。坚持“全域银川、城乡统筹”理念,完成城市发展战略策划、产城一体化规划、生态规划编制,调整修编城市总体规划。优化重点区域、重要节点城市设计,严格控制老城区建筑(住宅)高度,突出城市“三大特色”,保持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永宁、贺兰与市区“同城化”发展水平,加快灵武市重心北扩,构建城乡融合、多级支撑、组团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争取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在两县一市设立规划分局,深入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整治行动,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优化城市功能。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和沿黄城市带核心城市带动作用,着力在功能完善、品位提升、形象塑造上做好示范和引领。深入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安置区,回迁安置群众1.7万户、183万平方米,改造城市棚户区2.7万套。大力实施道路畅通工程,新建、改造道路18条,实施一批道路微循环和慢行交通工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公交线网向新建小区和农村延伸,推进公交场站、换乘枢纽建设,提高公交运营服务水平,创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完善智能交通系统,优化交通组织和路口渠化、信号灯配时,大力倡导文明交通、绿色出行,有效治理交通拥堵。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地下管网设计功能,实施建成区老旧管网升级改造工程,改造供水管网41公里、燃气管网69公里,改造集中供热面积77.66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00万平方米,推行热计量收费100万平方米。推进污水处理扩容升级,新建第七、第九污水处理厂,实施贺兰山路等城市防洪排水工程,全面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

精细管理城市。深入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制定城市管理规划,提高管理标准,全面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占道经营、户外广告、“渣土车”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餐厨垃圾集中处理项目。稳步推进环卫作业专业化、市场化,逐步实行作业和管理分离,提高机械化清扫率。完善“大城管”体制机制,提高“数字城管”运行效率,实现全方位、精细化、实时有效管理。深化文明细节专项行动,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塑造“美丽心灵”,提升市民素质,培育城市人文精神。

建设“美丽乡村”。建好镇北堡、通贵等6个重点小城镇,促进城镇功能与产业定位的有机融合,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抓好绿色中心村试点,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建设人口集中、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农业现代化的新农村。完善农民变市民的政策措施,统筹户籍、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五)突出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环境,做好“绿化、水系、空气”三篇文章,打造“碧水蓝天、明媚银川”新名片,加快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提升生态品位。坚持扩大绿量,提升档次,打造精品,新建完善园林绿化面积500公顷,造林5700公顷。继续推进大整治大绿化工程,抓好滨河新区大环境绿化、唐徕公园六期整治和“绿博园”建设,实施友爱中心路、正源街等主要道路景观林带及配套绿化工程,加强银西生态防护林带建设,构建高密度、大绿量、多色彩的城市“绿网”。完善城市水系,实施绕城水系连通、爱伊河景观提升、阅海环湖湿地改造等工程,加强湖泊湿地生态修复、保护和利用。新建10个小微公园,做好街头绿地、小游园的精品化改造,打造“一街一品,一街一景”,让市民亲水近绿、亲近自然。

强化环境保护。加快生态保护立法,划定生态红线,严格“绿线”控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环境保护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社会监督等机制,严格环保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制定全市沟渠综合整治规划,实施二排沟、四二干沟城市段综合治理,加强贺兰山东麓等水源地保护,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实施“蓝天工程”,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分析和联防联控,抓好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燃煤锅炉、施工扬尘等污染源专项整治,打造空气质量西部最优“金字招牌”。

(六)突出民生改善,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要坚持民生导向、富民优先,把新增财力主要用于保障改善民生,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机制,让城乡居民的幸福感进一步提高。

加大民生工作力度。坚持不懈地办好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事情,继续为民办10件重点实事。建立健全创业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功能,实施创业就业培训1万人以上,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持续推进社会保险扩面提标,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优抚对象补助水平,实施殡葬惠民政策,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业,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实行公租房与廉租房“合二为一”,新建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9000套,实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优化土地、住房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建设蔬菜生产基地3~6个,推行蔬菜订单直销模式,升级改造社区蔬菜直销店50个,减少流通环节,加大商业储备投放,增强物价调控能力。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坚持扶贫与扶“志”(志气、智力、素质)相结合,突出抓好生态移民安置、主导产业培育、创业就业培训、劳动密集型企业引进等工作,高标准推进闽宁镇及“一城两园”建设,力争移民地区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增长20%以上。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新建续建中小学、幼儿园30所。推进公建民办、民办公助,扩大公益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持续推进优质教育扩面提升工程,组建银川六中、九中等学校发展共同体,促进城乡、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办学,完成宁夏幼儿师范学校升格。创新职业教育办学和公共实训机制,启动建设滨河新区教育园区,打造西部职业教育高地。抓好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点,实施“梯级”名师培养工程,推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破解择校难题,让教育公平惠及更多家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和财政补贴机制。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鼓励支持民营医院建设和发展。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分级诊疗,引导群众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推进中俄韩医疗合作,启动中航公司造血干细胞库、细胞治疗中心项目,让群众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实施“健康银川”行动,加强妇幼保健和公共卫生工作。适时启动“单独二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完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深入开展“书香银川·银川书香”活动,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档案事业繁荣发展。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建设运动休闲城市,推广“人人运动计划”,承办自治区第十四届运动会,办好世界穆斯林马术大会等国际性赛事,提高贺兰山体育场等文体设施运营管理水平。

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社会服务治理体系建设,扩大网格化、智能化社区试点。抓好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和虚拟社会的管理服务。培育扶持行业商(协)会等社会组织,大力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发挥作用。深化平安创建,推进“六五”普法教育,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创新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治安重点地区整治力度,增强群众安全感。加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让群众吃得放心。严厉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政府监管、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地下管网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事故。加强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积极创建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建设,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倍加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

(七)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我们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顺应人民对政府工作的新期待,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转变职能、优化环境、改进作风、提高效能,让社会和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转变政府职能。完成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规范机构设置。试行权力清单制度,厘清政府与市场以及社会的边界,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建立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制定购买目录,在学前教育、基层医疗卫生、城乡社区服务等领域扩大试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行政审批事项“负面清单”,实行“三个一律”、“三个50%”,大力推进“三减两提高”。启用新建市民大厅,审批服务“一门受理、多证联办”,推行网上审批、电子监察,打造“两优”环境示范区。

推进依法行政。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评估等制度。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强化执法监督,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提高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推动电视、网络问政向电视、网络施政转变,让群众更好地了解政府、监督政府。

改进工作作风。大力改进文风会风,文件和会议数量再压缩20%以上,严控各类庆典表彰和评比达标活动。从政府领导班子做起,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解决实际问题。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完善重点工作公开承诺、目标管理和督查考核机制。开展“正风提效促跨越实现银川速度向银川效率提升”活动,加大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民生工作的督查力度,强化行政问责,着力整治公务人员庸懒散慢等不良现象,提高政府效能和执行力。

做到廉洁从政。认真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公开,严格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标准,严控公务出国(境),“三公”经费再压缩5%。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政府内部监督、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抓好公共资源交易、政府投资项目、民生资金等重点领域的监管。严查各类违纪违法案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政风行风问题,以政府勤政廉政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美好前景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全面建设开放银川、富裕银川、和谐银川、美丽银川,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原题目:2014年银川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来源:银川广播电视网)

第三篇:银川市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精品例文】

银川市 0 2010 年政府工作报告, , 工作报告

银川市 2010 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9 年工作回顾

2009 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也是近年来银川发展最困难、最特殊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市人民政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化危为机,力促发展,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奋力推进“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圆满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指标大幅提升。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57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28 亿元,增长 14.3%;地方财政预算总收入 92.53 亿元,增长 43.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44.02 亿元,增长 2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92.1 亿

元,增长 3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85.48 亿元,增长 19%。呈现出危机中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城乡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特色品位更加彰显,城市化率达65%,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绿化模范城市通过验收。被评为“2009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开放合作成果显著。成功举办 2009 中国市长论坛、陇海兰新经济促进会第二次年会等重大活动,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幅提升;招商引资实现新跨越,到位资金超过 350 亿元,增长 52%,连续六年领跑全区,华润集团、苏宁电器等 8 家中国 500 强企业落户银川。

—全民创业蓬勃开展。培养小老板和创业者 1390 人,创办小企业 1003 家,创造就业岗位 9850 多个,涌现出一批创业明星、创业之星,创建创业型城市试点工作走在全区乃至全国前列。

—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为民办 10 件实事圆满完成,筹资 3.6 亿元解决了历年征地拆迁补偿、失地农民安置等遗留问题,有效解决城市供暖、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市本级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

均纯收入分别达 15910 元和 5410 元,均增长 10%。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保增长,经济发展回升向好

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政府工作首要任务,迅速果断行动,着力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强力拉动经济增长。抢抓中央扩大内需一揽子计划和国家部委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利时机,争取中央新增投资项目 184 个,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资金近44 亿元,市本级投入重点项目建设资金 37.8 亿元,实施了一批事关全局、事关民生、事关长远的重大项目,带动了民间投资,有效促进了全市经济企稳回升。

坚持把保工业增长作为重中之重,市财政投入工业发展专项资金 6000 万元,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企业力度,减免、缓交社会保险费 5300 多万元,税务部门落实各项政策,共为企业减免退税 22.6 亿元,帮助企业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推动银政银企合作,出台《关于搞活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见》,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注入资本金 4500 万元,为企业落实担保贷款 2.24 亿

元、贴息 500 余万元,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帮助企业恢复生产、开拓市场、渡过难关。狠抓项目带动,投资 1000 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60个,完成投资220亿元,增长21%,有力遏制了工业增速大幅下滑态势,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超过240,打赢了工业保增长攻坚战,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认真落实国家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政策。完成重点商贸项目投资 35 亿元,命名 27 家商贸“小巨人企业”。推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新建改造农资、日用品配送中心 7 个,农家店 280 家。深入开展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程,销售额 6100 万元;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拉动农民消费近1 亿元,全年农村消费增长 67.6%,比城市高 55.8 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完成投资 99.6 亿元,增长 26.7%;商品房销售面积 509 万平方米,增长67.8%。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积极培育消费热点,组织承办银川国际汽车博览会、房车生活文化节等大型展会 15 场次,拉动消费近30 亿元,汽车零售额增长达 60%,城乡消费需求得到有效释放,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化危为机强内功,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工业实力加速壮大。充分利用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推进

“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业“铸龙”工程,深入开展企业成长管理咨询服务,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45 户“小巨人企业”在保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宁东基地煤炭、电力、煤化工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中电投 27 万吨电解铝等项目建成投产。机械装备制造业配套能力显著提升,建成铸造、热处理、模具等配套中心 7 个。伊品集团 8 万吨赖氨酸等项目投产,伊顺集团清真牛羊肉等项目顺利实施,羊绒产业实现了优化升级,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 50%。风电、光伏发电及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快速推进。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实施重点技改项目 34 个,新增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各2 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 3 家,重型铸钢件、镁合金等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强五优”产业在应对危机中不断壮大。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完成农业增加值 33 亿元,增长 7.5%。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发放农业直补资金 8537 万元,增长 14%。“两强多优”产业快速发展,新建设施园艺 4.2 万亩,举办了中国西部设施园艺节、首届中国(宁夏)园艺博览会;沉着应对“三聚氰胺”事件,实施奶产业“铸龙工程”,奶产业发展稳步回升;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达 93.7 万吨、增长 5.8%;葡萄、长红枣、花卉和“适水产业”稳步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农业机械化水平,新增自治区级龙头企业 17

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47 家,累计流转土地面积 15.26 万亩,增长 69%。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23 个,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 87 个。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发展小额贷款公司 14 家,村级资金互助组织 37 家。

服务业迅速发展。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 259 亿元,增长 11.5%。空港物流中心、银川物流港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陆港一期工程、宝丰能源物流中心投入运营,兴庆区物流市场带改造提升步伐加快,开工建设宁夏国际小商品交易中心,积极引进中铁物流等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推动传统货运企业转型升级,现代综合物流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银川)西部总部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中盐集团等 68 家企业总部落户银川。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与开发银行、建行等银行建立中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引进了石嘴山银行等金融机构,荣获中国最具发展潜力金融生态示范城市。软件、动漫产业加快发展,央视动漫制作基地落户银川。启动建设运动休闲城市,新建、改建运动场所 25 处,向社会开放近40 所学校体育场馆,成功举办首届端午龙舟赛等大型体育活动,我市代表队进军法国“城市之间”国际版总决赛,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加快推进,西北风情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实现旅游收入 29亿元,增长 30%,荣获 2009 国民休闲特别贡献城市、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三个中心一个目的地”建设取得新突破。

(三)积极推进城镇化,城乡建设迈上新台阶

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加快编制金凤区南部、西夏区北部、贺兰山东麓等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城市规划设计不断提升。实施市级重点建设项目 21 个,“黄河金岸”堤防、北京路地下通道、南郊公交场站等工程竣工,火车站改扩建、职教中心及教育园区基础设施、贺兰山体育场等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启动贺兰山水厂建设,新建、续建城市道路 28 条,改造小街巷 15 条,建成先锋墙、当代名人雕塑和建城 2121 年纪念碑。加大旧城改造和拆迁整治力度,拆迁面积近210 万平方米。实施了正源街、湖滨街、清和街、长城路等特色街区改造,城市特色和品位进一步彰显。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理顺市、区两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城市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出台《关于促进农民进城稳定就业并安家落户的意见(试行)》,兴庆区统筹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进展顺利。特色小城镇及中心村建设深入推进,新建“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 14 个,改造农村危房 5642 户,建设农村公路 182 公里,解决了 8 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黄河金岸”沿线田园风光建设、包兰线两侧生态及生产力提升工程,新建高标准农田 45万亩,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四)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有力推进

加强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实施贺兰山路等 16 条林带、新月广场等 15 处景观提升工程,新增改造城市绿化面积 500 公顷,人工造林 15.22 万亩。建成城市东南部水系扩整连通工程,海宝公园、黄河湿地公园完成建设计划,新增湿地面积 5000 亩,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黄沙古渡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中山公园被列为国家重点公园。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实施节能改造项目 25个,年节约标准煤 45 万吨,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 9%以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 3.6%、2.8%,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 90%,跻身全国节能减排 20 佳城市行列。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和中水回用,启动绿色回收网点建设,财政补贴推广节能灯 50 万只,有力推动了社会节能。加强突出环境问题治理,对31家企业重点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控,开工建设第五污水处理厂,实施了二排沟、四二干沟、银新干沟清淤集污工程,拆除小锅炉151 台,制药企业空气污染、餐饮油烟、噪声扰民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325 天,居西北地区省会城市首位。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收运处理,宁东镇等 4 个乡镇被命名为自治区“环境优美”乡镇。

(五)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市、县(区)政府和乡镇机构改革稳步推进,调整界定部门职能209 项,全面推行“扁平化”管理改革。行政审批“两集中三到位”改革试点进展顺利,保留行政许可事项 180 项,在乡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大力推行《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当行为问责办法》,行政机关效能和执行力不断提高。城投公司融资能力明显增强,发行企业债券工作进入国家发改委审批阶段。铸龙投资公司组建运行,阅海集团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自来水、污水处理市场化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供热价格实现了动态调整。园林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开、平稳运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实行。主动参与沿黄城市同城化发展,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合作深入推进,与连云港等城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区域合作交流不断深化。重点围绕香港经贸旅游文化周、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活动,大力开展项目推介,落实招商引资项目 239 个,在麦地那、圣彼得堡等城市,开设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超市和展厅,对外经贸合作成绩喜人。

(六)大力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出台《关于促进创业就业的若干政策》,开展了首届“全民创业月”活动,扶持建立创业孵化基地 3 个,创业示范园区 10 个,实施创业培训 1.4 万人,落实创业小额担保贷款 2849 万元,推

动大中专毕业生开展创业就业见习,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新增城镇就业 6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7%,转移农村劳动力13.7 万人次。面对危机,绝大多数企业做到了不裁员、不减薪,为维护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 50%以上。着力解决学校“大班额”问题,投资 11 亿元,新建改造中小学校 33 所,三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设立了二中国际部、九中中德班和六中创意班,特色教育加快发展。创新型银川建设深入推进,安排重点科技项目 127 项,专利申请量增加 15%。全面启动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面进一步扩大,甲型 H1N1 流感防控工作有力有效。承办了首届食品安全论坛,整合监管职能,加强专项整治,成立食品(药品)公共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在部分中小学推广营养早餐,建设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取得明显进展。培育新型人口婚育文化,实施人口出生缺陷社会化系统干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15‰。积极构建住房保障制度体系,开工建设廉租住房 41 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 53 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外来务工人员公寓 130 套,改造市区危房 13万平方米,将 8569 户困难家庭纳入廉租住房保障。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力度加大,设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34 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成效明显,移民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2831 元,增长16%。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入冲刺攻坚阶段,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动员社会力量纠正不文明行为,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隆重举行银川建城 2121 年庆祝活动,“贺兰岿然、长河不息”的银川精神得到广泛认同,市徽、市歌、市树、市花和市鸟正式确立。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月上贺兰》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湖城之夏·广场文化季”被评为全国特色品牌活动,《黄河文学》入选全国“农家书屋”重点推荐书目,公共文化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国防动员和人防建设不断加强,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统计、仲裁、档案、慈善、地方志、红十字、社会福利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 6 件、建议 56 件,政协委员提案 373 件,办复率均达到 100%。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加强政府立法工作,提请人大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 4件,出台政府规章 5 件,“五五”普法和法律援助工作深入开展,法治银川建设有力推进。启动新一轮平安银川创建活动,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解决了一批社会治安和信访突出问题,群体性上访事件下降 29%。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扎实开展“民族团结月”活动,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困难和挑战面前,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取得的成绩极其不易。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人民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向关心支持银川建设发展的驻银部队、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十分紧迫,外贸进出口总额下降幅度较大,统筹城乡发展任务艰巨,个别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执行力有待提高,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 年工作安排

2010 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于我们巩固应对危机成果,夯实经济回升基础,保持经济社会平稳

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创造良好条件,至关重要。根据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加强科技和人才工作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作为重点,乘势而上,奋力突破,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加强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和谐银川建设;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开创“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2%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 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 8%和 7%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7‰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 5%以上;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2%以上。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确定以上发展目标,充分考虑了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充分考

虑了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的现实需要,兼顾了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兼顾了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重中之重,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结构调整相结合,把继续做好应对危机各项工作与谋划长远发展相结合,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机制建设,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务求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工业结构调整

壮大“一强五优”产业,增强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工业增加值增长 13%以上。

大力提升产业层次。深入实施“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扎实推进企业成长管理咨询服务计划,着力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引导支持有潜力的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增强行业整体竞争能力。加快宁东基地建设,推动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和精深加工,延伸煤化工下游产业链。继续推进机械装备制造业“铸龙”工程,支持模具、精加工等配套中心投产达效,提高区域专业化

协作、配套水平。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启动实施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铸龙”工程,加快提升羊绒产业技术层次,壮大发酵及生物制药产业实力,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实施投资 1000 万元以上工业项目 180 个,重点抓好银星能源 500 兆瓦太阳能发电装置、伊品生物 45 万吨玉米深加工等 30 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力促发电集团 2000 吨多晶硅、鄂尔多斯荣昌绒业 100 万件羊绒衫等项目建成投产,推进丰友化工热电联产等 35 个重点技改项目,完成工业投入 280 亿元,增长 27%。拓展工业发展空间,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夏区、永宁县“宁东工业园区”建设,抓好宁东基地临河 C 区等重点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规划论证石油化工园区。整合现有工业园区,明确产业定位,严格执行投资强度等工业用地控制标准,增强园区承载能力。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和完善支持政策,推进光伏、光热产业和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打造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鼓励宁东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支持开发区建设西北地区新能源装备研发、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坚持用工业化、城镇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力促“两强多优”产业聚集升级,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增加值增长 6%。

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瞄准向城市供应主渠道,坚持农副产品提质、扩量、增效并重,支持节能温棚改造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设施园艺标准化、可控化和工厂化生产规模,新增设施园艺 4 万亩。加大奶产业“铸龙”工程实施力度,推进奶牛“出户入园”和品种改良,新增奶牛 2 万头。加速粮食生产现代化进程,建设千亩以上粮食高产示范区 12 个、有机粮食基地 10个,优质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 160 万亩。抓好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 50 万亩以上。实施“适水产业”铸龙工程,加快建设育种基地,扶持建设 6 个“适水产业”示范区。做强做大清真牛羊肉产业,推动花卉、长红枣、葡萄等优势特色产业一区一品、连片发展、规模经营。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发展体验参与、旅游度假、会展观光等都市型现代农业,办好第二届园艺博览会及特色农业展示洽谈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振兴工程,新培育国家和自治区级龙头企业 8 家、市级 15 家、农村专业合作社 25 家。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紧密型利益

联结机制,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村企共建,建立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带动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完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销售体系,建成宁夏农产品物流中心。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抓好农技推广示范县(市)区建设,创建 5-10 个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园。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继续打造灵武长红枣等地理标志产品和有机、绿色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奶牛、设施园艺投保率分别达到 50%和 30%以上。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行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取消三区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性质划分,做好住房、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的衔接,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在城镇就业和落户。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合法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突破口,做好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抓好兴庆区、金凤区统筹城乡试点,新建“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 10 个,改造农村危房 2500 户。创新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引导企业到小城镇开发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着力发展小城镇支柱产业,建设小城镇加工商贸园区。继续实施“黄河金岸”沿线、包兰铁路两侧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生产力提升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 30 万亩,新建农村公路 150公里,在全区率先基本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三)注重产业培育和结构优化,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把促进服务业发展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强力推进“三个中心一个目的地”建设,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 17%。

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完善促进消费的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加快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改造农资、日用品配送中心 6 个、农家店150 家。实施社区“双进工程”,加快新建住宅小区商业网点设置,新增连锁、便利网点 50 个。大力培育商贸“小巨人企业”,抓好万达商业广场、华润万家等 15 个投资 5000 万元以上项目建设,力争引进沃尔玛、麦当劳等国际知名商企。积极培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家政服务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会展中心运营机制和配套服务体系,办好第四届中国银川清真美食文化节、第三届国际汽车博览会等系列展会,积极培育品牌、扩大影响。加快发展区域性总部经济,抓好金凤区中央商务区规划建设。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鼓励动漫软件、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创意产业发展,扩建宁夏软件园,支持开发区建设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积极发展供应链业务外包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培育一批骨干服务外包企业。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空港等物流园区建设,推动宁东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物流联动。开工建设公铁联运场站,加强与青岛、连云港等港口的合作,争取开通银川至连云港集装箱“五定班列”、银川至天津集装箱专列。建成宁夏国际小商品交易中心、中国穆斯林国际小商品交易中心。

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业发展。加快贺兰山东麓文化旅游带、黄河长城旅游区和沿爱伊河休闲旅游带开发建设,推进旅游与文化等相关行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生态游、乡村游、自驾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建设旅游商品市场,延长产业链条。加快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提高接待服务层次,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推进运动休闲城市建设,办好全国登山大会、钓鱼大赛等大型休闲主题活动,完善体育设施布局,推广“人人运动计划”,组织好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积极备战第七届全国城运会、第十三届全区运动会。办好第九届银川国际汽车摩托车旅游节,全年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均增长 20%以上。

促进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综合运用土地、规划、销售等手段,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构建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做好公有住房房改和康居住房办证工作,促进二手房市场发展,盘活住房租赁市场。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依法严肃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违规行为,加强市场监测,完善价格监管体系,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引导居民理性购房。

(四)推进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把推进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建设创新型银川,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

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投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争取建成新瑞长城、小巨人机床等 8 家国家级、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力争建立 1-2 个优势特色产业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2 家。加快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建设,搭建面向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组织实施100项重点科技项目和50项科技创业项目,启动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逐步取消政府组织的科技

成果鉴定制度,培育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争创 1-2 个中国名牌产品、10-15 个宁夏名牌产品。

加强人才工作。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团队,建立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信息库。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以项目招标形式引进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面向区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招聘一批在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学科、重点领域硕士学位以上的紧缺人才。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制定分层次的人才培训计划,抓好党政人才公共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工商管理及科技人才专业知识更新培训,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才继续深造,努力构建人人享有学习和成才机会的学习型社会。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监管,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坚决执行落后产能限期淘汰制度。抓好伊品生物公司氨氮处理等节能改造项目,大力推行能源审计和合同能源管理,重点行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实施一批循环经济项目,扶持灵武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推进工业废物回收利用和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启动低能耗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节能建材示范工程,推行 12 层以下新建住宅太阳能热水一体化应

用系统。加快建筑节能和分户供热计量改造,分户计量达到 25%以上。加大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力度,政府采购和公用设施一律采用节能产品。实施全民节能行动,开展“低碳社区”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绿色健康“低碳生活”,推动全社会节水、节电和节材。加大源头治污力度,推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抓好第五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已建成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加强第二排水沟、永二干沟治理,开展机动车尾气治理,强化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严格耕地和水源地保护,推进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五)着力彰显品位,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努力把城市做精、做美、做出品质,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编制《银川市城市近期规划(2011-2015年)》和兴庆区东北部、金凤区西北部等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县(市)域总体规划,整合黄河以东区域发展规划,加快编制燃气、供热等专项规划,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 30 个,实施兵沟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城市南北中轴线和六盘山路、宝湖路、长城路公铁立交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黄河金岸”柏油路面及兴庆区段连接线、火车站站前广场、贺兰山体育

场、黄河书院、黄河小镇建设工程,推进银川至宁东轻轨项目前期工作。改造小街巷 20 条,进一步完善市区路网体系。加大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拆迁整治力度,改造市区危旧房屋 10 万平方米。抓好上海路、文化街、民族街等特色街区改造工程,实施城市雕塑三期工程,提升城市品位。

构建良好生态环境。实施银西 10 万亩生态防护林、职教基地周边绿化等工程,提升德馨公园、爱伊河两侧绿化档次,抓好城市景观林、道路配套绿化和节点改造,扩大市树、市花种植,新增改造绿化面积 500 公顷。积极申办第九届中国园博会。推进村庄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加大山沙区及贺兰山东麓生态治理力度,完成人工造林 11.8 万亩。加快实施城市西北环水系连通、阅海西侧防洪排水沟道整治、西南部防洪排水等工程,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加强湿地保护,完善城市水环境生态圈。

大力开展“精细化城市管理年”活动。加快建设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完善“重心下移”管理机制,推行环卫保洁、垃圾处理市场化,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推进旧小区综合整治,着力解决城市供暖遗留问题,扩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面,全面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实施占道摊区规范和改造工程,进一步优化市容环境。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扩大公交线网覆盖面,开通银川至宁东、灵武城际公交,加快公交向镇村延伸,提高运营服务水平。

加强现代交通管理科技、设施装备的应用,优化市区交通组织管理,有效解决上下班高峰期部分路段交通拥堵问题。

(六)加强政策引导,增强全民创业实效

完善创业政策体系,优化创业环境,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

加大政策扶持。安排创业专项资金 1000 万元。完善和落实全民创业政策措施,制定出台《关于鼓励科技人才开展科技创业的若干意见》,支持科技人员利用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创办或领办企业,鼓励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参与创业,引导农民围绕市场和产业基地自主创业,积极培育青年、妇女等各类创业主体。建立创业型城市评价和创业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强化部门推动创业职能,完善工作联动机制。

优化创业环境。抓好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新建创业示范园区、孵化基地 10 个,建设标准厂房 10 万平方米。加大小额贷款担保力度,提高信贷额度,建立审批、担保、贷款发放“一站式绿色通道”。创新培训方式,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推介、项目评审、经营管理、市场分析等全方位服务,全年培养小老板 1000 名,培育小企业 1000 家,开发创业项目 1000 个,创造就业岗位 1 万个。

弘扬创业精神。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月”活动,办好创意创业展和创业项目推介会。积极培养、树立创业典型,着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打造“创业银川”品牌。

(七)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内陆开放型经济新局面

着力破解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夯实政府信用融资平台,扩大开发性金融合作规模,充分发挥城投公司和铸龙公司作用,积极推进城投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高资产综合使用效益。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扩大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资本金,加大贷款贴息力度,引导企业扩大投资,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互助资金组织 10个,推进农业设施抵押贷款和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引导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农村。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民间和社会投资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加强对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支持。完成自来水总公司和污水处理公司改制,完善公交公司市场化经营和财政补贴机制。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努力扩大开放。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办好首届宁蒙陕甘毗邻地区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承办第三届中国回商大会及穆斯林企业家峰会,争取承办中阿经贸论坛,积极申请在我市设立中国回商商会、中国国际商会穆斯林分会。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紧盯世界和中国 500 强企业,突出产业链招商,加大对科技、金融、现代服务业项目的招商力度,继续实施世界银行“投资促进试点”项目,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300 亿元。引导企业开展对外经贸合作、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积极推进与马来西亚、泰国互设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展销厅,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有较大增长。

(八)坚持民生优先,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积极帮扶企业稳定就业,建立健全重点投资项目拉动就业增长机制,用三年时间解决政府历年欠企业工程款问题。开工建设人力资源市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援助力度,切实帮助城镇无业青年、社会闲散人员及刑释解教人员实现就业,购买公益性岗位 800 个,新增城镇就业 4.5 万人。抓好培训和转移就业力度,实施就业、创业培训 5 万人,培养新型农民 2000 人,转移就业达到 80%以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按照三级政府分级负担的原则,为三

区达到参保条件的 8 万农民办理养老保险,为 60 周岁以上农民发放养老金,切实抓好两县一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建立村干部、市级劳模、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衔接的配套政策,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积极推行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和“一卡通”。建成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加大低收入群众帮扶力度,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抓好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试点和产业扶贫工作,加大移民地区种、养殖业扶持力度,确保移民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开工建设外来务工人员廉租公寓和外来创业者公寓。加强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管和市场调控,保持物价平稳运行。

切实为民办好 10 件实事:

1、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

2、新建廉租住房 3000 套、经济租赁住房 500 套、经济适用房1000 套、限价商品房 800 套;

3、通过长期租赁或购买方式解决 31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用房;

4、改造完善市区 10 处路口和 10 条主干道交通管理设施;

5、新建和改扩建城市公厕 50 座;

6、解决 14 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7、资助 1500 名高龄老人居家养老,建立完善 60 个养老服务站;

8、为 5000 名城乡困难家庭孕期妇女免费进行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

9、为 10 个社区和 1000 名贫困残疾人免费配发康复器材;

10、新建改造 100 个社区未成年人室外活动场所。

(九)繁荣社会事业,全力构建和谐银川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揽,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创新培训模式,强化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调整优化学校布局,实施一批中小学改扩建工程,完成第一幼儿园迁建,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改革教育质量评价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好国际班、创意班等特色教育。推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办学模式,全面建成职教中心。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幼儿教育和农村学前教育,支持民办教育、民族教育发展。

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试点,积极稳妥地推行市属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医院优势特色专科建设。继续做好甲型 H1N1 流感防控、治疗。加快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加大食品流通环节安全检测力度,全面推行营养午餐进校园,建立区域之间、部门之间信息交换和联合执法长效机制,确保食品安全。完善计生服务体系,推进人口素质提高工程。

增强文化软实力。加快文明城市创建步伐,做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迎检工作,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市民素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数字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成农家书屋建设。加快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继续打造“湖城之夏·广场文化季”、贺兰山岩画艺术节等活动品牌。做

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完成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加快市属文化单位改革,抓好专业院团创作生产和《月上贺兰》巡回展演,支持文化城、回乡文化园等文化实体健康快速发展。依法规范文化市场准入、退出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文化市场环境。

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认真抓好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积极预防和稳妥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建立重大群体事件问责制。深入推进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深化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完善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强化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确保生产安全。改善基层自治组织办公条件,抓好村(居)委会换届选举,推进“示范社区”创建。加大“诚信银川”建设力度,建立全市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大力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依法加强宗教事务规范化管理,巩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快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

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把编制“十二五”规划作为今年的一项重大任务,准确把握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大势,紧扣银川实际,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把体现特色和发挥优势贯穿于规划编制的全过程,科学合理地确定“十二

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和重大项目,明确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的新任务、新目标,为银川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绘制更加美好的蓝图。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完成好今年的各项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科学、民主、依法行政,切实做到公开、公正、阳光操作,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法治政府。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完成市、县(区)两级政府和乡镇机构改革,完善“扁平化”管理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和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注重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效发挥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的作用。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务”,推行“两集中三到位”改革,逐步实现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强化政务大厅服务功能。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办好政府门户网站、“12345”市长热线和市长信箱,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加快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加强灾害性天气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提升公共管理水平。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行科学立法、开门立法,提高

政府立法质量,认真清理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依法规范行政行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落实重大决策、重大事项专家咨询、民主决策、社会公示、听证制度,建立公众有序参与政府决策机制。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强化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广泛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抓好全民普法和法律援助工作,加快法治银川建设。

(三)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制定出台《银川市政府绩效管理条例》,健全政府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全面实行政务协同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大力弘扬和践行“贺兰岿然、长河不息”的银川精神,强化实干和责任意识,奋发有为,激情干事,紧盯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强有力地抓好督查落实,切实提高执行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完善电子考勤管理,强化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及各类检查评比活动,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企业、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破解难题、推进工作。

(四)加强政府廉政建设。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深入开展对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加强人财物管理,加大关键岗位的监督,强化规划、土地管理、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等重点领域监管,切实抓好工程建设

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坚持厉行节约,大力压缩公用经费和一般性开支,降低行政成本。加大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力度,坚决纠正个别部门和公务人员中存在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勤俭办事、干净干事,以良好的政府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回首 2009,我们在困难中奋进,耕耘收获;展望 2010,我们在希望中前行,激情跨越。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乘势而上,奋力突破,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开创银川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银川市物业管理条例

银川市物业管理条例

(根据2008年4月17日银川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次会议通过、2008年7月2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4次会议批准的《银川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订〈银川市物业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物业管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根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银川市行政区域内的物业管理活动。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

本条例所称业主,是指房屋的所有权人。

本条例所称物业使用人是指业主以外的实际使用物业的人。第四条

银川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市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银川市物业管理办公室受银川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委托具体负责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第五条

政府应当鼓励、引导和支持物业管理向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城市物业管理水平。

第二章 业主大会及委员会

第六条

一个物业管理区域成立一个业主大会。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组成业主大会。

业主大会应当代表和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合法权益。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应当考虑物业的共用设施设备、建筑物规模、社区建设等因素,并遵循相对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第七条

同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应当在物业所在地房产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业主大会,并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只有一个业主的,或者业主人数较少且经全体业主一致同意,决定不成立业主大会的,由业主共同履行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职责。

同一物业管理区域内,交付的专有部分建筑面积达到建筑总面积50%以上,或首次交付之日起满两年且交付的专有部分建筑面积达到建筑总面积30%以上时,建设单位或出售单位应当组织业主召开首次业主大会。

首次业主大会的费用由物业建设单位或出售单位承担。第八条

下列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一)制定和修改业主大会议事规则;(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规约;

(三)选举业主委员会或者更换业主委员会成员;(四)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五)筹集和使用专项维修资金;(六)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七)有关共有和共同管理权利的其他重大事项。

业主大会决定第(五)项和第(六)项规定的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2/3以上的业主同意;决定上款其他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业主大会会议可以采用集体讨论的形式,也可以采用书面征求意见的形式;但应当有物业管理区域内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参加。

业主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业主大会会议,但应当出具书面委托书,明确所委托的权限。业主大会的决定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全体业主具有约束力。

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第九条

业主大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业主大会定期会议应当按照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规定召开。经20%以上的业主提议,业主委员会应当组织召开业主大会临时会议。第十条

召开业主大会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15日以前通知全体业主。住宅小区的业主大会会议,应当同时告知相关的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应当做好业主大会会议记录。第十一条

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成员人数由业主大会决定,一般为5人以上单数。业主委员会委员应当由自觉履行业主义务、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业主担任,但在为本物业管理区域提供服务的物业服务企业工作的业主、配偶以及直系亲属,不应作为业主委员会成员。

业主委员会任期由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确定,其成员可以连选连任。业主委员会成员在任期内业主资格终止的,其委员资格自行终止,业主委员会应根据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及时增补委员。

业主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可以由业主推荐或自荐产生。业主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在业主委员会委员中推选产生。

业主大会会议选举产生出新一届业主委员会之日起10日内,前业主委员会应当将其保管的有关凭证、档案等文件资料、印章及其他属于全体业主共有的财物,移交给新一届业主委员会,并完成交接工作。业主委员会委员资格届内终止的,应当在终止之日起5日内向本届业主委员会移交由其保管的文件资料及财物。第十二条

业主委员会除履行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的职责外,还可以履行下列职责:(一)拟订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收益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方案;(二)根据业主大会的决定代表全体业主参加因物业管理活动发生的诉讼。第十三条

业主委员会选举产生之后,应当及时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示,并在30日内向物业所在地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业主委员会备案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依照前款规定重新备案和公示。第十四条

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应当由全体委员半数以上签字同意。第十五条 管理规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物业的名称、地点、面积及户数;(二)业主委员会组织机构;

(三)业主使用其物业和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共场所及共用设施的权利;(四)业主参与物业管理的权利;

(五)业主对业主委员会及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监督权;(六)物业各项维修、养护和管理费用的交纳、使用、监管;

(七)业主在本物业管理区域内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及通过适当途径向业主委员会提供联系地址、通讯方式的义务;

(八)违反管理规约的责任。管理规约对全体业主具有约束力。

管理规约经业主大会通过后,业主委员会应当及时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示,并在15日内向物业所在地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管理规约修订后,应依照前款规定重新备案和公示。第十六条

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应当就业主大会的议事方式、表决程序、业主投票权确定办法、业主委员会的组成和委员任期等事项作出约定。第十七条

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不得作出与物业管理无关的决定或从事与物业管理无关的活动。

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违反法律、法规的,物业所在地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其决定,并通告全体业主。第十八条

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应当配合公安机关、居民委员会共同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等工作。

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应当积极配合居民委员会依法履行自治管理职责,支持居民委员会开展工作,在物业管理职责范围内接受其指导和监督。

住宅小区的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应当告知居民委员会,并认真听取居民委员会的建议。第十九条 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开展工作的经费由全体业主承担,费用的筹集方式、业主委员会工作人员津贴或薪酬标准等由业主大会决定。

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工作经费的使用情况应当定期以书面形式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告,接受业主的质询。第二十条

物业使用人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权利义务由业主与使用人约定,但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及管理规约。

物业使用人违反本条例和管理规约的规定,有关业主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三章 物业服务企业

第二十一条

从事物业服务活动的企业应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并取得相应的物业服务企业资质。从事物业服务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第二十二条

物业服务企业享有以下权利:

(一)按照物业管理的技术标准、行业规范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提供专业化的物业服务;(二)收取物业服务费或物业服务酬金;

(三)选择专业性服务企业承担专项经营服务业务;

(四)制止物业管理区域内违反管理规约和物业管理规章制度的行为;(五)享有经营自主权,按经营范围开展经营活动;(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第二十三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履行以下义务:(一)履行物业服务合同,提供物业服务;(二)接受业主、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监督;

(三)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示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以及向业主提供专项服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

(四)向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报告物业服务合同履行情况;(五)接受物业所在地房产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六)协助有关部门制止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七)在物业服务活动中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第二十四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培训,提高物业服务水平。第二十五条

物业服务企业不得擅自改变物业管理区域内设施的用途。

第四章 前期物业管理

第二十六条

物业建设单位或出售单位应当按有关规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进行前期物业管理。建设单位选聘物业服务企业进行前期物业管理的,应当签订书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前期物业服务可以约定期限,但期限未满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生效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

建设单位应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签订后15日内向物业所在地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第二十七条

鼓励建设单位按照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相分离的原则,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

住宅物业的建设单位,应当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投标人少于3个或者住宅规模小于2万平方米的,经物业所在地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可以采用协议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

物业管理招投标具体管理办法由银川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通过招投标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招标人应当按照以下规定时限完成物业管理招投标工作:

(一)新建现售商品房项目应当在现售前30日完成;

(二)预售商品房项目应当在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之前完成;(三)非出售的新建物业项目应当在交付使用前90日完成。第二十八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销售物业之前,制定临时管理规约,对有关物业的使用、维护、管理,业主的共同利益,业主应当履行的义务,违反管理规约应当承担的责任等事项依法作出约定。临时管理规约应作为物业买卖合同的附件并报物业所在地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制作管理规约示范文本。

建设单位制定的临时管理规约,不得侵害物业买受人的合法权益。第二十九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物业销售前将临时管理规约、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内容向物业买受人明示,并予以说明。

物业买受人在与建设单位签订物业买卖合同时,应当对遵守临时管理规约予以书面承诺。

建设单位与物业买受人签订的物业买卖合同应当包含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标准、计费起始时间及计费方式等内容,涉及物业买受人共同利益的约定应当一致。第三十条

物业交付使用前发生的前期物业服务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物业交付使用后至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之日发生的物业服务费用,由建设单位和物业买受人按物业买卖合同中的约定承担,约定由物业买受人交纳的,建设单位负连带交纳责任;物业买卖合同中未约定的,由建设单位承担。

前款所称的交付使用,是指物业通过竣工验收,住宅物业符合《银川市新建住宅配套设施交付使用管理规定》要求,建设单位向业主送达交付使用通知之日起满30日后。第三十一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下列配套设施设备归全体业主所有:

(一)物业管理用房、门卫房、值班房、非机动车车库(棚)、监控室等共用设施设备机房,以及其他为物业管理区域服务的公共用房;

(二)共用的架空层、走廊、通道、楼梯间、电梯间以及屋面、外墙的附属空间;(三)物业管理区域内除城镇公共道路以外的其他道路,除城镇公共绿地或者依法属于个人以外的其他绿地,非经营性的共用文体设施;

(四)建设单位以物业买卖合同或者其他书面形式承诺归全体业主所有的配套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

(五)其他依法归全体业主所有的设施设备。第三十二条

业主依法享有的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处分。建设单位应在物业买卖合同中对配套设施设备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进行约定,未约定的配套设施设备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归全体业主所有。第三十三条

物业服务企业承接物业时,应当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以及有关文件档案资料进行查验,查验费用由物业服务企业与建设单位或业主委员会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查验中发现问题的,交接各方应当以书面形式予以确认。

查验中发现的问题,属于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责任的,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属于部分或者全体业主责任的,业主应当按照所拥有的物业建筑面积份额共同承担相应责任。第三十四条

建设单位在办理物业承接验收手续时,应当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物业共用设施设备及下列资料:

(一)竣工总平面图,单体建筑、结构、设备竣工图,配套设施、地下管网工程竣工图等竣工验收资料;

(二)设施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等技术资料;(三)物业质量保修文件和物业使用说明文件;(四)物业管理所必需的其他资料。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后7日内将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和上述资料移交给建设单位或业主委员会。第三十五条

建设单位必须在首次业主大会成立后30日内,按下列标准向业主提供物业管理用房:(一)住宅总规划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内的,按不低于总建筑面积4‰提供;物业管理用房面积小于150平方米的,按150平方米提供;

(二)住宅总规划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以上的,5万平方米部分按总建筑面积4‰提供,超过部分按不低于2‰提供。

物业管理用房一般应当为地面以上首层房屋,具备基本装修和水电功能,可直接投入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不得擅自改变其用途。第三十六条

建设单位申请房屋预售许可证、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时,应当提交物业管理用房、配套设施坐落位置、面积等相关资料。物业所在地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在核发房屋预售许可证和办理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时,应当对物业管理用房、配套设施坐落位置和面积等同时进行登记。

第五章 物业管理服务及费用

第三十七条

业主委员会应当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订立书面的物业服务合同。物业服务合同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委托管理物业的基本情况;(二)物业服务事项;

(三)物业服务等级或服务质量;(四)服务费用;(五)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六)物业服务企业使用公共物业及利用公共物业所得收益的分配;(七)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八)物业管理用房及配套设施设备;(九)合同期限;(十)违约责任;

(十一)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物业服务合同订立或变更之日起15日内,向物业所在地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并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示。

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物业服务合同(含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示范文本。第三十八条

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时,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物业管理用房和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资料交还给业主委员会;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的,交还给建设单位。

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时,业主大会重新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物业服务企业之间应当做好交接工作。第三十九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物业服务企业可以根据业主的委托提供特约服务项目。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四十条

物业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合理、公开以及费用与服务水平相适应的原则,收费标准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第四十一条

物业服务费用的收取方式可实行包干制或酬金制。

物业服务费用包干制的构成包括物业服务成本、法定税费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利润。实行物业服务费用酬金制的,预收的物业服务费包括物业服务支出和物业服务企业的酬金。第四十二条

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将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专项服务业务委托给专业性服务企业,但不得将该区域内的全部服务业务一并委托给他人。第四十三条

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大修、中修和更新、改造费用,由业主按照各自拥有物业建筑面积比例共同承担,依照本条例设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专项维修资金(以下简称专项维修资金)并符合专项维修资金使用条件的,可在专项维修资金中列支,不得计入物业服务支出或者物业服务成本。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围,承担保修期间的物业保修责任。保修期满后,物业自用部位和自用设备的维修、更新费用,由业主承担。第四十四条

业主应当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全额交纳物业服务费。业主与物业使用人约定由物业使用人交纳物业服务费的,从其约定,业主负连带交纳责任。第四十五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单位应当向最终用户收取相关费用。

物业服务企业接受委托代收前款费用的,可向委托方收取一定的代办费用,但不得向业主收取手续费等额外费用。第四十六条

对物业管理区域内违反有关治安、环保、物业装饰装修和使用等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为,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制止,并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接到物业服务企业的报告后,应当依法对违法行为予以制止或者依法处理。第四十七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协助做好物业管理区域的安全防范工作。发生安全事故时,物业服务企业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当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协助做好救助工作。

物业服务企业雇请保安人员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保安人员在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秩序时,应当履行职责,不得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第四十八条

物业所在地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处理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使用人和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服务活动中的投诉。第四十九条

业主委员会应当在解除物业服务合同或合同期限届满九十日前,组织召开业主大会决定解除或者续聘事宜,并将决定书面通知物业服务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解除物业服务合同或合同期限届满九十日前,就物业服务合同解除或合同续签事宜书面通知业主委员会或建设单位。双方商定续签合同的,应当重新签订物业服务合同。

物业服务合同依法解除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退还多收取的物业服务费,有过错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业主大会未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及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条件和程序解除物业服务合同,给物业服务企业造成损失的,全体业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章 物业的使用与维护

第五十条

物业的使用与维护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市容环境卫生、环境保护、房屋管理、消防管理、治安管理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第五十一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按照规划建设的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设备,不得改变用途。业主依法确需改变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设备用途的,应当在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后告知物业服务企业;物业服务企业确需改变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设备用途的,应当征得业主大会同意后,由业主依法办理有关手续。第五十二条

业主、物业服务企业不得擅自占用、挖掘物业管理区域内的道路、场地,损害业主的共同利益。

因公共利益或维修物业,业主确需临时占用、挖掘道路、场地的,应当征得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同意;物业服务企业确需临时占用、挖掘道路、场地的,应当征得业主委员会的同意。

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临时占用、挖掘的道路、场地,在约定期限内恢复原状。第五十三条

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单位,应当依法承担物业管理区域内相关管线和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的责任。

前款规定的单位因维修、养护等需要,临时占用、挖掘物业管理区域内道路、场地的,应征得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同意,并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恢复协议。第五十四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损坏房屋承重结构,主体结构,破坏房屋外立面,擅自改变房屋用途;(二)占用或者损坏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擅自移动共用设备;

(三)对房屋的内外承重墙、梁、柱、楼板、阳台、天台、屋面等进行违章凿拆、搭占等;

(四)放置、排放易燃、易爆、有毒、放射性等有害物质或者制造噪声;(五)利用物业从事危害公共利益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六)占用公共场地,损毁绿化、建筑小品、文体设施等;(七)随意倾倒或者抛弃垃圾、杂物;

(八)违章搭建、改建或以其他方式改变物业共用部位,影响其正常使用功能;(九)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上违规悬挂、张贴、涂写、刻画;(十)法律、法规及业主公约禁止的其他行为。第五十五条

业主应当按规划部门批准或者房地产产权证书载明的用途使用物业,不得擅自改变物业使用性质。因特殊情况需改变物业用途的,应征得相关业主及业主委员会的同意,经规划部门批准并告知物业服务企业。

业主、使用人装饰装修房屋的,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市的规定以及临时管理规约、管理规约,事先告知物业服务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与业主、使用人签订《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服务协议》,对装饰装修工程的实施内容、实施期限、允许施工的时间、废弃物的清运与处置、住宅外立面设施及防盗窗的安装要求、禁止行为和注意事项、管理服务费用及违约责任等进行约定。

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服务协议》的示范文本。第五十六条 利用住宅小区内道路、空地等共用部位停车以及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物业管理用房进行其它活动或经营的,应当在征得相关业主、业主大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同意后,按照规定办理有关手续。业主所得收益应当主要用于补充专项维修资金,也可以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第五十七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机动车场(库),应当优先满足本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和使用人使用。停车位不得转让给物业管理区域外的单位、个人;停车位有空余的,可以临时出租给物业管理区域外的单位、个人。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停放车辆,不得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

车主对车辆有保管要求的,由车主和物业服务企业另行签订保管合同。第五十八条

物业存在安全隐患,危及公共利益及他人的合法权益时,责任人应当及时维修养护,有关业主应当给予配合。因责任人维修养护不及时,造成公共或他人物业损坏、财产损失的,责任人应当承担修复和赔偿责任。

责任人不履行维修养护义务的,经业主委员会同意,可以由物业服务企业维修养护,费用由责任人承担。第五十九条

住宅物业、住宅小区内的非住宅物业或者与单幢住宅楼结构相连的非住宅物业的业主和建设单位,应当按国家的有关规定交纳专项维修资金。

住宅物业管理区域外的非住宅物业的专项维修资金的收缴、使用和管理参照上款执行。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条

业主、使用人违反本条例或者临时管理规约、管理规约,有损坏房屋承重结构、擅自改变物业使用性质等行为,损害其他业主、使用人合法权利的,业主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制止;相关业主、使用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第六十一条

有下例行为之一的,由物业所在地房产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一)住宅物业的建设单位未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物业管理服务企业或者未经批准,擅自采用协议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

(二)建设单位擅自处分属于业主的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

(三)不移交有关资料或逾期不移交有关资料的;(四)建设单位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不按照规定配置必要的物业管理用房的;(五)挪用专项维修资金的;

(六)物业服务企业聘用未取得物业管理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物业管理活动的;(七)物业服务企业将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全部物业管理一并委托给他人的;(八)物业服务企业未经业主大会同意,擅自改变物业管理用房用途的;(九)擅自改变物业管理区域内按照规划建设的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用途的;(十)擅自占用、挖掘物业管理区域内道路、场地,损害业主共同利益的;(十一)擅自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 未取得资质证书从事物业管理的或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证书的。第六十二条

违反物业服务合同,业主逾期不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业主委员会应当督促其限期交纳;逾期仍不交纳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房产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好处,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章 附 则

第六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物业管理用房是指物业办公用房、物业清洁用房、物业储藏用房、业主活动用房等。第六十五条

本条例所称共用部位是指房屋主体承重结构部位(包括基础、内外承重墙体、梁、柱、楼板、屋顶等),户外墙面、门厅、楼梯间、走廊通道等。

共用设施设备是指按照规划部门批准且建设费用已分摊进入房屋销售价格的共用给排水管道、加压水泵、水箱、电梯、天线、供电线路、照明、暖气线路、消防设施、绿地、道路、路灯、沟渠、池、井、地下室、停车场、车库、文体设施和共用设施、设备使用的房屋等。第六十六条

本条例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1]

第五篇:银川市环境噪声条例

所属类别 } 环保能源

{ 发布单位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发布文号 }----------{ 发布日期 } 2003-07-18 { 生效日期 } 2003-08-20 { 效力状况 } 有效

银川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2003年7月18日银川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

因从事本职生产、经营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公安、交通、铁路、民航等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对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城乡建设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和区域开发、改造所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功能区和建设布局,防止或减轻环境噪声污染。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并制定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市、县(市)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划定各类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并进行管理。

第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制定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第八条 建设项目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建设项目在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九条 在工业生产或商业经营活动中,因使用固定设备、设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或个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排污申报登记,并接受环境保护部门的现场检查。

工业生产中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种类、数量、噪声值和防治设施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提前10日申报,并采取应有的防治措施。

第十条 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应当保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正常使用;拆除或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应当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并提前5日报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因安全事故或设备故障停用抢修的,应在事故或故障发生后24小时内报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一条 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造成严重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限期治理。限期治理的,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中央、自治区直接管辖的单位,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自治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二)银川市管辖的单位、外地驻银单位,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市人民政府决定;

(三)县(市)管辖的单位,由所在地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县(市)人民政府决定;

(四)本条(一)、(二)、(三)项规定之外的单位,按管辖权限,由所在地市、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决定。

市、县(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权限内,可以授权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小型的企业、事业单位直接作出限期治理决定。

第十二条 在城市范围内需进行爆破作业等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须经当地公安机关批准后进行。当地公安机关应当提前向社会公告。

第十三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它环境噪声监督管理部门,有权依据各自的职责对管辖范围内排放环境噪声的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者必须如实反映情况,并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部门有义务为被检查者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检查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应当出示证件。

第三章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第十四条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前15日向工程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噪声值和所采取的防治措施等情况。

第十五条 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22时至次日6时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因工艺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应当提前报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公告附近居民;确因抢修、抢险连续作业的,应当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报告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六条 在高、中考期间和考前15日内,禁止在学校、居民住宅楼100米范围内进行产生噪声超标和扰民的建筑施工作业。

第四章 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

第十七条 机动车辆在城市市区范围内行驶、铁路机车驶经或者进入城市市区,必须按规定使用声响装置。

在城市禁鸣区和其他禁止使用声响装置的路段,禁止机动车辆使用声响装置。

第十八条 建设经过已有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轻轨道路,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必须按照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执行。

第十九条 用于广告宣传的飞艇等航空器在城市市区低空飞行,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须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办理相应手续。

第二十条 城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把控制交通运输噪声污染作为对机动车驾驶人员的教育训练内容之一。审验机动车辆时,应当审验机动车辆的行车噪声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机动车噪声标准,对于超过国家标准的,不予办理审验合格证。

第五章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

第二十一条 新建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边界噪声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核发文化经营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核发营业执照。

经营中的文化娱乐场所,其经营管理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整改。整改期间,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限制其营业时间。

第二十二条 居民住宅楼内不得开设歌厅、舞厅等营业性娱乐场所及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加工网点。

第二十三条 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

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冷却塔等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的,其经营管理者应当采取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二十四条 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喇叭。

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公安机关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室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第二十六条 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居民住宅楼和居民住宅楼100米范围内的营业场所进行室内装修活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禁止在12时至14时、22时至次日6时,从事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室内装修、家具加工等活动。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以下规定处罚:

(一)拒报或者谎报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申报事项的,给予警告或者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二)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造成环境噪声排放超过规定标准的,责令改正,并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三)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建筑施工单位在22时到次日6时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施工作业的,责令改正,可以并处3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款、第二十三条第二款,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责令改正,可以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于高、中考期间和考前15日内在学校、居民住宅楼100米范围内进行产生噪声超标和扰民的建筑施工作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3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 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除依照国家规定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以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或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责令停业、搬迁、关闭。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未经公安机关批准,在城市范围内进行爆破作业等偶发性强烈噪声活动的,给予警告或者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二)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责令改正,可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三)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喇叭或者违反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给予警告,可处50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的,给予警告,可处5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 排放环境噪声的单位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依法行使环境噪声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现场检查或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环境噪声监督管理权的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三条 受到环境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十四条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噪声排放”是指噪声源向周围生活环境辐射噪声。

(二)“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三)“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四)“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是指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和以机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

第三十六条 本条例自2003年8月20日起施行。

下载银川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银川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银川市矿产资源管理办法

    银川市矿产资源管理办法 (1995年11月30日银川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 1996年6月1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

    银川市扶持政策

    银川市鼓励创业扶持政策的操作办法 2010-07-08 根据中共银川市委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创业就业的若干规定》,制定本操作办法。 一......

    银川市物业管理条例全文2015

    银川市物业管理条例全文201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物业管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全、文明、舒适、优美、和谐的生活、工......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 月 日在 镇第八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第八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

    2008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3月26日在昭通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市长 王敏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

    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9年 3月 11日在广州市黄埔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杨雁文 各位代表: 我代表黄埔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

    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涂茨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张茂豪 2014年1月10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涂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3月3日在温州市龙湾区第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龙湾区区长 陈玲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