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人致雇工损失的赔偿责任
雇工在从事雇佣活动过程中遭到第三人侵害,其损失应由雇主承担,还是由第三人来赔偿,现行法律对此未作出明确规定。省法院在2001年全省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中以纪要的形式仅对雇工和雇主之间的民事责任如何承担作了规定,而第三人在该类型案件中的地位以及应承担的责任未有明确的说法。下面笔者结合有关法律精神和审判实践,就此类案件在审理之中所要注意的事项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在该类型案件中,雇工、雇主和第三人形成的法律关系雇工在雇佣活动过程中受到第三人的侵害,第三人作为侵权的直接责任人,与雇工就损害事实形成一般的侵权关系。雇工作为受害人可以就损害的事实起诉侵权行为人即第三人。同时,雇工可以与雇主之间形成的雇佣关系,直接诉讼雇主,双方形成特殊的侵权关系。
二、两种法律关系中适用的归责原则和证明责任雇工与第三人之间的一般侵权民事责任,一般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因而雇工作为受害人必须就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四个构成要件进行举证,即受害人的损害事实的存在,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以及行为人的行为具有违法性负举证责任。上述四要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否则,受害人就要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雇工以雇佣关系提起诉讼,归责原则的分配或举证责任的承担。按照省法院的纪要内容,雇工在从事雇佣活动过程中自身受到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雇工对于损害的发生有重大过错的,可以减轻雇主的责任。如果雇主能够证明损害是由雇工故意造成的,雇主不承担民事责任。从中可以看出雇佣关系中适用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即雇主即使没有过错,但依照法律规定也要承担责任。它不以行为人实施行为时主观上有过错为构成要件,只要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即使行为人主观上既无过错又无过失,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人就应承担民事责任。从无过错责任本身的定性,该责任的构成要件或法律特征是:
1、不以行为人的过错为构成要件。
2、举证责任倒置,行为人对他人主张的权利承担否定的举证责任,即不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由被主张权利的人证明,不能证明的,推定由其承担民事责任。
3、只有法律对某类民事行为有明确规定承担无过错责任时,才适用无过错责任。这种责任常称为被告自认无过错责任。此时,雇主应就其不承担或少承担责任负举证责任。也就是雇主应举证证明雇工对其受到的伤害有重大过错时,雇主可以少承担责任,或者能证明伤害系雇工故意造成的,雇主就不承担责任。
三、雇工、雇主和第三人在该案中的诉讼地位上面谈到雇工与雇主和第三人分别形成了特殊侵权和一般侵权的法律关系,雇工因此可以就其中某一法律关系单独起诉,即选择之诉。也就是雇工可以以雇佣关系起诉雇主,要求雇主承担民事责任。雇工还可以以一般侵权责任中的受害人的身份单独起诉第三人,要求其赔偿所受损失。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民事责任竟合中存在选择之诉,但此类案件并非民事责任的竟合。因民事责任的形态主要有侵权责任、违约责任和返还不当得利责任,只有当一个行为符合数种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时,不同的民事责任即发生竟合,而且,民事责任的主体双方必须是相同的,即必须在同一主体之间,才构成民事责任的竟合。然而,在审判实践中,受害人即雇工常常将雇主和第三人作为共同被告一并告上法庭,此时,法院又应如何处理?实践中,由于雇主和第三人在实际履行赔偿责任后,可以对责任的最终承担者行使追偿权。于是在审理中存在从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权益,减少讼累和提高诉讼效率出发,将雇主和第三人作为共同被告,由两者向雇工共同承担赔偿责任。但从雇工与雇主和第三人之间所形成的不同法律关系来讲,雇主与第三人并非共同的侵权主体,也非雇工的两雇主,因而将两者作为共同被告,不符合共同被告的构成要件。而且,导致同一案件中适用两种不同的证明责任和民事责任形态,即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这样就形成雇工在一般侵权中承担提供四个构成要件的证据材料,又在雇佣关系中因无过错原则其只需就受伤的基础事实负举证责任,即仅提供所受伤发生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就足矣。对责任应由谁承担以及如何承担,则应由雇主来负证明责任,即举证倒置。另外,因不同的民事形态,还导致三方在同一案件承担责任上的混乱或相异。在一般侵权案中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这里所讲的过错不分重和轻,只要受害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和过失,就应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而在雇佣关系中,适用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雇工仅在有重大过失或故意时,才减轻或免除雇主的民事责任。从而可见,两种诉讼承担责任的标准不同,这样就会造成法院无法划分三方当事人的责任承担比例。鉴于上述诸多不妥地方,笔者认为,此时,法官应及时运用释明权,告知受害人选择其中之一单独诉讼。
第二篇:雇工责任赔偿纠纷 民事诉讼状(个人协议无效)
民事诉讼状
原告:xxxxxxxx,男,汉族,生于1951年4月20日,住xxxxxxxxxxxxxxxx竹林包组72号,身份证号:***739电话:xxxxxxxx。
被告:xxxxxxxx蕉村镇水竹林煤厂。
法人代表:xxxxxxxx(业主),地址:xxxxxxxxxxxxxxxx新民组,联系电话:xxxxxxxx
案由:雇工责任赔偿纠纷。
诉讼请求:
一、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赔偿原告xxxxx元。
二、判决2012年11月1日xxxxx个人与原告签订的协议无效。
三、判令被告承担全部诉讼费用。
事实与理由:
原被告系雇工关系,xxxx年9月14日,被告将原告招聘为煤矿地面下车工人,xxxx年4月28日,原告在地面下煤作业中因斗车跳道,砸伤右足足背,当即送xxxxx医院救治,诊断为右第五跖骨开放性骨折,在急诊麻醉下行“右第5跖骨开放性克氏针内固定术”住院77天,于2012年7月14日,病情好转出院,2012年11月1日xxxxx个人与原告签定赔偿协议,该协议是xxxxx的个人行为,且严重显失公平,完全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利。2013年1月5日司法鉴定为九级伤残,至今煤厂拒不赔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解释》第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19条之规定,依法提起诉讼,请求判决如前。
此至
xxxxxxxx人民法院
具状人:xxxxxxxx
2013年2月21日
第三篇:“天灾”致损物业企业责任分析
“天灾”致损物业企业责任分析
宋安成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自然灾害俗称““天灾””,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和重大生物灾害等,从物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常见的“天灾”是洪涝、台风、暴雨、暴雪、冷冻等等,多是由于天气的骤变所致的物业设施、设备、公共部位和专用部分的财产或者人身损害,多是指的气象灾害,常见的具体案例包括冷冻造成的水管爆裂、暴雨所致的车库进水、台风所致的物体坠落致人、致物损失等等。
为了更好的辨析由于““天灾””致损物业管理企业的法律责任,帮助企业在各类““天灾”“面前规避法律风险,本律师结合自己多年的司法实践经验来与各位共同讨论“天灾”所致的法律风险与规避问题,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天灾”是不是法律意义上可以免责的“不可抗力”
“天灾”是否属于可以免责的“不可抗力”的情形应当视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我国《民法通则》第153条规定: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依据此条规定不难发现,并不是所有天气灾害都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比如暴雨、寒流、暴雪等天气,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知悉或者采取措施避免受损的,因此该类“天灾”一般不属于不可抗力的情形;但如台风、洪涝这种气象灾害虽然可以提前预知但无法预见和避免引起的灾害是可作为免责的“不可抗力”的情形,至于地震、海啸等难以预测、无法避免和克服的“天灾”无疑是可以认定为不可抗力的情形而免除责任的。
当然以上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判断标准,对于如何认定笔者认为还应结合“不可抗力”的影响程度作具体分析:如果该“不可抗力”无法阻止采取措施仍无济于事,那么可免除履行方的全部责任;如果“不可抗力“可以采取相关措施减少损失,还有部分仍无法避免,那么可免除履行方部分责任;如果“不可抗力”是可以采取措施完全避免的,而履行方却未采取措施止损,那么需要承担全部的责任。
二、“天灾”能否成为物业企业免责的理由
就物业公司而言,物业管理区域内属于不可抗力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因洪涝、台风而引起的水灾。一旦发生该类“天灾”,物业公司是否可以依据其属于“不可抗力”的情形而免除自身责任?笔者从事物业服务诉讼多年,总结出以下几点理由:
1.人为可以控制的程度:台风造成的损害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为可以控制的程度,是可以通过相应措施避免或者减少;一类是人类无法预料的损失,比如说台风暴雨过境将地下车库淹没,导致业主汽车受损。对于前者物业公司应当积极采取措施避免,依据损害的情况可以要求减少或者免除相应责任;而对于后者比如车库被淹的例子,物业公司虽然尽到提示义务,但无法预料车库会被水淹。换句话说物业公司的措施仅是消极的规避措施,它无法阻止台风的到来,只可能减少预知损害而无法避免未知的损害。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该类案件认定物业公司免责较为合理。首先,物业公司尽自身能力完成了“天灾”预警工作,其次暴雨导致车库淹没是物业公司无法预测的后果,也是不能克服的事件,该事件已经超出了物业公司可以控制的程度,或者说物业公司依据自身能力面对该类情形时“束手无策”。因此,对于该类“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物业公司只需举证自身履行应尽义务,对于无法控制及预料的部分是免责的。
2.物业公司的服务范围:物业公司与业主签订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业主财产保护的职责,但该保护存在一定的限度,并不是说只要在物业公司服务的小区内发生任何财产损害,都应当由物业公司承担。这显然有悖于公平正义的原则。笔者遇到过这样的案例:极端天气导致小区公共管道及多位业主家中水管崩裂,业主要求物业公司承担因管道崩裂造成损害的全部责任。
上述案例中业主要求物业公司承担公共管道与自家管道崩裂造成的损失,笔者认为不妥。首次,物业公司服务的范围是公共区域内设备财产安全,而不包括业主专有区域内财产的安全,对于公共管道的崩裂物业公司应当及时修复,并对造成的损失承担一定的责任;但对于业主家中水管是属于业主专有区域内财产,其专有性决定了水管的修缮工作不属于只负责公共区域服务的物业的职责,换句话说物业公司没有义务和责任保障超出物业服务范围的财产安全。因此该部分因“天灾”出现的损失物业公司是可以免责的。至于小区业主的水管崩裂造成的损失由谁承担责任,笔者会在第四点详细的说明。
3.受损方的过错程度:一旦“天灾”发生,物业公司未尽到应尽义务时是需要承担一定责任的,同样如果业主在避免灾害损失时存在过错,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此时物业公司可以就业主存在的过错免除相应的责任。例如,物业公司收到台风预警,要求所有车辆停至妥善位置,但业主不听建议导致车辆遭掉落树干砸坏,事后要求物业公司赔偿。该案中物业公司已经提醒业主并要求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汽车受损,但业主未采纳导致汽车受损。业主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汽车可能受损的发生,因此对该结果的产生存在明显过错,而物业公司尽到了通知义务,对由“不可抗力”导致的业主财产损害可以免责。
4.第三方的责任分析:对于物业公司而言,“天灾”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对小区设备的损坏造成的损失。比如上述案例中水管因天气状况崩裂的案例,业主对于自家水管的崩裂应当向谁追究责任?
司法实践中法官对于此类情况一般认定由物业公司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原因在于物业公司对小区内部的设备设施具有维护与修缮义务。但是笔者认为物业公司仅对小区公共区域内的设备具有维护义务,而对于业主家中的水管并不存在该义务。依据我国《物权法》对共有财产所有权进行了明确的区分,《上海居住物业管理规定》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相关管线和设施”的明确定义。可见业主向自来水公司问责更为妥当,因为供水公司向小区供水用流量表计量,流量表属于供水公司的设施,那么流量表前端的负责运送水源的管道自然也是供水企业的设施,该设施崩裂导致他人财产受损,理应由供水公司赔偿。对于此类“天灾”造成的损失,在这里呼吁立法者明确水、电等事业单位的义务与职责,在该类事故发生时落实其赔偿责任,不能让物业公司成为承担责任的“替罪羊”。
三、物业管理企业如何减少“天灾”所致的损失 1.加强物业管理服务,保障物业管理服务到位
物业公司在管理中需要具备周到细致的服务理念,以保障小区的财产免受损害。在台风暴雨等天气灾害发生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好各项防风、防水措施,如关闭公共门窗,检查清理排洪设备、设施、广告招牌、花盆等;在台风暴雨发生时,物业公司应做好充分的防洪措施,及时启用排水系统;当台风暴雨过后,物业公司管理处应当组织维修人员对所辖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发现损坏并及时修复。通过周到完善的服务将业主的损失降到最低。
2.保证服务“有型化”,服务内容有据可查
物业公司依据物业服务合同的内容向业主提供服务,因此为了保障服务的质量应当对于服务的项目做具体的规定,让业主与物业公司做到心中有数。当出现天气灾害时,物业公司依据合同的具体约定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同时对于业主而言由于对物业服务内容的知悉,减少对物业公司的依赖,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做到及时保护自身的财产。将应对“天灾”办法用合同条款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可以明确物业公司自身工作的内容,避免遭遇情况时无从下手的情形发生,也预防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因“天灾”损害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3.购买保险,以避免物业企业承担巨额损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区业主的维权意识日益提高,受损害物品的价值大,例如上述案例车库被淹案例中,部分被淹车辆的价值达到几百万元人民币,一旦业主财产因物业服务企业管理不到位受到损害,物业服务企业往往会承担较重的赔偿责任。为了规避风险,物业服务企业尤其是管理高档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从收取的物业费中支出一部分用于购买物业管理责任保险或者公众责任保险,在公司因业主的财产受到损害而承担赔偿责任时,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在给予赔偿后通过保险公司的理赔减少损失。
4.及时使用维修资金,保证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依据《民法通则》第107条约定,物业公司面对不可抗力造成损害,是无需承担责任的。但物业公司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应当在“不可抗力”情形发生后做好善后的工作。比如台风过后,应当检查小区设备的受损情况,对需要修复的设备积极向业委会或者政府相关部门报批维修资金,以保障小区的正常运转。对于因业委会等审批不及时导致无法及时维修的后果要告知业主。当遭遇“不可抗力”情形,物业公司对造成的损害无需承担责任,但如未及时维修损毁设备导致小区无法正常运转,物业理应承担责任。因此,物业公司及时报批维修,保障业主的小区正常运转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5.呼吁明确相关的责任主体,防止物业企业责任扩大化
因天气灾害导致水管爆裂、电线损毁等损害,业主一般认为是物业公司的责任,要求让物业公司承担责任。在笔者看来,大家之所有这么认为,首先,在认定责任主体时存在偏差,将物业公司的管理服务职责与法律责任混为一谈;其次,因为水、电公共事业单位职责落实不到位,小区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后互相推诿难以追责,导致小区业主的损失无法得到追偿,法院为保护业主的利益故而判定由物业公司承担相应责任。笔者认为物业公司承担因自身过错而导致的损害承担责任无可厚非,但对于该类因““天灾””导致的设备损害的情况,物业公司是存在免责事由的,应当由责任主体承担赔偿责任,才能彰显社会的公正。
第四篇:旅游合同履行中第三人侵权时的责任承担探究—— 以旅游交通事故为视角
内容提要: 当前,中国 的 旅游 业蓬勃 发展,但对旅游合同的研究仍是目前我国法学研究领域相当薄弱的环节。例如,在现行 法律 中有关旅游关系调整的立法还不够健全,实践中的旅游纠纷多依靠行政法规和与之相关的部门规章予以解决,并无直接的法律依据可遵循。本文以一则真实案例为出发点,着重从旅游合同履行中发生意外 交通 事故角度来探讨旅游纠纷时的责任承担,从实践方面提出解决的措施。关键词: 旅游合同/交通事故/第三人侵权/法律责任
一、旅游合同的概念界定旅游合同在我国合同法中是一种无名合同。什么是旅游合同,国内学者对旅游合同的界定有多种表述。旅游合同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旅游合同指旅行社提供旅游给付、旅游者支付旅游费用的合同。广义的旅游合同指旅行社提供旅游给付、旅游者支付旅游费用的合同,以及为实现旅游给付而与其他服务业经营者签订的服务合同。广义的旅游合同中包括的合同关系比较多,主要有旅游者与旅行社、旅行社与旅行社、旅行社与旅游住宿经营者、旅行社与其他服务业经营者的合同关系。我们不难发现,狭义旅游合同概念与广义旅游合同概念的分歧主要体现在旅游者与其对应旅游合同主体间已确立的民事合同关系是否属于旅游合同的调整范围。笔者认为,旅游合同的主体应当包括旅游营业人,旅游营业辅助人和旅游者。旅游营业人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旅游业经营的 经济 组织。旅游营业辅助人、是指辅助旅游营业人使其营业得以完成的人。因此,笔者给旅游合同下的一个定义是旅游营业人与旅游营业辅助人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旅游者给付报酬的合同。狭义的旅游合同定义过于狭隘,不能真实反映旅游者与其旅游合同相对方之间的事实合同关系;广义的旅游合同概念能准确反映旅游合同的内在规定性,因此,我们应当采取广义旅游合同的概念。其实,旅游合同中包含的问题远不止为其下一个完整准确的定义这么简单。我们在此讨论旅游合同的定义,目的是明确旅游合同中包括的旅游主体,主要是为了明确旅游营业辅助人也应当是旅游合同的主体,这样对解决实践中旅游合同的履行时发生的第三人侵权的责任承担问题便提供了一个讨论前提与平台。旅游合同的履行中发生的第三人侵权的责任承担问题引起了法学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广泛讨论,但至今没有一个比较确定的答案。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此引入一则案情,以该案件为例,继续讨论旅游合同履行中第三人侵权时的责任承担问题。2002年7月6日,迁安市马兰庄镇53名村民同百顺达旅行社订立了国内旅游组团合同,旅行社为其提供五台山、大同、晋中五日游。7月11日,旅行社所租的旅游车行至大石线时,由于司机长时间使用制动,整车制动性能严重下降,旅游车翻入路右侧深沟,致使53名游客中7人死亡,46人受伤,山西省繁峙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认定司机负事故全部责任。游客及其家属向法院起诉,要求旅行社赔偿53名游客的各种损失费以及精神损失费。迁安市法院对原告依据保险合同认为旅行社违约起诉理由成立,同时又援引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解释》,认为原告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理由正当。据此,迁安市法院判决旅行社承担原告包括精神损失费在内的所有损失费,共计190余万元。由于第三人的原因使游客人身、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由此发生的问题如何解决,是目前各旅行社遇到的最大的难题。而旅行社究竟承担违约责任还是侵权责任,旅行社与保险公司的赔偿关系该如何处理则是处理旅游纠纷的关键。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当首先明确第三人的法律性质是什么,这对于明确受害游客的索赔从而使游客能够积极快速地获得赔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第三人的法律性质界定对于第三人的法律性质,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履行辅助人说,第二种是利他合同中的债务人说。所谓履行辅助人,就是合同的债务人与第三人约定,由第三人帮助债务人履行债务,此第三人就是履行辅助人。第三人与债务人的关系是一种履行承担的契约关系,第三人虽然向债权人(旅游者)履行给付,但是旅游合同关系的债务人仍然负有债务。[1]笔者认为,在旅游合同具体给付当中涉及的第三人,其法律性质是旅行社的债务履行辅助人。理由有如下几点:一方面,从旅游合同本身的特点来看,旅游合同给付具有整体给付性。旅游过程中需要的酒店、交通工具、景点方面的配合,都应视为履行旅游给付,它们都是协助旅行社完成旅游任务的人,它们与旅行社及旅游者之间存在的是联营关系,或者是委托合同关系,或者是其他合同关系。例如当旅行社与交通运输 企业 之间是委托合同关系时,运输企业的行为即代表旅行社,此种情况下旅游者与运输企业之间不建立直接的合同关系,因此而不能认为它们是旅游债权人即游客的债务人。另一方面,从合同的相对性来看,也应认为第三人是履行辅助人。合同的相对性要求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只能赋予当事人或加在当事人身上,合同只能对合同当事人产生拘束力,而非合同当事人不能诉请强制执行合同。旅游合同的签订是在旅行社与旅游者之间进行的,那么合同的主体应当是旅游营业人和旅游者本身,责任的承担也 自然 发生在合同主体之间。《合同法》第121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与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按照约定解决。”这一规定实际上肯认了旅行社应对履行辅助人的行为负责。再者,把第三人视为履行辅助人有利于游客请求损害赔偿时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因为一旦发生旅游纠纷,游客首先想到的就是旅行社,而能够最积极迅速对游客作出损害赔偿的也是旅行社。如果某人去国外旅游,发生旅游纠纷,让此游客克服语言障碍漂洋过海寻求赔偿是不实际的。最后,旅行社与履行辅助人签订的合同并非典型的利他合同。利他合同,又称为为第三人利益合同,指不为自己设定权利,并约使对方当事人向第三人履行义务,第三人因而取得直接请求履行权利的合同。[1]如果把旅游者作为利他合同的受益人,就可以直接取得对饭店、运输公司等具体给付人的直接请求权,这在旅游实践中是不合理的。因为在实践中,一般说来,旅游经营人与旅游营业辅助人并不相识,旅馆、饭店、运输公司等并不知道旅游合同的内容,旅游者对于旅行社与这些具体给付人之间签订的合同也不知情。因此,在上述案例中,游客将旅行社起诉到法院而不是司机是有其合理根据的,但起诉对象的确定还只是旅游纠纷问题中最基本的问题,被告基于什么理由承担什么责任,是否所有损失均由旅行社来赔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旅行社所承担的责任类型的确定据笔者调查,同样发生交通事故,在全国各地处理的结果却不相同,有的旅行社承担全部责任,有的旅行社没有责任,有的旅行社承担的赔偿数额多,有的旅行社承担的赔偿数额少。那么究竟发生旅游纠纷时旅行社承担何种责任,就上述案例来说,笔者同意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王涌博士的观点。王涌博士认为,旅行社组织游客外出旅游,由于司机的过错发生意外事故,旅行社的责任要分具体情况: 如果旅行社所用的汽车是旅行社自己的,司机系旅游公司职工,这时旅行社应承担民法通则规定的侵权责任。这是旅行社在履行旅游合同当中发生的侵权行为,属于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依据《合同法》第122条“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游客可以选择违约责任之诉或者侵权责任之诉。但是,如果旅行社所用汽车为租用,由于司机的过失出了意外事故,旅行社本身没有过错,不承担侵权责任,只承担违约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游客可以向出租公司主张自己的权利; 如果向旅行社主张自己的权利,则旅行社不承担侵权责任条件下的精神损害赔偿。[2]那么,上述案例中,游客所乘坐的车是旅行社雇佣来的,而非旅行社自己所有的车,这次交通意外的发生旅行社并没有过错责任,而是由于司机疏忽过失而致,法院判决旅行社承担包括精神损害费在内的一切损害赔偿费用是不合理的。
四、旅游责任保险
(一)旅游责任保险的含义为保障旅游者和旅行社的合法权益,根据《旅行社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国家旅游局于2001年4月25日发布了《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同年9月1日起施行。所谓旅行社责任保险,依该规定是指旅行社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对旅行社在从事旅游业务经营活动中,致使旅游者人身、财产遭受损害应由旅行社承担的责任,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行为。也就是说,投保旅行社责任险,要和保险公司签订合同,游客在遭受人身、财产损害应由旅行社承担责任时,保险公司进行理赔。
第五篇:《致加西亚的信》--信任、忠诚、敬业、勤奋和责任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信任、忠诚、敬业、勤奋和责任
《致加西亚的信》篇幅很短,讲的是一个流传百年的简单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美西战争期间,美国必须立即与反抗西班牙军队的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而加西亚将军在古巴丛林的山里,但没人知道加西亚将军确切的地点。美国总统经人推荐,托罗文将一封信交给加西亚将军,罗文没有提出任何问题,在孤身一人没有任何护卫的情况下,接受了任务并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历经艰辛,及时地将信交给了加西亚将军。
《致加西亚的信》100多年来被译成各种各样的语言文字,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书的重点不在于加西亚是谁,也不在于这一封信说的是什么,重点是送这封信的人及他所表现的那种信任、忠诚、敬业、勤奋和责任。
信任。“人无信则不立”。罗文固然可敬,但我却认为有两个重要人物不可忽略:就是派罗文去送信的人——美国总统麦金莱和推荐罗文的人——情报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千里马不多,伯乐更少,如果没有阿瑟.瓦格纳和麦金莱的信任,慧眼识英才,也不可能派罗文去送信。因此,美西战争从侧面反映了用人的重要性,而我们的单位是不是也该清楚每个员工的优劣,让每个人去做他最合适的,能发挥最大优势的工作。上级命令的结果是下级的坚决服从,背后
却是上级的绝对信任,他们的信任来自于对他品质的肯定也是对他能力的间接认可,是他平素的品行为他“赢”得了这次机会。罗文凭这坚强的意志,历尽艰险,不负众望地完成了任务,这正是他的所立之处。
忠诚。西方谚语讲,一盎司的忠诚等于一磅的智慧。能做到忠诚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人活着,最起码的是要忠诚,党员和职员就应该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给你带来俸禄的单位、企业。无论对上级,对同事,对家人、对朋友,都应该忠诚。只有忠诚的人,才能博得别人的放心与赏识。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无限忠诚,最终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忠诚体现在工作主动、责任心强、细致周到地领会上级的意图,更体现在一种高度的敬业态度。没有对事业、工作的高度忠诚,罗文是不可能把《致加西亚的信》送到加西亚将军手中的。对于我们来说,只有忠诚于国家、忠诚于单位,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岗位,抱着对自己工作无限忠诚的人,最终才能克服种种困难,才能像罗文那样,把领导交给的任务按质按量按期完成。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绝对忠诚,就没有工作的动力,也就不可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敬业。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干任何工作都要有那么一股劲,有一股热情和兴趣,有一股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热爱自己的这份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努力钻研一行,不仅能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而且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动力。“当我们将敬业变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其实工作不仅是为了生活,也是一种幸福和寄托。这么多年来我从工作中得到了许多的充实、快乐和回报,为此我一直用心的工作、热爱我的工作,每接受一项新的工作都力求做到最好。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勤奋。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工作条件有好坏,投资成本有多少,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要勤奋。只有懂得勤奋而默默耕耘的人,才能有成功的可能,因为成功始终属于有准备的人。懂得勤奋并坚持的人是最难能可贵的,罗文之所能把信送给加西亚将军,就是因为他做到了坚持,在困难面前不轻言放弃,并且靠他的睿智与胆魄,坚持到底,最终取得了成功。现实生活中想要干好一件事的人很多,可是真正能坚持下来,持之以恒的人并不多。比如说,人们都知道写日记是最好的练笔方法,写一篇也很容易做到,但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下来的人就凤毛麟角了;再则,大家也知道跑步锻炼有助于身心健康,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最好,最廉价的健康术,可跑
一、两次也易如反掌,但能长年累月坚持下来的就少之又少。所以我们缺少的不是机会,是勤奋与坚持。
责任。拥有并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是工作做好的必备要素之一。罗文在送信的过程中,不知有多少危险,可他坚持了下来,不仅如此,他送去的信并没有丝毫的损害。为什么呢?因为他在送信之前,做了一个动作,引用原文:“罗文,拿了信,用油纸包装好、打封、放在胸口藏好”,从这些小的动作中可以看得出他在对待自己做这件看似简单事情时的一个责任心,罗文甚至以此看作是自己的生命,因为此,他才得以漂亮的完成这次的任务,若没有以此,那么就算把信送到,信很可能被水浸泡点字迹了,这样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虽大,必济。任何成功都不可能是凭空得来的,而是经过长期奋斗,艰苦卓绝的勤奋努力才能得到的。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这本小册子中得到启示,诚信守用、勤奋敬业,做一个现代的罗文。
临沂市罗庄区姜志
2012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