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重点总结

时间:2019-05-14 00:17: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医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重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医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重点总结》。

第一篇:中医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重点总结

中医诊断学

2、恶寒重发热轻→风寒表证;发热轻而恶风→伤风表证;发热重恶寒轻→风热表证;新病恶寒→里实寒证;久病恶寒→里虚寒证;

3、壮热是指高热(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的症状,属里湿热证; 潮热是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症状;

下午3-5时热势较高者,称为日甫潮热,常见于阳明腑实证;

午间及夜间有低热者,成为午后或夜间潮热,多属于阴虚火旺所致。

45、寒热往来无定时多见于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有定时者多见于疟疾。

6、自汗→多见于气虚和阳虚;盗汗→多见于阴虚证;绝汗→常见于亡阴亡阳的表现;战汗→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7、头痛的位置:阳明头痛(前额连眉棱骨);太阳头痛(后台连项);少阳头痛(头两侧);厥阴头痛(头顶痛);少阴头痛(头痛连齿)。

8、渴喜热饮而量不多,或水入即吐,多为痰饮内停所致;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兼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者,为有淤血的表现。

9脾弱;饥不欲食→多属于胃阴虚。

10、五色主病:赤色:主热证,亦可见戴阳证;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黄色:主脾虚、湿证;青色:主寒证、疼痛、气滞、血瘀、惊风;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

11、五轮学说:瞳仁属于肾,称为水轮;黑睛属于肝,称为风轮;白睛属于肺,称为气轮;眼睑属于脾,称为肉轮。

12、正常舌象:淡红色、薄白苔

13、舌色:淡白色主气血两虚、阳虚;红舌主实热、阴虚;绛舌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紫舌主血行不畅。

舌形:老嫩舌(老舌多见实证、嫩舌多见虚证)、胖瘦舌(胖大舌多主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乏;瘦薄舌多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点刺舌(主脏腑热极或血分热甚)、裂纹舌(多属于热甚伤津)、齿痕舌(主脾虚、水湿内停证)。

舌态:痿软舌(多见于伤阴或气血俱虚)、强硬舌(多见于中风先兆)、歪斜舌(多见于中风、暗厞或中风先兆)、颤动舌(为肝风内动征象)、吐弄舌(心脾有热)、短缩舌(多见于病情危重的现象)。

苔质包括:厚薄、润燥、腻腐、剥(落)苔、真假苔。

苔色:白苔:多主表证、寒证、湿证、亦可见热证;黄苔主热证、里证;灰黑苔主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盛。

14、音哑与失音。新病音哑与失音属于实证→“金实不鸣”;久病音哑与失音者多属于虚证→“金破不鸣”。

太息→肝气郁结之象。

谵语:指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属于实证。见于外感热证,温邪内陷心包或阳明实热证、痰热扰乱心神。

郑声:指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多因久病脏气衰竭,心神散乱所致,属于虚证。见于多种疾病的晚期、危重阶段。

独语:指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连的症状。多因心气虚弱,神气不足,或气郁痰阻,蒙蔽心神所致,属于阴证。常见于癫病、郁病。

错语:指病人神识清楚而语言时有错乱,语后自知言错的症状。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因心气虚弱,神气不足所致;实证多为痰湿、瘀血、气滞阻碍心窍所致。

15、咳声呈阵发性、痉挛性,连续不断,咳后有鸡鸣样回声,并反复发作者,称为顿咳(百日咳),多因风邪与痰热搏结,见于小儿。

咳声如犬吠,伴有声音嘶哑,吸气困难,是肺肾阴虚,疫毒攻喉所致,多见于白喉。

16、正常脉象的特点“有胃”“有神”“有根” 有胃是指下有从容、徐和、软滑的感觉。平人脉象不浮不沉,不疾不徐,来去从容,节律一致。有神:具有和缓有力之象。有根:表现为尺脉有力、沉取不绝。

-------------------------------

脉象记忆歌诀:

浮脉类:浮 洪 濡 芤 革 散

沉脉类:沉 伏 牢 弱

迟脉类:迟 结 涩 缓

数脉类:数 动 疾 促

虚脉类:虚 细 微 代 短

实脉类:实 紧 长 滑 弦

-------------------------------

浮脉为阳表病居,按之不足举有余,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时衰,波涛汹涌脉体阔,相火炎炎热病裁

浮而柔细方为濡,精血不荣湿气阻

浮大中空乃是芤,失血亡阴葱管候

弦硬搏指革浮取,外坚中空按鼓皮,男子亡血失精候,妇人半产漏下疾

浮散无根飞杨絮,按之全无至难齐,元气离散是大虚

------------------------------

举之不应按有余,沉脉虚实皆为里

推筋着骨始得伏,厥证痛极属邪闭

牢脉沉实大弦长,阴寒内实少思量

沉细极软为弱脉,濡之沉者不虚才怪

-------------------------------

不足四至已一息,迟则为寒辨实虚

脉来缓慢乱止为结,阴盛气结寒痰瘀血

往来艰涩难流利,轻刀刮竹病蚕饥,有力血瘀兼气滞,无力便是精血虚

一息四至应指徐,平缓从容病无力,或风或湿或脾虚

-------------------------------

数脉一息五六至,数则为热分虚实

动脉专司痛与惊,厥厥动摇如豆形,滑数有力指下明

一息七八便为疾,阳极阴竭脱元气

脉来急促止无常,阳盛热实细端详,有力痰食与肿痛,无力虚脱又何妨

-------------------------------

举之不足按之空虚,气血脏腑虚而又虚

中取应指细如线,气血劳损虚可见,热入心营兼数象,不忘湿邪遏脉关

脉微欲绝细软极,若有若无好依稀,轻取似无是阳微,重按似无竭阴气

止有定数代脉中,良久复来再前行,脏气衰微难接续,损伤惊恐痛与风

首尾俱短难满部,气虚气滞短脉主

-------------------------------

三部有力皆充实,有形实邪体内滞

紧脉紧张又拘急,如牵绳索行有力,为寒为痛为食积

长脉首尾越本部,如循长杆布指疏,肝阳内热有余证,或是气血皆充足

应指圆滑往来利,如珠走盘滑替替,痰饮食滞与实热,妇人当是经孕期

端直以长按琴弦,肝胆痛证疟与痰,土虚木旺乘脾胃,春应东方正盎然

-------------------------------

17、八纲辩证:

表里:辨别病变部位的浅深;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虚实辨别邪正斗争的盛衰;阴阳辨别疾病的类别。

证侯相兼、证侯错杂、证侯真假(必须掌握)。

第二篇: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诊断学总结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中医助理医师诊断学总结

一、脉诊

1、诊脉方法①诊脉之前,先让病人休息片刻,室诊也要保持安静。

②体位:让患者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和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脘(手腕伸直)手心向上,在脘关节下面垫与布棕。松软的脉枕。

③指法:医生和病人应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灵敏。

(1)举按寻:①诊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挪移,以探索脉象一种手法。

②轻手循之日举,阳、腑,心肺之应,重手取之曰按阴、脏、肝肾之应,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脾胃之候。

③医生呼吸自然。

④拳: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又叫浮取,轻取。

按:用轻指力按在筋骨间,沉取,重取。

寻:指力不轻不重,亦轻亦重,以委曲求。(寻者寻找之意,不是中耳之义)。

(2)五十动:o每次诊脉,必满五十动。

o每次按脉时间,每侧脉搏跳动不应少于五十次。诊脉时间,每次候脉2-3min宜。

o意义:①防止漏诊(促、结、代脉),了解五脏,全部情况。②说明诊脉草率从事,辨清目的。if第一个五十辨不清,延至第二,三个五十动。

二、按诊

临床上以按肌肤,按手足,按胸膜等为常用。其外有按俞穴。

o手法:触:了解浅部凉热,润燥情况。

摸:探明局部的感觉情况及肿物形态大小等。

按:了解深部有无压痛,肿块的形态、质地、肿胀的程度、性质。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1、按肌肤:为了探明全身肌表的寒热,润燥以及肿胀等情况。

①阳气盛-身多热阳气衰-身多寒。

②软硬:肌肤濡软异喜按-虚证;患处硬痛拒按-实证;轻按即痛-病在表浅;重按方痛-病在深部;③润燥:皮肤湿润者-身己汗出;皮肤干燥者-身未汗出;皮肤甲错者-伤阴或内有瘀血;皮肤干瘪者-津液不足。

④肿胀:按之凹陷,不能即起-水肿;按之凹陷,举手即起-气肿。

2、按胸腹(按虚里/按胸胁/按腹部)

o按虚里:虚里位于左乳下心搏动处为“诸脉所宗”,按索虚里搏动的情况可以了解宗气的强弱,病在虚实,预后之吉凶。

①正常:虚里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宗气充盛)。

②虚里动微而不显为“不及”-宗气内虚。

③动而应衣为“太过”-宗气外泄。

④按之弹手,洪大而搏-危重证候(注意:孕妇胎前产后,劳瘵病者)。

⑤动欲绝而无死候的-痰饮等证。

o按腹部:1)辨凉热①腹壁冷,喜暖,手按之抚者-虚寒证②腹壁灼热,喜冷,勿按放者-实热证。

2)辨疼痛①腹痛喜按者-虚证②腹痛拒按者-实证③按之局部灼热,痛不可思-内痈。

3)辨腹胀①腹胀满,按充实,有压痛,叩之重浊-实满。

②腹膨满,按之不实,无压痛,叩之作空声-气胀,属虚满。

③腹部高度胀大,如鼓之状-膨胀。

4)辨痞满:(自觉心下或胃脘部痞寒不适,胀满症状)

①按之柔软,无压痛-虚证②按之较硬,抵抗感、压痛-实证③脘部按之有形胀痛,推之漉漉有声-冒中有水饮。

5)辨积聚(腹内结块)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①痛有定处,按之有形而不移者-积、属血分②痛无定处,按之无形而聚散不定-聚,属气分。

6)辨结胸①胃脘胀闷,按之则痛-小结胸②胸骨腹硬满疼痛且拒按者-大结胸。

7)①左少腹作痛,按之累累有硬块者-肠中有宿类②右少腹作痛,按之疼痛,有包块应手者-肠痈。

3、按手足1)①手足俱冷-阳虚阴盛,属寒;手足俱热-阳盛或阴虚,属热(注意:内热炽盛,而阳郁于里不能外达的四肢厥冷,却是寒热实证)。

②手足的背部较热-外感发热;手足较热-内伤发热③额上热手心热-表热;手心热额上热-里热。

2)儿科:①小儿指尖冷-惊厥②中指独热-外感风寒③中指指尖独冷-麻痘将发之象。

3)阳虚之证,四肢犹温-阳气尚存,尚可治疗,若四肢厥冷-亡阳之证。

三、望小儿指纹(3岁以内小儿,代替脉诊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1、指纹:即食指内侧络脉-手太阴之脉分支而来。

2、诊察:医生以食中两指夹住小儿指端从命关向风关轻轻推按,指纹容易显露。

3、风关:食指第一节。

气关:食指第二节。

命关:食指第三节。

4、正常:色泽浅红,红黄粗兼,隐隐可见。

5、病理:①浮沉分表里②红紫辨寒热③淡滞定虚实④三关测轻重。

舌诊总结色:淡红常表白虚寒,红绛热证青紫瘀。

形:舌形荣枯吉凶辨,老嫩虚实胖瘦证。点剌热证脏腑候,裂纹血虚与伤津。

态:痿软阴虚气血虚,强硬热盛痰动风,歪斜肝风颤动风,吐弄内风短缩危。

质:厚薄进退润燥津,腐腻湿积剥脱虚。真假胃气偏全证。

小儿舌:白主表证黄里实,灰黑里实危重候。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脉诊:指力:轻举重按委求寻,动静结合候五十,正常脉:三部缓浮大疾除,不长不短应中各和,鉴别:一比类脉:

1、脉位相似:1)脉位浅:洪、浮、濡、散、芤、革2)脉位浮:沉、伏、牢、弱。

2、脉数相似:1)脉率快:数、疾2)脉率慢:迟、缓3)律不齐:促、结、代、涩。

3、脉形相似:1)脉宽大:大、洪、芤。2)脉细小:细、微、濡、弱3)脉体长:长、弦4)脉体短:短、动。5)脉紧张:弦、革、紧、牢。

4、脉势相似:1)脉动:濡、弱、软。2)脉有力:实、洪。

第三篇:6、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总结——西医内科学,西医诊断学

西医内科学

第一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 二.阻塞性肺气肿(COPD)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肺动脉高压的X线表现: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听诊: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右心室扩大: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和剑突下搏动。2.肺心病的常见病因: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循环阻力增高)继发红细胞增多的原因是慢性缺氧。并发心律失常多为:房早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有助于肺心病与左房室瓣瓣膜病鉴别的是:左房室瓣听诊区杂音 与二尖瓣瓣膜病鉴别:二尖瓣听诊区杂音。与冠心病心衰鉴别:心电图及X线检查有左室肥大。三.支气管哮喘 1.主要特征:反复发作性的呼气性呼困。典型发作:先兆症状后出现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困 2.危重哮喘患者,肺部哮鸣音减弱或消失提示:支气管高度狭窄或痰栓堵塞。支气管哮喘发作时肺部叩诊呈过清音。3.在支气管哮喘和心源性哮喘鉴别困难时应选(区别在心血管的病史和体征):氨茶碱 四.肺炎 1.肺炎球菌肺炎 常见于青壮年。2.临床表现:肺实变体征(X线呈叶、段状密度均匀影),咳铁锈色痰、胸痛(病变累及胸膜)3.肺炎球菌肺炎的诊断最有价值痰培养肺炎球菌阳性 4.治疗肺炎球菌肺炎最常用的抗生素:青霉素 5.并发症:心肌炎 6.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咳粉红色乳样痰,X线示肺多发病灶。7.急性左心衰、肺水肿:吗啡 五.肺结核 1.结核菌属于分枝杆菌,涂片染色具有抗酸性。病灶中的不断繁殖的(A群)传染性大。2.感染结核菌后而获得的免疫力主要是:细胞免疫。4.分型:原发型(I型):X线表现,原发灶相应淋巴管增粗及肺门淋巴结肿大。血行播散型(II型):急性粟粒型,两肺布满边缘整齐的粟粒状阴影。症状不典型,具有反复性和阶段性。浸润型(Ⅲ型):上叶尖、后段或下叶的背段。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个类型。X线:渗出性病灶表现为云雾状或片絮状,密度教淡,边缘模糊不清。感染来源主要是过去经血行播散潜伏在肺内的结核菌。慢性纤维空洞(Ⅳ型):临床特点,空洞长期不愈,经常排菌。(伴有肺气肿)胸膜炎(Ⅴ型)5.痰结核菌检查:阳性说明是开放性的,具有传染性。早期诊断方法:X线检查。结核菌素:阳性,受过结核菌感染;假阴性,细胞免疫缺陷病。第二单元 循环系统疾病 一.心力衰竭 表现:左心衰:急性肺水肿,呼吸困难。右心衰:颈静脉怒张,下垂型凹陷性水肿。二.常见心律失常 1.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发于有严重心肌损害患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无明显心脏病的患者。心房颤动: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仅次于过早搏动的常见心律失常。2.听诊: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第一心音减弱。第三度,大炮音。二度I型,有心音脱漏。心房扑动,心律一般规律(F波);心房颤动,心律绝对规律(f波)。心电图: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无明显症状),PR间期>0.20秒。二度I型,QRS波脱漏。房性早搏,PR间期≥0.12秒。室性早搏,QRS间期应>0.12秒。三.风湿性心脏病 2.风心病常并发心律失常房颤。二尖瓣狭窄伴房颤最容易并发栓塞。并发栓塞最多部位,脑。风心病最易并发心衰。风湿性心内膜炎,常并存心肌炎。常见瓣膜损害:二尖瓣。心电图:风湿性心肌炎: PR间期延长。风湿性心包炎:ST段上抬。联合瓣膜病变:左房室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房室瓣狭窄(梨形心-左房右室明显增大)心尖区舒张期杂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SM)。左房室瓣关闭不全-闻及心尖区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狭窄: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舒张早期吹风样杂音。靴形心-左室增大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出现周围血管体征,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有舒张期吹风样杂音。(靴形心)二尖瓣狭窄的特征:心间区闻及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心尖区触及舒张期震颤。并发心衰。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闻及全收缩期杂音并向左腋下传导。鉴别于心尖区功能性收缩期杂音。3.治疗:风湿热,抗链球菌感染,(普鲁卡因)青霉素。单纯关节炎或皮肤表现,阿司匹林。四.高血压病 1.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呋塞米。属α受体阻滞剂的药物,哌唑嗪。β受体阻滞剂,洛尔。高血压合并肾功不全时宜选/高血压并发心衰,卡托普利。高血压脑病控制抽搐,静注地西泮。合并心梗,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卡托普利。高血压危重

症快速降压,静滴硝普钠。老年人高血压的最主要特点以纯收缩压升高为多见,非洛地平。钙拮抗剂,硝苯地平。2.高血压病累及脑常见症状:眼底改变。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1.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是胸骨上、中段后,短暂压迫性疼痛。冠心病诊断:选择性冠脉造影。2.急性心肌梗死早期(24小时内)死亡主要由于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AMI时发生心室颤动,尽快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心尖区粗糙收缩期杂音,急性乳头肌功能不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Ⅱ度或Ⅲ度时宜用人工起搏器。3.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ST段抬高。治疗: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4.心电图:心肌损伤,ST段弓背型抬高。心肌坏死,病理性Q波。急性心梗早期:T波高耸。下壁心梗(多见),Ⅱ.Ⅲ.aVF。V1-3,前间壁。广泛前(心包炎),V1-5,I,aVF。5.急性心肌梗死时,特异性高,同工酶CPK-MB,LDH1。升高最早的是肌酸磷酸激酶(CPK),第三单元 消化系统疾病 一. 胃炎 1.急性胃炎:诱发因素,非甾体抗炎药。发病后24-48h做胃镜检查。2.慢性胃炎:诊断,胃镜加活检(幽门螺旋杆菌)。胃镜紧急检查:由胃炎引起上消化道出血。3.慢性胃炎分慢性浅表性(胃酸,基本正常)和慢性萎缩性。萎缩性又分为A、B型(胃窦,分泌正常)。A型(胃体)胃炎:胃液分析显示胃酸缺乏者。二. 消化性溃疡 1.十二指肠溃疡 病因:胃酸分泌增高。好发部位,球部。穿孔部位,球部前壁。空腹痛,多在中上腹正中或偏右侧。2.消化性溃疡 病因:Hp感染。最有诊断意义的症状:规律性上腹部疼痛。慢性、周期性、节律性。常见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X线诊断溃疡:龛影。检查溃疡穿孔,X线透视。3.胃溃疡 餐后0.5-2小时痛。胃溃疡好发于胃小弯。病因,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确诊。4.治疗: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胃溃疡,保护胃黏膜药。十二指肠溃疡,H2受体阻滞剂。三. 胃癌 1.消化道最常见的肿瘤,胃癌。好发部位,胃窦。症状:失去原有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发病因素:胃癌,发霉食物。慢性胃炎,刺激性食物。胃酸缺乏。早期:淋巴转移,好发于左锁骨上淋巴结。晚期:血行转移,主要转移到肝。2.诊断:早期,胃镜检查。胃癌中晚期,体征为腹部肿块。3.治疗:早期,手术治疗。四.肝硬化 2.症状: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增多),肝掌、蜘蛛痣。肝硬化门脉高压,腹水,脾肿大。合并肝性脑病:扑翼样震颤。雌雄激素比例失调,男性乳房发育。3.常见并发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晚期死亡原因:肝性脑病。4.检查:早期诊断,肝活检。肝性脑病:血氨。肝功能诊断最有意义,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单纯腹水,淡黄色漏出液。癌变时:血性腹水。六.急性胰腺炎 1.病因:胆道疾病。2.首发症状:上腹痛。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3.特征:坏死型,休克;水肿型,上腹部肌紧张及反跳痛不明显。4.诊断:血清淀粉酶。发病后6-8小时开始升高。500苏氏单位/L。发病5日,血清脂肪酶。5.治疗:水肿型,抑制胰酶分泌。剧痛,哌替啶。禁忌单独使用,吗啡。七.上消化道大出血 1.病因:胃、十二指肠溃疡。2.表现:黑便,出血量50-100ml。呕血,250-300ml。3.检查:紧急胃镜在出血后24小时内。呕血:胃镜。血管畸形,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4.治疗:首选,补充血容量。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药物首选垂体后叶素,内镜(硬化栓塞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药物首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静注。第四单元 泌尿系统疾病 一.慢性肾小球肾炎 1.病因:感染后免疫性损害。(尿中最多,红细胞。肾盂肾炎,白细胞。)2.肾性高血压特点:舒张压明显升高。(中度以上)晚期发生肾衰。3.鉴别:慢肾盂肾炎:尿培养阳性。高血压肾病损害:高血压或肾炎病史。二.尿路感染 1.主要途径:上行感染(尿路梗阻)。膀胱炎最易发生,育龄妇女。病原体:大肠杆菌。器械检查:绿脓杆菌。2.表现:慢性肾盂肾炎早期的肾功能减退:尿浓缩功能减退。严重并发症:肾周围脓肿、肾乳头坏死。糖尿病最易合并尿感。3.诊断:尿培养菌落计数>105/L;菌落计数<104/L,为尿液污染。三.慢性肾衰竭

1.病因:慢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血磷高,血钙低(抽搐)——葡萄糖酸钙。

2.表现:尿毒症早期:代谢性酸中毒。(使用碳酸氢钠)。尿毒症晚期

3.高血压原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增高。第五单元 血液和造血系统的疾病

一.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诊断:骨髓铁染色(-)。血清铁蛋白<12μg/L。血清铁降低,总铁结核力增高。

血象: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铁粒幼细胞性贫血:血清铁增高,总铁结合力降低。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正常细胞性正常色素性贫血 2.表现: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三系增生低下。骨髓中绝对增多:脂肪细胞。血小板<10*109/L 三.白血病

2.表现:巨脾(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高热:合并感染。4.诊断依据:骨髓检查。骨髓表现,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红细胞的30%以上。5.治疗:慢粒,羟基脲。中枢系统白血病:甲氨蝶呤(MTX)鞘内注射。

急淋方案:VP、VLOP。急性非淋(急性粒细胞):DA方案、HOAP方案。

四.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1.白减:周围血白细胞持续低于4.0*109/L。血象:粒细胞有中毒颗粒、空泡。

粒缺:周围血白细胞<2.0*109/L,粒<0.5*109/L。五.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急性型:骨髓幼稚型巨核细胞增多。破坏血小板的主要场所:脾脏。慢性型: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加。血小板30-80*109/L。(出血时间延长)

3.治疗:糖皮质激素。

第六单元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一.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

1.诊断:T3、T4测定(疗效判定指标)。最灵敏,TT3。T3抑制试验:鉴别甲亢与单纯甲肿。

甲亢诊断:甲状腺摄131I率增高,高峰前移。

2.临床表现:甲亢最严重——浸润性突眼(眶内软组织肿胀、增生和眼肌明显病变)。

甲亢所致甲状腺肿大:触及震颤和听到血管杂音。甲亢常见:房性早搏。

3.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怕热,多汗,多食而消瘦。服用甲状腺片:避免甲状腺、突眼加重。

5.甲状腺危象:首选-丙硫氧嘧啶;抑制甲素释放-无机碘溶液;阻滞儿茶酚胺释放-普萘洛尔。二. 糖尿病

1.引起2型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病变。1型糖尿病首位死亡原因:肾小球硬化症。

2.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特点:血浆渗透压显著增高。3.糖尿病患者注射普通胰岛素的时间:餐前30分钟。4.酮症酸中毒用胰岛治疗素采用:每小时静脉滴注正规胰岛素5U。

酸中毒重度失水,一般第一日补液约4000-5000ml。5.诊断糖尿病患者最有意义的是: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7.0mmol/L

第七单元 急性中毒 一. 急性中毒总结

1.临床表现:一氧化碳中毒:皮肤潮红,皮黏呈樱桃红色。呼吸带有苦杏仁味:氰化物中毒。瞳孔散大—阿托品、氰化物中毒。瞳孔缩小—有机磷杀虫药、吗啡类中毒。

二.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1.症状:呼气大蒜臭味,瞳孔针尖样大小(重度中毒)。第八单元 神经系统疾病 一.癫痫

2.表现:单纯部分性发作:不超过1分钟。失神发作:儿童或少年。

失神发作(小发作):5~30秒意识丧失。大发作表现(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意识丧失,四肢强直,继之阵挛、昏睡。

癫痫持续状态:连续大发作,意识丧失。持续30分钟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

3.诊断依据:病史和脑电图。

为了排除继发性癫痫:首选检查,颅脑CT或MRI。二.急性脑血管病

1.病因 脑血栓:脑动脉硬化与高血压。TIA:脑动脉粥样硬化。脑栓塞:心脏病。(栓子来源,风心病伴房颤)。腔隙性梗死: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脑出血:高血压伴脑内小动脉硬化。(诱因,情绪激动或过度用力)

2.症状:TIA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大脑中动脉区梗死:三偏征。

高血压性脑出血:基底节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膜刺激征。(外伤性,自发性)

桥脑出血:交叉性瘫痪、针尖样瞳孔和昏迷。小脑出血:眩晕、共济失调。

3.CT不易显示:脑干部梗死灶。

西医诊断学

第一单元 症状学

1、稽留热: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

2、弛张热: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3、间歇热: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回归热: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5、波状热:见于布鲁菌病

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三单元 检体诊断 心脏:

周围血管征――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

1、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

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

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

2、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 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3、主动脉瓣狭窄: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主动脉瓣区收缩期震颤;

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可听到高调、粗糙的递增-递减型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颜面较苍白,颈动脉搏动明显,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且范围较广,呈抬举性,可见点头运动及毛细血管搏动征;

有水冲脉;心腰明显呈靴形;

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叹气样递减型舒张期杂音,可向心尖部传导。第四单元 实验室诊断

一、血常规

(二)白细胞 中性粒0.5-0.7;嗜酸粒0.005-0.05;嗜碱粒0-0.1; 淋巴0.2-0.4;单核0.03-0.08

(三)网织红细胞

成人:0.005-0.015,绝对值24-84;新生儿:0.03-0.06

1、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2、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再障贫,白血病)意义:贫血疗效观察;骨髓造血功能状态。

二、骨髓检查

判断骨髓增生程度的主要标准:成熟红细胞/有核细胞

血涂片发现大量原始细胞,提示:急性白血病

骨髓增生程度低下的疾病:再障贫(外周血涂片幼稚细胞)

三、血小板

1、减少:再障,急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

2、增多:反应性:脾摘除术后,急性大失血及溶血之后。

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四、肝脏病检查

(二)血清酶

1、转氨酶

ALT是反映肝的最敏感指标(1)肝病:

急性病毒性肝炎:ALT与AST均↑↑,以ALT升高明显 慢性病毒性肝炎:轻度上升或正常 肝硬化(终末期):正常或降低 肝内外胆法淤积:正常或轻度上升(2)心梗:6-8小时 AST增高

2、碱性磷酸酶(ALP)

增高:胆道阻塞 急慢性肝炎 肝胆系统以外疾病(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细胞瘤)

3、Υ-谷氨酰转移酶(Υ-GT)

增高:肝癌;胆道阻塞;肝病(急性肝炎,急慢性酒精肝)

4、乳酸脱氢酶(LDH)增高:肝病(急性肝炎和中度慢性肝炎,转移性肝癌)急性心梗; 溶血性疾病,恶性肿瘤,白血病

五、肾功能

(一)肾小球功能

1、血清尿素氮(BUN)3.2-7.1mmol/l

意义: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但不是肾功能损害的特异性指标

2、血肌酐(Cr)88-177 意义: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3、内生肌酐清除率(Ccr)80-120 意义: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

(二)肾小管功能

1、浓缩稀释试验―主要是测定远端肾单位功能。

反映肾功能受损程度的指标――低比重尿

2、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 22-31

降低: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增高: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七、免疫学检查

(五)肿瘤标志物检测

1、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

(1)原发性肝癌――AFP是诊断肝癌最特异的标志物(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若见AFP增高,提示坏死的肝细胞再生。反之,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3)妊娠:异常升高可能为胎儿神经管畸形

2、癌胚抗原(CEA)

(1)消化器官癌症的诊断

(2)鉴别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 转移性升高

八、尿液检查

(一)颜色和透明度

1、血尿―泌尿系炎症、结核、结石、肿瘤及出血性疾病

2、血红蛋白尿(酱油色)――蚕豆病、阵皮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及恶性疟疾

3、深黄色(胆红素尿)――肝细胞性黄疸及阻塞性黄疸

4、乳糜尿(乳白色)――丝虫病

5、脓尿和菌尿――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

6、盐类结晶尿

(二)比重――取决于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 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蛋白尿,失水 减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肾小管间质病

固定(等张尿)-肾实质严重损害

(三)蛋白尿

肾脏疾病,继发性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狼疮肾);肾外疾病(发热、高血压、妊娠、中毒、心功能不全)

(四)管型

1、透明管型――肾实质病

2、细胞管型

红细胞管型――肾小球疾病

白细胞管型――肾实质有活动性感染(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

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肾小管有病变。

3、颗粒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肾盂肾炎,肾小管损伤

4、脂肪管型――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中毒性肾病

5、蜡样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慢性肾衰,肾淀粉样变

十、痰液

红色或红棕色――肺结核,支氯管扩张,肺癌

粉红色泡沫痰――急性肺水肿

铁锈色痰――肺炎链球菌肺炎,肺梗死

棕褐色痰――肺阿米巴脓肿

黄色脓性痰――呼吸系统有化脓性感染

黑色痰――矽肺 第五单元 心电图诊断

一、常规导联

aVR导联反映右心室的电位变化,余肢导反映左心室 V1、V2反映右心室的电位变化

V3、V4反映室间隔及其附近的左、右心室的电位变化 V5、V6反映左心室的电位变化

二、正常心电图

正常心电轴:0-+90之间

心电轴轻中度右偏:婴儿,垂位心,肺气肿,轻度右室肥大

心电轴显蓍右偏:右室肥大,左束支后分支传导阻滞 电轴轻中度左偏:妊娠,肥胖,腹水,横位心,轻度左室肥大

电轴显著左偏:左室肥大,左束支前分支传导阻滞

三、心房肥大

(一)右心房肥大

1、P波高尖,电压>0.25mV,在II、III、aVF导联最突出

2、V1导联上,P波前部高尖

(二)左心房肥大

1、P波增宽>0.11s,常呈前低后高的双峰型(I、II、aVL)

2、V1导联上P波终末部的负向波变深变宽

(三)双房肥大――异常高大明显增宽呈双峰型的P波

四、心室肥大

(一)左室肥大

1、左室电压增高:RV5>2.5或RV5+SV1>3.5(女)-4.0(男)

2、心电轴左偏

3、QRS波群时间延长:达0.1-0.11s

4、在以R波这主的导联中,ST段下移>0.05,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二)右室肥大

1、QRS波群电压改变:RV1>1.0,RV1+SV5>1.2,RaVR>0.5

2、QRS波群形态改变

3、心电轴右偏

4、QRS波群时间并不延长

5、V1或V3 R等右胸导联S-T段下移>0.05,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五、心梗

1、缺血型T波改变:两支对称的尖深倒置T波

2、损伤型ST段移位:S-T段抬高

3、坏死型Q波改变

六、心绞痛

1、典型:S-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0.1,T波倒置低平或双向

2、变异型:S-T段抬高,常伴T波高耸,对导联同表现为S-T段压低

七、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1、S-T段压低(除aVR导联):水平型、下垂型ST段

下移

2、T波改变:低平、双向或倒置

八、心律失常

(一)早搏

1、室早:提早出现的QRS-T波群,宽大畸形;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2、房早:提早出现的房性P’波,形态与P波不同;P’-R新时期>0.12;房性P波后有正常形态的QRS;房性早挖墙脚后的代偿间歇不完全。

3、交界性早搏:提早出现的QRS,形态基本正常;其前或后可有逆行P’波;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二)异位性心动过速

1、阵发性室上性心速:频率快,节律规则

2、室性心速:R-R相等,室律可略有不齐;QRS波畸形、增宽,时间延长,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P与QRS无固定关系

(三)房颤

1、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大小不等间距不均、形态各异f波;

2、R-R间距绝对不匀齐,即心室率完全不规则;

3、QRS形态一般与正常窦性相同。

(四)室扑:一过性。QRS-T波消失,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的心室扑动。

(五)室颤:QRS-T波完全消失,代之以形状不

一、大小不等、极不规则的心室颤动波。

(六)房室传导阻滞

1、I度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P波之后均伴随QRS波

P-R新时期延长 >0.21(老年人>0.22)

2、II度房室传导阻滞

II度I型:P波规律出现;P-R间期呈进行性延长

II度II型:P波规律出现;QRS波成比例脱漏,形态一般正常或增宽畸形。

3、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P-P与R-R间距各有其固定的规律性

心房率>心室率,即P波频率高于QRS波频率 QRS波形态正常或宽大畸形。第六单元 影像诊断

二、肺与纵隔

3、肺炎

(1)大叶性肺炎:典型X线表现是在实变期。(2)支气管肺炎:(渗出)两肺下野的中内带肺纹理增粗,有散在多数密度不均匀的边界模糊的小斑片状致密阴影。小儿表现为两肺中下部内、外带,沿肺纹理分布的病变。

(3)间质性肺炎:以中下肺野肺纹理增粗模糊

4、肺结核

(1)原发型(I型):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及肺门淋巴结炎组成的哑铃状影――原发综合征 早期为渗出性病变。

(2)血行播散型(II型):

急性粟粒型:两肺广泛而均匀的粟粒样阴影,边界清楚。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病灶数目较多,大小不等,新旧不一。(3)浸润型:病变大多在肺尖或锁骨下区,很快干酪化。(4)胸膜炎

干性结胸:无异常表现或有膈肌运动受限

渗出性结胸:多为一侧

5、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X线:在相应部位反复发作、吸收缓慢的炎性实变。CT:中央型:支气管腔狭窄;肺门肿块;侵犯纵隔;纵隔淋巴结转移。(最早出现的征象――肺门阴影增浓)周围型:肿块边缘可有分叶,伴或无毛刺,密度均匀。(肿瘤发生在肺段以下细支气管)

三、心脏与大血管

(二)病变

1、左室增大:

左心室段延长、圆隆并向左扩展;

左前斜位,左心室仍与脊柱重叠,室间沟向前下移位,在心脏后下缘明显凸出;

左侧位,心后间隙变窄甚至消失,心后下缘的食管前间隙消失。

2、右室增大: 心脏呈二尖瓣型; 心腰变为平直或膨起;

右前斜位,左心室段前缘呈弧形前突,心前间隙变窄。

3、左心房增大:食管受压向后移位; 心右缘双弧影,心底部双心房影; 心左缘可见左心耳突出。

早期增大的观察位置:右前斜位像

左前斜位:心后缘上段向上增大,左主支气管抬高,气管分叉角度增大。

4、缩窄型心包炎:心包钙化

第四篇: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诊断学要点经典总结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诊断学要点经典总结

一、脉诊

1、诊脉方法①诊脉之前,先让病人休息片刻,室诊也要保持安静。

②体位:让患者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和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脘(手腕伸直)手心向上,在脘关节下面垫与布棕。松软的脉枕。

③指法:医生和病人应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灵敏。

(1)举按寻:①诊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挪移,以探索脉象一种手法。

②轻手循之日举,阳、腑,心肺之应,重手取之曰按阴、脏、肝肾之应,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脾胃之候。

③医生呼吸自然。

④拳: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又叫浮取,轻取。

按:用轻指力按在筋骨间,沉取,重取。

寻:指力不轻不重,亦轻亦重,以委曲求。(寻者寻找之意,不是中耳之义)。

(2)五十动:o每次诊脉,必满五十动。

o每次按脉时间,每侧脉搏跳动不应少于五十次。诊脉时间,每次候脉2-3min宜。

o意义:①防止漏诊(促、结、代脉),了解五脏,全部情况。②说明诊脉草率从事,辨清目的。if第一个五十辨不清,延至第二,三个五十动。

二、按诊

临床上以按肌肤,按手足,按胸膜等为常用。其外有按俞穴。

o手法:触:了解浅部凉热,润燥情况。

摸:探明局部的感觉情况及肿物形态大小等。

按:了解深部有无压痛,肿块的形态、质地、肿胀的程度、性质。

1、按肌肤:为了探明全身肌表的寒热,润燥以及肿胀等情况。

①阳气盛-身多热阳气衰-身多寒。

②软硬:肌肤濡软异喜按-虚证;患处硬痛拒按-实证;轻按即痛-病在表浅;

重按方痛-病在深部;③润燥:皮肤湿润者-身己汗出;皮肤干燥者-身未汗出;皮肤甲错者-伤阴或内有瘀血;皮肤干瘪者-津液不足。

④肿胀:按之凹陷,不能即起-水肿;按之凹陷,举手即起-气肿。

2、按胸腹(按虚里/按胸胁/按腹部)

o按虚里:虚里位于左乳下心搏动处为“诸脉所宗”,按索虚里搏动的情况可以了解宗气的强弱,病在虚实,预后之吉凶。

①正常:虚里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宗气充盛)。

②虚里动微而不显为“不及”-宗气内虚。

③动而应衣为“太过”-宗气外泄。

④按之弹手,洪大而搏-危重证候(注意:孕妇胎前产后,劳瘵病者)。

⑤动欲绝而无死候的-痰饮等证。

o按腹部:1)辨凉热①腹壁冷,喜暖,手按之抚者-虚寒证②腹壁灼热,喜冷,勿按放者-实热证。

2)辨疼痛①腹痛喜按者-虚证②腹痛拒按者-实证③按之局部灼热,痛不可思-内痈。

3)辨腹胀①腹胀满,按充实,有压痛,叩之重浊-实满。

②腹膨满,按之不实,无压痛,叩之作空声-气胀,属虚满。

③腹部高度胀大,如鼓之状-膨胀。

4)辨痞满:(自觉心下或胃脘部痞寒不适,胀满症状)

①按之柔软,无压痛-虚证②按之较硬,抵抗感、压痛-实证③脘部按之有形胀痛,推之漉漉有声-冒中有水饮。

5)辨积聚(腹内结块)

①痛有定处,按之有形而不移者-积、属血分②痛无定处,按之无形而聚散不定-聚,属气分。

6)辨结胸①胃脘胀闷,按之则痛-小结胸②胸骨腹硬满疼痛且拒按者-大结胸。

7)①左少腹作痛,按之累累有硬块者-肠中有宿类②右少腹作痛,按之疼痛,有包块应手者-肠痈。

3、按手足1)①手足俱冷-阳虚阴盛,属寒;手足俱热-阳盛或阴虚,属热(注意:内热炽盛,而阳郁于里不能外达的四肢厥冷,却是寒热实证)。

②手足的背部较热-外感发热;手足较热-内伤发热③额上热手心热-表热;手

心热额上热-里热。

2)儿科:①小儿指尖冷-惊厥②中指独热-外感风寒③中指指尖独冷-麻痘将发之象。

3)阳虚之证,四肢犹温-阳气尚存,尚可治疗,若四肢厥冷-亡阳之证。

三、望小儿指纹(3岁以内小儿,代替脉诊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1、指纹:即食指内侧络脉-手太阴之脉分支而来。

2、诊察:医生以食中两指夹住小儿指端从命关向风关轻轻推按,指纹容易显露。

3、风关:食指第一节。

气关:食指第二节。

命关:食指第三节。

4、正常:色泽浅红,红黄粗兼,隐隐可见。

5、病理:①浮沉分表里②红紫辨寒热③淡滞定虚实④三关测轻重。

舌诊总结色:淡红常表白虚寒,红绛热证青紫瘀。

形:舌形荣枯吉凶辨,老嫩虚实胖瘦证。点剌热证脏腑候,裂纹血虚与伤津。

态:痿软阴虚气血虚,强硬热盛痰动风,歪斜肝风颤动风,吐弄内风短缩危。

质:厚薄进退润燥津,腐腻湿积剥脱虚。真假胃气偏全证。

小儿舌:白主表证黄里实,灰黑里实危重候。

脉诊:指力:轻举重按委求寻,动静结合候五十,正常脉:三部缓浮大疾除,不长不短应中各和,鉴别:一比类脉:

1、脉位相似:1)脉位浅:洪、浮、濡、散、芤、革2)脉位浮:沉、伏、牢、弱。

2、脉数相似:1)脉率快:数、疾2)脉率慢:迟、缓3)律不齐:促、结、代、涩。

3、脉形相似:1)脉宽大:大、洪、芤。2)脉细小:细、微、濡、弱3)脉体长:长、弦4)脉体短:短、动。5)脉紧张:弦、革、紧、牢。

4、脉势相似:1)脉动:濡、弱、软。2)脉有力:实、洪。

第五篇: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

第一单元

绪论 要点:

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第二单元 望诊 细目一:望神 要点:

1.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神乱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二:望面色 要点:

1.常色与病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面部色诊的意义 细目三:望形态 要点:

1.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姿态异常(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四:望头面五官 要点:

1.望头发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面肿、腮肿及口眼㖞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目的脏腑分属,望目色、目形、目态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4.望口、唇、齿、龈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5.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五:望躯体四肢 要点: 1.望颈项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望四肢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六:望皮肤 要点:

1.望皮肤色泽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望斑疹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望水疱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4.望疮疡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七:望排出物 要点:

1.望痰、涕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望呕吐物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望大便、小便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八:望小儿指纹 要点:

1.望小儿指纹的方法及其正常表现 2.小儿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第三单元 望舌

细目一:舌诊原理与方法 要点: 1.舌诊原理

2.舌诊方法与注意事项 细目二:正常舌象

要点:正常舌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细目三:望舌质 要点:

1.舌神变化(荣、枯)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2.舌色变化(淡白、淡红、红、绛、青紫)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3.舌形变化(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4.舌态变化(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的特征与I临床意义 5.舌下络脉变化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细目四:望舌苔 要点:

1.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2.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细目五:舌象综合分析 要点:

1.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 2.舌诊的临床意义 第四单元 闻诊 细目一:听声音 要点:

1.喑哑与失音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谵语、郑声、独语、所欲、狂言、言謇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咳嗽、喘、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4.呕吐、呃逆、嗳气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5.太息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二:嗅气味 要点:

1.口气、排泄物之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2.病室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第五单元 问诊 细目一:问诊内容 要点:

1.主诉的概念与意义 2.十问歌

细目二:问寒热 要点:

1.恶寒发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但寒不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4.寒热往来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三:问汗 要点:

1.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四:问疼痛 要点:

1.疼痛的性质及其临床意义

2.问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五:问头身胸腹

要点:问头晕、胸闷、心悸、脘痞、腹胀、麻木、疲乏的要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六:问耳目 要点:

1.耳鸣、耳聋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目眩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目昏、雀盲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七:问睡眠 要点:

1.失眠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嗜睡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八:问饮食与口味 要点:

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除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口味: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九:问二便 要点:

1.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小便异常(尿次、尿量、排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十:问经带 要点:

1.经期、经量异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闭经、痛经、崩漏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带下异常(白带、黄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第六单元 脉诊 细目一:脉诊概说 要点: 1.脉象形成原理 2.诊脉部位 3.诊脉方法 4.脉象要素 细目二:正常脉象 要点:

1.正常脉象的表现

2.正常脉象的特点(胃、神、根)细目三:常见脉象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要点:

1.常见脉象的脉象特征及鉴别(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洪脉、细脉、滑脉、涩脉、弦脉、紧脉、缓脉、濡脉、弱脉、微脉、结脉、促脉、代脉、散脉、芤脉、革脉、伏脉、牢脉、疾脉、长脉、短脉、动脉)

2.常见脉象的临床意义 细目四:相兼脉与真脏脉 要点:

1.相兼脉的概念与主病 2.真脏脉的概念与临床意义 细目五:诊小儿脉 要点:

1.小儿正常脉象的特点 2.常见小儿病脉的临床意义 第七单元 按诊 要点:

1.按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2.按肌肤手足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按腹部辨疼痛、痞满、积聚的要点 4.按胸部虚里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5.按腧穴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第八单元 八纲辨证 细目一:概述 要点:八纲辨证的概念 细目二:表里 要点:

1.表证与里证的概念

2.表证与里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三:寒热 要点:

1.寒证与热证的概念

2.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四:虚实 要点: 1.虚证与实证的概念

2.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五:阴阳 要点:

1.阴证与阳证的概念 2.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 3.阳虚证、阴虚证的临床表现

4.亡阳证、亡阴证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要点 细目六: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要点:

1.证候相兼、错杂与转化(寒证转化为热证、热证转化为寒证、实证转虚)的概念 2.证候真假(寒热真假、虚实真假)的鉴别要点 第九单元 病因辨证 细目一 六淫辨证

要点:风淫证、寒淫证、暑淫证、湿淫证、燥淫证、火淫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二 情志辨证 要点:

1.喜证的临床表现 2.怒证的临床表现 3.悲恐证的临床表现 4.忧思证的临床表现 第十单元 气血津液辨证 细目一:气病辨证 要点:

1.气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气陷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气不固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气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5.气滞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6.气逆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7.气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二:血病辨证 要点:

1.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血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5.血寒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三:气血同病辨证

要点: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四:津液病辨证 要点:

1.痰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饮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水停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第十一单元 脏腑辨证 细目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要点:

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心血虚、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心脉痹阻证的临床表现及瘀阻心脉、痰阻心脉、寒凝心脉、气滞心脉四证的鉴别 4.痰蒙心神、痰火扰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5.心火亢盛证的临床表现 6.瘀阻脑络证的临床表现 7.小肠实热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要点:

1.肺气虚、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风寒犯肺、寒痰阻肺、饮停胸胁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风热犯肺、肺热炽盛、痰热壅肺、燥邪犯肺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风水相搏证的临床表现

5.肠道湿热、肠热腑实、肠燥津亏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三:脾与胃病辨证 要点:

1.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湿热蕴脾、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胃气虚、胃阳虚、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胃热炽盛、寒饮停胃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5.寒滞胃肠、食滞胃肠、胃肠气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四:肝与胆病辨证 要点:

1.肝血虚、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肝郁气滞、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肝风内动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寒滞肝脉证的临床表现 5.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 6.胆郁痰扰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要点:

1.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虚水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六:脏腑兼病辨证 要点:

1.心肾不交、心脾气血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肝火犯肺、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心肺气虚、脾肺气虚证、肺肾气虚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心肾阳虚、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5.心肝血虚、肝肾阴虚、肺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七:脏腑辨证各相关证候的鉴别 要点:各脏腑间相关证候的鉴别要点 第十二单元 六经辨证 细目一:太阳病证 要点: 1.太阳病提纲

2.太阳病本证(太阳中风、太阳伤寒)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3.太阳病变证(栀子豉汤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真武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二:阳明病证 要点: 1.阳明病提纲

2.阳明病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3.阳明病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三:少阳病证 要点: 1.少阳病提纲

2.少阳病本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3.少阳病兼变证(大柴胡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四:太阴病证 要点: 1.太阴病提纲

2.太阴病本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3.太阴病兼变证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细目五:少阴病证 要点: 1.少阴病提纲

2.少阴病寒化证(四逆汤证、真武汤证、附子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3.少阴病热化证(黄连阿胶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六:厥阴病证 要点: 1.厥阴病提纲

2.厥阴病寒热错杂证(乌梅丸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3.厥阴病寒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细目七:六经病证的传变

要点:传经、直中、合病、并病的概念 第十三单元 卫气营血辨证 细目一:卫分证 要点:

1.风热犯卫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2.燥热犯卫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3.卫分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二:气分证 要点:

1.邪热壅肺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2.热扰胸膈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3.热结肠道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4.气分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三:营分证 要点:

1.热灼营阴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2.热陷心包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3.营分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四:血分证 要点:

1.热盛动血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2.热盛动风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3.热盛伤阴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4.血分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五:卫气营血证的传变 要点:顺传与逆传的概念 第十四单元 三焦辨证 细目一:上焦病证

要点:上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二:中焦病证

要点:中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三:下焦病证

要点:下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四:三焦病证的传变 要点:顺传与逆传的概念

下载中医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重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医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重点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诊断学》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诊断学》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诊断学》已经正式公布,为帮助广大考生清晰了解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大纲信息,......

    2018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大纲

    2018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 绪论 要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第二单元 望诊 细目一:望神要点:1.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神乱......

    2018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考试大纲

    世纪文都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8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考试大纲 2018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中医诊断学已经正式公布,为帮助广大考生清晰了解2018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诊断学基础》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诊断学基础》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诊断学基础公布,润德教育特搜集整理相关内容如下,供备考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参考,预祝考生能......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模拟试卷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模拟试卷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由于考试重点、难点较多,广大考生在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复习中很难适应,这对于专业基础比较薄弱、......

    《中医诊断学》歌诀

    一、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麻痘惊疳全占验。 二、......

    中医诊断学学习心得

    中医诊断学学习心得 对中医的向往始于年幼尚未懂事的时候。有一次年少无知,一脚踏入奶奶刚烧好的洗澡水里,傻孩子还不会自己把腿抽出来,就只会在那边哭,等奶奶发现赶过来时,我的......

    中医诊断学讲稿

    目 录 目 录 ................................................................................................................................................ 1......