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课外阅读

时间:2019-05-13 23:5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课外阅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课外阅读》。

第一篇: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课外阅读

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课外阅读

(2009年阜阳市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 所谓课外阅读,就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人的一生会阅读许多书,但记忆最深、对自己影响也最大的却往往是学生时代阅读的书籍,这些书籍给初涉人世的学生们洞开了一个又一个新鲜又奇妙的天地,可以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治情操,培育品德;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有很大的帮助。从高中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说,多读有益的课外书,可以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国家教育部总督学柳斌说过:“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文化内涵浅薄的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只重视应试的学校是呆板沉滞的令人窒息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可是,时下,电影、电视、网络等深受大众喜爱的传媒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学生们中间,迷恋电视节目的有之,迷恋电脑游戏的有之,迷恋上网聊天的有之,而真正喜欢课外阅读的却不多。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家长仍受着应试教育的影响,急功近利,认为课外书是“闲书”,不主张或不允许孩子阅读,只支持孩子读“作文选”“参考题解”、“辅导材料”等单一的辅助教学用书,让孩子一味地钻在书本里,一旦发现孩子在看课外书,或埋怨责骂,或把书没收,或把书撕毁,竭力反对孩子阅读。这些都造成了现在许多学生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阅读的书籍少,二是阅读的东西营养不够。我在一中东校教学期间,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作了一个简要的研究。

首先,从思想上来说,许多同学包括家长并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因而也没有明确的阅读计划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上《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我曾在班里作过一个统计,结果显示,只有十分之一的同学看过《红楼梦》,二分之一的同学觉得《红楼梦》很重要,打算在将来阅读。在这一点上,城里的学生要比农村来的学生要好一些,可能跟农村在初级教育阶段不是特别强调课外阅读有关系。由此可看,要改变这一现状,农村学校的语文老师任务要更重。

其次,读书带来的综合素养的提升见效比较慢,因而学生们愿意花在阅读上的时间较少。对于高中生们来说,由于有着繁重的学业负担和巨大的考试压力,他们主要的时间都花在了看起来在短时间内较能得分的数理化及英语上,留给语文科目的学习时间很少,更别说是与语文相关的课外阅读了。许多希望能多读一些课外书的同学在每天从早到晚高考科目的轮番轰炸下,就算是想多读书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在假期偶尔也会接到一些家长的电话,希望能给孩子推荐一些阅读书目,可他们往往会附加上一个要求,那就是书不能太厚,这样就使课外阅读有了很多限制,可阅读的东西也就少了许多。

第三,社会可提供的阅读资源太少。诚然,我们有着几千年世界文化留下来的各种经典著作,较之以前,读书也有了更多的途径,比方说“听书”、上网阅读或者利用电子书来阅读,但是,社会的整体价值观相对以前浮躁了许多,学生们爱看的报纸、杂志、尤其是流行书籍内容良莠不齐,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们价值观和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我曾经看过许多学生们之间争相传阅的书籍杂志,如郭敬明的《小时代》、《最小说》等杂志,冷荷风的《笨蛋是怎样炼成的》等小说,与传统的文学作品相比,这些文章语言另类时尚,行文不拘一格,对90后的孩子们吸引力更强,影响巨大。当然,这些作品中有一些比较优秀的部分,但是 1

在文字中大多都充斥着对金钱名利的渴望、对社会责任的逃避以及在社会压力和困难面前表现出的对生命的厌倦以及对人世情感的消极态度。这就使得许多沉迷其中的学生们觉得炫富、自私、早恋、校园暴力等就是青春期正常的生活状态。在语文写作中,则表现为没有文体意识,语言贫乏且逻辑性差,个性创意层出不穷但没有正确的思想来充实文章内容。除此以外,受利益的驱使,一些非法出版物和不健康的书刊屡禁不止,在校园中也经常能见到这些书的影子。别林斯基曾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有些青少年正是读了各种各样淫秽的坏书而走上邪路的。因此,这样的书籍还不如不读。

由此可以看出,青少年的课外阅读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几方面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但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指导学生正确阅读书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改变现在的状况:

首先,发挥课堂引导作用。在名目繁多的书海中,我们要不断教育他们有选择地读书,不光要多读书,更重要的是多读好书。我有很多学生喜欢看80后作家韩寒的散文和小说,觉得他的语言幽默而犀利,思想见解超越传统因而显得很独特,我就和他们一起去读这些作品,然后去探讨:《三重门》里面有很浓重的《围城》的影子,而新出版的《可爱的洪水猛兽》则有典型的鲁迅的风格。于是学生们就得到了一种认同:既然经典作品中有远远优秀于流行作品的东西,那么为什么不去多阅读经典呢?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在给一个文学青年的信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宁可去读拜伦的一行诗,也不要去读现在的一百多种文学杂志。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垃圾读物上,应该多读些经典的作品。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温暖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美好而又人道的感知世界,激发他们心中善良的、温柔的一面。

其次,尊重学生们的喜好。以前我在看到学生们阅读一些整体不太积极向上的书籍时,往往很恼火,忍不住要挖苦讽刺几句,但是后来我发现,这样就算老师说的正确,学生们也容易觉得老师曲高和寡,不通人情。于是我开始改变做法,主动去阅读学生中间的流行书籍,并在课堂上适当的时候去和他们探讨,这些畅销书中间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如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文笔细腻,心理描写真实,人物形象生动,这些都是它的优点,可是作品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甚至残忍,主人公消极的思想以及自杀的逃避方式,都是对人健康的心理塑造产生负面效果的东西。那么我们就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再去和经典作品比较,让学生们知道,外面还有一个更广阔、更精彩的阅读天空等着他们去探索。学生们对这些都很感兴趣,交流起来更方便,老师的观点也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尊重他们的阅读需求,适应他们的时尚需求,同时,对语文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提高。

第三,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课内教学的时候,多补充课外知识,吸引学生的兴趣。新课改后的语文书在编订上很有规律,就拿诗歌来说,必修一到必修四分别选学了先秦魏晋到唐宋的诗词,包括不同作家不同风格、不同作家相同风格、同一作家不同风格的作品等等,从方方面面介绍了诗歌在各个阶段的整体风貌。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多介绍相关作家作品,吸引学生主动阅读。从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的傲骨,苏轼“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洒脱,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到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 的赤子之心„„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在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学生在自己阅读课外书时,读懂其生动有趣的情节,心中再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最后,语文教师可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做一些宣传解释工作,传授教学方法,使家长们真正认识课外阅读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切实帮助家长转变观念,为孩子们提供宽松的课外阅读环境,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让孩子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阅读小天地;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

言,进行评说、欣赏;组织开展名人读书故事会以及有关读书的演讲会、辩论会,不仅要晓之以理,还要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读书对于做人、学习、生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进而在思想上产生“我要读书”的强烈愿望。要求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做笔记、写感想、留批注,做到 “不动笔墨不读书”,把思想和感受转化为文字,长远地保留下来。从传统语文教学观到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观是一个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化过程。它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是以学会学习,促进人格与个性全面发展为重点。通过大力推动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在这个充满喧嚣,充满浮躁的时代,我们不会担心自己的时间会空下来,只要愿意,人们可以每天都过的忙忙碌碌,热热闹闹。可是,在缺少书籍的世界里,人的精神必定是空虚的,世界必定是狭小的,对学生们来说就更是如此。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大量阅读,才能接触到自己向往的世界,才能穿越时空与伟人、英雄交流,才能博古通今,才能成为一个书香学生。让我们手捧诗书,抛开喧嚣与浮躁,享受心灵的宁静吧!

第二篇: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说明:

本文发表在教育部主管的国家级刊物《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7期)上 关键词:阅读教学 作文教学 比较鉴别 恰当分析 巧妙设计 教学实践 作文能力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密切相关的,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朱熹说:“古人作文,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该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读有韩文熟,便作出韩文的文字,读得苏文熟,便作出苏文的文字。”本文就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读中比较鉴别,文理自然明白。

所谓比较就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对比其异同或优劣,从而更好掌握事物的不同特点,揭示事物的不同特征。在语文教学中,我认真地把课文中出现的具有可比性的问题找出来,和学生一起进行比较,以达到使学生加深理解、明白文理、提高鉴赏水平和写作水平的教学效果。

比如《我的空中楼阁》、《我与地坛》、《花未眠》这三篇文章,就有很多可比之处。仅语言方面来看,《我的空中楼阁》文中就使用了许多清新优美的语言。或用整句,形式整齐,声韵和谐,气势贯通;或用散句,灵活多变,生动感人;或整散句交错运用则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更能使表意深刻、语意连贯、气韵流畅,增强语言的音乐美。《我与地坛》使用了充满哲理、绵密抒情的语言,体现了作者对死生的感悟和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认识。《花未眠》则体现了格调高雅,韵味深长的语言风格,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和审美的许多哲理的感悟理解。

通过比较,使学生既欣赏了优美的语言,又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思路;既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课后让学生以“绿草”或“松树”,或“妈妈的白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运用刚学过的语言知识练笔。

二、恰当分析课文,培养作文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明确了文章的基本要素,抓住了文章的线索,分清了层次段落,这些基本的课堂教学外,还应根据课文特点,细致地研究文章的开头、结尾,如何过渡、照应等问题,以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探讨文中的表达方式,同样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如记叙文中的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景物作具体细致的描绘。它可以使所写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所写事件曲折动人,有声有色;所绘景物诗意浓郁,情景交融。在教学时,通过对人物肖像、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其在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思想品质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及场面描写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其在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揭示主题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高尔基称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作家都是善于运用语言的巨匠;许多传世佳作都以精湛的语言著称。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内容的分析,体会语言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即作文能力,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中的语言就很美。1

其中有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句,轻缓舒徐的叠词,精当传神的动词。像“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等等句子中,有比喻、叠词、动词,分析之后让学生仿此写一段短文,既提高了鉴赏水平,又提高了写作能力。

三、巧妙设计问题,水到自然渠成。

从长期的教学实践得知,课堂提问是唤起学生求知欲的一条有效途径,而问题的设计则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语文课本中所选文章多是精品,也多出自名家之手,每一篇都具有各自的特色,那么设计问题,或激发学生与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或引导学生对中心表达的深刻思考,或激起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空间里自由翱翔,最终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在郁达夫写景抒情的散文中,《故都的秋》是很有特色的一篇。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信手拈来,情景浑然一体。鉴于此,设计了如下问题:①本文的文眼在哪里?②文章前两段是用什么手法来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③文章的后两段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④中间部分写了故都秋的哪些景象?将这些景象概括为哪五种画面?这五幅图构成的故都之秋的怎样的特点?如此提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对问题作深入地理解后,最后以“家乡的春(夏、秋、冬、雨、雪、、、、、、)”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学生很快就能写好。

哲学上说,任何事物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活起来。

第三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说说中学生课外读

说说中学生课外读

些啥有位教师利用课间操时间检查了学生课桌的桌洞,收获颇丰——共计查 获课外书籍31本,计有:《边荒传说》、《坏蛋是怎样炼成的》等网络玄幻小说8本;席绢、于晴、凌淑芬、亦舒等著的言情小说7种;《七龙珠》、《乌龙院》等漫画类作品5本;《读者》、《少男少女》、《影视天地》、《篮球》等杂志10本;色情书籍1本。看到这份书单,笔者苦笑:除了网络玄 幻,就是武侠言情,高中生还在看漫画——看来真该说说读些啥了。

读些啥?国家教育部曾公布了中学生必读书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就罗列了经典文 化、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若干名著。但问题是这些专家推荐的书目亲和力不够,难以引起学生兴趣。专家推荐得作品无一不是经典,但这些经典、名著和学生的兴趣有着很大的差距。如“建议”中列出了《呐喊》、鲁迅杂文、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作品集,先不说名人的经典作 品集中并不一定每一篇都是经典,即使是,把这若干篇时代背景距中学生生活较远的作品,一股脑塞给学生,其效果也不会好。

读些啥?现在的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书,除了专家推荐的书目,就是低俗 的网络快餐——他们甚至不知道除了专家推荐书目外还有哪些优秀作品可读; 另一方面,教师指导作用的缺失,也是导致学生无书可读的重要原因。在一些教师看来,他们的“责任田”就是课堂,至于课外,则不属于自己的监控范围;有些教 师虽然也有过指导,但也只是蜻蜓点水,流于形式;有些教师则是指导不得法,没有建立良好的阅读反馈机制。这样,教师指导就游离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之外,不能 起到应有的作用。而缺乏指导的学生,其阅读的盲目和随意也就成了必然。

读些啥?在各种考试的重压之下,教师、家长反对学生阅读,学生没有 时间阅读。一位家长谈起儿子的课外阅读状况,坦言自己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持“有分寸的限制”态度,即除了与学习有关的一些教辅书和极少的几部名著以外,一般 的课外书都被列入禁读“黑名单”。

读些啥?禁,不是办法,把专家书目一古脑的扔给学生也是偷懒的行 为。看来,当老师的还得负起指导的责任,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好书。上学年,我给学生推荐了邓一光《狼形成双》、赵本夫《天下无贼》、岳恒寿《跪乳》,和学生一起听了《疯娘》,一起看了电影 《美丽人生》,作品篇幅不大,都是好东西啊,却把个学生感动得一塌糊涂,其收获自不待言。

读些啥?其实还是学生自己说了算,如果我们的推荐激不起学生的兴 趣,那课外的阅读就又罩上了学习的外衣。读些啥?我的意思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可以看网络玄幻,别太迷了;可以看武侠,别太猛了;可以看言情,别 太痴了;可以看点诗,别太酸了——有点小感动,有点小收获,足矣。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第四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师的口才素养

灵川二中 王丽云

教师以“舌耕为业”。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这样叙述教师的语言魅力 :“一个能够动听而明晰地教学的教师 ,他的声音应该像油一样地浸人学生的心里 ,把知识一道带进去。”这就是说 ,作为一名教师 ,不仅其语言是规范的 ,而且还应具备良好的口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辅工具也异彩纷呈、日新月异。投影仪、电脑等一系列高科技的产物也纷纷出现在课堂上。但无庸质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无论形势如何风云变幻,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锻炼口才,是语文教师必修课,假设一个语文教师笨嘴拙舌,出口不成“章”,是很难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而这种情况,在实际语文教学工作中,又往往存在,语文教师要时时锻炼自己运用语言的技能。语文教师有了好口才,才能把知识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语言的感受中,潜移默化,逐步牢固掌握汉语语言,同时,也增强他们口头表达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这是一名语文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地方。只有卓越的口才才能打造精彩的语文课堂,我对此深信不疑。

一、语文教师应不断注重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底蕴

“语文即生活,是生活的浓缩精华史”。语文教师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传承者,饱受诗书的熏陶,教师应多从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出发,深人了解学科的研究成果,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历史学、地理学、美学、音乐以及理科的一般知识。谙习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这也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所铸要的。我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可分为三层:首先,是不可缺少的生活感悟和人文知识素养。这些知识是一切人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也是语文知识的必要补充。每个人知识的渊博,都是离不开上述坚实的基础;其次,是熟悉社会科学和其他百科知识。语文教师既要通晓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了解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要了解相关学科如历史学、地理学、美学、音乐以及理科的一般知识,既是专家,又是杂家,这样才能在新课程背景下游刃有余。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间题,如初中语文《三峡》涉及到地理学历史学知识,讲《苏州

园林》涉及到建筑学,美学等,只有熟悉了这一层知识,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自如;才能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识。在课堂上才能做到引经据典,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对于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文人逸事更应如数家珍。在课堂上更应在准确的基础之上做到表述生动形象。

要让学生觉得教师谈吐不凡,知识丰富,语文教师要多番训练,首先让自己“想得到、说得出”,要尽量让自己的课堂语言接近经过思索写下的文字。人们常常说有的人说话像是写文章,大概这就是语文教师追求的境界吧!

二、语文教师的语言幽默、诙谐

一直以来,很多的人都提倡快乐教学,一堂课下来,真个课堂如果都是处于一种沉闷的气氛中,那这节课,即使教师讲的知识多么的全面、教学是多么的严谨,也不能称之为一堂成功的课,只有在快乐中传播知识,让学生在轻松中获得知识,才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语文教师的语言是否幽默诙谐,则变的至关重要,幽默是智慧的灵光闪现,幽默和搞笑是天悬地隔的两个概念。幽默是会心一笑,无伤大雅,而搞笑则极有可能是恶俗、低级趣味。语文教师应学会幽默,这对于调节课堂气氛、应对突发事件大有裨益。

语文教师多那么一两个幽默笑话,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为学生送去欢乐,也会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

比如,教授“病句修改”这一专题的时候,我会把“病句”称为“病人”,把学生当作“医生”,我说:“治病救人,是我们医生的应尽职责。”有时候一道题特别复杂时,我也会说:“这个病人患的是疑难杂症,看来病得不轻,得看个专家门诊。”一面示意某些同学查找“病因”,发言的同学都受到强烈的鼓舞。有时,问题很难发现,我就说:“看来,咱们一两个医生是发现不了病因的,要进行专家会诊。”然后,组织同学讨论,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但需要强调的是,教学幽默和一般的幽默不同。一般的幽默主要追求轻松快乐,偏重娱乐性,而教学幽默则追求让学生在笑声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兼具娱乐性与教育性,层次比一般的幽默要高。所以,教学幽默不能背离教学目的和内容。否则,就会舍本逐末,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给学生以油滑之感。其次,教学幽默应把握分寸,不能流于庸俗,更不能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如果一堂课幽默不断、笑

声不绝,就会冲淡了教学内容;如果教学幽默为逗乐而幽默甚至低级趣味,就失去了幽默应具有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如果因为幽默而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幽默就与流言蜚语无异。总之,一句话,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幽默,要做到“该出手时才出手”。

三、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澎湃的激情和极强的感染力

文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有相当高的热情,要在课堂上展示从生活中挖掘和提炼的美。兴之所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亦未为不可。只有我们作为老师的先爱上我们课堂内传授的东西并对其充满热情,我们的学生才会被调动起来,最终达到与教师共鸣的佳境。

对于《长江巫峡》这样壮丽的图景,只感慨一句“真美”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防在讲授的过程当中穿插进许多真诚的不可遏制的赞叹“祖国的山水真的是美啊,我爱我的祖国”。而教授《我爱这土地》时,我们则不必掩饰,大可哽咽而深沉地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只有语文教师充满澎湃的激情,才能有感染力,才能更好地带领我们的学生放下包袱,敞开胸怀,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的殿堂中来。

四、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迷人的天真

更多的时候,在语文的殿堂里,我们只是个被感动的人。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不必拘泥于教师的身份,太过一本正经,太过不苟言笑,太过喜怒不显于色。天真是良好的语文品质,而天真的真切定义,应该是无所顾忌的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比如学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你就不妨对澄澈空明的美景表现出你的憧憬神往;对楼中思妇无望的相思等待表现出你的缠绵悱恻;对自然的永恒亘远表现出你的执著思索。学生一定会因你的投入而更加全神贯注地去听课。

对于前者,我们不妨以一个苍桑的智者的老眼去观望世事,以深沉而饱含深情的语气把我们对于真相的洞察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为我们的闪光智慧而折服,从而沉湎在我们的课堂之中。

对于后者,我们不妨热烈。我认为天真是一个语文教师最为可贵的品质。一个语文教师不天真,他就不敏感,而一颗不敏感的心,是难以察觉那些潜伏在文字当中的情感的,同时也无法捕捉学生的心。

一个语文教师不天真,他就难以调动自己的热情,试想一个连自己都无法感动的

人,他又怎么会感动别人呢?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一群不谙世事、感觉日益迟钝的学生,打动不了自己,如何感化他们?对于《春江花月夜》这样纯美的意境,当今社会的浮躁,社会价值取向的低俗,整个社会审美的扭曲,任何一个因素,都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对于这样的美无动于衷。只有我们用神往的、憧憬的甚至是惝恍迷离的表情和语气,才能把他们拉到我们圣洁的诗的国度之中,从而才能圆满地理解诗意的美,并将这升华为学生的审美需要。古诗里经常讲意境,我认为,语文的课堂,首先就要求教师要具有一颗率性纯朴的心,要你自己先爱上你教的语文。

总而言之,我认为语文教师要用感情充沛、充满幽默、闪耀智慧的语言去塑造与我们身份相符的情境,用卓越的口才打造精彩课堂。

第五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五味俱全”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如今,人类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许多学生却缺少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患上了“精神软骨病”。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

二、注入“人情味”,让语文教学“育情”

记得有位前辈曾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而教材(课文)也“不是无情物”----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的情与文章的情融为一体,语文教学就会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育情”境界。

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背影》中感受父子深情,从《我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情深,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我愿意是急流》中领悟无私恋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确,语文教学确实是情意绵绵,怎一个情字了得!

三、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诗化”

目前,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语文课堂成了无硝烟的另类战场。课堂上到处是“拉网式”的知识点专项练习或“查漏补缺式”的专题技巧训练,教材中那些充满诗意,闪耀着作者思想与人格光辉的文本也被大多数教师异化成了传授阅读技巧和答题技巧的例子。据统计,现行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文学类作品所占的比例都在60%以上。由此可见,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实现“诗化”,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是多么重要。

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品味或幽雅或豪迈、或沉郁或飘逸、或讽刺或幽默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丰富他们的诗化语言;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可以让学生在审美鉴赏活动中主动提高审美能力;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王国,阅读经典,丰富人生,可以让学生的生命在阅读中展现更多的精彩。

四、引入“生活味”,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生活确实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依靠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生活犹如潮水,每时每刻都激荡着我们的情感,刷新着我们的知识。教师只要能在课堂上及时抓住学生心中的每一次感动,引导学生反复咀嚼,仔细玩味,语文课堂就必然会充满激情,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要想给语文课堂引入“生活味”,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经验为基础,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各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内引、外联、对比等方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做、动脑想等实践活动中,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能力。

五、导入“新闻味”,让语文教学“导航”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抓住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将社会与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语文课堂上,教师恰当地导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类知识,可以创设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激情,陶冶他们的情操,激活他们的思维。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民生,鼓励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批判精神,让课堂这一小天地,成为学生的人生导航标。例如,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前五分钟新闻发布会”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介,大量搜集

新闻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发布。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让学生从各类新闻中了解众生百态、人情冷暖、世间万象----这些对整天呆在教室读书的学生来说,无疑既是一顿丰富的营养大餐,又是一份高品质的精神大餐。

下载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课外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课外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古浪县职教中心王满槐内容摘要: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高的要求,为此,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法也应作相应的改变。借助研究性学......

    高中语文教学评析论文

    一、创造宽松环境,让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口说话就需要给他们创造一定的空间,让他们感觉到在一种宽松活跃的气氛中学习,这样他们才会积极发言,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去。兴......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如何讓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五味俱全” 如何才能讓語文課堂充滿激情,綻放出生命的光彩,迸發出智慧的火花,使課堂成為學生嚮往的樂園呢?筆者認為,語文教學應添點“......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精选44篇)

    篇1: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关于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试从创设形象、领略内涵、彰显个性化解读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进......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五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15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浅谈高中语文素质教育(本站推荐)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浅谈高中语文素质教育 唯命是从于高考指挥棒的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以下六个偏向:只重语言文章,不重思想文化;只重智育开发,不重美育陶冶;只重传授知识,不重培养能力......

    高中语文成语教学论文

    成语,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了无数古人宝贵的思想品质,下面小编整理了高中语文成语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高中语文成语教学论文成语,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了无数......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论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论文-浅谈“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一线教师们在文言文教学领域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