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零用钱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零用钱,我们该怎么花
一、主题产生背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收入逐年增多,独生子女家庭往往又是“缺什么也不能缺孩子的”,所以,学生兜里的零用钱不断,再加上市场上的一些经销商,不断迎合小学生的心理,商品花样日益翻新,今天刚买来赛车,明天又兴起了悠悠球,后天又玩上了拉面土。相当一部分学生每天零食不离口,玩具不离手。这样既不符合卫生要求,又助长了小学生追求时尚,爱花零钱的风气。所以,小学生不良消费问题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决定在班级里开展一次零用钱我们该怎么花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本次活动,自我意识到手中的零用钱来之不易,以此规范小学生的消费行为,正确引导小学生的消费方向,更好地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手中的零用钱来之不易,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通过调查,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和成功经验。
3、通过收集资料、调查、采访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对知
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活动过程与指导
第一阶段:确立主题,制定计划。(一课时)
(一)、创设问题情境,确定活动主题。
1、出示一组图片。(大屏幕出示:拍摄学校周围的小摊贩 生意兴隆的场景。)问:你们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零用钱? 这些零用钱又是哪来的2、组织学生讨论,提出问题。
3、汇报交流,确定调查内容。
(1)对学生每天零用钱数目的调查。
(2)零用钱消费情况的调查。
(3)零用钱来源的调查。
(4)家庭收入情况的调查。
(二)自由分组,制定计划。
1、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问题,组成调查小组,在组长的 带领下,制定活动计划。
2、交流计划,完善计划。
第三阶段:调查研究,实施计划。(一个月)
这一阶段,各小组主要通过询问、发调查问卷等形式
下面是各小组的调查结果。
(一)对学生每天零用钱数目的调查小组发现:在他们调查的50人当中,每天学生的零用钱数目在1元左右,如照这样计算,全校2000多人每天就会额外花销2000多元。那么一个月就是60000多元这可不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呀!
(二)对零用钱消费情况调查小组的同学,他们带着“同学们到底把零用钱花在哪里”这一问题展开调查,经过明察暗访,他们发现,大多数同学把零用钱花在买零食吃上,当然少不了买玩具和上网吧。看来,大部分学生的零用钱都花在 不该花的地方。
(三)对零用钱来源小组调查发现,学生手中的零用钱几乎是家长给的,但孩子索取的方式却各不相同,甚至有的同学竟然是用欺骗的手段来获取零用钱。调查组的同学不由得从心底发出感叹:过多的零用钱不仅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
(四)对家长收入情况调查组经过一番调查,结果更令人心痛,家庭月收入不足1000元的达40%,可孩子花起钱来大手大脚,原因可想而知:过于溺爱 自己的孩子。看来,家长也有错呀!
第三阶段:交流探讨,总结反思。(一课时)
1、先请个小组汇报调查结果
2、让学生结合以上结果讨论:(大屏幕)
(1)从以上调查结果你看出了什么?
(2)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3)这种状况发展下去有什么危害?
(4)怎样合理使用零用钱呢?
同学们在讨论时,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对“怎样合理使用零用钱”海鸥子们提出好多建议,好多学生提出要把自己的零用钱积攒起来捐给贫困地区的 小朋友,于是我趁热打铁,又带学生算了一笔账,(大屏幕)
(1)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角钱,我们班80人每天可以节约多少钱呢?(8元)
(2)我校2000人每天可以节约多少钱呢?(200元)
(3)全国十三亿人口,每天又可以节约多少钱呢?(13000000元)如果每500元就可以资助一名失学儿童完成一年的学业,这些钱又能帮助多少名失学儿 童呢?(26000名)
总结:同学们,零用钱不可少,但一定要合理使用。这就包涵学校、社会、家庭多方面因素,但关键是靠自己,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合理使用零用钱,做一个会学习、会生活的新时代的小主人
第二篇:零用钱综合实践
我是小小理财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在发生变化。每个家庭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已不再为温饱问题而犯愁,手中有了更多的金钱可供支配。成人消费的变化,也随之改变了我们孩子的消费观念。由于缺乏指导,加上盲目的从众心理,不知不觉中,很多学生逐渐形成了错误的消费观念,随意、炫耀、挥霍攀比、模仿等,盲目、随心所欲地乱花钱,他们根本不懂得什么叫节约!也不会合理地支配使用零花钱。在这个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财商”和“智商”、“情商”同样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是时代的需要,由此产生了以培养学生理财能力——“财商”为目的的综合实践活动——“我是小小理财家”。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求实的消费心态。
2、让学生初步懂得有计划地合理分配使用零花钱的好处。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动手能力,消除“不劳而获”的思想,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4、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让学生具备初步的金融知识,了解相关的理财方式。
三、教学准备
l、教师准备
(1)一段录像,从同学对话中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零花钱不翼而飞现象,引起学生的共鸣——零花钱哪去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为了让学生更清楚明白零花钱的去向,于是我就设计了一份张明、李小刚的收支情况对照表,在对比中发现问题,了解零花钱丢失的原因。
(3)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地支配零花钱,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实践操作平台”,请学生帮助张磊合理地支配一个月的零花钱,从理论到实践,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
(4)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理财投资内容,事先联系一位理财专家让学生现场采访,丰富学生的金融知识,学习相关的理财方式。
2、生准备
(1)调查了解自己及周围同学零花钱的多少,以及使用情况。
(2)调查父母及周围亲戚、朋友、邻居的投资理财方式。
3、学具准备
(1)为了清楚明晰,操作简便,我准备了一个PPT,含录像及收支对照表。
(2)为每一位学生准备了一份“实践操作平台”和“创收方案”,方便交流使用。
四、教学活动设计与评析
教学活动一:零花钱哪去了?
活动目标:从张明、李小刚的收支对比中发现零花钱丢失的原因,在讨论交流中达成共识。
活动过程:
1、我呢,想先做个调查,同不同意?告诉我,你们平常手头有没有零花钱?一个月大概有多少呢?
2、哟,真不少!你也有几十快,他也有几十块,基本上每个同学或多或少都有一部分零花钱。零花钱多了当然高兴,可如果支配不当,这不,张明同学的烦恼就来了!(看录象)
3、过渡:张明的零花钱到底哪去了呢?(出示两张表格)这是张明和李小刚两人这个月使用零花钱情况统计表,仔细观察,从中你了解到什么?
4、小结:张明因为做事没有计划,买东西没有节制,乱花钱导致零花钱不见了。
5、过渡: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看来张明的烦恼就是大家的烦恼,那怎么办呢?我们给他出出主意,把零花钱找回来。
指导要点:
1、引导学生两者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如张明的铺张浪费、随意、奢侈等。
2、从张明现象引申到自身,由点带面,引起学生的共鸣。
评析:问题来自于学生,教师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学生能从他人身上映射出自身存在的问题,激发探究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良好的欲望将始终引领着学生去主动的探索。
教学活动二:零花钱回来喽!
活动目标:
1、再次深入地对比两位同学的开支情况,在减免不必要的开支中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求实的消费心态。
2、从理论到实践,学习合理安排自己的零花钱。
活动过程:
1、给张明支招再看这张表,你觉得张明开支中哪些可以省?哪些可以免?为什么?
2、预设:
(1)品牌钢笔没有必要,只要买一支普通钢笔就行!(这个建议大家同意吗?可以省下来多少钱?买东西就要经济实惠,你很懂得节约。)
(2)尺子一把就够了,一个月用两把太浪费了!(这个提醒好不好?浪费往往就在不经意间,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可千万要注意哦!)
(3)有些玩具如溜溜球、贴花纸没多大用处,可买可不买,就不要买了。(你的意思是说——钱要用在刀刃上,要学会合理支配!)
(4)有些玩具如飞机模型和模型材料价格相差很大,可以自己动手拼装,既节约钱又锻炼了动手能力!(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会精打细算,真是一位小当家!)
(5)朋友之间可以共同分享玩具。(你的点子真好,我也赞同,互惠互利嘛!)
(6)秋游只要买一些必须的物品,平时零嘴也根本用不着,小摊食品很不卫生,再说家里父母总会买一些放着。
3、小结:大家想了这么多金点子,我们帮他算算一共可以节省多少钱?哇,这么多,零花钱回来喽!(点课件)这下张明就可以订到他心爱的杂志了!
4、看来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很重要。老师这有一张表(出示)你们能帮张磊合理地支配这个月的零花钱吗?
5、交流,对他的安排你有更好的建议吗?
6、小结:看来,自己的零花钱支配既要勤俭节约,又要经济实惠,还得好好计划一下!
指导要点: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哪些可以省”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消费的合理与必须,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
2、通过“实践操作平台”使学生的认识更上一个台阶,为自己今后的消费理财奠定基础。
评析:这个活动从“省钱”这个合理消费点出发,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探究消费的科学性,由于切合学生实际,且导向性明确,学生的理解较透彻,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必将影响他们的消费观念。这是学生自己探究所得,比简单的说理教育效果要好得多!另外整个活动以此为契机,通过动手操作,交流评议,更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科学合理的理财观。
教学活动三:零花钱越来越多……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和现场采访,了解相关的理财方式。
2、学习选择合适的理财方式,填写“我的创收方案”。
活动过程:
1、想不想你的零花钱越来越多!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讨论:根据你的经验或从父母那了解到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让手中的钱越来越多?有需要的同学也可以采访一下我们后面的老师。
2、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的零花钱越来越多呢?
预设:(1)把钱存到银行、委托他人投资、劳动创收
(2)放高利贷(你很有头脑,但这是违法的,是不可取的。)
(3)帮父母劳动获取报酬(好的,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也不错!)
(4)为同学代做事,辅导功课(主动帮助同学是可以的,但收取酬劳就不太好了!)
(5)撒娇(这种不劳而获的方法并不可取。)
3、看来你们懂得还真不少,下面我们听听理财专家又有哪些高招呢?(现场采访)
4、听了这么多好的建议,你们想不想使自己的零花钱越来越多呢?老师这里有一份创收方案,我们一起来看看!以储蓄创收为例,你准备做哪些工作?(种类、方式、填储蓄单、如何存钱、利息有多少)
5、大家会填了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6、下个月我们将举行小小理财沙龙会,交流你的理财计划,还要评选出理财小能手。
7、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有关零花钱管理使用的话题,知道了只要勤俭节约、合理支配就能使我们的零花钱越来越多!今天我发现同学们个个都是“小小理财家”
指导要点:介绍“创收方案”的要求,举例说明,帮助学生填写自己的创收方案,注意切实可行,能指导以后的活动。
评析:“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培养学生的财商必须从小抓起,学生知道现代社会有很多投资方式和渠道,各种投资方式各有短长,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选择投资方式和渠道。
反思:
“我是小小理财家”这个活动是基于现代生活水平的迅猛增长而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敢花钱、乱花钱、见钱眼开。整天零食不离口、玩具不离手。这样既不符合饮食卫生,严重地危害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又助长了小学生追求名牌、追求奢华、追慕虚荣的风气,毒害了小学生的心灵,使一些学生从小养成了追求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品质。上述不良消费倾向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进行适当的消费观的引领,让学生明白哪些是消费陋习,怎样合理消费,以及学习一些理财投资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人生价值观是很有必要的。
在这次活动中,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在对比中让学生真切认识到如何合理消费,树立了健康、求实的消费心态。当然,本次活动也有诸多不足,如投资方式多样化,仅凭课堂内的时间,学生一时还难以消化吸收,需要开展多样化的后续活动继续探究。总之,“财商”教育还仅仅是个开始,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开发!
第三篇:存零用钱教学设计
存零用钱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结合“存零用钱”的现实情境,以元、角、分为背景,探索并掌握小数加法(不进位)和减法(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重点:
探索并掌握小数加法(不进位)和减法(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学习难点: 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 课件 学习过程:
一、定向诱导 诱导
今天我们学习不进位、不退位的小数加减法。定向(出示学习目标)
1、结合“存零用钱”的现实情境,以元、角、分为背景,探索并掌握小数加法(不进位)和减法(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自学探究 出示自学提纲
1)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钱? 2)小数点为什么要对奇?
3)淘气想买一个29.9元的书包送给灾区小朋友,他至少还要再存多少元?
三、展示答疑
1)小数在做前两种方法时,都是借助前面的学习经验,学生比较容易想到,第三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学生第一次学习,是本节课的重点。教育学生小数点一定对齐。
2)因为元、角、分必须元和元加,分和分加,角和角相加。3)因为淘气想买一个29.9元的书包,前两个月已经存了14.7元钱,所以用29.9-14.7=15.2元。他至少还要再存15.2元。
四、拓展延伸
结合实际问题,说一说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五、反馈总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板书设计:
11.5+3.2=14.7(元)29.9-14.7=15.2(元)
11.5 29.9 + 3.2-14.7 ———— ———— 小数点对齐 14.7 15.2 答:淘气两个月 答:淘气至少再存 一共存14.7元。15.2元。
第四篇: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细河区“教师标兵”大赛
《综合实践---制作简单的幻灯片》
——教学设计
细河区八一路小学
白 怡 2011年10月
《综合实践---制作简单的幻灯片》 教学设计
一、课题导入
采用了复习导入的方式,通过欣赏教师制作的自我介绍的幻灯片,导出本课学习内容。
意图:简单而且开门见山的导入,让学生一下子进入学习氛围中,看课件直观的了解所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目标导引
二、自学学习目标
揭示、解读学习目标(课件)
1、归纳本单元所学知识内容。
2、熟练制作一张幻灯片。
三、学习指导(学习过程)
利用自编的导学案(学生自学用,人手一份)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合作探究,自主解决问题。
(围绕学习目标,独立思考、小组探究导学案中四个问题)问题一:在默认的情况下,打开PowerPoint2003会自动显示三个工具栏,分别是什么?(将答案写在空白处)
问题二:怎样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创建一个演示文稿?(上机操作演示)
问题三:“文本框”按钮在哪个工具栏上?(将答案写在空白处)如何移动、删除文本框?(上机操作演示)
问题四:插入题目为“快乐学习”的艺术字,利用[填充效果]尝试“双色渐变”的艺术效果。(上机操作演示)
意图:本节课是单元小结课,学习过程中四个问题的设计是围绕本单元四节课所设计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梳理导学案时在电脑边操作边梳理问题,在组内讨论时,由于信息技术课在微机室上课,受位置限制,学生要围坐在一起讨论,利用三分钟讨论完,教师直接分配小组任务,组长组织分配时原地不动去讨论。这种设计符合自主高效的特点,快速、有序的进行小组研讨。遇到不会的问题记录下来小组内交流,培养小组的合作意识。]
五、展示交流
导学案中出示“展示要求”,汇报过程中遇到学生解决不了或教师发现问题时,教师及时点拨。
意图:学生汇报研究成果时,用教师机控制学生机,每一组成员到教师机边讲解边演示,本环节也体现出学生可以“兵教兵”的教学特点,有助于学生对问题深入的挖掘,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反馈提示
制作一张“父亲节快乐”的幻灯片。
意图: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的练习和作业。其目的检测了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学生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学教反思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整理导学案,把自己还没有弄清楚的知识问一问老师或同学
八、拓展延伸
仿照书中第25页的环节,制作一个以“欢度国庆”为题的精美幻灯片。板书:
5、综合实践---制作简单的幻灯片
第五篇: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塑料制品》
滦南县宋道口镇杜土完全小学 杜立新
一、内容分析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研究常见的塑料制品为主题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我们每天都在和塑料制品打交道,从衣食住行到现代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建筑工程,再到国防科技等领域,都离不开塑料。塑料的种类有哪些?塑料与人们日常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塑料制品有哪些优缺点?“白色污染“有哪些危害?如何治理?如何妙用白色垃圾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他们能引发同学们的探索欲望。本节课在教师创设情景下,引发学生的兴趣,寻找问题关键词,启发他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从中选定研究内容,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为课题探索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起到铺垫的作用。
二、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着重体现探究、合作教学理念。领引学生经历研究学习的起点阶段,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周围的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述课题、确定研究方向、拟定研究方案;领引学生建立小组合作学生机制,形成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每个人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学会社交技能、学会小组自评和组间评议。依据活动目标、内容将该课教学基本环节设计为五个部分:创设情景、揭示主题;引出问题、选择内容;梳理问题,确定主题;小组讨论,拟定方案;交流汇报,评价小结。为调查了解、整理分析资料阶段的实施起到铺垫作用。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了解“白色污染“等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2、通过《“白色污染”调查方案》等的设计,使学生学会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3、积极参与小组实践活动,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确定课题及方案制订。难点:研究什么、问题表述及方向。
三、教学准备:
师:研究方案表。生:带塑料制品;了解塑料制品的知识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主)、谈话法
五、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老师拿一个塑料制品,问学生是什么做成的?学生回答:“塑料”(板书:塑料制品)
2、小调查:从早晨起床用过塑料制品的同学请举手?接着我举我本人的实际事例:早上竟用到了这么多件塑料制品。与此同时我将这么多件物品一一展示给同学们并演示。
3、现场寻找塑料制品。
二、引出问题,选择内容。
谈话:围绕“塑料制品”这个词,你们可能提出很多问题,拿起笔,赶快把你最感兴趣的、最想调查的问题写下来。(师巡视)
现在写好后,请同学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将你们的这些问题进行汇总,然后结合组内兴趣和爱好,提出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内容。并把活动的主题名称写下来,还共同给自己小组取个有创意的组名。
(梳理感兴趣的问题,如:塑料制品的种类,塑料制品的用途,塑料制品的优点,塑料制品造成的危害,废塑料制品危害的治理方法;废塑料制品的妙用。)
三.梳理问题,确定主题。
1.同学们,你们小组提出了哪些问题?最后确定了哪一个问题作为你们小组的研究对象呢?简单说说理由好吗?
2、现在,各小组都确定了主要研究的主题,那怎样展开有效而简洁的研究呢?这就需要我们初步制定出一份可行的研究计划或者方案。同学们,拿起你们手中的笔,开始我们这节课的最要旅程吧。
四、小组讨论,拟定方案
五、汇报交流 评价小结
师:哪个小组愿意先来展示一下你们的劳动成果?(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然后修改方案展示(交流汇报)
师:通过今天<常见的塑料制品>主题活动的准备,同学们,你们非常能干,出色地完成了这节课的内容,下节课,请你们按照计划开展活动,将你们心中的疑惑弄明白。希望能看到你们更出色的表现。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塑料制品》
单位:宋道口镇杜土完全小学 教师:杜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