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坐骨神经痛运动疗法
坐骨神经痛运动疗法
坐骨神经痛多发于单侧,夜间加重,咳嗽、大便时加重。坐骨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的主要是由于坐骨神经炎症病变引起 ;继发性的则多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增生、腰和臀部的软组织损伤以及盆腔、椎管内病变引起。患者除避免着凉外,适当加强腰腿部功能锻炼,会获得良好效果。
1、左右摆腿。站立位,双手扶墙,轮流向左右方向摆腿,摆动时足部不触地面。
2、交替直腿上抬运动。仰卧位,轮流将左、右腿伸直后抬起,经常锻炼可逐渐提高抬举角度。
3、踏自行车运动。仰卧位,两下肢像骑车般轮番踩踏,踩踏幅度可逐渐增加。
4、正坐举腿。坐位,两腿紧靠或夹上一本厚书,直膝,脚跟着地,手握凳边,抬腿过脐,随即放下。开始时患腿未必抬得很高,坚持锻炼后患腿的抬高程度会逐渐增加。
5、平坐推腿。坐位,足跟着地,足尖跷起,两手平放大腿上,随即向前弯腰,两手同时推向足部。初练时两手很难推到足部,坚持一段时间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6、蹲跳。双手扶凳,左腿屈膝下蹲,右腿尽量向右侧伸直,如此左右交替进行。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我们还是应该采取药物治疗的原则,不能轻信一些坐骨神经痛的偏方。目前能彻底治疗好坐骨神经的药物主要是一些临床专业药物,这方面的主要药物有咗藤灸,是一种临床治愈率高达99.6%的药物,咗藤灸自上市以来深受广大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信赖。当然和运动疗法配合是再好不过了的。
西方人目前对此比较流行的锻炼法
1、游泳。因为人在水里体重减轻,身体对于各个关节的负荷较少,并且全身肌肉、骨骼、筋络等都得到良好的拉伸,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法;尤其对于肥胖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更是有通过减肥达到减痛的作用。
2、做瑜伽。瑜伽运动来自于印度一个古老的哲学体系,就如中国的武术来自于道教体系;瑜伽派生出来的锻炼方法很多,对于有病群体,不可以随便使用瑜伽锻炼,要有针对性地锻炼,可以咨询瑜伽高级教练,也可以到市场上去购买些针对脊背的瑜伽锻炼法。
3、做普拉提锻炼法。普拉提锻炼法源于一个美国籍德国医生和他妻子的发明,结合了瑜伽锻炼法以及其他一些锻炼方法,这个办法是这3种办法里治疗此病的最好的一种锻炼法,因为它的方法比较缓和地拉伸肌体,做起来比较容易一些;具体锻炼法轻轻叫教练或者参阅这里的词条--普拉提。
4、最有效的方法--先做推拿,让推拿师或者理疗师把突出的间盘垫片挤进原来的位置;然后用各种药物、镇痛剂以及针灸等疗法做镇痛;这个是必须作的,如果可能,每天早上,下午和晚上,各做一次10分钟的俯卧动作,俯卧在垫高的四个枕头上,支撑点是腹部,将枕头支撑在腹部,等到有些康复后,慢慢减少枕头的数量;有所康复后,作一些最轻缓的游泳、瑜伽、普拉提等运动慢慢恢复腰部肌肉和骨骼的力量。
注意:在做所有这些运动以及其他任何体育运动前,都必须首先做些热身运动,任何突然的运动,都可能造成或者增进坐骨神经痛,也会造成对骨关节、肌肉等的伤害。
第二篇:糖尿病运动疗法演讲稿
糖尿病运动疗法
莲湖区桃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邓军令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高血糖状态;临床主要表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人群易发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家族遗传、肥胖、能量摄入增加和体力活动减少、人口老龄化及高血压高血脂。其中,肥胖、能量摄入增加和体力活动减少又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很早就有专家用五架马车来形容糖尿病的治疗手段,这五架用来和糖尿病战斗的马车就是“糖尿病教育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糖尿病监测 ”。今天将针对“运动治疗”来给大家予以讲解。
一、运动治疗基础:
1、运动时肌肉和肝脏要分解糖原,血糖就下降了,长期保持运动就有积累的降糖效果。
2、运动锻炼可以使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加,机体胰岛素的敏感性就增强了。
3、运动消耗能量,降低体重,减少脂肪,血脂改善,最终降低血糖。
4、运动锻炼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改善全身状况。
二、运动治疗适应人群
1、病情控制稳定的2型糖尿病
2、体重超重的2型糖尿病
3、稳定期的1型糖尿病
4、稳定期的妊娠糖尿病
三、那些糖尿病患者不适宜运动
不恰当的运动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运动需要一定的场合、时间,病人体力较弱,运动难以坚持等等,最后可能使患者选择休息而不参加活动,这些因素都会使运动疗法的效果受到影响。
1、病情控制不佳,血糖很高或血糖波动大的患者。
2、有急性病发症的患者,如:急性感染、酮症酸中毒等。
3、有严重慢性病发症的患者,如:心、肾功能衰竭、严重视网膜病变、下肢大血管病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中毒高血压等。
四、运动“三部曲”?
1、运动前热身:在正式运动前先做15分钟热身活动,如伸腰、抬腿、慢走等使肌肉先活动起来,避免肌肉拉伤。
2、运动过程:应保持20-30分钟,但在刚开始可由5-10分钟逐渐加量,至20-30分钟。运动方式比如:步行、慢跑、游泳、跳绳等
3、放松恢复过程:运动结束后,不要突然停止,最好再做10分钟放松运动,逐渐放慢节奏。再坐下休息。
五、什么时间去锻炼最合适?
锻炼时间可以由自己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原则上是,三餐后1—2小时内运动效果最佳,因为餐后1—2小时内血糖较高,尤其是早餐后为一日血糖最高的时期。很多老年人喜欢晨炼,这也是可取的,但是要注意,如果早晨长时间锻炼或者血糖在6.0 mmol/L以下,就应该进食一些食物后再去锻炼,因为糖尿病人的血糖调节能力比正常人差,空腹运动中,容易导致低血糖,而一旦低血糖就容易发生晕倒等意外。
六,怎样的运动量才是防治糖尿病最有利,对自己最适合的?
在运动中很多人不知道多大的运动量对自己是最合适的。运动量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既要很好的利用运动的治疗效果,又要最安全的不会损害身体。可以根据自我的运动感觉来判断,很轻松、轻松、稍费力、费力、很费力,应该在轻松、稍费力的感觉上比较合适。
在身体反应上,适宜的运动量是:运动后感有微汗,轻度肌肉酸痛,休息后 即可消失,次日精力充沛,有运动欲望;食欲和睡眠良好。不适宜的运动量是:运动后大汗淋漓,胸闷,气喘,易激动,不思食欲;脉搏在运动后15分钟不能恢复;次日周身乏力,酸痛,应该调整减量。
七、为什么锻炼活动要坚持?
糖尿病人坚持参与活动、锻炼是运动方案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实验研究表明,规则运动产生的积累降糖效果2周就可以产生,而如果活动停止间歇4—5天,那么已经获得改善的胰岛素敏感性也会随之下降、消失。所以,推荐糖尿病人选择容易坚持的运动方式,尽量增加日常的体力活动,增大热能的消耗。
八、糖尿病患者运动锻炼的安全问题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运动也有禁忌症,不适当的运动也会产生危害。有如下情况,就应该休息不可参加运动:(1)血糖未控制,餐后血糖>16.7mmol/L。(2)糖尿病合并酮症、低血糖。(3)糖尿病肾病。(4)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5)糖尿病合并感染。(6)糖尿病高血压未被控制或合并不稳定心绞痛。(7)糖尿病足感觉神经障碍、足溃疡或关节病变。
为了安全的锻炼,运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注意事项:(1)不进行憋气、负重类型的力量运动,不进行激烈的竞争性比赛和运动。(2)避免空腹及服降糖药后60—90分钟运动,长时间活动要携带糖果以免发生运动中低血糖,避免在运动的肢体注射胰岛素。(3)运动中如果出现胸痛、胸闷、头晕、腹痛、呕吐、大汗淋淋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休息。(4)注意运动中足的保护,穿松软合适的鞋和袜,每天运动后进行足的自我检查,注意皮肤温度、有无发红、水泡、疼痛、感觉障碍。(因为糖尿病会导致神经损害,足部感觉不到疼痛,而造成足的损害。)
运动锻炼后,应该做好一天活动的记录情况,目的是观察运动疗效及反应,及时调整运动方式;并且应该定期监测血糖及相关指标的变化,以观察运动效果。
第三篇:哮喘的运动锻炼疗法
哮喘有效体育锻炼方法
1、散步。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令人能饮食,无百病”。这说明在很久以前我国人民就已经把散步作为一种健身的方法了。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虽有些夸大其词,但说明了散步对健康确实有很大的益处。因为散步具有简便、易行、有效的特点,所以对于哮喘患者来说,散步可以说是一种再好不过的锻炼方法了。长期坚持轻快的有节律的散步,可以使血液循环加强,血管的容量扩大,更重要的是散步还能改善人体的呼吸机能,增加肺活量,使呼吸变得深沉。这一点对老年患者尤为重要。因为肋骨钙化,胸廓的活动范围也就变得小了,加之患上哮喘,所以肺活量明显减小。肺活量的长期减少,会导致体内的氧气供应下降。由于长期缺氧,又会使肺部的血管发生纤维化,引起气体交换障碍,更降低了氧的吸收,这对哮喘是十分不利的。但如果坚持散步,就可以提高肺活量,改善肺内血液分布,使通气和换气功能得到提高,这对改善哮喘症状大有裨益一般刚开始时可从500米、1000米、1500米的距离中任选一种,以自我感觉良好而定。散步最好选择在户外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在散步时,切忌匆忙,步履应该放轻松,从容和缓,状
如闲庭信步,这样周身的气血才能调达平和,百脉才会通畅。此外散步还须注意循序渐进,量力而为,做到形劳而不倦,否则过劳耗气伤形,也就达不到散步网日的了。
2、慢跑。清晨,在大街小巷、公园里、广场上,到处都能看见许多人在进行慢跑运动。慢跑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慢跑不需要专门的技术,不需要花钱,在哪里都可以进行,可以说是陆地上最好的运动了。慢跑,关键在慢字,这一点希望广大的哮喘患者要重视。那么慢到什么程度呢?我们衡量慢跑的标准就是边跑边能与别人聊天,使消耗的氧气量不大于吸入的氧气量。有的朋友会问了:这么慢的速度,能起到锻炼的作用吗?其实,慢跑虽慢,但其锻炼的作用还是很大的。研究表明,在慢跑时,人们吸入的氧气比静坐时多了8倍。因此,如果哮喘患者每天能坚持半小时到l小时的慢跑锻炼,那么你的呼吸功能就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如跑后身轻舒适,可多跑少走,逐渐增加跑的距离,慢慢过渡到完全慢跑。原来有一定锻炼基础或体质较好、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一开始就进行慢跑锻炼。慢跑时还可与同伴边跑边聊天,这样不觉得难受,运动中以不喘粗气为宜。慢跑行将结束时,要逐渐减慢速度,使生理活动慢慢和缓下来,不可突然停止,因为经过较长时间的慢跑之后,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如果马上静止不动,四肢的
血液不能很快循环到脑和心脏,结果心脏和大脑就会出现暂时性缺氧,引起头晕、恶心或呕吐。因此.慢跑后一定要做好整理活动。
慢跑是一剂神奇的良药。如果你想尽快摆脱哮喘的困扰,那就抓紧时间行动吧。
3、游泳。游泳运动是一项很好的全身性的健身运动。游泳可以使全身所有的肌肉和内脏器官都参加有节奏的活动。游泳不仅能够锻炼毅力,而且还能陶冶情操,加之有足够水分的关系,在运动过程中多数不会引起哮喘复发,所以,游泳是十分适合哮喘患者的运动。游泳还能增强肺活量,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当四肢在水中有节律地运动时,由于水中运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呼吸要比其他运动更困难。一方面,为不影响速度,将嘴伸出水面吸气时间极短,这就要求肺尽可能容纳更多的空气,同时要吸气时迅速有力。另一方面,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大,游泳时胸廓要承受一定的压力,对呼吸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长期游泳的人,不仅能对心脏进行很好的锻炼,而且对呼吸系统可以起到很好调整作用。研究发现,一般人的肺活量是3500毫升左右,经常进行游泳锻炼的人,由于肺脏的弹性大大增加,呼吸肌力量也增大,故肺活量比常人大1000毫升左右。此外,游泳运动还可使呼吸加深,提高呼吸的效率。经常游泳的人每分钟可减为8~12次,而一般人为12一16次,其好处在于运动能使呼吸肌
有较多的休息时间。一般人由于呼吸浅,每次呼吸量只有300毫升左右,而运动员则可达600毫升。还有,经常进行游泳运动,又可增强机体的抵御外邪功能,适应气候变化.从而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哮喘。游泳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可大司小,速度可快可慢,游泳的距离也要循序渐进,患者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一般来说,老年患者游泳不能过于频繁,每次游泳应以1小时为限,20~40岁的人每次不要超过2小时,儿童只要半小时就足够了。另外,游泳运动和陆地运动不同,能量消耗很大,若入水前没有做好准备活动,生理上准备不足,一时适应不了水中环境,或是游泳时间过长,很容易出现一些危险能情况,比如头痛、头晕、脑涨、抽筋、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笔者建议空腹和饭后都不宜游泳,在游泳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危险情况要及时上岸。老年患者去游泳时,最好在家人的陪同下进行,以免发生意外。哮喘患者,只要您有毅力,持之以恒进行游泳锻炼,就一定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3、游泳。游泳运动是一项很好的全身性的健身运动。游泳可以使全身所有的肌肉和内脏器官都参加有节奏的活动。游泳不仅能够锻炼毅力,而且还能陶冶情操,加之有足够水分的关系,在运动过程中多数不会引起哮喘复发,所以,游泳是十分适合哮喘患者的运动。游泳还能增强肺活量,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当四肢在水中有节律地运动时,由于水中运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呼吸要比其他运动更困难。一方面,为不影响速度,将嘴伸出水面吸气时间极短,这就要求肺尽可能容纳更多的空气,同时要吸气时迅速有力。另一方面,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大,游泳时胸廓要承受一定的压力,对呼吸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长期游泳的人,不仅能对心脏进行很好的锻炼,而且对呼吸系统可以起到很好调整作用。研究发现,一般人的肺活量是3500毫升左右,经常进行游泳锻炼的人,由于肺脏的弹性大大增加,呼吸肌力量也增大,故肺活量比常人大1000毫升左右。此外,游泳运动还可使呼吸加深,提高呼吸的效率。经常游泳的人每分钟可减为8~12次,而一般人为12一16次,其好处在于运动能使呼吸肌有较多的休息时间。一般人由于呼吸浅,每次呼吸量只有300毫升左右,而运动员则可达600毫升。还有,经常进行游泳运动,又可增强机体的抵御外邪功能,适应气候变化.从而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哮喘。游泳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可大司小,速度可快可慢,游泳的距离也要循序渐进,患者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一般来说,老年患者游泳不能过于频繁,每次游泳应以1小时为限,20~40岁的人每次不要超过2小时,儿童只要半小时就足够了。另外,游泳运动和陆地运动不同,能量消耗很大,若入水前
没有做好准备活动,生理上准备不足,一时适应不了水中环境,或是游泳时间过长,很容易出现一些危险能情况,比如头痛、头晕、脑涨、抽筋、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笔者建议空腹和饭后都不宜游泳,在游泳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危险情况要及时上岸。老年患者去游泳时,最好在家人的陪同下进行,以免发生意外。
哮喘患者,只要您有毅力,持之以恒进行游泳锻炼,就一定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4、骑自行车。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自行车有逐步被各种新的运输工具所替代的趋势,但别小看骑自行车,这可是一种良好的运动方式。骑自行车与跑步、散步、游泳一样,能很好地改善患者的体质。骑自行车也能明显增加患者的肺活量,并能益寿延年。此外,骑自行车也可以促进心理健康,使人心旷神怡,摆脱忧虑,转移烦恼。对于哮喘患者来说,骑自行车可增加全身血液循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患者的症状。在骑自行车时,广大患者要注意以下几点:要选择软一点的车座,以减少车座对阴部的压力;车座不宜太高,否则骑车时臀部左右移动,容易造成会阴部的擦伤;骑车时间较长时,要注意变换骑车姿势,使身体的重心有所移动,以防会阴部某一点长时间着力;
初骑变速
车时,速度不要太快,时间也不要太长,待身体适应后再加速和加时;在骑车时,若发觉会阴部有不适症状,要及时查明原因,若因车座有问题,要及时排除或改进,并要注意休息,待症状消除后再骑车。
对哮喘患者来说,在周末阳关灿烂的日子里,与亲朋好友骑车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野餐一下,既可以放松疲劳的身心,又可以忘记疾病带来的不悦,岂不美哉?
5、瑜伽。瑜伽,起源于六千多年前的古印度,是目前好莱坞最流行的一种运动方式,据说麦当娜每天就要花上2小时做瑜伽。瑜伽教练的说法是,练瑜伽既可以塑造身材,减轻自身压力,又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瑜伽中有许多动作可以练习呼吸,促进胸部肌肉扩张,提高肺活量,帮助肺部吸收更多氧气,从而缓解和改善哮喘的症状,适合于哮喘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锻炼。练习瑜伽像游泳一样,也要做好准备工作:要穿着舒适宽松或有弹性的运动衫,便于身体自由活动,尽量不要穿着妨碍呼吸或影响血液循环的衣服。最好赤脚练习。如果天气太冷,可以穿袜子,待身体热起来以后再脱掉。练习时不要佩戴任何首饰。在室内或户外均可练习瑜伽。最好选择一个清洁宽敞的场地,练习站姿和卧姿时能自由地伸展四肢。如果有必要,可以移开室内的家具。练习场所要尽量整洁安静,地面结实平整。如在室内练习,室温要适中。如在室外,要当心阳光暴晒和其他恶劣天气因素。练习瑜伽时要在特制的瑜伽地毯或其他代用品如野营的橡皮垫子上练习。多层的毛毯或较厚实的毛巾也是适用的,尤其适用于户外练习。一切准备就绪,就可以开始练习了。一般说来,每次练习的时间为0.5~1小时,这样才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各种姿势,并进行放松、呼吸以及冥想练习,绝对不要让练习进行得很匆促。对哮喘患者来说,如果受到时间的限制,可以集中做练习呼吸的动作,安排其他时间来冥想,如早上起床前或晚上睡觉前来冥想。同其他的运动一样,唯有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因此,要制定一个固定的练习计划。您可以选择在自己较喜欢的时段里来练习。另外要注意的是空腹或饭后2小时之内不要练习。练完后的半小时之内,不洗澡,不吃食物,不做剧烈运动,以免破坏体内平衡。月经期间可选择些较轻松的姿势来做;大病初愈或手术后不要立即做瑜伽练习。
6、呼吸操。站立,双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向斜前上方举起,同时吸气;再交叉双手,一面吐气,一面身体下蹲。然后起立,挺胸,吸气。把这种动作反复做5次。支气管哮喘的运动疗法,目的是要培养新形态的条件反射呼吸法。持续吐气5秒钟左右,并非为了吸气才吐气,而是为了吐气才吸气。
卧位法:身体仰卧(头部稍垫高),双手自然放于腹部,做腹式深呼吸,用鼻吸气,用口缓慢呼气,呼气与吸气之比为2:1,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
立式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吸气时,头向后微仰,两臂下垂,尽量挺腹;呼气时,两手压迫胸廓两侧或压迫上腹部,慢慢将气呼出。每日2次,每次持续10~15分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逐步延长时间和增加次数。
哮喘发作时的运动疗法
支气管痉挛性收缩,呼吸道狭窄,患者往往会以增加呼吸频率和动员辅助呼吸肌来补偿。因而,这里特别推荐一种放松呼吸练习,帮助放松辅助呼吸肌,恢复腹式呼吸模式。舒颈:放松颈部的辅助呼吸肌。取站立位或坐位,两手自然下垂,头自然伸直。吸气,头尽量向后伸;呼气,还原;吸气,头尽量向前屈;呼气,还原。注意每次伸屈动作时要活动到最大限度,使肌肉充分拉伸,而还原动作时注意使刚才运动的肌肉充分放松。松肩:促进肩部的辅助呼吸肌放松。取坐位或站立位,两手自然放在丹田处(肚脐下1.5寸)。吸气,两肩缓缓上抬至最大限度;呼气,两肩逐步放松,争取肩部尽量下垂,在呼气末段用手加压腹部,帮助残气排出。扩胸:扩张胸廓,松弛胸廓肌肉。取站立位或坐位,两手在腰后交叉握住。吸气,尽量将两肩后伸,保持数秒;呼气,还原,肌肉放松。
上面简单介绍了几种哮喘患者可以进行的运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其实,还有很多适合哮喘患者进行的运动,比如打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等。不论进行何种运动,希望患者都要注意在前面提到的各项注意事项,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锻炼。相信锻炼之后你会惊奇地发现:活动胜似灵丹药,何必苦把仙方找。
第四篇:糖尿病运动疗法小讲课
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及管理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分享的知识点是《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及管理》,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一个简单的讲解:
第一个方面:糖尿病运动疗法的作用: 第一 减轻胰岛素抵抗,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第二 减轻体重;
第三 改善糖代谢;改善脂代谢;改善微循环; 第四 减少糖尿病用药量; 第五 提高免疫力;
第六 运动使病人对生活有信心,增加了生活的乐趣。
所以运动好处那么多,我们可以把这些告诉我们的患者,提高患者对运动的认识,让患者主动的开心的想去实践,但是我们又要告诉患者如何去安全、有效的进行运动。
第二个方面:运动需要遵守的三个原则
第一 适应患者原有的身体基础 第二 保持运动有效界限和安全界限
有效界限是患者需要达到的运动量是要能够降血糖的,安全界限是患者达到的运动量是不会对身体造成副作用的,我们要权衡好这两条界限。
第三 贯彻个体化治疗原则
患者个体差异大,血糖情况,胰岛功能,有无并发症,各项检查指标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应该像糖尿病餐一样,针对个人情况做出运动处方。
第三个方面:运动的类型
第一 有氧运动 是一种有节奏、连续性的运动,可消耗葡萄糖,动员脂肪,刺激心肺。常见的运动形式有步行、慢跑、游泳。第二 无氧运动 是突然产生爆发力的运动,如举重、摔跤、百米赛跑 糖尿病患者可进行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而不宜进行无氧运动。第四个方面:运动的强度
在这里也给大家例举一下轻度,中等,强度运动的项目,可供患者选择和辨别
轻度:散步、购物、做操、太极拳、气功等。中度:快走、慢跑、骑车、爬楼梯、健身操等。强度:跳绳、爬山、游泳、球类、跳舞等。
我们糖尿病患者应该从低强度运动开始,持续5-10分钟,感觉比较好,再进入中等强度的运动,这样比较安全;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所以建议病人需要采取终身能够的用的运动疗法,什么方法,临床经验证明,散步是很好的低强度运动,是一种能够终生持之以恒的重要方法,而且非常安全,值得推荐。
第五个方面:运动的量
运动适宜的标志:运动量大小,我们做专业的,需要有很多仪器来进行测量,但是我们一般家庭不太可能,我们采取一个可行性、操作性很强的,很简单的、大伙可以掌握的几个方法:
第一 运动的时候是否能够自如交谈,每次运动中脉搏不超过170-年龄,这是作为运动量适宜的一个标准。第二 运动后感觉有微汗。
第三 心率在运动后休息5-10分钟,可以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第四 运动后虽然比较疲乏,但是经过休息后,是很快能恢复的,不能运动一会儿,三天爬不起来,这是不可以的。
第五 你感觉运动对你来说是一种很享受的事,轻松愉快的体验,这也是个很重要的自我鉴定。第六个方面:运动的时间
运动在什么时候进行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这里有个误区:晨练,健康人是可以的,但是糖尿病患者不合适,因为早上起来是空腹,这个时候患者运动是很容易产生低血糖的。
第一 运动时间的选择 应从吃第一口饭算起,在饭后1~2小时左右开始运动,有研究表明餐后90分钟的降糖作用最好,因为此时血糖较高,我们运动刚好可以阻击高血糖的高峰,另外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
第二
每次运动持续时间约为30~60分钟。运动前做准备活动的时间和运动后做恢复整理运动的时间各占5-10分钟,这个环节不能忽视,准备活动可以起到一个热身的作用,恢复整理运动可以防止因突然停止运动造成肢体淤血、回心血量下降、晕厥或心律失常等。注意在达到应有的运动强度后应坚持20~30分钟,这样才能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第三 运动的频率 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应坚持3~5次中低强度的运动。每次运动间隔的时间不宜超过两天,因为有文献报道一次运动所产生的胰岛素改善效应可以维持48小时,要牢记这点。
第四 为了患者能有效记住这些要点,有个口诀:“一、三、五、七、九”。
“一”代表:餐后1小时运动
“三”代表:运动至少30分钟
“五”代表:每周活动达到5次
“七”代表:每次运动中脉搏不超过170-年龄
“九”代表:运动要长久,要坚持 第七个方面:运动的注意事项 第一 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1)随身携带糖果饼干,一旦有低血糖症状,马上进食;(2)避免在胰岛素和药物降糖作用最强时运动;
(3)避免在大腿和手臂注射胰岛素,最好选在腹部注射,因为肢体的运动会使胰岛素吸收加快,作用加强,易发低血糖;
(4)一般不主张空腹或饥饿时运动。运动前血糖小于5.6mmol/l的话,进食后再去运动;如果进行大强度且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注意运动前和运动后适当加餐。此外运动前后可各测一次血糖,以便于了解运动对降血糖的效果,及时发现低血糖并予以处理。
第二 做好自我保护措施
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很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在运动前要选择合脚的鞋袜,鞋的密闭性和透气性要好,运动场地的要安全;注意出汗后预防感冒。
第三 携带糖尿病卡
卡上要写明个人姓名、地址、年龄、电话号码,并注明是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意外应怎样处理。最好结伴同行去运动。第四 运动中如果感到不适要立刻停止运动
不要逞强,你可能不知道不适是有多大的危害,所以一有不适需要停下来,必要时需就医。
第八个方面:运动疗法的禁忌症:
所以说我们的病人如果有条件可以采取运动疗法的要珍惜,因为很多人他已经没有条件采取这个疗法了,比如这些人群: 第一 糖尿病合并急性感染
第二 伴有各种心功能不全,心率失常且活动后加重。第三 严重糖尿病肾病。第四 严重糖尿病足。第五 严重眼底病变。第六 新近发生的血栓
第七 有明显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第八 血糖控制不佳,血糖>14mmol/l,不建议运动,以免产生酮症,而且此时靠运动来降低血糖对身体是有害的。
第五篇:残疾人康复治疗的运动疗法
残疾人康复治疗的运动疗法
(一)概述
1.定义是根据患者的功能情况,运用物理学、力学原理,借助各种手法、治疗器械及患者的自身参与,通过患者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或改善患者人体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称为PT。运动治疗师简称PT师。PT是康复治疗方法中最重要、应用最多的手段,也是社区康复的重点。运动疗法以运动为手段,着眼于功能。也就是以运动这一物理因子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方法。治疗的目的包括: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耐力,改善平衡协调功能,提高整体运动功能。治疗过程中患者自身积极参与,局部功能和整体功能、身体功能与心理功能均得到全面改善与提高。
2.运动疗法分类
(1)按用力程度分类。①被动运动:指运动时患者完全不用力,全靠外力来完成的运动或动作。其作用是预防挛缩和粘连的形成,刺激伸屈反射,增强本体感觉,放松痉挛肌肉,促发主动运动,为主动运动做准备。②助力运动:指部分借助外力的辅助,部分由患者主动收缩肌肉完成的整个运动过程。外力可以来自机械,也可以来自于健侧肢体或他人的帮助。其作用是增强肌力、改善功能。③主动运动:指既不需要辅助力也不施加任何阻力的情况下完全由患者主动独立完成的运动。其作用是增强肌力、改善功能,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耐力。④抗阻运动:是指在有阻力的情况下由患者主动地进行对抗阻力的运动。阻力可以是器械的,也可以是徒手的。多用于肌肉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2)按肌肉的收缩形式分类。①等张运动:等张运动是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基本不变,但肌长度发生变化,产生关节运动。等张运动又分为:一是向心性等张运动。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长度变短,又称为向心性缩短,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
缩。.是离心性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长度被拉长,又称离心性延伸,如下蹲时的股四头肌收缩。②等长运动:等长运动是指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的长度不变,张力增加,关节不产生肉眼可见的运动,又称静力性收缩。多用于骨科患者肢体被固定后患肢肌力训练。
3.临床应用
(1)适应证。①神经科疾病:偏瘫、脑瘫、截瘫、周围神经病等;②骨科疾病:四肢骨折与关节脱位、截肢后、脊柱骨折、关节术后、颈椎病、腰腿痛、类风湿关节炎、脊柱畸形、肩周炎、软组织损伤等;③内科疾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糖尿病等;④其他:烧伤后、肿瘤等。
(2)禁忌证。发热、疾病的急性期、出血倾向、严重心肺功能衰竭、剧烈疼痛等。
(二)几种常见的运动疗法
1.维持与恢复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用于改善和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的练习称之为关节活动范围练习,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所通过的运动弧,各关节都有正常活动范围,也就是关节活动度值。关节活动按是否借助外力分为被动运动、主动运动、辅助运动3种,以及是否使用器械分为徒手运动和器械运动两种。
(1)被动关节运动(关节活动范围维持训练):此种训练方法无需患者肌肉主动收缩,而是借助他人、器械及自我肢体辅助来完成。用于偏瘫、截瘫等无肌肉收缩的患者,主要目的是维持或改善关节活动范围,预防关节挛缩、变形。①训练方法:治疗师根据关节运动学原理完成关节各个方向的被动活动。
一是躯干被动活动方法,治疗者一手固定患者的一侧肩关节,另一只手把患者的双膝关节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以达到牵拉外侧躯干肌群的目的。
二是肩关节前屈的被动活动方法,治疗师一只手握于患者上臂,另一只手握住腕关节上部,两手同时慢慢地把患者的上肢沿矢状面向上高举过头。
三是肩关节外展的被动活动方法,患者的体位与前屈位相同,治疗者手的摆放位置移动平面为额状面。当患者的上臂被移置到肩外展90度时,手心旋转向上后,再继续移动直至接近同侧耳部。
四是肩关节内、外旋的被动活动方法,患者肩关节被外展90度时,治疗师的一只手固定肘关节,另一只手握住患者腕关节,围绕肘关节做向上或向下的旋转。
五是肘关节的被动活动方法,当患者上肢呈外展位时,治疗师一只手固定其肘关节,另一只手握住腕关节作屈伸的动作。
六是膝关节屈曲的被动活动方法,治疗师一只手托住患者的小腿,另一只手用手心托住患者的脚后跟,双手一起沿矢状面向上推。
七是髋关节后伸的被动活动方法,患者呈侧卧位,治疗师的一只手固定髋节,另一只手从下向上托住膝关节及小腿,用力向后拉。
八是被动牵拉胭绳肌,即为直腿抬起的训练,治疗师跪于床上,在膝关节展的状态下屈曲髋关节,同时用自己的一侧膝关节把患者的另一侧下肢固定于床上,以防止在运动过程中这侧下肢向上抬。
九是被动牵拉跟腱,治疗师一只手固定踝关节,另一只手的手心握住患者的,脚后跟,前臂贴于患者足底外侧,利用身体的重量向上拉。
②注意事项:一是关节活动的各个方向都要训练;二是尽量做到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三是被动关节活动的动作应缓慢柔和、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四是每个关节每个运动方向,上肢一般3~5次,下肢5~10次,每日做2次为宜。
(2)辅助主动运动的训练:用于患肢肌力工、Ⅱ级的患者,患者能够有肌肉的收缩,但不引起关节活动或关节活动范围达不到正常值,治疗师设法使其关节活动达到全范围。自我辅助方式有:利用平面或训练板,肢体置于一平滑的木板或桌面,让患者在该平面上滑动肢体,达到活动关节的目的。还可用悬吊装置、人手辅助等方法进行辅助主动运动的练习。注意事项:①根据活动受限的关节不同,采取适当的体位;②注意固定关节的近端;③治疗师熟悉被活动关节的解剖位置及运动方向,向患者讲明动作如何做,运动方向是什么;④动作宜缓慢、有效地完成,动作之间有一短暂的休息过程;⑤随着主动肌力量增加,辅助力渐减少。
2.增强肌力训练如果患者能主动完成一全关节活动范围的动作时,说明肌力达到Ⅲ级以上,可以进行肌力增强训练,以使肌力逐步增强至正常。肌力增强训练的方法就是在肌肉运动时施加阻力,让肌肉抗阻力活动。常用的方法可分为徒手训练,如徒手等张训练及徒手等长训练,应用器械训练如弹力带、沙袋、哑铃、弹簧、悬吊式抗重力等方法。注意事项:
(1)选择适当的方法。根据目的、肌力的级别不同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
(2)正确设计姿势与肢位,患者感舒适、稳定,才能充分发挥潜能,全力完成动作。
(3)防止出现代偿动作。
(4)充分固定运动肢体的近端。
(5)科学计划每日的运动量(以次日无疲劳感、剧烈疼痛为宜)并持之以恒。
3.平衡和协调功能训练偏瘫或截瘫患者都可有平衡功能障碍。平衡功能障碍的原因主要有视觉信息输入缺少、前庭功能紊乱、本体感觉缺失或消失、肢体缺失、瘫痪、小脑功能紊乱等。平衡是逐步发展的,平衡障碍的训练原则:①从最稳定的体位到最不稳定的体位逐渐过渡(即人体重心逐渐增高,支持面越来越小);②先静态平衡完成后,再训练动态平衡;③从睁眼活动逐步过渡到闭眼活动;④在保持稳定的同时,逐渐增加头、躯干、四肢活动,注意提示患者精力中,逐步提高能力。日常生活动作的完成需要身体的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来成。静态平衡是动态平衡的基础,没有静态平衡的稳定,就没有动态平衡的展。因此,训练首先从静态平衡开始,静态平衡也就是对某一静态姿势的控制力,主要依赖肌肉的等长收缩及关节肌肉协同收缩来完成。
训练方法:一方面通过对关节的挤压,刺激关节感受器,诱导姿势反射的出现;另一方面增强关节两侧肌肉等长收缩能力,从而达到稳定关节的目的。当静态平衡能完成时,就可训练动态平衡。
(1)坐位平衡的训练:训练身体重心向前、后、左右动作时的动态平衡。
(2)跪位平衡的训练:跪位与坐位相比,身体的支撑面积减少了,身体重心与支撑面的距离也提高了,因此维持平衡的难度也增加。跪位平衡的维持,除了具有头与躯干的控制能力以外,还增加了躯干与骨盆的控制能力。
(3)站位平衡的训练:立位平衡除了按静态和动态平衡划分以外,还可从肢体角度方面分为双足和单足的平衡。双足静态平衡的训练,可以让患者在站立位下,治疗师诱导其平衡反应的出现。可让患者站在平衡板上;训练重心横向或纵向的转移,为单足立位平衡和步行作准备。
4.步行训练偏瘫、截瘫患者大部分经训练可以获得步行能力。偏瘫患者患肢有屈髋、屈膝的能力以及患肢有一定负重能力后开始步行训练。训练方法如下(以偏瘫患者为例)。
(1)支撑相训练:患者站立位,治疗师位于其后,双手放在骨盆两侧,诱导患者将体重移到患侧,然后令健腿上下台阶。
(2)摆动相训练:患者健侧下肢负重,治疗师跪在其前方,一手握住患者的足部,诱导患侧屈下肢松弛后,向前、向后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