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殿》李杨爱情故事近10年的研究综述(初稿)

时间:2019-05-13 23:3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生殿》李杨爱情故事近10年的研究综述(初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生殿》李杨爱情故事近10年的研究综述(初稿)》。

第一篇:《长生殿》李杨爱情故事近10年的研究综述(初稿)

《长生殿》李杨爱情故事近10年的研究综述

元明清戏曲创作异彩纷呈,蔚为大观,成为唐诗宋词后中国文学史上的优异代表作新形式。这一艺术成就的形成自然有多方面因素,但是从剧本形成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从元明清西区章所采用的故事的角度对这一艺术样式的生成进行审美观照,在本文献中从戏曲故事的题材类型、本事渊源以及审美意蕴等层面进行论述,以鲜活的实例感受元明清时期戏曲中蕴藏故事的美学魅力,通过李杨爱情故事为个案,考察自唐代以来特别是元明清时代中发展演变的原因,从中揭示一些元明清戏曲故事的时代特征和内涵。

1元明清爱情题材作品主题的分类及典型研究

文学作品研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主题的研究。主题思想的诠释彰显文学作品的深邃内涵,从理论层面上给予研究对象充分的内涵认识。以《长生殿》李杨爱情为题材的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的主题趋向多重蕴涵,这就使得其主旨包含了多重解读空间,从而使研究者们陷入了主题意蕴的苦苦求索之中。

第一部有关李杨题材的经典之作——白居易的《长恨歌》一经问世,就引发了主题的争论。陈鸿在《长恨歌传》后即指出其主旨意在“惩尤物,治乱阶,垂于将来”,成为《长恨歌》主题探究的肇始。陈寅恪指出欲解其主旨,“须知当时文体之关系”与“文人之关系”,认为白居易之诗作的完笔实在于《长恨歌传》,即所谓的“歌传合一说”,成为后世“讽喻说”的滥觞。而在日本,则产生了完全相对的“爱情说”,认为《长恨歌》是“根据对两人爱情的深刻同情而创作的”,并在中国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于这两种观点的互相对立又均有合理成分的存在,于是又形成了“双重主题说”,认为长恨歌“一方面对李、杨两人的荒淫、招致祸乱作了明显的讽刺,别一方面对杨贵妃的死和两人诚笃的相思赋予很大的同情”,是前两种观点矛盾无法调和的产物。除此之外,尚有另辟蹊径自成一派的“感伤说”、对史实的考辨而形成的“隐事说”等等,都自成一家之言,又有各自的缺陷。直至今日,《长恨歌》的主题之谜,仍是常谈常新,先后形成了二十余种观点,几乎垄断了《长恨歌》的研究领域。

继《长恨歌》之后,元代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这样一出经典的杂剧曲目也同样出现了对于主题的论争。更为相似的是,所持争论的观点也基本相同,“有的认为它与白居易的《长恨歌》一样,是在歌颂唐明皇、杨贵妃生死不渝的爱情;有的认为作者借以批评和讽喻唐明皇的政治得失;也有的认为此剧主题思想在歌颂和批判中显得矛盾和混乱。”另一方面,由于作品的自出一格的悲剧抒写,“不准备使唐明皇与杨贵妃有何种程度‘重圆’的可能”,这在中国悲剧史上极为罕有,也使得主题的研究分流到悲剧意象及悲剧意蕴之上,如《狞厉之爱与怨悱之痛的悲幻扭结——白朴<梧桐雨>悲剧意蕴再认识》《悲剧中的悲剧——<梧桐雨>杂剧人物形象与悲剧意蕴新论》等等。

关于李杨爱情题材的压轴之作——清代洪昇的《长生殿》,众多研究者也“一直为该剧的双重意向所困惑”。“李杨情爱”是《长生殿》的唯一主题”,还是“《长生殿》也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乐极哀来,垂戒来世”,又或者“作者在描写李杨的生死情缘时,寄托了自己的生死不渝的爱情理想。与此同时,又将李杨的爱情与‘安史之乱’联系起来从而寄寓了作者的劝惩恩想”。大体也是持李杨爱情说、家国兴亡说、或兼而有之或矛盾并立。“其实,这些都不是《长》剧客观主题所在。《长生殿》的基本情调,它给予人们的审美效果,仍然是上述那种人生空幻感。”

有普遍意义的范畴之上。

近10年来对于主题的研究,更多借鉴了对比的方法,主要是对经典作品进行对比,以期得出更为有力的结论。如《长恨歌》与《长恨歌传》的对比研究,通过细致地文本对比分析与“对诗与传的历史因缘”的溯源,不仅为《长恨歌传》提升了地位,也同时为“爱情说”提出了更多有力的证据。再如,《长恨歌》与《梧桐雨》的比较,得出“虽然在对李、杨爱情故事的描述上,《长恨歌》较《梧桐雨》更纯洁、真挚,但这并不影响《梧桐雨》的悲剧程度要比《长恨歌》强烈”,从而在对比的分析中把握不同作品的主旨倾向。又如,《梧桐雨》与《长生殿》的对比,得出“《梧桐雨》较之《长生殿》,其悲剧性质显得更彻底。而悲剧的直接原因就是帝、妃之间婚姻爱情的缺陷”,也从悲剧意蕴的角度揭示出主题的侧重。

事实上,造成主题的多义与复杂,主要是由于李杨爱情题材自产生之日起,就有着“史学与文学的两股流向”,而研究者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现象。近年来,学术界渐渐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在题材进入文学视野后又产生了文人与民间的两大不同的流向,二者有着不同的审美取向,而或对立、或融合,研究者们没有高度重视这一现象,往往会对主旨的解释产生偏差。比较文学的兴起为研究开辟了崭新的道路,但我们也看到在这种研究方法下,固然能够提出一些新的有建设性的论据,却容易在对比中关注不同之处,不能准确地概括主旨,而只是提出某种可能性。有关李杨爱情题材作品人物形象的研究

人物形象的研究是继主题之外的第二个研究重点,这首先是因为李杨形象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其次也是由于历代作品在塑造这两个人物时所包蕴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长恨歌>中杨贵妃形象新解》虽然是借分析人物形象来揭示作品主题的,但作者从历[14]李泽厚先生从美学角度将主题再提炼升华到了一个带

史角度、作者角度对杨玉环做了深刻的剖析,但又有以史证诗的嫌疑。如果说《长恨歌》的人物形象并不算十分鲜明,那么在后世的两部经典戏剧中的李杨形象则是十分丰满和立体的。《论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详细分析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两个人物形象,细致分析了两人性格中的不同层面。对于《长生殿》中光彩照人的李杨形象,研究成果更具深度。《<长生殿>剧中杨玉环形象再析》一文,以女性意识的角度分析了杨玉环爱情的悲剧。在《论<长生殿>中李隆基形象的人性化》中,作者通过对唐明皇这个形象帝王色彩的逐渐褪去的分析,肯定了李杨之间知音式的爱情。这些对于单篇作品人物形象的分析,有助于深入研究作品,但大多数都还是主题研究的附庸。

在研究成果上,比较突出的还是通过对比的方法展示不同作品的人物刻画的不同。有对一类或一代文学中作比较的研究,如《唐诗中杨贵妃形象再解读》,通过对唐诗中杨贵妃形象的解读挖掘出唐人对于这一人物的矛盾心态。也有从历代的经典作品的对照中得出,杨贵妃的形象从一个“惑君误国的红颜祸水”到“可怜可恨的灰色人物”最后升华为“光彩照人的痴心女子”,这样比从同一文本的个别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要更富于研究价值。对于唐明皇形象的分析,《试析唐明皇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演变》例举经典作品,认为从《长恨歌》到《长生殿》,他的形象“具有清晰的演变轨迹”,尤其是感情方面有着明显的拔高与升华。这些研究都对两个主要人物形象进行了一定的流变的梳理,但我们能够发现现有研究中大多数都将李杨二人分裂开来,事实上在李杨爱情关系中二人是相互影响的,如果能将他们的形象做一整体来分析,当会有一定收获。有关李杨爱情题材作品的其他对比研究

比较文学的繁荣,为李杨题材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走出自身窠臼的方法。除了上述主题、人物形象的对比之外,还包括其他方面的比较研究。

数量最多的是进行同一体裁的对比,固定选取一种体裁,诗歌或者小说、戏剧,对一系列作品的价值、地位、影响做出明晰的判断。《追忆、反思与怀想——唐代明皇题材小说研究》将唐人小说中有关于唐明皇的作品分为“追忆与怀想”[23][19]、“反思批判”、“具有神话和仙话情节”的三类作品,充分反映了唐人作品中的矛盾倾向。《论李杨题材在中国戏剧中的多重演绎》一文,揭示从元杂剧开始的世俗化在李杨戏剧作品中的展现。还有对同一时代进行对比的研究,如《唐宋时期杨贵妃题材文学研究》,选取李杨爱情题材产生的不远的时代作为分析的对象,详细论述各种体裁的相关作品,将杨贵妃题材列为一个母题来阐述,提出了不少有新意的见解。《元代李杨题材诗歌研究》认为“元代是李杨题材文学演变中的重要

时期”,进而以诗歌为主体,全面分析了这一时期的各类李杨作品。同体裁、同时代的对比研究往往结合在一起,开拓了研究的新的领域。

还有对中外以李杨为题材的不同作品的比较,如《李、杨爱情故事的传承与流变》中,由于“日本古代物语文学中的作品,有不少都是涉及到李杨故事的。但在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中日两国的文学作品却各有特点”,因而将中日之间有关李杨爱情题材的作品做了分析与对比,对于中日文化的比较很有借鉴意义,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在李杨题材上表现出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在比较性质的研究中也出现了对李杨爱情这一母题进行整体分析的成果,如《论“李杨爱情”张力性品格》《李杨爱情故事盛传不衰的原因分析》等,从宏观上来把握这一题材的作品,分析作品的主题和人物,为研究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主要还停留在研究这一现象广泛传承的原因,而不是研究具体的作品。如今,运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李杨爱情题材的成果已略见一斑,但其中从整体上来分析李杨文学的研究仍很鲜见。对于一个宏富的题材的流变不能只局限在一个朝代或一种体裁之上,而应当完善对于整体流变上的研究,从中得出更有建设性的成果。

总 结

从上述研究情况可以看出,李杨爱情题材的研究时间跨度长、研究成果多,但也有诸多不足或尚未涉及到的层面。对于主题,有了新的方法,但还缺少新的视角;对于人物形象,存在割裂情感双方关系的问题;对于情节,研究者则极少涉及,多为史学考据,事实上由于民间趣味的增加,情节也总是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对于对比研究,则缺乏宏观历时性的整体分析。鉴于此,应当有效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以民间审美因素的介入为视角,加强文本分析,研究李杨爱情题材作品在不同时期的嬗变过程,也希望藉此,对主题、人物形象、情节三个方面做一纵向考察。小清新文章来源——海内论坛: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浅谈李杨的爱情故事

浅谈李杨的爱情故事

Tiny 0802

李杨之间爱情的有否,一直都是人们争议与探寻的命题。爱情,两个美好的字眼,如何存在于佳丽三千、粉黛后宫的君主帝王身上?又如何体现于利用妹妹进献争宠的妃子身上?然而,在我看来,李杨之间,是有着纯真爱情的。他们对对方的欣赏、依恋与爱,亦是一段经典、震撼的浪漫。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一个恨字,憾意自是明了。李隆基恨,恨因美人误江山。但更浓烈的,是心中那份因江山杀美人的恨,是生死不见两茫茫的恨。“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足以传达两人之间的情谊。白朴的《梧桐雨》中,“位纵在神仙列,梦不离唐宫阙。千回万转情难灭。”是杨玉环对唐玄宗的忆与念;而《长生殿》中,“妃子呵,常记得千秋节华清宫宴乐,七夕会长生殿乞巧。誓愿学连理枝比翼鸟,谁想你乘彩凤返丹霄,命夭!寡人越看越添伤感,怎生是好!”则是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怀与想。爱,不贵亲密,而贵长久。我想若是梦已成梦,若是回忆已成回忆,若是这份依恋在离别在失去后也随之消散,李杨之间的悲剧,也不至于如此般令人扼腕。

只是这种爱情,生不逢时。

封建传统时代的束缚,年龄伦理上的限制,帝王妃子身份上的禁锢。横亘在他们之间的诸多阻碍,使他们的爱情蒙上了一层浓厚的政治色彩,畸形化而过早夭折了。安史之乱的罪名竟落在了杨玉环的身上,所谓红颜祸水,也便是这般形成。即便是挚爱,但唐玄宗肩负的是一国重担啊!他爱她,却爱的无能为力。马嵬坡前的诀别,“一朝红颜为君尽”,使得玄宗的残年注定是要在对杨贵妃的无尽思念中度过。

他们相知相悦,他们亦海誓山盟。他们之间的爱情,在歌舞盈溢中,在诗词吟咏中,在花月共赏中,潺湲熠熠。唐玄宗与杨玉环,天之骄子与一代佳人,旷世奇才与至真性情。不得不慨叹,人生若只如初见。

第三篇:从《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看李杨的爱情演绎

从《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看李杨的爱情演绎

一段爱情上演了人间爱情的传奇,后人沿着这条红线永远的追踪下去……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冬,三十五岁的白居易被授周至县尉,当时,他与好友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听到当地民间流传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纪的故事,深有感触,于是创作了千古传诵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陈鸿为此诗撰写了一篇《长恨歌传》。《长恨歌》以其标格卓异的风姿赢得了古今无数的读者,甚至当时长安妓女以“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价倍增。“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①,不仅是作者的自我肯定,也道出了众多读者的心声。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是读者争论的焦点问题,观点颇为分歧,约可分为三派:其一,爱情主题说。认为从作品宫中多宠的宪宗;其三,双重主题说。认为将此诗看成纯粹的讽谕诗或爱情颂歌都不恰当,它是暴露与歌颂的统一,讽谕和同情的交织,既为李、杨的爱情悲剧一掬同情之泪,又为他们的误国失政一叹遗恨之声,二者交相融汇而不是机械叠加。此外,还有人认为此诗是作者借李、杨悲剧来抒发自己爱情失意的情怀。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长恨歌》的主题就是歌“长恨”,“长恨”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认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还有《长恨歌》以“情”为中心的主旋律始终回旋激荡于全诗之中,当白居易把“情”作为描写对象时,那种被他承认的人皆有之的情潮便会以其固有的人性之美奔涌于笔端而无从遏制,即使他心存讽谕,只要着意深入感情的领域,作品便不会以讽谕说教的面貌出现。《长恨歌》写作之初,是倾注着作者感情的爱情描写。依照正常的艺术感受,读者是很难从中感受到女人是祸水,李、杨之恋是唐帝国衰亡根由的。

由于唐明皇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特殊身份和特殊关系,使得他们的爱情故事从唐代开始一直就是从史传到文学极为关注的热门题材,除正史之外,许多野史笔记如《明皇杂录》、《开元天宝遗事》、《开天传信记》、《酉阳杂俎》、《国史补》等均有零星记载,而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更是开启了李杨爱情故事的文学创作的先河。此后一发不可收,出现了宋代乐史的小说《杨太真外传》,元代关汉卿的《唐明皇哭香囊》、庚天锡的《杨太真霓裳怨》、王伯成的《天宝遗事诸宫调》与白朴的《梧桐雨》、明代吴世美的《惊鸿记》、屠隆的《彩毫记》等诸多戏曲作品。这其中,对《长生殿》影响最大的是《长恨歌》与《梧桐雨》。《长恨歌》是写作《长生殿》的最早的依据,而《梧桐雨》与《长生殿》两者先后之间是一种直接的继承关系。《长恨歌》是继《孔雀东南飞》、《木兰词》等民间叙事诗后之后,更为工整完美,具有一定传奇色彩的叙事诗。它比较客观地叙述了一个故事,注意故事的情节和结构,以最大的努力追求故事本身的优美动人。在诗中,白居易并不没有把唐明皇与杨贵妃作为一个真实的帝王的形象来描写,作者只是利用了这一个题材,把李、杨由历史人物变成了传奇人物。所以作者一方面美化了他们的爱情,另一方面没把“安史之乱”归罪与杨贵妃,通过他们歌颂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生死不渝的爱情。

白朴的《梧桐雨》直接取材于《长恨歌》,但基本思想倾向和意境情调却大有不同。白居易的《长恨歌》涉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关系时,有意掩盖唐明皇夺儿媳的行为,说杨玉环“养在深宫人未识,一朝选在君王侧”。在《梧桐雨》中,白朴一开始就交待了杨玉环是唐明皇儿子寿王的妃子,因具有人间少有的嫦娥之貌,唐明皇一见倾心,先将她度为女道士,然后娶入宫中册为贵妃。可身为贵妃的杨玉环却与唐明皇的义子安禄山有男女私情,安禄山起兵时说:“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白朴这么写显然并不是为了歌颂李、杨两人的爱情。“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成到衰的转折点,他把李、杨两人的爱情故事放到这样一种急剧变化的历史背景上来表现,写的是人世沧桑之感。尤其是剧中第四折,写战乱平息后,历经患难的唐明皇独自面对杨贵妃画像秋夜听雨的描写,把繁华已去,盛景不再,只剩下孤独寂寞时的悔恨和哀怨写得百转千回。这种由盛至衰的人世沧桑的悲剧,通过李、杨爱情故事敷演出来,尤为惊心动魄。

洪昇写了《长生殿》,在1688年完成,至今300多年。他吸收了前人对李杨爱情的抒发和表现,结合了自己完整的思考,主题明确,气势宏伟。他的《长生殿》有50本,现在虽然是27本,但删除了很多。在如此大的规模中,这部戏仍旧是无懈可击。他的价值在于吸收了以前有价值的元素,对李杨的爱情故事做了新的发展。他把故事全部展开,设计了很多新的情节,同时又不违背历史。《长生殿》的主题就被定位在情上。过去我们对它有很多争论,有人认为是表现情的,有人认为是表现女祸的,但现在确定下来《长生殿》就是表现情的。它的情和《西厢记》、《红楼梦》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呢?我认为后者都是年轻人互相爱慕和追求,和现在年轻人谈恋爱一样一见倾心,前者歌颂的是对爱情无论生死,真心到底。《长生殿》最突出的是表现在杨贵妃和唐明皇两个人的塑造,它有3大特点:

1、它不提杨贵妃和寿王的关系,更不提她与安禄山的关系。在历史上,杨贵妃是寿王的妃子,而寿王是唐明皇的侄子。这首先引起人们对杨贵妃的非议,在古代人们只非议女人。洪昇不提这件事是怕有损他们的形象,不利于描写他们的爱情。

2、侧重描写杨玉环在马蒐兵变已经开始感觉到自己有罪,洪昇着重写了两出戏。其中一出是《情悔》描写的杨贵妃的鬼魂无处安身,既怀念唐明皇又忏悔自己的荒唐。《长生殿》最精彩的是后半段,尤其是《哭像》,描写了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思念。洪昇的唱词不是堆砌一些形容词,而是使用一些叠词,在《哭像》中很能表现出来。

洪昇历时十余年对前人的一些作品进行了总结性的加工,写就了他规模巨大的传奇《长生殿》,可以说是前人有关李、杨爱情故事的集大成者。在内容上,《长生殿》直接继承了《梧桐雨》,作为全剧骨架的《密誓》、《惊变》、《埋玉》、《雨梦》就是以《梧桐雨》为底子,其它的如《权哄》、《合围》、《献饭》、《舞盘》、《哭像》等几出也是《梧桐雨》已有描写或者曾经提到的。在此基础上,洪昇对史料进行了精心的挑选,“凡史家秽语,概肖不书”(《长生殿·自序》),按照传说的面目给李杨的爱情故事作了新的发展,活灵活现地塑造了李隆基、杨玉环、安禄山、杨国忠等一批中国戏曲历史画廊上的经典人物形象。同时,洪昇又把他自己对历史和人生的见解和理想寄寓在李、杨的爱情故事之中,使得《长生殿》不仅文辞优美,而且主题深刻,成为“千百年来曲中巨擘”。

三易其稿的创作过程根据洪昇本人《长生殿·例言》中对该剧创作过程的介绍,他曾历经十余年三易其稿。第一稿是因为感慨李白的身世,遂以李白遇唐玄宗写了《清平调》三章为主要关目,大致与屠隆的《彩毫记》相类,取名《沉香亭》。其用意不过借李白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可以推测,这本中李杨情缘会得到描写,但不会占主要地位。后来他的朋友毛玉斯批评《沉香亭》剧本的排场过于熟套,他就删去了李白的情节,增加了李泌辅助康肃宗中兴的内容,这便是第二稿,剧名叫《舞霓裳》。在这一稿中,李杨的情缘已占据主导地位,但作者持否定态度。说明洪昇已经把对这段历史的认识,从个人的身世感怀上升到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兴亡的思索。第三稿为最后定本,洪昇进一步想到“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并深深为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白朴的《梧桐雨》中李、杨爱情故事所打动,于是再次对剧本大加改动。他去掉了李泌辅佐肃宗中兴的情节,并吸取唐代“玉妃归蓬莱仙院、明皇游月宫之说,因合用之,专写钗合情缘,以《长生殿》题名”。这十余年三易其稿的过程,既是对剧本主题、人物、情节不断酝酿、修改的定稿的过程,也是作者对其个人遭遇、历史与现实的人生哲理认识的不断深化、成熟的过程。洪昇朋友徐材说他“自谓一生精力在《长生殿》”(《天籁集跋》)。

关汉卿《唐明皇哭香囊》、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唐明皇游月宫》、岳伯川《罗光远梦断杨贵妃》、庾天锡《杨太真霓裳怨》、《杨太真华清宫》。明代传奇写李、杨故事亦不乏其人,其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清初洪曻的《长生殿》。

第四篇:《长生殿》杨贵妃的形象研究

《长生殿》杨贵妃的形象研究

摘要:洪昇的文学作品《长生殿》,向世人描绘出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洪昇的笔下,杨贵妃的文学形象得到了新的诠释,她漂亮、痴情、善良,最终得以永远和唐明皇相伴,二人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获取了真正永恒的爱。

在文学作品《长生殿》里,杨贵妃和唐明皇最终得以天长地久。本文对杨贵妃这一文学形象展开系统分析,并且梳理了有关于杨贵妃形象描绘的古代文学作品。而且对于杨贵妃这一文学历史形象的诞生、发展、延续、变化,都一一做出了系统的分析。力求站在真实全面的立场中,对于杨贵妃这一文学历史形象做出相对比较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长生殿;杨贵妃;爱情;形象

一、绪论

(一)研究意义

1、作品《长生殿》概述

《长生殿》是我国古代戏曲中的佼佼者,被誉为“近代曲家第一”。该剧以唐明皇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他们的爱情在人间发生、发展、结局,又在仙界复活并获得长生的过程,歌颂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生死不变、忠贞不渝的爱情,写出了历史的兴衰、人性的忠奸和情感的曲折,真可谓是浓缩了天上人间、生离死别的真情百态。

《长生殿》可以说是对李杨爱情故事描写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是描写杨贵妃文学作品的集大成者。它是一篇既讽刺又同情、既肯定又否定、具有双重属性的作品,这部作品一方面通过李隆基天天沉迷于酒色之中而误了朝政,最后导致国乱妃亡的惨痛结局,表达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告诫大家物极则反;另一方面通过对李杨爱情关系的描写肯定了他们对待爱情的忠贞,从而也寄托作者对爱情的理想。

2、众说纷纭的杨贵妃形象

杨玉环在中国历史上的知名度甚高,不仅因她拥有沉鱼落雁的姿色,更由于她与历史著名皇帝唐玄宗以及“安史之乱”事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关杨玉环的形象,也可谓多姿多彩。自唐代以来,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一直就是文学创作的热门题材,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和元代白朴的《梧桐雨》,以及《新唐书》等史书巨著。

在史官笔下, 历史上的杨玉环被描述成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魅惑君王、引发安史之乱的红颜祸水,但在文学作品中,杨贵妃与唐明皇大多被描述成为爱情的牺牲品。历史上真实的杨玉环与艺术形象已混为一谈,杨玉环的形象大多都是红颜祸水等负面的。但在清代戏剧作家洪昇笔下,杨玉环却是一个才貌双全、性格温和、追求真情、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光彩形象。

与《长恨歌》和《梧桐雨》相比,《长生殿》中的杨玉环形象更为丰满、更为鲜明动人、更具有艺术魅力。《长生殿》从多个角度,来反映了杨贵妃的美丽及善良的正面形象。她的聪明,温柔贤惠,勇敢坚定,美丽,智慧,展示了女子柔美多情的一面。洪昇《长生殿》的问世,更是将李杨爱情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二)研究目的

在文学作品《长生殿》里,杨贵妃不再是所谓的“红颜祸水”,而是一位美丽的、善良的女子,她和唐明皇之间存在真挚的感情,在这个人物身上,女人的温和的正面形象得以体现。但是在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和元代白朴的《梧桐雨》文学作品中,展现出来的杨贵妃是以一种负面的描写,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魅惑君王、引发安史之乱的红颜祸水,她被描绘成“红颜祸水”,甚至是安史之乱、从而导致大唐王朝动摇的灾祸。

在《长生殿》中洪昇有意剔除了杨玉环与寿王的关系,使其变得尽可能完美。身份定格为宫女,虽然卑微,却纯净,并且极富美貌与才情,深得唐明皇的喜爱。在诗人白居易的笔下写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从诗歌描述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宠爱程度之深,但也有暗讽李隆基爱屋及乌重用杨国忠,耽误朝政,荒淫误国。在洪昇的笔下,《长生殿》里的杨贵妃不再是一个误国女子,相反她善解人意,心怀大义,戏剧中表现出她仅仅是一个为了爱情执着和追求一个女人。

本文尝试抛开传统的政治观点,作为将纯洁的爱情故事注入到杨贵妃的身上,挖掘李、杨二人间的恩怨情仇。只专注于写情,以情代国,以小爱代大情怀。《长生殿》全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它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作为情节线索,广泛地展开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描绘。白居易的《长恨歌》,是洪昇写“长生殿”的第一基础。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文学作品中杨贵妃这一形象的研究,学术界的争议是比较大的。1985年复旦大学王运熙的《略谈“长恨歌”内容的构成》一文中认为诗篇一方面对李、杨贵妃两人的生活荒淫、招致祸乱作了明显的讽刺,另一方面对杨贵妃的死和两人诚笃的相思赋予很大的同情。1982年《文学评论》第02期 ,黄天骥的《论洪昇的<长生殿>》将“爱情主题”巧妙地化为“情缘主题”,并在其文中着重论述了杨贵妃的文学及历史形象。1998年《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5期,钟东的《论<长生殿>中的杨玉环形象的塑造》指出,作为一个有生命有情感的女性,杨贵妃也并非没有丝毫的主动性,她也有心留恋安禄山,但仅仅是为了掩人耳目,无法改变依附的现状。她也曾向唐明皇邀盟固宠,但这种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也是在有限能力范围内做出的努力。

在她的生命受到威胁的关键时刻,她也曾用“主上之恩不曾报得,数年恩爱怎生割舍的也”这种委婉的方式试图用感情打动明皇,也曾不顾一切地向明皇求救,但这不过是在死亡威胁面前无奈而又无效的挣扎。综观至今为止的李、杨题材,古今文学、戏剧的研究论著,虽然专题研究个别学者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视角日趋多样化,但依然没有脱离传统的政治视角的研究,更多地将杨玉环描述成祸国殃民的女性,很少有抛开这种观点去单纯研究杨、李爱情的论著。

二、《长生殿》中杨贵妃形象

《长生殿》从多个角度,来反映了杨贵妃的美丽及善良的正面的人物形象。她的聪明,温柔贤惠,勇敢坚定,美丽,智慧,展示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全剧正是以肯定和歌颂唐明皇与杨贵妃生死不渝的爱情为基调,通过他们“钗盒情缘”的情节描绘,回避了杨贵妃曾嫁寿王、与安禄山私通等“秽迹”,以求达到净化道德,“义取崇雅”的目的。

(一)玉环之美

1、倾国倾城,羞花惹怜

杨贵妃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在中国历史中可谓是享誉盛名。《长生殿》中第二出《定情》是这样描述杨贵妃的,“仙姿佚貌、绝代无双,百种娇娆;千般婀娜,德性温和,丰姿秀丽,恩波自喜从天降,浴罢妆成趋彩仗”。这几个词足以体现杨贵妃身上超脱凡俗,倾国倾城的外貌特征。也正是因为如此杨玉环被选为长生殿女,深得皇帝的喜爱。得到年轻姿美、品德端庄的杨贵妃之后,玄宗也非常高兴,认为找到了晚年的伴侣。

在第四出《春睡》是这样介绍的:“生有玉环在于左臂,上隐“太真”二字。因名玉环,小字太真。性格温柔,姿容艳丽。温揩罗袂,泪滴红冰;薄试霞绡,汗流香玉。荷蒙圣眷,拔自宫嫔。位列贵妃,礼同皇后。”如此闭月羞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令六宫的嫔妾都瞬间无法彰显个人的美貌,深受皇帝宠爱。杨玉怀虽然册封的位分是贵妃,但是享受的待遇却是皇后级别的,由此可见,皇帝对杨贵妃的宠爱之深,关爱之切。

2、聪慧灵秀,才艺双全

在佳丽如云的后宫中,杨贵妃要获得皇帝的宠爱,就需要用才艺、姿色、情感等将皇帝吸引到身边。在第十一出《闻乐》偶闻《霓裳羽衣曲》后,杨贵妃就立马在第十二出《制谱》谱出比天庭之乐更好听的曲子。如若不是杨贵妃从小就深受良好的教育,有深厚的诗词底蕴,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是不可能凭着一场梦,一首歌的基础上写好一曲流芳百世的《霓裳羽衣曲》。经过杨玉环精雕细琢的《霓裳羽衣曲》“反胜天上”这足以看出杨贵妃多才多艺,六艺精通。

皇帝也在《制谱》中毫不吝啬的夸奖杨贵妃:“妃子,妃子!美人韵事,被你都占尽也。妃子,不要说你娉婷绝世,只这一点灵心,有谁及得你来?凭聪明,也堪压倒上阳花。”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也曲曲折折,后宫斗争向来残酷,杨贵妃对此也有深切体会。但在洪昇笔下,玉环只是“怪使娇憨,寻瘢索绽,谜儿自逞心胸”。

后来,杨贵妃的一片真情打动了用情不专的李隆基,也使两人的爱情得以进一步升华。在《定情》中便有“昨见宫女杨玉环,德性温和,丰姿秀丽。卜兹吉日,册为贵妃。”此时的后宫可以说是群龙无首,而玉环年纪轻轻便能凭借着“德性温和,丰姿秀丽”而成为贵妃,统领后宫,可见其容貌与德性在当时是十分突出的。

(二)玉环之纯

1、海誓山盟,情比金坚

同样是在第二出《定情》,当玉环得知皇帝册封她被册封为贵妃后,唱到“臣妾寒门陋质,充选掖庭,忽闻宠命之加,不胜陨越之惧。”杨玉环深知出身寒门,有幸侍于皇家,再无限欢喜之余还带着受宠若惊的心情。不仅如此,在戏中她还反复唱到“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天长。”这几句话出现多次,道出了杨玉环的最初梦想,她希望玄宗能喜欢她,并且是一直到地久天长。

杨贵妃希望自己与玄宗的爱情可以“惟愿取情似坚金,钗不单分盒永完”。就像玄宗给她的盟誓:“朕与妃子偕老之盟,今夕伊始。特携得金钗、钿盒在此,与卿定情。”金钗赠与贵妃,钿盒朕早晚收于衣袖之中,这是我们的定情之物,寓意同心同德,永不分离。在《长生殿》中杨玉环是善妒的,而这种善妒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对李隆基爱得深沉,她向往专一的爱情,向往平常夫妻的生活,因此面对李隆基的背叛,便表现得骄纵任性。

在《夜怨》中便有杨玉环的自白“唉,江采蘋,江采蘋,非是我容你不得,只怕我容了你,你就容不得我也!”梅妃富于才华,创制了惊鸿舞,深得李隆基的喜爱,对于杨玉环来说,梅妃是她与李隆基爱情道路上的一大情敌,让她不得不防。李隆基复召梅妃,又使她醋意大发,不能自己,甚至要将定情时的钗、盒交还给李隆基,两人若不能携手与共,还不如分离。杨玉环对爱情的专

一、痴情也深深打动了李隆基,使其从不专一走向了专一。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为爱而痴,至死不渝的女子。贵妃与皇上的感情经过这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两人对彼此的感情还是一如既往,恩爱如初,情比金坚。

2、同心同德,琴瑟合鸣

在第二十二出《密誓》中,贵妃与玄宗一同在长生殿乞巧,贵妃觉得虽然牛郎织女一年才能见一次面,但是他们的情义却是永久的,虽然与玄宗日日一起,但是情义之深却不能与织女牛郎的相比,不禁泪流满面,她说道,妾蒙陛下宠眷,六宫无比。只怕日久恩疏,不免白头之叹!想来两个人都是凡人,即使相爱也只能是一世的时光,并不能与神仙相比。

于是玄宗就与贵妃在长生殿趁此双星之下,乞赐盟约,以坚终始。在双星的见证下,许诺彼此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时绵绵无绝期。才子佳人,情意绵绵,双星伴月,信誓旦旦。此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对单纯为了爱情而痴狂的情侣。杨玉环与李隆基的爱情之所以感人肺腑,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杨玉环对爱情的执着与忠贞。

在《定情》一出中曾反复唱到的“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天长。”在《补恨》一出中,天孙责备李隆基心如铁,负玉环时,玉环为其辩解“岂是他顿薄劣!想那日遭磨劫,兵刃纵横,社稷阽危,蒙难君王怎护臣妾?妾甘就死,死而无怨,与君何涉!”天孙便又劝她“只是你如今已证仙班,情缘宜断。若一念牵缠呵,怕无端又令从此堕尘劫。”而玉环却坚定自己的信念,大胆表白“位纵在神仙列,梦不离唐宫阙。千回万转情难灭。”“倘得情丝再续,情愿谪下仙班。双飞若注鸳鸯牒,三生旧好缘重结。又何惜人间再受罚折!”可见杨玉环对李隆基爱的深沉与执着,两人对彼此的思念分毫不减,并且对彼此的心从未改变,可以说杨李能够重续前缘,在天宫相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杨玉环对李隆基的专一不弃以及对他们爱情的执着。

(三)玉环之痴

1、因爱生妒,情感专一

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杨贵妃对玄宗忠贞不渝,她满怀理想地希望玄宗也可以同样对她用情专一。在第四出《春睡》中,从贵妃的两个贴身侍女的谈话中可以知道,贵妃的悍妒逼迫玄宗把梅妃迁置上阳楼东,甚至在第六出《傍讶》、第七出《幸恩》中,连自己的姐姐虢国夫人受宠她都要嫉妒,被玄宗送回国相府,这是贵妃和玄宗第一次闹别扭。但这是一个女子最真实的反应,她不能容忍玄宗对爱情的不专一,而且对象竟然会是自己的姐姐,怎么可能做到不怄气呢?

在杨李感情日益升温,情浓意浓之时,李隆基为讨好杨玉环而去曲江游玩,不想却看上了虢国夫人,爱上了她的“妆梳淡,天然无赛”,“三杯之后,便暗中筑座连环寨,哄结上同心罗带”,这使杨玉环十分不悦“先自回宫”。在《傍讶》一出中也提到杨贵妃“娇痴性,天生忒利害。前时逼得个梅娘娘,直迁置楼东无奈。如今这虢国夫人,是自家的妹子,须知道连枝同气情非外,怎这点儿也难分爱。”对于杨玉环来说爱情是不可替代的,即便是自家姐妹,也无法分享。

如果说杨玉环对虢国夫人是出于妒忌,那么对梅妃便是妒恨。梅妃先于玉环陪伴在明皇身边,她与明皇之间并无爱情,只是简单的帝妃关系,但必然会引起杨玉环之妒。在第八出《献发》中,杨贵妃回到国相府后,久久不见玄宗派人接她回宫,于是开始日夜思念,并且剪掉一缕青丝让高力士拿给玄宗,希望玄宗可以记起往日的情分,重修于好。贵妃起初对爱情的希冀是“情似坚金,钗不单分盒永完”,但是作为一位帝王,要对一位女子一心一意是不可能做到的。

那么对方做不到,女子就会很容易失落,还会嫉妒比自己受宠的女子,这样也就自然而然过渡到了第二次悍妒,玉环想起昨日还恩爱无比,今日却寂寞空房。她伤心,她不知君心,霎时更变。她无法容忍,没等天亮,贵妃就急急忙忙跑去翠华西阁,质问玄宗。洪昇抛弃了传统观念对妇女之“妒”的指斥,而是去审视和描绘贵妃的焊妒。杨贵妃首先是一个女人、其次才是一位贵妃,杨贵妃其个人的爱恨情仇、其动机是单纯的。

2、为爱献身,马嵬断魂

安史之乱,安禄山的军队攻破潼关,直逼长安,唐明皇李隆基率官员逃往西蜀。第二十五出《埋玉》中写道,六军至马嵬坡时,哗变杀死杨国忠,并逼杀杨贵妃,军士大喊“杨国忠虽罚,皇家依旧,不杀皇家,誓死护卫。”杨贵妃也知道形势严峻,如果她不死,六军就不会护送皇帝西行,爱她的丈夫和大唐都会灭亡。

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贵妃并没有央求皇上救命,反而劝说皇上:“事出非常惊诧,已痛兄遭戮,奈臣妾又受波查。“玄宗仍然无法割爱,玉环劝道:“臣妾受皇帝深恩,杀身难报,妾虽死犹生也。“玄宗还是无法让玉环死,他说“你若捐生,朕虽有九重之尊,四海之富,要他则甚!宁可国破家忘,决不肯抛舍你也!”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玉环知道自己如果选择死亡,情况可能会改变,她忧愁的说:“陛下恩虽深,但事已至此,无路求生,若再留恋,倘玉石俱焚,益增妾罪。望 陛下舍妾之身,以保宗社”。玉环求唐明皇下旨处死自己,她深怕再继续拖延下去会给这个国家和皇帝最终带来致命的灾难。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深明大义,为了自己深爱的人宁愿牺牲自我的烈女子的形象。杨贵妃的纯洁爱情上升到了为国捐躯,实在是可敬可佩。

3、至死不渝,痴情不减

在千军万马的乱军之中,玉环并没有怪罪玄宗在危难之际,抛弃了她,相反她在死后则是日日夜夜思念着如何再见皇上一面。在第三十七出《尸解》中写道玉环内心的思念:“我想生受深恩,死亦何悔。只是一段情缘,未能终始。此心耿耿,万劫难忘耳”。贵妃在马嵬坡临死之时,还想着玄宗,她交代高力士,在她死后,皇帝身边唯留下他一个“老人”并再三嘱咐高力士照顾好玄宗。如此痴情女郎,怎不叫人心生怜悯?

在第四十七出《补恨》中当织女问“你共他两边既恁疼热,况盟言曾共设,怎生他徒地心如铁,马嵬坡便忍将伊负也?”杨贵妃则是处处维护玄宗形象,并且站在玄宗的角度上对他辩护,当日情形危及,并不是玄宗薄情无义,他一介君王怎么可能为了我一宠妃而置整个大唐于不顾呢?是我甘心为了心爱的人赴死的,并不是他的选择,我无怨无悔啊!

后来,李隆基命道士杨通幽寻觅杨贵妃,终于在蓬莱仙山上见到杨贵妃,杨贵妃请杨通幽转告皇上,“只要两情能坚,自可前盟不负”,并且约定在乞巧节这一天两人在月宫进行相会,在这一天,玉皇大帝知道真相后,让一对至死不渝的情侣在天堂再续前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惊天动地的感人爱情故事。

杨贵妃虽然经历了人,鬼,仙三个转变,但她对爱情执着的追求却从未改变。在《长生殿》这部作品之中,洪昇通过描述,塑造了一个新的玉环,她不再只是史官笔下的红颜祸水的角色,而是一个才貌双全、性格温和、追求真情、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纯情女子。

三、杨贵妃形象在《长生殿》中的发展变化

杨贵妃这一文学和历史形象,在作品《长生殿》中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由于《长生殿》前一部分是写实,是爱情的悲剧,后一部分是写幻,是鼓吹真情。从结构上说,而且两者是对立的,但又是互相依存的。没有前半部分现实的悲剧,后半部分鼓吹至真之情便无从生发,没有后半部分唐明皇杨贵妃的忏悔、重圆,则成了《梧桐雨》式的悲剧,只是留下了一份历史的遗憾。

这种既对立又依存的关系,虽然中间转换得有些勉强,但却正构成了《长生殿》的结构特征和思想特色:杨贵妃在这部作品里形象变化极大,她由一位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级别的贵妃、变成了一位为爱情而痴狂的女子。写唐明皇杨贵妃之情事,幷不限于言二人之情,而是含而不露地拓宽了“情”的内涵,充分地表现出剧作第一出《传概》里所申述的命意:“古今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看子孝臣忠,总由情至。

(一)传统人物形象塑造的一种突破

洪昇创造的杨贵妃是个以情为重的女子,她深爱着李隆基,甚至已经到了痴迷的状态。她希望自己一心一意的爱也可以得到君主的专一,但李隆基的爱情则是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他喜爱杨贵妃,但初始他对爱情并不专一,时常移情别恋。杨贵妃更希望李隆基尊重她们的感情和性格,但这些在传统社会的一夫多妻制情况下,完全就是一种奢望。他是君王,背负着整个国家,她不能独占这份爱。

因此,杨贵妃常常处于矛盾与痛苦之中,在争宠与嫉妒中两者之间不断游走,但是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是因为她出自于对李隆基的爱。当杨贵妃听说六军将士要诛杀自己时又惊又怕,心中转过千般念头、百感交集,作家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使杨贵妃矛盾的性格得以充分体现。

这种艺术创作方式无疑是对传统文学中人物形象塑造的一种突破,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饱满、真实。这种表现手法使得杨贵妃在爱情与政治之间,甚至在生与死之间,必须做出一个选择,剧中人物心理变化,活动内容骤然提升了文学高度。

(二)为国捐躯、舍身报国的爱国女性

《长生殿》这部文学作品中,杨贵妃是现实与虚构经典的完美结合。作家对这些历史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处理,李隆基是文武双全、才略无双的帝王,而杨贵妃也是德容兼备、丰姿秀丽的奇女子,李隆基称赞她“笼灯就月细端详,庭花不及娇模样”。

两人一见钟情、相爱终生。李隆基工诗词,长音律,擅丹青,而杨贵妃也是才艺绝伦,在《长生殿》中《闻乐》《制谱》《舞盘》等部分都有着充分展现。在《长生殿》这部文学作品中,杨贵妃于翠盘中表演《霓裳羽衣曲》时,李隆基赞道:“宛如栾风回雪,恍如飞燕游龙”,杨贵妃的能歌善舞、才情过人也使唐明皇“三千宠爱在一身”。同时,《长生殿》中对安史之乱进行了重新评价,并为杨贵妃翻案,杨贵妃在《长生殿》这部文学作品中,被塑造成为国捐躯、舍身报国的爱国女性。

(三)善良、柔美的女子形象

历史上和文学上的男人往往因为政治利益最终走向灭亡,其中也有很多夹杂着关于“红颜祸水”的描写,加重社会的混乱,加快国家的衰败。比如妲己,褒姒,杨贵妃等人,很多文人骚客口诛笔伐这些深陷深宫的妇女,试图用女性的责任来维护男权社会的尊严。但是洪昇的《长生殿》是一个大胆的文学作品,在《长生殿》之中,杨贵妃不仅才貌双全,聪明,贤惠,情感细腻,忠贞不渝的爱情,具有鲜明的个性,这是对传统的“红颜祸水论”的反拨。杨贵妃被描绘成一位善良、柔美的女子形象,而并不是什么所谓的“红颜祸水”。

四、结语

《长生殿》中的杨玉环形象丰满、鲜明动人、具有艺术魅力。此外,作者还对杨玉环的内心世界进行了独特的诠释,从而使杨贵妃形象表现出鲜明而进步的时代特征。

《长生殿》是我国古代戏曲中的佼佼者,被誉为“近代曲家第一”。该剧以唐明皇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他们的爱情在人间发生、发展、消亡,又在仙界复活并获得长生的过程,写出了历史的兴衰、人性的忠奸和情感的曲折,真可谓是浓缩了天上人间、生离死别的真情百态,歌颂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生死不变、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

第五篇:近年我国学前家庭教育的指导与研究_李洪曾

近年我国学前家庭教育的指导与研究

李洪曾

一、近年我国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研究与活动

家庭教育是随人类家庭的产生而出现的、最古老的一种教育形态,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一部完整的教育史,特别是学前教育史中,家庭教育应该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由于受到极左路线的干扰,社会主义教育曾经被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一度被排斥在教育的大门之外。“ 文革”的结束,标志着家庭教育获得了新生。

1987 年开始的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史慧中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 七五”规划重点课题“ 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研究发现: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在园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个别差异与家庭教育的联系均大于教养机构教育。研究者提出,不能再把幼儿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幼儿园教育,幼儿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研究成果为我国上世纪’“年代开展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和研究工作提供了依据。

1992 年开始的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李洪曾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 八五”规划重点课题“ 中国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在东北的沈阳、西北的宁夏、西南的成都、华东的南昌和上海市,组织城市和农村!)个幼儿园、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实验点开展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实践和研究。研究者在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模式和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实验。各实验点研究获得的适合不同地域、城市与农村、教养机构、社区与企事业单位的指导经验,为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供了多种可借鉴的模式。

1997年6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在江西省南昌市成立。该专业委员会的研究领域涉及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传播媒介的作用三个领域,但以幼儿家庭教育为主。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为推动课题研究,组织了“ 全国幼儿家庭教育研究‘ 九五’(和‘ 十五’)规划课题”的申报、评审和立项;为形成研究队伍,组织了四期“ 全国幼儿家庭教育研究骨干培训班”;为交流成果、提高质量,分别于1999 年和2002年组织了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幼儿家庭教育研讨会。学前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推动了我国学前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开展。

1997 年以来,上海市、北京市、山西省、安徽省、海南省等地区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成立,推动了各地家庭教育研究工作和指导工作的迅速发展。

二、学前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框架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内围绕着儿童的成长而展开的家庭成员及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过程。无数事实表明并有许多研究证实,目前包括学前家庭教育在内的0-18岁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包括家长教育观念的陈旧、家长对子女教养态度的偏差、家长教育子女能力的低下、家庭教育内容的失衡、教育子女方法的不当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家庭教育需要社会给予适当的指导。

家庭教育指导一般是指:由家庭外的社会组织及机构组织的,以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其教育行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由于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对象是作为儿童家长的成人,指导一般在家长工作之余的时间内进行,指导是为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的家庭教育服务的,因此我们把家庭教育指导看作是一种带有师范性的、业余的成人教育。

在“ 八五”期间开展“ 中国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的基础上,经过“ 九五”期间研究与指导的实践,我们曾经提出一个反映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的“ 4421”理论框架。这个理论框架认为,家庭教育指导的全过程包括:儿童、家长、指导者和组织管理者等四类对象,儿童的发展过程、家长的家庭教育过程、指导者对家长进行的家庭教育指导过程和组织管理者对所属范围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进行的组织管理过程等四种过程,以上各种过程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和心理氛围两种环境,对以上对象、过程和环境加以制约的社会大背景。框架认为:上述家庭教育过程、家庭教育指导过程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单向的、自上而下的过程,而是双向的、互动的过程。正是在这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孩子才能得到共同提高。同样,环境与对象也处于互动之中。即使是社会大背景与人们的活动也处于互动,相互影响之中。

三、近年来中国学前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的主要工作(一)规划课题,发动基层开展家庭教育课题研究

根据我们的经验,发动基层单位开展家庭教育的科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因为:首先,基层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需要适合当地家长和基层单位实际的具体的理论的指导,而这些具体的认识在现成的《 家庭教育学》中是没有的;其次,众多基层单位开展对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具体问题的研究能够形成一种研究的气氛,有利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第三,基层开展研究也是对基层家庭教育指导者的锻炼,有利于形成家庭教育研究队伍,并为全市性的重点课题研究打下基础。

为了获得实效,基层的研究应该把为实践服务放在第一位。我们提倡在工作中坚持“ 两个服务”的方针,即:家庭教育指导必须为基层单位的中心工作服务,家庭教育研究必须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对基层单位来说,其进行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比较薄弱,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我们热情鼓励与具体指导。对待基层单位开展家庭教育研究活动应该采取的态度是:发动、鼓励、扶持,同时进行必要的、有可能的指导。

(二)抓点带面,创建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

基层单位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需要通过不同的条线和块块进行面上的组织和管理,然而,面上的工作还需要有点的带动;不同基层单位的指导对象、指导经验和指导条件各不相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应该有不同的做法,需要形成不同类型的指导模式。”2002“ 年,学前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根据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经验,开始筹划在有条件的地区创建全国学前家庭教育研究基地的设想。

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的主要任务是:1.全面指导。组织力量对属于本单位指导对象的全体家长展开家庭教育的指导。2.实验研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实验研究,研究就本单位的特点如何指导才能有效地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3.专题研究。选择专题进行研究,在家庭教育的研究上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4.辐射推广。在一定的范围内介绍、推广家庭教育指导的经验和开展家庭教育研究的经验。为保证基地创建工作的健康发展,保证基地的质量,我们采取申报评审制度,并对基地创建单位进行基地性质、任务、要求、验收标准等基地知识的培训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和家庭教育课题研究方面的培训,为创建单位开展创建工作提供帮助。

(三)培训骨干,形成家庭教育研究队伍缺少既熟悉家庭教育基本理论又掌握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研究骨干,是基层开展家庭教育课题研究和建设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的拦路虎。根据这一认识,我们将培训家庭教育研究骨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工作计划。

自1997年开始,根据研究的需要和基层的实际情况,我们共举办了四类不同性质的培训班,即:以选择研究课题、制订研究方案和运用对应方法为主要内容,以申报家庭教育研究规划课题为目标的“ 家庭教育研究方法培训班”;以处理研究数据和撰写研究报告为主要内容,以形成研究成果、参加家庭教育研讨会为目标的“ 家庭教育研究论文撰写培训班”;以家庭教育指导基本理论、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的性质任务、家庭教育指导实验方法和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验收标准等为主要内容,以创建基地为目标的“ 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培训班”;根据家庭教育指导与研究信息化、现代化的要求,以!质化研究方法、互联网情报检索、SPSS10.0统计软件的操作E-mail 接送的电子演讲稿的制作等为主要内容,以掌握新方法和更新旧手段为目标的“ 家庭教育研究手段更新培训班”。(四)交流研讨,辐射家庭教育研究成果为了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扩大研究成果的影响,学前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分别于1998年、2000年和2002年召开了“ 全国第二届学前家庭教育研讨会”、“ 全国学前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研讨会”和“ 全国第三届学前家庭教育研讨会”。此外,专业委员会还与地方研究会和研究机构联合召开过多次地区幼儿家庭教育研讨会。通过大会交流、小组研讨、现场观摩、成果展示等形式,交流家庭教育指导的经验、切磋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探讨新的研究方法,促进了基层的指导工作和研究工作。

四、家庭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根据上述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框架,专业委员会提出了反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不同领域的(” 个板块,在每一板块下选择了有代表性的课题组成课题群,然后将(“ 个课题群合成了“ 全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研究规划课题指南”。这样从(//1年开始,全国家庭教育的研究进入了有计划运转的轨道。至今,基层单位学前家庭教育研究涉及到家庭教育的(” 个领域。这(“个领域及包含的主要课题有:

(一)从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角度出发选择的课题,如,学前儿童的行为习惯、责任心和诚信品质的培养与家庭教育的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教育的研究;学前儿童的营养过剩、龋齿、视力不良等问题的防治与家庭教育的研究;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与家庭教育的研究等等。

(二)从家长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角度选择的课题,如,”23 岁婴幼儿不同带养方式的现状与需求的研究;家长教养态度、亲子沟通与亲子关系的研究;农村学前儿童父母将教育子女的责任推给幼儿园和祖辈老人的所谓“ 双脱手”现象的研究;家长的“ 重智轻德”“ 重知识轻能力”“ 重正规教育轻非正规教育”“ 重正式教育轻非正式教育”等教育观念上,家长对子女的“ 溺爱”“ 放任”“ 冷漠”和“ 专制”等教养方式上,家长“ 重直接教育轻环境创设”“ 重主动行为轻被动行为”“ 重说教轻身教”和“ 重物质提供轻健康心理氛围创设”等教育行为上的倾向性问题的研究等。

(三)从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角度选择的课题,如,家园同步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目的;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与需要进行分类指导;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如何具有针对性;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如何多样化;教师与家长之间如何建立新型关系;如何充分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的研究等等。

(四)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角度选择的,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不同渠道的研究;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的素质与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研究;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评估指标的研究;社区对“23 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的研究;家长学校与家庭教育指导组织形式更新的研究等等。(五)从具有某一种特征的儿童出发进行的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研究,如,聋哑儿童、弱智儿童的家庭教育;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教育等等。

(六)对特殊家长、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特点与如何进行分类指导进行研究,如,祖辈家长与隔代教育的研究;父母关系紧张与离异家庭的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研究;下岗职工与特困家庭的家庭教育的研究;城市发展与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的研究;外来媳妇的特点与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等等。

(七)对指导者的研究,如,家庭教育指导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与来源的研究;社区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的研究;青年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的困惑与对策的研究;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研究等等。

(八)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与管理者的研究,如,影响组织管理者工作效率的因素的研究;地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组织管理者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等等。

(九)对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的环境的研究,如,农村幼儿成长的家庭基本物质条件;幼儿家庭心理氛围的基本要素与创设;邻里关系、家庭关系、婆媳关系对子女的影响;祖辈与父辈教育子女上的“ 代沟”及其对子女的影响等等。其中对学习型家庭的研究涉及现代学习社会中如何为子女创设成长的最佳环境氛围的问题。

(十)针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对儿童发展、对家庭教育、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影响进行的研究,如,加入!”# 对我国家长教育观念的影响;信息时代的家长与儿童;互联网与家庭教育指导手段的现代化,等等。

五、家庭教育研究的主要成果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逐步形成了以下$% 点认识:

(一)“ 大教育”的观念。儿童是在学校、社会和家庭三种环境下成长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构成我们的国民教育体系。把教育仅仅看作是学校教育,或者课堂教学,或者学科教学,是对教育的一种狭隘的理解。教育应该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能替代的。不能只是强化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社区和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必须看到,缺少家庭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二)“ 双向互动”与“ 共同成长”的观念。家庭教育是家长与子女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家长的教育观念、教养态度和教育行为影响着儿童身体、心理的发展;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儿童对事物的态度和儿童的行为,包括对家长教育行为的反应也影响着家长。家庭教育的过程有时是由家长的行为起动的,有时是由子女的行为起动的。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应该根据子女的兴趣、特点和需要进行;家长的观念、知识、能力、体力也有不如子女的地方,家长应该放下架子向子女学习。家庭教育指导是家长与指导者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指导者、家长、孩子在共同成长。

(三)“ 小太阳”与“ 大太阳”。成人围着孩子转的“ 小太阳”现象,被认为是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点,但“ 小太阳”现象只是独生子女教育中的表面现象,并不表明中国家长倾向“ 儿童中心”或“ 儿童本位”。恰恰相反,更多的情况是:成人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沿着成人预先设计好的成长轨道一步一步前进,这是一种表现为“ 大太阳”现象的“ 成人中心”的“ 成人本位”。“ 大太阳”现象是问题的实质。“ 大太阳”现象才是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基本特点。

(四)“ 终身学习”的观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并不是天生的老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需要不断学习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随着孩子进幼儿园、到小学、升中学,家长需要不断了解不同学习阶段儿童的任务和容易产生的问题以及处理办法;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家长需要不断转变观念,改进行为,以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步变化,家长需要不断调整与子女的关系。总之,家长需要“ 终身学习”,不断“ 继续社会化”。

(五)“ 服务家长”的观念。从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看,我们要从“ 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服务”和“ 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服务”的基础上,向“ 为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服务”发展。从与家长的关系上看,学校教师,不应该是“ 教育家长”,也不纯粹是“ 指导家长”,而应该是“ 服务家长”。

(六)发挥家长的“ 主体作用”。考察一个基层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效果如何,家长的参与性是第一位的指标。评价家长的参与性如何时,不仅要看家长参加指导活动的“ 出勤”率,还要看家长参加活动的“ 认真”程度,更要看家长参与活动的“ 主动”程度,最后还要看家长在活动过程中“ 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学校应该吸引家长积极参与其家庭教育“ 指导活动”“ 教育教学活动”,并参与学校的“ 管理工作”。

(七)指导对象的全面性与分类指导。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既包括家长又应包括子女;既包括父母,又应包括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的祖辈老人;既重视对母亲的指导,又应注意对父亲的指导,还要注意对孩子的监护人和教育保姆的指导。对有不同特点的家庭要注意分类指导。可以从孩子特点、家长特点或家庭的特点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八)指导内容选择的多角度和针对性。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应从多种角度加以选择。不论从何种角度,最终都应考虑作为指导直接对象的家长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态度及行为,使指导内容具有针对性。为了做好家长工作,学校班主任不仅要“ 读懂学生这本书”,还要“ 读懂家长这本书”。

(九)指导形式的多样性。要克服“ 居高临下”的、“ 满堂灌”式的、被动的、单向划一的固定模式,注意指导形式多样化,使家长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围绕同一内容,还应采用多种指导形式配合,以提高指导效果。要关注国际家庭教育指导形式发展的趋势,总结、提炼本市街道乡镇、幼儿园、中小学组织集体性指导活动的经验和规律,尽快与国际接轨。

(十)指导组织的时代性。家长学校是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组织形式,但并不是惟一的组织形式。家长学校在我国家庭教育指导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将来还将发挥很好的作用。但同时应该看到,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特点的地区、不同的对象条件需要有不同的组织形式。要提倡家庭教育指导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亲子学苑、家庭教育咨询站等是新的组织形式。我们还应不断发现、扶持、总结、提炼、推广新的有效的组织形式。

(作者单位:200032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下载《长生殿》李杨爱情故事近10年的研究综述(初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生殿》李杨爱情故事近10年的研究综述(初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周敦颐近年研究的综述

    姓名:周娟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端木艺 利用文献检索综述近年来对周敦颐的一些研究 摘要:作为“理学之宗祖”的周敦颐,出于对社会人生责任的担当,继承传统儒学“内圣外王”之道......

    王宏伟和杨姗姗的浪漫爱情故事

    王宏伟和杨姗姗的浪漫爱情故事王宏伟与美妻新婚第一夜才开始恋爱2008年12月13日,奥地利维也纳,著名的音乐圣殿维也纳金色大厅,中国歌唱家王宏伟的民歌独唱音乐会正在举行。几曲......

    仁怀市杨李小学200

    仁怀市杨李小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 我校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李杨简历(5篇范文)

    个人基本信息 姓名:李杨性别:男出生年月:1987年6月民族: 汉 籍贯: 河北衡水健康状况:良好理想工作地:石家庄就读院校:海南大学 学历:本科外语等级:国家六级专业: 环境科学联系方式:13739......

    李杨转正工作总结

    试用期工作总结及转正申请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叫李杨,2011年8月10日入职,根据公司需要,目前担任公司审计部审计专员一职。本人工作认真、细心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勤勉不......

    李杨反思(精选五篇)

    我怎样长大教学反思 歌曲《我怎样长大》是故事片《烛光里的微笑》的主题曲。由吴天忍作词,徐景新作曲。影片描述了一位女教师在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的感人事迹,塑造了“燃尽自......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杨、李、普)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子课题实施方案近城小学杨佳祥 李晓兰普雪梅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习作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涉及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多种心理......

    李杨爱情的悲剧范文

    李杨爱情的悲剧 李杨爱情故事从古至今都在流传。李杨之间的爱情似乎是早已经注定以悲剧结尾,在政治江山面前,真的有真正的爱情吗? 唐玄宗是一个重色的人,杨贵妃曾是唐玄宗的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