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志和集团2013年战略年会暨年度会议答谢晚宴在鲁国人家隆重举行
志和集团2013年战略年会暨年度会议答谢晚宴在鲁国人家隆重举行
2013年2月25日晚,华灯初上,志和集团在鲁国人家隆重举行“志和集团2013年战略年会暨年度会议”答谢晚宴。当晚,志和集团员工们共同度过了一个温馨浪漫之夜。
答谢晚宴上,志和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建国先生上台致词,特别感谢集团公司及子公司员工一年来对集团的辛勤付出与支持。志和集团是一家以商业地产为龙头,文化产业为核心的多元化集团公司。集团经营范围涉及商业地产、艺术品投资、建筑工程、物业管理、建材贸易、电子科技等。集团下设子公司:山东恒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清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山东志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志和集团将一如既往地秉承“志存高远,和而不同”的企业理念,致力于树百年品牌,成为世界一流文化企业而不断努力。
晚宴现场员工们即兴表演了丰富多彩的节目,让现场观众目不暇接,席间穿插的抽奖环节更是让大家翘首期盼。在座的每一位志和人,与集团同舟共济,共同见证了志和集团的品牌历程,感触荣耀与激情的碰撞,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将永远留记在每个人的心里。
第二篇:2010年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年会暨国际贸易发展论坛在我校隆重举行
2010年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年会暨国际贸易发展论坛
在我校隆重召开
2010年11月13日至14日,由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商务厅联合主办,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承办的2010年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年会暨国际贸易发展论坛在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隆重举行。
四川省政协副主席陈杰,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名誉会长、原外经贸部副部长沈觉人,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王俊文,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宝荣,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封希德,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欧兵,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陈鹏,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原会长施用海,四川省商务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杨春轩,商务部驻成都特办特派员姚苏峰,四川省博览事务局局长慕新海,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司长胡景岩,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局长王亚平,商务部政研室副主任王子先,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赵晋平,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林桂军,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阙澄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李小牧,天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培生,商务出版社社长钱建初,以及来自相关政府机构、全国近百所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莅临本次大会。
11月13日上午九点,大会在西南财经大学拉开帷幕。开幕式由中共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欧兵研究员主持。学校党委书记封希德教授致欢迎词。封书记说,在全党全国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中国国际贸易学会2010年年会暨国际贸易发展论坛在我校的隆重召开。他代表西南财经大学两万多名师生员工,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媒体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校建设发展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这次年会和论坛的成功举办,必将在我校与商务部、四川省政府、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四川省商务厅及相关政府机构之间建立起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必将在我校与各兄弟院校、研究机构和各位专家学者之间搭建起更加牢固的友谊桥梁,也必将进一步推动我校国际贸易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创新发展,推动我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紧接着,四川省政协副主席陈杰致辞,陈鹏副会长宣读商务部易小准副部长的书面贺信,四川省商务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杨春轩、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王俊文分别致辞。接下来,论文获奖人员上台领奖。随后,主题为“中国外经贸形势分析---把握机遇,直面挑战”论坛在亚洲博鳌论坛行政总监姚望的主持开始。当天上午的专题演讲还有: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主讲的《未来国际贸易与竞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赵晋平主讲《关于外经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
13日下午,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李培生主持论坛。论坛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助理李永主讲《经济冷战︰美国对华的遏制战略分析》、商务部政研室副主任王子先主讲《世界贸易复苏形势分析与我国的选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林桂军教授主讲《亚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问题》、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局长王亚平主讲《配额许可证管理应对气候变化的初步思考》、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刘崇仪教授主讲《华尔街金融海啸的理论思考》、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建忠教授主讲《中国外贸平衡与发展问题》。
14日上午,大会展开以“后危机时代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关于中国外经贸平衡与发展问题”、“低碳经济与对外经贸”为主题的三个分论坛研讨活动。下午,专家学者们就“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和出口前景”、“当前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型的路径探讨”、“我国外汇储备飞速增长的深层次根源与长期趋势预测:基于发展阶段视角”、“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十大转变”等主题展开自由讨论。紧接着,各分论坛汇报研讨情况。之后,会议主持人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刘宝荣发表了讲话,她对大会的圆满举行给予高度评价,对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的师生为会议召开所做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国际商学院全体会议工作人员热情、细致、周到的服务表示感谢。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陈鹏做了大会总结。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执行院长姜玉梅教授致闭幕词。
本次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年会暨国际贸易发展论坛在西南财经大学圆满举行,达到了预期目的。与会专家学者所探讨的问题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必将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
(国际商学院 供稿)
第三篇:在全区党史史志工作暨编修《某区志》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区委、区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安排部署全区党史史志工作,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保质保量地完成党史史志的编修任务。市党史办牛主任,市史志办郑主任亲临指导并做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市领导对我区党史史志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黄部长传达了《〈中共*区组织史资料〉〈中共*历史大事记〉征
编方案》,张区长传达了《*区人民政府关于〈*区志〉编修工作的实施方案》。希望大家按照要求,认真做好党史史志的编修工作。下面,根据区委、区政府研究的意见,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党史史志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具有“存史、资政、教育”三大功能。当前,我国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新的形势赋予了党史史志工作新的内涵和要求。
首先,编史修志是弘扬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实践证明,党史资料和地方志书作为重要的文化产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通过编史修志,全面记述历史的真实面貌、记述灿烂的文化和英杰人物,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针,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党史史志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项工作,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一件大事。
其次,编史修志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党史史志作为完整、权威的区情资料,是政府信息工程的基础部分,在制定规划、发展经济、搞好建设、开发资源以及招商引资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设经济强区的奋斗目标,把工业经济、民营经济、招商引资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了令人鼓舞和振奋的大好局面。党史史志工作把继承历史文化遗产与建设经济强区的现实紧密结合起来,使党史史志不仅成为我区文化发展的新亮点,而且要成为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动力。因此高度重视方志文化的开发利用和党史资料的征集研究,为经济建设服务,是新时期党史史志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三,编史修志是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素质和执政水平的需要。一本好的志书不仅仅是为了记述过去,更重要的是警示当今。借wenmi114.com醒今是党史史志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央及省市领导非常重视和关心党史史志工作。江泽民同志指出:“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注重学习历史,读一读中国通史,这对于大家弄清楚我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奋发图强的精神,增强唯物史观,丰富治国经验,都是很有好处的”。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强调指出:“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一贯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中央领导的指示,充分说明了做好党史史志工作的重要意义,也说明了党史史志工作对各级干部的执政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省市领导也非常重视和关心党史史志工作。张高丽书记、韩寓群省长,耿文清书记、贾学英市长等领导,对党史史志工作都作了重要指示,并带头学志用鉴。可以这样说,对党史史志的认识程度,可以折射出一个领导干部的文化素养和工作水平,全体领导干部不能做目光短浅、不识wenmi114.com今的短视者,而应以政治远见和历史眼光看待编史修志事业。实践证明,凡是能力强、有政绩的领导,大都了解历史、掌握地情。所以我们要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党史史志工作,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党史史志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千方百计为我区的编史修志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广泛征集,深入研究,充分发挥党史的资政优势为全区中心工作服务。
党史工作是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历来重视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研究、总结和利用。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成功经验教育人,用党的历史警示人。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好党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工作,让党史研究更好的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精心征集编纂,全面完成党史征集研究任务。我区党史资料征集内容主要包括《中共泰安县(市)历史大事记》(1949年10月~1985年5月)、《中共*历史大事记》(1985年6月~2004年3月)和《中共*区组织史资料》(1987年11月~2004年3月)。《组织史资料》和《党史大事记》的征集与编纂,是党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史资料》系统、完整地
第四篇:在全区党史史志工作暨编修《××区志》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在全区党史史志工作暨编修《××区志》动员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区委、区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安排部署全区党史史志工作,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保质保量地完成党史史志的编修任务。市党史办牛主任,市史志办郑主任亲临指导并做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市领导对我区党史史志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黄部长传达了《〈中
共××区组织史资料〉〈中共××历史大事记〉征编方案》,张区长传达了《××区人民政府关于〈××区志〉编修工作的实施方案》。希望大家按照要求,认真做好党史史志的编修工作。下面,根据区委、区政府研究的意见,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党史史志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具有存史、资政、教育三大功能。当前,我国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新的形势赋予了党史史志工作新的内涵和要求。首先,编史修志是弘扬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实践证明,党史资料和地方志书作为重要的文化产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通过编史修志,全面记述历史的真实面貌、记述灿烂的文化和英杰人物,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针,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党史史志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项工作,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一件大事。其次,编史修志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党史史志作为完整、权威的区情资料,是政府信息工程的基础部分,在制定规划、发展经济、搞好建设、开发资源以及招商引资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设经济强区的奋斗目标,把工业经济、民营经济、招商引资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了令人鼓舞和振奋的大好局面。党史史志工作把继承历史文化遗产与建设经济强区的现实紧密结合起来,使党史史志不仅成为我区文化发展的新亮点,而且要成为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动力。因此高度重视方志文化的开发利用和党史资料的征集研究,为经济建设服务,是新时期党史史志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三,编史修志是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素质和执政水平的需要。一本好的志书不仅仅是为了记述过去,更重要的是警示当今。借古醒今是党史史志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央及省市领导非常重视和关心党史史志工作。江泽民同志指出: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注重学习历史,读一读中国通史,这对于大家弄清楚我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奋发图强的精神,增强唯物史观,丰富治国经验,都是很有好处的。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强调指出: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一贯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中央领导的指示,充分说明了做好党史史志工作的重要意义,也说明了党史史志工作对各级干部的执政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省市领导也非常重视和关心党史史志工作。张高丽书记、韩寓群省长,耿文清书记、贾学英市长等领导,对党史史志工作都作了重要指示,并带头学志用鉴。可以这样说,对党史史志的认识程度,可以折射出一个领导干部的文化素养和工作水平,全体领导干部不能做目光短浅、不识古今的短视者,而应以政治远见和历史眼光看待编史修志事业。实践证明,凡是能力强、有政绩的领导,大都了解历史、掌握地情。所以我们要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党史史志工作,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党史史志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千方百计为我区的编史修志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广泛征集,深入研究,充分发挥党史的资政优势为全区中心工作服务。党史工作是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历来重视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研究、总结和利用。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成功经验教育人,用党的历史警示人。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好党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工作,让党史研究更好的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精心征集编纂,全面完成党史征集研究任务。我区党史资料征集内容主要包括《中共泰安县(市)历史大事记》(1949年10月~1985年5月)、《中共××历史大事记》(1985年6月~2004年3月)和《中共××区组织史资料》(1987年11月~2004年3月)。《组织史资料》和《党史大事记》的征集与编纂,是党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史资料》系统、完整地概括了组织方面的工作情况和发展过程,记述全区机构干部的任免变动情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实用价值
。《党史大事记》分为两部分,其中《中共泰安县(市)历史大事记》是市规划任务,即将原泰安市的历史编纂由泰山区和××区分别承编,泰山区编写1925年至1949年9月部分,我区编写1949年10月至1985年部分。泰山区承担的《泰安县党史大事记》(1925年~1949年9月)部分已于九十年代出版。因此,我区承担的1949年~1985年5月
《泰安县党史大事记》必须尽快编印出版。征集编写《党史大事记》,一方面能为研究地方党史提供基本线索和可靠资料;另一方面,使读者能从中学习到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宝贵经验,起到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特别是1985年6月~2004年3月的《中共××历史大事记》,这一时期是××区发展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搞好这段时期的党史研究,对于总结我区改革发展经验,做好当前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资政借鉴作用。党史三本书的总体规划为九十万字。这三本书的征编出版是今明两年党史工作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同时还要做好为省、市党史部门上报组稿工作,时间紧迫、工作量大、政治性强、责任重大,需要全区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与协作。各乡镇办事处、区直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安排专门工作人员按照征编方案要求,集中突击征集编写,按时将资料报送上来,以确保按时完成这三本书的征编任务。
2、以资政为重点,充分发挥党史社会功能。充分发挥党史的资政作用,研究、总结和宣传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推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蓬勃发展。党史部门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思路,拿出好的资政成果。一是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开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资政专题研究。二是要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开展资政研究。三是要通过研究泰安县的三反五反斗争,为当前的反腐败工作提供历史借鉴。
3、发挥党史工作优势,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党史宣传教育活动。要坚持做好经常性、普及性的宣传,扩大党史宣传教育覆盖面。要在以往开展的党史宣传教育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中国成立55周年和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组织开展好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为主题的学术研讨活动,发表纪念文章,并借助现代媒体,创新宣传形式,提高教育效果。通过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党的光辉历史、辉煌业绩和优良传统教育,进一步激发全区上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坚定全区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区志》的编修任务我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重大成就,编修《××区志》,目的就是为了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积极推进全区的繁荣和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史志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史志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组织和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集中精力搞好《××区志》的编修工作,适时启动重点乡镇志、村志、专业志的编修,积极做好地情资料库和方志文化的开发利用,努力开创我区史志工作的新局面。
1、全区动员,做好《××区志》的编修工作。《××区志》既是上一部《泰安市志》的续编,又是建区以来的首部区志。《泰安市志》是从原泰安市于1982年开始编修的,建市划区后,我区和泰山区又继续进行编修,至1997年出版,先后四届编委会,一百余人参加编委会和编修工作(载于市志附录),历时十五年的时间,完成了122万字的《泰安市志》编修工作。出版后,倍受社会各界的欢迎。这一次修志是国务院提出的新一轮修志,对此省、市政府已于2001年下发了续志纲要。目前我市的泰山区、新泰市等县(市、区)的县(市、区)志已经修完付印。区委、区政府决定,从现在开始,正式启动编修《××区志》。大家一定要按照区政府关于《××区志》编修工作的实施方案及有关要求,切实做好编修工作。工作中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要明确编修原则。我们编修新志,不是在原志基础上简单的续修,而是赋予新的观点,充实新的材料,使之服务于当前的新时代、新事业。在编修新志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对历史负责的原则;坚持思想性和资料性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弘扬时代精神体现百万人民精神风采的原则;坚持鼓舞斗志、抑恶扬善、弘扬良好道德风尚的原则;坚持全面、详实、高雅、优质的原则。具体工作中,要突出工作创新,避免模式化,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新体例编修新志,使《××区志》具备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知识性、稳定性,真正经得起历史检验。二是要突出时代特点和××特色。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三次历史性巨变。前两次历史巨变,是首轮修志中方志记述的重点,而第二轮修志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修志,则是重点记载第三次历史性巨变。也就是说,第二轮志书编修工作要将第三次历史性巨变载入史册,为全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树碑立传、修志存绩。《××区志》编修全体工作人员,要善于调查研究、仔细分析我区的具体情况,从体例、篇目到具体内容,紧紧地抓住地方特点,把真实情况反映出来,真正写出一部深受全区人民喜爱的好志书。三是要认真搜集和整理资料。广泛搜集并认真整理相关资料,是编好志书的先决条件。这次修志,时间跨度较大,由泰安市郊区更名为××区,并乔迁新址,区划发生了两次变更,各种大事相对集中,全面广泛地搜集资料尤其重要。要把这项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不怕困难,不嫌麻烦,尽可能地搜集全各种相关资料,为《岱岳区志》的编修打好基础。四是要明确《××区志》的计划安排和方法步骤。根据《《××区志》编修工作实施方案》,计划用三年多的时间完成编修任务。《××区志》的记述时间始于1985年1月1日,止于2004年12月31日。主要记述建区20年来境内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和社会诸方面的历史与现状,重点记述全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经验教训。要全面涉猎我区各乡镇办事处、各单位、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历史与现状,随文安排一定数量反映全区自然风貌和三个文明建设成就的彩色图片,以及具有历史价值的黑白图片,要做到文图并茂。各编修单位要根据任务分配和计划安排,加紧展开工作,做到步调一致,保质保量地完成撰稿任务,决不能因个别单位工作迟缓拖了全区的后腿。五是要明确规范要求。区党史史志办公室要对全区参编人员进行培训。全体编修者、参与者要认真学习,吃透志书的编写要求和写作规范,在广泛调查研究,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认真起草撰写出高质量的志书资料,确保区志编修工作以高质量高效率顺利开展。同时,要积极参与市领导交办的《泰安市志》(1985~2002)的供稿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大汶河志》《徂徕山志》编修任务;完成每《山东年鉴》《泰安年鉴》的供稿任务,完成省市下达的专题征集活动。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强化时间和质量观念,按照《××区志》编修方案的要求,及时、迅速、保质、保量地上交各自的志书资料,对迟报、拖报、缺报的单位,区委、区政府将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积极做好乡镇志、村志、专业志的编纂工作。根据省市《续修新方志工作纲要》的要求,我区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区志的前提下,2006年底前,完成《×志》、《×志》2部镇志,《×村志》、《×村志》、《×村志》等重点村志,《××区地名志》等专业志书。以上志书所涉及到的单位,要在完成区志任务的同时,迅速研究出本单位的修志方案,做好准备,迅速启动志书的编修工作。会后各单位要搞好与区党史史志工作办公室的工作对接,迅速开展各自的志书编修启动工作。党史史志工作办公室要加强对全区志书编修工作的管理和指导,确保志书编修工作任务的正常开展。
3、积极搞好区情资料库的建设和方志馆的筹备工作。中央、省、市史志工作会议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加快地方志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作为新世纪地方志工作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2005年实现地方志系统的数据库全国联网。为此,省政府投入巨资建成了山东省方志馆。对各县市区的地情库建设,省、市政府专门提出了要求,要求各县市区加大投入,于今年上半年建成开通,24小时向国内、国际发布信息,提高各县市区的知名度。下半年,省、市将进行检查验收,颁发县级地情资料库验收合格证书。根据上级要求,我区将克服困难,想方设法搞好我们的地情资料库建设。区地情库建设好后,将成为向国际、国内宣传我区的信息平台。下一步,我们还要对地情库的建设、信息资料的征集、发布、更新、供稿、入库等进行详细安排。在信息化这个问题上,希望有关部门在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给予以大力支持,把我区地情资料库建成本地的基础国情数据库。方志馆是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利用方志馆,可以将志鉴收藏、方志资源开发、地情库建设等工作集中在一起,统筹运作,发挥综合效益,更好的为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省、市要求,党史史志办公室要和有关部门一道,积极做好方志馆建设的论证、筹备工作,待条件成熟后,即开工建设。
四、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切实把党史史志工作落到实处。编史修志是一项社会化、系统化的浩大工程。江泽民同志说:修志工作是一项不容易引起重视的重要工作。各级领导要把修志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事业来抓,并切实抓好。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区委、区政府对党史史志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区党史史志工作办公室,行使原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和区政府史志工作办公室的职能,组织开展我区的党史史志编修工作。各级同志要高度重视,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持、专家修志的原则,确保编史修志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要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一纳入、五到位。在2004年1月8日召开的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韩寓群省长在关于政府工作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时,强调要扎实推进续修新志和依法修志工作,我区在2004年2月8日召开的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组织好地方史志的编修,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把编史修志依法列入了区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拨付专项经费,全面启动编修工作,并认真落实国务院一纳入五到位的要求,把编史修志经费列入了全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预算,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将逐步拨付到位,保证编史修志工作的实际需要。编史修志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区委、区政府向各乡镇办事处、区直各单位下达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驻我区的市以上单位的一项重要义务。因此大家要高度重视,真正把国务院要把史志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人员到位、条件到位。的要求落到实处,舍得拿人、拿钱、拿物,工作中各级主要负责人一定要亲自抓,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真正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时间办事,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区党史征集编纂委员会和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对各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要进行督促检查,搞好调度,着重解决领导不重视、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的问题。二是要建立专职机构,选好配强专兼职人员,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党史史志工作队伍。各乡镇办事处、区直各部门、各单位要立即成立党史史志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党史史志工作办公室,并长期固定下来。乡镇、办事处、区直部门的党史史志工作办公室要选配好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本单位党史史志资料的征集、编修和供稿工作。要切实把握好编修人员的条件,真正把有一定写作能力、有一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热心于党史史志工作的同志选取进各乡镇办事处和区直各部门的党史史志工作办公室,由于编史修志工作专业性较强,要保持撰稿队伍的稳定性,各单位编修工作人员一经确定,不要随意变动。各级领导要亲自过问、定期调度、认真落实好办公地点、办公经费,及时帮助解决编志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为他们做好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要严格实行乡镇(办事处)、部门负责制。根据《中共××区组织史资料》、《中共××区党史大事记》和《××志》的编修分工,各单位不仅要做好本单位的编修工作,还需要完成驻我区市以上相关单位的撰稿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确保按时按要求完成任务。同时,要依靠群众的力量,聘请有专长的专职、业余编修人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开展编史修志工作。区直各大口在编史修志工作中,要继续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不但要保质保量的完成好本部门任务,还要按照编委会的要求认真抓好本大口,下属各单位的党史史志工作的督促和调度工作,确保本大口的各单位、部门的工作不拖全区的后腿。,在编修期间区志编纂委员会要对基层编修单位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国务院一列入、五到位情况,班子组建情况、资料调查搜集整理情况、编辑资料、志书发行等方面的情况,对完不成任务、影响全区史志工作进度的,予以通报批评,对成绩优异,工作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四是要切实搞好协调和配合。修志工作涉及到各个方面,必须动员各条战线共同努力才能搞好;缺少任何一个部门或行业,都会使地方志失去完整性。因此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关注和解决好本单位本部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修志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盘。对修志工作的进度情况,编委会要以简报的形式定期进行通报。编纂委员会是编史修志的决策机构,要研究解决编修工作的重大事宜,各位委员都是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抓好本部门工作的同时,要关心全区编史修志工作的进程,积极协助区编委会办公室理思路,想办法,抓协调,解难题。区党史史志办公室作为区委、区政府编史修志工作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龙头作用,认真担负起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的职责,特别是对各乡镇办事处、各区直部门的进展情况要定期调度,搞好督查。五是要确保志书质量。志乃信史,真实准确是党史史志的根本,质量是志类书籍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一本好的党史资料和史志书籍,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一部学术专著。只有具有科学性、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名志、佳作,才能流芳百世,为当代人资政,为后人所借鉴。内容粗劣的志类书籍只能被人遗弃,甚至会贻误子孙后代。编修党史资料和地方志,要把精品意识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能否保证有高的质量,关键取决于各单位、各部门上报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在选题、选材、组稿等方面,各单位的撰稿人员要精心构思,写出本单位、本部门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文字素材。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要认真审稿,把好第一道关口,特别是对于政治问题、保密问题、敏感性问题和真实性问题,更要严格把关,以确保志书的质量。六是以创新的精神做好党史史志工作。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进入了新世纪,党史史志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们就要在做好《××区志》等重点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党史史志工作的规律,积极拓宽服务内容,发挥党史史工作的优势,做好资政育人工作,把党史史志办公室建设成为区委区政府的第二个研究室,逐步建立健全编修使用党史史志的长效机制,强化自身建设,认真履行职责,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到2010年,把党史史志事业建设成为全省各地的地方文献中心、地情资料中心、区域研究和课题咨询中心的要求,全面完成三个中心的建设任务,为全区政治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同志们,新时期的党史史志工作艰巨而光荣,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切实肩负起为党编史、为民修志的重任,把握大局,服务中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力搞好编史修志工作,为促进全区三个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的“三农”工作,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不断开创我市“三农”工作新局面。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前不久,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省委书记谢伏瞻、省长陈润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总结了五年来全省“三农”工作,对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具体安排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走好xx乡村振兴之路。前天,中央农办主任xx等一行七人,就中央制定“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指导意见”来我市调研时,也就乡村振兴工作提出重要指导意见,建议我们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形成乡村振兴方方面面的合力。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定方向、定思路、定目标、定任务、定要求,形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和实现途径,意义十分重大,影响十分深远。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一并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就做好我市xxxx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第一,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定位。就是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稳安天下。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中,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么建设乡村,始终是一个历史性课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带领亿万农民求解放,紧紧地把广大农民团结在党的周围,为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力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发展集体经济,努力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改革率先在农村拉开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响了第一枪,由此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农业农村、城乡社会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重要论断,到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告诫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到坚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从划定农村改革的方向和底线,到强调让广大农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等等,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将其确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工作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把我们党对“三农”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境界,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被庄严写入党章,成为新时代全党共同意志、共同行动。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进一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
第二,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蓝图。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乡村振兴是一次战略上的转型和升级,它比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包括经济、社会转型,还包括科技、教育和文化复兴,是一次农业的全面转型、农村的全面发展、农民的全面进步。要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有着比较扎实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着力发挥xx优势打好“四张牌”,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为我市各项事业又好又快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常年粮食产量达到120亿斤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目前全市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39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86家,年实现总产值1500亿元,“三品一标”产品达到221个,居全省第一位。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13万个,供销、农垦、林场改革稳步推进。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67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农民收入增速连年高于城镇居民,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得到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基层基础进一步稳固。创新实施“三·五”基层工作日制度,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夯实。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为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积累了有益经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还任重道远。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就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不充分问题。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必须更加重视“三农”工作和乡村发展。以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审视我市“三农”工作,我们和全省一样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体量大但没有做强。虽然说xx是农业大市,但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农业结构不优,农产品产量大但优质产品少,农产品加工业体量大但精深加工少,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不强;传统农业的粗放生产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由农业大市转变为农业强市还任重道远。二是农民持续增收但仍不富裕。尽管近年来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都在以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农民收入只有城镇居民收入的38%,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3、18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倒数第二,城乡二元结构还比较明显;农民务工环境趋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不足,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后劲不足。全市还有23.9万贫困人口尚未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还很重。三是农村环境不断改善但仍然不美。农村基础设施的历史欠账仍然很多,公共服务水平仍然有待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反差比较大,农村垃圾、污水缺乏有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亟待改善。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下大力气解决,推动我市“三农”工作平稳健康发展。
第三,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目标。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xxxx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xxxx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xxxx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围绕这一新目标和时间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马上办抓落实,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是:一是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原则。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二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把乡村振兴作为全市上下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三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是坚持乡村全面振兴的原则。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五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原则。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补、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六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解决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七是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的特征,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梯次推进,久久为功。
第四,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就是随着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三农”工作、乡村振兴面临形势正发生深刻变化,呈现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一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农产品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再是满足吃饱饭,而是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造成部分农产品库存大幅增加而优质产品需求得不到满足,调优农业结构迫在眉睫。二是农业发展导向发生了变化,已由增产导向转变为提质导向。一方面,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库存压力加大,同时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较低,形成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倒挂;另一方面,在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总体呈上涨趋势,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三是科技兴农着力点发生了变化,已由主要推动高产转变为带动农业革命性突破和产业格局重大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尤其是生物育种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催生智慧农业、智能装备等产业异军突起,正在深刻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流通和产业组织形式。四是城乡关系发生了变化,已由二元结构转变为加快融合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和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条件逐步具备;同时,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阻碍城乡之间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五是农业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已由大量富余转变为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既为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也带来农业生产者素质结构性下降,呈现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趋势,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比较普遍。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三农”工作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形势需要,必须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谋划推动农业农村发展。
第五,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道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主要包括七项内容:一是重塑城乡关系,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使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形成,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二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走共同富裕之路;三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走质量兴农之路;四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五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六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七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把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作为根本举措,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这“七条道路”,不仅引领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也为乡村振兴赋予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深厚内涵。只有把这些具体部署落到实处,才能激发振兴乡村的强大推动力。
第六,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政策。就是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强化人才支撑,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村振兴。开拓投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振兴乡村离不开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支持,更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机制保障、健全的制度保障。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制度,要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机遇,通过有效的制度供给和体制机制创新畅通瘀堵、破除壁垒、理顺关系、打通经络,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动力支撑和制度保障。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同时,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日益健全,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更加完善;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生活条件将加快改善,乡村振兴有比较好的物质条件。此外,我们有独特的优势条件,除区位交通优势之外,我市人口较多,收入不断增长,消费空间巨大,农村投资需求旺盛,随着农村丰富资源要素和现代科技的结合,必将催生新的增长点,乡村振兴的市场潜力将不断释放。总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xx有基础、有优势、有需求、有条件,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下定决心,牢牢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坚定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书写新时代我市“三农”工作新篇章。
二、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问题
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一会建慧市长还要作具体部署,我就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强调几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什么样的乡村才算振兴?乡村振兴的标志:一是在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础上,乡村产业向多样化发展,乡村经济向多元化发展,乡村就业创业机会增多;二是乡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乡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三是乡村的功能价值日益凸显,吸引力显著增强,人口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缓解。首先,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摆脱不了贫困,振兴就无从谈起。我市是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省辖市,所辖六个县都是贫困县,精准脱贫已经到了大规模攻城拔寨的时候。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决克服厌战情绪、畏难情绪、松懈情绪,一鼓作气、马不停蹄向前推进,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把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作为根本举措,持续在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退出上下功夫,以狠抓作风转变促脱贫攻坚,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确保今年六个县全部按照原定计划达到脱贫摘帽标准,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突出抓好产业扶贫,重点实施好特色产业带动,建立好贫困户与带贫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统筹推进好扶贫车间和光伏电站建设,为贫困村建立稳定的集体收入。要以“九大工程”和“六改工程”为载体,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变贫困村和贫困户面貌。其次,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兴,百业兴。要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突出位置,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始终坚持“质量兴农、效益优先、绿色导向”三原则,按照“提质增效转方式、稳夏调秋促增收”的基本思路,重点推进“四优四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让农村呈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三产深度融合的新景象。要在稳定粮食产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快高标准粮田建设。要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加大对夏邑食用菌、柘城三樱椒、宁陵金顶谢花酥梨、民权河蟹、梁园代庄草莓等知名公用农产品品牌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把优质农产品产出来,把知名品牌树起来。要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将农业培育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要促进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林牧渔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产业全面转型升级。要推动农业生产向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聚集,推动先进要素向产业园聚集,让农业有文化说头、景观看头、休闲玩头,让农民有更多赚头。其三,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生态宜居是乡村建设理念的升华,蕴含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乡村建设中的具体体现。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意味着农村不能再延续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状况。要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就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注重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把农耕文明的精华和现代文明的精华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村落、自然风貌、文化保护和生态宜居诸多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其四,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农耕文明是华夏历史文明的血脉,是乡风文明的根和魂。吃苦耐劳、勤俭朴实、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父慈子孝、耕读传家、守土敬业等等,成为广泛久远的文化集成和中原文化的核心内涵,也是xx“重厚多君子”优秀古都城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xx好人”文化不断生发壮大的深厚土壤。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传承好、创新好这些优秀文化,推动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让广大农村焕发文明新气象。要充分发挥xx传统文化在农村底蕴深厚、流传久远的优势,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注重培育良好生活习惯和文明乡风,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不断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使农民综合素质和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其五,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层基础,是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有效治理,需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其中,自治为本、德治为基、法治为要,只有“三治并举”、有机结合,才能让自治运行更加高效、法治建设在村庄落地生根、道德建设真正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农村才会更加和谐、安定有序。要把加强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农村和谐发展。要推进乡村平安建设,加快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尤其是春节临近,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农村不安全稳定因素凸显。我们要结合落实“三·五”基层工作日,全面开展排查化解治理,避免家庭暴力和民转刑案件发生,建设平安乡村,提升群众安全感。对因工作失职失责导致安全稳定案事件发生的,市委将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坚决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其六,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裕。近年来,我市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总体缩小,但农民增收基础还比较脆弱,农村民生短板还很突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顺应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民持续增收好势头;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强化人、地、钱要素供给,处理好走出去、留下来和引回来的关系,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产业、环境留住人;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织密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全面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全方位缩小城乡差距,让广大农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第二,怎样推动乡村振兴?一要规划先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建设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乡村居民住房条件极大改善,生活品质极大提升。农村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居住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规划先行,针对乡村资源要素的配置、土地开发利用、耕地保护及经济、生态、社会的发展,制定好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规划,既突出功能统筹、产业融合,又强调生态文明和城乡共融发展,做好人与自然、资源与生态、发展与环境的融合,增强规划的可行性和长远性,让规划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为乡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二要激活主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解决好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为了农民、依靠农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只有尊重农民的意愿、维护农民的利益、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才能激发广大农民振兴乡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才能真正达成。三要循序渐进。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乡村振兴按“三步走”战略部署,2050年全面建成,这一战略设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视为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在推进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们的城镇化进程还没有结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趋势并没有发生转变。要按照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和阶段划分,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避免一哄而上,要有战略定力,有历史耐心。
第三,推动乡村振兴的钱从哪来?一要整合财政资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使公共资源配置优先向“三农”倾斜。要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优化财政支农投入供给,加强财政支农政策顶层设计,理顺涉农资金管理体系,创新涉农资金使用管理机制,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切实提升国家支农政策效果和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二要创新农村金融。金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要完善我市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农村金融改革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需求,逐步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和覆盖面,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三要吸引工商资本下乡。工商资本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中的大部分从农村走出来,天然的熟悉农业、亲近农民,是乡村振兴的资源和机遇。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也为他们返乡干事创业带来了机会。过去,工商资本下乡面临的条条框框多,参与度不高,农村建设更多依靠财政投入和集体经济内部积累。如今,中央鼓励工商资本下乡,我们在设置好保护农民权益的防火墙的前提下,搭建好桥梁和舞台,稳定政策预期,优化投资环境,遵循市场规律,让更多的工商资本在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四要汇集全社会力量。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技能人才等,通过各种方式回馈故里建设乡村。
第四,靠什么来推动乡村振兴?一要落实党管农村的基本原则。党在农村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党管农村的原则不能放松、力度不能削弱,党领导“三农”工作的干部队伍要配优配强。党委、政府一把手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责任人,要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来抓“三农”工作。要切实加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建设,做好党的农村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工作,充分发挥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能。二要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和使用,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拓宽县级“三农”工作部门和乡镇干部的来源渠道,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干部,形成人才向农村一线倾斜流动的用人导向。三要培养“三农”人才队伍。要加快培育新型农民,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发展培育,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要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提升自主研发、成果转化、农技服务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大而持久的驱动力。要巩固、壮大、提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农民培训力度,推进农民创业创新,确保农业“后继有人”。四要引导返乡农民工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等人才到农村创业。农民工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有着农村生长的背景,有着城市生活的经历,我们要用宽松的政策、良好的环境,吸引他们返乡创业,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从资金支持、政策保障、财政优惠、公共服务、投资环境等各个方面,为乡村人才引进建立全面的保障体系,充分调动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第五,如何建立推动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一要落实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处理好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做好相关政策和法律宣传工作,完善配套措施,把这一政策落实好,确保农民享有更加稳定有保障的土地权益。二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实施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依法赋予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权能,更好地用活土地经营权。中央提出,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的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这对于我们来讲是个难得的机遇和契机,我们一定要搞好谋划。在征地制度改革方面,中央强调现在到了该把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用于“三农”的时候了,要解决土地增值收益长期“取之于农,用之于城”的问题,破解“农村的地自己用不上、用不好”的困局。我们在做盘活农村土地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住这个大方向,将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用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三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持续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按照中央部署适时在全市推开,重点抓好清产核资、身份确认、股份量化工作,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收益。四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要处理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生产的关系,立足资源禀赋,在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上坚持宜大则大、宜小则小。要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上的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推进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经营方式,适度扩大规模经营。要保护好小农户利益,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在进入规模经营、现代生产中更好分享成果。要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建设覆盖农业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衔接。
第六,如何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首先,观念上要重视。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坚持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其次,行动上要参与。要发挥党政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的积极作用,吸引各行各业人士投身乡村振兴运动。要研究制定管理办法,鼓励或支持各方人士回乡下乡任职、创业,投身乡村振兴运动,确保对乡村振兴敢于建言、勇于投身、乐于奉献的各行各业人士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不吃亏,形成以参与乡村振兴实践为荣的社会风尚。其三,理论上要指导。要建立乡村振兴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组织专门人员加强乡村振兴理论研究,不断提升乡村振兴的理论水平。要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为“智力池”和“思想工厂”的作用。积极鼓励专家智库在“三农”理论与政策、城乡融合与减贫、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建言献策,为各地各部门提供决策建议和智力支持。其四,舆论上要引导。加大乡村振兴战略宣传报道力度,充分运用广播、电视、微信、微博等各类媒体,全面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政策举措。要及时总结提炼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好的经验做法,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载体,引导主流媒体深度、广泛报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证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各级党委、政府要真正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一,要完善党委领导“三农”工作的体制机制。要坚持党委把方向、出主意,政府做规划、抓落实,健全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压实党委政府一把手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县委书记要下大力气抓好“三农”工作,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要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第二,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持续推动工作中心向基层转移、工作力量向基层下沉、政策资源向基层倾斜,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利用村“两委”班子换届的机会,选出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村“两委”班子,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要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大基层基础保障力度,确保基层党组织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有制度理事。
第三,要持续践行“马上办抓落实”。要坚持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四个总”工作要求,以落实“三·五”基层工作日为载体,大力践行“马上办抓落实”推进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存在的农民增收脱贫、基层矛盾化解、班子建设、群众办事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法治建设薄弱等问题,做到矛盾在基层化解、问题在基层解决、工作在基层推进,实现全市xxxx个村(社区)支部联系干部全覆盖,实现全市xxxx个基层支部作用发挥全覆盖。要以狠抓项目引进和建设为总抓手,围绕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等“1+N”行动计划,实行项目化管理。目前,各县(区)、各乡镇要着力抓好的事情,主要包括: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优四化”行动、扶贫车间、无害化厕所建设、镇(区)卫生整治、农村土地空闲地整治、“四好”农村公路建设、脱贫攻坚“六改一增”和“九大工程”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等。同时,要将乡村振兴每项工作都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项目,使每项工作任务更加清晰、责任更加明确、要求更加具体。要提高领导农村工作的本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农村走一走,多到农家看一看,了解民情、汇集民智,做到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加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既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又查认识、查责任、查作风,努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同志们,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扎实做好新时代我市“三农”工作,让广大农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赶上来,让美丽乡村成为美丽xx的鲜明底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xx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