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陈独秀学术研究会

时间:2019-05-14 00:2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庆陈独秀学术研究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庆陈独秀学术研究会》。

第一篇:安庆陈独秀学术研究会

安庆陈独秀学术研究会

2013年4月1日,安庆市举行清明祭扫陈独秀墓园活动。市政协、市陈独秀学术研究会、共青团安庆市委、安庆市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庆市第十七中学等单位敬献了花篮。市政协副主席、市陈独秀学术研究会会长鲁德主持祭扫活动,市政协主席张金锐致祭扫词。

2013年3月31日,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在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詹夏来、省人大秘书长朱读稳、省政府秘书长邵国荷、市委书记虞爱华、市长魏道明陪同下,到陈独秀墓园参观。回良玉同志对独秀园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2013年5月3日,国务院公布安庆市陈独秀墓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6月18日,安庆市陈独秀学术研究会副会长到李银德应邀到广州参加“中共三大召开90周年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陈独秀与中共三大》收入会议资料中。

2013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他说:“历史不会忘记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具有留学经历的先进知识分子,同毛泽东同志等革命青年一道,大力宣传并积极促进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为之一新。”为了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于2013年12月21日至22日,在安庆皖源国际大酒店召开“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研究建党初期的陈独秀暨2013年年会。”会议期间,市委书记虞爱华会见了省陈独秀研究会名誉会长秦德文一行。

第二篇:虞舜学术研究会

出镜词:讲述石狮乡土故事,挖掘闽南文化内涵,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风情石狮,我是小艾。在今年年初,《风情石狮》栏目专题报道了石狮市虞舜学术研究会的换届庆典。舜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是凝聚海内外同胞民族情感,实现祖国统一的精神力量,对中华民族的整合、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因此,开展对舜文化的研究,弘扬舜文化,继承和发扬舜的“天下明德”思想,对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前段时间,石狮市虞舜学术研究会前往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进行虞舜文化交流活动,让我们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解说词:虞舜文化,是中华始祖“五帝”之一舜帝所创立的文化。《尚书》称:“德自舜明”。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说:“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由此可见,虞舜文化是中国道德文化的始祖。虞舜文化不但影响中华民族,同时也影响着全世界,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解说词:石狮市虞舜学术研究会成立于2005年,并于今年在石狮市荣誉酒店举办了六周年暨第二届理监事会就职庆典。多年来,在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广大会员宗亲团结一致,传承了舜帝优秀文化品德,加强有关舜帝的研究探讨,开展舜裔宗亲交流联谊,并且发动群众和海外侨亲在石狮兴办了各项的公益事业和科技教育事业,为石狮市的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解说词:10月12日,正是秋高气爽时宜,怀着对舜帝圣祖的无限敬仰和亲切怀念,石狮市虞舜学术研究会成员自发组织从石狮启程,乘车前往山川毓秀、风光旖旎的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运城市。山西运城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世人称作“德之摇篮,文明之源”。此次的山西之旅,不仅是一次观光之旅,更是一次探讨舜帝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文化之旅。次日,石狮市虞舜学术研究会与晋江、惠安宗亲们在运城汇集,当日下午又集中前往盐湖区鸣条舜帝陵参加规格高、人数多、声势大的祭祖大典。

石狮市虞舜学术研究会会长陈华平同期声:对方如何邀请他们,经研究,他们为什么答应前往参加。

解说词:在舜帝陵广场组成浩浩荡荡的祭祖队伍,除了主祭人员统一穿黄色衣服外,全体的祭祖人员统一着红装,在一片红色海洋中,我们能够深切的感受到那一股股的祥和之气。整支祭祖队伍井然有序,石狮的舜裔宗亲们打着福建省陈氏委员会的旗帜,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接下来是代表本宗族的虞舜研究会旗帜,随后而来的是由几位信徒抬着舜帝像的轿子,各色彩旗一路飘扬。在当地公安、交警及有关部门的开导指挥下,各祭祖方队踏着奏响的鼓乐声向主会场前行。

解说词:进入主会场后,现场鲜花簇拥,气球环绕、鼓乐争鸣、五彩缤纷,祭祖气氛浓浓。

主持人开场白及介绍盐湖区出席的领导名单:

解说词:在祭祖活动开始之际,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区长王吉敏向在场嘉宾致欢迎词,在盐湖区人民政府区长王吉敏激情洋溢的致辞中,我们感受到这座城市对于舜帝文化的重视与保护,在他的讲话中,反复的强调舜帝的德孝精神,令在座的石狮人民感慨万千。

王吉敏区长几句讲话同期声:

解说词:人声鼎沸、礼炮声和鼓乐声震动这座山涧幽谷,石狮市虞舜学术研究会会长陈华平先生也在舜帝神像前恭读祭文,现场气氛十分庄严,与会人员一律静默听诵。

陈会长恭读祭文同期声:

解说词:据介绍,自石狮市虞舜学术研究会成立后,该会以最广泛地团结民间虞舜文化者为己任,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和推动民间虞舜文化研究和民间虞舜文艺工作,收集、整理、研究和传播发展虞舜民族传统美德理论,繁荣民间虞舜文化,并先后多次参加各种虞舜文化交流活动,使虞舜文化的传播力不断扩大,这次的运城之行,更是体

现了该会倡导繁荣虞舜文化的重要旅程。

解说词:在庄严的仪式下,盐湖区主要领导和石狮市虞舜学术研究会成员们相继到先祖像前祭拜鲜花,鞠躬行礼,其余信徒们也陆续到圣像前焚香叩拜,祈求先祖庇佑舜裔子孙平安健康,吉祥如意。祭祖大典自始至终热闹非凡,各项议程顺利圆满的完成。

石狮市虞舜学术研究会会长陈华平同期声:介绍本次活动的大致内容。

解说词:在祭祖活动的最后一天,主办方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民间踩街活动,这次的踩街活动共分为三个方阵,分别是石狮方阵、晋江方阵和惠安方阵。参加本次踩街的人员除了1300多名泉州地区的宗亲以外,还有运城市各单位的代表人员和数百名学生,以及二十多个文艺表演队,所有踩街人员共有两千余人,场面十分壮观。其中石狮锦亭村的妇女军鼓队更是巾帼不让须眉,不但在祭祖的舜帝陵广场大显身手,在踩街的当天更是向当地人民竞技献艺,整个踩街活动荡漾着无限喜悦。

会员同期声:

解说词:本次祭祖活动可谓是石狮虞舜学术研究会换届以来的一次规模较大的祭祖活动,同时也是泉州舜裔首次前往运城圣祖前朝拜

礼祭,虽然整个祭祖的旅程十分辛苦,但通过这样的集体活动,许多虞舜学术研究会的成员依旧称赞不绝。

会员同期声:

解说词:众多的史料证实,舜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始祖,他发扬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常之教,已成为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生生不息的传统道德文化精髓,在整个祭祖仪式的壮观场面和浩大声势下,我们可以看出石狮市虞舜学术研究会在其他地区的影响。同时在虞舜学术研究会请进来的同时,与会的成员又积极走出去山西等地,在社会各界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出镜词:据参与本次活动的老人介绍,此次的运城祭祖之旅,他们不仅体验到了远在山西宗亲的热情,更耳濡目染了舜帝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祭祖活动结束之后,他们一行人还抵达了首都北京,游览了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故宫博物馆、紫禁城等地,在晚年时节,有这么一次意义非凡的行程,实乃人生一大乐事。好了观众朋友们,本期的风情石狮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参与风情石狮,感受石狮风情,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第三篇:周钟岳学术研究会辑要

兼济天下,鸿儒典范

-------------周钟岳学术研讨会发言辑要

主办方致辞

●大理州委书记顾伯平

今天,我们在此相聚,举办周钟岳学术研讨会,应当说是大理州的一件大事,也是大理文化艺术界的一件盛事。我谨代大理州委、州政府和全州各族人民向前来参加此次研究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在这片神奇而广褒的土地上,蕴育了一批批历史名人。他们为大理争辉,为民邦争色。周钟岳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的代表。周钟岳是我们大理剑川人,白族学者,是近现代云南著名的政治家、学者、书法家。他饱读读书,学贯中西,文史和诗词俱佳,擅长书法艺术,是一位大师级人物。周钟岳一生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云南地方文化和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纪念先贤,弘扬云南传统文化;云南文史馆与大理州政府共同举办周钟岳学术研讨会,并且同时还要在大理举办书法纪念展,出版发行《周钟岳研究文集》等;这对周钟岳遗风遗迹的传播、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展,以及推动民族文化建设都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大力推进文化体制创新,深入挖掘民间文化,不断推动民族文化繁荣,与人民共享文化成果!

●大理副州长黄永华

为了继续弘扬云南优秀历史传统文化,发展云南史学研究,推进地方经济发展;今天由云南文史馆与大理州政府主办,江苏省文史馆、四川省文史、重庆市文史馆协办,大理州剑川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历史名人周钟岳学术研讨会暨书画纪念展,在苍海之滨拉开了序幕。在此,我受州委书记顾伯平同志的委托,谨代表中共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致辞;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向本次活动付出辛勤工作的全体工作人员、以及周钟岳的亲属致以亲切的问候!周钟岳1876年生于大理剑川县,1955年在昆明逝世,享年80岁。周钟岳一生在史学、教育、文化、艺术领域建树颇丰,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文史专家。此次活动展出的书画作品有周仲岳的书画、图片等,还有其它艺术家的书画作品。通过此次书画艺术展览活动,我们希望能够使广大观众对周钟岳的书画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作用。同时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希望能够更多、更广、更好的传承云南历史文化,为建设历史文化大省和大理人共同的精神家园作出更大的贡献。最后,我预祝这次活动圆满成功。

照古腾今光芒四射

●云南文史馆晓 雪

大理州政府与云南省文史馆共同主办研讨周钟岳先生非常有意义,将产生重大影响。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灵魂的体现。重视文化,研讨文化,对这个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周钟岳先生是云南近现代史上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是全国著名的政治家,而且是功底深厚、学贯中西的学者,才华出众,独具风格的书法家和杰出的诗人。同辈学者名家都对先生的诗“欣赏不已”。不论是先生的早年的少作,或中年、晚年的诗章,报效祖国的志向、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始终像一条红线,贯穿在他的全部创作之中。先生不论到哪里都怀着诗人的赤子之心,都时时想着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民间疾苦。先生不光有“第一等襟抱”,而且有“第一等学识”。他饱读诗书,博古通今,“夙慧过人而诗学深造”,对我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古典诗歌艺术有很深的研究和很高的造诣。说先生的诗“雄奇深厚”、“照古腾今”,说先生的诗“五光十色”、“光芒四射”、“综诸家而集大成”都是很精当的评论。对云南近现代中上这样一位集大成的诗人、书法家和学者,我们还应当作进一步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

爱国爱乡勤勤恳恳

●云南民族大学谢本书

很高兴参加这次研讨会,首先我用四句话来概括周钟岳的一生。周先生从政上,兢兢业业。没有异心;在治学上,勤勤恳恳,刻苦专心;在处世上,爱国爱乡,一片忠心;在待人上,和蔼大度,没有私心。周钟岳从政时间很长,从蔡锷的秘书到云南省长,再到国民政府内政部长、考试院副院长。在整个从时期,他兢兢业业,没有异心,没有参加过任何政党。周钟岳一生重要特点是:奉命为谨,以文牍自任。因而他成为各政治派别争夺和延聘的对象,这使他在整个民国时期几乎都处于“不倒翁”的地位。在治学方面,周钟岳勤勤恳恳,著述颇丰。曾总纂《云南光复纪要》,主编《新纂云南通志》、《续云南通志长编》,编辑《天南电光集》等;还有大量珍贵手稿等。在处世上,爱国爱民,对人诚恳。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时期所表现出来的言行都体现了一片忠心的爱国情怀。为什么云南会出现这么多像周钟岳一样的历史文化名人?这是由云南人文、地域环境所决定的。自从宋代以后,云南的历史文化积淀更多了;元明清时期,中原文化迅速在云南传播,云南人至少有三个状元的机会。近代的云南并不是后进的,而是开放型的。我们认真总结经验,继承文化传统,将有助于我们建设新云南。

忧国忧民的政治家、诗人

●云南文史馆张 长

周钟岳是一个政治家。从他从政的经历来看,他从一个两级师范的教务长到民国时期云南省省长,民国政府内务部长,国府委员,总统府咨证等要职,证明他一生主要是从政。为诗、为文等只是业余爱好。所以,对周钟岳的定位首先应是一个政治家,一个忧国忧民政治家。周钟岳的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情感,从他18岁时就已经表现出来。中日甲午

战争中国战败以后,他写了《感诗三首》;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他又作了《秋感四首》等等。这些诗作都表达了一个热血青年满腔悲愤的爱国之情。周钟岳的诗可以分为时政、旅游、赠答、题画,其中,写得最好的是时政。从他时政类的几首诗可以看出,他始终是一个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爱国政治家;也是一位有学养的、正直而又真诚的诗人。在内忧外患的时候,一个政治家的想法往往会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所以周钟岳的的历史功绩是有目共睹的。比之于纯粹意义上的诗人来讲,周钟岳的诗歌尚欠才情,少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那样千古传诵的佳句。其原因,除了才思、职业的限制之外。还有的是用典太多的原故。

名章隽名照古腾今

●云南文史馆杨世光

周钟岳是一位成就卓越的诗人。其成就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一是直恐神州竟陆沉——忧国忧民。关心国家、民族命运贯穿周钟岳一生,从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到抗日战争,最后到解放战争,周钟岳都写了大量诗作,表达了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部分诗作是最有震撼力的。二是廿载劳人念故乡——桑梓牵情。先生的乡情体现为对故乡命运的关切;对故乡民生的关切;对故土故人和故乡风物的钟爱与融谐。三是师长曾兼父母情——师生至情。在《哭石禅师四十首》等诗作中,周钟岳讴唱了师生至情,刻画出一位高师的奇才和风范人品;抒发出对高师的尊崇、爱戴和感激之情;并寄托永别时的真切哀思。四是相思莫忘寄双鱼——朋友热情。周钟岳的交往诗写得不少,在与文友、同事相处中,有酬赠,有奉答,有记事,有述怀,这些诗作体现了先生的友道淳诚,人性本真的情怀。五是朅来夜夜梦江南——伉俪真情。写于巳酉的《至泸州续婚归途杂咏示内子十二首》,包含了诗人对终身伴侣的真切尊崇之情。六是祖庭遗砚应能守——爱子深情。在周钟岳《哭焘儿门六首》诗中,表达了强烈的失子之痛。总观周钟岳先生之诗作,先生的诗既有阳刚之美,又有人性之美。

诗外诗中之人本思想

●王明达

周钟岳写诗不仅塑造了艺术人物形象,而且也塑造了自己。也就是文如其人,诗如其人。在诗中诗外都体现了他以人本的思想。从周钟岳从政和人生经历来看,可以显现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作为一个政治家,在异常复杂的政治情况下,周钟岳却能成为一个“不倒翁”。其不倒的原因,是周钟岳有人格魅力,德高望重,各派都尊重他,都离不开他。1920年在唐继尧召开的是否出兵支持四川石青羊“倒熊”的会议上,为了减轻云南人民战争痛苦,为人儒雅的周钟岳差点和主战策士郭同打了起来。从这点可以看出周钟岳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以人为本。为了反对唐继尧兵黩武,周钟岳写了《毕节归途见兵扰民逃惨然作此》,公开遣责军阀只顾争权,不顾百姓死活的不仁不义。当时周先生头发一夜变白,不是被吓白的,而是为了体恤人民的悲苦境遇急白的。后来国民国也承认周钟岳代表的是人民,“民意代表”

四个字可以是周钟岳一生的人本思想最好的概括。最后,我建议:周钟岳在昆明翠湖旁边的住所能否作为历史名人的遗产保护起来?现在这个房子已经变成了商铺,这很令人痛心!

尊师重教白族典范

●大理白族研究所所长赵寅松

周钟岳是20世纪初在云南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士之一,对于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出了这么一位历史名人,我感到很荣幸。周钟岳对云南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表现为:一是白族尊师重教优良传统的典范。周钟岳对自己启蒙师段野史先生的道德文章推崇备至。对周钟岳影响最大的老师是赵藩,在周钟岳的诗篇中,标题直接提到赵藩的达104首。特别是在赵藩的病逝时,他写到“师长曾兼父母情,难酬风义泪频频。席苫解职吾何事?难有心丧过此生。”可谓情真意切,读来催人泪下。周钟岳堪称尊师的楷模,是值得我们当下学习和借鉴的。二是周先生提倡学以致用,反对华而不实。改革以后,进入大学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并没有解决好学什么,为什么学等问题。周钟岳所提出的经世致用,反对搞华而不实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实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三是周钟岳关心国家大事,鼓励报效祖国。周先生所处的时代是内忧外患、血雨腥风的时期,为了报效祖国,他投笔从戎。在周钟岳的诗歌作品中,有许多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可以说爱国思想终其一生。因此,周钟岳先生的这种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传承“滇学”的“领军”人士

●大理文史馆吴 棠

周钟岳一生,从清朝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担任过许多要职;他既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渊源,又受到西文化思想的熏陶,于文学、史志、教育、政论等方面都有成就。周钟岳先生给自己带来两个方面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一个是先生重视地方文献和修史工作。以周钟岳为领袖的,包括培养的第二代学生,对于“滇学”的传承和文化传统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云龙发起的,周钟岳主持编撰的《新纂云南通志》,团结了一批“滇学”专家、学者。这种专家、学者修志、修史对现在修的史志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来说,是有积极借鉴作用的。云南文史馆成立以后,作了大量的工作。包括编写《云南文史》刊物,这实际上使“滇学”得到了良好的传承。还有一件事情引起我感触的是编撰《云南词典》,这是目前云南最好的词典。第二个是周钟岳关注云南的教育事业。先生身体力行,主张学以致用,办了五华文理学院。五华文理学院由周仲岳亲任董事长、李根源为名誉董事长,周钟岳并非“挂名”,而是决心竭心尽力为学院“解难”。五华学院集聚了一大批“滇学”之士,聘请的教师多数是名流硕彦、饱学鸿儒。这种办校理念对当代大学只有大楼少有大师无疑有启迪作用。

从周钟岳看白族历史上的“剑川现象”

● 理白族自治州文联施立卓

周钟岳是剑川杰出历史人物中的佼佼者。为什么剑川会出现这么多历史名人呢?首先,是“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剑川自古人杰地灵,从“茶马古道”可以畅达“蜀身毒古道”。这些交通便捷的条件,使自然环境优劣的剑川并不封闭。自明代以来,剑川就汲取了中原文化和纳西族文化并以丰富自我,因而文化积淀十分深厚。二是“莫教桑梓翦龙荒”。剑川是白族自治州,历史悠久,白族有着勤劳质朴,奋发向上的开拓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思想。同时剑川人有强烈的“桑梓情结”当然,周钟岳等人的“桑梓情结”绝不是狭隘的民族情绪,而是包含着高尚的爱国忧民之情的。可以说,周钟岳是白族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和弘扬者。三是“合为读书留种子”。赵藩等前辈着力奖励后学、提携人才,使文明的薪火一代一代相传,这就是“为读书留种子”的真谛,也是“剑川现象”最主要的内涵之一。还有一种现象不可忽视的是剑川的尊师重教传统。不论是段野史,还是赵藩、周钟岳都曾身体力行。在赵藩去世后,周钟岳写了《哭石禅师四十首》追思恩师“不徒私谊为门墙”的高风亮节。剑川作为“文献名邦”之一,我们有义务对传统文化的流变给予必要的观照,为民族的复兴提供依据。

“九九”整肃事件

● 李成森

1949年,国民党在云南抓捕了一些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民主人士。这个时候周惺老就和卢汉说,要找一个德高望重的并且能够跟李宗仁说得上话的人,来劝说李宗仁释放这些人。否则就没有希望。于是卢汉暗中派飞机前往腾冲去接李根源。飞机到了昆明后,爷爷(李根源)很快就同李宗仁商洽被关这些人的事情。11月5日那天,他们请李宗仁到我家来商谈这个事。周惺老、李根源、李宗仁等几个老者分析被抓的这些人,说是最后坚决要拿十五个人出去枪决。(在这十五个人当中,包括我们文史馆的老馆长李馆长,还有张天芳、瘳云凯等人)。当时卢汉很为难:要放吧,又不敢,李宗仁不准;不放吧,这些人又是云南的精英。因为在前一年卢汉曾经杀了21个人,已经感到很对不起云南省的老百姓。当时的提法是“情有可原,罪不可逭。”那时,周惺老确实很动脑筋,就悄悄地对我爷爷说,如果这句话颠倒过来就变成了“罪不可逭,情有可原”。当时我爷爷胆子很大,对这句话画画勾勾,最终变成了“罪不可逭,情有可原”。于是就拿给李宗仁看,因为先前做了很多工作,最后定为“罪不可逭,情有可原,其刑从宽”。那个时很多报纸上都刊登出来了这件事情:题目是《李根源巧解蒋介石频杀民丁》。

第四篇:陈独秀个人事迹

陈独秀个人事迹

革命初期

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入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习,开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1899年因有反清言论被书院开除。

1901年因为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受清政府通缉,从安庆逃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1903年7月在上海协助章士钊主编《国民日报》。1904年初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宣传革命思想。1905年组织反清秘密革命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1907年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1909年冬去浙江陆军学堂任教。1911年辛亥革命后不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1913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出狱后于1914年到日本,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新青年》)。1917年初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北京大学当时有文科、理科、法科,文科是北大三科中最重要的,当时北大不设副校长,在北大,文科学长是仅次于校长的重要职位)。

1918年12月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这期间,他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积极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初前往上海,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首先成立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时与其他各地的先进分子联系,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主要创始人。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虽然没有出席,但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其后在中共二大、中共三大上被选为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在中共四大、中共五大上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主要负责人,中共一大至五大期间党的最高领袖。

革命后期

在大革命后期,他的右倾思想发展成为右倾机会主义,放弃对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对国民党右派的进攻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1927年中国大革命遭到失败,除了来自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原因,他的右倾错误也是重要的原因。1927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改组,他离开中央领导岗位。此后,他接受托派观点,以在党内成立小组织的方式进行活动。1929年11月,因为他在中东路问题上发表对中共中央的公开信,而被开除党籍。同年12月发表由81人署名的作为托陈取消派纲领的《我们的政治意见书》。同时,在上海组成托派小组织无产者社,出版刊物《无产者》。1931年5月,出席中国各托派小组织的“统一大会”,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1932年10月,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模范监狱。

抗战时期

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四川江津(今重庆市江津区)。1942年5月在贫病交加中逝世。

第五篇:陈独秀园游记

陈独秀园游记

作为一个安庆人,我可以很自豪的说我和陈独秀是老乡,并且很有幸去参观了新建成的陈独秀墓园,建成后的安庆市独秀园已经成为兼有纪念、教育、游览、生态、研究等多种功能的富有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名胜区,成为国家级重要人文景观、红色旅游基地、光荣传统教育基地和陈独秀思想研究基地,成为安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的重要景观组成部分。

我们从入口进去,一路经过入口牌楼,墓道,陈独秀雕像,纪念广场,小湖,墓冢等等,四周都被浓郁的树木包围着,营造出了强烈且鲜明的纪念性气氛,表达出人们对陈独秀的敬仰与怀念之情。一路上看到好多来此参观的游人前去凭吊缅怀祭奠陈独秀。

里面还有陈独秀博物馆,依水而建,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气氛庄严而又不失亲切。里面陈列了陈独秀的遗物,并介绍了陈独秀的优秀事迹,让我们对陈独秀有了更加具体详实的了解。过了博物馆,我们还看到了新文化运动纪念园和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园,既纪念了陈独秀又教育了广大青少年勿忘历史,记住前人的现金事迹,以此鼓励自己.整个陈独秀园不仅风景优美,最重要的是它所寄托的是陈独秀先生的精神信仰,他所陈列展现的陈独秀先生的遗物以及他的先进事迹都在宣扬着他的伟大贡献,讲述着他的历史过去,教育着一代代人。

在这里我对陈独秀先生了解的更多,对他的敬仰也越发的强烈,列数他的事迹贡献我都可以说很多,我知道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他还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思想指导者。五四运动能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生那么大的影响,与他的活动、指导、影响是分不开的。他是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现在说,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说法不准确。如果没有陈独秀,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的成立。仅仅这一条,他就可以名垂千古,光照千秋

我看了好多后人对于陈独秀先生的评价,说他是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政论家,我觉得很中肯。他的政论文章汪洋恣肆、尖锐犀利。《敬告青年》等很多篇章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少有的、杰出的代表作。而且还可以说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大专家、大学者。他晚年进行的文字学研究,是极其重要的学术成果。如果不是后来转向政治斗争,他无疑会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杰出的大专家、大学者之一。陈独秀先生一生一心为公,光明磊落,丝毫不搞阴谋诡计,不以权谋私,即使在艰苦困顿的晚年,他不接受敌人的馈赠,表现出一个革命者的刚强骨气和高尚人格。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生毫不妥协,坚决地揭露和批判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和社会种种弊病,代表了社会良心,为后人做出了杰出的表率。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一名光荣预备党员,我认为在陈独秀先生身上体现出来的很多精神品质,都是非常值得我去学习的,他的忠骨,他的思想,他的刚正,他的学问,无一不昭示着他的伟大,我将秉着一颗虔诚的心去学习他所让我敬佩敬仰的一切。

下载安庆陈独秀学术研究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庆陈独秀学术研究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参观陈独秀旧居

    参观陈独秀旧居 今天是七月一日——建党节,我和妈妈一起去参观陈独秀旧居。 我们一行十几人乘车来到了石墙院,在大门上我看到刻有“陈独秀的旧居”。我们先看了陈独秀用过的桌......

    陈独秀之死[5篇材料]

    陈独秀之死 陈独秀之死 ?诗三百论苑 -- 证求中华文化古典精神CwM^ci 罗学蓬Fn 千秋功过,世人评说。“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独领风骚的陈独秀,在中共历史上功过是非的评价,也因......

    精选陈独秀名言11条

    1、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陈独秀2、西方人以法治为本位,以实利为本位,故......

    专题研究会

    村两委班子专题研究教育实践活动会议记录会议时间:2014年3月4日会议地点:村办公室参加人员:会议内容:XX:今天我们两委班子召开专题研究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主要有两方面......

    陈独秀关于爱国主义文章三篇

    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 陈独秀 爱国!爱国!这种声浪,近年以来几乎吹满了我们中国的各种社会。就是腐败官僚蛮横军人,口头上也常常挂着爱国的字样,就是卖国党也不敢公然说出不必爱......

    陈独秀《敬告青年》读书笔记

    陈独秀《敬告青年》读书笔记1913年陈独秀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当时中国时局变化使陈独秀深受刺激,他认为在中国搞政治革命没有意义,而欲“救中国、建共......

    党史人物--陈独秀先进事迹

    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浩叹由衷。昔毛主席“七大”评价,功过分明。“五四运动总司令”、“创造了党”,两语千钧,可为墓铭。在中国共产......

    陈独秀关于爱国主义文章三篇

    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 爱国!爱国!这种声浪,近年以来几乎吹满了我们中国的各种社会。就 是腐败官僚蛮横军人,口头上也常常挂着爱国的字样,就是卖国党也不敢公 然说出不必爱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