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七军的长征精神

时间:2019-05-13 23:33: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红七军的长征精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红七军的长征精神》。

第一篇:论红七军的长征精神

论红七军的“长征”精神

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拉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西境内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伟大革命序幕。红七军作为百色起义所建立起来的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短短有建制的近两年内,它英勇善战,百折不挠,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百色起义之后的红七军征战历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29年12月至1929年1930年1月,保卫和巩固右江革命根据地;第二阶段、1930年2月至1930年10月,转战黔桂边;

第三阶段、1930年11月至1931年7月,“长征”北上江西。

百色起义给后人留下了丰富和异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有益于后人的敬仰和对后人的教育意义。作为百色起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红七军的“长征”精神亦将永放光芒,泽被后人。狭义上的红七军“长征”是指1930年10月红八军第一纵队编入红七军之后,红七军离开右江革命根据地,转战桂黔湘粤赣边,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合的征程,行程达一万二千余里。广义的红七军“长征”应该包括红八军第一纵队1930年3月出师征剿靖西,因内部叛变,与红八军军部失去联系后,转战桂滇黔边,行程达七千余里,1930年10月编入红七军的历程和1930年11月之后的红七军北上江西会合中央红军的历程。整个红七军的“长征”是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完成的。一路上,他们不畏险阻,排除万难,发扬高尚的无产阶级革命奉献精神,最终完成与中央红军会合的目标。在这过程中,造就了永载革命史册的红七军“长征”精神。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工作方针和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原则是红七军“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百色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的,红七军是在百色起义之后由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基于此,党的各项基本工作方针和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原则得以在红七军全面贯彻。党员干部是红七军中的坚强柱石。红七军从建立之始就将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首位,将支部建到连队,保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同时建立政治委员制度和各级士兵委员会,以保证官兵平等。1931年1月,红七军经过艰苦转战,抵达全州县。前委在此召开会议,总结离开根据地以来的经验教训。经过邓小平等同志的努力说服,前委决定放弃攻打大城市的计划转向湘粤边,并将十九、二十两个师编成三个团。这是红七军前委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解决了战略方针的失误,是红七军得以幸存的重要条件。

第二、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斗志是红七军“长征”胜利的可靠保证。红八军第一纵队在凌云彩村遭遇数倍于己的敌人包围,且是处于不利的战斗地域,但是红八军的将士浴血奋战,终于在敌人的层层包围中冲出一条血路,突出重围,继续转移。在转移的途中又是人烟稀少,补给困难,部队减员严重。部队中出现悲观动摇情绪,但是在党的干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之后,部队的士气提升,最终完成与红七军的会合。1930年12月,红七军受“左”倾错误影响,在攻击天河和武冈未果且自己受到很大程度消耗的情况后,又在极度疲劳和给养不足的情况下长途奔袭占领全州。在1932年1月,红七军从湖南道县转战江华,时至寒冬,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红军将士仅着单衣,靠坚强的意志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

第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团结在党委周围、人民军队忠于党,是红七军“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在艰苦的革命根据地初创阶段,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其得以建立的重要原因。而在军队的征战过程中,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更显重要。危难时刻,共产党员是红军最为可靠的力量。党对军队的领导使得党的纪律在红军中贯彻。这是红七军能在异常艰难的条件下保持人民军队本色的重要原因。真正的人民军队才能够战无不胜,争取更大的胜利。

红七军“长征”的胜利,在中国革命史上划下浓重一笔。红七军的“长征”绝不仅仅是一支地方红军与中央红军会合的过程这么简单。它是红七军在受“左”倾错误影响的情况下,在攻击大城市的目标无果之后,一路为寻求更好的发展而斗争;是在反动军队层层的阻扰之下和不断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之后与中央红军会合的长途征

程。红七军“长征”的胜利完成,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具有异常显著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首先,红七军的“长征”培养了一批久经考验的党的优秀指战员。经过一万二千余里的艰苦奋战,红七军由最初出发是7000多人的队伍,到与中央红军会合时仅剩下2000余人,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幸存下来的这2000余人,都是党的优秀儿女,是红军的骨干力量,是不可多得的革命精华。第二,红七军的“长征”为之后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红七军与中央红军会合之后,参加了中央红军粉碎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七军参加了举世瞩目的中央红军长征。原经历长途征战考验的红七军将士们,在中央红军长征的途中,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积极发挥个人作用,以自己的努力推动中央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第三、红七军的“长征”保持了共产党和红军的良好形象,在普通贫苦百姓的心目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无论是红八军第一纵队还是红七军的主力部队,在转战的过程中,虽然自身条件异常艰苦,但是都是纪律严明,对普通民众秋毫无犯,而且常还接济贫苦百姓,没有犯流寇主义,这在客观上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良好形象,使得更多的百姓支持党的各项工作。最后,红七军的“长征”给后人留下了一个精神丰碑。红七军的“长征”是一部史诗,实事求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等是红七军“长征”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无论时间如何变迁,“长征”精神将会永发光彩,激励后人。在目前,全区各族人民正在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而努力奋斗过程中,百色也正处在“四地一带一枢纽”发展思路的指引下奋力前进中。正是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时期,全区人民更需要发挥百色起义精神和红七军“长征”精神,努力奋斗,实现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目标。

附:

个人简介:吴熙威,1985年出生,男,苗族,广西乐业人。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2008级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发展。

通信地址:广西南宁市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2008级思想政治教育班 邮编530006 电话:***

第二篇:论长征精神

我注册了一个网易邮箱

账号***@163.com

密码Yangguangdy123

姓名:靳海燕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号:201006012

5论长征精神

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社会稳定了,人们生活也好起来了,人们既没有吃过树皮也没有啃过树根,甚至都无法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非人生活。可是,在那段日子里,我们的英雄——红军就是这样过来的。人们都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点我们毋庸置疑。同时我也想说没有长征路上千千万万的红军也没有新中国,新中国是所有中华儿女血与泪的结晶。这其中,红军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长征则是红军重要性的集中体现。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江西革命根据地,准备与二、六军团会合,沿途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兵力损失超过一半。12月,黎平会议召开后,红军改变会合计划,向贵州腹地进发。1935年1月,红军攻打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也开始确立。会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开始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左路军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随后,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中央红军长征宣告结束。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省会宁地区会师,红军宣布长征胜利结束。无疑,毛泽东长征的判定是正确的!长征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不仅给祖国带来了转机,同时给我们的中华儿女留下了宝贵的长征精神。

一、长征精神的内涵

长征精神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之一。包括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和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

1、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情况下,中央红军在中央领导人的领导下,毅然转移。前路迷茫,后面是无尽的追兵,路途中爬雪山、过草地,缺粮缺水还要随时保持着高度警惕以防止敌人的进攻。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我们的红军依然没有灰心,没有泄气,依然保持着坚

定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积极的革命信念,这样的人内心必定是非常强大的。同时,他们必定是革命的胜利者,以无限强大的乐观、坚强战胜一切。

2、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整个长征过程中,红军做出了非常大的牺牲,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根本无法统计一路上死亡的红军将士的人数,仅从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撤出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陕甘宁边区会合,中国工农红军从近九万人只剩下三万人,再加上长征路上一路都有新人加入,死亡人数之多可想而知。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我们的勇士们没有退缩,虽然死伤无数,但是红军的队伍从来没有被摧毁过,大家依然在坚持不懈的战斗着。每一个人都在勇敢的战斗着,每一次战役都无不体现出中国红军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3、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和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遵义会议之前,由于党领导人的一意孤行,红军陷入重重包围。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事实上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共红军走上了一条重于求实的道路。红军长征过程中失去了与苏联红军的联系,开始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自主决定自己的未来。同时,大胆创新,四渡赤水,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圈。在整个长征过程中,红一、二、四方面军始终相互配合,顾全大局,为全局着想,以全局利益为主,最后在甘肃会宁会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二、现代社会弘扬长征精神的必要性

1、弘扬长征精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需要具备多项素质,不管是经济情况良好的时候,还是国家面临危机的时候,我们都要乐观坚强、不畏艰苦,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保证国家与人民安全的基础上,顾全大局,积极创新,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那么,现在世界各国要做到“和平与发展”更是需要弘扬长征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大家整天生活在各种压力的包围中:学习的压力、工作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等等。在这样的高压下,怎样使人们更轻松的生活便成了一个问题。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抗压能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效率,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2、弘扬长征精神是保护人类自然生存环境的需要

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自然灾害也频繁发生。从08年以来,我国已经发生了好几起重大自然灾害。之前更是有2012世界末日之说,弄得人心惶惶。在这种情况下,弘扬长征精神是必要的。长征精神可以交给人们不畏惧、不胆怯,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被空穴来风的传言所吓倒。同时,在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长征精神可以教我们学会反思,思考是什么造成了今天这种现象,我们又能采取些什么措施来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地球。练就强

大的内心,无坚不摧。最后,在现在这样一个自然灾害高发期的今天,我们更是要实事求是,大胆创新,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我国应该加强同世界各国的联系,团结各国的力量,因为自然灾害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们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单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以,世界各国彼此团结是必须的,大家应该把眼光放的更长远一点,顾全大局,从全局出发。

3、弘扬长征精神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需要

长征精神是中华革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军战士留给我们的瑰宝。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三篇:论长征精神

论“长征精神”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

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经过一系列的艰难险阻,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最终结束。

首先我想解释的是长征精神,现在我们时常会谈起长征精神,但是它究竟是什么呢?

江泽民、徐向前、杨尚昆等曾作过精辟的概括。江泽民的概括

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徐向前的概括是:“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乐观主义的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牺牲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百折不挠、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而战的献身精神。”杨尚昆的概括是:“对革命理论和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信念;

就是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充满乐观、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就是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

有的人也许会说,长征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现在再提起来已经过时了,那我只能说这个人犯了很大的认识错误。

今天重温长征精神,无疑会给予我们很多的启迪:长征精神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精神的力量。红军战胜艰险取得胜利,说明人们要想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经历千难万险终于“尽开颜”,说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长征的胜利说明了崇高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的重要意义,我们应树立崇高的理想。因此,我认为长征精神的内涵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是取得长征胜利的首要的精神力量。万里长征,艰苦卓绝。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临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江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茫无际的草地,前有荷枪实弹的堵军,后有铺天盖地的追兵,上有狂轰滥炸的飞机„„就是在这样一种“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中国工农红军充分展现出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爬雪山、过草地、涉沼泽、眠雪野、食草根、艰难跋涉二万五千里,翻越18座高山,渡过24条江河,转战11个省,终于从总兵力多达100万敌人的血战中杀出了一条生路,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在那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惊天地、泣鬼神。这种坚强的信念、伟大的精神,塑造了我们的军魂,创造了伟大的奇迹。

敢于牺牲的英雄气概。长征中红军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一个至为关键的原因在于红军具有敢于牺牲的英雄气概。俗话说:“两军相逢勇者胜”,没有敢于牺牲的英雄气概,红军既不能爬雪山,也不能过草地。红军指战员不怕牺牲,奋勇拼搏,一往无前,终于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势不可挡的顽强精神,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正如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所说:长征“是一次充满了集体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和希望的举世无双的行动”,“是用热血和勇气谱写的史诗”。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长征是爱国主义的史诗。在中外军事史上,没有一支军队经过这么艰辛漫长的战略转移而没有被击溃,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能够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尽管他们当中有无数的同志倒下了,可他们所到之处播下的革命火种,最终汇成了燎原之势。正是因为爱国主义精神,我们的红军战士在革命的危难关头,不顾自己的安危,听从党的领导,各路红军实行了密切的战略协同和配合。许多战士为了战友,奋不顾身,英勇冲锋。中央红军血战湘江,担任后卫的红五军团第34师和红三军团18团为掩护主力过江,结果被敌军阻隔在湘江以东,大部分壮烈牺牲。长征中,部队不断整编,干部层层下放,有的师团干部成了普通一兵,但他们胸怀大局,能上能下,表现出坚强的党性和无私的爱国精神。

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长征不仅仅是军事上战胜了敌人,也不仅是战胜了各种自然险恶,更重要的是我们党在思想上冲破了“左”的思想束缚,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取得的伟大成果。1935年的遵义会议,批评了共产国际代表在军事上不切实际的瞎指挥,独立自主地解决了中国革命如何继续发展的问题。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自主地领导中国革命的能力,同时,也标志着共产国际控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针和领导组成的时代结束了。中国共产党经过革命斗争的反复考验,随着斗争经验的不断丰富,终于摆脱了幼年的稚气,在政治上成熟起来了。从此,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一改过去屡遭挫折的被动局面,走上了胜利发展的坦途。遵义会议是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本国问题的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充分体现了我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本国问题的创新精神。

长征精神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应该大力弘扬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弘扬长征精神要结合时代特征,新时期弘扬长征精神要做到以下几个结合。

一是把弘扬长征精神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紧密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课题。弘扬伟大的长征精

神,就要注重学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把党和人民取得的实践经验不断上升为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丰富、发展理论的创新精神,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当前,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运用好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重大成果,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二是把弘扬长征精神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长征精神中蕴涵着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要结合弘扬长征精神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和全体人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是把弘扬长征精神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表现。要把弘扬长征精神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手段。注重总结和发扬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保持先进性的历史经验,坚持和弘扬我们党在历史上所形成的各种宝贵精神和优良作风,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和认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两个务必”,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革命作风,切实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各项工作中。

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第四篇:论“长征精神”

浅论“长征精神”

黄榆婷 1202154103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1班

摘要:长征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锻造了中华民族精神之魂。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了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全面展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不断变动着的世界格局,弘扬长征精神显得非常重要。关键词:历史表明 理想信念 新长征

公元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离开江西瑞金进行战略大转移,至1936年10月止,红军走过了赣、闽、粤、湘等十一个省,经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以及雪山草地等万水千山,行程达两万五千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极其伟大。它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诗篇。它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它在世界人民的心中,早已成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红军不怕长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万里长征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渡湘江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过草地、翻雪山等一副副鲜活的历史画卷,更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长征的历史表明,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古语有云:“夫志,气之帅也。” 在长征中,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担负起抗日救国的重任,当时提出的“北上抗日”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口号,都充分体现了党和红军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所以,鲁迅先生认为红军长征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伟大的史诗”。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说,长征是“一次体现出坚忍不拔精神的惊人业绩”。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埃德加·斯诺认为长征“是一次可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远征”,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现代史诗”。

长征的历史表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这项原则的魅力在长征的实践中得以充分体现。④如果说,长征之前,红军遭受惨败;长征本身,红军出于无奈;长征之初,红军面临毁灭之险,是在饱尝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中央领导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苦果,那么遵义会议之后红军摆脱险境,争得主动,获得生存,赢得胜利,则是在品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领导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甘甜。综观整个长征的全过程,里面的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套战术的实施,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与共产党人的探索和求实精神息息相关。

长征的历史表明,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长征途中,红军时时处处关心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沿途群众为红军筹款筹粮、烧水送饭、收集情报、救护伤员、提供兵源。军民团结如一人,构筑了一道牢不可破的御敌长城。

长征的历史表明,紧密团结、顾全大局是革命胜利的保证。红军长征充分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团结互助、不谋私利的精神境界。例如,党中央为了以严明的军纪保证民族政策的贯彻执行,要求红军必须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三大禁令、四大注意”。因此,守纪团结是长征胜利的另一个克敌制胜的法宝。

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是一幅波澜壮阔,无坚不摧的历史画面;是一种独立自主,勇往直前的不朽精神。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它的每一个音符都具有撼人心灵、发人深思、催人奋进的历史神韵。长征包含了那么多那么深刻那么令人感动的崇高与象征意义!它是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表现,是中华民族前仆后继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如果心中有理想,就该忠于理想,坚持不懈地追求它;即使遇到了再大地困难,也该百折不饶地去面对尽力去击败它。

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共同的历史使命,因此弘扬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就必须要做到“人人有责,人人有份”,要真正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样一个基本定位。我们每个人怎么做,这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管社会环境怎样、别人做得如何,始终要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就不能光盯着别人。每个人都是社会一分子,都有责任自己首先做好。多一个人做好,就增添了一份实践远大理想的推动力量。从现在做起,就不能等待观望。大家的工作、学习、生活,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每时每刻都在经受考验,我们都需要用实际行动来回答好这份考卷。从小事做起,就不能好高骛远,任何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一滴,实际上都能折射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火花,因为这一切都是在为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创造辉煌灿烂的明天!

因此,我们学习长征精神,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参考文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版),第五章第二节,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08 [美]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M].译者:李方准,梁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146.④“论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共党史学会会长 张 云

第五篇:论长征精神

论长征精神

70年前,红军战士战胜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胡锦涛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今天,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弘扬长征精神,躬身践行长征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中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一:长征精神的形成

长征精神的形成绝非偶然。它而是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做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红军广大官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磨砺而成的。长征精神是红军在长征这一伟大革命实践过程中不断磨砺和锤造出来的一种精神品质,它直接负载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记录了连他自己都无法相信的数字:在中央红军历时1年的长征中,进行了300多次战斗,几乎每天一次遭遇战;平均每天行军35公里以上,翻越了18座山脉,渡过了24条河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击败了数倍于己的国民党中央军的围追堵截;征服了雪山、草地等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正是在这种千锤百炼的革命实践中,广大红军指战员的理想境界、意志品质、战斗作风、团结精神、纪律观念等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进而凝聚成为伟大的长征精神。

二:长征精神的内涵

1、崇高的理想 坚定的信念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灵魂。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如果说懂得为崇高理想而斗争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话,那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正是这样一支钢铁劲旅。长征胜利表明: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是红军长征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这种伟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铸造了我们的军魂!

2、牢记宗旨 心系人民。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长征中的各路红军实行战略转移虽然独立进行,但在长征这一全局中,大家密切配合,互相支持。红一、四方面军懋功会师后,曾发生过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严重事件。党中央为了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最终战胜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维护了红军的团结统一。

4、艰苦奋斗 甘于奉献。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我们党85年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在探索兴党、强国、富民的道路上,艰苦奋斗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党百折不挠,顽强进取;作为图强求兴的奋斗方式,使我们党在改变中国面貌的历程中创造出辉煌的业绩;作为高尚纯洁的政治品格,确保我们党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巍然屹立。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人民军队的艰苦奋斗史。万里长征,艰苦卓绝。红军将士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斩关夺隘,抢险飞渡,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具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为艰苦的历程。“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海拔4000多米的川康雪山,使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长眠于此;千里沼泽、连鸟兽都不能出没的川西草地,吞噬了多少红军战士的生命。“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红

军战士在“爬过雪山就是胜利”、“走出草地就有希望”口号的鼓舞下,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雪山死神和草地恶魔,并且表现出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三: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长征精神是不畏艰难,不怕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有利于发扬艰苦奋斗和艰苦创业精神,鼓舞广大人民为实现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从以上三个方面对长征精神进行浅陋分析,中国红军长征事迹实属不易,像毛泽东诗词里歌颂的:“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在困难面前我们勇往直前,这就是它的价值,激励着整个中华民族不断前进,风雨无阻。

下载论红七军的长征精神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红七军的长征精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长征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长征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的研究 [摘 要]长征锻造了中华民族精神之魂――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包含着五个方面的内容。长征精神的内涵不仅仅对当时有着深刻的意义,对当......

    论伟大的长征精神

    ●伟大的长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心系群众、患难与共......

    论长征精神与现代化建设

    江泽民同志指出:“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江泽民同志对长征精神全面深刻的概......

    七侓长征

    《七律 长征》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并会写“逶、迤、磅、礴、丸、岷”。能正确读写“逶迤、磅礴、泥丸、岷山”等词语。 2、启发学生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

    长征精神红诗朗诵主题班会教案

    长征精神红诗朗诵主题班会教案 班会目的: 通过班会活动,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精神的内涵,由此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塑造乐观、耐劳、顽强、自强不......

    2013年文物管理所红七军历史陈列馆

    2013年文物管理所红七军历史陈列馆 工作总结 2013年以来,文物管理所、红七军历史陈列馆在省、州文物主管部门和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的领导下,围绕全年工作计划及目标任务,较好地完......

    长征精神是什么

    长征精神是什么? 一次次的绝地逢生,一次次的转危为安,当4支红色大军在70年前的那个十月胜利会师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这些红色战士,不仅谱就了长征这样举世罕见的伟大史诗,而......

    浅论长征精神

    浅论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及时代价值 英语103班 金黄容 201010010316 摘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